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2例产褥期妇女护理的临床研究
护理干预在产褥期88例中的应用

护理干预在产褥期88例中的应用目的:研究临床有效促进产褥期妇女康复的可靠干预措施和方法。
方法:选取产褥期妇女176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对患者进行随机分组,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分别给予常规措施和护理干预措施。
比较两组患者的抑郁量表评分和子宫大小。
结果:实施干预措施后,干预组产褥期妇女抑郁量表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产褥期妇女子宫缩小程度明显大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计学意义(P<0.05)。
结论:与传统管理措施和方法相比较,采用个性化的护理干预措施和方法的临床整体优势明显,产褥期妇女心理和生理恢复状态更优,是临床实践中实施护理实践的可靠选择之一。
标签:产褥期妇女;护理干预;措施产妇的胎儿、胎盘娩出后,要经历除乳腺以外的全身各器官恢复至未孕状态6~8周时间段,被称为产褥期。
如果恢复不当,母体的身体健康将受到很大的影响,因此产褥期对于生殖系统恢复至关重要[1]。
鉴于此,为了进一步研究临床有效促进产褥期妇女康复的可靠措施和方法,本文进行了如下的研究和报道。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入选本次研究的病例资料均来自我社区2010年12月至2013年12月期间管理的产褥期妇女共176例。
患者年龄34~23岁,平均年龄(28.78±3.12)岁;根据患者分娩方式,其中顺产126例,剖宫产50例。
采用随机数字表对患者进行随机分组,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各88例。
两组产褥期妇女年龄、分娩方式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详见表1。
1.2 方法1.2.1 对照组本组仅给予常规的管理措施和方法[2]。
具体措施如下:仅通过电话对入选对象进行定期的电话跟踪,并结合病人的个体差异情况实施有针对性的护理和治疗措施;采用定期组织健康集中培训的方式,提升患者的健康意识,增强患者的康复信心。
1.2.2 干预组本组在对照组常规措施和方法的基础上,利用成熟的社区妇幼保健管理网络,对产褥期妇女实施以下的针对性护理干预措施和方法。
产褥期妇女的临床护理

产褥期妇女的临床护理发表时间:2012-11-13T17:28:05.607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2年第25期供稿作者:许彩云[导读] 每次哺乳完成后,需将新生儿抱起,轻拍背部1~2 min,排出胃内空气,以防溢奶。
许彩云 (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妇幼保健院儿童医院 528300) 【中图分类号】R473.7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5085(2012)25-0309-02 1 一般护理 1.1 休息与活动正常分娩产妇24 h内卧床休息,24 h后鼓励产妇下床活动,有利于子宫复旧、恶露的排出,预防下肢静脉血栓形成,为防止产后子宫脱垂,应避免重体力劳动及蹲位。
1.2 饮食产后1 h可予营养丰富流质或半流质,以后可予普食,若哺乳,宜多进蛋白和多吃汤汁饮食,适当补充维生素以及铁剂。
2 病情观察 2.1 观察生命体征测体温、脉搏、呼吸,每日2次,测血压每日1次,异常时遵照医嘱执行,体温如超过37.5℃,每4 h复测1次,直到正常;脉搏如有增快,注意有无出血、感染。
2.2 观察子宫收缩以及恶露为了解子宫复旧情况,需每日在同一时间测宫底高度。
如有异常及时排空膀胱,按摩腹部,遵医嘱予宫缩剂。
注意观察恶露颜色量及气味。
若恶露有异味,且子宫有压痛,可能合并感染,应遵医嘱给予抗生素控制感染,产后当天禁忌热敷止痛,以免子宫肌肉松弛造成出血过多。
3 症状护理 3.1 减轻疼痛对产后宫缩痛向其解释疼痛原因,告知持续2~3 d可自然消失,如影响休息及睡眠可予适量止痛药。
3.2 排尿困难产后4~6 h鼓励产妇及时排尿,以防子宫收缩差而致产后出血。
如不能自行排尿,可用暗示、热敷及针灸等方法,必要时行导尿术。
4 治疗护理 4.1 会阴护理保持外阴清洁,每日2次用消毒液冲洗或擦洗外阴。
会阴水肿者,可每日2次,每次15min,用95%乙醇或50%硫酸镁湿敷,产后24 h可用红外线照射外阴。
会阴侧切者应取健侧卧位,勤换会阴垫,产后3~5 d拆线,若产妇有肛门坠胀感或切口剧烈疼痛,立即通知医生,排除阴道壁及会阴部切口血肿。
浅谈产褥期妇女的护理

浅谈产褥期妇女的护理发表时间:2011-05-16T17:46:01.060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1年第3期供稿作者:王洪艳[导读] 从胎盘娩出至产妇除乳腺外全身各器宫(除乳腺外)恢复至非孕期状态的一段时期称为产褥期,一般为6周王洪艳 (黑龙江省双城市人民医院 150100)【中图分类号】R473.71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5085(2011)3-0298-02 【关键词】浅谈产褥期护理从胎盘娩出至产妇除乳腺外全身各器宫(除乳腺外)恢复至非孕期状态的一段时期称为产褥期,一般为6周。
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收集我院2009年1月至2009年12月产褥期妇女420例,年龄18~45岁,初产妇310例,经产妇110例。
1.2 结果 420例产褥期妇女无一例出现产褥期并发症,产妇恢复良好。
产妇没有出现不适行为。
2 护理2.1 心理护理帮助产妇保持心情愉快,精神放松,给予知识及技能的指导,使产妇能很快适应母亲角色的转变,顺利度过产褥期。
2.2 乳房一般护理产妇应穿棉质胸罩,大小适宜,避免过松或过紧。
每次哺乳前,产妇应洗净双手,用温开水擦洗乳房及乳头,乳头处如有痂垢应先用油脂浸软后再用温水洗净。
每次哺乳前按摩乳房,刺激泌乳反射。
哺乳时护士应进行喂养方面知识和技能的指导,预防乳房肿胀或乳头皲裂。
如乳汁充足,孩子吸不完时,应用吸乳器将剩余的乳汁吸出,以免影响乳汁分泌;如吸吮不成功,则指导产妇挤出乳汁喂养。
2.3 子宫复旧护理产后1周内应详细记录子宫底高度和恶露情况。
正常产后子宫圆而硬,位于腹部的中央。
子宫质地软要考虑是否有产后宫缩乏力;子宫偏向一侧要考虑是否有膀胱充盈。
产后当日,宫底在脐平或脐下一横指,以后每日下降1~2cm(一横指),至产后10天降入骨盆腔内,在耻骨联合上方扪不到宫底。
子宫不能如期复原常提示异常。
如发现异常应让产妇及时排空膀胱、按摩腹部(子宫部位)或遵医嘱给予宫缩剂。
浅析72例妊高征产妇的临床护理体会

浅析72例妊高征产妇的临床护理体会
秦淑坤
【期刊名称】《中国医药指南》
【年(卷),期】2016(014)013
【摘要】目的:研究科学临床护理在妊高征产妇产前产时产后的应用。
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月至2014年12月产科妊高征患者72例,将产妇随机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通过传统护理及规范科学护理模式对比两组转归情况、自然顺产率及对护理满意度。
结果实验组转归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且自然生产率、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对妊高征患者进行科学的护理干预可以降低并发症,改善预后,对妊高征患者临床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总页数】2页(P230-230,231)
【作者】秦淑坤
【作者单位】吉林医药学院附属医院,吉林吉林132001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473.71
【相关文献】
1.妊高征孕产妇的临床护理体会 [J], 贠瓅
2.妊高征孕产妇的临床护理体会 [J], 闻里琳
3.妊高征孕产妇的临床护理体会 [J], 霍淑萍
4.妊高征孕产妇的临床护理体会 [J], 孟莲
5.心理护理在妊高征产妇产后出血80例临床护理体会 [J], 王雅丽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延续护理在产妇产褥期的研究进展

延续护理在产妇产褥期的研究进展[摘要]从胎盘娩出到产妇身体的所有部位(乳房除外)处于几乎未怀孕的状态通常需要6-8周,这个时期被称为产妇产褥期。
产妇产褥期不仅是一个产妇在产后各器官的恢复期,也是新生儿健康发育的重要时期。
虽然它的特殊性会使产妇的身心健康面临一定的挑战。
但是,目前的产妇保健服务可能还不能满足每位产妇的需求,这就可能增加产后出现并发症的风险。
在全球范围内,为了提高产妇的生活质量,正在逐步解决产妇出院后延续护理的问题。
同样明确的是,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正在呼吁医院建立患者出院后的后续照料流程。
这意味着社会将持续关注和使用各种支持措施来帮助产妇在不同部门或医疗保健环境的协调和实现不同级别的延续护理。
换句话来讲,延续护理是医院护理的延伸。
为弥补社区医院的不足,医院向患者提供延续护理,以确保治疗的连续性。
本文讨论了医院对产褥期产妇的后续护理,以此为临床工作者提供借鉴。
[关键词]延续护理;产妇产褥期;研究进展美国老年病学会将延续护理定义为:医院创建了一套全面的后续措施,以确保患者接受的医疗保健服务是由不同的医疗保健设施或不同级别的医疗保健之间提供的[1]。
进行延续护理可以及时报告之前处于危险中的患者出院后的健康状况,也是医院临床护理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延伸,即记录患者出院后的康复过程[2]。
1延续护理开展方式1.1制定规范的电话随访流程电话随访是指通过向患者打电话来监测患者康复和心理健康的变化[3]。
电话随访以其突出的优势——方便快捷、成本低廉,已成为我国进行延续护理的主要形式。
当前,有关人员已经提出了规范的电话随访流程,包含在患者出院前1天对其进行健康评估,并为每位患者建立一个健康档案等内容[4]。
在患者出院后,由专门的护士与患者保持联系,但要避开产妇的休息时间,然后再询问产妇身体的恢复情况,提醒患者注意自我保健,注重产后心理健康,每次询问保持在15-20分钟[5]。
在42天后的电话随访后,医生要对母体健康水平以及新生儿状况进行评估。
产妇产褥期的临床护理分析

产褥 期产褥 全 身各 系统 变化 大 ,产 妇需 适应 生理 变化 ,进行
心 理调 整 ,承担 母 亲 的新角 色 ,需要 掌握 大量 的 自我保 健及 新 生
儿护理等知识。产褥期也是全身系统复原的时期 ,产妇能否恢复
如 初 ,取决 于产 褥期 保健及 护 理水 平 。
本组通过细致的健康知识讲解,使产妇掌握产褥期的相关知
识 ,指 导 产妇 注意 保持 产褥 期卫 生 ,给 予适 当运 动指 导及 饮食 护 理 、心理 护理 ,结 果显 示 ,产妇 对 护理 服务 满意 度显 著高 于 常规
2 结 果
2 . 1 两 组 产妇 产 褥 期康 复 知 识 掌握 情 况 及对 护 理 服务 满 意度 比 较 :观 察 组 产妇 产 褥期 康 复 知识 掌 握4 0 例 ,掌握 率 为 1 0 0 %。对 照组 产 妇产 褥期 康 复知 识掌 握3 2 例 ,掌 握率 为 8 0 %。对 照组 观察 组 产 妇 产褥 期 康 复 知 识 掌 握情 况 显 著 优 于对 照组 ,差 异 有统 计 学 意义 ( P <O . 0 5 )。观察 组产 妇对 护理 服务 满 意4 0 例 ,不满 意0
4 0 例 。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 ,观察组给予产褥期综合护理。比较两组产褥期并发症发生情况 ,产妇对护理服务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 患者对护理服务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 ,观察组不 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结论 :产褥期的综合护理对促进产妇身体康复及预
防产 后并 发症 发生 意义 重 大 。
h ,剖 宫 产 、会 阴切 口在产 后 2 4 h 后 ,可 稍做 片刻 、绕床 行 走 ,
2 . 2 两组产 褥期并发 症发生情 况 比较 :对照组 出现产褥感 染2 例,
老年健康服务《产褥期护理》

产褥期的护理一、概述是指胎儿、胎盘娩出后的产妇身体、生殖器官和心理方面调适复原的一段时间,需6~8周,也就是42~56天。
孕妇为了适应胎儿的发育及为分娩进行准备,生殖器官及全身发生了很大变化,分娩后那么通过一系列变化,使生殖器官及全身〔除乳房外〕又恢复到非孕状态,这种生理变化约需42天才能完成。
自胎盘娩出后,产妇便进入了产褥期。
在这段时间里,产妇的乳房要泌乳,子宫要复原,身体的各个系统要逐渐恢复正常,如通过排汗、排尿的增加来减少多余的血容量;胃酸增加。
胃肠道张力及蠕动恢复,使消化能力恢复正常;不哺乳或局部哺乳的产妇可有月经回潮。
总之,产褥期是全身多系统包括体形、腹壁等逐渐复原的时期。
在这段时间内,产妇应该以休息为主,尤其是产后15天内应以卧床休息为主,调养好身体,促进全身器官各系统尤其是生殖器官的尽快恢复。
二、产褥期母体的变化1、生殖系统的变化〔1〕子宫复旧:胎盘娩出后,宫底在脐下一指,以后每天下降1~2cm。
产后10天子宫降至骨盆内。
产后6周子宫恢复非孕期大小。
〔2〕内膜功能层再生需3周,胎盘附着处修复需6周。
〔3〕宫颈产后1周内口关闭,4周恢复正常形态,宫颈口一字裂。
〔4〕阴道及外阴产后3周皱襞重现,会阴损伤数日恢复,处女膜痕形成〔5〕盆底组织不同程度松弛、弹性减弱〔6〕恶露产后随子宫蜕膜的脱落,血液、坏死蜕膜等经阴道排出,称恶露。
血性恶露:色鲜红,含大量血液浆液性恶露:色淡红,含少量血液白色恶露:色较白,含白细胞、坏死蜕膜组织。
正常恶露总量约500ml,持续4~6周。
血性恶露约3日,逐渐转达为浆液性恶露,2周后变为白色恶露,约持续3周干净。
2、乳房的变化泌乳:包括乳汁的产生和射乳母乳:初乳:产后7日内分泌的乳汁过渡乳:产后7~14日内分泌的乳汁成熟乳:产后14日以后分泌的乳汁影响泌乳的因素新生儿吸吮;母亲的营养、睡眠、情绪和健康。
3、血液及循环系统产后最初三天血容量增多,3周恢复,产褥早期血液呈高凝状态,2-4周恢复。
产褥期妇女的临床护理干预方法及经验

2016年第2卷第2期中西医结合护理(中英文)Nursing of Integrated Tradition Chinese and Western Medicine• 55 •产褥期妇女的临床护理干预方法及经验陈雪,韩宇洲,白洁(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中心医院,河北廊坊,065000)摘要:目的分析产褥期妇女的临床护理干预方法。
方法随机选择88例自然分娩产褥期妇女临床资料,根据随机数 字法,把88例产褥期妇女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4例。
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与健康教育,观察组应用临床护理干预,随访时 间到产后45 d,观察并记录2组妇女的产褥期情况。
结果观察组产妇产褥期的乳汁分泌、食欲等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观察 组产妇产后子宫底高度和恶露排出显著优于对照组,观察组产后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〇.〇5)。
结论产褥期妇女应用临床护理干预方法可以显著改善乳汁分泌和食欲,促进子宫复旧与恶露排出,降低产后并发症 发生率。
关键词:产褥期;临床护理干预;并发症中图分类号:R473.71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2096-0867(2016)02-055-03 DOI: 10.11997/nitcwm.201602019Clinical nursing intervention and experiencefor puerperal womenCHEN Xue, HAN Yuzhou, BAI Jie(Central Hospital of China National Petroleum Corporation,Langfang,Hebei, 065000) ABSTRACT :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clinical nursing interventions for puerperal women. Methods Clinical materials of88 postpartum women with natural childbirth from January2015 to December2015 were divided into control group and observation group, 44 cases in each group.The control group was given routine clinical nursing interventions and health education,while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given clinical nursing interventions.Postpartum was lasted to45 d after delivery.Puerperal condition was compared between two groups.Results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bett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 in postpartum milk secretion and appetite,lochia discharge and height of uterine base as well as incidence rate of complications( P<0.05). Conclusion The clinical application of nursing interventions for puerperal women can improve appetite and milk secretion,promote uterine involution and lochia discharge,and reduce the incidence rate of postpartum complications.KEY WORDS:puerperal period;clinical nursing intervention;complications产褥期指胎盘分娩出到产妇乳腺外其他器官 均恢复或者接近正常状态下的时间[1]。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72例产褥期妇女护理的临床研究
【摘要】产褥期是指从胎盘娩出至产妇全身各器官除乳腺外恢复至正常未孕状态所需的一段时间,通常规定为6周[1]。
在产褥期,母体各系统的生理及解剖变化很大,其中子宫和乳房最为显著,易发生感染及其它疾病发生,为确保母婴健康应该做好产褥期护理,医务人员必须为其提供健康咨询服务,针对产褥期不同的生理、心理需要,提供相应的临床护理及健康指导[2]。
常见护理问题包括基础护理、疼痛、感染、子宫恢复及产后休养、会阴护理、饮食及母乳喂养等。
目的:探讨产妇产褥期临床护理措施,总结有效地护理方法以提高护理水平。
方法:对2010年10月—2011年7月入院的72例产妇进行产褥期护理,记录资料,作回顾性分析。
结果:72例患者中除2例发生感染外,其余均身体健康恢复,均按时出院。
结论:产褥期积极有效的临床护理,可以促进产妇全身各器官及早恢复,有利于产妇的身心健康。
【关键词】产褥期;临床护理;恶露
1临床资料
研究对象为2010年10月—2011年7月我院收入的72例产妇,年龄20—34岁,产妇均正常分娩,无合并其他内科疾病。
2临床护理
2.1基础护理严密监测产妇生命体征,尤其是产后2小时内;每天测量患者的血压、脉搏、呼吸及体温两次,值得注意的是产妇由于分娩时体力消耗大,体温可略高,但不应超过38℃,产后初期由于血液的适应性变化及心搏量未迅速下降,产后约10天心律反射性减慢,膈肌下降,呼吸多变浅且慢[3];产后四小时提醒产妇及时排尿;让其保证充足的睡眠和休息;鼓励产妇及早下床活动,但是应该注意活动时间应适宜,同时避免长时间蹲位或者站位及体力劳动等。
2.2坏境及个人卫生产妇应在温湿度适宜、安静舒适坏境中休养;应保持室温18~20℃、温度55%~60%,常通风换气以保持宜空气新鲜,但要避免对流直吹产妇,夏季要预防中暑,同时保证室内光线充足。
产褥期要每天刷牙以保持口腔卫生;产褥期由于皮肤排汗多,故产后要着衣要适宜,避免着凉,还可用热水檫身或者淋浴;洗头发应该注意保暖,切勿受凉,更换会阴垫、衣裤及床单等要勤。
2.3饮食及母乳喂养以营养丰富、易消化、少量多餐为原则,同时避免生、冷、硬、辛辣及刺激性食物;多进食汤类、新鲜蔬菜和水果等。
母乳是婴儿最理想的天然食品和饮料,应早期哺乳,母婴同室,按需哺乳,传授正确的哺乳知识。
2.4会阴保持会阴部清洁干燥,可用消毒液冲洗2次/天;外阴有裂伤者,便后应及时清洗,休息时向健侧卧位;会阴伤口有红肿热痛者,可用红外线局部
照射,形成脓肿要切开排脓;外阴水肿者,可用硫酸镁热敷或乙醇湿敷;若伴有感染,提前进行拆线引流。
2.5子宫及恶露产后随子宫蜕膜的脱落、血液、坏死蜕膜组织经阴道排出称恶露[1]。
产褥期要严密观察恶露的情况,分别于产后30min、1h、2h观察一次,之后每隔8h观察1次,记录恶露量、颜色、气味及类型等。
正常恶露可有血腥味,但是无臭味,持续4—6周,量300—500ml;分娩后1—2天可发现小血块,血性恶露约持续3天;之后成为浆液恶露,持续约10天;之后变为白色恶露,再持续3周后干净。
观察时,若发现恶露量多有较大的血块,应怀疑是否有胎盘残留或宫缩乏力;有臭味往往暗示有宫腔感染[4]。
产后子宫呈硬球形,低于脐部,如宫底上升、宫体变软,提示可能宫腔积血,可按摩腹部以排出血块;同时测量宫底,每日在同一时间测量子宫底高度,以观察子宫复旧情况并且记录数据;应注意子宫及双侧附件有无压痛。
2.6乳房保持乳房的干净、清洁,经常擦洗;要掌握正确哺乳方法,哺乳后将婴儿竖直抱起,轻拍约1min以排出胃内空气防止婴儿溢奶。
对于乳房胀痛及乳腺炎者,根据情况可尽早哺乳;乳头平坦者,可热敷乳房4min左右,同时按摩乳房并捻转乳头向外牵拉;对于乳头皲裂者,可湿敷乳房5min,局部用复方安息香酊涂抹[5]。
2.7尿潴留及便秘[4]产妇尿量增多,护理时在产后4—6h内主动送便器,并且要协助产妇排尿;产妇常因会阴伤口疼痛、不习惯卧床小便及膀胱肌张力减低等影响排尿;如产后6h仍不能自行排尿,要协助产妇坐起或下床小便,还可可按摩膀胱或针刺三阴交、关元等穴位刺激排尿;无效时在严格无菌操作下置导尿管,必要时用抗生素预防感染。
产褥期易发生便秘,护理时产后应鼓励产妇多饮水、多食蔬菜及水果等,及早下床运动。
2.8其他产褥期期间恶露尚未干净时不宜性生活;分娩后6周进行产后复查;进行心理护理以帮助产妇放松精神、心情愉快等。
3结果
本组72例患者中2例发生感染,经过积极处理及护理无恶化;其余均身体健康恢复,均按时出院。
4讨论
通过以上积极临床护理,所有产妇均受到良好的护理效果,充分说明临床护理在促进产褥期妇女的康复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因此,应该重视产褥期的康复护理,使产妇不因产褥期恢复不好而引起后遗症,影响产妇的终身健康。
护理时不仅要做好产妇的心身护理,还需宣传产褥期康复的卫生知识,传授护理和育婴技巧,促进产妇的身心健康。
参考文献
[1]乐杰.妇产科学[M],第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77—81.
[2]施月秋.产褥期产妇康复治疗研究进展[J],医学综述,2008,14(2):251一252.
[3]郭春媛.产褥期的护理及健康指导[J],局解手术学杂志,2009,18(3):221.
[4]焦玉红.产褥期护理[J],中外健康文摘,2009,6(9):152.
[5]周丽香.母婴同室产褥期护理[J],中国伤残医学,2007,15(4):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