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防给水及消火栓系统技术规范》部分条文个人理解

合集下载

《消防给水及消火栓系统技术规范》GB50974-2014应用心得

《消防给水及消火栓系统技术规范》GB50974-2014应用心得

《消防给水及消火栓系统技术规范》GB50974-2014应用心得摘要:国家标准《消防给水及消火栓系统技术规范》GB50974-2014于2014年10月1日起正式实施,将成为今后一段时期内给排水设计人员工程设计的主要依据。

本文阐述了规范中几个条文问题,以及在执行时需要重点把握的几个方面。

关键词:消防给水;泄压阀;动压;水量;控制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消防给水及消火栓系统技术规》GB50974-2014(以下简称《水消规》)于2014年10月1日起正式实施,这本规范将消防给水及消火栓系统的内容从《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14和《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 50045—95(2005版)中单独出来,从章节安排上颠覆了原有的行文风格,更是在消防理念上进行了一些突破,从整体上讲,是一本难得的好规范,将对我国消防水灭火系统产生巨大的积极影响。

笔者通过一段时间的研读和应用,有以下几个心得:一、与国家现行规范之间的相互冲突:1.《水消规》5.2.6.6条中“进水管应在溢流水位以上接入,进水管口的最低点高出溢流边缘的高度应等于进水管管径,但最小不应小于100mm,最大不应大于150mm。

”与国家现行规范《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GB 50015-2003(2009年版)(以下简称《建水规》)3. 2. 4C条中“从生活饮用水管网向消防、中水和雨水回用等其他用水的贮水池(箱)补水时,其进水管口最低点高出溢流边缘的空气间隙不应小于150mm。

”二者明显表达冲突。

根据编者的本意,建议当消防水箱补水管接自市政自来水或生活饮用水系统时,按《建水规》第3、2、4c 条执行,进水管管底高于溢流喇叭口顶150mm;当消防水箱补水管接自非生活饮用水源时,按《水消规》第5.2.6.6 条执行。

2.《水消规》3.5.2条中地下建筑室内消火栓设计流量的表述中地下建筑是否包含地下停车库,地下停车库的室内消火栓设计流量是否遵照《汽车库、修车库、停车场设计防火规范》GB50067-97中7.1.8条文规定。

《消防给水及消火栓系统技术规范》GB50974-2014应用心得

《消防给水及消火栓系统技术规范》GB50974-2014应用心得

《消防给水及消火栓系统技术规范》GB50974-2014应用心得摘要:国家标准《消防给水及消火栓系统技术规范》GB50974-2014于2014年10月1日起正式实施,将成为今后一段时期内给排水设计人员工程设计的主要依据。

本文阐述了规范中几个条文问题,以及在执行时需要重点把握的几个方面。

关键词:消防给水;泄压阀;动压;水量;控制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消防给水及消火栓系统技术规》GB50974-2014(以下简称《水消规》)于2014年10月1日起正式实施,这本规范将消防给水及消火栓系统的内容从《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14和《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 50045—95(2005版)中单独出来,从章节安排上颠覆了原有的行文风格,更是在消防理念上进行了一些突破,从整体上讲,是一本难得的好规范,将对我国消防水灭火系统产生巨大的积极影响。

笔者通过一段时间的研读和应用,有以下几个心得:一、与国家现行规范之间的相互冲突:1.《水消规》5.2.6.6条中“进水管应在溢流水位以上接入,进水管口的最低点高出溢流边缘的高度应等于进水管管径,但最小不应小于100mm,最大不应大于150mm。

”与国家现行规范《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GB 50015-2003(2009年版)(以下简称《建水规》)3. 2. 4C条中“从生活饮用水管网向消防、中水和雨水回用等其他用水的贮水池(箱)补水时,其进水管口最低点高出溢流边缘的空气间隙不应小于150mm。

”二者明显表达冲突。

根据编者的本意,建议当消防水箱补水管接自市政自来水或生活饮用水系统时,按《建水规》第3、2、4c 条执行,进水管管底高于溢流喇叭口顶150mm;当消防水箱补水管接自非生活饮用水源时,按《水消规》第5.2.6.6 条执行。

2.《水消规》3.5.2条中地下建筑室内消火栓设计流量的表述中地下建筑是否包含地下停车库,地下停车库的室内消火栓设计流量是否遵照《汽车库、修车库、停车场设计防火规范》GB50067-97中7.1.8条文规定。

消防给水及消防栓系统技术规范

消防给水及消防栓系统技术规范

消防给水及消防栓系统技术规范篇一:消防给水及消火栓系统技术规范消防给水及消火栓系统技术规范【附条文说明】GB 50974-2014Firefighting Water Supply & Fire hydrant System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with clause explanation] GB 50974-20145.5.1 消防水泵房应设置起重设施,并应符合下列规定:Fire water pump room should set hoisting facility and meet with following regulations:1.消防水泵的重量小于0.5t时,宜设置固定吊钩或移动吊架;When the fire water pump weight is less than 0.5t,fixed hoisting hook or movable hanging bracket should be installed.2.消防水泵的重量为0.5t~3t时,宜设置手动起重设备;When the fire water pump weight is between 0.5t and 3t, manual-operation hoisting facility should be installed.3.消防水泵的重量大于3t时,应设置电动起重设备。

When the fire water pump weight is less than 0.5t,fixed hoisting hook or movable hanging bracket should be installed.11.0.4 消防水泵应由消防水泵出水干管上设置的压力开关、高位消防水箱出水管上的流量开关,或报警阀压力开关等开关信号能直接自动启动消防水泵。

消防水泵房内的压力开关宜引入消防水泵控制柜内。

浅谈对《消防给水及消火栓系统技术规范》GB50974—2014的理解

浅谈对《消防给水及消火栓系统技术规范》GB50974—2014的理解

浅谈对《消防给水及消火栓系统技术规范》GB50974—2014的理解作者:张瑞霞来源:《科学与财富》2015年第24期摘要:自2014年10月1日实施《消防给水及消火栓系统技术规范》(以下简称《消规》)后,由于新规范与原规范《建筑设计防火规范》(以下简称《建规》)和《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以下简称《高规》之间有大篇幅修改变动,在行业内对设计和施工都产生较大影响,因此本文总结了《消规》GB50974-2014在给排水消防设计过程中需注意的一些内容,从而帮助有效解决设计及施工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关键词:消防给水;消火栓;技术规范1 综合对比条文变化情况新实施的《消规》条款共计365条,其中强制条款41条,分布情况为:1 全面继承条款共80条。

原《建规》42条,原《高规》38条。

2 系统完善条款共222条。

条款内容分布在水泵23条、泵房16条、排水8条、计算15条、管网28条、控制19条、施工58条、验收39条、维护16条。

3 丰富补充条款63条。

其中17条为总则术语,另外46条增加在各章节中。

2 修改条款的理解2.1建筑室内、室外消防设计流量的取值建筑物室内外消火栓设计流量,是根据建筑物的用途功能、体积、耐火等级、火灾危险性等因素综合分析确定的。

《消规》在原《建规》和《高规》的基础上有了更加明确的要求,建筑物室外消火栓设计流量统一采用根据建筑体积取值,建筑物室内消火栓设计流量除住宅及高层公共建筑采用建筑高度取值外,其余均按建筑体积取值。

特别强调,地下建筑若为独立建筑,按照地下建筑界定选流量向;若地上有建筑属附属建筑,则分开计算,比对取大值流量。

2.2高位消防水箱有效容积的变化《消规》中对临时高压消防给水系统的高位消防水箱取消“火灾初期10min用水量”的说法,改为“高位水箱的有效容积应满足初期火灾消防用水量的要求”。

《消规》针对不同建筑物,有了具体的有效容积设计要求。

如,一类高层公共建筑不应小于36m3,原规范18m3即可;多层公共建筑、二类高层公共建筑和一类高层居住建筑不应小于 18m3,原规范12m3即可。

关于新《消规》的解读-12.20

关于新《消规》的解读-12.20

关于新《消规》的部分条文理解
2.1.8 消防水池 供固定或移动消防水泵吸水的消防水源。 2.1.9 高位消防水池 设置在高处直接向水灭火设施重力供水的消防水源。 2.1.10 高位消防水箱(塔) 设置在高处直接向水灭火设施重力供应初期火灾消防用水量的消防
水源。
消防水池 • 低位,供水 泵取水
高位消防水池 • 高位,重力 供水,容积 大
关于新《消规》的部分条文理解
(3.1.2条)一起火灾灭火所需消防用水的设计流量应由建
筑的室外消火栓系统、室内消火栓系统、自动喷水灭火系统 等需要同时作用的各种水灭火系统最大设计流量之和确定; 两座及以上建筑合用系统时,应按其中设计流量最大的一座 确定。
条文说明:“有时还有水喷雾、泡沫、消防炮等,其设计流
关于新《消规》的部分条文理解
室外消防用水储存在地下室,吸水高度不满足要求。
关于新《消规》的部分条文理解
(5.1.12.3) 当吸水口处无吸水井时,吸水口处应设置
旋流防止器。 对本条理解: 当消防水泵从消防水箱吸水时,因消防水箱无法设置 吸水井,为减少吸水管的保护高度要求吸水管上设置 旋流防止器,以提高消防水箱的储水有效容积。
304不锈钢
关于新《消规》的部分条文理解
(4.3.11.3)当高层民用建筑采用高位消防水池供水的高压消防给水系统 时,高位消防水池储存室内消防用水量确有困难,但火灾时补水可靠,其 总有效容积不应小于室内消防用水量的50%。
对本条理解: 本条对高位消防水池(塔)作出规定 过去未曾在规范中特意强调过高位消防水池,现在在高层建筑中, 高位消防水池的设置日见增多,因此予以重视 意义在于: 当采用高压消防给水系统 时,此条明确规定了高位消 防水池的容积,在火灾时补水可靠的前提下,高位消防水池容积可 为室内消防用水量的50%。有效减小了对结构的压力,推进了高 压消防给水系统的实施。

《消防给水及消火栓系统技术规范》GB

《消防给水及消火栓系统技术规范》GB

消火栓的安装是消火栓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安装位置、方向、高度等都必 须符合规定的要求。同时,消火栓的接口、阀门的设置也必须符合规范,以保 证在使用时方便、可靠。
消防给水系统的调试是保证系统正常运行的关键环节之一。在调试过程中,需 要对系统的管道、阀门、水泵等部件进行检查和测试,确保其正常运行。同时, 还需要对系统的压力、流量、水质等进行检测,保证其符合设计要求。
精彩摘录Biblioteka 消防给水及消火栓系统技术规范》GB)是一本关于消防安全的重要标准,它规 定了消防给水系统和消火栓系统的设计、安装、调试、检测和维护等方面的技 术要求。这本书对于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具有重要意义,下面我们就来分享 一些这本书的精彩摘录。
根据《消防给水及消火栓系统技术规范》GB的规定,消火栓系统必须按照规定 的设计要求进行设计,包括消防用水量、水压、水质等方面的要求。同时,为 了保障消火栓系统的可靠性,还规定了消火栓的数量、分布和间距等要求。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火灾可能是一个严重的威胁。为了更好地防范和应对这 一风险,了解和掌握消防安全知识显得尤为重要。在这方面,一本名为《消防 给水及消火栓系统技术规范》GB的专业书籍成为了一本极具价值的参考。
这本书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于2014年1月29日发布,自2014年10月1 日起实施。其由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以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 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联合发布,凸显了书籍的专业性和权威性。
作者简介
作者简介
这是《《消防给水及消火栓系统技术规范》GB》的读书笔记,暂无该书作者的介绍。
谢谢观看
内容摘要
包括施工前的准备、施工过程中的质量管控、系统调试与验收等方面的要求。同时,强调了施工 过程中质量监督和验收合格标准的重要性。 规范对消防给水及消火栓系统的维护与管理提出了明确要求,包括定期检查、维修保养、故障处 理等方面的规定。同时,强调了相关单位和人员的责任和义务,以确保系统正常运行和有效使用。 《消防给水及消火栓系统技术规范》(GB )作为一项重要的国家标准,对于确保消防给水系统 和消火栓系统的安全、可靠、经济和环保具有重要意义。该规范不仅适用于新建和改造项目的设 计、施工和验收,也可用于既有系统的维护和管理。在实际应用中,应充分理解和掌握该规范的 内容,严格遵守相关规定,确保消防给水及消火栓系统的正常运行和使用效果。相关单位和人员 应加强技术培训和管理水平提升,提高消防安全意识和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为保障人民生命财 产安全做出积极贡献。

关于《消防给水及消火栓系统技术规范》几点问题的理解

关于《消防给水及消火栓系统技术规范》几点问题的理解
减 。 除 此 之 外 均 属 于 全 保 护 , 比如 高 层 商 住 楼 商 业
各层 、多层公建 、高层 公建等。 具体 设计 中遵照 以下原则: 对 于多层建筑 ,只要 其建筑物 内设置 了消 火栓 系 统 , 且 室 内设 有 自动 喷 水 灭 火 系 统 、 水 喷 雾 灭 火
其中 P 1 为 最 不利 点 灭火 设 施 所 需 压力 , 且 应 满 足规范 7 . 4 . 1 2第 二条 栓 口动 压 规 定 ,由此 消 防 主 泵
此次 “ 栓 规 ” 实施 , 作 为
“ 新 火 规 ”的 子 版 ,
实施 中若有矛盾之处 ,一切应 母版为准 “ 栓规 ”未
涉 及 内容 , 如 : 室 内消 火 栓 适 用 场 所 、 自动 灭 火 系 统适 用场 所 等 , 均 应 查 阅 “ 新 火 规 ” 具体 规 定 。
就2 0 1 4 版 《 消防给水及消火栓系统技术规 范》相关问题不
【 关键 词】《 消防给水及消火栓系统技术规范》 理解差异 地
下建筑 消防 水源稳压泵
继 《 消防给水及消火栓系统技术规范 》( 以下简 称 “栓 规 ” )与 《 建 筑 设 计 防 火 规 范》 2 0 1 4版 ( 以 下简称 “ 新 火规 ” )的相继颁布与实施 ,来 自设计 院
种 以满足系 统最 不利点静水压力为基准进行 计算,
稳 压 泵 设 计 压力 按 照最 高 工 作 压 力与 最 低 工作 压 力 算 术 平 均 计 算 ; 一 种 是 以满 足 系 统 最 不 利 点 静 水 压 力 为 基 准 ,按 照 稳 压泵 启 动 压 力 和 停 泵 压 力 的 算 术 平 均 进 行 计 算 。 我 认 为 稳 压 泵 设 计 压 力 只 要 满 足 5 . 3 . 3条 第 3条 即 可 。 按 照 增 压 稳 压 设施 设 计 原 理 ,其 是 同气 压 罐 联 合 工 作 ,利 用 气 压 罐设 定 的 压 力 控 制 水 泵 的运 行 工 况达 到 增 压 与 稳 压 的 目 的 , 以满 足 最 不 利 点 水 灭 火 设施 静 水 压 力 大于 0 . 1 5 a的 要 求 , 即 稳 压泵 设 计压 力 P ( M P a )> ( 1 5 - h 1 ) ×0 . O 1 。

对新消规强条的分析和理解

对新消规强条的分析和理解

94对新规范《消防给水及消火栓系统技术规范》强条的分析与理解0. 前言《消防给水及消火栓系统技术规范》以下简称《消规》,其内容涉及消防给水、消火栓系统及施工管理,共计有条文365条,从原有建规与高规中分别继承了42条与38条,完善了222条,补充了除总则术语17条外,另在各章节中增加了46条,其中强制性条文41条。

强制性条文41条中除3条是针对施工管理的,其余38条是与设计人员相关的。

这38条强条经归纳后可分成两类,一类为被动性强条(对相关专业及设备的要求),另一类为主动性强条(设计人员必须采用相应技术措施后才能满足要求),下面就两大类的强条条文分别作些分析,并结合工程设计与《消规》的学习谈谈对条文的理解,提出相应的技术措施。

1 主动性强条1.1 第4.1.5条严寒、寒冷等冬季结冰地区的消防水池、水塔和高位消防水池等应采取防冻措施。

解析与措施:消防水池设在室内低于5°C的环境处,应采取保温或采暖措施;设在室外时,应埋设在冰冻线以下。

1.2 第4.1.6条雨水清水池、中水清水池、水景和游泳池必须作为消防水源时,应有保证在任何情况下均能满足消防给水系统所需的水量和水质的技术措施。

解析与措施:不管何种水池作为消防水池,水池的总蓄水有效容积大于500M 3时,宜有两格,总蓄水有效容积大于1000M 3时,应有两座;总蓄水有效容积小于2000M 3时,在维护与检修到充满水其时间应控制在2天内,总蓄水有效容积大于2000M 3时,维护与检修到充满水其时间应控制在4天内。

只有能满足上述水量要求、同时满足水质要求时,雨水清水池、中水清水池、水景和游泳池等水池才可作为消防储水池。

1.3 第4.3.4条当消防水池采用两路消防供水且在火灾情况下【摘 要】《消防给水及消火栓系统技术规范》十月一日已正式实施,它是国内消防给水与消火栓系统方面第一本比较全面及详细的专用标准,正因为规范实施不久,给排水专业设计、施工及审图人员对其中强制性条文还处于熟悉、消化与理解阶段,本人结合工程实际以及对规范的学习与理解,对规范中的强制性条文作一些解析,抛砖引玉,以使规范实施更具操作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对于从事给排水专业的技术人员来说,GB50974-2014<消防给水及消火栓系统技术规范>应该是一本比较重要的规范,对于整个设计施工开发都有重要影响,比较了历次报批稿及最终纸版,发现每个版本来回增删和改动也比较大,总结了一些问题,有的是网友反映的,有的是一些自己的看法,与大家分享一下。

一 11.0.4 消防水泵应由消防水泵出水干管上设置的压力开关、高位消防水箱出水管上的流量开关,或报警阀压力开关等开关信号应能直接自动启动消防水泵。

消防水泵房内的压力开关宜引入消防水泵控制柜内。

“应能”两字取消,语法才更通顺,“消防水泵房内的压力开关”改为“消防水泵房内的压力开关信号”较妥。

二最后两条的条文和条文解释对不上。

三稳压泵的设计压力应满足系统自动启动和管网充满水的要求。

消防水泵的启动有P1 P2压力点,规范稳压罐的容积仅150L且没有了30S的概念,是否还有P1,P2压力点。

30S仅针对于电动阀。

四消防电梯前室的消火栓可以计入本层。

也就是说否定了原规范,原来建筑设计规范上面的理解是错误的,是否会降低灭火的可靠性。

五7.4.12条,栓口压力不小于0.35MPa,反算每支消火栓的流量为7L/s,室内消火栓用水量则大于56L/s。

明显大于规范3.5.2条消火栓流量40L/s的要求,那应该如何确定消防用水量?3.5.2条只是给出了一个最小设计流量六经常碰到某类厂房定性为甲类,但是甲类生产区域仅占整个厂房的小部分,其余区域仍未丙类。

这样的厂房应该如何确定室内消火栓用水量?建规:3.1.2条,根据各类火灾危险性面积所占本层或本防火分区的面积比例综合确定。

七流量开关的流量值设为多少?只设高位消防水箱的低压压力开关压力值设为多少?低压压力开关和高位水箱的流量开关,可以认为是双保险。

1、低压压力开关感受到的是管道系统内来自高位水箱的水位的静压。

消防水箱最先启用,水位下降,低压压力开关感受的静压降低,转换成电信号,启动消防主泵。

低压压力开关的初始值(也即调试时,压力开关的压力传感器自动感应到的),就是压力开关的标高和高位水箱最高水位标高的高差。

2、高位消防水箱水位下降,也即水箱出水管上流量开关感受到水的流动,转换成电信号,启动消防主泵。

流量开关的初始值应该是零,至于流量达到多少就报警、启动消防主泵,个人感觉应在防止误报警和5L/S之间选择一个合适的值。

八7.4.10 室内消火栓宜按直线距离计算其布置间距。

条文上又说本规范要求按行走距离计算。

应该按照实际行走的距离,不能按照直线的距离。

九新消规栓口最小压力0.35MPa,充实水柱13米,按照13m的充实水柱计算出来的压力最大就20多m,栓口压力最低要达到35m,如何做到?一般城市水压都很低不会超过0.35MPa,即便是一层都要是设置消防水池。

十消火栓的最高压力不应大于0.50MPa,但当大于0.70MPa时应设置减压装置,如何理解?专家说国外的规范都是0.7MPa,在小空间的住宅,不需要或者无法续接水龙带来借消火栓灭火的话,可以按0.5MPa,在大空间,比如商场等,实战灭火时,一点失火,除了设计时的两股水柱(两股消火栓)可以到达,消防队员会通过续接消防带(水损增大),从别处引水,顾这类空间消火栓栓口压力不超过0.7是合适的。

十一新规7.4.12条(2),高层建筑、厂房、库房等的消火栓栓口动压不小于0.35Mpa,其中厂房是指所有厂房吗,还是高层厂房?如果是所有厂房,是否意味着以后的单层厂房基本上消火栓都要用泵加压,对于有两路进水不设消防水池的情况,是否还要额外做水池?我认为这条规范,写得不严谨,这条是从建规8.4.3 7条来的,那个写得很清楚:“高层厂房(仓库),高架仓库和体积大于25000…,不小于13m”,这条新规范的条文解释:“高层建筑、高架库房、厂房和净空高度超过8m的民用建筑“,而正文又写成”高层建筑、厂房、库房和室内净空高度超过8m的民用建筑“。

几个条文对照起来看,本意应该就是建规规定的高层、高大净空场所这类危险性高的建筑要按高标准,此处的厂房和仓库应该都是高层建筑范畴,对建规条文没有本质修改,所以条文说明没有对此解释。

至少条文说明和正文用词都彼此矛盾,足见规范编制多马虎!同样的问题出现在3.5.3和3.5.4条,此处多层建筑是否涵盖单层建筑,建筑专业上多层和单层的定义是不同的。

其实也是直接从建规和高规直接摘抄整合的,但是单层建筑的做法去哪了?十二1.室外消防用水量的计算:现在高层建筑都是按体积来确定室外消防用水量了,那像那种几栋楼一层或二层连成一片商城的建筑,要怎么算体积呢?2.地下汽车库是否也要按地下建筑来设计呢,是否按地下建筑来确定消防用水量?3.规范7.4.6消火栓的布置强调按同一个平面来布置,那是否意味着可以不按防火分区来考虑消火栓的布置呢?4.新规范貌似没有对双阀双出口做出规定,那以后这种消火栓是否不可以设计了?1、当两栋或多栋建筑连成一体时,如相互满足防火要求(如当较高一面墙为防火墙时,防火间距不限),按最大一栋计算,如不满足防火间距要求,则按体积叠加计算,成组布置才按体积最大的两栋计算,(成组布置是指多层的住宅和办公,占地面积不大于2500㎡时,防火间距可减少为4m)2.新规范覆盖面比较广,包括所有的消防给水及消火栓系统,是众多规范的综合,从规范角度来说,地下车库在地下建筑的范围内,仅代表个人意见,以主管部门意见为准3.消火栓布置应该按防火分区布置,应该注意:防火分区与防火门的差别,防火门不一定是防火分区的分隔。

4.新规范规定:不大于54m且设一座疏散楼梯的住宅可一股水柱达到任何部位,不需要双阀双出口消火栓,再说其他部位也不能设双阀双出口消火栓,不必要再规定双阀双出口消火栓设置位置。

十三新消规第5.2.6条第6、7小条与《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第3.2.4C条有矛盾,《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第3.2.4C条要求不得小于150mm,而且是强制性条文,大家设计时还是要按照《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第3.2.4C执行。

这消规的确存在一些问题。

按原理,应该按《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第3.2.4C 条,因为这条是强条。

在消规没作出修订前,找个折中的方法,就是按=150mm 来。

十四1.新消规3.5.3条,说“多层建筑”室内消火栓流量可减少50%,但不应小于10L/s,那单层建筑呢,按建筑专业的定义,多层是多层,单层是单层,因为防火面积距离什么都不一样,而且这个规范室内消防水量表里还有“单层及多层”的表述呢!同理3.5.4条。

那这个“多层”是否包括“单层”呢,如果不包括,那危险性高的多层消防用水可以比单层还低,岂不是笑话,规范怎么这么不严谨的!2.新消规7.4.12条,规范正文写“高层建筑、厂房、库房”,规范条文说明写“高层建筑、高架仓库、厂房”,要求充实水柱按13m计算,那单层或多层的厂房和仓库,是否要按这条消火栓动压不小于0.35MPa??按建规的意思应该是各种高层厂房仓库等大体量危险性建筑要按13m计算,但是新消规正文这条这么写,让人怎么做啊,这难道就是“第一本”由“设计院”主编的规范的水平么?!!3.新消规7.4.12条,消火栓出口动压都到0.35MPa了,而且7.4.2条已经限定了消火栓内配件的型式了,怎么可能还会出现“且消防水枪充实水柱应按13m计算”的情况?都已经到18.5m了,流量也7L/s了,按这个用法,根据前面每枪5L/s计算水池容积,哪能用到3(2)个小时?多层建筑应该包括单层,规范里有很多都是用多层来表达的,比如第3.5.2条注3也是用多层建筑表达的(难道单层建筑就不可以有不同的功能了吗),可能毕竟不是编建筑专业方面的,用词欠考虑。

十五新规范上将地下建筑的消防用水量单独例了出来,住宅小区的地下车库是否就按照新规范来定义为地下建筑,按新规范取值,就不按车规来取值了?十六按照新规范高层建筑要达到最不利栓口压力0.35MPa。

1.按照最不利栓口压力0.35MPa计算,消火栓流量至少6.94l/s,充实水柱18.4米,出流量比标准的大了近40% 2.S202的减压稳压消火栓出口压力0.25MPa左右,制造标准要调整,否则很多场合不能用;3.减压阀分区的楼层要减少;4.市政管网直供的消火栓系统基本绝迹.十七商店、图书馆、档案馆等多层建筑消防用水量比50m以下的高层建筑用水量都大,这就带来问题,一个多层商业建筑最大用水量40L/S,但是高层商业建筑(50m以下)用水量反而最大是30L/S,这就带来很大不合理性。

按3.5.2条的条文解释,考虑到商店、丙类厂房和仓库等场所,实战灭火救援用水量较大,故加大了其室内消火栓设计流量。

对于这个3.5.2条的表格中的每根竖管最小流量是如何定出来的,一直存在疑问,请教楼主。

像室内消火栓流量同为20L/s,多层旅馆(V>25000立方)的每根竖管最小流量为15L/S,而二类高层公共建筑(h≤50m)的每根竖管最小流量却为10L/S,这个具体怎么流量分配?十八8.2.3(4) 采用稳压泵稳压的临时高压消防给水系统的系统工作压力,应取消防水泵零流量时的压力、消防水泵吸水口最大静压二者之和与稳压泵维持系统压力时两者其中的较大值。

如果消防系统有稳压设施稳压时,发生火灾时(一个喷头动作,一个消火栓在使用)此时水流动的压力来自于稳压泵(此时消防主泵还没有启动,只有压力降到某一个压力值时,消防水泵才启动),换句话说此时水泵出口最大动压(最大工作压力)应按稳压水泵维持系统的最大工作压力;当系统主泵启动时(稳压泵应连锁停止),系统的水流动的压力来自于消防主泵出口压力(此时水泵刚启动流量为零,水泵出口压力最大),同时还要加上消防水池最高水位到消防水泵出水口的静压(高度);这两个工作压力取最大值作为系统的最大工作压力。

十九第5.1.13(4)条,最低水位,是消防水池的最低水位,还是消防用水的最低有效水位?只要有效容积最低水位高于泵轴,满足自灌式吸水,肯定也就满足有效容积全部被利用。

我觉得图1图2都没错,区别在于图1淹没深度为600,图2淹没深度大于600。

图1的面积更小,但泵房要深300左右,图2面积更大些,但泵房不用降,吸水槽还可以更浅些。

设计方案阶段面积一般都定了,如果层高宽裕,那图2更好,层高紧张的话,那选图1,往下挖。

没有有效容积,就没有最高、最低水位的说法。

个人理解本意是规定最低水位不能太低,太低满足不了安全运行要求,低于600发生汽蚀,太低满足不了有效容积全部利用即自灌吸水要求。

那最低水位设高了可以么?可以,淹没深度不小于600啊。

只是死水区变多,不节地,但只是4.339条文解释的说法,并没有违反正文“保证有效容积能被全部利用”,其实最高水位上还有很大空间没被利用,特别是侧面检修孔的情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