高一化学原子结构与性质知识点优化训练
高三化学总复习《原子结构与性质》练习题及答案

高三化学总复习《原子结构与性质》练习题及答案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单选题1.含氰废水中氰化物的主要形态是HCN和CN-,CN-具有较强的配位能力,能与Cu+形成一种无限长链离子,其片段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最高正价:① > ① > ①B.离子半径:① > ① > ①C.电负性:① > ① > ①D.金属性:① > ① > ①A.基态3Fe+的价电子轨道表示式为B.3sp杂化轨道模型:C.键线式为的有机物存在顺反异构D.Be原子最外层电子的电子云轮廓图为A .第三周期某元素的前5个电子的电离能如图1所示,该元素是AlB .铝镁合金是优质储钠材料,原子位于面心和顶点,其晶胞如图2所示。
1个铝原子周围有12个镁原子最近且等距离C .某气态团簇分子结构如图3所示,该气态团簇分子的分子式为EF 或FED .图4所示是()236Zn NH +⎡⎤⎣⎦的部分结构,其中H -N -H 键的键角比3NH 的键角大,与3NH 中N 原子的孤电子对在该配离子中转化为成键电子对有关8.某螯合物(含有多个配位原子的配体与同一中心离子(或原子)通过螯合配位成环而形成的配合物)是一种矿物类饲料添加剂,结构简式如图所示。
已知W 、X 、Y 、Z 、M 为元素周期表中前四周期的元素,原子序数依次增大,Z 为地壳中含量最高的元素,M 形成的二价阳离子核外电子各层均全充满。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 .该物质中所有的非金属元素都分布在元素周期表的p 区B .该化合物中M 通过螯合作用形成的配位键是5C .第一电离能由小到大的顺序是:X Y Z <<D .Z 形成的简单气态氢化物的沸点比其同族的高9.铵明矾[NH 4Al(SO 4)2·12H 2O]是常用的食品添加剂。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 .原子半径:r(Al)<r(S)B .电负性:χ(O)<χ(S)C .第一电离能:I 1(N)<I 1(F)D .键角:NH 4+<H 2O 10.下列关于原子结构的叙述错误的是A .6027Co 中质子数是27,中子数是33 B .基态氮原子的最高能级上有5个电子B.d的一种酸的电子式:C .阿霉素与环糊精通过共价键结合形成超分子包合物D .阿霉素分子中,基态原子的第一电离能最大的元素为N二、实验题16.某课题组正在研究与3Cr +相关的课题,包括钢材酸洗废液中除去3Cr +原理以及含较高浓度3Cr +的工业废水中3Cr +资源化利用,过程如下:(1)配制模拟酸洗废液 配制pH 0.1=的4FeSO 和24H SO 混合溶液,向其中加入计算量的24Na CrO ,得到100mL 含铬量为500mg /L 的模拟酸洗废液。
高一化学原子结构与元素性质练习题及答案

高一化学原子结构与元素性质练习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在下列元素中,原子半径最大的是:A. 氧B. 氮C. 氢D. 碳答案:B2. 元素周期表中位于同一周期的元素,其原子核中的________相同。
A. 质子数B. 中子数C. 电子数D. 能级数答案:A3. 以下哪个元素的原子序数最小?A. 铝B. 锌C. 钌D. 锆答案:A4. 元素周期表中,位于同一族的元素,其 ________ 相同。
A. 原子序数B. 原子半径C. 化合价D. 反应性答案:C5. 以下哪个说法是正确的?A. 低一周期的元素比高一周期的元素的电负性更大。
B. 低一周期的元素比高一周期的元素的原子半径更大。
C. 低一周期的元素比高一周期的元素的化合价更小。
D. 低一周期的元素比高一周期的元素的电离能更小。
答案:B二、填空题1. 原子核的组成粒子是 ________ 和 ________。
答案:质子,中子2. 原子的核外层电子数等于 ________。
答案:原子序数3. 以下元素原子序数依次为 5、6、7、8 的元素名称分别是________、氧、氮、 ________。
答案:硼、氖4. 原子半径的单位是 ________。
答案:皮米5. 元素周期表中,位于同一周期的元素具有相同的 ________。
答案:能级数三、简答题1. 什么是原子结构?答:原子结构是指元素中原子的组成和排列,主要包括原子核和核外电子。
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组成,并带有正电荷。
核外电子围绕原子核轨道运动,并带有负电荷。
原子中的质子数等于电子数,使得原子整体电荷为中性。
2. 原子的电子排布有什么规律?答:原子的电子排布遵循充满能级和奥布规则。
充满能级规则指的是电子依次填满能级,每个能级最多容纳一定数量的电子。
奥布规则是指电子填充到不同的轨道上时,尽量使各个轨道上的电子数量相同,遵循“少做多受益”的原则。
3. 什么是元素的化合价?答:元素的化合价是元素在化合物中所表现出的价态,用于表示元素与其他元素形成化合物时的化合能力。
2020届高考化学知识点必练---原子结构与性质

2020届届届届届届届届届届---届届届届届届届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①sp3杂化轨道是由同一个原子中能量最近的s轨道和p轨道混合起来形成的一组能量相同的新轨道②同一周期从左到右,元素的第一电离能、电负性都是越来越大③分子中键能越大,表示分子拥有的能量越高④所有的配合物都存在配位键⑤所有含极性键的分子都是极性分子⑥熔融状态下能导电的化合物一定是离子化合物⑦所有的原子晶体都不导电A. ①②③B. ①⑦C. ④⑥⑦D. ①④⑥2.a、b、c、d为短周期元素,a的原子中只有1个电子,b2−和c+的电子层结构相同,d与b同族.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 a与其他三种元素形成的二元化合物中其化合价均为+1B. b与其他三种元素均可形成至少两种二元化合物C. c的原子半径是这些元素中最大的D. d与a形成的化合物的溶液呈弱酸性3.下列有关电子云和原子轨道的说法正确的是()A. 原子核外的电子象云雾一样笼罩在原子核周围,故称电子云B. s亚层的原子轨道呈球形,处在该轨道上的电子只能在球壳内运动C. p亚层的原子轨道呈纺锤形,随着电子层数的增加,p亚层原子轨道也在增多D. s、p电子原子轨道的平均半径随电子层的增大而增大4.某原子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该元素位于第二周期IIIA族B. 核外有3种能量不同的电子C. 最外层电子占据3个轨道D. 最外层上有3种运动状态不同的电子5.已知X、Y是主族元素,I为电离能,单位是kJ⋅mol−1.根据如表所列数据判断,错误的是()A. 元素X的常见化合价是+1价B. 元素Y是IIIA族元素C. 若元素Y处于第3周期,它的单质可与冷水剧烈反应D. 元素X与氯元素形成化合物时,化学式可能是XCl6.以下能级符号不正确的是()A. 6sB. 2dC. 5fD. 7p7.基态原子最外层电子排布为4s2的原子,其核外电子占有的原子轨道总数不可能是()A. 12B. 13C. 14D. 158.若某原子在处于能量最低状态时,外围电子排布为4d15s2,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该元素原子最外层共有3个电子B. 该元素位于第5周期ⅡA族C. 该元素原子核外第N层上共有9个不同状态的电子D. 该元素原子第四电子层上有5个空轨道9.以下表示氦原子结构的化学用语中,对电子运动状态描述最详尽的是()A. HeB.C. 1s2D.10.下列有关化学用语的表达正确的是()A. CO2的比例模型:B. N原子最外层轨道表示式:C. Cl原子的结构示意图:D. Al原子最外层电子排布式:3s23p111.下列关于物质结构的命题中,错误的项数有()①CH3COOH分子中碳原子的杂化类型有sp2和sp3两种②元素Ge位于周期表第四周期IVA族,核外电子排布式为[Ar]4s24p2,属于P区③非极性分子往往具有高度对称性,如BF3、PCl5、H2O2、CO2这样的分子④冰中存在极性共价键和氢键两种化学键的作用⑤Cu(OH)2是一种蓝色絮状沉淀,既溶于硝酸、氨水,也能溶于硫酸氢钠溶液中⑥熔融态的HgCl2不导电,HgCl2稀溶液有弱的导电能力说明固态HgCl2是分子晶体,为非电解质⑦氨水中大部分NH3与H2O以氢键(用“...”表示)结合成NH3.H2O分子,根据氨水的性质可知NH3.H2O的结构式可记为:A. 4项B. 5项C. 6项D. 7项12.如图曲线表示F、Cl、Br元素及所形成物质的某种性质随核电荷数的变化趋势,正确的是()A. B.C. D.13.对核外电子运动状态的描述,较为全面的是()A. 结构示意图B. 电子式C. 电子排布式D. 轨道表达式1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Na2SO4晶体中只含离子键B. HCl、HBr、HI分子间作用力依次增大C. 金刚石是原子晶体,加热融化时需克服共价键与分子间作用力D. NH3和CO2两种分子中,每个原子的最外层都具有8电子稳定结构15.有四组同一族元素所形成的不同物质,在101kPa时测定它们的沸点(℃)如下表所示:下列各项判断正确的是()A. 第四组物质中H2O的沸点最高,是因为H2O分子中化学键键能最强B. 第三组与第四组相比较,化合物的稳定性顺序为:HBr>H2SeC. 第三组物质溶于水后,溶液的酸性:HF>HCl>HBr>HID. 第一组物质是分子晶体,一定含有共价键16.以下关于原子的未成对电子数的叙述正确的是()①钠、铝、氯:1个;②硅、硫:2个;③磷:3个;④铁:4个.A. 只有①③B. 只有①②③C. 只有②③④D. 有①②③④17.铟产业被称为“信息时代的朝阳产业”.元素周期表中铟的数据如图,下列说法完全正确的是()A. 铟元素的质量数是114.8B. 铟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是114C. 铟元素是一种副族元素D. 铟原子最外层有3个电子18.下列各组原子中,彼此化学性质一定相似的是()A. 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式为1s2的X原子与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式为1s22s2的Y原子B. 原子核外M层上仅有两个电子的X原子与原子核外N层上仅有两个电子的Y原子C. 2p轨道上有一个空轨道的X原子与3p轨道上有一个空轨道的Y原子D. 最外层都只有一个电子的X、Y原子19.关于1s、2s、3s、4s原子轨道的说法,正确的是()A. 电子只能在电子云轮廓图中运动B. 能级不同,电子云轮廓图形状相同C. 轨道数目相同,电子云轮廓图形状、大小完全相同D. 能层不同,电子云轮廓图形状不相同20.镍的配合物常用于镍的提纯以及药物合成,如Ni(CO)4、[Ni(CN)4]2−、[Ni(NH3)6]2+等。
追俊学校高中化学知识点优化训练原子结构与性质

皇泉州民德市追俊学校化学知识点优化训练:原子结构与性质化学试卷试卷简介:1.试卷类型:课后练习2.题目类型:选择题、填空题3.难度比例:基础性试题为主4.试题题量:16道5.考察范围:原子结构与性质6.将答案写在答题卡的相位置一、选择题1.张青莲是我国著名的化学家,1991年他准确测得In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14.818,被相对原子质量会采用为的值。
这是相对原子质量表中首次采用我国测的相对原子质量值。
则下列关于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11549In原子核外有49个电子B.11549In原子核内有49个中子C.11549In原子核内质子数和中子数之和于其质量数,为115D.11549In是In元素的一种核素2.已知最外层电子数相的元素原子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
氧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分层排布示意图为下列原子中,与氧元素原子的化学性质相似的是3.钛(Ti)金属常被称为未来。
钛元素的同位素、、、、中,中子数不可能为A 30B 28C 26D 244.下图是表示物质分子的示意图,图中“●”和“○”分别表示两种含有不同质子数的原子,则图中表示单质的是A. B.C.D.5.电子数相的微粒叫电子体,下列各组微粒属于电子体的是A. N2O4和NO2 B. CH4和NH4+C. Al3+和 OH- D. NO 和CO6.在恒温度下,向100克饱和Ba(OH)2溶液中加入1.55克由18O组成的氧化钡粉未,充分反后静置,在溶液下部有白色固体出现,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溶液质量与白色固体的质量均保持不变B.溶液浓度和PH值均保持不变,溶液下部是1.73克氢氧化钡固体C.溶液中钡离子与氢氧根离子的数目均保持不变,18O存在于溶液和固体中,固体质量大于1.73克D.溶液中钡离子与氢氧根离子的物质的量的浓度保持不变,18O存在于溶液和固体中,固体质量小于1.73克7.已知aA m+与bB n-具有相同的核外电子排布,则下列关系正确的是A. a=b+m+n B. a=b-m+n C. a=b+m-n D. a=b-m-n8.若元素X有两种天然同位素A Z X和B Z X,元素X的相对原子质量可近似用下式计算:Mr=A×a%+B×b%,式中a%、b%分别为核素A Z X和B Z X在X元素中的原子分数。
(完整版)原子结构与元素性质练习题

第二节原子结构与元素性质专题练习一.选择题(每题有1~2个正确答案)1.下列各组微粒按半径逐渐增大,还原性逐渐增强的顺序排列的是A.Na、K、Rb B.F、Cl、BrC.Mg2+、Al3+、Zn2+ D.Cl—、Br—、I—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每一周期元素都是从碱金属开始,以稀有气体结束B.f区都是副族元素,s区和p区的都是主族元素C.铝的第一电离能大于K的第一电离能D.B电负性和Si相近3.电负性的大小也可以作为判断金属性和非金属性强弱的尺度,下列关于电负性的变化规律正确的是A.周期表中同周期元素从左到右,元素的电负性逐渐增大B.周期表中同主族元素从上到下,元素的电负性逐渐增大C.电负性越大,金属性越强D.电负性越小,非金属性越强4.根据对角线规则,下列物质的性质具有相似性的是A.硼和硅B.铝和铁C.铍和铝D.铜和金5.X、Y为两种元素的原子,X的阴离子与Y的阳离子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由此可知A.X的原子半径大于Y的原子半径 B.X的电负性大于Y的电负性C.X的氧化性大于Y的氧化性 D.X的第一电离能小于Y的第一电离能6.元素电负性随原子序数的递增而增强的是A.Na > K > Rb B.N > P > AsC.O > S > Cl D.Si > P > Cl7.对Na、Mg、Al的有关性质的叙述正确的是A.碱性:NaOH<Mg(OH)2<Al(OH)3 B.第一电离能:Na<Mg<AlC.电负性:Na>Mg>Al D.还原性:Na>Mg>Al8.下列各项叙述中,正确的是A.电子层序数越大,s原子轨道的形状相同、半径越大B.在同一电子层上运动的电子,其自旋方向肯定不同C.镁原子由1s22s22p63s2→ls22s22p63p2时,原子吸收能量,由基态转化成激发态D.原子最外层电子排布是5s1的元素,其氢氧化物不能使氢氧化铝溶解9.下列对价电子构型为2s22p5的元素描述正确的是A.原子半径最小B.原子序数为7C.第一电离能最大D.电负性最大10.一个电子排布为1s22s22p63s23p1的元素最可能的价态是A.+1 B.+2 C.+3 D.—111.具有下列电子排布式的原子中,半径最大的是A.ls22s22p63s23p1 B.1s22s22p3 C.1s22s2sp2 D.1s22s22p63s23p412.超重元素的假说预言自然界中可存在原子序数为114号的稳定同位素X298114,试根据原子结构理论和元素周期律预测正确的是A.X298114位于第七周期,第ⅣA族B.X是非金属元素C.XO2是酸性氧化物D.X元素的化合价有+2和+413.有A、B和C三种主族元素,若A元素阴离子与B、C元素的阳离子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且B的阳离子半径大于C的阳离子半径,则这三种元素的原子序数大小次序是A.B<C<A B.A<B<C C.C<B<A D.B>C>A14.氢原子的3d和4s能级的能量高低是A.3d>4s B.3d=4s C.3d<4s D.无3d,4s轨道,无所谓能量高低15.气态中性基态原子的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发生如下变化,吸收能量最多的是A.1s22s22p63s23p2→1s22s22p63s23p1 B.1s22s22p63s23p3→1s22s22p63s23p2C.1s22s22p63s23p4→1s22s22p63s23p3 D.1s22s22p63s23p64s24p2→1s22s22p63s23p64s24p116.下列具有特殊性能的材料中,由主族元素和副族元素形成的化合物是A .半导体材料砷化镓B .吸氢材料镧镍合金C .透明陶瓷材料硒化锌D .超导材K 3C 60二.填空题17.在元素周期表中,元素的金属性和非金属性及其强弱比较与周期数(n )和主族数(A )有如下经验公式:K=n A(K 为A 与n 的比值)。
高中化学第一章原子结构与元素的性质章末核心素养整合讲义+精练(含解析)新人教版选修3

章末核心素养整合◇专题1 原子结构与元素的性质【例1】A、B、C、D、E代表5种元素.请填空:(1)A元素基态原子的最外层有3个未成对电子,次外层有2个电子,其基态原子的电子排布图为。
(2)B元素的负一价离子和C元素的正一价离子的电子层结构都与氩相同,B-的结构示意图为,C元素在元素周期表的区.(3)D元素的正三价离子的3d能级为半充满状态,其基态原子的电子排布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试根据原子核外电子排布所遵循的原理解释D的二价阳离子具有较强的还原性,易被氧化为正三价离子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E元素基态原子的M层全充满,N层没有成对电子,只有一个未成对电子,其基态原子的价电子排布式为.解析(1)A元素为N,核外7个电子分别在1s、2s、2p轨道上.(2)B-与C+的电子层结构都与氩相同,即核外都有18个电子,则B为Cl,C为K。
(3)D元素原子失去2个4s电子和1个3d电子后变成+3价离子,其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63s23p63d64s2,即26号元素铁。
(4)E元素基态原子的M层全充满,说明M层上的3s、3p、3d能级都充满电子,N 层没有成对电子,只有一个未成对电子,故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63s23p63d104s1,价电子排布式为3d104s1,为铜元素。
答案(1)(2)s(3)1s22s22p63s23p63d64s2或[Ar]3d64s2Fe3+的核外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63s23p63d5,3d轨道为半充满稳定结构,故Fe2+容易失去一个电子,被氧化为Fe3+(4)3d104s1【例2】A、B、C、D、E、F为硫酸铝钾和硫酸铝铵的组成元素,A原子核外只有1种运动状态的电子,B、C元素位于第二周期且原子半径B>C,D与C同主族,E、F元素的电离数据如下表:元素 E F第一电离能/(kJ·mol-1) 418.8 577.5第二电离能/(kJ·mol-1)3 0521 816。
高中化学第一章原子结构与性质第二节原子结构与元素的性质第二课时元素周期律课后提升训练含解析第二册

第二课时元素周期律夯实基础轻松达标1.在下面的价电子构型中,通常第一电离能最小的原子具有哪一种构型()A.n s2n p3B。
n s2n p4C.n s2n p5D。
n s2n p6n s2n p4的原子失去一个电子后形成n s2n p3的稳定结构,因而其第一电离能最小.2.下列关于微粒半径的说法正确的是()A。
电子层数少的元素的原子半径一定小于电子层数多的元素的原子半径B.核外电子层结构相同的单核微粒半径相同C.质子数相同的不同单核微粒,电子数越多半径越大D。
电子层数相同的粒子,原子序数越大,原子半径越大,故第ⅦA族元素的原子半径不一定比上一周期第ⅠA族元素的原子半径大,如r(Li)〉r(S)>r(Cl),A错误;对于核外电子层结构相同的单核离子,核电荷数越多,微粒半径越小,B错误;质子数相同的不同单核微粒,阴离子半径〉原子半径>阳离子半径,C正确;同一周期元素的原子具有相同的电子层数,随着原子序数的增大,原子半径逐渐减小,D错误。
3。
对于以下各组微粒的半径,难以确定前者一定大于后者的是()A.两种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分别为:1s22s22p63s23p64s1和1s22s22p63s23p5B。
两种原子的轨道表示式为:和C.3s能级上填有2个电子、3p能级全空的原子与2p能级上填有5个电子的原子D。
3p能级上有一个未成对电子的原子与3p能级上半充满的原子项中前者为K原子后者为Cl原子,原子半径前者大;B 项中前者为Si原子后者为P原子,两者是同周期元素的原子,原子半径前者大于后者;C项中前者为Mg原子后者为F原子,原子半径前者大于后者;D项中前者为Al原子或Cl原子,后者为P 原子,原子半径可能前者大也可能后者大.4.下列关于元素第一电离能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
钾元素的第一电离能小于钠元素的第一电离能,故钾的金属性强于钠B。
因同周期主族元素的原子半径从左到右逐渐减小,故第一电离能必依次增大C.最外层电子排布式为n s2n p6(若只有K层时为1s2)的原子,第一电离能较大D。
(完整版)原子结构与性质知识点总结与练习

第一章原子结构与性质一.原子结构1.能级与能层2.原子轨道3.原子核外电子排布规律⑴构造原理:随着核电荷数递增,大多数元素的电中性基态原子的电子按右图顺序填入核外电子运动轨道(能级),叫做构造原理。
能级交错:由构造原理可知,电子先进入4s轨道,后进入3d轨道,这种现象叫能级交错。
说明:构造原理并不是说4s能级比3d能级能量低(实际上4s能级比3d能级能量高),而是指这样顺序填充电子可以使整个原子的能量最低。
也就是说,整个原子的能量不能机械地看做是各电子所处轨道的能量之和。
(2)能量最低原理现代物质结构理论证实,原子的电子排布遵循构造原理能使整个原子的能量处于最低状态,简称能量最低原理。
构造原理和能量最低原理是从整体角度考虑原子的能量高低,而不局限于某个能级。
(3)泡利(不相容)原理:基态多电子原子中,不可能同时存在4个量子数完全相同的电子。
换言之,一个轨道里最多只能容纳两个电子,且电旋方向相反(用“↑↓”表示),这个原理称为泡利(Pauli )原理。
(4)洪特规则:当电子排布在同一能级的不同轨道(能量相同)时,总是优先单独占据一个轨道,而且自旋方向相同,这个规则叫洪特(Hund )规则。
比如,p3的轨道式为或,而不是。
洪特规则特例:当p 、d 、f 轨道填充的电子数为全空、半充满或全充满时,原子处于较稳定的状态。
即p0、d0、f0、p3、d5、f7、p6、d10、f14时,是较稳定状态。
前36号元素中,全空状态的有4Be 2s22p0、12Mg 3s23p0、20Ca 4s23d0;半充满状态的有:7N 2s22p3、15P 3s23p3、24Cr 3d54s1、25Mn 3d54s2、33As 4s24p3;全充满状态的有10Ne 2s22p6、18Ar 3s23p6、29Cu3d104s1、30Zn 3d104s2、36Kr 4s24p6。
4. 基态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的表示方法(1)电子排布式①用数字在能级符号的右上角表明该能级上排布的电子数,这就是电子排布式,例如K :1s22s22p63s23p64s1。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化学知识点优化训练:原子结构与性质
化学试卷
试卷简介:1.试卷类型:课后练习
2.题目类型:选择题、填空题
3.难度比例:基础性试题为主
4.试题题量:16道
5.考察范围:原子结构与性质
6.将答案写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
一、选择题
1.张青莲是我国著名的化学家,1991年他准确测得In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14.818,被国际相对原子质量委员会采用为新的标准值。
这是相对原子质量表中首次采用我国测定的相对原子质量值。
则下列关于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11549In原子核外有49个电子
B.11549In原子核内有49个中子
C.11549In原子核内质子数和中子数之和等于其质量数,为115
D.11549In是In元素的一种核素
2.已知最外层电子数相等的元素原子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
氧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分层排布
示意图为下列原子中,与氧元素原子的化学性质相似的是
3.钛(Ti)金属常被称为未来钢铁。
钛元素的同位素、、、、中,中子数不可能为
A 30
B 28
C 26
D 24
4.下图是表示物质分子的示意图,图中“●”和“○”分别表示两种含有不同质子数的原子,
则图中表示单质的是
A. B.
C. D.
5.电子数相等的微粒叫等电子体,下列各组微粒属于等电子体的是
A. N2O4和NO2 B. CH4和NH4+
C. Al3+和 OH- D. NO 和CO
6.在恒定温度下,向100克饱和Ba(OH)2溶液中加入1.55克由18O组成的氧化钡粉未,充分反应后静置,在溶液下部有白色固体出现,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溶液质量与白色固体的质量均保持不变
B.溶液浓度和PH值均保持不变,溶液下部是1.73克氢氧化钡固体
C.溶液中钡离子与氢氧根离子的数目均保持不变,18O存在于溶液和固体中,固体质量大于1.73克
D.溶液中钡离子与氢氧根离子的物质的量的浓度保持不变,18O存在于溶液和固体中,固体质量小于1.73克
7.已知aA m+与bB n-具有相同的核外电子排布,则下列关系正确的是
A. a=b+m+n B. a=b-m+n C. a=b+m-n D. a=b-m-n 8.若元素X有两种天然同位素A Z X和B Z X,元素X的相对原子质量可近似用下式计算:Mr=A×a%+B×b%,式中a%、b%分别为核素A Z X和B Z X在X元素中的原子分数。
硼有两种天然同位素105B 和115B,已知硼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0.80。
下列对105B的原子分数的判断中,正确的是A.等于20% B.小于20% C.大于20% D.等于80%
9.某元素X天然存在的一个原子中共有质子、中子、电子共93个,其中35个粒子不带电,则X元素的该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约为
A. 35 B. 30 C. 64 D. 58
10.首次将量子化概念应用到原子结构,并解释了原子稳定性的科学家是
A.道尔顿B.爱因斯坦C.玻尔 D.普朗克
11.几种微粒,具有相同的质子数,则可说明
A.可能属于同一种元素 B.一定是同一种元素
C.一定不是同一种元素 D.核外电子个数一定相等
12.等温等压下,关于等质量H2、、D2、T2三种气体的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密度之比1:2:3 B.质子数之比6:3:2
C.中子数之比0:3:4 D.体积之比6:3:2
二、填空题
13.填写下表:
质子数Z 中子数N
17 20
14.由1H216O与2H217O所代表的物质中,共有种元素,种原子,16O、17O的关系为。
15.根据下列几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回答问题:(填编号)
(1)其中属于阴离子的是,
(2)属于金属元素的是,
(3)具有相似化学性质的是。
16.用符号A:质子数;B:中子数;C:核外电子数;D:最外层电子数;E:电子层数,填写下列各空。
(1)原子种类由________决定。
(2)元素种类由________决定。
(3)相对原子质量由________决定。
(4)元素的原子半径由________决定。
(5)元素的化合价主要由________决定。
(6)元素的化学性质主要由________决定。
(7)核电荷数由________决定。
答案
一、选择题
1.B
2.D
3.A
4.C
5.BC
6.D
7.A
8.A
9.C
10.C
11.A
12.A
二、填空题
13.
14.2 . 4 .同位素
15.(1)B (2)D (3)A、C
16.(1)AB (2)A (3)AB (4)AE (5)D (6)D (7)A 沁园春·雪 <毛泽东>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
大河上下,顿失滔滔。
山舞银蛇,原驰蜡象,
欲与天公试比高。
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
唐宗宋祖,稍逊风骚。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
只识弯弓射大雕。
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