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控技术及应用》教 案
数控技术及应用教案及讲稿 22

第二十二讲一、备课教案二、讲稿第六章数控机床加工程序编制基础第六节数控铣床程序编制一、数控铣床程序编制的基本方法将以配置有FANUC数控系统立式数控铣床为基础,介绍数控铣床程序编制的基本方法。
该系统的主要特点是:轴控制功能强,其基本可控制轴数为X、Y、Z三轴,扩展后可联动控制轴数为四轴;编程代码通用性强,编程方便,可靠性高。
常用文字码及其含义见表6.5所示。
1.加工坐标系的建立(1)G92设置加工坐标系图6-77 G92 设置加工坐标系编程格式:G92 X~ Y~ Z~G92指令是将加工原点设定在相对于刀具起始点的某一空间点上。
若程序格式为G92 X a Y b Z c则将加工原点设定到距刀具起始点距离为X= -a ,Y= -b ,Z= -c的位置上。
例:G92 X20 Y10 Z10其确立的加工原点在距离刀具起始点X=-20,Y=-10,Z=-10的位置上,如图6-77所示。
(2)G53选择机床坐标系图6-78 G53 选择机床坐标系编程格式:G53 G90 X~ Y~ Z~;G53指令使刀具快速定位到机床坐标系中的指定位置上,式中X、Y、Z后的值为机床坐标系中的坐标值,其尺寸均为负值。
例:G53 G90 X-100 Y-100 Z-20则执行后刀具在机床坐标系中的位置如图6-78所示。
(3)G54、G55、G56、G57、G58、G59 选择1~6号加工坐标系图6-79 设置加工坐标系这些指令可以分别用来选择相应的加工坐标系。
编程格式:G54 G90 G00 (G01) X~ Y~ Z~ (F~) ;该指令执行后,所有坐标值指定的坐标尺寸都是选定的工件加工坐标系中的位置。
1~6号工件加工坐标系是通过CRT/MDI方式设置的。
例:在图6-79中,用 CRT/MDI在参数设置方式下设置了两个加工坐标系:G54:X-50 Y-50 Z-10G55:X-100 Y-100 Z-20这时,建立了原点在O′的G54加工坐标系和原点在O″的G55加工坐标系。
数控技术及应用教案及讲稿

一、教案基本信息教案名称:数控技术及应用课时安排:45分钟教学目标:1. 了解数控技术的概念和发展历程。
2. 掌握数控系统的基本组成和原理。
3. 了解数控编程的基本知识。
4. 掌握数控机床的操作方法。
教学内容:1. 数控技术的概念和发展历程。
2. 数控系统的基本组成和原理。
3. 数控编程的基本知识。
4. 数控机床的操作方法。
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数控技术的概念、发展历程、数控系统的基本组成和原理、数控编程的基本知识。
2. 演示法:演示数控机床的操作方法。
3. 实践法:学生亲自动手操作数控机床。
教学准备:1. 教室内的计算机和投影仪,用于演示和讲解。
2. 数控机床,用于实践操作。
教学过程:环节一:导入(5分钟)1. 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数控技术的应用场景。
2. 教师简要介绍数控技术的概念和发展历程。
环节二:讲解数控系统的基本组成和原理(15分钟)1. 教师通过投影仪展示数控系统的基本组成和原理。
2. 教师讲解数控系统的基本组成和原理。
环节三:讲解数控编程的基本知识(15分钟)1. 教师通过投影仪展示数控编程的基本知识。
2. 教师讲解数控编程的基本知识。
环节四:讲解数控机床的操作方法(10分钟)1. 教师通过投影仪展示数控机床的操作方法。
2. 教师讲解数控机床的操作方法。
环节五:实践操作(10分钟)1. 学生分组进行实践操作,亲自动手操作数控机床。
2.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二、教学评价评价方式:课堂讲授评价、实践操作评价评价内容:1. 学生对数控技术的概念和发展历程的理解程度。
2. 学生对数控系统的基本组成和原理的掌握程度。
3. 学生对数控编程的基本知识的掌握程度。
4. 学生对数控机床的操作方法的掌握程度。
三、课后作业作业要求:2. 内容要结合自己的实际经历和感受,做到言之有物。
四、课程回顾与预告回顾内容:教师带领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的数控技术及应用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操作方法。
数控技术及应用课程设计

数控技术及应用课程设计数控技术是一种利用数字控制系统对机床、测量仪器等进行控制的技术。
数控技术在现代制造业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它可以提高机械加工的精度和效率,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产品质量。
在数控技术及应用课程设计中,我们需要学习数控技术的基本原理和应用,掌握数控系统的组成和工作原理,设计数控加工程序和完成实验操作。
一、数控技术的基本原理和应用数控技术是一种通过数学模型和计算机程序来控制机床和测量仪器的工艺过程。
数控技术的基本原理是将加工对象的设计图形转换成数学模型,然后计算出加工路径和控制指令,通过数控系统控制机床进行加工。
数控技术的应用范围非常广泛,包括机械加工、电子制造、航空航天、汽车制造等领域。
二、数控系统的组成和工作原理数控系统由数控装置、机床、工作台、测量仪器和电气控制系统等组成。
数控装置是数控系统的核心部件,它包括计算机、存储设备、数控软件和接口电路等。
机床是数控系统的执行部件,它包括主轴、进给系统、定位系统和夹具等。
工作台是机床的工作平台,它可以进行定位、固定和移动等操作。
测量仪器是用来检测加工精度的设备,它可以测量加工件的尺寸、形状和表面质量等。
电气控制系统是用来控制机床和工作台的电气设备,它包括电机、开关、传感器和执行器等。
数控系统的工作原理是将加工对象的设计图形转换成数学模型,然后计算出加工路径和控制指令,通过数控系统控制机床进行加工。
在数控系统中,控制指令是通过计算机程序生成的,然后通过接口电路传输到机床和工作台上。
机床和工作台上的电气控制系统根据控制指令进行动作,实现加工过程的自动化控制。
三、设计数控加工程序和完成实验操作在数控技术及应用课程设计中,我们需要掌握数控系统的基本原理和应用,设计数控加工程序和完成实验操作。
设计数控加工程序是将加工对象的设计图形转换成数学模型,然后编写数控程序,计算出加工路径和控制指令。
完成实验操作是通过机床和工作台进行加工,测量加工件的尺寸、形状和表面质量,检验加工精度和效率。
数控技术及应用教案及讲稿

数控技术及应用教案及讲稿第一章:数控技术概述一、教学目标:1. 了解数控技术的定义和发展历程。
2. 掌握数控系统的基本组成和工作原理。
3. 了解数控技术在工程领域的应用。
二、教学内容:1. 数控技术的定义和发展历程。
2. 数控系统的基本组成:数控装置、伺服系统、编程装置等。
3. 数控系统的工作原理:开环控制、闭环控制等。
4. 数控技术在工程领域的应用:机械加工、模具制造、航空航天等。
三、教学方法:1. 采用多媒体教学,展示数控技术的应用场景。
2. 通过实物展示,让学生了解数控系统的组成。
3. 利用仿真软件,让学生直观地了解数控系统的工作原理。
四、教学评估:1. 课堂问答:了解学生对数控技术的基本概念的理解。
2. 课后作业:让学生绘制数控系统的组成结构图。
五、教学资源:1. 多媒体教学设备。
2. 数控系统实物展示。
3. 数控系统仿真软件。
第二章:数控编程基础一、教学目标:1. 掌握数控编程的基本概念和步骤。
2. 熟悉数控编程的常用指令。
3. 了解数控编程的规则和注意事项。
二、教学内容:1. 数控编程的基本概念和步骤:程序结构、编程方法等。
2. 数控编程的常用指令:G代码、M代码、参数编程等。
3. 数控编程的规则和注意事项:程序编制的基本规则、安全操作等。
三、教学方法:1. 采用案例教学,让学生了解数控编程的实际应用。
2. 通过课堂练习,让学生熟悉数控编程的常用指令。
3. 利用仿真软件,让学生直观地了解数控编程的操作过程。
四、教学评估:1. 课堂问答:了解学生对数控编程基本概念的理解。
2. 课后作业:让学生编写简单的数控程序。
五、教学资源:1. 多媒体教学设备。
2. 数控编程仿真软件。
3. 数控编程实例教材。
第三章:数控加工工艺一、教学目标:1. 了解数控加工的基本工艺特点。
2. 掌握数控加工工艺参数的选取方法。
3. 熟悉数控加工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二、教学内容:1. 数控加工的基本工艺特点:加工精度、加工效率等。
数控技术及应用课程设计

数控技术及应用课程设计一、引言在现代制造业发展的背景下,数控技术已经成为工业制造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
数控技术不仅提高了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还能够降低人力成本和资源浪费。
因此,数控技术及应用课程设计成为培养高素质技术人才的重要环节。
二、数控技术的基本概念和原理2.1 数控技术的定义数控技术是一种利用数值控制系统对机床进行控制的技术,通过预先编程的方式实现机床的自动化加工。
数控技术通过数值控制系统将设计好的程序指令转化为具体的机床运动指令,从而实现工件的高精度加工。
2.2 数控技术的发展历程数控技术起源于20世纪50年代,经过几十年的发展,目前已经成为现代制造业中最为关键的技术之一。
数控技术的发展经历了硬件技术、软件技术和控制技术的不断突破与创新,其中数控编程技术和控制系统软件是数控技术发展的核心。
2.3 数控技术的工作原理数控技术的工作原理主要包括数控系统、机床和编程系统三个方面。
数控系统是数控技术的核心,它通过软件和硬件相结合的方式,实现对机床的准确控制。
机床是数控技术的载体,通过接收数控系统的指令,实现加工工件的精确定位和切削运动。
编程系统是数控技术的灵魂,通过编写加工程序,将产品的设计要求转化为机床运动的指令。
三、数控技术的应用领域3.1 数控技术在机械制造中的应用数控技术在机械制造中的应用广泛,例如在金属加工领域,数控机床可以实现对复杂零件的高效加工,提高了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在汽车制造领域,数控技术可以实现汽车零部件的批量生产,提高了生产效率和产品一致性。
3.2 数控技术在航空航天中的应用航空航天领域对零件的精度和质量要求非常高,数控技术在航空航天中的应用非常广泛。
例如,数控机床可以实现飞机零部件的高精度加工,提高了飞机性能和安全性。
3.3 数控技术在电子制造中的应用在电子制造领域,数控技术可以实现对电子元器件的高精度加工和组装,提高了产品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数控技术在电子制造中的应用还可以实现电路板的快速生产,提高了生产效率和产品的一致性。
数控技术及应用课程设计

数控技术及应用课程设计一、引言数控技术是现代制造业中的重要基础技术之一,其应用范围广泛,从传统的机械加工到航空航天、汽车、电子等高科技领域都有广泛应用。
本文将介绍数控技术及应用课程设计,旨在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数控技术及其应用。
二、课程设计概述1. 课程设计目的本次课程设计旨在通过实践操作,使学生深入了解数控技术原理及其在实际生产中的应用,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
2. 课程设计内容本次课程设计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数控机床编程基础;(2)数控机床操作与维护;(3)数控加工工艺分析;(4)常见零件加工实例。
3. 课程设计流程本次课程设计流程如下:(1)理论学习:学生通过教材、PPT等方式学习数控技术相关知识;(2)实验操作:学生进行基础编程、操作维护等实验操作;(3)分析讨论:学生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讨论,总结经验教训;(4)实例加工:学生根据所学知识和技能进行常见零件的加工。
三、数控机床编程基础1. 数控机床编程语言数控机床编程语言包括G代码、M代码和T代码等。
其中,G代码用于定义运动轨迹和速度,M代码用于定义辅助功能,T代码用于选择刀具。
2. 数控机床编程基础知识(1)绝对坐标和相对坐标;(2)直线插补和圆弧插补;(3)进给速度和主轴转速等。
3. 数控机床编程实验操作学生可以通过数控仿真软件进行编程实验操作,如绘制直线、圆弧等图形,并进行仿真验证。
四、数控机床操作与维护1. 数控机床操作流程数控机床操作流程包括开机准备、程序输入、加工过程监视、程序编辑及修改、关机等步骤。
2. 数控机床常见故障及处理方法(1)主轴异常:检查主轴是否正常运转,并清洁主轴内部;(2)伺服系统故障:检查伺服系统电源和信号线是否正常;(3)程序错误:检查程序是否正确,并进行修改。
3. 数控机床定期维护定期维护包括清洁机床、检查润滑系统、更换易损件等。
五、数控加工工艺分析1. 数控加工工艺流程数控加工工艺流程包括零件设计、零件加工编程、数控机床操作等步骤。
大学数控技术及应用教案

大学数控技术及应用教案一、教学目的本教学课程旨在通过讲解数控加工技术的基本概念、工艺流程及其在工业生产中的应用,培养学生对数控技术的了解和掌握,从而提高其对数控技术实践应用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数控加工技术的基本概念和发展历程2. 数控机床的结构组成和分析3. 数控编程的基本语法和标准4. 数控刀具和刀具系统的结构和性能5. 数控加工技术的应用实例三、教学方法1. 知识讲解法:通过讲解数控加工技术的基本概念、工艺流程及其在工业生产中的应用,使学生了解数控技术的发展历程和应用场景。
2. 教学案例法:通过实际数控工件的加工案例讲解,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数控加工技术的应用。
3. 实验演练法:通过实际操作数控机床进行数控编程和刀具选择,检验学生对数控技术的掌握,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四、教学流程1. 数控加工技术的基本概念和发展历程A. 数控加工技术的概念和基本特点B. 数控技术发展的历史和现状2. 数控机床的结构组成和分析A. 数控机床的组成和分类B. 数控机床的机床主轴系统和精度控制3. 数控编程的基本语法和标准A. 数控加工的编程方法和基本语法B. 数控加工的编程标准和规范4. 数控刀具和刀具系统的结构和性能A. 数控刀具的结构和分类B. 数控刀具的制造工艺和选择方法5. 数控加工技术的应用实例A. 不同工件的数控加工工艺流程和编程案例B. 数控加工在工业生产中的应用实例五、教学评估1. 以考试形式进行,考试内容涵盖全部教学内容。
2. 学生对数控机床和数控编程进行实际操作考核,检验学生对数控技术的掌握程度。
3. 班级作业,通过对学生对数控加工流程的理解和掌握进行评估。
六、教学资源1. 数控加工课程教材和辅导书籍。
2. 数控机床和编程软件设备。
3. 数控加工实例及相关资料。
七、教学总结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及实践,学生能够全面了解数控加工技术的基本概念、工艺流程及其在工业生产中的应用,并具备基本的数控编程、机床操作和工件加工能力,为将来工作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数控技术及应用项目教学法的典型案例

数控技术及应用项目教学法的典型案例一、案例背景与目标高校的机械工程专业开设了《数控加工技术与应用》课程,该课程旨在培养学生掌握数控加工技术的基本原理和操作,能够独立完成数控加工任务。
为了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教师设计了一个数控技术及应用项目教学法的典型案例。
二、案例设计与实施1.案例设计该案例的项目主要是设计和制作一个实际的零件,学生需要自己进行数控编程和操作。
案例设定了以下要求:(1)零件尺寸和形状要符合实际应用需求;(2)零件制作需要数控编程,要求学生能够灵活运用编程语言;(3)零件制作过程中需要考虑加工方式、刀具选择和工装设计等因素;(4)零件制作完成后要进行实际使用和测试,验证其性能和质量。
2.案例实施(1)项目组建:教师根据学生的兴趣和专长,将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
每个小组负责一个项目的设计和制作。
(2)项目方案制定:每个小组根据要求,制定自己的项目方案,包括零件的选材、尺寸和形状设计等。
(3)数控编程:学生根据零件的设计,进行数控编程,包括刀具路径规划、切削速度和进给速度的计算等。
(4)设备操作:学生在数控机床上进行实际操作,包括夹紧工件、安装刀具和刀具参数调整等。
(5)加工过程分析:学生根据实际加工情况,进行加工过程分析,考虑切削力、振动和表面质量等因素的影响,进行调整和改进。
(6)质量测试与评价:学生完成零件的加工后,进行实际使用和测试,验证其性能和质量。
同时,小组成员相互评价,教师进行评价。
三、案例结果与效果通过此案例的实施,学生在实践中深入了解和掌握了数控加工技术的基本原理和操作要点。
他们通过与教师的互动和小组内的协作,充分发挥了自己的主动性和创新意识。
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学生们积极探索,不断改进,提高了自己的问题解决能力和创新能力。
最终,每个小组都成功完成了自己的项目,并得到了很好的评价。
四、案例启示与拓展该案例的成功实施,充分体现了数控技术及应用项目教学法的优势和效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数控技术及应用》教案课程编码:1112101课程名称:数控技术学时:40学时学分:2.5学分开课学期:第六学期课程类别:必修课程性质:专业基础课先修课程:电工电子技术,微机原理及应用,控制工程基础等教材:《机床数控技术》(第一版)胡占齐杨莉编著机械工业出版社授课对象:机械工程类本科生授课教师:机械工程学院机制系杨莉2007年2月数控技术教案第一节内容(第一章概述)一、教学目的1.掌握数字控制和数控机床等基本概念。
2.掌握数控机床的组成及分类,了解数字控制原理及数控机床的加工特点,一般了解数控技术的产生背景、发展现状及发展趋势。
说明:第一章重点为教材第一、第二节内容,对于一些概念及细节问题可通过以后章节的学习进一步加深理解。
二、教学时间:2课时三、内容与进度四、教学方法介绍基本概念,讲授数字控制原理,分析数控机床的组成,根据以上讲述内容再归纳数控机床的加工特点,借助简图和表格等形式配合内容讲解。
结合数控技术的发展将课程前沿问题介绍给学生。
五、作业1.何谓数字控制,数控机床?2.数控机床由哪几部分组成,简述其工作原理。
3.数控机床如何分类?4.如何选择数控机床。
数控技术教案第二节内容(第二章数控加工程序的编制)一、教学目的1.学习数控加工工艺的基础知识。
2.数控机床坐标系教学时间:2课时四、内容与进度五、教学方法根据学生已掌握的工艺知识,对编程基本知识先提出问题,启发学生思考,然后再系统讲解。
主要介绍数控加工的工艺知识。
六、作业1.简要说明数控编程的内容与步骤。
2.如何确定确定车床、铣床坐标系?3.选择进给路线考虑哪些因素?第三节内容 (第二章数控加工程序的编制)一、教学目的1.学习数控加工工艺的基础知识。
2.掌握手工编程用G 代码,M 代码及其他代码。
说明:要求学生熟练掌握常用G 、M 代码功能。
二、 教学时间: 2课时 三、内容与进度四、教学方法本节课内容主要讲授手工编程所用代码,每个代码应配以实例讲解,同组代码重点讲解一种,其他可通过课堂和课后作业掌握,手工编程必须经过大量练习才能熟练编制。
五、作业1.了解程序编制的标准规定和代码 2.常用刀具补偿指令有哪些? 3.编写图示由A 点到B 点加工程序。
3题图 4题图 4.用绝对坐标和增量坐标编写圆弧AB ,圆弧BA 的加工程序。
) O (0,第四节内容(第二章数控加工程序的编制)一、教学目的1.掌握机床常用的编程指令。
2.通过孔加工程序、车削加工程序等,使学生进一步掌握程序编制方法,能独立编写简单的加工程序。
二、教学时间:2课时三、内容与进度四、教学方法要正确编制加工程序,仅仅学会编程代码是不够的。
本节通过编程实例讲解编程方法,重点把工艺方面知识多介绍一些,要与生产实际紧密结合,并安排学生做编程实验,使学生真正会使用数控机床。
五、作业1.如图所示,要求加工的零件轮廓ABCD,起刀点选在O点,采用刀具半径补偿(G42)处理后,绘出刀具中心轨迹。
yO第五节内容(第二章数控加工程序的编制)一、教学目的1.通过习题进一步掌握编程。
2.选择实际生产加工中零件,练习编程的全过程。
说明:学生会操作数控机床,必须会编制加工程序,手工编程是基础,要求学生必须掌握。
二、教学时间:2课时三、内容与进度四、教学方法在第二章学习阶段,通过答疑、批改作业,发现的问题在一小节习题课中解决。
根据生产加工零件,对各种加工方法进行工艺分析,确定合理加工方案,编写加工程序。
五、作业1.如图1所示,原点为起刀点,试用绝对坐标或增量坐标编写孔加工程序。
图12.手工编写图2所示零件的车削加工程序。
该零件需要精加工,图中φ100表面不加工。
选用具有直线、圆弧插补功能的数控车床加工该零件。
Ф图2数控技术教案第六节内容 (第二章数控加工程序的编制)1.掌握自动编程系统的软件程序的构成。
2.了解 APT 自动编程系统。
3.能读懂用APT 语言编写的零件源程序。
4.了解图形编程的基本概念、数控加工仿真的概念、意义。
二、教学时间: 2课时 三、内容与进度四、教学方法先讲自动编程系统的组成、特点及发展,再通过例题讲述APT 语言源程序的编制,把在编程过程中涉及到的控制面、APT 语句和后置处理程序语句等内容在这节课介绍。
五、作业1.如图所示,原点为起刀点,圆弧半径均为R10,用APT 语言编制轮廓铣削加工程序。
30 40 30 Y X10201020 0数控技术教案第七节内容(第三章数控系统的加工控制原理)一、教学目的1.掌握数控装置的工作过程。
2.掌握插补的基本概念,了解插补方法的分类。
3.掌握逐点比较法的插补原理。
二、教学时间:2课时三、内容与进度四、教学方法第三章讲插补原理前,讲述数控装置的工作过程,使学生有一个总体认识,便于以后学习。
最后介绍基本概念。
五、作业1.何谓插补?2.叙述数控装置的工作过程。
3.常用插补方法分哪两类?数控技术教案第八节内容(第三章数控系统的加工控制原理)一、教学目的1.掌握逐点比较法的插补原理。
2.熟练掌握逐点比较法基本算法、象限处理。
3.了解逐点比较法的合成进给速度4.说明:要求通过例题与习题熟练掌握逐点比较法插补全过程。
二、教学时间: 2课时三、内容与进度四、教学方法逐点比较法是最简单的插补方法,按插补的四个步骤讲解,学生容易理解和掌握。
重点讲解第一象限插补,其它象限插补公式找出规律,要求学生自己推导,并能验证插补轨迹的对错。
五、作业1.直线OA的起点在坐标原点,终点坐标为(4,7),用逐点比较法对它进行插补。
2.用逐点比较法加工第一象限逆圆,起点坐标为A(4,0),终点坐标为B(0,4),写出插补过程,并画出插补轨迹。
数控技术教案一、教学目的1.熟练掌握数字积分法直线、圆弧插补原理、各象限处理方法。
2.掌握数字积分法稳速控制和提高插补精度措施。
说明:要求通过例题与习题熟练掌握数字积分法插补全过程。
二、教学时间: 2课时三、内容与进度四、教学方法从积分求面积开始,再利用十进制数进行长度分割、累加,将积分原理讲透,然后讲直线、圆弧插补,借助教材中的例题,学习插补全过程。
推导速度与加工长度或圆弧半径的关系,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
五、作业1.写出用数字积分法加工第一象限直线OB的插补过程,其中O(0,0),B (5,4),并画出插补轨迹。
2.第一象限逆圆,起点为(5,0),终点为(0,5),用数字积分法,选用3位寄存器对此圆弧进行插补。
数控技术教案一、教学目的1.掌握数据采样插补原理。
2.掌握数据采样直线函数法插补。
3.了解扩展DDA数据采样直线、圆弧插补原理。
4.掌握刀具补偿原理,了解进给速度控制。
说明:数据采样插补应用愈来愈广泛,要求学生掌握插补原理和方法。
二、教学时间: 2课时三、内容与进度四、教学方法数据采样插补与基准脉冲插补的特点及用场合先做交代,然后学习插补原理,插补方法。
公式推导要认真找出替代关系,近似取代要说明理由。
采样插补几种方法的特点简单阐明。
五、作业1.数据采样插补原理?2.说明插补精度与插补周期、速度的关系。
3.为什么直线函数法圆弧插补可采用近似算法?4.扩展DDA数据采样圆弧插补原理?5.在切削过程中,刀具半径补偿的执行过程分为哪三个步骤?数控技术教案第十一节内容(第四章数控装置)一、教学目的1、.了解数控装置的作用、硬件结构。
2..基本掌握数控软件的数据转换流程、特点。
二、教学时间: 2课时三、内容与进度四、教学方法利用多媒体用课件讲述计算机数控装置,了解数控装置软、硬件结构,数控装置的工作过程,会合理选择数控机床。
五、作业1.简述数控装置的作用。
2.在切削过程中,刀具半径补偿的执行过程分为哪三个步骤?3.如图所示,要求加工的零件轮廓ABCD,起刀点选在O点,采用C功能刀具半径补偿(G42)处理后,绘出刀具中心轨迹。
yO x数控技术教案一、教学目的1.掌握数控软件的特点、基本结构。
2.了解输入/输出接口的任务。
说明:学习第四章,初步建立起CNC数控装置的整体概念。
二、教学时间:2课时三、内容与进度四、教学方法绘出数控软件的数据转换流程,并分析各部分的作用。
数控软件的特点,先归纳后分解,两个特点重点介绍。
由微机原理中学到的接口技术,对数控装置的数控软件的特点讲述。
五、作业1.绘出数控软件的数据转换流程。
2.数控软件的特点。
3.输入/输出接口的任务。
数控技术教案一、教学目的1.掌握PLC的基本概念。
2.学会PLC编程的基本方法。
二、教学时间:2课时三、内容与进度四、教学方法通过实例讲解PLC的基本概念和编程方法,让学生绘制梯形图,写出语句表,增加学生的兴趣。
五、作业1.PLC的作用。
2.PLC编程练习数控技术教案第十四节内容(第五章位置检测装置)一、教学目的1.了解位置检测装置作用,位置检测装置的分类2.掌握旋转变压器、感应同步器结构与工作原理,应用。
3.掌握脉冲编码器的工作原理、应用说明:第五章内容,应重点了解各种检测装置的性能、特点及应用范围,能够正确选用各种检测装置。
讲具体装置时要与各种分类相联系。
二、教学时间:2课时三、内容与进度四、教学方法这节介绍数字检测装置,比较模拟与数字检测装置的特点,分析绝对和增量测量装置的工作原理,研究间接、直接测量的精度影响。
五、作业1.简述旋转变压器、感应同步器结构与工作原理。
2.简述绝对式与增量式脉冲编码器的工作原理。
数控技术教案第十五节内容(第五章位置检测装置第六章数控机床的伺服系统)一、教学目的1.掌握光栅的工作原理、应用。
2.了解光栅位移-数字转换系统3.掌握机床伺服系统的组成、分类和对伺服系统的要求。
二、教学时间:2课时三、内容与进度四、教学方法数控机床的伺服系统是一个自动控制系统它与普通机床进给系统有着本质区别,对伺服系统有明确认识。
五、作业1、简述光栅的工作原理,写出W和P与θ的关系。
2..试述莫尔条纹特性。
3.简述伺服系统的作用与分类。
数控技术教案第十六节内容(第六章数控机床的伺服系统)一、教学目的2.掌握步进电机的工作原理、性能指标。
3.掌握步进电机的控制和驱动。
说明:重点掌握步进电机的结构、工作原理和主要性能指标。
二、教学时间: 2课时三、内容与进度四、教学方法按步进电机的结构,工作原理及性能指标顺序讲解,对计算问题举例说明。
复习JK触发器工作原理,讲硬件环行分配器的设计,工作过程,启发学生思考。
软件环行分配器主要介绍工作顺序。
单电压与双电压驱动线路讲其各自特点,应用情况五、作业1.简述步进电机的工作原理。
2.影响步进电机步距角有哪些?3.步进电机驱动控制线路组成。
数控技术教案第十七节内容(第六章数控机床的伺服系统)一、教学目的1.掌握数控机床用交流电机。
2.掌握交流电机的速度控制。
3.了解交流电机变频调速与控制。
二、教学时间:2课时三、内容与进度四、教学方法交流电机在数控机床的应用愈来愈广泛,交流电机主要用来调速,介绍三种不同的调速特性,讲述应用最多的变频调速,把模拟和数字控制两种方式分别阐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