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物理试卷(2)及答案
专题09 简单机械-物理专项训练试卷(原卷版)

简单机械一、单选题1.如图所示,是我国古代《墨经》记述的有关杆秤的杠杆原理,此时杆秤处于平衡状态,以下关于它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标”“本”表示力臂B.“权”“重”表示力C.提纽相当于支点D.增大“重”时,应把“权”靠近O点2.如图所示的工具在使用时,属于费力杠杆的是()A.瓶盖起子B.食品夹C.托盘天平D.羊角锤3.如图所示,轻质木杆AC可以绕O点转动,AB:OB=4:1,A端挂着重为300N,底面积100cm2的物体G,当木杆在水平位置平衡时,物体G对水平地面的压强为104Pa,则在B点施加竖直向下的拉力的大小为()A.600N B.400N C.800N D.1200N4.如图所示,工人师傅将油桶推上台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这不能看作杠杆,因为油桶是圆的B.这不能看作杠杆,因为没有支点C.这可以看作杠杆,因为满足杠杆的所有条件D.这可以看作杠杆,支点就是横截面的圆心5.甲物体静止在水平地面上时,对地面的压强为现将甲物体用细绳挂在轻质杠杆的平位置平衡,已知乙物体的质量为A.甲物体的重力为150NB.杠杆B端所挂物体的质量增加C.移动支点O的位置,使AOD.若图中甲竖直切割15并拿走,其余条件不变,甲对地面的压强变为切割前的6.如图是《天工开物》中记载的在井上汲水的桔槔,它的前端系一个木桶,木桶装满水后,人竖直向上拉挂木桶的绳子,速上升(假设在上升过程中,水没有洒落)A.图中横杆的支点距离地面约9mB.上升过程中木桶和水的动能增大C.人未拉绳时,自然站立对地面的压强约为D.为了减小人向上提水时所需的拉力,应将配重远离支点7.如右图所示的杠杆刚好平衡,采取下列办法能使杠杆再次达到平衡的是(A.两边都减小一个钩码B.两边都增加一个钩码C.两边同时向内移动一格距离D.左边钩码向内移一格距离,右边钩码向内移二格距离8.建立模型是学习物理的基本方法之一、日常生活中,很多工具或设施可以抽象成杠杆模型,下列工具或设施中,不能抽象成杠杆模型的是()A.旗杆顶部的滑轮B.小明沿斜面推木箱C.小明把圆桶推上台阶D.大力士掀起车轮9.分别使用图中四种装置匀速提升同一重物,不计滑轮重、绳重和摩擦,最费力是()A.B.C.D.10.如图所示,F1=4N,F2=3N,此时物体A相对于地面静止,物体B以0.1m/s的速度在物体A表面向左做匀速直线运动(不计弹簧测力计、滑轮和绳子的自重及滑轮和绳子之间的摩擦)。
09秋大气系09级普通物理(1-3)试题A卷参考答案

兰州大学2009 ~ 2010 学年第 1 学期期末考试试卷( A 卷)课程名称:普通物理(1/3)任课教师:学院:专业:年级:姓名:校园卡号:一.选择题(20分)1.一质点作直线运动,某时刻的瞬时速度为v=2m/s, 瞬时加速度为a= -2m/s2, 则一秒钟后质点的速度 A(A)等于零.(B) 等于-2m/s.(C) 等于2m/s.(D) 不能确定.2.质点作半径为R的变速圆周运动时,加速度大小为(v表示任一时刻质点的速率D(A)d v/d t.(B) v2/R.(C) d v/d t+ v2/R.(D) [(d v/d t)2+(v4/R2)]1/2.3.已知水星的半径是地球半径的0.4倍, 质量为地球的0.04倍, 设在地球上的重力加速度为g , 则水星表面上的重力加速度为 B(A)0.1g.(B) 0.25g.(C) 4 g.(D) 2.5g.4.对于一个物体系来说,在下列条件中,哪种情况下系统的机械能守恒?C(A)合外力为零.(B)合外力不作功.(C)外力和非保守内力都不作功.(D) 外力和保守内力都不作功.5.关于刚体对轴的转动惯量,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C(A) 只取决于刚体的质量,与质量的空间分布和轴的位置无关.(B) 取决于刚体的质量和质量的空间分布,与轴的位置无关.(C) 取决于刚体的质量,质量的空间分布和轴的位置.(D) 只取决于转轴的位置,与刚体的质量和质量的空间分布无关.6.有一半径为R的水平圆转台,可绕通过其中心的竖直固定光滑轴转动, 转动惯量为J, 开始时转台以匀角速度ω 0转动,此时有一质量为m的人站住转台中心,随后人沿半径向外跑去,当人到达转台边缘时, 转台的角速度为 A(A)Jω 0/(J+mR2) .(B) Jω 0/[(J+m)R2].(C) Jω 0/(mR2) .(D) ω 0.7.关于温度的意义,有下列几种说法:B(1) 气体的温度是分子平动动能的量度.(2) 气体的温度是大量气体分子热运动的集体表现,具有统计意义.(3) 温度的高低反映物质内部分子运动剧烈程度的不同.(4) 从微观上看,气体的温度表示每个气体分子的冷热程度.上述说法中正确的是(A)(1)、(2)、(4) .(B)(1)、(2)、(3) .(C)(2)、(3)、(4) .(D) (1)、(3)、(4) .8.两容器内分别盛有氢气和氦气,若它们的温度和质量分别相等,则: A(A)两种气体分子的平均平动动能相等.(B) 两种气体分子的平均动能相等.(C) 两种气体分子的平均速率相等.(D) 两种气体的内能相等.9.把单摆摆球从平衡位置向位移正方向拉开, 使摆线与竖直方向成一微小角度θ, 然后由静止放手任其振动, 从放手时开始计时, 若用余弦函数表示其运动方程,则该单第1页第2页摆振动的初位相为 C (A) θ .(B) π. (C) 0 . (D) π/2.10.一机车汽笛频率为750 Hz , 机车以时速90公里远离静止的观察者,观察者听到声音的频率是(设空气中声速为340m/s) :B(A) 810 Hz . (B) 699 Hz . (C) 805 Hz .(D) 695 Hz . 二.填空题(20分) 1.悬挂在弹簧上的物体在竖直方向上振动,振动方程为y=A sin ω t ,其中A 、ω均为常量,则(1) 物体的速度与时间的函数关系为 v=A ωcos wt ; (2) 物体的速度与坐标的函数关系为 v 2 =A 2ω2 –y 2ω2. 2.一质点沿半径为R 的圆周运动, 在t = 0时经过P 点, 此后它的速率v 按v =A+B t (A 、B 为正的已知常量)变化, 则质点沿圆周运动一周再经过P 点时的切向加速度a t = B , 法向加速度a n = v 2/R+4πB . 3.半径为20cm 的主动轮,通过皮带拖动半径为50cm 的被动轮转动,皮带与轮之间无相对滑动, 主动轮从静止开始作匀角加速转动. 在4s 内被动轮的角速度达到8πrad/s,则主动轮在这段时间内转过了 20 圈. 4.一飞轮以角速度ω 0绕轴旋转, 飞轮对轴的转动惯量为J 1;另一静止飞轮突然被同轴地啮合到转动的飞轮上,该飞轮对轴的转动惯量为前者的二倍,啮合后整个系统的角速度ω = ω0/3 . 5.在容积为10-2m 3的容器中,装有质量100g 的气体,若气体分子的方均根速率为200m/s ,则气体的压强为 Pa 51034⨯ . 6.若某种理想气体分子的方根速率2v =450m/s,气体压强为p =7×104Pa ,则该气体的密度为ρ= 1.04kg/m 3 .7.在相同的温度和压强下,各为单位体积的氢气(视为刚性双原子分子气体)与氦气的内能之比为 5/3 ,各为单位质量的氢气与氦气的内能之比为 10/3 . 8.一作简谐振动的振动系统,其质量为2kg,频率为1000Hz,振幅为0.5cm,则其振动能量为 1002πJ .9.一简谐波的频率为5×104Hz, 波速为1.5×103m/s,在传播路径上相距5×10-3m 的两点之间的振动相位差为 3/π .10.相对于空气为静止的声源振动频率为νs ,接收器R 以速率v R 远离声源,设声波在空气中传播速度为u , 那么接收器收到的声波频率νR = uv u v Rs - . 三.计算题(60分) 1.一质点在x 轴上作加速运动,开始x=x 0,v=v 0,求: (1)设a=kt,其中k 是任意常量,求任意时间的速度和位置。
2009-2013年中考物理试卷分类汇编_比热容(二)(实验探究)

比热容(探究实验)1.(13扬州)如图,在两个相同的烧杯中分别装有质量、初温都相同的水和沙子,用两个相同的酒精灯对其加热。
(1)加热相同时间后,分别测量两者的温度,发现沙子的温度明显高于水,这是因为________;加热时搅拌沙子,目的是___________。
(2方的玻璃片内侧有小水珠,用手摸两个玻璃片,发现装________(沙子/水)烧杯上方的玻璃片温度比较高,原因是__________。
(3)实验中有些同学发现:刚开始加热时,情况与(1)结论不符,你认为可能的原因是: 。
7.(12荆州、荆门)某小组的同学做“比较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的实验,他们使用了如图所示的装置。
(1)在设计实验方案时,需要确定以下控制的变量,你认为其中多余的是 。
A .采用完全相同的加热方式B .酒精灯里所加酒精量相同C .取相同质量的水和另一种液体D .盛放水和另一种液体的容器相同 (2)加热到一定时刻,水开始沸腾,此时的温度如图丙所示,则水的沸点是℃,这表明实验时的大气压强(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一个标准大气压。
(3)而另一种液体相应时刻并没有沸腾,但是温度计的示数比水温要高的多。
请你就此现象进行分析,本实验的初步结论为:不同物质的吸热能 (选填“相同”或“不同”)。
(4)本实验除了能够说明上述问题之外,还能够说明许多问题,请你写出其中的一个问题:。
8.(12烟台)小明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来探究水和食用油的吸热本领。
(1)写出调整实验器材的方法步骤。
(2)依据小明的探究方案,实验探究过程中,除了选用相同规格的烧杯和酒精灯,还需要控制不变的量有哪些?(3)实验探究记录数据如下表。
在这些数据中,哪一个最可能是由于测量或者记录的疏忽而产生了错误,分析实验数据,可以得出的结论是什么?13.(11东营)某同学通过实验探究水和蓖麻油吸热能力的差异。
实验室器材有:铁架台、酒精灯、石棉网、温度计、弹簧秤、烧杯、火柴、天平(带砝码),统一规格的器材若干。
09级《大学物理B2》(甲卷)

大学物理B2甲卷 1( 反面还有试题 )注意事项:1.请在本试卷上直接答题. 2.密封线下面不得写班级,姓名,学号等.教师姓名__________________ 作业序号_________ 专业______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___……………………………2010~2011学年第一学期………………………密封装订线…………………2011年1月11日……………………………………安徽工业大学09级《大学物理B2》期末考试试卷 (甲卷)一、 填空题:(每空3分,共 36 分,1~5题共21分,6~10题共18分). 1. 真空中均匀带电的球体和球面,如果两者的半径和总电荷都相等,则带电球面的电场能量W 1与带电球体的电场能量W 2相比,W 1______ W 2 (填<、=、>).2. 在一个原先不带电的导体球壳内,放入一电荷为-q 的点电荷,点电荷不与球壳内壁接触,然后使该球壳接地后断开,再将点电荷-q 取走.此时,球壳所带的电荷为__________________,电场分布的范围是___________________.3. 一段直导线在垂直于均匀磁场的平面内运动.已知导线绕其一端以角速度ω 转动时的电动势与导线以垂直于导线方向的速度v作平动时的电动势相同,那么,导线的长度为____________________. 4. 图中所示为静电场的等势(位)线图,已知U 1<U 2<U 3.在图上画出a 、b 两点的电场强度方向,并比较它们的大小.E a __________ E b (填<、=、>)5. 在xy 平面内,有两根互相绝缘,分别通有电流I 3和I 的长直导线.设两根导线互相垂直(如图),则在xy 平面内,磁感强度为零的点的轨迹方程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 在自感系数L =0.05H 的线圈中,流过I =0.8A 的电流,在切断电路后经过t =0.2 ms 的时间,电流均匀降为零,则回路中产生的自感电动势L ε=___________.7. 两同心带电球面,内球面半径为r 1=5cm ,带电荷q 1=3×10-8 C ;外球面半径为r 2=10cm ,带电荷q 2=-6×108C ,设无穷远处电势为零,则空间另一电势为零的球面半径r = __________________. 8. 如图所示,一根通电流I 的导线,被折成长度分别为a 、b ,夹角为 120°的两段,并置于均匀磁场B中,若导线的长度为b 的一段与B平行,则a ,b 两段载流导线所受的合安培力大小为____________________.9. 如图所示,一半径为R ,通有电流为I 的圆形回路,位于Oxy 平面内,圆心为O .一带正电荷为q 的粒子,以速度v沿z 轴向上运动,当带正电荷的粒子恰好通过O 点时,作用于圆形回路上的力为________,作用在带电粒子上的力为________.10. 已知惯性系S '相对于惯性系S 系以 0.5 c 的匀速度沿x 轴的负方向运动,若从S '系的坐标原点O '沿x 轴正方向发出一光波,则S 系中测得此光波在真空中的波速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 选择题: 请将你所选的各题答案的序号填入下表(每题3分,共36分)1. 在带有电量+Q 的金属球所产生的电场中,为测量某点场强E,在该点引入一电荷为+Q/3的点电荷,测得其受力为F .则该点场强E的大小(A )QF E 3= (B )Q FE 3<(C )QF E 3> (D )无法判断2. 一长直导线横截面半径为a ,导线外同轴地套一半径为b 的薄圆筒,两者互相绝缘,并且外筒接地,如图所示.设导线单位长度的电荷为+λ,并设地的电势为零,则两导体之间的P 点( OP = r )的场强大小和电势分别为(A )204rE ελπ=,a bU ln 20ελπ= (B )204rE ελπ=,r bU ln 20ελπ= (C )r E 02ελπ=,rb U ln 20ελπ=(D )r E02ελπ=,ra U ln 20ελπ=3.半径为r 的均匀带电球面1,带有电荷q ,其外有一同心的半径为R的均匀带电球面2,带有电荷Q ,则此两球面之间的电势差U 1-U 2为 (A )⎪⎭⎫ ⎝⎛-πR r q 1140ε (B )⎪⎭⎫ ⎝⎛-πr R Q 1140ε(C )⎪⎭⎫ ⎝⎛-πR Q r q 041ε (D )rq04επ4. C 1和C 2两空气电容器串联以后接电源充电.在电源保持联接的情况下,在C 2中插入一电介质板,则(A )C 1极板上电荷增加,C 2极板上电荷增加(B )C 1极板上电荷减少,C 2极板上电荷增加 (C )C 1极板上电荷增加,C 2极板上电荷减少(D )C 1极板上电荷减少,C 2极板上电荷减少5. 关于静电场中某点电势值的正负,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电势值的正负取决于置于该点的试验电荷的正负 (B )电势值的正负取决于电场力对试验电荷作功的正负 (C )电势值的正负取决于电势零点的选取(D )电势值的正负取决于产生电场的电荷的正负6. 尺寸相同的铁环与铜环所包围的面积中,通以相同变化率的磁通量,当不计环的自感时,环中(A )感应电动势不同,感应电流不同 (B )感应电动势相同,感应电流相同(C )感应电动势不同,感应电流相同 (D )感应电动势相同,感应电流不同7. 电流由长直导线1沿半径方向经a 点流入一电阻均匀的圆环,再由b点沿切向从圆环流出,经长直导线2返回电源(如图).已知直导线上电流为I ,2/π=∠aOb .若载流长直导线1、2以及圆环中的电流在圆心O 点所产生的磁感强度分别用1B、2B , 3B 表示,则O 点的磁感强度大小(A )B = 0,因为B 1 = B 2 = B 3 = 0(B )B = 0,因为021=+B B,B 3 = 0(C )B ≠ 0,因为虽然021=+B B,但B 3≠ 0(D )B ≠ 0,因为虽然B 1 = B 3 = 0,但B 2≠ 0 (E )B ≠ 0,因为虽然B 2 = B 3 = 0,但B 1≠ 08. 如图,在磁感强度为B的均匀磁场中作一半径为r 的半球面S ,S 边线所在平面的法线方向单位矢量n 与B 的夹角为α,则通过半球面S的磁通量(取弯面向外为正)(A )2πr 2B (B )πr 2B(C )-πr 2Bcos α (D )-πr 2Bsin α 9. 如图,长载流导线ab 和cd 相互垂直,它们相距l ,ab 固定不动,cd能绕中点O 转动,并能靠近或离开ab .当电流方向如图所示时,导线cd 将(A )顺时针转动同时靠近ab (B )顺时针转动同时离开ab(C )逆时针转动同时靠近ab (D )逆时针转动同时离开ab10. 一宇航员要到距离地球5光年的星球去旅行。
高中物理 第09章 电磁感应 (单双棒问题)典型例题(含答案)【经典】

第九章 电磁感应知识点七:单杆问题(与电阻结合)(水平单杆、斜面单杆(先电后力再能量))1、发电式(1)电路特点:导体棒相当于电源,当速度为v 时,电动势E =Blv(2)安培力特点:安培力为阻力,并随速度增大而增大(3)加速度特点:加速度随速度增大而减小(4)运动特点:加速度减小的加速运动(5)最终状态:匀速直线运动(6)两个极值①v=0时,有最大加速度:②a=0时,有最大速度:(7)能量关系 (8)动量关系 (9)变形:摩擦力;改变电路;改变磁场方向;改变轨道解题步骤:解决此类问题首先要建立“动→电→动”的思维顺序,可概括总结为:(1)找”电源”,用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和楞次定律求解电动势的大小和方向;(2)画出等效电路图,求解回路中的电流的大小及方向;(3)分析安培力对导体棒运动速度、加速度的动态过程,最后确定导体棒的最终运动情况;(4)列出牛顿第二定律或平衡方程求解.2、阻尼式(1)电路特点:导体棒相当于电源。
(2)安培力的特点:安培力为阻力,并随速度减小而减小。
(3)加速度特点:加速度随速度减小而减小 (4)运动特点:加速度减小的减速运动(5)最终状态:静止 (6)能量关系:动能转化为焦耳热 (7)动量关系(8)变形:有摩擦力;磁场不与导轨垂直等1.(多选)如图所示,MN 和PQ 是两根互相平行竖直放置的光滑金属导轨,已知导轨足够长,且电阻不计.有一垂直导轨平面向里的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为B ,宽度为L ,ab 是一根不但与导轨垂直而且始终与导轨接触良好的金属杆.开始,将开关S 断开,让ab 由静止开始自由下落,过段时间后,再将S 闭合,若从S 闭合开始计时,则金属杆ab 的速度v 随时间t 变化的图象可能是( ).答案 ACD FN M m F mga m μ-=22-+=()()m F mg R r v B l μ212E mFs Q mgS mv μ=++0m Ft BLq mgt mv μ--=-22()B F B l v a m m R r ==+22B B l v F BIl R r ==+20102mv Q-=00BIl t mv -⋅∆=-0mv q Bl =Bl s q n R r R r φ∆⋅∆==++2、(单选)如图所示,足够长平行金属导轨倾斜放置,倾角为37 °,宽度为0.5 m ,电阻忽略不计,其上端接一小灯泡,电阻为1 Ω.一导体棒MN 垂直于导轨放置,质量为0.2 kg ,接入电路的电阻为1 Ω,两端与导轨接触良好,与导轨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5.在导轨间存在着垂直于导轨平面的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为0.8 T .将导体棒MN 由静止释放,运动一段时间后,小灯泡稳定发光,此后导体棒MN 的运动速度以及小灯泡消耗的电功率分别为(重力加速度g 取10 m/s 2,sin 37°=0.6)( ).答案 BA .2.5 m/s 1 WB .5 m/s 1 WC .7.5 m/s 9 WD .15 m/s 9 W3.(多选)如图所示,水平固定放置的足够长的U 形金属导轨处于竖直向上的匀强磁场中,在导轨上放着金属棒ab ,开始时ab 棒以水平初速度v 0向右运动,最后静止在导轨上,就导轨光滑和导轨粗糙的两种情况相比较,这个过程( ).答案 ACA .安培力对ab 棒所做的功不相等B .电流所做的功相等C .产生的总内能相等D .通过ab 棒的电荷量相等4.(单选)如图,足够长的U 型光滑金属导轨平面与水平面成θ角(0<θ<90°),其中MN 与PQ 平行且间距为L ,导轨平面与磁感应强度为B 的匀强磁场垂直,导轨电阻不计.金属棒ab 由静止开始沿导轨下滑,并与两导轨始终保持垂直且良好接触,ab 棒接入电路的电阻为R ,当流过ab 棒某一横截面的电量为q 时,棒的速度大小为v ,则金属棒ab 在这一过程中( ).答案 BA .运动的平均速度大小为12vB .下滑的位移大小为qR BLC .产生的焦耳热为qBLvD .受到的最大安培力大小为B 2L 2v R sin θ5.(多选)如图所示,相距为L 的两条足够长的光滑平行金属导轨与水平面的夹角为θ,上端接有定值电阻R ,匀强磁场垂直于导轨平面,磁感应强度为B .将质量为m 的导体棒由静止释放,当速度达到v 时开始匀速运动,此时对导体棒施加一平行于导轨向下的拉力,并保持拉力的功率恒为P ,导体棒最终以2v 的速度匀速运动.导体棒始终与导轨垂直且接触良好,不计导轨和导体棒的电阻,重力加速度为g .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答案 ACA .P =2mgv sin θB .P =3mgv sin θC .当导体棒速度达到v 2时加速度大小为g 2sin θD .在速度达到2v 以后匀速运动的过程中,R 上产生的焦耳热等于拉力所做的功6、(单选)如图所示,两光滑平行导轨水平放置在匀强磁场中,磁场垂直导轨所在平面,金属棒ab 可沿导轨自由滑动,导轨一端连接一个定值电阻R ,金属棒和导轨电阻不计.现将金属棒沿导轨由静止向右拉,若保持拉力F 恒定,经时间t 1后速度为v ,加速度为a 1,最终以速度2v 做匀速运动;若保持拉力的功率P 恒定,棒由静止经时间t 2后速度为v ,加速度为a 2,最终也以速度2v 做匀速运动,则( ).答案 BA .t 2=t 1B .t 1>t 2C .a 2=2a 1D .a 2=5a 17. (多选)如图所示,足够长的光滑导轨倾斜放置,其下端连接一个定值电阻R ,匀强磁场垂直于导轨所在平面,将ab 棒在导轨上无初速度释放,当ab 棒下滑到稳定状态时,速度为v ,电阻R 上消耗的功率为P .导轨和导体棒电阻不计.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导体棒的a 端比b 端电势低 答案 BDB .ab 棒在达到稳定状态前做加速度减小的加速运动C .若磁感应强度增大为原来的2倍,其他条件不变,则ab 棒下滑到稳定状态时速度将变为原来的12D .若换成一根质量为原来2倍的导体棒,其他条件不变,则ab 棒下滑到稳定状态时的功率将变为原来的4倍8.(单选)如图所示,足够长的光滑金属导轨MN 、PQ 平行放置,且都倾斜着与水平面成夹角θ.在导轨的最上端M 、P 之间接有电阻R ,不计其他电阻.导体棒ab 从导轨的最底端冲上导轨,当没有磁场时,ab 上升的最大高度为H ;若存在垂直导轨平面的匀强磁场时,ab 上升的最大高度为h .在两次运动过程中ab 都与导轨保持垂直,且初速度都相等.关于上述情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两次上升的最大高度相比较为H <hB .有磁场时导体棒所受合力的功等于无磁场时合力的功C .有磁场时,电阻R 产生的焦耳热为12mv 20D .有磁场时,ab 上升过程的最小加速度大于g sin θ 答案 B9.如图所示,两根平行金属导轨固定在同一水平面内,间距为l ,导轨左端连接一个电阻.一根质量为m 、电阻为r 的金属杆ab 垂直放置在导轨上.在杆的右方距杆为d 处有一个匀强磁场,磁场方向垂直于轨道平面向下,磁感应强度为B .对杆施加一个大小为F 、方向平行于导轨的恒力,使杆从静止开始运动,已知杆到达磁场区域时速度为v ,之后进入磁场恰好做匀速运动.不计导轨的电阻,假定导轨与杆之间存在恒定的阻力.求(1)导轨对杆ab 的阻力大小f ;(2)杆ab 中通过的电流及其方向;(3)导轨左端所接电阻的阻值R .答案 (1)F -mv 22d (2)mv 22Bld a →b (3)2B 2l 2d mv -r(1)杆进入磁场前做匀加速运动,有① ② 解得导轨对杆的阻力③ (2)杆进入磁场后做匀速运动,有④ 杆ab 所受的安培力⑤ 解得杆ab 中通过的电流⑥ 杆中的电流方向自a 流向b⑦ (3)杆产生的感应电动势⑧ 杆中的感应电流⑨解得导轨左端所接电阻阻值⑩ 10.如图甲所示.一对平行光滑轨道放置在水平面上,两轨道间距l =0.20 m ,电阻R =1.0 Ω;有一导体杆静止地放在轨道上,与两轨道垂直,杆及轨道的电阻皆可忽略不计,整个装置处于磁感应强度B =0.5 T 的匀强磁场中,磁场方向垂直轨道面向下.现在一外力F 沿轨道方向拉杆,使之做匀加速运动,测得力F 与时间t 的关系如图乙所示.求杆的质量m 和加速度a .答案 0.1 kg 10 m/s 2解:导体杆在轨道上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用表示其速度,t 表示时间,则有:①杆切割磁力线,将产生感应电动势:② 在杆、轨道和电阻的闭合回路中产生电流③杆受到的安培力的④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⑤ 联立以上各式,得⑥ 由图线上取两点代入⑥式,可计算得出:,答:杆的质量为,其加速度为.11、如图所示,质量m1=0.1 kg,电阻R1=0.3 Ω,长度l=0.4 m的导体棒ab横放在U型金属框架上.框架质量m2=0.2 kg,放在绝缘水平面上,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0.2.相距0.4 m的MM′、NN′相互平行,电阻不计且足够长.电阻R2=0.1 Ω的MN垂直于MM′.整个装置处于竖直向上的匀强磁场中,磁感应强度B=0.5 T.垂直于ab施加F=2 N的水平恒力,ab从静止开始无摩擦地运动,始终与MM′、NN′保持良好接触.当ab运动到某处时,框架开始运动.设框架与水平面间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g取10 m/s2.(1)求框架开始运动时ab速度v的大小;(2)从ab开始运动到框架开始运动的过程中,MN上产生的热量Q=0.1 J,求该过程ab位移x的大小.答案(1)6 m/s(2)1.1 m(1)ab对框架的压力① 框架受水平面的支持力②依题意,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则框架受到最大静摩擦力③ab中的感应电动势④ MN中电流⑤MN受到的安培力⑥ 框架开始运动时⑦ 由上述各式代入数据解得⑧(2)闭合回路中产生的总热量⑨ 由能量守恒定律,得⑩代入数据解得⑪12、如图甲所示,MN、PQ两条平行的光滑金属轨道与水平面成θ=30°角固定,M、P之间接电阻箱R,导轨所在空间存在匀强磁场,磁场方向垂直于轨道平面向上,磁感应强度为B=0.5 T.质量为m的金属杆ab水平放置在轨道上,其接入电路的电阻值为r.现从静止释放杆ab,测得其在下滑过程中的最大速度为v m.改变电阻箱的阻值R,得到v m与R的关系如图乙所示.已知轨道间距为L=2 m,重力加速度g取10 m/s2,轨道足够长且电阻不计.(1)当R=0时,求杆ab匀速下滑过程中产生的感应电动势E的大小及杆中电流的方向;(2)求杆ab的质量m和阻值r;(3)当R=4 Ω时,求回路瞬时电功率每增加1 W的过程中合外力对杆做的功W.答案(1)2 V b→a(2)0.2 kg 2 Ω(3)0.6 J解:(1)由图可以知道,当时,杆最终以匀速运动,产生电动势由右手定则判断得知,杆中电流方向从(2)设最大速度为v,杆切割磁感线产生的感应电动势由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杆达到最大速度时满足计算得出:由图象可以知道:斜率为,纵截距为, 得到:计算得出:,(3)根据题意:,得,则由动能定理得联立得代入计算得出13.如图甲所示,MN 、PQ 两条平行的光滑金属轨道与水平面成θ=30°角固定,两轨道间距为L =1 m .质量为m 的金属杆ab 垂直放置在轨道上,其阻值忽略不计.空间存在匀强磁场,磁场方向垂直于轨道平面向上,磁感应强度为B =0.5 T .P 、M 间接有阻值为R 1的定值电阻,Q 、N 间接电阻箱R .现从静止释放ab ,改变电阻箱的阻值R ,测得最大速度为v m ,得到1v m 与1R 的关系如图乙所示.若轨道足够长且电阻不计,重力加速度g 取10 m/s 2.求: (1)金属杆的质量m 和定值电阻的阻值R 1; (2)当电阻箱R 取4 Ω时,且金属杆ab 运动的加速度为12g sin θ时,此时金属杆ab 运动的速度;(3)当电阻箱R 取4 Ω时,且金属杆ab 运动的速度为v m 2时,定值电阻R 1消耗的电功率.解析 (1)总电阻为R 总=R 1R /(R 1+R ),电路的总电流I =BLv /R 总 当达到最大速度时金属棒受力平衡,有mg sin θ=BIL =B 2L 2v m R 1R (R 1+R ),1v m =B 2L 2mgR sin θ+B 2L 2mgR 1sin θ,根据图象代入数据,可以得到金属杆的质量m =0.1 kg ,R 1=1 Ω. (2)金属杆ab 运动的加速度为12g sin θ时,I ′=BLv ′/R 总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mg sin θ-BI ′L =ma即mg sin θ-B 2L 2v ′R 1R (R 1+R )=12mg sin θ,代入数据,得到v ′=0.8 m/s. (3)当电阻箱R 取4 Ω时,根据图象得到v m =1.6 m/s ,则v =v m 2=0.8 m/s ,P =E 2R 1=B 2L 2v 2R 1=0.16 W.14.如图所示,竖直平面内有无限长,不计电阻的两组平行光滑金属导轨,宽度均为L =0.5 m ,上方连接一个阻值R =1 Ω的定值电阻,虚线下方的区域内存在磁感应强度B =2 T 的匀强磁场.完全相同的两根金属杆1和2靠在导轨上,金属杆与导轨等宽且与导轨接触良好,电阻均为r =0.5 Ω.将金属杆1固定在磁场的上边缘(仍在此磁场内),金属杆2从磁场边界上方h 0=0.8 m 处由静止释放,进入磁场后恰做匀速运动.(g 取10 m/s 2)(1)求金属杆的质量m 为多大?(2)若金属杆2从磁场边界上方h 1=0.2 m 处由静止释放,进入磁场经过一段时间后开始做匀速运动.在此过程中整个回路产生了1.4 J 的电热,则此过程中流过电阻R 的电荷量q 为多少?解析 (1)金属杆2进入磁场前做自由落体运动,则v m =2gh 0=4 m/s金属杆2进入磁场后受两个力而处于平衡状态,即mg =BIL ,且E =BLv m ,I =E 2r +R解得m =B 2L 2v m 2r +R g =22×0.52×42×0.5+1×10kg =0.2 kg. (2)金属杆2从下落到再次匀速运动的过程中,设金属杆2在磁场内下降h 2,由能量守恒定律得 mg (h 1+h 2)=12mv 2m +Q 解得h 2=12mv 2m +Q mg -h 1=0.2×42+2×1.42×0.2×10 m -0.2 m =1.3 m 金属杆2进入磁场到匀速运动的过程中,感应电动势和感应电流的平均值分别为E =BLh 2t 2,I =E 2r +R 故流过电阻R 的电荷量q =It 2 联立解得q =BLh 22r +R =2×0.5×1.32×0.5+1C =0.65 C.15.如图12(a)所示,间距为l 、电阻不计的光滑导轨固定在倾角为θ的斜面上.在区域Ⅰ内有方向垂直于斜面的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为B ;在区域Ⅱ内有垂直于斜面向下的匀强磁场,其磁感应强度B t 的大小随时间t 变化的规律如图(b)所示.t =0时刻在轨道上端的金属棒ab 从如图所示位置由静止开始沿导轨下滑,同时下端的另一金属棒cd 在位于区域Ⅰ内的导轨上由静止释放.在ab 棒运动到区域Ⅱ的下边界EF 处之前,cd 棒始终静止不动,两棒均与导轨接触良好.已知cd棒的质量为m 、电阻为R ,ab 棒的质量、阻值均未知,区域Ⅱ沿斜面的长度为2l ,在t =t x 时刻(t x 未知)ab 棒恰进入区域Ⅱ,重力加速度为g .求:(1)通过cd 棒电流的方向和区域Ⅰ内磁场的方向;(2)当ab 棒在区域Ⅱ内运动时cd 棒消耗的电功率;(3)ab 棒开始下滑的位置离EF 的距离;(4)ab 棒从开始下滑至EF 的过程中回路中产生的热量.解析 (1)由楞次定律知通过cd 棒的电流方向为d →c 区域Ⅰ内磁场方向为垂直于纸面向上.(2)对cd 棒:F 安=BIl =mg sin θ,所以通过cd 棒的电流大小I =mg sin θBl 当ab 棒在区域Ⅱ内运动时cd 棒消耗的电功率 P =I 2R =m 2g 2R sin 2θB 2l 2. (3)ab 棒在到达区域Ⅱ前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a =g sin θ cd 棒始终静止不动,ab 棒在到达区域Ⅱ前、后回路中产生的感应电动势不变,则ab 棒在区域Ⅱ中一定做匀速直线运动,可得ΔΦΔt =Blv t ,即B ·2l ·l t x =Blg sin θt x ,所以t x =2l g sin θ ab 棒在区域Ⅱ中做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v t =2gl sin θ 则ab 棒开始下滑的位置离EF 的距离h =12at 2x +2l =3l . (4)ab 棒在区域Ⅱ中运动的时间t 2=2l v t=2lg sin θ ab 棒从开始下滑至EF 的总时间t =t x +t 2=22lg sin θ,E =Blv t =Bl 2gl sin θ ab 棒从开始下滑至EF 的过程中闭合回路产生的热量Q =EIt =4mgl sin θ.16.如图所示,两根正对的平行金属直轨道MN 、M ´N ´位于同一水平面上,两轨道之间的距离l=0.50m .轨道的MM ´端之间接一阻值R=0.40Ω的定值电阻,NN ´端与两条位于竖直面内的半圆形光滑金属轨道NP 、N ´P ´平滑连接,两半圆轨道的半径均为R 0=0.50m .直轨道的右端处于竖直向下、磁感应强度B=0.64 T 的匀强磁场中,磁场区域的宽度d=0.80m ,且其右边界与NN ´重合.现有一质量m =0.20kg 、电阻r =0.10Ω的导体杆ab 静止在距磁场的左边界s=2.0m 处.在与杆垂直的水平恒力F=2.0N 的作用下ab 杆开始运动,当运动至磁场的左边界时撤去F ,结果导体杆ab 恰好能以最小速度通过半圆形轨道的最高点PP ´.已知导体杆ab 在运动过程中与轨道接触良好,且始终与轨道垂直,导体杆ab 与直轨道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0.10,轨道的电阻可忽略不计,取g =10m/s 2,求:⑴导体杆刚进入磁场时,通过导体杆上的电流大小和方向;⑵导体杆穿过磁场的过程中通过电阻R 上的电荷量;⑶导体杆穿过磁场的过程中整个电路中产生的焦耳热.解:(1)设导体杆在F 的作用下运动至磁场的左边界时的速度为,根据动能定理则有:导体杆刚进入磁场时产生的感应电动势为:此时通过导体杆上的电流大小为:(或 根据右手定则可以知道,电流方向为由b 向a (2)设导体杆在磁场中运动的时间为t,产生的感应电动势的平均值为,则有: 通过电阻R 的感应电流的平均值为:通过电阻R 的电荷量为:(或 (3)设导体杆离开磁场时的速度大小为,运动到圆轨道最高点的速度为,因导体杆恰好能通过半圆形轨道的最高点,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对导体杆在轨道最高点时有:对于导体杆从运动至的过程,根据机械能守恒定律有:计算得出:导体杆穿过磁场的过程中损失的机械能为:此过程中电路中产生的焦耳热为:知识点八:单杆问题(与电容器结合)电容有外力充电式(1)电路特点:导体为发电边;电容器被充电。
湖南大学09年大学物理(下)期末考试试卷及答案

诚信应考,考试作弊将带来严重后果!5. 面积为S 和2 S 的两圆线圈1、2如图放置,通有相同的电流I .线圈1的电流所产生的通过线圈2的磁通用Φ21表示,线圈2的电流所产生的通过线圈1的磁通用Φ12表示,则Φ21和Φ12的大小关系为:(A) Φ21 =2Φ12. (B) Φ21 >Φ12.(C) Φ21 =Φ12. (D) Φ21 =21Φ12. [ ]6. 在圆柱形空间内有一磁感强度为B 的均匀磁场,如图所示.B的大小以速率d B /d t 变化.在磁场中有A 、B 两点,其间可放直导线AB和弯曲的导线AB ,则(A) 电动势只在AB 导线中产生. (B) 电动势只在AB 导线中产生. (C) 电动势在AB 和AB 中都产生,且两者大小相等.(D) AB 导线中的电动势小于AB 导线中的电动势. [ ]7. 设用频率为ν1和ν2的两种单色光,先后照射同一种金属均能产生光电效应.已知金属的红限频率为ν0,测得两次照射时的遏止电压|U a 2| = 2|U a 1|,则这两种单色光的频率有如下关系:(A) ν2 = ν1 - ν0. (B) ν2 = ν1 + ν0.(C) ν2 = 2ν1 - ν0. (D) ν2 = ν1 - 2ν0. [ ]8. 如果两种不同质量的粒子,其德布罗意波长相同,则这两种粒子的 (A) 动量相同. (B) 能量相同.(C) 速度相同. (D) 动能相同. [ ]9. 不确定关系式 ≥⋅∆∆x p x 表示在x 方向上(A) 粒子位置不能准确确定. (B) 粒子动量不能准确确定. (C) 粒子位置和动量都不能准确确定.(D) 粒子位置和动量不能同时准确确定. [ ]10. 氢原子中处于2p 状态的电子,描述其量子态的四个量子数(n ,l ,m l ,m s )可能取的值为(A) (2,2,1,21-). (B) (2,0,0,21).(C) (2,1,-1,21-). (D) (2,0,1,21). [ ]二、填空题(共30分)1.(本题3分)一半径为R 的均匀带电球面,其电荷面密度为σ.若规定无穷远处为电势零点,则该球面上的电势U =____________________. 2.(本题4分) 半径为R 1和R 2的两个同轴金属圆筒,其间充满着相对介电常量为εr 的均匀介质.设两筒上单位长度带有的电荷分别为+λ和-λ,则介质中离轴线的距离为r 处的电位移矢量的大小D =____________,电场强度的大小 E =____________.3.(本题4分) 磁场中任一点放一个小的载流试验线圈可以确定该点的磁感强度,其大小等于放在该点处试验线圈所受的__________和线圈的________的比值.4.(本题3分)长直电缆由一个圆柱导体和一共轴圆筒状导体组成,两导体中有等值反向均匀电流I 通过,其间充满磁导率为μ的均匀磁介质.介质中离中心轴距离为r 的某点处的磁场强度的大小H =__________,磁感强度的大小B =__________. 5. (本题3分)图示为三种不同的磁介质的B ~H 关系曲线,其中虚线表示的是B = μ0H 的关系.说明a 、b 、c 各代表哪一类磁介质的B ~H 关系曲线:a 代表___________的B ~H 关系曲线.b 代表___________的B ~H 关系曲线.c 代表___________的B ~H 关系曲线.6.(本题4分)在没有自由电荷与传导电流的变化电磁场中, 沿闭合环路l (设环路包围的面积为S )=⎰⋅ll H d ___________, =⎰⋅ll Ed ____________.7.(本题3分)某一波长的X 光经物质散射后,其散射光中包含波长______和波长______的两种成分,其中_______的散射成分称为康普顿散射.8.(本题2分)1921年斯特恩和革拉赫在实验中发现:一束处于s 态的原子射线在非均匀磁场中分裂为两束.对于这种分裂用电子轨道运动的角动量空间取向量子化难于解释,只能用_____________来解释.湖南大学课程考试试卷湖南大学教务处考试中心9.(本题2分)多电子原子中,电子的排列遵循______________原理和_________________原理.10.(本题2分)设描述微观粒子运动的波函数为),(t r ψ,则*ψψ表示____________;),(t rψ须满足的条件是____________.三、计算题(每小题10分,共40分)1. 一个细玻璃棒被弯成半径为R 的半圆形,沿其上半部分均匀分布有电荷+Q ,沿其下半部分均匀分布有电荷-Q ,如图所示.试求圆心O 处的电场强度.2. 一圆柱形电容器,外柱的直径为4 cm ,内柱的直径可以适当选择,若其间充满各向同性的均匀电介质,该介质的击穿电场强度的大小为E 0= 200 KV/cm .试求该电容器可能承受的最高电压. (自然对数的底e = 2.7183)3. 一根同轴线由半径为R 1的长导线和套在它外面的内半径为R 2、外半径为R 3的同轴导体圆筒组成.中间充满磁导率为μ的各向同性均匀非铁磁绝缘材料,如图.传导电流I 沿导线向上流去,由圆筒向下流回,在它们的截面上电流都是均匀分布的.求同轴线内外的磁感强度大小B 的分布.4. 有一很长的长方的U 形导轨,与水平面成θ角,裸导线ab可在导轨上无摩擦地下滑,导轨位于磁感强度B竖直向上的均匀磁场中,如图所示.设导线ab 的质量为m ,电阻为R ,长度为l ,导轨的电阻略去不计,abcd 形成电路,t =0时,v =0. 试求:导线ab 下滑的速度v 与时间t 的函数关系.d(2009下学期) 试卷1评分标准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C) (B) (A) (B) (C) (D) (C) (A) (D) (C) 二、填空题(共30分)1. R σ / ε0 3分2. λ/(2πr )、 λ/(2π ε0 εr r ) 4分3. 最大磁力矩 、 磁矩 4分4. I / (2πr ) 、 μI / (2πr ) 4分5. 铁磁质 、 顺磁质 、 抗磁质 3分6. ⎰⎰⋅∂∂S S D t d 或 t D /d d Φ 、 ⎰⎰⋅∂∂-SS B t d 或 t m /d d Φ- 4分7. 不变 、 变长 、 波长变长 3分8. 电子自旋的角动量的空间取向量子化. 2分 9. 泡利不相容 、 能量最小 2分10. 粒子在t 时刻在(x ,y ,z )处出现的概率密度 、单值、有限、连续 、 2分 三、计算题(每题10分,共40分)1. 解:把所有电荷都当作正电荷处理. 在θ处取微小电荷d q = λd l = 2Q d θ / π 它在O 处产生场强θεεd 24d d 20220RQR q E π=π=2分 按θ角变化,将d E 分解成二个分量:θθεθd sin 2sin d d 202R QE E x π==θθεθd cos 2cos d d 202R QE E y π-=-= 3分对各分量分别积分,积分时考虑到一半是负电荷⎥⎦⎤⎢⎣⎡-π=⎰⎰πππθθθθε2/2/0202d sin d sin 2R QE x =0 2分 2022/2/0202d cos d cos 2R QR Q E y εθθθθεππππ-=⎥⎦⎤⎢⎣⎡-π-=⎰⎰ 2分所以 j RQ j E i E E y x202επ-=+= 1分2. 解:设圆柱形电容器单位长度上带有电荷为λ,则电容器两极板之间的场强分布 为 )2/(r E ελπ= 3分设电容器内外两极板半径分别为r 0,R ,则极板间电压为⎰⎰⋅π==R rRr r r r E U d 2d ελ 0ln 2r Rελπ=3分 电介质中场强最大处在内柱面上,当这里场强达到E 0时电容器击穿,这时应有002E r ελπ=, 000ln r RE r U = 2分 适当选择r 0的值,可使U 有极大值,即令 0)/l n (/d d 0000=-=E r RE r U 得 e R r /0= 2分 显然有22d d r U < 0, 故当 e R r /0= 时电容器可承受最高的电压e RE U /0max = = 147 kV 2分3. 解:由安培环路定理: ∑⎰⋅=iI l Hd 0< r <R 1区域: 212/2R Ir rH =π212R Ir H π=, 2102R Ir B π=μ 3分R 1< r <R 2区域: I rH =π2r I H π=2, rIB π=2μ 3分R 2< r <R 3区域: )()(22223222R R R r I I rH ---=π )1(22223222R R R r r IH ---π= )1(2222322200R R R r r IH B ---π==μμ 2分 r >R 3区域: H = 0,B = 0 2分4. 解:ab 导线在磁场中运动产生的感应电动势θc o s v Bl i =☜ 2分 abcd 回路中流过的电流 θcos RBl R I ii v ==☜ 1分 ab 载流导线在磁场中受到的安培力沿导轨方向上的分力为:θθθcos cos cos Bl RBl Bl I F i v == 2分由牛顿第二定律: t mBl R Bl mg d d cos cos sin vv =-θθθ mR l B g t θθ222cos sin d d v v-= 2分令 θsin g A =,)/(cos 222mR l B c θ= 则 )/(d d v v c A t -=利用t = 0,v = 0 有⎰⎰⎰---=-=vv v v v v 000)d(1d c A c A c c A d t t Ac A ct v--=ln12分 ∴ )e 1(cos sin )e 1(222ctct l B mgR c A ---=-=θθv 1分。
部编物理八年级上册专题09物态变化现象解释(解析版)含答案

2022-2023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册学优生期中期末复习难点题型专项突破(人教版)专题09 物态变化现象解释1.(2022•衡水模拟)生活中我们会看到这样的现象:现象一,剥开棒冰纸时,棒冰周围冒“白气”,现象二,在寒冷的冬天户外的人不断呼出“白气”,以上两种现象产生的原因分别是( )A.棒冰局部升华,呼出的水蒸气液化B.棒冰局部升华,户外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C.棒冰周围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呼出的水蒸气液化D.棒冰周围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户外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解:剥开棒冰纸时,棒冰周围冒“白气“,这是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而成的;在寒冷的冬天户外的人不断呼出“白气”这是呼出的水蒸气液化而形成的,故C正确。
答案:C。
2.(2022•南京模拟)如图所示,用水壶烧水,水烧开后能看到壶嘴周围有“白气”产生,其中a、b两位置有一处“白气”较浓。
以下关于“白气”的描述正确的是( )A.它是水蒸气,a处较浓B.它是水蒸气,b处较浓C.它是小水滴,a处较浓D.它是小水滴,b处较浓解:水蒸气是看不到的,我们看到的“白气”已不是水蒸气,是水蒸气液化形成的小水珠。
液化是温度较高的水蒸气遇冷形成的,壶嘴处温度较高,因此不会发生液化现象,也就不会出现“白气”,所以a处较浓。
答案:C。
3.(2022•自贡模拟)加油站常年挂着“请熄火加油”、“请不要使用手机”等标语,这样要求是为了防止火花点燃汽油引起火灾,因为在常温下汽油容易( )A.汽化B.液化C.凝华D.升华解:常温下汽油容易由液态汽化(蒸发)为气态,弥漫在空气中。
答案:A。
4.(2022•太原模拟)同学们都玩过肥皂泡泡,如图所示是小梦同学在﹣9℃的室外玩肥皂泡泡时拍摄的照片。
他发现肥皂泡泡在很冷的室外会迅速结冰,掉落在地面如同散落的玻璃球,神奇极了。
对这一现象包含的物态变化及吸放热情况判断正确的是( )A.这是凝固现象,需要放热B.这是凝固现象,需要吸热C.这是凝华现象,需要吸热D.这是凝华现象,需要放热解:本题中的“肥皂泡泡在很冷的室外会迅速结冰”属于液态的水凝固成固态的冰,凝固需要放热。
(人教版)初中8年级下册物理-09、物理期中考试试卷(附答案解析版)

八年级下册物理期中考试试卷一、选择题1.下列有关运动和力的描述或解释正确的是()A、坐在行驶的汽车中的乘客,以汽车为参照物是运动的B、短跑运动员到达终点后不会马上停下来是由于运动员受到惯性作用C、人沿水平方向推水平地面上的物体,没有推动是因为推力小于摩擦力D、放在水平桌面上的闹钟所受的重力与桌面对闹钟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2.日常生活中,惯性现象既有利也有弊.以下属于防止惯性造成伤害的是:()A、“抖”落衣服上的灰尘B、汽车限速行驶C、跳远运动员跳远时助跑D、洗衣机的脱水过程3.在下列事例中,属于有害摩擦的是:()A、夹取食物时筷子与食物的摩擦B、机器转动时转轴受到的摩擦C、走路时鞋子与地面的摩擦D、爬竿时手与竿的摩攘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没有物体,也可能有力的作用B、磁铁吸引小铁钉时,只有铁钉受到磁铁的吸引力作用C、彼此不接触的物体,也可以产生力的作用D、不接触的物体,一定没有力的作用5.关于运动和力的关系,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物体必须受到力的作用才能运动B、物体运动必定受力C、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D、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6.关于惯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汽车关闭了发动机后仍可行进,是因为汽车受到惯性的作用B、只有运动的物体才有惯性.C、一切物体在任何时候都有惯性.D、物体运动得越快,停下来越不容易,可见,速度越大的物体,其惯性越大.7.下列关于压力和压强的说法正确的是( )A、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压力越大,压强越大B、受力面积越大,压强越小C、重力越大,压力越大D、压力越小,压强越小8.将一长方体放在水平桌面上,如右图所示,若沿虚线切掉上部分,则剩下部分的密度、对桌面的压强、压力变化是()A、密度不变,压强不变,压力变小B、密度变小,压强变小,压力变小;C、密度不变,压强变小,压力变小D、密度不变,压强不变,压力不变.9.如图所示的四个实例中,为了增大压强的是()A、坦克装有宽大的履带B、书包带做的较宽C、斧刃磨的很锋利D、在铁轨下面铺枕木10.三个分别用铜、铁、铝制成的形状完全相同的圆柱体已知ρ钢>ρ铁>ρ铝>.把它们竖直放置在水平地面上时,三个圆柱体对地面产生的压强()A、铜柱最大B、铁柱最大C、铝柱最大D、一样大11.小明在学习液体压强时,用压强计做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获得的数据如下表.据表中信息判断小明研究的问题是()A、液体向各个方向压强的大小关系B、液体压强与液体深度的关系C、液体压强与液体密度的关系D、液体压强与气压的关系12.如图六所示,两个质量与底面积相同的容器中,装有质量相等、密度不同的液体,放在同一水平面上,对于两容器底部所受压强P A、P B和桌面所受压强P A/、P B/的大小,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P A=P B P A/=P B/B、P A>P B P A/=P B/C、P A<P B P A/=P BD、P A<P B P A/>P B13.下列不具有弹力的物体是()A、自然状态的弹簧B、被压弯的竹枝C、拉开的弓D、拉长的橡皮筋二、填空题14.“蚍蜉撼大树”一句中,施力物体是________,受力物体是________.“泰山压顶”一句中施力物是________.15.运动员用网拍击球时,球和网拍都变了形,这表明两点:一是力可以________;二是说明________.此外,网拍击球过程中,球的运动方向和速度发生变化,表明力还可以改变物体的________.16.某人沿水平方向用20N的力拉着一重为50N的箱子匀速向西运动,箱子受到的阻力大小是________ N,方向是________.用水平推力推停在地面上的汽车,但没有推动,这时推力________汽车所受到的阻力(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17.如图所示,让一条薄钢条的一端固定,现分别用不同的力去推它,使它发生如图中A、B、C、D所示的性变,如果力F1>F2=F3=F4,那么(1)能说明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大小有关的图是图________.(2)能说明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方向有关的图是图________.(3)能说明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作用点有关的是图________.18.物体由于地球吸引而受到的力叫重力,它的施力物体是________,方向总是________,作用点叫________,重力的大小与质量________.19.如图所示,是研究滑动摩擦力的实验,在水平桌面上,弹簧测力计拉着木块要________运动,木块受到的摩擦力大小等于拉力,如果只将拉力增大,那么木块受到的摩擦力大________.如果只在木块上加一重物,当木块做匀速直线运动时,则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将________.(选填“变大” 、“变小”、“不变”).20.如图所示,物体A在水平推力F的作用下,从甲图位置匀速运动到乙图位置. 在此过程中,A对桌面的压力将________,A对桌面的压强将________(填“变大”、“不变” 或“变小”)21.跳伞运动员及携带物品总重力为800N,从高空竖直下落过程中,开始阶段速度越来越快,则此时他所受空气阻力________ 800N;后来匀速下落,匀速下落时所受的空气阻力________ 800N. (两空均选填“>”、“<”或“=”)22.边长为10cm,质量为2kg的正立方体放在水平桌面上,若沿如图四a所示的虚线去掉一半,其余部分不动,这时它对桌面的压强是________.如果沿如图四b所示的虚线去掉一半,其余部分不动,这时它对桌面的压强是________. (g=10N/Kg)23.汽车轮胎上的花纹是为了________,刀要磨得很锋利是为了________,车轨铺在枕木上是为了________.三、作图题24.如图所示,作出斜面上物体所受力的示意图.25.如图所示,物体静止在水平桌面上,物体的重力为10N.请作出物体所受力的示意图.四、实验题26.如图所示是“探究滑动摩擦力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的实验.(1)实验过程中,必须用弹簧测力计沿水平方向拉着物块A做________运动,这样利用________的知识可以间接测出滑动摩擦力的大小.(2)分析图甲、乙可知,在接触面粗糙程度相同时,________越大,滑动摩擦力越大.(3)分析图甲和丙,发现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1<F3,说明:压力一定时,________,滑动摩擦力越大.由实验可得:滑动摩擦力的大小跟________和________有关.(4)人们通过大量实验进一步证明:接触面粗糙程度一定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压力的大小成正比.如图丁所示,在图丙中物块A上叠放一块与之相同的物块B,用弹簧测力计拉着物块A,使物块B随A一起做匀速直线运动.弹簧测力计示数为F4,则F4:F3=________;此运动过程中,物块B受到的摩擦力f B=________N.27.小明同学利用A、B两物体、砝码、泡沫等器材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什么因素有关”的实验,如图所示.(1)实验中小明是通过观察________来比较压力作用效果的;(2)比较甲、乙两图所示实验,能够得到的结论是________.(3)若要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受力面积大小的关系”,应通过比较图________和________所示实验;(4)小华同学实验时将物体B沿竖直方向切成大小不同的两块,如图所示.他发现它们对泡沫的压力作用效果不变,由此他得出的结论是:压力作用效果与受力面积无关.你认为他在探究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是:________五、综合题28.冰壶运动是冬奥会的比赛项目,如图十二甲所示.冰道的左端有一个发球区,运动员在发球区边沿的投掷线MN将冰壶以一定的初速度推出,使冰壶沿着冰道的中心线PO滑行,冰道的右边有一个圆形的营垒,如图十二乙所示,以场地上冰壶最终静止时距离营垒圆心O的远近决定胜负,投掷线MN与营垒圆心O的距离是30m.(1)比赛时运动员可以用毛刷擦冰壶运行前方的冰面,目的是________(填“增大”或“减小”)滑动摩擦力,从而减慢冰壶运动状态的改变.(2)某次从投掷线以3m/s速度推出的冰壶,经15s刚好运动到营垒圆心O处,则这段时间冰壶运动的平均速度是多大?(3)冰壶由花岗岩凿磨而成,质量为20Kg,与冰道接触的底面积约为200cm2,冰壶的体积为8×10-3m3,则这种花岗岩的密度为________?冰壶停在冰面上时对冰面的压强为________?29.随着电热水器的不断改进,图十三所示的电热水壶深受人们的喜爱.它的容积为2L,壶身和底座的总质最是l.2kg,底座与水平桌面的接触面积为250cm2,装满水后水深l6cm.(ρ水=1.0×l03kg/m3)求:(1)装满水后水的质量;(2)装满水后水对电热水壶底部的压强;(3)装满水后桌面受到的压强.答案解析部分一、<b >选择题</b>1、【答案】D【考点】参照物及其选择,惯性,二力平衡条件的应用【解析】【解答】A、坐在行驶的汽车中的乘客,以汽车为参照物,乘客相当于汽车的位置没有变化,故乘客是静止的;A不符合题意;B、短跑运动员到达终点后不会马上停下来是由于运动员具有惯性,而不是受到惯性的作用;B不符合题意;C、人沿水平方向推水平地面上的物体,没有推动,物体处于静止状态,受到平衡力的作用,即推力与静摩擦力平衡,推力等于静摩擦力;C不符合题意;D、放在水平桌面上的闹钟所受的重力与桌面对闹钟的支持力,处于平衡状态,受到的重力和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D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分析】(1)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取决于参照物的选取,若研究对象相当于参照物的位置没有变化,则研究对象就是静止的;(2)任何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具有惯性,惯性是物体保持原来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惯性不是力.(3)人沿水平方向推水平地面上的物体,没有推动则物体受到的合外力为0,则因为推力小于等于最大静摩擦力;(4)判断两个力是否是一对平衡力,要看这两个力的大小是否相等,方向是否相反,是否作用于同一直线上,是否作用于同一物体上..2、【答案】B【考点】惯性【解析】【解答】拍打衣服前,衣服和灰尘一起静止,当拍打时,衣服运动,灰尘由于惯性还要保持原来的静止状态,所以灰尘从衣服上掉下来,是利用惯性,与题意不符;汽车限速行驶,防止由于刹车时,车由于惯性继续向前运动而造成一些伤害,因该惯性是有害的,故限速行驶是防止惯性,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分析】惯性是保持物体原来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判断惯性是否有利,关键看惯性造成的后果.3、【答案】B【考点】摩擦力的种类【解析】【解答】A、筷子与菜之间的摩擦也是有益的,如果没有摩擦,则无法夹取食物,A不符合题意;B、机器轴上的摩擦是有害的,对轴有磨损作用,B符合题意;C、如果脚与地面无摩擦,人将无法走路,所以是有益的,C不符合题意;D、爬竿时手与竿的摩擦也是有益的,否则无法爬竿,D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分析】凡是利用摩擦力为我们服务的摩擦就是有益摩擦,那些对我们的工作带来不利影响或对机器零件有磨损的摩擦大多是有害的摩擦.【考点】力的概念【解析】【解答】A、力物物体对物体的作用,不能脱离物体独立存在,A不符合题意;B、磁铁吸引小铁钉时,因为力的作用的相互的,铁钉受到磁铁的吸引力作用,磁铁也受到铁钉的吸引力作用,B不符合题意;CD、彼此不接触的物体,也可以产生力的作用,如重力,C符合题意,D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分析】(1)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产生力的作用至少两个物体;物体间不接触可以产生力的作用,接触的物体不一定有力的作用;(2)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施力的同时,也受到另一个物体对它的作用.5、【答案】D【考点】力与运动的关系【解析】【解答】运动不需要力来维持,力是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的,故答案为:D.【分析】力与运动关系不要受生活经验影响,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即物体不受力也能运动,物体运动并不是因为受到了力.6、【答案】C【考点】惯性【解析】【解答】A、惯性不是力,不能说惯性作用,受到惯性,A不符合题意;BCD、一切物体都有惯性,质量时惯性的唯一量度,质量不变,惯性不变,BD不符合题意,C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分析】惯性是物体的属性,只与质量有关,与物体运动状态无关.7、【答案】A【考点】压力及重力与压力的区别,压强大小比较【解析】【解答】A、单位面积上是指面积一定时,压力越大,压强越大,A符合题意.B、只有在压力不变的情况下,受力面积越大,压强越小,B不符合题意.C、压力是指垂直作用在物体表面上的力,重力有时候不等于压力,C不符合题意.D、只有在受力面积不变的情况下,压力越小,压强越小,D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A.【分析】(1)压强是指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压力,压强的大小与压力大小和受力面积有关.(2)根据压强公式p=利用控制变量法分析选项.8、【答案】C【考点】密度及其特性,压强大小比较【解析】【解答】若沿虚线切掉上部分后,质量减小为原来的一半,受力面积不变,所以压力减小为原来的一半,由可知压强减小为原来一半.物质密度与物质种类和温度有关,所以密度不变.C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分析】根据质量变化判断压力变化,由判断压强变化.【考点】增大压强的方法及其应用【解析】【解答】A、坦克装有宽大的履带是通过增大受力面积来减小压强,A不符合题意;B、书包背带做的很宽是通过增大受力面积来减小压强的,B不符合题意;C、斧刃磨得很锋利是通过减小受力面积来增大压强的,C符合题意;D、在铁轨下面铺枕木是通过增大受力面积来减小压强的,D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分析】①压强大小跟压力大小和受力面积大小有关.②增大压强的方法:在压力一定时,减小受力面积来增大压强;在受力面积一定时,增大压力来增大压强.③减小压强的方法:在压力一定时,增大受力面积来减小压强;在受力面积一定时,减小压力来减小压强.10、【答案】A【考点】压强大小比较,压强的大小及其计算【解析】【解答】由题意可知三个物体体积相同,由可知铜的质量最大;都是放在水平地面,地面受到的压力等于物体重力,所以铜对地面的压力最大;由可知铜对地面的压强最大.A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分析】由判断三个物体质量关系,由判断三个物体对地面的压力大小关系,根据分析三个物体对地面的压强大小关系.11、【答案】B【考点】液体的压强的特点【解析】【解答】如果研究液体向各个方向压强的大小关系,必须保证液体的密度和深度相同,改变橡皮膜的方向.不符合题意.液体的密度一定,方向一定,深度不断增加,压强计的液面高度差增大,压强增大.所以此实验利用控制变量法探究液体压强跟液体深度的关系.符合题意;如果研究液体压强与液体密度的关系,保证深度不变,改变液体的种类来改变液体的密度.不符合题意.实验中没有反映气压的大小变化,不能研究液体压强跟气压的关系.不符合题意.B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分析】液体的压强跟液体的密度和深度有关.用控制变量法可以探究液体压强跟密度和深度的关系.12、【答案】C【考点】压强大小比较,压强的大小及其计算,液体压强计算公式的应用【解析】【解答】(1)因为A容器是上大下小,B容器是上下一样大,分析可知,A液体对其底部的压力,B液体对其底部的压力,题中给出的条件是,所以;又,由可得,.(2)两个质量相同的容器中,装有质量相等的液体,所以其总质量相等,总重力也相等;放在同一水平面上时,对地面的压力等于其总重力,,所以两容器对桌面的压力相等;又因为是底面积相同的容器,所以根据公式可知,压力和底面积都相等时,容器对桌面的压强也相等,即,C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分析】(1)由图可知,A容器是上大下小,B容器是上下一样大,所以A液体对其底部的压力F A<mg,B液体对其底部的压力F B=mg,根据m A=m B=m,可判断出二者的压力关系,然后根据公式p=比较出压强大小;(2)两个质量相同的容器中,装有质量相等的液体,放在同一水平面上时,对地面的压力等于其总重力,F=G,根据公式p=比较出容器对桌面的压强大小.13、【答案】A【考点】弹力【解析】【解答】A、自然状态的弹簧没有发生弹性形变,不具有弹力,A符合题意;B、被压弯的竹枝发生了弹性形变,具有弹力,B不符合题意;C、拉开的弓发生了弹性形变,具有弹力,C不符合题意;D、拉长的橡皮筋发生了弹性形变,具有弹力,D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A.【分析】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要恢复原状会对与它接触的物体产生弹力作用,要产生弹力,物体应发生弹性形变;据此分析答题.二、<b >填空题</b>14、【答案】蚍蜉;大树;泰山【考点】力的概念【解析】【解答】力不能离开施力物体而存在,有力一定有两个物体,一个是施力物体,一个是受力物体.“蚍蜉撼大树”一句中,施力物体是蚍蜉,受力物体是大树.“泰山压顶”一句的施力物体是泰山.故答案为:蚍蜉;大树;泰山.【分析】力不能离开物体而存在,有力至少有两个物体,一个是施力物体,一个是受力物体.15、【答案】改变物体的形状;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运动态状【考点】力的作用效果【解析】【解答】运动员用网拍击球时,球和网拍都变了形,这表明两点:一是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二是说明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网拍击球过程中,球的运动方向和速度发生变化,表明力还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故答案为:改变物体的形状;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运动态状.【分析】①力的作用效果有二: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改变物体的形状;②物体之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16、【答案】20;水平向东;等于【考点】二力平衡条件的应用,摩擦力的大小,摩擦力的方向【解析】【解答】某人沿水平方向用20N的力拉着一重为50N的箱子匀速向西运动,木箱在水平方向上受到拉力和阻力的作用,且二者是一对平衡力,所以阻力的大小等于拉力的大小,为20N;拉力的方向水平向西,阻力的方向与拉力的方向相反,其方向水平向东;用水平推力推停在地面上的汽车,但没有推动,推力和阻力是一对平衡力,所以这时的推力等于汽车受到的阻力.故答案为:20;水平向东;等于.【分析】处于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的物体,受平衡力的作用;平衡力满足的条件是:“同一物体”、“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在同一直线上”;根据平衡力具备的四个条件,可求出物体受到的摩擦力大小和方向.17、【答案】(1)A、B(2)B、C(3)B、D【考点】力的三要素【解析】【解答】(1)A、B在力的方向和作用点相同时,力越大,力的作用效果越大;(2)B、C在力的大小和作用点相同时,方向不同,力的作用效果不同;(3)B、D在力的大小和方向相同时,作用点不同,力的作用效果不同.故答案为:(1)A、B;(2)B、C;(3)B、D.【分析】(1)力的作用效果:力改变物体的形状,力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2)力的三要素: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力的三要素同时影响力的作用效果.(3)控制变量法研究力的三要素影响力的作用效果.18、【答案】地球;竖直向下;重心;成正比【考点】重力,重力的方向【解析】【解答】重力是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产生的,我们把物体由于地球吸引而受到的力叫重力,它的施力物体是地球,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作用点叫重心,重力的大小与质量大小成正比.故答案为:地球;竖直向下;重心;成正比.【分析】(1)重力指的是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施力物体是地球,方向是竖直向下的,指向地心.(2)重力的作用点叫重心,可以认为各部分受到的重力的作用集中于一点.(3)物体受到的重力与其质量成正比.19、【答案】匀速直线;不变;变大【考点】探究摩擦力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的实验【解析】【解答】本图是研究滑动摩擦力的实验,在水平桌面上,弹簧测力计拉着木块要做匀速直线运动,木块受到的摩擦力大小等于拉力,如果只将拉力增大,那么木块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不变.如果只在木块上加一重物,当木块做匀速直线运动时,则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将变大.故答案为:匀速直线;不变;变大.【分析】木块做匀速直线运动,滑动摩擦力等于拉力;物体受到的滑动摩擦力与接触面粗糙程度、物体间的压力有关,与物体的运动速度无关.20、【答案】不变;变小【考点】压力及重力与压力的区别,压强大小比较,压强的大小及其计算【解析】【解答】从甲图位置匀速运动到乙图位置. 在此过程中,A对桌面的压力等于重力,压力大小不变;由于受力面积变大,A对桌面的压强将变小.故答案为:不变;变小.【分析】整个过程中,压力始终等于物体的重力,根据p=分析压强的变化即可.21、【答案】<;=【考点】二力平衡条件的应用,力与运动的关系【解析】【解答】跳伞运动员从高空竖直下落过程中,开始阶段速度越来越快,处于非平衡状态,受力不平衡,所受空气阻力小于重力,即空气阻力小于800N;跳伞运动员后来匀速下落,处于平衡状态,由平衡条件可知,空气阻力等于重力,即等于800N;故答案为:<;=.【分析】物体受力平衡时处于平衡状态,静止或做匀速直线匀速;物体受力不平衡时,处于非平衡状态,速度不断变化;二力平衡的条件: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一条直线上,作用在一个物体上.22、【答案】103Pa;2×103Pa【考点】压强的大小及其计算【解析】【解答】解:正方体一个面的面积:;正方体放在水平桌面上,它对桌面的压力:若沿如图a所示的虚线去掉一半,对桌面的压力:,对桌面的压强:;若沿如图b所示的虚线去掉一半,对桌面的压力:,受力面积:,对桌面的压强:.故答案为:103Pa ;2×103Pa【分析】物体在水平桌面上,对桌面的压力等于物体重.沿如图a切去一块后,重力减半、压力减半、受力面积不变,由压强公式求此时它对桌面的压强;沿图b所示的虚线去掉一半,重力减半、压力减半、受力面积减半,由压强公式求出此时它对桌面的压强.23、【答案】增大摩擦力;增大压强;减小压强【考点】增大或减小摩擦的方法,增大压强的方法及其应用,减小压强的方法及其应用【解析】【解答】解:汽车轮胎上的花纹,目的是通过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增大摩擦力;刀要磨得很锋利目的是通过减小受力面积来增大压强;而车轨铺在枕木上是为了通过增大受力面积来减小压强.故答案为:增大摩擦力;增大压强;减小压强.【分析】(1)增大压强的方法:在压力一定时,减小受力面积;在受力面积一定时,增大压力.(2)减小压强的方法:在压力一定时,增大受力面积;在受力面积一定时,减小压力(3)摩擦力大小跟压力大小、接触面粗糙程度有关.压力一定时,接触面越粗糙,摩擦力越大;在接触面粗糙程度一定时,压力越大,摩擦力越大.三、<b >作图题</b>。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最新资料推荐------------------------------------------------------09物理试卷(2)及答案一、选择题 (各题给出的选项只有一个正确的。
每小题 3 分,共 36 分) 1.地球不停地自西向东自转,跳远运动员想利用这个自然现象跳得更远些,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 ) A.由西向东跳有利 B.由东向西跳有利 C.由南向北跳有利 D.无论何方,效果相同 2. 白炽灯的灯丝常制成螺旋状,这样做的目的主要是( ) A.便于灯丝散热,防止灯丝熔断 B。
尽量减小灯丝的电阻 C。
减少灯丝散热,提高灯丝的温度 D。
减少灯丝高温时的升华 3. 弹簧秤的弹簧断了,拆去断掉的较短部分,把剩余的较长部分弹簧仍装在原来的弹簧秤上,零点校正后,用它测力,结果( ) A.测量值比实际值大 B. 测量值比实际值小 C. 测量值和实际值相等 D.以上情况都可能 4. 用电压表和电流表测电阻的电路如图 1 所示。
如果考虑到电流表和电压表本身都有一定的电阻,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测量值等于电阻的实际值 B.测量值大于电阻的实际值C.测量值小于电阻的实际值D.以上三种情况都有可能 5.某同学使用天平时,游码固定在 4 克处,将天平调平衡。
在测量物体质量时,右盘加上 18 克砝码,再把游码移到零刻1/ 11线处,天平横梁再次平衡。
则所称物体质量为() A.10 克 B.22 克C.14 克 D.26 克 6.磁带录音机既可以录音,也可用以放音,其主要部件为运行的磁带和绕有线圈的磁头。
录音时,磁带上的磁粉被由声音信号转化而来的电流产生的磁场所磁化,这样便将声音信号转化为磁信号记录在磁带上;放音时,再把磁带上的磁信号通过磁头转化为电信号使扬声器发声。
对于录音机录音、放音过程的基本原理,下列各种说法中正确的是() A.录音的基本原理是电磁感应,放音的基本原理是电流的磁效应 B.录音的基本原理是电流的磁效应,放音的基本原理是电磁感应 C.录音和放音的基本原理都是电流的磁效应 D.录音和放音的基本原理都是电磁感应 7. 用推拉注射器活塞的方法可以检查左图装置的气密性。
当缓慢向外拉动活塞时,如果装置(图 2)气密性良好,则能观察到() A.注射器内有液体 B.瓶中液面明显上升C.长颈漏斗内液面上升 D.长颈漏斗下端管口产生气泡 8.将一根质量可忽略的一端封闭的塑料管倒插入液体中,塑料管在竖直向下的力 F 作用下保持平衡,如图 3 所示,那么管内外液面的高度差 H 的大小将与下列哪个因素无关() A.管子的半径 B.液体的密度 C.大气压的大小 D.力 F 的大小 9. 2004 年 1 月 4 日运载美国勇气号火星车的漫游者 A 飞船经过半年多的星际旅行抵达火星上空,勇气号火星车在北京时间 4---------------------------------------------------------------最新资料推荐------------------------------------------------------日中午 12 点 30 分左右扑向火星表面,实施软着陆。
如图 4 所示为被充气气囊保护得严严实实的勇气号,从半空落下的情景。
以下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①勇气号着陆时会像皮球一样四处乱蹦;②如用一个大气囊取代多个小气囊着陆将更平稳;③多球体气囊设计将里面的探测器全方位包裹起来,无论以何种角度落地都有保护,起到了很好的缓冲作用;④着陆器在火星表面滚了几滚以后,就像不倒翁一样,可以灵活调整重心,最大限度地确保探测器的头朝上轮子朝下姿势,为随后的顺利打开创造机会;⑤着陆器包裹着的气囊为保护火星车,使之能顺利返回;图 1 图 2 图 3 图 4 ⑥勇气号着陆器的气囊里充的是氧气,以满足仪器正常工作的需要。
A.②③④⑤ B.①③④⑥C.①③④ D.①②④ 10.小明用相同的砝码作力的测量实验,弹簧伸长量和砝码个数的关系如图 4-甲。
若将悬挂的砝码浸在如图 4-乙的水中,再重复上述实验,所得关系图可能是下列哪个图() 11.如图 5 所示,相距很近的两束平行的红光和紫光,间距为 d,斜射到较厚的玻璃砖的上表面,并从玻璃砖的下表面射出,则下列现象可能的是()①两条出射光线仍平行,但距离大于d ②两条出射光线仍平行,但距离小于 d ③两条出射光线仍平行,但距离等于 d ④两条出射光3/ 11线不再平行 A.②③④ B.③④ C.①② D.①②③ 12.某中学的科技研究小组为太空工作站的宇航员设计了如图 6 所示的四种电加热水壶。
其中合理的是()二、填空题 ( 每空 2 分,共22 分) 13.常用温度计玻璃泡里的液体通常选用酒精、煤油、水银等,但从未见过温度计的玻璃泡里装水的.制造温度汁不选用水的原因是_______. 14.甲同学站在讲台的南端,乙同学站在讲台的北端,同时推讲台,甲用 30N 的水平力向北推,乙用 20N 的水平力向南推,而讲台未能移动位置.那么,讲台在水平方向所受的合力是_______N.15. 如图 7 所示电路中, R1=R2=R3=R4=6 ,电流表示数为 1A,那么电压表示数为___________________。
16. 一台单缸四冲程柴油机,曲轴每分钟转 600 周,气缸横截面积为 120cm2,活塞行程 300mm, 第三冲程燃气的平均压强为50N/cm2,则柴油机的功率为_________________。
17.用量筒装某液体的体积为 V,液体与量筒的共同质量是M,改变液体体积重复上述步骤,如此反复实验多次后作出如图 8 所示的图像。
由图 9 可知,该种液体的密度为 ______kg / m3。
从图像中还可以获得的信息有___________________. 18.李明同学左手提一桶水,右手提一条鱼,已知桶和水共重 200N,鱼重5N,现将鱼放入桶中,水不溢出,假设鱼受的浮力是 5N,则此时李明同学提起桶用的力是---------------------------------------------------------------最新资料推荐------------------------------------------------------ ________N。
图 4 图 5 图 6 图 7 图 8 图 12 图 1319.树上的苹果会自由下落是因为_______;人造地球卫星在高空不停地运动而不会停下来是因为_______. 20. 图 10 所示是一个电热器电路。
电热丝、指示灯、开关构成串联电路,接在电源上,已知该电路中有一个元件断路,有一个元件短路,但不知道是哪两个元件有故障。
今用一个校验电灯分别接在电路各处,得到下表所示的结果。
由此可判断断路的元件是,短路的元件是。
1 2 3 4 5 校验次数 6 校验电灯接入点 a、 f a、 b c、 d e、f a、 d c、 f 发光情况正常发光不发光亮度较暗不发光亮度较暗正常发光三、分析简答实验题(3 小题,共 22 分) 21.(3 分)一把一段长约 5 厘米的蜡烛,粘牢在一个碗底,然后把水装入碗内,使水面刚好到蜡烛的边缘,然后点燃蜡烛(如图 11),试说明你观察到的现象,并解释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
22. 类比水压是形成水流的原因,李楠同学猜想。
血液在血管内流动时也需要一定的压力差来维持。
假设血液匀速通过长度认定的血管时,受到的阻力 f 与血液的流速 v 成正比,即 f=kv。
那么,要想让血液匀速流过,血管两端就需要一定的压力差。
5/ 11设血管截面积为 S1时,两端所需的压强差为△P1;若血管截面积减少 10%时,为了维持在相同的时间内流过同样体积的血液,压强差必须变为△p2。
请你通过计算比较△P1、△p2的大小,说明血管变细可能是诱发高血压的重要因素之一。
23.(10 分) 医院里的护士使用如图 12 所示的装置给患者输液。
小雨发现照这样做法,护士为患者多次更换药瓶比较麻烦,于是就设计了图 6 所示的三瓶串接的方案。
请分析回答:1. 图 12 中药液为何会匀速滴下?2. 图 13 中哪个药瓶中的药液先流完?为什么?3. 根据病房的现有条件,如果要估测出输液过程中的一滴药液的质量,需要收集哪些数据,请写出表达式,并简要说明估测中作了哪些近似处理。
四、分析与计算(2 小题,共 24 分) 24.科技小组的同学用长方体泡沫塑料 A、三脚架和灯泡等制作了一个航标灯图11a ~ b cdef指示灯电热丝开关图 10 模型(如图 14),总重为 4N, A 底部与浮子 B 用细绳相连。
水位上升时,浮子 B 下降;水位下降时,浮子 B 上升,使航标灯静止时 A 浸入水中的深度始终为 5cm,排开水的质量为500g,浮子 B 重 0. 5N(不计绳重和绳与滑轮间的摩擦) 求:(1)泡沫塑料 A 底部受到水的压强是多少? (2)航标灯静止---------------------------------------------------------------最新资料推荐------------------------------------------------------ 时,浮子 B 体积应为多大? 25. 在图 15 所示的电路中,电源两端的电压保持不变。
只闭合开关 S,当滑片 P 移至滑动变阻器 R2 的中点时,电压表 V1 的示数为 U1,电压表 V2 的示数为 U2,电流表 A 的示数为 I1,电阻 R1 消耗的电功率为 P1。
闭合开关 S、 S1,当滑片 P 移至滑动变阻器 R2 的 A 端时,电压表 V1 的示数为 U1 ,电压表 V2 示数为 U2 ,电流表 A 的示数为 I2,滑动变阻器 R2 消耗的电功率为 1. 6W。
闭合开关 S、 S1,当滑片 P 移至滑动变阻器 R2的 B 端时,电流表 A 的示数为 I3,电阻 R3 的电功率为 P3。
已知 U1=3U /2, U2=U2 /2 . 求(1)电流I1 与 I2 的比值。
(2)电功率 P1 的大小。
(3)电功率 P3 的大小。
39、(1) I1:I2=1:2。
(2) P1=1W。
(3) P3=6. 4W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各题给出的选项只有一个正确的。
每小题 3 分,共 36 分) 1.D 2.C 3.B 4.B 5.C 6.B7/ 117.D 8.A 9.C 10.B 11.C 12.B 二、填空题( 每空 2 分,共22 分) 13.水有反常膨胀现象 14. 0 15. 12 16. 9000 17.0. 75103 量筒的质量是 20g 18. 205g 图 14 图 15 19. 重力的作用物体有惯性 20. 开关指示灯三、分析简答实验题(3 小题,共 20 分) 21.(5 分)点燃蜡烛后,过一会蜡烛会烧到水面以下,这时蜡烛呈四周的壁很薄的漏斗状.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蜡烛燃烧后,烛芯四周的蜡熔化,当熔化到四周只剩很薄的一层蜡时,热从蜡层传递到水,使这层蜡达不到熔化的温度,因而呈漏斗状. 22.(5 分)(1)根据在相同的时间内流过同样体积的血液的条件,得到在截面积分别为 S1、 S2的血管中血液流速 v1、 v2的关系,:S1 v1t=S2 v2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