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煤矿机电运输常见事故原因分析及控制(1)

合集下载

煤矿机电运输事故发生原因与预防控制

煤矿机电运输事故发生原因与预防控制

煤矿机电运输事故发生原因与预防控制煤矿机电运输是煤矿生产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它主要通过机电设备来进行煤炭的采运输工作。

在煤矿机电运输过程中,由于各种原因导致的事故频繁发生,给煤矿生产和矿工的生命财产安全带来了巨大危害。

了解煤矿机电运输事故的发生原因,并采取相应的预防与控制措施显得非常重要。

1. 机电设备维护保养不到位煤矿机电设备需要经常进行维护保养,以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转和工作安全。

一些煤矿存在维护保养不到位的情况,导致机电设备出现故障,进而引发事故的发生。

2. 运输通道不清晰煤矿机电运输的通道比较狭窄,如果通道不清晰、有障碍物或者杂物等都容易导致机电运输设备在运行过程中出现事故。

3. 机电设备老化由于煤矿机电设备长期使用,易出现老化甚至损坏,导致机电运输事故频发。

4. 作业人员安全意识薄弱在煤矿机电运输作业中,一些作业人员由于对安全规定的无视、忽视或者对安全意识薄弱等原因,导致了机电运输事故的发生。

5. 设备设计缺陷部分煤矿机电设备在设计制造时存在一些缺陷,如结构不合理、配件不合格等情况,容易导致机电运输事故的发生。

定期对煤矿机电运输的通道进行清理,清除杂物和障碍物,保持通道畅通,减少意外事故的发生。

3. 更新设备技术对机电运输设备进行技术更新,采用新的安全技术和设备,提高设备的安全性和工作效率。

加强对煤矿作业人员的安全教育培训,增强作业人员的安全意识和责任心,规范操作行为,遵守安全操作规程。

5. 加强设备质量管理煤矿应加强对机电设备的质量管理,对设备的设计、制造、采购等环节进行严格监管和把关,确保机电设备的质量达标。

煤矿机电运输事故的发生原因多种多样,需要煤矿生产管理部门采取一系列的预防与控制措施,保障机电运输作业的安全和稳定。

只有这样,才能有效降低机电运输事故的发生率,确保煤矿生产的安全和顺利进行。

浅谈煤矿机电运输安全事故及控制措施

浅谈煤矿机电运输安全事故及控制措施

浅谈煤矿机电运输安全事故及控制措施煤炭作为我国主要的能源资源,其开采和运输一直是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

煤矿机电运输安全事故时有发生,给矿山生产带来了严重的安全隐患和经济损失。

煤矿机电运输安全事故的控制措施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从煤矿机电运输安全事故的原因分析和控制措施两个方面进行论述。

一、煤矿机电运输安全事故原因分析1. 人为因素在煤矿机电运输过程中,人为因素是造成事故的重要原因之一。

操作人员因疲劳、麻痹大意、技术水平不达标等原因,导致操作失误或操作不当,进而引发事故。

一些矿工也存在违章操作、无证上岗等违规行为,更是造成事故的隐患所在。

2. 设备故障煤矿机电设备的故障是造成矿山事故的一个重要原因。

由于设备长期运转,磨损、老化、维护不到位等原因可能导致设备故障,进而造成事故发生。

3. 环境因素煤矿机电运输的环境因素也是导致事故发生的一大原因。

比如矿山地下道路狭窄、通风不良、气候恶劣等情况都可能对机电运输安全构成威胁。

4. 管理不规范煤矿机电运输的管理不规范也是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之一。

比如安全制度不健全、职责划分不清晰、监管不到位等,都可能导致事故频发。

1. 加强人员管理和技术培训加强对操作人员的管理,确保操作人员身体健康、心理健康、技术过硬。

加强对操作人员的技术培训,提高其操作技能和安全意识,从而降低人为因素造成事故的概率。

2. 加强设备维护和检修加强对煤矿机电设备的定期检修和维护,延长设备使用寿命,避免因设备故障导致的事故发生。

3. 完善安全制度和规范管理建立健全的安全制度和规范管理体系,明确各级管理人员的安全职责,加强对矿山安全的监督和管理,确保煤矿生产安全有序进行。

4. 加强安全监测和预警加强对煤矿机电运输环境的监测和预警,及时发现安全隐患,采取措施进行预防,减少事故发生的概率。

5. 持续改善煤矿机电运输安全技术随着科技的发展,煤矿机电运输安全技术也在不断更新,通过引进先进技术和装备,可以有效提高煤矿机电运输的安全性能,减少事故发生的可能性。

浅谈煤矿机电运输安全事故及控制措施

浅谈煤矿机电运输安全事故及控制措施

浅谈煤矿机电运输安全事故及控制措施煤矿是我国重要的能源资源,然而煤矿生产过程中,机电运输安全事故时有发生。

这些事故可能给矿工的生命和财产造成巨大损失,同时也给煤矿生产带来严重影响。

煤矿机电运输安全事故的控制措施至关重要。

一、煤矿机电运输安全事故的原因1. 设备老化煤矿机电设备使用时间长、工作环境恶劣,容易出现老化问题,老化设备使用不当容易引发事故。

2. 作业人员操作不当操作煤矿机电设备的人员素质参差不齐,如果不规范操作,容易引发事故。

3. 设备故障由于煤矿机电设备常年工作,存在着各种设备故障隐患,如果不及时排查和处理,会导致事故的发生。

4. 作业环境煤矿作业环境条件复杂、恶劣,容易引发事故。

5. 其他因素诸如煤炭生产和管理方面的问题、煤矿规章制度执行不严等也会引起机电运输安全事故发生。

1. 加强设备维护对煤矿机电设备进行定期的检查与维护,对存在问题的设备及时进行维修和更换。

2. 提高操作人员素质加强对操作人员的培训和考核,提高操作人员的安全意识和操作技能。

3. 加强设备故障排查建立健全的设备故障排查机制,对设备进行全面的检查,及时发现和处理潜在的故障隐患。

5. 加强安全管理严格执行煤矿安全管理制度,做好安全监管和管理工作,确保安全生产。

6. 加强应急预案建立健全的煤矿机电运输安全应急预案,一旦发生事故,能够及时、有效地进行应急处置。

7. 加强安全宣传教育通过各种形式加强煤矿安全宣传教育工作,提高矿工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8. 强化监督检查加强对机电运输安全措施的监督检查,确保安全控制措施的有效实施。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全面发展,煤矿机电运输安全事故也得到了有效的遏制。

未来,我们可以通过以下方面进一步提高和控制机电运输安全事故:1. 利用先进技术利用先进的技术手段来监控和管理煤矿机电设备运行情况,及时发现隐患并进行处理。

2. 提高管理水平不断提高煤矿企业的管理水平,加强安全管理工作,从管理层面有效预防和控制机电运输安全事故。

煤矿机电运输事故产生的原因与控制措施分析

煤矿机电运输事故产生的原因与控制措施分析

煤矿机电运输事故产生的原因与控制措施分析近年来,煤矿机电运输事故时有发生,给矿山生产和职工生命财产安全都带来了严重的危害。

本文将对煤矿机电运输事故产生的原因以及相应的控制措施进行分析。

1. 设备使用不当。

由于煤矿机电运输设备以及相关设备的复杂性和专业性,很多职工缺乏充分的专业培训,导致了他们在使用设备过程中出现操作不当、使用方法错误等问题,使得机电设备无法正常工作,从而引发了各种事故。

2. 设备质量不达标。

一些煤矿中存在设备质量不达标的情况,这样的设备使用起来容易故障,不仅会严重影响生产效率,而且还会为现场的职工带来潜在的安全隐患。

3. 维护不到位。

机电设备需要进行定期的维护和保养,但许多煤矿工人对于设备的保养工作并不重视,致使这些设备在长时间使用过程中出现了一些质量问题,进一步加剧了机电运输事故的风险。

4. 人为因素。

由于现场的操作员、管理人员等在工作中的一些行为不规范,或是对于安全措施的完善不到位,导致机电运输事故的风险进一步扩大。

5. 自然环境因素。

自然环境因素也是煤矿机电运输事故的重要因素之一。

比如,一些高温的地区,由于机电设备的散热不到位,导致大量的设备故障,从而引发了严重的事故。

1. 提高煤矿机电设备的质量。

对于一些关键的机电设备,需要进行保险措施并对其开展质保工作。

同时,加强设备的质量监管,控制煤矿机电设备生产环节的质量,降低故障率。

2. 加强职工的技能培训。

设备操作员应该按照标准操作程序使用设备,并进行定期的技能培训,提升职工在使用设备时的技能水平,减少由于操作不当、使用方法错误等问题导致的事故。

3. 加强设备维护与保养。

定期进行设备维护与保养,对设备进行日常保养,及时处理设备的故障问题,确保设备的正常工作,避免发生机电运输事故。

4. 加强安全管理。

负责人应该落实岗位安全责任制,建立严格的职业技能培训制度,加强对职工的安全教育和安全技能培训,引导职工正确认识安全的重要性,发现并处理安全隐患,切实控制机电运输事故。

煤矿机电运输事故产生的原因与控制措施分析

煤矿机电运输事故产生的原因与控制措施分析

煤矿机电运输事故产生的原因与控制措施分析
1. 人为原因:人的疏忽大意、操作不规范、缺乏安全意识等因素是导致煤矿机电运
输事故的主要原因之一。

驾驶员不按规定的速度行驶,违反操作规程等。

2. 设备设施问题:设备设施的不合理、不完善也是导致煤矿机电运输事故的原因之一。

机械设备的质量问题,制动器失灵等。

3. 管理问题:煤矿的管理层对安全管理不到位,缺乏有效的安全制度和措施,也是
导致煤矿机电运输事故的一个重要原因。

安全培训不足,没有建立起完善的安全操作规程等。

煤矿机电运输事故的控制措施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1. 加强人员培训:加强对驾驶员和操作人员的安全培训,提高他们的安全意识和操
作技能,确保他们能够熟练驾驶和操作设备,正确使用安全设备。

2. 完善管理制度:建立健全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明确责任和权限,确保每一个环
节都有相应的管理措施和安全措施。

3. 强化安全检查:定期进行设备设施的安全检查,及时修复和更换存在问题的设备,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转和安全性能。

4. 强化安全监督:加强对煤矿机电运输事故的监督,及时发现和纠正事故隐患和存
在的安全问题,确保煤矿机电运输过程中的安全运行。

5. 健全安全管理体系:建立完善的安全管理体系,确保煤矿安全工作的全面推进,
提高煤矿机电运输事故的防控能力。

要控制煤矿机电运输事故的产生,必须从加强人员培训、完善管理制度、强化安全检查、强化安全监督和健全安全管理体系等多个方面入手,综合运用各项措施,全面提高煤
矿机电运输的安全性。

煤矿机电运输事故产生的原因与控制措施分析

煤矿机电运输事故产生的原因与控制措施分析

煤矿机电运输事故产生的原因与控制措施分析煤矿机电运输事故是指在煤矿机电设备使用过程中,发生的导致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的意外事件。

这类事故主要包括运输车辆翻覆、碾压、刮擦、追尾、侧翻、装载不当等。

1. 人为因素:人为因素是机电运输事故的主要原因之一。

包括驾驶员酒后驾驶、疲劳驾驶、违章操作、不按规定使用安全设备等。

其中酒后驾驶和疲劳驾驶是机电运输事故最为常见的人为因素,驾驶员因饮酒或疲劳导致反应迟缓,车辆在行驶过程中发生意外。

2.设备故障:机电运输事故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是设备故障。

包括制动失灵、转向系统故障、轮胎爆炸等。

这些故障会导致驾驶员无法控制车辆,从而发生事故。

设备故障的原因可以是设备老化、维护不当等。

3.路况状况:路况状况是机电运输事故的重要因素之一,包括路面不平、坡度过大、弯道过急等。

这些情况会影响车辆的行驶稳定性,增加事故发生的可能性。

针对煤矿机电运输事故,应采取以下控制措施:1. 加强安全教育培训:对煤矿机电运输车辆的驾驶员进行安全教育培训,提高他们的安全意识和安全技能。

教育驾驶员遵守交通规则,不酒后驾驶、不疲劳驾驶,并学习正确使用和维护车辆的方法。

2. 加强车辆维护:定期对机电运输车辆进行维护,确保制动系统、转向系统、轮胎等关键部件的正常运行。

保证车辆安全设备的完好和有效。

3. 提高驾驶员技能:加强驾驶员的技能培训,提高他们的驾驶能力和应急处理能力。

培训驾驶员正确的避让技巧、急刹车技巧等,使其能够在危险情况下迅速反应并做出正确的处理。

4. 规范运输路线:为机电运输车辆规划合理的运输路线,避免过急弯道、过大坡度等危险路段。

保持路面的良好状况,及时修复路面的坑洼和损坏,提高路况安全性。

5. 安装监控设备:安装车载监控设备,实时监控机电运输车辆的行驶情况和驾驶员的操控行为。

监控设备可以通过发出警报提醒驾驶员注意安全、避免事故的发生。

通过加强安全教育培训、加强车辆维护、提高驾驶员技能、规范运输路线和安装监控设备等控制措施,可以减少煤矿机电运输事故的发生,确保煤矿机电运输的安全和顺利进行。

煤矿机电运输事故产生的原因与控制措施分析

煤矿机电运输事故产生的原因与控制措施分析

煤矿机电运输事故产生的原因与控制措施分析1. 引言1.1 煤矿机电运输事故的定义煤矿机电运输事故是指在煤矿生产过程中,由于机电设备运输过程中出现故障或人为操作失误而导致的事故。

这类事故主要包括机车、皮带输送机、提升机等机电设备在运输煤炭过程中发生的故障或意外事件。

煤矿机电运输事故不仅会造成人身伤亡和财产损失,还会对煤矿生产秩序和安全形势造成严重影响。

预防和控制煤矿机电运输事故具有重要意义。

只有充分认识到煤矿机电运输事故的危害性和严重性,才能有效采取措施,降低事故发生的可能性,确保矿山生产安全和人员生命财产的安全。

【结束】1.2 煤矿机电运输事故的危害煤矿机电运输事故可能导致人员伤亡。

由于煤矿机电运输设备通常运转速度较快,一旦发生故障或操作失误,就有可能造成人员受伤甚至死亡的严重后果。

这对煤矿工人和其家庭来说是一个巨大的悲剧。

煤矿机电运输事故会对煤矿生产造成严重影响。

一旦发生机电运输事故,可能导致设备损坏,生产线停工,影响煤矿的生产进度和产量,进而对公司的经济效益造成损失。

煤矿机电运输事故还可能造成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

一旦煤矿机电运输设备发生故障,可能导致煤炭的泄漏或污染,影响周边环境的清洁和安全,以及对煤炭资源的浪费。

煤矿机电运输事故的危害是多方面的,不仅对人员生命安全造成威胁,同时也影响煤矿生产和环境保护。

预防煤矿机电运输事故,保障安全生产,是煤矿企业必须高度重视和加强管理的重要工作之一。

2. 正文2.1 煤矿机电运输事故产生的原因煤矿机电运输事故是指在矿井运输过程中,由于各种原因导致的机电设备故障或人为操作失误,引发的事故。

其产生的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煤矿机电运输设备长期运行容易出现磨损和老化,设备故障率较高。

如果设备缺乏及时的维护保养,就容易出现故障,从而导致事故发生。

矿井作业环境复杂,存在大量灰尘、湿气等有害因素,这些因素会对机电设备造成腐蚀和损坏,降低设备的使用寿命,增加事故发生的概率。

煤矿机电运输常见事故原因分析

煤矿机电运输常见事故原因分析

煤矿机电运输常见事故原因分析[摘要]煤矿机电运输是煤矿企业生产过程的重要环节之一,其安全稳定运行是煤矿安全生产基本保障。

随着机械化水平的提高与煤矿企业对运输设备的投入的加大,煤矿机电事故频率也不断增加。

本文从实际出发,详细分析了煤矿机电运输事故产生原因,并提出几点应对措施。

【关键词】煤矿机电;运输;事故;原因;措施1、煤矿机运事故常见事故的原因1.1煤矿安全基础工作差安全工作是企业的最基础的工作,体现出企业整体建设水平,而当前我国很多煤矿企业安全基础薄弱,突出表现在两个方面:首先是安全投入资金较少,很多煤矿企业认识不到安全投入累计效应与迟效性,安全投入严重不足,部分煤炭企业未按照规定用途将安全生产费全部用于煤矿安全生产方面的支出,甚至擅自挪作他用;其次是对特种作业人员的安全培训教育严重不足,特种作业人员教育是安全管理中一个极为重要的环节,是避免和减少伤亡事故的前提和基础,特种作业人员技能的熟练与否,安全意识强烈与否,与安全生产息息相关,一些煤矿企业用工紧张,大多特种作业人员大多在满负荷工作,很难接受系统的安全培训教育,导致他们安全意识不强,应对突发事故的能力较低。

1.2安全生产制度不完善煤矿企业的安全安全制度是其安全生产的基础,煤矿安全生产离不开制度规范化。

但是目前我国很多煤矿企业安全生产制度不完善,给安全生产带来隐患。

首先是一些生产岗位的责任制不完善,对生产中的一些工作推诿扯皮,导致一些安全隐患不能及时有效的整改,落实;其次是安全制度在执行过程中不够严厉,譬如在安全考核上,对违章违纪行为不能严惩,对在安全方生产有成绩的职工不予安全奖励,这样导致职工的反“三违”积极性不高;最后是安全事故发生后,不能从中吸取教训,不能很好的分析处理“三不放过”原则,对事故原因分析不清,不严格处罚事故责任,事故责任者与广大职工得不到相应的教育,相应的防范措施不能到位,这样就很容易导致事故重复发生。

1.3特种作业人员安全素养与安全素质较差特种作业人员的工作岗位比较重要,危险性也高,伤亡事故的发生率也大,因此,提高特种作业人员安全素养与安全素质是实现安全生产、减少安全事故的重要保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析煤矿机电运输常见事故原因分析及控制
论文摘要:近年来,煤矿企业随着机械化水平的不断提高,矿井运输设备不断投入,煤矿机电事故频率且逐年上升,而且危害程度越来越大,我们深入思考,其中有大部分事故就是因为机电运输设备出现问题产生的。

本文分析机电事故多发原因,同时制定相应的对策,探讨了如何减少煤矿机电运输事故的安全措施。

要进行煤矿开采,机电运输是生产环节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贯穿于每一个环节。

煤矿机电事故是煤矿生产、发展的一个重要制约因素,它不仅造成人员及设备的伤害,还可能成为煤矿煤尘、瓦斯爆炸的一个诱因,使采区乃至整个矿井受到严重破坏。

如何预防煤矿机电设备事故的发生,是一个煤矿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条件。

1 煤矿机运事故频发的原因剖析
1.1 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意识淡薄,麻痹大意,没有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违反了“三大规程”及有关安全规定,违章指挥、违章操作时有发生。

1.2 特种作业人员文化程度参差不齐,掌握特种作业技术不娴熟。

根据我们平时工作统计。

在煤矿机电出现事故中,大多是因为职工对技术工种安全操作知识掌握不牢,熟悉程度不够,是造成多发事故的重要原因。

特别是采掘一线电机车司机不稳定,农协工、农换工多,文化基础差,工作无长期打算,学习业务技术的积极性差,素质极低,给机电运输安全带来了极大隐患。

1.3 指令性的临时工顶替。

1.4 特种作业人员的频繁调换,岗位的调整,给安全埋下隐患。

特别作业人员大都是经过当地劳动部门或供电部门专业培训取得操作合格证后作业者,对他们的工种不宜随意予以变动。

但是,矿山某些技术性工种,有些企业领导不去考虑学识水平,不讲究用工要求,而是当作好工种,并通过人情关系把一些不合格的人员充塞进去,加之一些人员不钻研技术业务,违章违纪现象比较突出。

另外,临时性工作调整时安全培训工作没有及时到位也带来了安全隐患。

1.5 安全基础工作薄弱,安全可靠性差。

一是安全投入不足,考核不严,机运标准化工作难以到位;二是特种作业人员的安全培训教育不够,特别是用人体制的进一步改革并岗之后,职工都在满负荷甚至超负荷状态下工作,有的岗位还打破了8小时工作制做连班,要抽出人员进行脱产培训的确很难。

1.6 安全制度不严,遗留安全隐患。

一是岗位责任制不健全,对某些工作相互扯皮,隐患得不到及时整改落实;二是安全制度执行不严,对安全考核不够严厉,安全奖罚不及时兑现,影响了管理人员反“三违”的积极性;三是对事故处理未严格按“三不放过”原则分析处理,处罚太轻甚至层层保护,不严肃追究责任,职工受不到教育,防范措施不到位,结果是事故重复发生。

1.7 设备陈旧老化
在煤矿建设时,煤矿设备的投入必须成套,而且相互之间必须配套,所以一次性投入的资金数目相当大,无论是国企还是私企,都难以承受。

由于投入不足,致使煤矿机电设备更新速度较慢,设备相对老化。

另外,我国煤炭行业的设备制造业,由于科学技术、工艺设计、原材料、加工制造及检测手段等综合配套能力较低,加之涉及的材料、电子、液压及机械零配件等行业的能力不相匹配,
导致煤炭行业整体装备相对落后,设备维护工作量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