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内江市威远县威远中学高中生物必修3《41种群的特征》课件

合集下载

高中生物必修3优质课件6:4.1 种群的特征

高中生物必修3优质课件6:4.1 种群的特征
❖出生率和死亡率、年龄组成,性别比例以及 迁人和迁出等都可以影响种群的数量变化。
❖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和迁出是决定种群数 量变化的主要因素。
迁入率和迁出率也决定了种群密度的大小。
4.年龄组成 (1)概念:种群中各年龄期个体所占比例。一般分 为幼年(尚无生殖能力)、成年(有生殖能力)和老年(丧 失生殖能力)三个阶段。 (2)类型:(一般分三种类型)
①增长型:特点是幼年个体大 老年 量成长为成年产生后代,老年 个体死亡的少,出生的比死亡 成年 的多,种群的个体数越来越多。幼年
2.出生率和死亡率 (1)概念:在单位时间内新产生(或死亡)的个体 数目占该种群个体总数的比率。 (2)表达方式:通常以a%表示。 举例说明:例如1983年我国平均每10万人口出生 1862个孩子,该年度人口出生率为1.862%。
(3)意义:出生率和死亡率是种群数量及密度改变 的直接表现。种群的内部和外界因素影响都以改变 出生率和死亡率来体现。
①雌雄相当型:特点 是雌性和雄性个体数 目大体相等。 这种类型多见于高等 动物。
②雌多雄少型:特点是雌性个体显著多于雄性个体。 这种类型常见于人工控制的种群及蜜蜂、象海豹等群 体动物。
③雌少雄多型:特点是雄性个体明显多于雌性个体。 这种类型较为罕见。如家白蚁等营社会性生活的动物。
(3)性别比例的应用:利用人工合成的性引诱剂诱 杀某种害虫的雄性个体,破坏害虫种群正常的性别 比例,从而达到杀虫效果。 (4)性别比例的意义:影响种群密度的变动。
怎样控制害虫数 量,以防止虫灾发生?
一、调查种群密度的方法
1.种群密度 (1)含义:种群在单位面积或单位体积中的个体数就
是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 (2)表示方法:①小范围的水生生物——单位体积

高中生物必修三同步课件4.1 种群的特征(共30张PPT)

高中生物必修三同步课件4.1 种群的特征(共30张PPT)

二、出生率和死亡率
1.出生率是指在单位时间内新产生的个体数目占该种群个体总数的比 率。 2.死亡率是指在单位时间内死亡的个体数目占该种群个体总数的比率。
三、迁入率和迁出率
对一个种群来说,单位时间内迁入或迁出的个体,占该种群个体总数的 比率,分别称为迁入率或迁出率。
四、年龄组成
1.概念:种群的年龄结构是指一个种群中各年龄期的个体数目的比例。 2.类型:增长型、稳定型、衰退型。
A.甲是增长型,乙是稳定型,丙是衰退型 B.甲是稳定型,乙是增长型,丙是衰退型 C.甲是增长型,乙是增长型,丙是衰退型 D.甲、乙、丙三个种群都是稳定型
解析:根据表中数据,甲中幼年个体最多,老年个体最少,可预测种群出生率大于 死亡率,种群密度逐渐增加,因而是增长型;乙各年龄期的个体数相同,预测种群 出生率与死亡率接近,种群密度基本不变,因而是稳定型;丙中幼年个体最少,老 年个体最多,预测种群出生率小于死亡率,种群密度逐渐降低,因而是衰退型。 答案:A
(1)样方法:在被调查种群的分布范围内,随机选取若干个样方,通过计 数每个样方内的个体数,求得每个样方的种群密度,以所有样方种群密度的 平均值作为该种群的种群密度估计值。 取样的关键要做到随机取样,不能掺 入主观因素。五点取样法和等距取样法是常用的取样方法。 (2)标志重捕法:许多动物的活动能力强,活动范围大,不宜用样方法来 调查种群密度,因此常用标志重捕法。也就是在被调查种群的活动范围内, 捕获一部分个体,做上标记后再放回原来的环境,经过一段时间后进行重捕, 根据重捕到的动物中标记个体数占总个体数的比例,来估计种群密度。
1.在种群的数量特征中,种群密度是最基本的数量特征。 种群密度越高, 一定范围内种群个体数量越多。 2.出生率和死亡率以及迁入率和迁出率是决定种群数量和种群密度的 直接因素。出生率高于死亡率,迁入率高于迁出率时,种群密度增大;相反, 种群密度减小。 3.年龄组成是预测种群密度未来变化趋势的重要依据。 增长型:出生率 > 死亡率→增大 年龄 组成 稳定型:出生率 ≈ 死亡率→基本不变 种群密度 衰退型:出生率 < 死亡率→减小

人教版生物必修三4.1《种群的特征》课件(共30张PPT)

人教版生物必修三4.1《种群的特征》课件(共30张PPT)
例1、在调查一块方圆2hm2的农田中田鼠的数量时, 放置100个捕鼠笼,一夜间捕获了42只,将捕获的 田鼠经标记后在原地释放。数日后,在同一地点再 放置同样数量的捕鼠笼,捕获了38只,其中有上次 标记的个体12只。则该农田中田鼠的种群数量大概 有多少只?
N=(42×38)/12=133只
人教版生物必修三4.1《种群的特征》 课件( 共30张PPT)
逐个计数:分布范围小,个体较大的种群
样方法
估算方法:
标志重捕法
人教版生物必修三4.1《种群的特征》 课件( 共30张PPT)
人教版生物必修三4.1《种群的特征》 课件( 共30张PPT)
(一)样方法: 探究:
用样方法调查草地中某种双子 叶植物的种群密度
人教版生物必修三4.1《种群的特征》 课件( 共30张PPT)
1、请估算材料中绵羊的种群密度
n × M ÷10 只/hm2 m
2、思考用于标记绵羊的标记物有何要求。
人教版生物必修三4.1《种群的特征》 课件( 共30张PPT)
人教版生物必修三4.1《种群的特征》 课件( 共30张PPT)
标志重捕法应注意的问题:
①调查期限不宜过长或过短。 过长会发生个体的出生和死亡,增加迁入
人教版生物必修三4.1《种群的特征》 课件( 共30张PPT)
人教版生物必修三4.1《种群的特征》 课件( 共30张PPT)
如何调查一片草地中蒲公英的种群密度?
9
10
10
1
8
N=(9+8+10+10)÷4=9.25株/m2≈9株/m2
人教版生物必修三4.1《种群的特征》 课件( 共30张PPT)
人教版生物必修三4.1《种群的特征》 课件( 共30张PPT)

最新-高中生物必修3课件:4.1种群的特征43张 共43张 精品

最新-高中生物必修3课件:4.1种群的特征43张 共43张 精品

均匀分布
随机分布
集群分布
练一练
【例3】图甲、图乙为种群的年龄组成曲线图,如不 考虑其它因素,种群甲和种群乙的年龄组成类型是








年龄
A.衰退型和增长型
C.增长型和衰退型
年龄
B.稳定型和衰退型 D.稳定型和增长型
【例4】预测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人口数量未来 动态的信息主要来自于( )
A.现有人口数量和密度 B.目前的年龄组成 C.男女之间的性别比例 D.出生率、死亡率和迁移率
M(总标志数)
【例2】
在对某种鼠的调查中,调查范围为1 公顷,第一次捕获并标记39只鼠,第二次 捕获34只鼠,其中有标记的鼠15只。请运 用数学方法估算这个种群的种群密度(单 位为只/公顷)
(1)N总=(39×34)/15=88只
(2)种群密度=88/1=88只/公顷
科技小组调查仁寿区域家燕的种群密度做 了如下处理,你认为比较合理的是?
种群有的但个体没有的特征
一、种群的特征
年龄组成
种群密度
出生率和死亡率
性别比例
迁入率和迁出率
数量特征
一、种群密度
种群在单位面积或单位体积内的个体数量。
种群密度较高
种群密度很低
1、种群密度 ——最基本的数量特征
(1)概念: 种群在单位面积或单位体积中的个体数就是种群密度。
例:①养鱼池中每立方米的水体中鲫鱼的数量; ②每平方千米农田面积内田鼠的数量。
谢谢观看
下课
A 增长型
B 稳定型
C 衰退型
类 型 增长型
稳定型
衰退型
年龄组成 幼年个体很多, 各年龄期的个体 老年个体很多,

四川省内江市威远县威远中学高中生物必修3《41种群的特征》PPT课件

四川省内江市威远县威远中学高中生物必修3《41种群的特征》PPT课件

.
6
怎样控制害虫数量,以防止虫灾发生?
.
7
(二)种群的数量特征 1、种群密度
(1)概念:单位空间内(面积或体积中)个体 的数量称为种群密度。 (个/m2、km2、m3)
例如:在养鱼池中每立方米的水体内非洲鲫鱼的数量; 每平方千米田面积内黑线姬鼠的数量等。
注意:种群密度不同于种群的大小
(是指种群内个体数量的多少)
.
17
.
18
调查某草原田鼠数量时,在设置1公顷的调查区 内,放置100个捕鼠笼,一夜间捕获鼠32头,将捕 获的鼠经标记后在原地释放。数日后,在同一地方 再放置同样数量的捕鼠笼,这次共捕获30头,其中 有上次标记过的个体10头。请回答下列问题:
(1)若该地区田鼠种群个体总数为N,则
N=_____9_6_____头。
(2)要使上面所计算的种群个体总数和实际相符,
理论上在调查其必须满足的两个条件是 BC 。
A.有较多个体迁出调查区
B.调查区内没有较多个体死亡
C.调查区内没有较多个体出生
D.有较多个体迁入调查区.
19
标志重捕法的注意问题:
A.标志物和标志方法对动物的寿命和行为不会产生 伤害
B.标志物不能醒目,不能影响被标志动物正常的生 活
3、迁入率与迁出率 4、年龄组成
种群的年龄组成是指一个种群中 各年龄期个体数目的比例。
按其生殖年龄可把种群中的个体区分为三
个生态时期:繁殖前期(即幼年)、繁殖期
(即成年)和繁殖后期.(即老年)。
28
.
29
.
30
(二)种群特征 1、种群密度 2、出生率与死亡率 出生率和死亡率是决定种群大小和
种群密度的重要因素。 3、迁入率与迁出率 决定种群变化的不可忽视的因素。 4、年龄组成

高中生物人教版必修三《4.1种群的特征》课件(完美版)

高中生物人教版必修三《4.1种群的特征》课件(完美版)
一、启发类
1. 集体力量是强大的,你们小组合作了吗?你能将这个原理应用于生活吗?你的探究目标制定好了吗? 2. 自学结束,请带着疑问与同伴交流。 3. 学习要善于观察,你从这道题中获取了哪些信息? 4. 请把你的想法与同伴交流一下,好吗? 5. 你说的办法很好,还有其他办法吗?看谁想出的解法多? 二、赏识类
1、“读”是我们学习语文最基本的方法之一,古人说,读书时应该做到“眼到,口到,心到”。我看,你们今天达到了这个要求。 2、大家自由读书的这段时间里,教室里只听见琅琅书声,大家专注的神情让我感受到什么叫“求知若渴”,我很感动。 3、经过这么一读,这一段文字的意思就明白了,不需要再说明什么了。 4、请你们读一下,将你的感受从声音中表现出来。 5、读得很好,听得出你是将自己的理解读出来了。特别是这一句,请再读一遍。
1. 说得太好了,老师佩服你,为你感到骄傲! 2. 你的设计(方案、观点)富有想象力,极具创造性。 3. 我非常欣赏你的想法,请说具体点,好吗? 4. 某某同学的解题方法非常新颖,连老师都没想到,真厉害! 5. 让我们一起为某某喝彩!同学们在学习过程中,也要敢于猜想,善于猜想,这样才能有所发现,有所创造! 三、表扬类
归纳总结
1 调查步骤
捕捉标记 放归 重捕计算2 标志重捕法注意事项
a不能影响动物正常生命活动 b不能过分醒目 c要能维持一段时间 d 研究期间没有较多个体出生或死亡,迁入或迁出。 e标记个体均匀分布
在对某兔种群密度的调查中,第一次捕获并标记46 只,第二次捕获25只,期中有标记兔12只,则该 种群数量为__D__只
第二次捕捉中的标记数
此页为防盗标记页(下载后可删)
1、你的眼睛真亮,发现这么多问题! 2、能提出这么有价值的问题来,真了不起! 3、会提问的孩子,就是聪明的孩子! 4、这个问题很有价值,我们可以共同研究一下! 5、这种想法别具一格,令人耳目一新,请再说一遍好吗? 6、多么好的想法啊,你真是一个会想的孩子! 7、猜测是科学发现的前奏,你们已经迈出了精彩的一步! 8、没关系,大声地把自己的想法说出来,我知道你能行! 9、你真聪明!想出了这么妙的方法,真是个爱动脑筋的小朋友! 10、你又想出新方法了,真会动脑筋,能不能讲给大家听一听? 11、你的想法很独特,老师都佩服你! 12、你特别爱动脑筋,常常一鸣惊人,让大家禁不住要为你鼓掌喝彩! 13、你的发言给了我很大的启发,真谢谢你! 14、瞧瞧,谁是火眼金睛,发现得最多、最快? 15、你发现了这么重要的方法,老师为你感到骄傲! 16、你真爱动脑筋,老师就喜欢你思考的样子! 17、你的回答真是与众不同啊,很有创造性,老师特欣赏你这点! 18、××同学真聪明!想出了这么妙的方法,真是个爱动脑筋的同学! 19、你的思维很独特,你能具体说说自己的想法吗? 20、这么好的想法,为什么不大声地、自信地表达出来呢? 21、你有自己独特想法,真了不起! 22、你的办法真好!考虑的真全面! 23、你很会思考,真像一个小科学家! 24、老师很欣赏你实事求是的态度! 25、你的记录很有特色,可以获得“牛津奖”!

新人教版必修3生物:4.1《种群的特征》课件(共31张PPT)

新人教版必修3生物:4.1《种群的特征》课件(共31张PPT)

出生率和 死亡率 年龄结构
性别比例
迁入率和 迁出率
种群中雌雄个体数目的比例
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种群密度
单位时间内迁入或迁出个体数占该 直接影响种群大小和种群密度 种群个体总数的比例
2.各特征之间的联系(如图所示)

Content
特别提醒:

Content
(1)种群的基本特征除了数量特征之外,还有: ①空间特征:种群中的个体在空间上的分布情况多种多样,
(
B
)
二、种群的特征及其内在联系

Content 项目
特征
种群密度
1.种群的特征比较
定义 特点或作用
①不同物种,种群密度不同 单位面积或体积内某种群的个体数 ②同一物种,种群密度可变 样方法 ③调查 量 标志重捕法 方法 种群单位时间内新产生(死亡)的 决定种群大小和种群密度 个体数目占该种群个体总数的比率 一个种群中各年龄期的个体数目的 ①三种类型:增长型、稳定型、衰退型 比例 ②可预测种群数量的变化趋势
占该种群个体总
数的比率。死亡率是指在单位时间内 死亡的个体数目 占该种群个体 总数的比率。繁殖能力强的种群 ,种群增长 出生率高 。 快
3.迁入率和迁出率 对一个种群来说,单位时间内迁入和迁出的个体,占该种群个体 总数的比率,分别称为 迁入率 或 迁出率 。 4.年龄组成和性别比例 (1)种群的年龄结构是指一个种群中 各年龄期 的个体数目的比 例,大致分为 增长型 、 稳定型 、 衰退型 三种类型。 (2)性别比例是指种群中 个体数目的比例。 雌雄 三、种群的空间特征 1.概念:组成种群的个体,在其生活空间中的 位置状态 或 。 布局 2.类型:① 均匀 分布;② 随机 分布;③ 集群 分 布。

高中生物必修3课件:4.1种群的特征43张 共43张

高中生物必修3课件:4.1种群的特征43张 共43张

第三步:求种群密度 (如何减少误差?)
样方1 样方2 样方3 样方4 …… 样方n
N1
N2
N3
N4 …… Nn
种群密度=(N1+N2+N3+N4+…+Nn)/n
适用范围:一般为植物
知识延伸
除了植物种群密度、昆虫卵的密度、作物植株上 蚜虫的密度、跳蝻的密度等,也可以采用样方法。 对于有趋光性的昆虫,可以用黑光灯诱捕的方法 调查它们的密度。
• 在调查植物种群密度的探究活动中,有以 下实践活动,阅读后请回答相关问题。
• (1)若一块农田长100m,宽30m,在对该 地块的蒲公英进行种群密度调查时,取10 个样方,那么,从长的一边计起,第二个 样方的中心应在地长的________m,地 宽的________m处。
15 15
第二步:样方内计数 计数原则:“计上不计下,计左不计右,及其夹
年龄组成预测未来种群数量变化趋势。
A 增长型
B 稳定型
C 衰退型
年龄组成为稳定型的种群,种群数量在近期一定能 保持稳定吗?年龄组成为衰退型的种群呢?
不一定,种群数量不只受年龄组成的影响,还受迁入率 和迁出率、食物、天敌、气候等因素的影响。
(2)性别比例
概念:种群中雄性个体和雌性个体所占的比例。 应用:
个样方,通过计数每个样方内的个体数,求得每个
样方的种群密度,以所有样方法种群密度的平均值
作为该种群的种群密度估计值。
第一步:取样方 面积有大有小,形状有方形、圆形等 随机取样
五点取样法
等距取样法
0.3m
1.2m
估算模型中模拟苦菜的种群密度
①、取样地 ②、等分(拉中线、取等分点) ③、取中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种群的理解,错误的是 A.种群具有一定的时空限制 B.种群是同种个体的有机组合 C.种群一经形成,其特征不变 D.种群特征是单独个体不具备的
巩固练习
某种群中年轻的个体非常多,年老的个体 很少,这样的种群密度会(A)
•A.越来越大
C.越来越小
A
B.相对稳定
C H I
D.绝对不变
巩固练习
农业生产上常用人工合成的性引诱剂诱杀害 虫的雄性个体,使之不能与雌虫个体交尾, 致使害虫的种群密度( ) A A.明显下降 B.明显上升 C.保持稳定 D.越来越大
出生率高,死亡率低 是导致我国人口增长过快 的主要原因。
在一个玻璃容器内,装入一定量的符合小球藻 生活的营养液,接种少量的小球藻,每隔一段 时间测定小球藻的个体数量,绘制成曲线,如 右图所示:
下列4图中能正确表示 小球藻种群数量增长率随 时间变化趋势的曲线是
A
B
C
D
(二)种群特征 1、种群密度 2、出生率与死亡率
每一个个体在种群分布领域中各个点出现的机 会是相等的,并且某一个体的存在不影响其他 个体的分布。 随机分布比较少见,只有在环境资源分布 均匀一致、种群内个体间没有彼此吸引或排斥 时才容易产生。 例如,森林地被层中一些蜘蛛的分布与面 粉中黄粉虫的分布,以种子繁殖的植物在自然 散布于新的地区时也经常体现为随机分布。
均匀分布(uniform distribution)的特征是,
种群的个体是等距分布,或个体间保持一定的均匀的 间距。均匀分布形成的原因主要是由于种群内个体之 间的竞争。 例如,森林中植物为竞争阳光(树冠)和土壤中 营养(根际),沙漠中植物为竞争水分都能导致均匀 分布。虫害或种内竞争发生时也可造成种群个体的均 匀分布。地形或土壤物理性状呈均匀分布等客观因素 或人为的作用,都能导致种群的均匀分布。 均匀分布在自然种群中极其罕见,而人工栽培的 种群(如农田、人工林),由于人为保持其株距和行 距一定则常呈均匀分布。
牧民在承包的草场上该放养多少头羊, 经济效益才最好?
怎样控制害虫数量,以防止虫灾发生?
(二)种群的数量特征 1、种群密度
(1)概念:单位空间内(面积或体积中)个体 的数量称为种群密度。 (个/m2、km2、m3) 例如:在养鱼池中每立方米的水体内非洲鲫鱼的数量; 每平方千米田面积内黑线姬鼠的数量等。 注意:种群密度不同于种群的大小 (是指种群内个体数量的多少)
巩固练习
预测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人口数量未来动 态的信息主要来自于( B ) A.现有人口数量和密度 B.目前的年龄组成 C.男女之间的性别比例 D.出生率、死亡率和迁移率
巩固练习
图甲、图乙为某种生物种群的年龄组成曲线, 如不考虑其他因素,种群甲和种群乙未来个体 数量的发展趋势是
B
A、衰退型和增长型 B、增长型和衰退型 C、 稳定型和衰退型 D、稳定型和增长
第4章 种群和群落
第1节 种群的特征
第1章
第2章
第 3章
在一定的自然区域内,同种生物的全部个体,叫 种群。
种群 同一时间内聚集在一定区域中的各种生物种群的 集合,叫群落。
群落
回顾1:
判断下列属于种群的是哪几项(多选)
A.一片森林里全部的蛇 B.一片草地上的全部蒲公英 C.一片农田中所有的虫 D.一块稻田中所有的水稻
出生率是指种群中单位数量的个体在 单位时间内新产生的个体数目。 死亡率是指种群中单位数量的个体在单 位时间内死亡的个体数目。
出生率和死亡率是决定种群大小和种群 密度的重要因素。
(二)种群特征 1、种群密度 2、出生率与死亡率
3、迁入率与迁出率
单位时间内迁入或迁出的个体, 占该种群个体总数的比率,分别称为 迁入率或迁出率。
种群密度是会变化的!
影响种群密度的因素主要有: 物种的个体大小——个体大的物种密度低。 生存资源的供给能力——生存资源丰富的地方 种群密度高。 周期性变化——环境条件的周期性变化引起种 群密度周期性变化。如候鸟飞来时密度较高,飞走 后密度为零。蚊子密度夏天高,冬天低。 外来干扰——如农田中洒农药后害虫因大量死 亡而密度很快下降。 天敌数量的变化——如猫增多导致鼠密度下降; 青蛙增多导致害虫减少。 偶然因素——如流行病、水灾、旱灾……
调查一般的植物种群、昆虫卵的密度、 作物植株上蚜虫的密度、跳蝻的密度等, 都可以采用样方法。
如果一些动物活动能力强,活动范围大, 还能用样方法吗?
(2)标志重捕法:
(常用于大多数动物的种群密度的调查)
在被调查种群的活动范围内,捕获一部分
个体作上标记后Leabharlann 再放回原来的环境,经过一段时间后进行重捕,根据重捕到的动物中标记个体
决定种群个体数目变动的关系图
性别比例
影响密度大小 直接影响 预测变化趋势 种群密度 年龄组成 种群数量 决定密度大小
迁移率、迁入率 出生率、死亡率
外界环境
三、种群的空间特征
组成种群的个体,在其生活空间中的位置状态或 布局叫做种群的空间特征
均匀分布
随机分布
集群分布
随机分布(random distribution)指的是
数占总个体数的比例,来估计总体密度。
调查某草原田鼠数量时,在设置1公顷的调查区 内,放置 100 个捕鼠笼,一夜间捕获鼠 32 头,将捕 获的鼠经标记后在原地释放。数日后,在同一地方 再放置同样数量的捕鼠笼,这次共捕获30头,其中 有上次标记过的个体10头。请回答下列问题:
(1)若该地区田鼠种群个体总数为N,则 96 N=___________ 头。 (2)要使上面所计算的种群个体总数和实际相符, 理论上在调查其必须满足的两个条件是 BC 。 A.有较多个体迁出调查区
种群的数量特征----种群密度、出生率与死 亡率、迁入率与迁出率、年龄组成、性别比 例等 种群的空间特征----种群个体在其生活空间 中的位置状态或布局,包括均匀分布、随机 分布、成群分布。
巩固练习
A C 。 下列因素能引起种群密度增大的有————
A、种群中幼年个体增多 C、环境中水热条件适宜 E、环境中天敌增多 B、种群性别比例改变 D、种群中幼年个体减少 F、环境中阳光不足
总结:
1、种群是生物繁殖的单位,是生物进化 的单位; 2、种群数量的变化规律是研究种群的核心 问题; 3、与种群数量变化紧密相关的是种群的下 列特征:种群密度、出生率与死亡率、迁 入率与迁出率、年龄结构、性别比例等。 4、影响种群数量变化的直接因素有迁入 率与迁出率、出生率与死亡率。
种群的特征:
1960年世界主要地区的人口年龄结构
稳定型
1960年世界主要地区的人口年龄结构
增长型
(二)种群特征 1、种群密度 2、出生率与死亡率 3、 迁入率与迁出率 4、年龄组成 、性别比例
指雌雄个体数目在种群中所占的比例。
种群的性别比例失调,对种群密度 有什么影响?
性别比例通过影响出生率来影 响种群密度
(二)种群特征 1、种群密度 2、出生率与死亡率
3、迁入率与迁出率 4、年龄组成 种群的年龄组成是指一个种群中 各年龄期个体数目的比例。
按其生殖年龄可把种群中的个体区分为三 个生态时期:繁殖前期(即幼年)、繁殖期 (即成年)和繁殖后期(即老年)。
(二)种群特征 1、种群密度 2、出生率与死亡率 出生率和死亡率是决定种群大小和 种群密度的重要因素。 3、迁入率与迁出率 决定种群变化的不可忽视的因素。 4、年龄组成 对于预测种群数量变化趋势具有重要意义。
巩固练习
下列直接影响动物密度变化的是( ) A A.出生率、死亡率和迁入、迁出 B.年龄组成和出生率、死亡率 C.性别比例和出生率、死亡率 D. 性别比例和年龄组成
巩固练习
假如要调查一块农田中某种鼠和蚯蚓的种 群密度,你将分别采用什么方法?
巩固练习
在一块草原上有8户牧民,每户牧民各养了 一群羊,其中有6户养的是绵羊,有2户养 的是山羊,这块草原上的8群羊是( ) A.六个种群 B.一个种群 C C.两个种群 D.八个种群
B.调查区内没有较多个体死亡 C.调查区内没有较多个体出生 D.有较多个体迁入调查区
标志重捕法的注意问题:
A.标志物和标志方法对动物的寿命和行为不会产生 伤害 B.标志物不能醒目,不能影响被标志动物正常的生 活 C.标志符号必须能够维持一定的时间,在调查期内 不能脱落 D.在调查期内应该没有太多个体出生与死亡,同时 也没有太多的个体的迁入与迁出。
影响种群密度的直接因素: 死亡率
迁入率
种群密度
迁出率
出生率
(二)种群特征 1、种群密度
2、出生率与死亡率
出生率是指种群中单位数量的个体在 单位时间内新产生的个体数目。 死亡率是指种群中单位数量的个体在单 位时间内死亡的个体数目。
出生率和死亡率与种群密度的关系如何?
长期以来,我国的人口增长 很快,主要原因是什么?
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
(2)调查种群密度的方法
1)直接计数法:分布范围小、
个体较大的种群
样方法
2)估算法
标志重捕法
调查种群密度的方法
(1)样方法
①含义:在被调查种群的分布范围内,随机选 取若干个样方,通过计数每个样方内的个体数, 求得每个样方的种群密度,以所有样方种群密 度的平均值作为该种群的 种群密度估计值 ②举例:选取1m2山地,计算蒲公英为20棵, 则该样方的蒲公英密度为20/1=20(棵/m2) ③使用范围:多用于植物
性别比例
种群中雌雄个体数目的比例
类型:
⑴雌雄相当型:多见于高等动物(黑猩猩) ⑵雌多雄少型:人工控制的种群(鸡)。 ⑶雌少雄多型:社会性活动的群体(蜜蜂)。(只考 虑具有繁殖能力的个体)
性别比例在农业上的应用
性引诱剂(信息 素)诱杀某害虫 雄性个体
破坏性别比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