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新教材必修一试题 (1)
高中必修一化学试卷(含答案)

高中必修一化学试卷(含答案)一、选择题1.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液态HCl不导电,但HCl属于电解质B.NaHSO4溶于水电离出Na+、H+和SO42−,NaHSO4属于酸C.氢氧化铁胶体和食盐水都属于混合物D.BaSO4难溶于水,但它属于电解质2.我国科学家以CCl4和金属钠为原料,在700℃时反应制得纳米级金刚石粉末和NaCl,该成果被评价为“稻草变黄金”。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金刚石属于金属单质B.NaCl是强电解质C.CCl4在该反应中表现出还原性D.该反应为复分解反应3.下列指定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A.用小苏打治疗胃酸过多:CO32−+2H+=CO2↑+H2OB.用CH3COOH溶解CaCO3:CaCO3+2H+=Ca2++H2O+CO2↑C.向沸水中滴加FeCl3溶液制备Fe(OH)3胶体:Fe3++3H2O=ΔFe(OH)3(胶体)+3H+D.向澄清石灰水中滴加少量NaHCO3溶液:Ca2++2OH-+2HCO3−=CaCO3↓+CO32−+2H2O 4.关于Na2CO3、Na2SO4说法错误的是A.从阳离子分类来看二者都是钠盐B.根据盐的分类二者都是正盐C.Na2CO3属于非电解质D.Na2CO3、Na2SO4均为电解质5.下列各组的两种物质在溶液中的反应,可用同一离子方程式表示的是A.氢氧化钠与盐酸;氢氧化钠与醋酸B.Al2O3与硫酸反应;Al2O3与盐酸C.Na2CO3溶液与硝酸溶液;CaCO3溶液与硝酸溶液D.BaCl2溶液与Na2SO4溶液;Ba(OH)2溶液与H2SO4溶液6.已知Co2O3在酸性溶液中易被还原成Co2+,Co2O3、Cl2、FeCl3、I2的氧化性依次减弱,下列反应在水溶液中可能发生的是A.3Cl2+6FeI2=2FeCl3+4FeI3B.I2+2KCl=2KI+Cl2C.Co2O3+6HCl=2CoCl2+Cl2↑+3H2OD.3FeCl2+I2=2FeCl3+FeI27.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可用丁达尔现象区分溶液与胶体B.生石灰与水混合的过程只发生物理变化C.O3是由3个氧原子构成的分子D.CuSO4⋅5H2O是一种含有结晶水的盐8.向稀硫酸中滴入几滴酚酞溶液,然后匀速逐滴加入Ba(OH)2溶液,测得混合溶液的导电能力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如图。
高中化学必修1试题及答案

高中化学必修1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物质的量是表示一定数目粒子的集合体,其单位是摩尔。
1摩尔任何物质所含有的微粒个数与()个完全相同。
A. 0.012kg的碳-12原子B. 0.012kg的氢原子C. 0.012kg的氧原子D. 0.012kg的氦原子2. 根据题目所给的选项,正确答案是A。
0.012kg的碳-12原子含有的微粒数为阿伏伽德罗常数,即1摩尔。
3. 下列物质中,属于电解质的是()。
A. 金属铜B. 蒸馏水C. 氯化钠D. 酒精4. 氯化钠在水溶液中或熔融状态下能导电,属于电解质。
因此,正确答案是C。
5-20. [此处省略15道选择题,题目和选项设计应涵盖高中化学必修1的知识点,如化学计量、化学反应类型、化学平衡等。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1. 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等于其______与质子数和中子数之和的比值。
2. 化学方程式2H2 + O2 → 2H2O表示的含义是,每2个氢分子和1个氧分子反应生成2个水分子,该反应是______反应。
3. [此处省略其余填空题,题目设计应覆盖基本概念、化学用语、化学计算等。
]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1. 请简述什么是化学反应的可逆性,并举例说明。
答:化学反应的可逆性指的是在一定条件下,正反应和逆反应可以同时进行,并且达到动态平衡的状态。
例如,碳酸钙的分解和生成反应:CaCO3(s) ⇌ CaO(s) + CO2(g),在高温下,碳酸钙分解生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同时在一定条件下,氧化钙和二氧化碳也能反应生成碳酸钙。
2. 什么是化学平衡常数?它与哪些因素有关?答:化学平衡常数是指在一定温度下,可逆反应达到平衡时,生成物浓度幂之积与反应物浓度幂之积的比值。
它只与温度有关,与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浓度无关。
四、计算题(每题15分,共30分)1. 某工厂需要制备1000g质量分数为20%的硫酸溶液,问需要多少克98%的浓硫酸?答:首先,我们需要计算出1000g溶液中硫酸的质量:1000g × 20% = 200g。
2024_2025学年新教材高中化学综合检测卷一含解析新人教版化学必修第一册

综合检测卷(一)[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1.中国传统文化对人类文明贡献巨大。
下列关于化学的应用和记载对其说明不合理的是( C )A.《本草纲目》中记载“(火药)乃焰消(KNO3)、硫黄、杉木炭所合,以为烽燧铳机诸药者”,这是利用了KNO3的氧化性B.《本草经集注》中记载了区分硝石(KNO3)和朴硝(Na2SO4)的方法:“以火烧之,紫青烟起,乃真硝石也”,二者也可以利用“焰色试验”区分C.《神农本草经》中提到“白青[Cu2(OH)2CO3]得铁化为铜”,其中白青属于碱D.侯氏制碱法的工艺过程中应用了物质溶解度的差异【解析】白青[Cu2(OH)2CO3]是盐不是碱,所以C不合理。
2( D )A.该元素位于其次周期第ⅡA族B.该元素位于其次周期Ⅷ族C.该元素位于第三周期0族D.该元素位于第三周期第ⅡA族【解析】该离子是Mg2+,镁元素的原子序数是12,位于第三周期第ⅡA族。
3.下列化学用语描述正确的是( B )CA.可用于考古断代的一种核素的符号:136BC.18O2-的结构示意图:D.14C和14N互为同位素【解析】可用于考古断代的一种核素的符号是14C,A项错误;氚原子中,质子数为1,6中子数为2,电子数为1,B项正确;18O2-的质子数为8,C项错误;质子数相同、中子数不同的核素互为同位素,而14C和14N的质子数分别为6和7,属于两种不同的元素,不是同位素,D项错误。
4. 2024年是门捷列夫提出元素周期表150周年。
依据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下列推断不合理的是( C )A.第35号元素的单质在常温常压下是液体B.位于第四周期第ⅤA族的元素为非金属元素C.第84号元素的最高化合价是+7价D.第七周期0族元素的原子序数为118【解析】35号元素是溴元素,单质Br2在常温常压下是红棕色液体,A项正确;位于第四周期第ⅤA族的元素是砷元素(As),为非金属元素,B项正确;第84号元素位于第六周期第ⅥA族,为钋元素(Po),由于最高正价等于主族序数,所以该元素最高化合价是+6价,C 项错误;第七周期0族元素是第七周期最终一种元素,原子序数为118,D项正确。
新教材适用2024_2025学年高中化学高考题专项训练新人教版必修第一册

高考题专项训练专题1例题1 (2024·浙江高考,1) 下列消毒剂的有效成分属于盐的是( A )A.高锰酸钾溶液B.过氧乙酸溶液C.双氧水D.医用酒精解析:高锰酸钾溶液的有效成分为KMnO4,其在水溶液中电离出K+和MnO-4,故KMnO4属于盐,A符合题意;过氧乙酸溶液的有效成分是CH3COOOH,在水溶液中电离出CH3COOO-和H+,即水溶液中的阳离子全部为H+,故其属于酸性,不符合题意;双氧水是由H和O组成的化合物,故其属于氧化物,C不符合题意;医用酒精的有效成分为CH3CH2OH,其属于有机物,不属于盐,D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A。
例题2 (2024·广东高考,1) 试验室进行粗盐提纯时,需除去Ca2+、Mg2+和SO2-4,所用试剂包括BaCl2以及( A )A.Na2CO3、NaOH、HClB.Na2CO3、HCl、KOHC.K2CO3、HNO3、NaOHD.Na2CO3、NaOH、HNO3解析:除杂过程中不能引入新杂质,同时为保证除杂完全,所加除杂试剂一般过量,然后选择合适的试剂将所加过量的物质除去。
粗盐中主要成分为NaCl。
除去Ca2+选用CO2-3将其转化为沉淀,为了不引入新杂质,所加物质的阳离子为Na+,即选用Na2CO3除去Ca2+,同理可知,除去Mg2+需选用NaOH,除去SO2-4需选用BaCl2,因所加除杂试剂均过量,因此向粗盐样品中加入除杂试剂的依次中,BaCl2先于Na2CO3加入,利用Na2CO3除去Ca2+和多余的BaCl2,因Na2CO3、NaOH均过量,成为新杂质,须要过滤后向滤液中加入HCl,至溶液中不再有气泡产生,以此除去Na2CO3、NaOH,然后将溶液蒸发结晶得到较为纯净的食盐产品,综上所述,答案为A。
例题3 (2024·浙江高考,10)关于反应Na2S2O3+H2SO4===Na2SO4+S↓+SO2↑+H2O,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 )A.H2SO4发生还原反应B.Na2S2O3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C.氧化产物与还原产物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 1D.1 mol Na2S2O3发生反应,转移4 mol电子解析:Na2S2O3+H2SO4===Na2SO4+S↓+SO2↑ +H2O,该反应的本质是硫代硫酸根离子在酸性条件下发生歧化反应生成硫和二氧化硫,化合价发生改变的只有S元素一种,硫酸的作用是供应酸性环境。
高中化学必修一练习题(带答案和解析)

绝密★启用前必修一第一章试卷副标题注意事项:1. 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 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第I 卷(选择题)请点击修改第I 卷的文字说明一、选择题(题型注释) 1. 为阿伏加德罗常数, 下列物质所含分子数最少的是A. 0.8 氧气B. 标准状况下2.24L氨气C. 3.6g水(水的摩尔质量为18g·1)D. 含个氢分子的氢气2.由2.H2S、组成的混合气体的密度在同温、同压下是氢气密度的17倍, 则该混合气体中二氧化碳、硫化氢、一氧化碳的体积比为A. 3∶7∶8B. 5∶11∶3C. 3∶11∶5D. 7∶2∶133.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1 H2O的质量为18B. 4的摩尔质量为16gC.3.01×1023个2分子的质量为32g D.标准状况下, 1 任何物质体积均为22.4L4.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同温同压下, 相同体积的物质, 其物质的量一定相等B.任何条件下, 等物质的量的甲烷(4)和一氧化碳所含的分子数一定相等C. 1L一氧化碳气体一定比1L氧气的质量小D. 同温同压下的一氧化碳气体和氮气, 若体积相等, 则质量一定相等5.设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1碳烯(2)中含有的电子数为6B、标准状况下, 1L苯完全燃烧所生成的气态产物的分子数为6/22.4C.4.52晶体中含有的硅氧键数目为0.15D.室温下, 21.0g乙烯和丁烯的混合气体含有的共用电子对数目为4.56. 设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数值, 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常温常压下, 322中含有的氧分子个数为2B. 1摩尔4所含质子数目为10C. 标准状况下22.42O所含分子数目为D. 0.1 稀硫酸中含有个数为0.17. 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7.8 g 2O2中含有的阴离子数目为0.2B.标准状况下, 2.24 L 3的分子数为0.1C. 9.2 g 2和N2O4的混合气中含有的氮原子数为0.2D. 1 L 0.1 2(4)3溶液中, 3+的数目为0.28. 阿佛加德罗常数用表示,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室温时, 1=2的4溶液中水电离出10-12+B. 常温常压下, 462含3个原子C.14在125℃完全分解成、H2., 转移电子3D. 12g石墨含有4个自由移动的电子9. 用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
高一化学(必修一)全册综合练习题及答案解析

高一化学(必修一)全册综合练习题及答案解析班级: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单选题1.根据物质的组成与性质进行分类,MgO 属于 ( ) A .酸B .氧化物C .碱D .盐2.小苏打(3NaHCO )在灼烧时火焰呈( ) A .黄色B .绿色C .红色D .紫色3.下列四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中,属于非金属元素原子的是( )A .B .C .D .4.下列物质不能使湿润有色布条褪色的是( ) A .22Na OB .氯水C .漂白粉溶液D .2CaCl 溶液5.合成117号元素的实验中生成了293117X 和294117X ,关于这两种原子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中子数相同B .互为同位素C .核外电子数相同D .质子数相同6.若配制90mL0.1mol/L 的FeCl 3溶液,需要用到的仪器有托盘天平、药匙、量筒、烧杯、玻璃棒、胶头滴管,还需要的仪器是( ) A .100mL 圆底烧瓶 B .100mL 量筒 C .100mL 容量瓶D .100mL 烧杯7.电解质是一类在水溶液里或熔融状态下能够导电的化合物。
下列物质属于电解质的是( ) A .FeB .NaClC .CO2D .KNO3溶液8.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H 2在Cl 2中燃烧会产生苍白色火焰 B .钢瓶在装入氯气前必须彻底干燥内壁 C .Cu 丝在Cl 2中燃烧会生成CuCl 2D .漂粉精放入稀酸中不能提高漂白速度9.室温下,在一容积固定的密闭容器中充入2N 与2H 的混合气体共1mol ,下列关于该混合气体的说法一定正确的是( )A .平均摩尔质量为115g mol -⋅B .质量为30gC .体积为22.4LD .原子总数为241.20410⨯10.可以用电子式表示的微粒是( ) A .HeB .NeC .Na +D .S 2-1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3NaHCO 比23Na CO 稳定 B .胆矾可用作净水剂C .钠和过氧化钠均能与水剧烈反应生成氢气D .含3Fe +的盐溶液遇KSCN 溶液显红色12.用NaCl 固体配制-1100mL1.00mol L NaCl ⋅溶液。
新教材高中化学综合检测卷1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1

综合检测卷(一)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共44分。
第1~10小题,每小题2分;第11~16小题,每小题4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过程中能量的转化与图示吻合的是( ) A .Ba(OH)2·8H 2O 与NH 4Cl 反应 B .C 与CO 2(g)反应 C .酸碱中和反应 D .断开H 2中的H —H 键【答案】C 【解析】由图可知,反应物总能量大于生成物总能量,该反应为放热反应。
Ba(OH)2·8H 2O 与NH 4Cl 反应为吸热反应,A 错误;C 与CO 2(g)共热生成一氧化碳的反应为吸热反应,B 错误;断开H 2中的H —H 键是一个吸热过程,D 错误。
2.一定条件下反应2SO 2(g)+O 2(g)催化剂2SO 3(g)在恒容密闭容器中进行,从反应开始至10 s 时,O 2的浓度减少了0.6 mol·L -1,则0~10 s 内平均反应速率为( )A .v (O 2)=0.3 mol·L -1·s -1B .v (O 2)=0.06 mol·L -1·s -1C .v (SO 2)=0.06 mol·L -1·s -1D .v (SO 3)=0.06 mol·L -1·s -1【答案】B3.已知热化学方程式: ①H 2(g)+12O 2(g)===H 2O(g)ΔH =-241.8 kJ/mol ②2H 2(g)+O 2(g)===2H 2O(g) ΔH =-483.6 kJ/mol ③H 2(g)+12O 2(g)===H 2O(l)ΔH =-285.8 kJ/mol ④2H 2(g)+O 2(g)===2H 2O(l) ΔH =-571.6 kJ/mol 则H 2的标准燃烧热为( ) A .241.8 kJ/mol B . kJ/mol C .285.8 kJ/mol D .571.6 kJ/mol【答案】C4.一定条件下,恒容密闭容器中发生可逆反应N 2(g)+3H 2(g) 2NH 3(g)。
2019版新教材高中化学必修第一册全册单元测试卷含答案解析(第一至四章)

【2019版】统编版高中化学必修第一册全册单元测试卷(含答案解析)高中化学必修第一册第一章综合测试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6小题,每题3分,共48分,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体操运动员比赛时为了防滑,常在手掌上涂抹碳酸镁粉末。
碳酸镁属于( ) A .酸B .碱C .盐D .氧化物2.化学概念在逻辑上存在如下关系:包含关系 并列关系 交叉关系对下列概念间的关系说法正确的是( ) A .纯净物与混合物属于包含关系B .单质与化合物属于交叉关系C .氧化还原反应与化合反应属于并列关系D .化合物与氧化物属于包含关系3.实验室里有4个药品橱,已经存放以下物品:实验室新购进一些碘,应该将这些碘放在( ) A .甲橱B .乙橱C .丙橱D .丁橱4.化合反应、分解反应、置换反应和复分解反应是四种基本化学反应类型。
下列变化属于氧化还原反应,但不属于四种基本反应类型的是( ) A .32CO CuO Cu CO ++高温B .23232Al Fe O Al O 2Fe ++高温C .322O 3O 催化剂D .223Cl 2FeCl 2FeCl +5.某胶体遇盐卤()22MgCl 6H O ⋅或石膏()42CaSO O 2H ⋅易发生聚沉,而与食盐水或24Na SO 溶液相遇聚沉的效果就差一些。
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该胶体中胶体粒子直径的大小约为971010m --B .该胶体粒子带正电荷C .Na +使此胶体聚沉的效果不如22Ca Mg ++、D .该胶体遇2BaCl 溶液或()3Fe OH 胶体可发生聚沉6.下列反应既是离子反应,又是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 A .氯化钠溶液中滴入硝酸银溶液 B .金属钠在氯气中燃烧 C .铁片置于硫酸铜溶液中D .氢氧化钠溶液与稀硫酸反应7.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 .氢氧化钡与稀硫酸反应:22442Ba OH H SO BaSO H O +-+-+++↓+B .23Al O 溶于盐酸中:22O 2H H O -++C .铜和硝酸银溶液反应:2Cu Ag Cu Ag ++++ D .()2Cu OH 中加入硝酸:()222Cu OH 2H Cu 2H O ++++8.下列各组物质相互混合后,不会..发生离子反应的是( ) A .24Na SO 溶液和2MgClB .23Na CO 溶液和稀硫酸C .NaOH 溶液和()243Fe SO 溶液D .()2Ca OH 和盐酸9.甲、乙、丙、丁四种易溶于水的物质,分别由222443NH Ba Mg H OH Cl SO HCO ++++----、、、、、、、中的不同阳离子和阴离子各一种构成,将甲溶液分别与其他三种物质的溶液混合,均有白色沉淀生成,则甲为( ) A .()23Ba HCOB .()2Ba OHC .()23Mg HCOD .4MgSO10.离子方程式2322 BaCO Ba2H CO H O +++↑++中的H +不能代表的物质是( )①HCl ②24H SO ③3HNO ④4NaHSO ⑤3CH COOH A .①③B .①④⑤C .②④⑤D .①⑤11.下列各组离子能在呈酸性的无色溶液中大量共存的是( )A .234Ba Na NO MnO ++--、、、B .2324A Mg l SO lC +-+-、、、C .33K OH HCO NO +---、、、D .324Ca Na Fe SO +++-、、、12.甲、乙、丙、丁四位同学分别进行实验,测定四份不同澄清溶液的成分,记录如下:其中记录合理的是( ) A .甲B .乙C .丙D .丁13.下列反应中,盐酸既表现出酸性,又表现出还原性的是( ) A .22 Zn ClZn 2H ClH ++↑ B .()2222MnO Cl Mn 4H Cl 2H Cl O ++↑+浓△C .22 CuO ClCuCl2H H O ++D .33 AgN ClAgCl NO H H O ↓++14.某同学在做实验时引发了镁失火,他立即拿起二氧化碳灭火器欲把火扑灭,却被实验老师及时制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章物质及其变化
培优提升卷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Na-23 Mg-24 Al-27 S-32 Cl-35.5 Fe-56 Cu-64 第Ⅰ卷(选择题共48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16个小题,每小题3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重铬酸铵[(NH4)2Cr2O7]是一种受热易分解盐,具有很强的氧化性,下列各组对重铬酸铵受热分解产物的判断符合实际的是()
A.CrO3+NO2+H2O B.Cr2O3+NH3+H2O
C.CrO3+N2+H2O D.Cr2O3+N2+H2O
【答案】D
【解析】重铬酸铵[(NH4)2Cr2O7]是一种受热易分解的盐,分解时发生氧化还原反应,N元素的化合价应升高,Cr 元素的化合价应降低,即N元素由-3价可能升高为0价或其它正价态产物,Cr元素的化合价由+6价降低为+3价,只有D选项符合,故答案为D。
2.下列正确的叙述有()
A.CO2、NO2、P2O5均为酸性氧化物,CaO、Fe2O3、Na2O2均为碱性氧化物
B.Fe2O3不可与水反应得到Fe(OH)3,但能通过化合反应和复分解反应来制取Fe(OH)3
C.灼热的炭与CO2反应、Ba(OH)2·8H2O与NH4Cl的反应均可设计成原电池
D.电解、电泳、电离、电镀、电化学腐蚀过程均需要通电才能发生
【答案】B
【解析】A. 酸性氧化物是指与碱反应只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而NO2和碱反应生成硝酸钠、亚硝酸钠,发生了氧化还原反应,所以NO2不属于酸性氧化物;碱性氧化物是指与酸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Na2O2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氧气,发生了氧化还原反应,所以Na2O2不属于碱性氧化物,A错误;
B. Fe2O3不溶于水,也不与水反应;氢氧化亚铁与氧气、水蒸汽共同作用生成氢氧化铁,属于化合反应,氯化铁溶液和氢氧化钠溶液发生复分解反应生成Fe(OH)3红褐色沉淀,B正确;
C. Ba(OH)2·8H2O与NH4Cl的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不能设计成原电池,C错误;
D. 电解、电泳、电镀需通电,电离是电解质在水溶液中或熔融状态下产生自由移动的离子的过程,与电无关;电化腐蚀是形成原电池反应发生的腐蚀,不需要通电,故D错误。
3.某溶液X含有K+、Mg2+、Fe3+、Al3+、Fe2+、Cl-、CO32-、OH-、SiO32-、NO3-、SO42-中的几种,已知该溶液中各离子物质的量浓度均为0.20mol·L-1(不考虑水的电离及离子的水解)。
为确定该溶液中含有的离子,现进行了如下的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