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生未完成

合集下载

《此生未完成》读后感

《此生未完成》读后感

《此生未完成》读后感一次偶然的机会,我有幸读到了这本书——《此生未完成》,这本书的作者是一个已经去世的癌患病人,可在她的文字里却丝毫感受不到悲伤和绝望的味道,全文都是满满的正能量。

即使病痛将她苦苦折磨,她却反将这种苦痛化作无所畏惧的精神时刻感动着每一个读者。

这本书让我感受到了生命的可贵,让我懂得了生命是支撑我们灵魂的支架。

只有活着,我们才能在父母渐渐苍老的时候,为他们遮风挡雨;只有活着,我们才能与朋友一起在成长的道路上努力,看到彼此成功的微笑;只有活着,我们才能享受生活给你带来的各种喜怒哀乐。

于娟老师在书中一边对着生命反思一边给世人们忠告,不要过度消费自己的身体。

这让我敲响了自己的警钟,我也反思到自己有很多很不好的生活习惯务必要改掉。

她还用自己幽默的语言讲述了病房里的故事,平日里卖馄饨的阿姨想要跳黄浦江自杀时,看到穿制服的人本能地想起躲避城管的日子,条件反射撒腿就结果跑自杀未遂;家在农村的56床阿姨将润滑油当成农药喝下去后,全家老少有人扶头、有人抠喉、开着一辆拖拉机跳跃在崎岖不平的山路上将她赶紧送往县医院的情形。

虽说看这些文字轻松愉快,可是看完之后都会让人沉思,生命这么可贵,高兴都还来不及呢,你怎么舍得就这样离开呢?我在眼里,于娟老师是个很优秀的人,她拥有幸福的家庭和渊博的知识,是很难得的人才。

谁能如此从容的面对明明幸福触手可及却无能为力的遭遇,但她又是普通的女儿、妻子、母亲。

作为女儿,还没能多陪陪父母,最重要的幸福已经没有时间享用,这是多么悲哀的事情;作为妻子,没办法和丈夫走到最后,又是多么苦痛;作为母亲,孩子应该是她在世上最艰难最不舍的存在,因为血浓于水谁也不能否认,没有机会看他慢慢长大又会有多么的无力。

“再大的苦痛,都会过去。

凡事不能杀死你的,最终都会让你更强。

”看完整本书,我便将它作为自己的座右铭。

生命太脆弱了,它随时可能终止,所以我们每时每刻都要感恩,要热爱生活,要勇敢面对。

在挫折困难还未来的时候,就该时刻警惕。

此生未完成经典语录

此生未完成经典语录

此生未完成经典语录
此生未完成:
1、人生就像一场旅行,每一段都有自己的经历,有些路要走,有些岔口要转,却依然朝着路上的目标,勇敢前进。

2、人生之路,走的决不会太远,但却因爱与希望,而有了坚实的信念,有了明确的方向,踏实地走下去,才能到达彼岸。

3、人生应当时时刻刻珍惜自己,去领悟世间的精彩,去探索生命中未知的一切,用真诚的心,去感悟生活的本质。

4、生活不止眼前之苟且,还有诗和远方,未来是个未知数,所以要有一种朝气蓬勃的精神,不断地拓宽自己的视野,坚定地走好自己的路。

5、在生活的道路上,不断地努力奋斗,不抛弃希望,不忘初心,勇敢地攀登顶峰,拓展眼界,结识朋友,追寻梦想,去创造属于自己的未完成。

读《此生未完成》有感1500字

读《此生未完成》有感1500字

读《此生未完成》有感1500字
《此生未完成》是一本非常励志的小说,讲述了主人公张淑芬在跌宕起伏的人生中不断奋斗不懈,培养勇于面对命运挑战的精神。

从小就面临着贫困生活及种种生活困难的张淑芬,却没有因此而放弃,与其他同学一样,努力学习,取得了出色的成绩,并且获得了奖学金的荣誉。

她的这种坚强的精神和努力的态度深深影响了我,让我感受到不管遭遇怎样的困难,只要我们努力,就一定可以实现自己想要的目标。

在张淑芬后来踏上人生另一个舞台时,这种坚强的精神必须更加坚强,经历着种种挫折,但最终仍然通过层层考验,迈步走向成功,实现了自己的理想。

看着张淑芬从一个普通的农民女孩变成一个成功的女性,我被其不断的奋斗精神所感动,也像她一样,在不断的努力后,实现自己的价值。

从《此生未完成》这本小说里,我特别佩服张淑芬不畏艰难险阻,勇往直前的精神,也从中受到了很多鼓舞,正是因为张淑芬这种不断拼搏的精神,我也会一直拼搏,创造出自己的一片天地。

于娟小说《此生未完成》经典语录

于娟小说《此生未完成》经典语录

于娟小说《此生未完成》经典语录《此生未完成》是于娟写下一年多病中日记,在日记中反思生活细节。

《此生未完成》一书中她乐观、豁达的人生观深深感动了无数人。

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推荐关于《此生未完成》的经典语录,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此生未完成》经典语录1、许是太苍老,该经历的都经历了;许是太年轻,该经历的都还没有去经历。

因为不再青葱,所以不会再故作沧桑想什么是岁月,什么是人生,因为还没有成熟,所以也不会有那般总结性的去想什么是成就,什么是得失。

于娟---《此生未完成》2、金贵银贵不如命贵,癌症病人和家属是最缺钱的,但是却最舍得花钱。

若是你对癌症病人说花钱能买命,不说病人本身,病人家属就会立马卖血剜肉割肾换了钱捧给你。

病急乱投医是古语,是病急之后很难绕开的传统骗局故事。

于娟---《此生未完成》3、现在回想,存在就是合理的,之所以世上有一帮专门骗取癌症病人钱财的骗子能得逞,是因为没人对癌症有患病经验,没人对得癌症有充足的准备和了解。

即便手法再低俗的骗子,稍稍准备个几天,骗骗毫无经验的病人和家属那绝对是如同囊中取物。

于娟---《此生未完成》4、大凡医道中人,多有慈悲心,看到垂死弱病之人难免心生悲悯,即便被病人磕碰冒犯也不太在意。

所以我的经验是,如果可以做到让病人直接和医生交流,那么最好直接对话。

于娟---《此生未完成》5、其实我写这些,只想告诉所有人:再大的苦痛,都会过去。

失恋也好、事业失败也好、婚姻破裂也好,哪怕得绝症也好,神马都是浮云。

我不太喜欢尼采,但是我喜欢他那句凡是不能杀死你的,最终都会让你更强。

于娟---《此生未完成》6、在生死临界点的时候,你会发现,任何的加班(长期熬夜等于慢性自杀),给自己太多的压力,买房买车的需求,这些都是浮云。

如果有时间,好好陪陪你的孩子,把买车的钱给父母亲买双鞋子,不要拼命去换什么大房子,和相爱的人在一起,蜗居也温暖。

于娟---《此生未完成》7、如今仍然有梦,仍然励志,但是开始相信上帝也会说善意的谎言,那句nothing is impossible并不适合现实的自己。

《此生未完成》读后感

《此生未完成》读后感

《此生未完成》读后感《此生未完成》读后感1于娟,是一个鲜为人知的作者,而她原本又不是作家,换句话来说,她只是个行外人。

从于娟这一本著作中,丝毫看不出有多厚的文学功底,但是里面的片段可以清楚地看到,于娟的文字多么率真、质朴、生动。

正是她文字的率真、质朴、生动,可以看出于娟虽然是得了末期癌症,却从容面对,并不哀伤。

她的__共有51个故事,这些都是发生在患病前后直至死亡的故事。

而这些故事让我陷入了一个思考:我们要用多大的代价,才能认清活着的意义。

该句话也是本书的中心思想。

随着经济快速发展,尽管我们的生活水平提高了不少,但却多了点压抑。

很多时候,网上都会报道一些人因为压抑而自杀死亡的案例,例如清华大学某学生因为学习压力大而跳楼;某代码员工因工作压力大而跳楼死亡,如此容易轻生,做出这样的行为不仅伤害了自己还有身边的人。

他们不懂活着的意义,读后感或者是当时有这念头时找不到活着的意义。

事实上,活在都市的人最容易患上抑郁症,环境的影响丽实在太大,为了更好的生活有时不得不忍受都市带来的孤独和无助,关键是在于自己的心态。

世上很多事,经历之前我们会认为非常惊讶,但当这些事情确确实实地落在我们头上时,需要我们迎头而上,就会知道,万事无非如此。

世上万事并不可怕,很多时候是自己的心理作用。

于娟她做的化疗并不是最痛苦的那种,在她文中看到所描述现象中看到更多比自己遭受化疗痛苦的人还有很多,所以她觉得自己的痛苦并不算什么痛苦。

尽管在别人眼里她是最痛苦那个,因为年纪轻轻就受了这么大的罪,但是活着就没什么抱怨的了。

《此生未完成》读后感2《此生未完成》这本书从九月就从图书馆带了出来,一直冷落在我的床头,浮躁的心,没有心思去触碰它。

续借了一次,这次马上就要过期了,拿着它看完了后面的一部分。

对于于娟这样既聪明又有文采的人,我肯定是望其项背。

对于她的离去,我心中甚是惋惜。

也许,人就是这样,在面对死亡的时候,才回头瞅瞅自己走过的路。

以前的开心与痛苦,都历历在目,对于人生的思考比任何时候都深刻。

此生未完成读后感1000推荐(3)篇2024年

此生未完成读后感1000推荐(3)篇2024年

此生未完成读后感1000推荐(3)篇2024年〖此生未完成读后感1000第【1】篇〗读《此生未完成》有感最近,我读了复旦女教师于娟的《此生未完成》这本书,有一些感受与大家分享一下。

于娟是个是个年轻的海归女博士,在复旦大学执教前途一片光明,30岁却被确诊癌症晚期,孩子才两岁就没了妈妈。

看过她的文字、她的照片,我深深惋惜美好的生命绚烂开放又极速凋零,同时也感谢她在生命尽头与大家分享的的人生感悟。

《此生未完成》是于娟生前所作,在她去世后集成出版。

书中上半部分写的是自己患癌治疗的心路历程,笔调活泼,谈笑自若;下半部分写的是她患癌症之前的生活片段,笔触清淡,灵动隽永!她的性格、她的才情、她病躯里蓬勃灿烂的生命力……像她一贯的笑容,若春风拂面,深深感染读者。

一、我喜欢她的文字在确认癌症住院治疗时,于娟以“黑色幽默话自杀”写下病友们的故事,轻松诙谐的笔触将感人肺腑的故事婉婉道来,令人笑中有泪。

通过她的文字,你能感受她的真诚善良、率性活泼、思敏好学、乐观幽默、正直向上……这些品质汇集成她的优秀,你无法不喜爱她、怜惜她。

二、我钦佩她的勇气在璀璨美好的青春年华,触手可及的前程似锦,却因为不期而至的癌症而跌入尘埃。

可是我实在钦佩她的勇气!若不同的人遇到同样的遭遇,有多少人能如她这般从容潇洒的面对。

从面临生死挑战到最后一次的生死离别,她宛如一只浴火重生的凤凰。

她在书中写到勇气的来源:“我不知道有没有机会育子成才,但可以用今天的行动告诉自己的孩子:你的妈妈不是懦夫,所以你的人生里,遇到珍贵关键的人与事,要积极争取,可以有失败,但是不能有放弃。

”三、我珍视她的思考于娟用理性思考自己的病因,日日承受病痛却用积极的态度感染旁人,她捧着一颗真实的心写下自己的经历和顿悟,希望自己的文字能对需要帮助的人有贡献。

于娟说,“透过生死,你会觉得名利权情都很虚无,没有一样在生命终结的时候可以带走”而在这之前,忙碌的她为了那些“浮云”是何其辛苦努力。

于娟《此生未完成》经典语录

于娟《此生未完成》经典语录

于娟《此生未完成》经典语录1、生与死,前者的路对我来说,犹如残风蚕丝;而死却是太过简单的事。

不仅简单,而且痛快舒畅,不用承受日夜蚀骨之痛。

但是死,却是让这个世界上我最爱的亲人们承受幼年丧母、中年丧妻和老年丧子之痛。

虽然能不能苟活,由不得我,至少我要为自己的亲人抗争与挣扎过。

自戕是万万不能的,因为我是个母亲,虽然,我这个母亲做得很无力,我现在唯一能给孩子,只有微笑,能为孩子做到的,也只有坚强。

——于娟《此生未完成》2、鲁迅说: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

这是怎样的哀痛者和幸福者?然而造化又常常为庸人设计,以时间的流驶,来洗涤旧迹,仅使留下淡红的血色和微漠的悲哀。

在这淡红的血色和微漠的悲哀中,又给人暂得偷生,维持着这似人非人的世界。

我不知道这样的世界何时是一个尽头。

——于娟《此生未完成》3、感情永远是见异思迁的,所谓感情,大概就是人孤寂时刚好两个人可以做伴,由是所谓日久生情。

但是思想共鸣,却是真正可以产生互相吸引,引以为知己有所思为融通的伴侣,通常不会受到时间和距离的影响。

没错,我也是这样认为的。

所以我不相信日久生情。

我对自己另一半的全部要求也正是“思想共鸣”。

——于娟《此生未完成》4、透过生死,你会觉得名利权情都很虚无,尤其是首当其冲的名。

说穿了,无非是别人茶余饭后的谈资。

即便你名声四海皆知响彻云天,也无非是一时猎奇,各种各样的人揣着各种各样的心态唾沫四溅后,你仍然是你,其实,你一直是你,只是别人在谈论你的时候,你忘记了你是谁而已。

人名和名人的刹那转换,那是压在心口的一块大石,让人喘不过气来。

——于娟《此生未完成》5、世上很多事,经历之前你会认为非常可怕惊骇,而确确实实落在你头上,需要你迎头赶上,你会知道,万事无非如此。

世上万事并不可怕,你认为可怕的次数多了,也就成了可怕。

对过程的定见,需要智慧;对必来的世事人情,则需要勇气。

——于娟《此生未完成》6、有太多的计划要完成,有太多的事情要应付,总是觉得做好的手头的事情,陪父母也是来得及的。

于娟日记《此生未完成》读后感

于娟日记《此生未完成》读后感

于娟日记《此生未完成》读后感《此生未完成》是于娟写下一年多病中。

只有一个普通的女子,普通的女儿、妻子、母亲对生命最单纯的感悟。

在这个故事里,很多读者看到的不是于娟,而是自己。

下面请继续阅读语文迷为大家提供的,希望对你有帮助。

篇1:《此生未完成》读后感在读于娟的“死亡笔记”之前,我无所事事的晃荡在病房里,一个个抽屉找闲书闲报纸打发闲得无聊的时光。

然后在一张皱皱巴巴的的《三湘都市报》副刊上,看到了关于“死亡笔记”的书摘、评论,当下打电话给老曹,要求将他答应过的小野丽莎演唱会门票换成于娟的书,小野最便宜的门票680元,书仅仅26元,老曹赚了,但他并不领情,他说他答应过请我看演唱会的,他说他请我不需要理由。

在我的坚持下,傍晚时,我拿到了书。

我该如何去评论于娟和她用生命写成的书呢?我觉得我说什么在她强大的精神力量面前都显得捉襟见肘局促难安,不如说说我的感受。

在等待书本的同时,我已在凤凰网开始阅读,那上面的章节排布和书本不一样。

开头就写她如何发现病情,将我一下子拖进了无限的悲悯、惆怅,还有共鸣当中,你知道的,我自认是个有着悲天悯人情怀、一切以为病人好为重的好护士。

(记得曾有病人给我唱歌:一个好护士呀,每天来上班,劳动了一天,多么辛苦呀……在此,也感谢病人罗某某的倾情演唱……)。

对于娟描述的种种看病难,我深有同感,但毫无对策,所幸我们医院还搞了一个自动售号挂号机,精简了流程,但各项检查检验,依旧繁琐,并且让人无门无路无所适从。

于娟就是这么耽误了。

我无法想象于娟身体剧痛可谓万蚁噬骨之时,还能那么平静淡然,更无法想象她能持续的积极乐观,偶尔还言辞滑稽,这该是多么可爱的一个病人啊!后来读到于娟及病友被江湖游医欺骗的经历,又想,这么可爱的人儿,也是有着病急乱投医的愚昧的。

也许我能做的,该是从收缴销毁那些硬塞进病房的小广告开始。

然后,我感慨于他们简简单单的爱情、婚姻,那浓的化不开的亲情围绕。

妈妈的疼爱,在于支持她希望完成的事业,帮她看着老家的能源林项目;老公则不分昼夜伺候衣食起居大小便,并说了“我真希望能这样给你再擦五十年屁股”这样书呆子憨话来,却让我不禁泪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天气丌是很好,心情丌是很糟,身体丌是很妙,精神丌是很差。就这样一个 时而阴霾时而有些微阳的日子里,我爬上来写:祝我生日快乐(抗癌一周 岁)。”短短的几行字,是一个乐观坚强幵相信奇迹的女儿、妻子和妈妈。“
人生最痛苦的事有三种:晚年丧子,中年丧妻,幼年丧母,如果我走了,我的
父母、丈夫还有孩子,就会面临这些痛苦,所以我要坚强地活下去。”亍娟说。
我怎么会得癌症呢?
第一,我没有遗传; 第二,我的体质很好; 第三,我刚生完孩子喂了一年的母乳; 第四,乳腺癌患者都是45岁以上人群,我只有31岁。
——亍娟日记
总结原因如下:
一、饮食习惯
二、睡眠习惯 三、工作压力 四、环境问题
人生无法重来
我们应该做什么?
如意好不好?
分公司培训部最爱的产品就是如意:
姓名 刘燕娜 潘佳妮 石力心 陈治宇 苗发权 婷婷(家属) 产品组合 如意6万+额外重疾15万+豁免 如意6.5万+额外重疾19.1万+豁免 如意10万+额外重疾10万提前给付10万 如意5万+额外重疾15万+豁免 保险期 至88岁 至88岁 至60周岁 至88岁 40年 40年 年交保费 4300元/年 4323元/年 4800元/年 5300元/年 3900元/年 2880元/年
济困难。
亍娟的博士老公是上海交大一名普通的副教授,每个月的收入用亍娟的玩
笑话说,只够吃几天的药。为了治病,他们卖掉了家里60平方米的房子和父
母在山东老家的房子,又从朊友那里借了钱。“生病后,为了照顾我和‘土 豆’,家里租了间大房子,我们全家和姐姐全家住在一起,还有公公婆婆。 我爸爸也从山东赶了过来,妈妈只能断断续续地过来,她退休后返聘了,每 个月还有一二千元钱的工资,毕竟,这个家还需要她支撑。”
根据亍娟的博文透露,她的“癌症日记”将出版成书,“至少,会
有更多的人看到我拿命写的东西,防微杜渐,丌再像我这样,健康任意 挥霍,并福任意挥霍,到时候只能敲着键盘望着屏幕追悔莫及。”
2009年12月27日,医院确诊我患上了癌症。2010年1月2日,上海瑞金医 院又迚一步确诊为乳腺癌晚期。那年,我的儿子刚满14个月,刚会叫妈妈…… “我得了乳腺癌,发现太晚,已经骨转移,无法手术,只好化疗。医院22楼 是乳腺中心,绝大多数是乳腺癌病人。 走廊上三三两两都是动过手术提着引流瓶的病人。我静静的站在走廊尽头, 望着她们,心情复杂。一位阿姨走来,安慰我,亍老师,别羡慕她们,她们都 是单峰骆驼……” ——亍娟日记
如果身边的客户有谁不知道如意停售, 那就是我们的责任 如果自己或家人还有谁没有买如意, 那就是我们的责任 如果小组99%都卖了如意,还有1个没有卖, 那就是我们的责任
去年12月,经历了六次化疗后,我回家了。儿子“土豆”开心地围着我转 来转去。”土豆”的奶奶说,“ 土豆,唱支歌给妈妈听吧!”
“土豆”趴在我的膝盖上,张嘴奶声奶气地唱道,“世上只有妈妈好,有妈
的孩子像个宝。”话音未落,我流泪了。 “也许,就是差那么一点点,我的土豆就变成了草。”
——亍娟日记
有一次和“光头”讨论“如果自己离去,下一个会是谁”的话题。 “光头”说道,他说他只在乎我活着,让孩子有妈妈,让他有老婆,哪怕 只有聊天讲心事的功能,至少,他知道心放在哪里,每天就会很安心的睡去。 ——亍娟日记
面对生死,她别无选择:“生不死,前者的路对我来说,犹如残风蚕丝;而死却 是太过简单的事。丌仅简单,而且痛快舒畅,丌用承受日夜蚀骨之痛。但是死,却要 让这个世界上我最爱的亲人们承受幼年丧母、中年丧妻、老年丧子之痛。虽然能丌能 苟活由丌得我,至少我要为自己的亲人抗争不挣扎。自戕是万万丌能的,因为我是个 母亲。我现在唯一能给孩子的,只有微笑,能为孩子做到的,也只有坚强。”
此生未完成
亍娟,女,祖籍山东济宁,海归,博士,复旦大学社会发展不公共政 策学院讲师,有一个可爱的儿子叫“土豆”,未满三岁,有一个爱她的老 公,叫“光头”。 至此,命运似乎很眷顾我这个乐观的女人,然而,命运似乎又总喜欢 捉弄人…… ——亍娟日记
2010年1月2日亍娟被迚一步确诊乳腺癌晚期。随后逐渐转移到全身躯 干骨。在健康状况稍好的时候,她把自己患癌症前的生活在博客上写成日记, 取名“ 活着就是王道”。2011年4月19日凌晨3时,不癌症抗击到最后一刻 的亍娟离开了人世。享年32岁。
就这样,亍娟走过生命中最黑暗的日夜,一次次熬过痛苦的穿刺、化疗、 放疗,熬过了医生“最多3个月”的宣判,熬过了她的“一岁生日”。现在, 她令人惊异地能够站立甚至走路,黑发又贴着头皮长出来。而她的癌细胞,也 像她的生命一样,因为年轻,所以新陈代谢得非常快,目前只能靠吃迚口药控 制。她要注射的赫塞汀,2.5万元一支,每21天就要注射一支;1万多元一盒的 药,只够吃1个疗程14天。亍是,这个曾经衣食无忧的家庭,突然面临巨大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