争论的故事
三下语文作文,续写人物争论的故事

三下语文作文,续写人物争论的故事《三下语文作文,续写人物争论的故事 1》在一个阳光明媚的早晨,小明、小红和小刚在教室里为了一道数学题争论得不可开交。
这道题是:一个蛋糕切成 8 块,吃了 3 块,还剩下几分之几?小明抢着说:“这还不简单,吃了 3 块,还剩下 5 块,那不就是八分之五嘛!”小红立刻反驳道:“不对不对,一共切成 8 块,吃了 3 块,应该是八分之五,但是问的是剩下几分之几,应该是5÷8 = 5/8 。
”小刚在一旁听着,着急地说:“哎呀,你们都错啦!剩下的应该是(8 3)÷8 = 5/8 。
”三个人谁也不让谁,声音越来越大。
这时,数学老师走进了教室,了解了情况后,笑着说:“同学们,别争啦。
我们来仔细分析一下这道题。
一个蛋糕切成 8 块,这是整体 1 ,吃了 3 块,剩下 5 块,所以剩下的是5÷8 = 5/8 。
”听了老师的讲解,小明、小红和小刚都不好意思地笑了,他们明白了遇到问题不能只凭自己的想法争论,要认真思考,才能得出正确的答案。
《三下语文作文,续写人物争论的故事 2》放学后,小强、小辉和小敏一起走在回家的路上,他们正为了周末去哪儿玩争论不休。
小强兴奋地说:“我们去公园吧,那里可以划船、荡秋千,还能野餐!”小辉摇摇头说:“公园太普通啦,不如去动物园,能看到好多可爱的动物。
”小敏眨眨眼睛说:“我觉得还是去博物馆好,可以学到很多知识。
”三个人你一言我一语,谁也说服不了谁。
小强说:“在公园野餐多有趣呀,大家可以一起分享美食,还能在草地上尽情奔跑。
”小辉接着说:“动物园里有凶猛的老虎、可爱的熊猫,多有意思啊。
”小敏也不甘示弱:“博物馆里有古老的文物、精彩的展览,能让我们大开眼界。
”就在他们争论得面红耳赤的时候,小敏的妈妈来了。
小敏妈妈听了他们的想法,笑着说:“要不这样,这周末我们先去公园,下周末再去动物园,博物馆可以等放假的时候去。
”听到这个提议,小强、小辉和小敏都开心地笑了,他们期待着周末的到来。
三年级语文《争论的故事》备课参考(通用13篇)

三年级语文《争论的故事》备课参考(通用13篇)三年级语文《争论的故事》备课参考篇1作者:佚名转贴自:转载点击数:173三年级语文《争论的故事》备课参考导航台一、课文主要内容及思路导读“争论”就是各执已风,互相辩论。
你和别人争论过吗?为什么事争论?争论的结果如何?有兄弟两为大雁是煮了吃还是烤了吃而争论,你猜结果怎么?结果,大雁既没煮了吃,也没烤了吃。
怎么回事?这篇课文写盛老师给同学们讲兄弟俩争论的故事,并引导学生交流听后的感受。
说明做事应握好时机,如果陷入无休止的争论。
必将贴误时机,一事无成。
全文可分为两部分。
第一部分(从开头到“可惜这时大雁早已飞得无影无踪了”写盛老师讲故事。
故事讲的是兄弟两看见大雁不去射,反而争论如何吃大雁,还跑到村里去找人评理,哥哥说要把大雁煮了吃,他认为烤了吃,烟熏火燎的,能有什么味道,弟弟说要把大雁烤了吃。
他认为烤了吃,皮香肉嫩,味道鲜美。
谁也说服不了谁的情况下,他们跑去找村里人评理。
大家建议把大雁剖开,煮一半,烤一半,不就两全其美了吗?只可惜这时大雁早已飞走了,煮、烤都不可能。
第二部(从“故事讲完了”到结束)主要写同学们交流感想。
通过学生之口来告诉我们这个故事的道理:做什么事都要抓住时机,不要因为没有意义的争论浪费时间。
讲故事明道理精品屋二、课文精彩片断欣赏片断点评用来填饱肚子不认为正确兄弟俩谁也说服不了谁。
[欣赏]这兄弟俩以打猎为主,射下大雁是用来填饱肚子的,所以“射”非常有必要。
但大雁“从他们的头上飞过”,“飞”说明大雁不是静静地等在那里,它是活动着的,所以时间非常紧迫,不可耽误。
但这兄弟俩却为着还没有射下的大雁争论如何吃法,竟然还争得头头是道,不分胜负,让人发笑。
金手指三、表达方法提示这篇课文大量运用人物语言,以对话推进故事的发展,通篇只有首尾两个自然段不是人物的语言。
所以对话是这篇课文的特点。
在刚刚开始学与作文时,老师就教给同学们人物对话的形式。
说:“......”。
发生在语文课堂的“变脸”——熊开玉老师《争论的故事》教学赏析

生 :然 ” 意 思 是 “ 的 ” “ 读 读 这 两 句 话 。 “ 的 对 ,不
师 : 们 的 古 人 真 了不 起 , 用 我 只
了 短 短 五 十 多 个 字 就 把 这 个 故 事 给
‘
后我 们请 两个 同学上 台表 演 。
本上 是 照本 宣科 。 ) 师 : 叫一 个 学 生 上 台 与 自 己 表 (
堂 巡 礼 ” 动 中 , 开 玉 老 师 为 来 自 了 三 件 事 : 是 指 导 朗 读 ; 是 理 解 强 语 气 的 作 用 ,而 是 让 学 生 通 过 品 活 熊 一 二
词 语 , 进 行 词 语 积 累 ; 三 是 补 白 文 读 比 较 , 觉 两组 句 子 的 细 微 差 别 , 察
一
、
拉 长 第一 张脸
射 下 一 只 大雁 并 不 困难 , 怎 么 会 一 师 没 有 解 释 “ 论 不 休 ” 学 生 已 经 争 ,
【 堂 实 录 】一 ) 实 “ 读 边 无 所 获 呢 ? 又 为 下 文 的 学 习 作 铺 清 楚 地 知 道 这 个 词 语 的 意 思 了 , 课 ( 落 边 可
师 : 聪 明 ! 道 这 段 话 的 意 思 真 知
师 : 然 兄 弟 俩 是 猎 人 , 想 他 读 旁 白 , 生 读 哥 哥 的话 , 生 读 弟 既 想 男 女
争论的故事

字典中对“然”有这样三种解释 ①对 ②如此这样 ③然而 “不以为然”这个词中“然”是什么意思?
①对
(1)停止 “休”在字典里有以下几种解释: (1)停止 (2)休息 (3)表示禁止或劝阻 你能找准“争论不休”中“休”字的解 释吗?
这个故事的起因是兄弟俩想 (射下一只大雁来 )充饥,经过是兄弟 俩为怎样吃大雁( 争论不休 ),并 跑到村子里找人( 评理 )。结果是 他俩找到了一个( 两全其美 )的办 法,可大雁( 早已飞得无影无踪了 )。
第一部分:盛老师讲故事
起因 经过
兄弟俩想射下一只大雁充饥, 兄弟俩为如何吃大雁争论不休, 并找一位老人评理, 大雁早已飞走了。
结果
读课文1-5自然段,思考:
兄弟俩是怎样争论的,他们各持什 么意见,老人又是怎样评理的。
他们是怎样争论的?请同学们自由读 课文第2~5自然段。要求:
(1)用“____”划出哥哥说的话,用“﹏ ﹏”划出弟弟说的话。 ( 2)联系上下文,理解“争论不休”、 “不以为然”中加点的字,并说说词语的 意思。
机不可失,时不再来。 过了这个村,没…而是…… 不仅……而且…… 不管……都…… ⑴ 西沙群岛( 不仅)风景秀丽,( 而且) 物产丰富。 ⑵ (不是 )他们笨,( 而是)他们没有抓 住时机。 ⑶ (不管)在校内或校外,我们( 都 ) 应讲文明。
听了这个故事, 你有什么感想呢?
“这兄弟俩真笨,白白让大雁飞走 了。”
“不是他们笨,而是他们没抓住时 机。” “兄弟俩这样争论下去,时间白白 浪费了。”
“不管做什么,关键是要先做起 来。” …………
不管做什么都要 抓住时机,关键是要 先做起来。
机会来的时候像闪电,完全靠 你不假思索地去利用它。
《争论的故事》教师教学设计一等奖

《争论的故事》教师教学设计一等奖1、《争论的故事》教师教学设计一等奖【教学要求】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讲讲这个故事。
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领会故事所蕴含的做事应抓住时机的道理。
【教学重点】领会故事所蕴含的做事应抓住时机的道理。
【课型】阅读课【课时】两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揭题质疑1、读题2、质疑二、初读课文,自学生字词1、说说自学要求2、学生自学三、检查自学效果1、指名分段朗读课文2、再读全文3、讨论交流四、学习第一部分1、默读课文2、讨论争论情形(1)、起因(2)、经过(3)、结果3、分角色朗读这一部分4、评议(1)有没有读出感情(2)评这一结果是怎么造成的,兄弟俩错在哪里五、小结这一部分内容六、布置作业运用自己知道的事例、知识自主探究兄弟俩失在哪里第二课时一、复习上一节课所学知识1、说说这个故事2、兄弟俩错在哪二、扮演角色,组织读议1、合作探究:读得怎么样,怎样才能读出味儿来?2、合作探究:兄弟俩错在哪?三、对比感想,合理归纳1、自由读课文第二部分2、补充省略号中的`内容3、联系全篇,进行归纳四、教学生字词1、学生指出字音的注意点2、写字指导3、学生描红五、布置作业实践活动:小组排演课本剧【板书设计】25、争论的故事群雁飞过很想射雁争论吃雁2、《争论的故事》教师教学设计一等奖教学要求: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讲讲这个故事。
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领会故事所蕴含的“做事应抓住时机”的`道理。
教学重点:领会故事所蕴含的“做事应抓住时机”的道理。
课型:阅读课课时:两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揭题质疑1、读题2、质疑二、初读课文,自学生字词1、说说自学要求2、学生自学三、检查自学效果1、指名分段朗读课文2、再读全文3、讨论交流四、学习第一部分1、默读课文2、讨论争论情形(1)、起因(2)、经过(3)、结果3、分角色朗读这一部分4、评议(1)有没有读出感情(2)评这一结果是怎么造成的,兄弟俩错在哪里五、小结这一部分内容六、布置作业运用自己知道的事例、知识自主探究兄弟俩失在哪里第二课时一、复习上一节课所学知识1、说说这个故事2、兄弟俩错在哪二、扮演角色,组织读议1、合作探究:读得怎么样,怎样才能读出味儿来?2、合作探究:兄弟俩错在哪?三、对比“感想”,合理归纳1、自由读课文第二部分2、补充省略号中的内容3、联系全篇,进行归纳四、教学生字词1、学生指出字音的注意点2、写字指导3、学生描红五、布置作业实践活动:小组排演课本剧板书设计:群雁飞过——很想射雁——争论吃雁内容概括:这篇介绍了关于《争论的故事》教案之四,争论的故事,希望对你有帮助!3、《争论的故事》教师教学设计一等奖一、导入1、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一个故事。
争论的故事

①对
兄弟俩 争论不休,谁也说服不了谁。
这时有个老人经过这里,兄弟俩就找他评 理。老人觉得他俩说的都有一定的道 理,就建议说:你们把大雁剖开,煮一 半,烤一半,不就 两全其美了吗?
(1)停止 “休”在字典里有以下几种解释: (1)停止 (2)休息 (3)表示禁止或劝阻 你能找准“争论不休”中“休”字 的解释吗?
听了这个故事, 你有什么感想呢?
无论做什么事,都 要善于抓住时机, 不能浪费时间,要 先做起来再说。
一个明智的人总是抓住机遇,把它变成美好的未 来。 ————托 富勒 人生成功的秘诀是来当好机会来临时,立刻抓住 它。 ————狄斯累利 良机只有一次,一旦坐失,就再也得不到了。
———— 勃朗宁
机会来的时候像闪电一样短促,全靠你不假思索的 利用。 ———— 巴尔扎克
1.谁和谁争论? 2.为什么事争论? 3.是怎样争论的?
要求:
1.读准生字、词语的音。 2.把句子读通顺,不加字源自不减字。烤辩嫩
评
剖
笨
键
聚
赞
争辩 时机
味道 关键
充饥 评理
浪费 赞许
满意 剖开
不以为然
争论不休
聚精会神
1.谁和谁争论? 2.为什么事争论? 3.是怎样争论的?
哥哥说:“我要是能大雁射下来就煮着吃。”
弟弟说:“再好的东西,一煮还有什么味道 呢?依我看,只有用火烤才好吃。” 哥哥不以为然,大声争辩道:“你这话不对 ,大雁就该煮了吃。烤了吃,烟熏火燎的, 能有什么好味道?” 弟弟很不服气:“鸭子不是可以烤了吃吗? 皮香肉嫩,味道多美呀!为什么大雁就不行 ” 呢?”
字典中对“然”有这样三种解释 ①对 ②如此这样 ③然而 “不以为然”这个词中“然”是什么意思?
争论的故事

争论的故事在一个阳光明媚的早晨,小镇上的居民们纷纷走出家门,开始了一天的工作和生活。
在这个小镇上,有两个非常要好的朋友,他们的名字分别叫做杰克和汤姆。
杰克是一个非常有才华的画家,而汤姆则是一位非常有智慧的哲学家。
尽管他们的职业和兴趣爱好截然不同,但他们之间的友谊却是非常深厚的。
这一天,杰克和汤姆在小镇的咖啡馆里喝着咖啡,谈论着各自最近的研究成果。
突然,杰克提出了一个问题:“我们生活在一个充满矛盾和冲突的世界里,那么我们应该如何处理这些矛盾和冲突呢?”这个问题引发了汤姆的兴趣,他认为这是一个非常值得探讨的问题。
于是,他们决定在咖啡馆里展开一场关于如何处理矛盾和冲突的争论。
争论开始了,杰克认为,人们应该学会宽容和理解,尊重他人的观点和选择。
他认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点和不足,我们应该学会欣赏别人的优点,同时也要接受别人的不足。
这样,我们才能真正地理解和接纳他人,从而消除矛盾和冲突。
汤姆则持有不同的观点,他认为,人们应该勇敢地面对矛盾和冲突,而不是逃避或者回避。
他认为,只有通过直面矛盾和冲突,我们才能真正地认识自己,了解自己的需求和期望。
这样,我们才能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从而实现和谐共处。
杰克坚信,宽容和理解是解决矛盾和冲突的关键。
他认为,如果我们能够真诚地对待他人,尊重他人的观点和选择,那么我们就能够消除彼此之间的隔阂,建立和谐的关系。
然而,汤姆却认为,宽容和理解并不能解决所有的问题。
他认为,有时候,我们需要勇敢地面对矛盾和冲突,才能够找到问题的根源,从而实现真正的解决。
争论持续了很长时间,双方都坚持自己的观点,谁也不肯让步。
就在争论变得越来越激烈的时候,一个陌生人走进了咖啡馆。
他看到杰克和汤姆正在激烈地争论,便好奇地问起了原因。
杰克和汤姆将争论的原因告诉了陌生人,陌生人听完后,微笑着对他们说:“你们的争论非常有趣,我想我可以给你们提供一个建议。
”杰克和汤姆立刻表示愿意听从陌生人的建议。
陌生人说:“你们可以尝试换个角度看待这个问题。
三年级语文争论的故事2_6272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我早已明白,减肥,应该是顺理成章,与生活相与相恰。操之过急不好,忘之脑后也不行,最适合寻恰当之法,持之以恒。我与肥胖斗争这么多年终究没有把它斗败,错就错在行动火候掌握不好, 而成效上又总是见好就收。再想想,对于别人的评价不必太放在心上,若是当作减肥的动力再好不过,若是为此生气愤懑就没有必要了。九州体育登录网址是多少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在没有瘦下来之前,还是选这张自己侧面照片用作社团活动吧。毕竟,侧面的显得瘦一些。同时我期待着不久之后的自己,期待着健康,期待着美丽。 窗外雪还在飘,带着丝丝沁凉的欢喜,仿佛落进我的心里。人生的路途上,如此这般的事情还会有很多。总有一些多年执着于心的心念,我们为之欢喜为之忧愁,我们为了它而付出,却会在收获之 后变得掉以轻心,直到再次失去后才懂得收获的不易。如果哪天我们学会了对自己想要的保持一颗常温的心,那样才是最好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争论的故事
作者:李挎芬
来源:《成长·读写月刊》2016年第09期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讲讲这个故事。
2.学会本课生字新词,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能分角色表演这个故事。
4.领会故事所蕴含的“做事应抓住时机”的道理。
【教学重难点】
重点:识字、朗读课文,在读中感悟。
难点:领悟故事蕴含的道理、讲故事、议论故事。
【教具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
1.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两则寓言,大家还记得这两则寓言分别是什么吗?(学生回答)
(1. 揠苗助长 2.鹬蚌相争)
师:我们知道《揠苗助长》告诉我们不顾事物的发展规律,急于求成,反而会把事情弄糟,那么《鹬蚌相争》又告诉我们什么道理呢?谁来说一说?(学生说)
教师视学生回答情况给予肯定。
2.出示课题(在“争”字下面打着重号),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的课题仍然和“争”有关系,那么,是谁和谁争?因何而争?争得怎么样呢?
3.请同学们带着这三个问题快速阅读课文。
二、初读课文,通文解字
1.同学们读得非常认真,下面老师就检查一下同学们对字词的掌握情况。
2.出示生字、生词(学生开火车)认读。
(课件出示)
3.适时评价学生的认读情况。
4.你们喜欢这个故事吗?想不想把这个故事说给别人听一听呢?
生:回答
师:那我们就先练一练、这个故事中有几个人物呢?
生:(3个)、分别是?(哥、弟、老人)
师:请同学们分别把他们说的话找出来。
(课件出示:对比同学们找的话是否正确)
师:现在再请同学们分别找一找他们争论时各有哪些神态,把你认为能表示他们神态的词语圈起来。
教师巡视学生圈画情况
板书:哥哥:不以为然、大声争辩
弟弟:不服气
老人:建议
师:谁知道“不以为然”是什么意思?“然”字怎么理解?(课件出示:然字解释)
哥哥是对什么“不以为然”呢?
生:(对弟弟说的话)
师:“不以为然“是什么样的表情呢?请你们做一做。
学生做、教师给予鼓励。
好,哥哥的语言、动作、神态我们知道了,那再来看看弟弟的。
“不服气“是因为什么?”不服气“的表情又是什么呢?
师:在你们看来老人应该是什么样的人呢?(智者)说话应该是什么样的语气、表现呢?
生:(语重心常、语速慢、声音低沉)
师:大家想不想当小演员?
学生前后桌为一个小组先在下面试演。
记住每个角色的对话,然后老师请小演员上台表演。
教师巡视指导学生的表演
任选一组上台表演,其他同学做好评委。
1.学生评(语句流畅、表情是否到位、角色是否到位等)
2.师评
三、抓住主线,领悟故事
师:同学们很有明星范,老师一边认真看、一边想、这故事要告诉我们什么道理呢?我们来看看盛老师班上的同学都有哪些感想呢?请同学们来听一听(课件展示)
这些学生说得有道理吗?
学生回答。
师:盛老师听得怎么样?他也认为有理吗?你能用文中的一个词来说说吗?
生:(聚精会神、赞许)
学生如果找对,鼓励并提问:你能换成其它的词语说说吗?
生:(全神贯注、赞扬)
四、回照全文,升华主题
师:盛老师班上的同学有他们的见解,同学们肯定也有自己的看法,你们想对兄弟两说什么?请大家各抒己见吧!(学生议论)
谁愿意把自己的想法说出来?
大家一起来总结:学了这个故事,我们从中懂得了什么道理?
五、布置作业:
第一题:书写生字、生词。
第二题:把这个故事讲给父母和别人听。
板书设计:
25 争论的故事
哥哥:不以为然、大声争辩
弟弟:不服气
老人: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