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化学原子结构1(1)
原子结构的高一化学教案

原子结构的高一化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理解原子结构的基本概念,包括原子核和电子云。
2.掌握原子核组成、原子序数、质子数、中子数和电子数之间的关系。
3.学习原子的电子排布规律,了解能级和轨道的概念。
4.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能力和分析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原子结构的基本概念,原子序数与电子排布规律。
2.教学难点:原子轨道的概念,电子排布规律。
三、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1)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什么是原子吗?原子由哪些部分组成?(2)引导学生回顾初中阶段学过的原子结构知识。
2.基本概念(1)讲解原子结构的基本概念,包括原子核、电子云、原子序数、质子数、中子数和电子数。
(2)展示原子结构模型,让学生直观地了解原子结构。
3.原子核组成(1)讲解原子核的组成,包括质子和中子。
(2)介绍原子序数与质子数、中子数的关系。
4.电子云与能级(1)讲解电子云的概念,让学生理解电子在原子核外部的分布。
(2)介绍能级的概念,解释电子在能级上的分布规律。
5.原子轨道(1)讲解原子轨道的概念,让学生了解电子在轨道上的运动状态。
(2)展示不同能级、不同轨道的电子排布图,让学生直观地了解电子排布规律。
6.电子排布规律(1)讲解电子排布规律,包括能量最低原理、泡利不相容原理、洪特规则。
(2)通过实例,让学生学会如何根据电子排布规律推断元素的性质。
7.实践与探究(1)让学生分组讨论,根据电子排布规律推断给定元素的原子序数。
8.课堂小结(2)布置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四、课后作业1.解释原子序数、质子数、中子数和电子数之间的关系。
2.根据电子排布规律,推断给定元素的原子序数。
3.列出常见元素的原子序数和电子排布。
五、教学反思1.加强与学生互动,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2.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适当调整教学内容和难度。
3.加强课后辅导,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重难点补充:一、教学过程3.原子核组成(2)教师:同学们,原子序数其实就等于原子核内质子的数量,它决定了元素的化学性质。
1.1第1课时 原子结构——原子核 核素课件高一下学期鲁科版化学必修第二册

(3)确定磷在植物中的作用部位: 15 P。
【微思考1】是不是所有原子都是由质子、中子和电子构成的?
1
提示 不是。如氕( 1H)原子核内无中子。
【微思考2】对于分子或离子来说,质子数与核外电子数一定相等吗?
提示 不一定。分子的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但是对于离子来说质子数一定
不等于核外电子数。
【微思考3】质子数相同的微粒一定属于同一种元素吗?
(1)上述所给微粒中元素种类有多少种?
提示 有氢、氧两种元素。
(2)上述所给微粒中核素种类有多少种?
提示 一种原子就是一种核素,故有六种核素。
(3)上述所给微粒中哪些互为同位素?
提示 三种氢元素的核素互为同位素,三种氧元素的核素互为同位素。
(4)这些原子可以构成的水分子有多少种?
1
2
3
提示 1 H、1 H、1 H 三种原子可以形成六种组合,分别为:
(3)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是各种核素的相对原子质量分别与各种核素在自
然界里丰度的乘积的加和。
变式训练1-1(2021北京昌平区高一期末)稀土被称为“工业黄金”和“新材料
之母”,稀土资源在我国有丰富的储量。其中钇(Y)是重稀土元素的代表。
89
下列关于 39 Y 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C )
A.质子数为39
量有七种情况。
【深化拓展】
元素、核素、同位素的比较
概念 元素
核素
具有相同数目的质
质子数相同的同
定义
子和相同数目的中
一类原子
子的一类原子
范围 游离态或化合态 原子
只有种类,没有 化学反应中的最小
特性
个数
微粒
决定
质子数
高一化学(必修一)人类对原子结构的认识

一、原子结构模型的演变历史年代原子结构模型的名称主要理论依据或技术原子结构模型的主要论点公元前5世纪古希腊哲学家德谟克利的古代原子说原子是构成物质的微粒,万物都是由间断的、不可分割的微粒——原子构成的,原子的结合和分离是万物变化的根本原因19世纪初英国科学家道尔顿的近代原子学说参考元素化合时具有确定的质量比的关系①物质由原子构成;②原子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毁灭;③原子在化学变化中不可再分割,它们在化学变化中保持本性不变19世纪末20世纪初汤姆生的“葡萄干面包式”原子结构模型①原子中存在电子,电子的质量为氢原子质量的;②原子中平均分布着带正电荷的微粒,这些微粒之间镶嵌着许多电子1911年英国物理学家卢瑟福的带核原子结构模型参考α粒子的散射现象①原子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组成,原子核带正电荷,位于原子中心,电子带负电荷,在原子核周围做高速运动;②电子的运动形态就像行星绕太阳运转一样1913年丹麦物理学家玻尔的原子轨道模型运用量子论观点研究氢原子光谱①原子核外电子在一系列稳定的轨道上运动,每个轨道都具有一个确定的能量值;②电子在这些轨道上运动时,既不放出能量,也不吸收能量20世纪初现代量子力学原子结构模型(电子云模型)微观世界的波粒二象性①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的;②电子运动不遵循经典力学的原理;③对于多电子原子,电子在核外一定空间近似于分层排布二、原子结构与元素的性质1.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1)自从道尔顿提出原子论后,人们相继发现了、和等,对原子结构的认识更加深刻。
现在人们已经知道,原子是由和构成的,对于原子,可以近似认为电子在原子核外是分层排布的。
例如,(2)核外电子排布的表示方法——结构示意图人们常用原子结构示意图表示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如氧原子的结构示意图为,钠原子的结构示意图为。
2.元素的化学性质与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的关系(1)稀有气体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8(氦为2),是稳定结构,不易得失电子,因此化学性质稳定,一般不跟其他物质发生化学反应。
原子结构1

高一化学导学案编号:1-1-1 第一章 第一节 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律 第一课时 原子结构 【使用说明与学习指导】1、 认真完成完成本学案需要预习的内容。
2、通过预习基本解决本节的学习目标、重点、难点。
【 学习目标】1、认识原子核的结构,懂得质量数和X A Z 的含义。
2、掌握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中子数、核外电子数它们之间的关系。
3、知道元素、核素、同位素的含义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课前预习学案(限时15分钟)【自主学习】1、英国物理学家 通过 实验证明:实验结果为: 核式原子模型: 2、原子核的构成原子是由 和 构成的,而原子核又是由更小的微粒—— 和 构成的。
核电荷数= = 质量数= +原子的表示方式:(写名称及符号)原子Z AX 3、 核素元素 核素如氢元素有 、 、 三种核素,分别用 、 、 来表示。
碳元素有3种核素 、 、 。
氧元素有3种核素 、 、 。
同位素 同位素分为 和 两种。
【预习自测】1.自从下列哪项发现或学说开始,化学才开始成为一门科学( )A .阿伏加德罗提出原子——分子学说B .拉瓦锡确定空气的组成C .道尔顿提出近代原子学说D .汤姆生发现电子2.1998年诺贝尔化学奖授予科恩(美)和波普尔(英),以表彰他们在理论化学领域作出的重大贡献。
他们的工作使实验和理论能够共同协力探讨分子体系的性质,引起整个化学领域正在经历一场革命性的变化。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化学不再是纯实验科学B 化学不再需要实验C 化学不做实验,就什么都不知道D 未来化学的方向还是经验化 3.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原子是不可再分的粒子B .相对原子质量就是原子的实际质量C .分子是保持物质性质的最小粒子D .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课堂探究】一.原子核[交流研讨]阅读P 3表格,分析电子、质子、中子的基本数据表,思考讨论以下题 1、电子、质子各带何种电荷?中子带不带电?为什么原子呈电中性? 2、在原子中质子数、核电荷数和电子数之间存在怎样的关系?为什么? 3、原子的质量主要由哪些微粒决定的?4、若忽略电子的质量,质子、中子的相对质量取近似值,试推测原子的相对质量的数值与核内质子数和中子数的关系。
高一化学必修1 人类对原子结构的认识 ppt

⑶特性:(1)化学性质几乎完全相同。
17
35 Cl、
17
37 Cl
(2)原子个数百分比(即丰度)基本不变。
17 35 Cl
75.77%
; 17 37 Cl
24.23%
(3)物理性质不同:N不同, A不同, M不同,
m不同, d不同。
⑷元素、核素和同位素的关系 在天然元素中,多数元素含有多种核素,少数 元素只含有一种核素(例如Na、K等)。某种元素 跟核素和同位素的关系:
3.玻尔的原子结构模型------发现核外电子的能量 玻尔把化学、放射性和光谱学方面的实验事实与 原子结构模型联系在一起,在研究氢原子光谱产生的 原因中发展了原子结构理论。1913年,玻尔提出了新 的原子结构模型,其要点如下:
(1)在原子中,电了不能沿着任意轨道绕核旋转,而只能沿 着符合一定条件的轨道旋转。电子在轨道上运动时,不吸 收或放出能量,处于一种稳定状态
电子云: 电子围绕原子核作高速运动,就向云雾笼罩在 原子核周围,我们形象称之为电子云。
相对质量:是电子、质子、中子的质量与12C原子质量的
1/12(1.661×10-27 kg)相比较所得的数值。
质子
质子:原子核的组成部分,带正电的小微粒,一个 质子带一个单位的正电荷,相对质量是1.007。
3. 质子、中子、电子的电性和电量怎样?
N=1 氘(重氢) N=2 氚(超重氢)
8 17O 8 18O
制氢弹
3H(T)
O:816O
H2O 水 18; D2O 重水 20; T2O 超重水 22 (3)U: 92234U
92 235
U
238U 92
铀-235 制原子弹
练习 1、元素是质子数相同的( A.原子 B.微粒 C )的统称。 C.原子及其对应的离子
高一化学必修一物质的量知识点梳理

高一化学必修一物质的量知识点梳理一.原子结构1.能级与能层2.原子轨道3.原子核外电子排布规律⑴构造原理:随着核电荷数递增,大多数元素的电中性基态原子的电子按右图顺序填入核外电子运动轨道(能级),叫做构造原理。
能级交叠:由结构原理所述,电子先步入4s轨道,后步入3d轨道,这种现象叫做能级交叠。
说明:构造原理并不是说4s能级比3d能级能量低(实际上4s能级比3d能级能量高),原子结构与性质【人教版】高中化学报读3知识点总结:第一章原子结构与性质而是指这样顺序填充电子可以使整个原子的能量最低。
也就是说,整个原子的能量不能机械地看做是各电子所处轨道的能量之和。
(2)能量最高原理现代物质结构理论证实,原子的电子排布遵循构造原理能使整个原子的能量处于最低状态,简称能量最低原理。
结构原理和能量最高原理从整体角度考量原子的能量多寡,而不局限于某个能级。
(4)洪特规则:当电子排布在同一能级的不同轨道(能量相同)时,总是优先单独占洪特规则特例:当p、d、f轨道充填的电子数为全空、半充满著或全充满著时,原子处在较平衡的状态。
即p0、d0、f0、p3、d5、f7、p6、d10、f14时,就是较稳定状态。
前36号元素中,全空状态的有4be2s22p0、12mg3s23p0、20ca4s23d0;半充满状态的有:7n2s22p3、15p3s23p3、24cr3d54s1、25mn3d54s2、33as4s24p3;全充满状态的有10ne2s22p6、18ar3s23p6、29cu3ds1、30zn3ds2、36kr4s24p6。
3、碳酸钠与盐酸反应: na2co3 + 2hcl = 2nacl + h2o + co2↑4、木炭还原成氧化铜: 2cuo + c 高温2cu + co2↑5、铁片与硫酸铜溶液反应: fe + cuso4 = feso4 + cu6、氯化钙与碳酸钠溶液反应7、钠在空气中冷却:2na + o2 △ na2o2钠与氧气反应:4na + o2 = 2na2o8、过氧化钠与水反应:2na2o2 + 2h2o = 4naoh + o2↑9、过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2na2o2 + 2co2 = 2na2co3 + o210、钠与水反华应:2na + 2h2o = 2naoh + h2↑11、铁与水蒸气反应:3fe + 4h2o(g) = f3o4 + 4h2↑12、铝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2al + 2naoh + 2h2o = 2naalo2 + 3h2↑13、氧化钙与水反应:cao + h2o = ca(oh)214、氧化铁与盐酸反应:fe2o3 + 6hcl = 2fecl3 + 3h2o15、氧化铝与盐酸反应:al2o3 + 6hcl = 2alcl3 + 3h2o16、氧化铝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al2o3 + 2naoh = 2naalo2 + h2o17、氯化铁18、硫酸19、氢氧化亚铁被氧化成氢氧化铁:4fe(oh)2 + 2h2o + o2 = 4fe(oh)320、氢氧化铁冷却水解:2fe(oh)3 △ fe2o3 + 3h2o↑一、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方式:电能(电力)火电(火力发电)化学能→热能→机械能→电能缺点:环境污染、低效原电池将化学能轻易转变为电能优点:洁净、高效率二、原电池原理(1)概念:把化学能轻易转变为电能的装置叫作原电池。
高中化学《第一章 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律》知识总结

煌敦市安放阳光实验学校第二中学高一化学《第一章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律》知识总结必修2
一原子结构:
原子的构成:
相关知识点:原子的构成、核素、同位素、质量数、原子核外电子排布、10电子微粒、18电子微粒
2. 元素周期表和周期律
二、元素周期律与元素周期表
相关知识点:元素周期律、粒子半径大小比较、元素周期表结构、位-构-性关系。
(1)元素周期表的结构
A. 周期序数=电子层数
B. 原子序数=质子数
C. 主族序数=最外层电子数=元素的最高正价数
D. 主族非金属元素的负化合价数=8-主族序数
E. 周期表结构
(2)元素周期律()
A. 元素的金属性和非金属性强弱的比较(难点)
a. 单质与水或酸反置换氢的难易或与氢化合的难易及气态氢化物的稳性
b. 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碱性或酸性强弱
c. 单质的还原性或氧化性的强弱
(注意:单质与相离子的性质的变化规律相反)B. 元素性质随周期和族的变化规律
a. 同一周期,从左到右,元素的金属性逐渐变弱
b. 同一周期,从左到右,元素的非金属性逐渐增强
c. 同一主族,从上到下,元素的金属性逐渐增强
d. 同一主族,从上到下,元素的非金属性逐渐减弱
C. 第三周期元素的变化规律和碱金属族和卤族元素的变化规律(包括物理、化学性质)
D. 微粒半径大小的比较规律:
a. 原子与原子
b. 原子与其离子
c. 电子层结构相同的离子
(3)元素周期律的用(重难点)
A. “位,构,性”三者之间的关系
a. 原子结构决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
b. 原子结构决元素的化学性质
c. 以位置推测原子结构和元素性质
B. 预测元素及其性质。
高一化学原子结构课件图文

04 元素周期律与化学键合 性质
元素周期律概述
01
02
03
元素周期律定义
元素的性质随着原子序数 的递增而呈现周期性变化 。
周期表结构
周期表按照原子序数排列 ,具有横行(周期)和纵 列(族)的结构。
周期表分区
根据电子排布的不同,周 期表可分为s、p、d、f等 区。
化学键类型及其特点
离子键
由正负离子通过静电作用形成的 化学键,具有高熔点、高沸点等
个人防护措施
实验人员需佩戴防护服、护目 镜等个人防护装备,减少放射 性物质对身体的伤害。
废弃物处理
对实验过程中产生的放射性废 弃物进行妥善处理,避免对环 境造成污染。
安全标识
在实验室醒目位置设置安全标 识,提醒实验人员注意安全事
项。
06 原子结构在生活和科技 中应用
原子结构在材料科学中应用
01
原子排列与晶体结构
元素周期表简介
元素周期表是按照元素原子的核电荷 数(即质子数)从小到大排列的表格 。
周期表中共有18个纵列,其中8、9 、10三个纵列共同组成一个族,其余 每个纵列为一个族,共有16个族。
周期表中共有7个横行,即7个周期, 每个周期中元素的性质具有相似性。
元素周期表反映了元素性质的周期性 变化,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的重要工具 。
膜,如防腐、耐磨、导电等。
原子结构在能源领域应用
原子核能
01
利用原子核的裂变或聚变反应,可以释放出巨大的能量,用于
发电、推进等。
太阳能利用
02
太阳能电池板中的光电效应,实质上就是光子与电子的相互作
用,进而产生电流,实现对太阳能的利用。
新能源材料
03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