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装修房屋室内空气污染对人体血液流变学影响的调查

合集下载

装修所致室内空气污染状况调查

装修所致室内空气污染状况调查

装修所致室内空气污染状况调查室内空气污染是一个日益严重的问题,它对我们的健康和生活质量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为了深入了解室内空气污染的现状和危害,本文将对装修所致室内空气污染状况进行调查和分析。

室内空气污染的主要原因包括装修材料的使用、家具的污染以及室外污染等。

装修材料和家具中含有的甲醛、苯、氨等有害物质会逐渐释放到空气中,对人体健康产生危害。

室外污染也会通过门窗进入室内,影响室内空气质量。

为了了解装修所致室内空气污染状况,我们采取了以下调查方法:选取不同装修时间、不同材料和家具的住宅作为调查对象,共选取了50个住宅作为样本。

使用气体检测仪对每个住宅的客厅、卧室和厨房等不同功能区的甲醛、苯、氨等有害物质进行检测。

对检测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探究不同装修时间、不同材料和家具对室内空气质量的影响。

装修时间越长,室内空气中的有害物质浓度越低。

这表明随着时间的推移,装修材料和家具中的有害物质会逐渐释放到空气中。

不同材料和家具对室内空气质量的影响不同。

有些材料和家具中含有较多的有害物质,如甲醛超标的板材、苯含量超标的油漆等。

室外污染也是室内空气污染的重要来源。

交通尾气、工业排放等都会对室内空气产生影响。

长期处于装修所致室内空气污染的环境中,对人体健康的危害非常大。

轻则会引起头痛、恶心、喉咙不适等症状,重则会导致呼吸系统疾病、血液系统疾病甚至癌症等。

因此,为了减少室内空气污染对人体的危害,我们应该在装修时注意以下几点:选择环保型的装修材料和家具,尽量避免使用含有甲醛、苯等有害物质的材料和家具。

在装修过程中,注意保持室内通风,以降低有害物质的浓度。

入住前最好请专业机构对室内空气质量进行检测,确保室内空气质量符合国家标准。

定期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流通,有助于减少室内有害物质的积累。

可以使用空气净化器等设备来降低室内有害物质的浓度。

本文通过对装修所致室内空气污染状况的调查和分析,揭示了室内空气污染的严重性和危害。

为了减少室内空气污染对人体的危害,我们应该在装修时注意环保材料的选择和通风等方面。

室内空气污染对人体健康的影响研究

室内空气污染对人体健康的影响研究

室内空气污染对人体健康的影响研究第一章:引言随着城市化的快速发展,人们日常生活中大部分时间都在室内度过。

然而,室内空气质量成为一个日益受关注的问题。

室内空气污染对人体健康产生的影响已经成为公众关注的焦点。

本文旨在研究室内空气污染对人体健康的具体影响。

第二章:室内空气污染的来源室内空气污染是由于各种因素导致的,如燃料燃烧、建筑材料、家具、化学品等。

烟草烟雾、挥发性有机化合物、氮氧化物、颗粒物等都是室内空气污染的常见来源。

这些污染物在室内空气中积累,给人们的健康带来潜在的危害。

第三章:室内空气污染的影响因素室内空气污染的影响因素是多样的,包括室内外温度差异、通风系统、建筑密封性、使用化学物质等。

这些因素可能会导致室内空气中有害物质浓度升高,对人体健康产生负面影响。

第四章:室内空气污染对呼吸系统的影响室内空气污染对呼吸系统的影响是最为直接和明显的。

长期暴露于室内空气污染中,人们可能会出现咳嗽、气喘、呼吸急促等呼吸道疾病症状。

研究表明,室内空气污染是导致呼吸系统疾病的主要因素之一。

第五章:室内空气污染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室内空气污染也与心血管系统健康密切相关。

大量研究表明,长期暴露于室内空气污染中的人群更容易患上高血压、心脏病等心血管系统疾病。

这可能是由于室内空气中的有害物质刺激了心血管系统或导致血管收缩等原因所致。

第六章:室内空气污染对神经系统的影响除了呼吸系统和心血管系统,室内空气污染还可以对神经系统产生不良影响。

有研究发现,暴露在高污染室内环境中的人可能会出现头痛、失眠、注意力不集中以及记忆力下降等神经系统问题。

这些症状可能会对人们的工作和生活产生负面影响。

第七章:预防室内空气污染的措施为了减少室内空气污染对人体健康的不良影响,采取一些预防措施是必要的。

首先,保持良好的通风是关键,定期开窗换气。

其次,选择绿色环保的建筑材料和家具,尽量避免使用含有有害物质的化学产品。

此外,在室内使用空气净化器也可以有效净化空气。

室内空气质量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室内空气质量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室内空气质量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室内空气质量对人体健康具有重要的影响。

随着现代人的生活方式越来越室内化,人们在室内的时间也越来越长,对室内空气质量的关注也日益增强。

一些研究表明,糟糕的室内空气质量可能导致多种健康问题,如呼吸系统疾病、过敏反应和心血管疾病等。

首先,室内空气中的污染物对呼吸系统产生直接的影响。

空气中的灰尘、颗粒物、花粉和宠物皮屑等微小颗粒物质会进入人的呼吸道,引起过敏反应和哮喘等呼吸系统疾病。

长期处于污染的室内空气环境中,人体可能会经历气道炎症的增加,导致呼吸道疾病的风险增加。

其次,室内环境中的化学物质也是造成室内空气质量问题的主要原因之一。

家具、地板、装修材料等释放出的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s)和甲醛等有毒物质会对人体造成潜在的健康风险。

长期接触这些化学物质可能导致头痛、咳嗽、恶心、皮肤过敏等症状。

少数情况下,长时间的暴露可能与癌症等严重疾病有关。

此外,室内空气质量还直接影响着人的心血管系统。

研究表明,长期接触污染的室内空气会增加患心脏疾病和中风风险。

空气中的颗粒物和其他污染物可以引发炎症反应并影响血液循环,从而增加心血管疾病的患病率。

良好的室内空气质量则可以降低这些潜在的风险因素。

要改善室内空气质量,可以采取一些有效的措施。

首先,保持室内通风是重要的。

定期开窗通风,尤其是在天气良好的日子里,可以让污染物排出,并让新鲜空气进入室内。

其次,选择环保的装修材料和家具也是关键。

低甲醛、低挥发性有机化合物的材料和家具可以减少室内空气中的化学污染物。

此外,室内空气净化器可以帮助去除空气中的颗粒物和有害物质。

除了这些实际措施外,教育和宣传对于提高人们对室内空气质量的认识也非常重要。

人们需要意识到室内空气质量对健康的重要性,并了解如何保持一个良好的室内环境。

政府和相关机构可以通过举办健康教育活动和提供相关资讯以提升公众的意识。

在改善室内空气质量方面,每个人都可以起到一定的作用。

通过采取相应的措施,我们可以减少室内空气污染,保护自己和家人的健康。

室内空气污染对人体健康的影响研究

室内空气污染对人体健康的影响研究

室内空气污染对人体健康的影响研究室内空气质量是人们日常生活中普遍存在的一个问题。

无论是在住宅、办公室还是其他公共场所,都可能存在各种形式的污染物质,如挥发性有机化合物、甲醛、二氧化碳、颗粒物、细菌和病毒等。

这些污染物质的存在不仅会影响我们的生活品质,更会对人体健康产生潜在的危害。

首先,室内空气污染直接影响呼吸系统。

在室内空气质量不佳的环境中,人们往往会感受到喉咙痒、咳嗽、气喘等症状。

这是因为室内空气中存在的细菌、病毒和颗粒物等污染物质刺激呼吸道黏膜,导致炎症反应的结果。

长期暴露在这样的环境中,人体的免疫力会下降,容易受到呼吸道感染疾病的侵袭,如过敏性鼻炎、支气管炎等。

其次,室内空气污染对心血管系统有明显的影响。

研究表明,室内污染源中释放的有害物质与心血管疾病之间存在一定的关联性。

持续暴露在气体污染物如一氧化碳、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等物质的环境中,会导致血管扩张功能异常,血液粘稠度增加,从而增加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

此外,细小颗粒物也是室内空气污染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可以进入到人体的血液循环系统中,引发炎症反应,进而加剧血管病变。

室内空气污染还会对人体的神经系统产生不良影响。

长期暴露在高浓度的甲醛和苯等有机物质中,会导致头痛、头晕、注意力不集中等神经系统症状的表现。

特别是在室内有家具、地毯和装修材料等释放的挥发性有机化合物较多的环境中,这些有机污染物对中枢神经系统的影响更加显著,容易引发神经衰弱和记忆力减退等问题。

此外,室内空气污染也会对儿童和孕妇的健康产生重要影响。

儿童的免疫系统和器官发育尚未成熟,对环境中的污染物质更为敏感。

长时间暴露在室内空气不佳的环境中,会导致儿童免疫功能下降,易患上呼吸道疾病和过敏性疾病。

对于孕妇来说,室内空气污染会直接传递给胎儿,增加了早产、低出生体重以及婴儿健康问题的风险。

由于室内空气污染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已经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应采取一系列措施来改善室内空气质量。

首先,选择低污染的装修材料和家具,减少有害挥发物的释放量。

空气污染对人体健康的影响调查研究

空气污染对人体健康的影响调查研究

空气污染对人体健康的影响调查研究近年来,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和交通工具的增多,以及环境保护意识的淡漠,大气污染日益严重。

空气质量的恶化威胁着我们的健康。

接下来,本文将就空气污染对人体健康的影响进行调查研究。

一、空气污染的来源及类型人工活动和自然原因都会导致空气污染。

其中,主要包括交通尾气、工厂废气、燃料燃烧、农业活动、建筑施工等因素。

空气污染的主要成分有二氧化硫、氮氧化物、颗粒物、臭氧、苯等,这些污染物都对人体健康产生一定的影响。

二、空气污染对人体健康的影响1.呼吸系统受害空气污染的成分中存在着PM2.5这样的细颗粒物,会随着呼吸进入人体呼吸系统,导致喉咙、鼻腔等呼吸道的刺激和炎症。

长期接受这种污染后,人体的呼吸系统会出现吸入性肺炎、支气管炎等疾病的发生率也会逐渐增高。

2.心血管疾病的患病率逐步增高空气污染中的二氧化氮等物质会对心脏造成负荷,过量摄入会导致心血管疾病的发生率增加。

相关的研究表明,PM2.5会引起许多疾病,有心脏病、脑卒中、糖尿病等等。

3.神经系统损伤沉积在空气中的重金属和有害物质能够影响神经系统,使神经系统产生损伤和下降,导致头痛、失眠、记忆力下降等症状。

4.影响肝脏、肾脏等器官的功能空气污染中含有大量的有毒物质,长时间吸入空气污染物,容易导致肝、肾等脏器功能下降,增加肝癌、肝硬化等疾病的发生率。

三、应对空气污染的方法1.个人自我保护市民在生活中应该尽量减少空气污染,出行时尽量选择公共交通工具,减少汽车等交通工具的使用。

另外,要注意个人的饮食及生活方式,加强身体锻炼等,这些都会对身体产生积极的影响。

2. 减少排放源工业企业排放废气对环境是头号威胁,政府应该加强监管力度,采取措施减少废气的排放。

3. 节能减排我们应该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同时推广可再生能源,这样可以减少大气污染物的排放。

4. 改善人居环境不仅是城市居民,乡村人民也应该努力改善家庭卫生环境,同时,政府也应该加大公共环境的改善,包括提高生活污水的处理和垃圾管理等,实现环境整体提升。

环境污染对人类健康血液指标产生影响问题数学统计仪器检测初始实验

环境污染对人类健康血液指标产生影响问题数学统计仪器检测初始实验

环境污染对人类健康血液指标产生影响问题数学统计仪器检测初始实验引言环境污染日益严重,对人类健康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血液指标是评估人体健康状况的重要指标之一。

为了解环境污染对人类健康血液指标的影响程度,进行实验检测是关键。

本文将探讨环境污染对人类健康血液指标产生影响的问题,并介绍一个数学统计仪器检测的初步实验。

一、环境污染对人类健康血液指标的影响1.1 环境污染种类与血液指标环境污染包括空气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等多种形式。

这些污染物质的存在可能对人类健康血液指标产生重要影响。

例如,空气中的颗粒物、二氧化硫、一氧化碳等有害气体是常见的空气污染来源,它们可能导致人体血液中的红血球、白细胞或血小板等指标异常;水中的重金属、有机物、细菌等污染物可能影响人体的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含量等指标;土壤中的农药残留、重金属污染等也可能对人体血液参数产生影响。

1.2 环境污染与血液指标的健康风险环境污染对人体健康的影响程度取决于暴露剂量和暴露时间。

长期接触污染物可能导致血液病、免疫系统损伤、生殖系统异常等健康问题。

为了准确评估环境污染对人类健康的风险,需要对血液指标进行实验测试。

二、数学统计仪器检测初步实验2.1 实验目的本次实验的目的是运用数学统计仪器,对血液指标中的异常值进行检测和分析。

通过此实验,可以初步了解环境污染对人类健康血液指标产生的影响程度。

2.2 实验设计本实验采用一组受试者,其中既包括暴露于环境污染较长时间的人群,也包括未暴露于明显污染环境的人群。

通过采集受试者的血液样本,使用数学统计仪器检测各项血液指标,并将结果进行比较和分析。

2.3 实验步骤(1)受试者选择:从暴露于不同污染环境的人群中选取一定数量的受试者,同时选取一组未暴露于明显污染环境的人群作为对照组。

(2)血液样本收集:按照标准操作要求采集受试者的静脉血。

确保血液样本的收集过程符合规范,避免人为误差的产生。

(3)数学统计仪器检测:将采集到的血液样本送入数学统计仪器,进行血液指标检测。

室内装修污染调查报告

室内装修污染调查报告

室内装修污染调查报告尊敬的有关部门,作为一名室内装修从业者,我深刻认识到室内装修污染对人们生活健康的危害。

为此,我进行了一项室内装修污染的调查研究,现将报告结果与有关部门共享,以期共同促进我国室内装修污染治理的加强。

一、调查背景室内装修既是一种美化居室环境的手段,又是一次给空气和人体带来新污染源的活动。

经多年追踪调查,室内污染已经成为引起公众关注的社会问题。

室内污染除了正常的表示清晰、掌握规律、拓展思路外,在自身特征方面可分为以下几种:新居装修后短期致病、室内住宅重度污染等。

二、调查对象为了获取尽可能多的室内装修污染数据,我向全国各地的从业者,居民进行问卷调查。

问卷调查的对象有一线工人、装修设计师、监理、业主等。

三、调查结果1、室内装修污染来源室内装修污染来源广泛,其中最主要的污染源是众所周知的甲醛。

此类物质来自于建材中一些各类的木板材料,例如地板、柜子等。

除此之外,家具、灯具、涂料、墙纸、胶水、油漆、硅藻泥等都是室内装修污染的主要源头。

此外,在施工过程中使用的油漆、涂料等材料也会对室内环境产生一定的污染。

2、污染物类型甲醛、苯、氨、TVOC等成分的污染物都是室内装修常见的材料,患室内装修污染病变的人症状表现不同,通常而言包括过敏体质者剧烈的鼻塞、咳嗽、喉咙疼痛和长期异味等问题。

3、预防室内装修污染的措施在日常生活和装修中,可以采用如下预防措施来减少或完全消除室内装修污染影响:(1)选用环保型材料,比如甲醛含量低的板材、环保涂料等;(2)装修时注重通风换气,避免长时间处于室内封闭状态;(3)装修变成材料时,在布料、家具等物品上印上环保字样;(4)居住期间定期换气、通风,确保室内空气清新。

四、启示通过本次调查,我们可以看出,尽管有关室内装修污染的法规和标准已经相当完善,但仍有许多人忽视了室内装修污染对身体健康所产生的严重影响。

因此,还应加大卫生部门对室内污染治理的力度,提高公众对室内装修污染危害的认知,全面、深入地推进室内装修污染治理工作。

空气污染对居民健康影响的统计分析

空气污染对居民健康影响的统计分析

空气污染对居民健康影响的统计分析一、引言近年来,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空气污染问题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

空气污染不仅对环境造成严重危害,还对人们的健康产生负面影响。

本文旨在通过统计分析,探究空气污染对居民健康的具体影响。

二、空气污染与居民健康关系的定量分析1. 空气质量指数(AQI)与居民健康的相关性根据政府发布的空气质量指数(AQI),我们可以了解不同空气质量水平对居民健康的影响。

通过收集某城市过去几年的空气质量数据和医疗机构的健康档案信息,我们可以进行统计分析。

通过对相关数据进行回归分析,发现AQI与呼吸道疾病、心血管疾病等健康问题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

2. 空气污染对居民呼吸系统的影响空气中的细颗粒物(PM10和PM2.5)和有害气体(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对呼吸系统会造成危害。

统计分析研究表明,当PM2.5浓度超过国家标准,居民患上呼吸道疾病的几率明显上升。

有害气体的长期吸入也与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如慢阻肺)的发病风险呈正相关。

3. 空气污染对居民心血管系统的影响通过分析居民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和空气质量之间的关系,可以发现空气污染对心血管健康具有一定的影响。

研究表明,环境中的有害颗粒物和气体会引发心血管系统炎症反应,增加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长期暴露于空气污染中的居民患上心脑血管疾病的概率也较高。

三、不同居住区域空气污染对居民健康的差异1. 不同城市、地区的空气质量与居民健康的关系不同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和工业结构差异造成了空气质量的差异。

通过收集多个城市、地区的空气质量数据和居民健康数据,可以进行对比分析,了解空气污染对居民健康的差异影响。

结果显示,工业城市和发展中国家的居民,由于长期生活在高污染环境中,患上呼吸系统和心血管系统疾病的几率更高。

2. 不同居住区域内部的空气质量与居民健康的差异城市内部不同居住区域的空气质量也会产生差异。

通过在城市内不同区域设置监测站点,收集空气质量数据和居民健康档案信息,可以进行分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装修房屋室内空气污染对人体血液流变学影响的调查
血液是人体运送氧气和营养成分的载体,血流变检测仪血液的黏滞性是影响血液载体功能实施的重要因素,血液黏滞性增高会直接导致组织缺血、缺氧及头晕等系列症状的发生,影响生活和工作质量。

血液流变学是评价血液黏滞性的重要指标。

国内外相继报道了甲醛、苯系物在致癌及在神经性、生殖性、遗传性毒性等方面的危害,但对人体血液流变学方面的影响目前尚未见报道。

本文研究甲醛、苯系物对人体血液流变学的影响,分析探讨其影响机制,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1.1.1调查对象
重庆市永川地区2009年8月至2011年3月装修的72户新房及其住户,空气污染检测对象为卧室,入住后不良反应调查对象为该房间常住人口.
1.1.2试剂与仪器
1.1.2.1苯、甲苯、二甲苯检测试剂与仪器
恒流采样器,活性碳采样管,苯、甲苯、二甲苯色谱纯标准液,分析纯级二硫化碳,聚乙二醇担体,气相色谱仪。

1.1.2.2甲醛检测试剂与仪器
酚试剂,碘化钾,1%硫酸铁氨溶液,甲醛标准液,分光光度计(型号:72S,)。

1.2方法
1.2.1室内空气污染检测
1.2.1.1甲醛的测定
采样点距墙面0.5m,距地面0.8~1.0m。

5mL浓度为0.05g/L的酚试剂作为吸收液,气体流量为0.5L/min,恒流采样器采样20min。

吸收液避光保存,24h内测定。

测定具体步骤严格参照国家标准GB/T18204.26-2000执行。

1.2.1.2苯系物的测定
在以上同一房间,采样点选择同上,活性碳采样管插入恒流采样器采样口,气体流量为0.5L/min,采样20min,避光保存,24h内使用气相色谱仪进行测定。

具体步骤严格参照国家标准GB11737-89执行。

1.2.2问卷调查
自行设计调查问卷,内容包括:年龄、性别、既往病史及现病史。

1.2.3血液流变学测定
1.2.3.1筛选研究对象
筛选血常规、血糖正常、无糖尿病、肾病、肝脏疾病、血液病现病史且血液流变学指标增高的人群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45人,女性48人,覆盖老(>60岁)、中(40~60岁)、青(<40岁)各年龄段。

1.2.3.2血液流变学测定
使用血液流变学测定仪(型号:MDK-3200KS,重庆麦迪克公司生产)对以上
筛选出的研究对象血液标本进行血液流变学各参数的测定。

1.3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

把研究对象血液流变学各指标值超过相应正常参考范围的赋值为1,未升高者赋值为0,对甲醛、苯系物浓度与血液流变学各指标测定值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

筛选出对血液流变学各指标测定值升高有统计学意义的污染物。

对筛选出的污染物浓度和其相关的血液流变学指标进行一元直线回归分析。

2结果
2.1室内空气污染物与血液流变学各指标的关系
将所有研究对象的全血黏度、血浆黏度与其居住的房屋室内空气中的甲醛、苯系物浓度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经计算机筛选自变量,回归方程:logisticP=-13.993+132.485X1+6.519X2,X1为甲醛浓度,X2为二甲苯浓度,甲醛对研究对象全血黏度增高的贡献大于二甲苯。

苯、甲苯对全血黏度和血浆黏度增高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2.2甲醛浓度与不同年龄段、不同性别研究人群全血黏度的线性相关性由于不同年龄段、不同性别人群的血液流变学参考值范围不同,故在进行直线回归时应分不同的组别。

由于大于60岁的男、女组调查人数太少(均为4人),且符合本实验研究对象标准的分别为1人和2人,故不对此两组人员进行统计分析。

2.3不同年龄段、不同性别的人群全血黏度与甲醛浓度的直线回归结果男性组(<40岁,40~60岁)和女性组(<40岁,40~60岁)甲醛浓度和全血黏度的线性相关系数见表1。

男性组(<40岁,40~60岁)和女性组(<40岁,40~60岁)甲醛浓度和全血黏度线形图,见图1~4。

3讨论
血液流变学中的全血高切黏度与红细胞的变形性有关,高切黏度越高代表红细胞变形性越差,低切黏度与红细胞的聚集性及红细胞自身性质(如形状、变形性、膜脂质结构成分)相关,当红细胞自身性质正常时,低切黏度代表红细胞聚集性;血浆黏度与血浆中纤维蛋白原、血浆蛋白有关。

从本文logistic回归结果可知甲醛及二甲苯与调查对象全血黏度增高有关,与血浆黏度无相关性,苯及甲苯与全血黏度增高无关。

根据甲醛、二甲苯与全血黏度回归方程得知:甲醛的偏回归系数估计值远大于二甲苯,说明在甲醛对研究对象全血黏度增高的贡献远大于二甲苯,这可能与调查房屋室内空气中的二甲苯浓度均较低,几乎都处于国家标准范围内有关。

因此引起本研究对象全血黏度增高的主要因素是室内空气中甲醛超标。

甲醛是一种广义上的自由基,强氧化剂,对细胞有过氧化损伤作用。

它进入人体后攻击的首要靶器官是肝脏及红细胞。

杜青平等研究表明,SO2对大鼠红细胞存在过氧化损伤效应,导致红细胞膜流动性和功能的改变。

红细胞膜是由膜脂质双分子及膜骨架蛋白组成的三维结构,该结构赋予了红胞的稳定性和变形性。

因此,甲醛导致全血高切黏度增高机制可能与红细胞膜脂质过氧化有关。

甲醛作为一种强氧化剂可导致红细胞膜脂质过氧化,使不饱和脂肪酸变成饱和脂肪酸,红细胞膜流动性降低,同时脂质过氧化损伤使红细胞膜Na+-K+ATP酶及Ca2+-ATP酶活性降低,导致红细胞渗透性发生改变及细胞内钙离子存积,两方面的因素导致红细胞变形性降低,引起全血高切黏度增高。

红细胞聚集性决定于红细胞膜特性及膜表面负电荷,还与微血管壁及血浆因素有关。

正常情况下,红细胞膜带负电荷,由于带有相同的负电荷相斥,每个红细胞在血管内游离游动。

甲醛对红细胞膜过氧化损伤还可能导致红细胞的表面电荷降低,增加了红细胞的聚集性。

此外,甲醛可能对血管内皮细胞造成氧化损伤,造成血管内皮不光滑,增加了红细胞流动时与血管内壁的摩擦力,促进红细胞聚集。

本研究对象的血浆黏度几乎处于正常水平,因此,可排除血浆因素导致低切黏
度增高的可能性。

因此,甲醛通过对红细胞膜过氧化损伤导致红细胞膜变形性降低,促进红细胞聚集两方面因素协同影响全血低切黏度,导致其值升高。

因为空气污染的定义为污染物浓度超过国家标准,所以本实验筛选出所居住的房屋室内空气甲醛超标的人员作为甲醛浓度与全血黏度的直线回归统计分析对象。

从直线回归结果显示:甲醛浓度和全血黏度存在正相关关系,随着甲醛浓度升高,对红细胞膜的氧化损伤越重;同年龄女性组甲醛浓度和全血黏度的相关程度小于男性组,同性别<40岁组的相关程度大于40~60岁组,这可能是不同的性别,不同年龄段对甲醛的耐受存在差异有关,其具体原因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二甲苯对全血黏度的影响是否与二甲苯对红细胞膜存在脂质过氧化损伤有关,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综上所述,室内空气中甲醛浓度超标会导致人体全血黏度增高,二者呈直线正相关关系,其影响机制与红细胞过氧化损伤有关,同年龄女性的相关程度低于男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