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美术中的本原文化解读
民间美术文化在美术绘画中的应用与体现分析

民间美术文化在美术绘画中的应用与体现分析
民间美术文化是指在中国乡村民间流传的一种独特的艺术风格和创作方式,它融合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具有浓厚的地方特色和民族风情。
在美术绘画中,民间美术文化得以广泛应用和体现,不仅丰富了艺术表现形式,还表达了人们的审美观念和生活态度。
一、题材选择:民间美术文化在美术绘画中的应用首先体现在题材选择上。
民间美术追求的是真实、自然和朴素,因此在题材选择上更注重生活中的普通人和事物,如农民劳动、山水田园、乡村风物等。
这些题材不仅能够反映人们的真实生活,还可以表达对自然和生活的热爱,展示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
二、表现技法:民间美术文化在美术绘画中的应用还表现在表现技法上。
民间美术强调自由、随意和张扬个性,因此在表现手法上更加自由多样,注重笔墨的运用和色彩的表现。
民间美术中常见的楷书字体和泼墨、潦草的笔法,在美术绘画中得到了广泛运用,赋予了作品独特的风格和韵味。
三、色彩运用:民间美术文化在美术绘画中的应用还体现在色彩运用上。
传统的民间美术注重用鲜艳的色彩来表现生活的喜庆和活泼,因此在美术绘画中常常运用鲜艳明亮的色彩,强调色彩的鲜明对比和饱满鲜活的质感。
这种色彩运用不仅让作品具有强烈的视觉冲击力,还能够给人带来愉悦的感受。
四、形象刻画:民间美术文化在美术绘画中的应用还体现在形象刻画上。
民间美术在形象刻画上注重对人物形象的塑造和表情的表达,追求真实的生活状态和个性特征。
在美术绘画中,民间美术常常运用夸张和象征的手法,通过放大人物特征和表情来表达情感和思想,使形象更加生动和鲜活。
关于民间美术的造型特征与文化意义解读

关于民间美术的造型特征与文化意义解读民间美术是人民群众创作的艺术作品,它是民间文化的一部分,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生活情感。
在不同的地域和民族里,民间美术都具有独特的造型特征和文化意义。
本文将就民间美术的造型特征与文化意义进行解读。
一、造型特征1.形式简洁、生动民间美术的造型特征之一是形式简洁、生动。
民间艺术家在创作过程中通常会追求简约而不失生动,以简洁的线条和色彩勾勒出丰富的形象和情感。
例如中国的民间绘画和剪纸艺术中,常常使用简单的线条和饱和的色彩来表现生活场景和人物形象,给人以清新明快的感觉。
2.充满浓厚的民族特色民间美术的造型特征还包括充满浓厚的民族特色。
在不同的地域和民族里,民间艺术作品中常常可以看到各自独特的民族服饰、建筑、风景和习俗等元素,这些都表现出了民族文化的丰富多彩。
比如蒙古族的刺绣艺术、壮族的木雕艺术等,都体现了各自民族的特色和风情。
3.注重表现技巧和形式变化民间美术在造型特征上还注重表现技巧和形式变化。
尤其在民间工艺品中,制作者常常运用各种技巧和形式,通过雕刻、织染、编织等手艺,创造出丰富多彩的作品。
这些技巧和形式的变化不仅丰富了作品的表现形式,也增加了作品的观赏性和艺术性。
2.反映民众生活民间美术还具有反映民众生活的文化意义。
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往往通过绘画、雕刻、刺绣等艺术形式来表现自己对生活的理解和感受。
这些作品通过对社会生活的观察和描绘,反映出了人们的喜怒哀乐、生活习俗和心灵境界,让人们感受到了生活的美好和情感的丰富。
3.促进民族交流民间美术还具有促进民族交流的文化意义。
在不同的地域和民族里,各自的民间美术作品都具有独特的地域特色和民族特色。
这些作品通过展览、交流等形式,可以促进不同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和沟通,增进民族之间的了解和友谊,促进各民族文化的共同繁荣。
民间美术的造型特征与文化意义是密不可分的。
通过对民间美术的造型特征的解读,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其所承载的丰富的文化内涵和生活情感。
民间美术与各种文化的关系

然而,随着历史的发展演变,在研究民间美术与宗教文化的关系时,有一个不容忽视却又值得探讨的问题,即究竟是宗教利用了民间美术这种艺术形式,还是民间美术借助于宗教得以发展?在民间信仰中,人与神并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三国时的名将关羽,是民间雕塑和年画中出现较多的形象之一,被人们当作崇拜的对象,由保护神而演变为财神(武财神);而阴曹地府的恶鬼黑白无常,人们因惧怕他们而“敬鬼神而远之”,却又说“神鬼怕恶人”。不仅如此,人们还常常耍无常恶鬼为自己开心娱乐。如福建漳州的木偶中就有黑白无常两个鬼,表演时滑稽可笑,一点“鬼气”也没有,留给大人和孩子们的只是开心的笑声。这说明,在探讨民间美术与宗教文化的关系时,还应当注意:人们不仅在宗教的幻想世界中寻求精神上的安慰,而且还在满足自己精神追求的理想世界中表现了无与伦比的创造精神。
自宋代以来,戏曲便成为民间社会生活中最为普及的一种艺术活动。戏曲的内容和戏曲艺人的精彩表演,抒发了人们对英雄人物的景仰之情,表达了人们对善恶美丑的判断,寄托了人们对幸福自由的向往与追求,同时,也激发了艺人的创作热情。民间艺人将戏曲中人们所喜爱和熟悉的人物形象与剧情场景,经过巧妙的艺术处理创作成不同样式的民间美术品,伴随着人们的日常生活进入千家万户,从而使戏曲得以在更大的空间里流传。长期以来,中国的民间美术与戏曲在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一种极为特殊的关系。深入了解和认识这种关系,就会发现其实民间美术与戏曲有着很深的历史渊源,那就是它们都来自民间,都是在民间生活的沃土上发育成长起来的。民间性既是民间美术与戏曲的共同特点,又是它们相互联系的深厚基础。戏曲来自民间大致表现在五个方面,一是戏曲的剧本大都是从民间传说中取材,从而作为故事来表演;二是戏曲的表演融合了长期流传于民间的歌舞杂技、说唱艺术与滑稽戏等艺术形式进而走向成熟;三是早期的戏曲观众主要是农夫田女、市井细民与贩夫竖子等,长期以来是他们支撑着戏曲的舞台与演出;四是戏曲的兴起与普及有赖于城乡庙会、迎神赛社等民间的风俗活动和农民的自娱性戏曲演出;五是戏曲所表现的爱憎与民间大众的思想感情息息相通。而民间美术作为一种在民间土生土长的艺术形式,在以上诸方面与戏曲同民间的关系,从本质上来讲是完全一致的,只是表现形式和表现手段有所不同。
浅谈民间美术的传统和发展

浅谈民间美术的传统和发展浅谈民间美术的传统和发展中国的美术发展史,从始至终就带有强烈的民族色彩,中国的民间美术具有充满了原始气息的原始性特点,中国民间美术的这种民族性和原始性是推动中国民间美术发展的原动力。
对于中国民间美术的研究和保护是一个综合性课题,中国民间美术的研究是对哲学、历史学、考古学、社会学和美学等多学科的交叉的综合性研究,是当代中国美术研究的重要课题。
本文将从中国民间美术的原点出发,通过对中国民间美术的起源和发展过程的梳理,从而探究中国民间美术的独有的特点,论述中国民间美术的发展状况,并探索其未来的发展方向。
中国的美术发展史主要是由两部分组成,分别为官方美术和民间美术。
中国民间美术对于官方美术来讲,具有原发性和本源性的特点,中国民间美术是直接来源于人民大众的艺术形式。
中国的美术史,在其发展过程中,将阶级地位与艺术地位相结合,一直将民间艺术视为低级和粗俗的东西,从不将其视为艺术,民间美术同样是被视为低级和粗俗的。
但是,中国民间美术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中,通过人民大众的劳动和审美观点艰难地发展和保存下来。
中国民间美术作为中国传统民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凝聚了中国人民几千年的文化和智慧,底蕴深厚,艺术价值极高,研究中国民间美术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民间美术的起源中国的民间美术与中国原始社会的美术同根同源。
中国的民间美术和中国原始社会的美术的产生和发展过程有共同的特点。
至今中国的民间美术还有中国原始美术的艺术痕迹。
中国的民间美术是在中国古代人民的生产劳动中和社会生活实践中产生的,原始社会人们在生产劳动中,开始从不自觉地追求美发展到自觉地对美的追求,最早是为了制造一些实用的劳动工具而产生的,追求实用是最初的原点。
在劳动过程中,人们发现锋利的工具和光滑的工具使用起来更为便捷。
从实用性的不自觉追求逐渐演变为对美的自觉追求。
古代人们开始在一些器物上添加一些简单的线条,对称的线条乃至一些简单的图案。
例如,人们在早期的陶制品上为了使用方便加上了把手,为了区别用途和使用方便加入了一些简单的线条和图案。
民间美术知识点总结归纳

民间美术知识点总结归纳一、民间美术的特点1. 民间艺术的根源民间美术是源自中国传统文化的艺术表现形式,在中国悠久的历史和文化传统中得以传承和发展。
民间美术具有浓厚的民间特色,是普通民众生活中的艺术创作和表现,以及其对自然、社会和文化的认知和表达。
2. 民间美术的表现形式民间美术包括了民间工艺、装饰艺术、绘画艺术等多种形式。
它们在中国的各个地区都有着不同的表现形式和特色,凸显了不同地域的文化传统和历史背景。
3. 民间美术的创作特色民间美术在创作时常常以手工艺为主,注重手工技艺和民间技法的传承和发展。
在传统的工艺品制作中,民间技艺的工匠们通过手工操作,将传统文化和艺术元素传承下来,使这些工艺品具有了浓厚的文化气息和审美价值。
4. 民间美术的传承方式民间美术的传承方式主要是通过师徒制的方式,即由长辈传授给后辈的方式进行。
在中国的各个地区,仍然有许多传统工艺品和技艺是通过这种方式得以传承和发展的。
5. 民间美术的社会功能民间美术在社会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不仅是民间文化的载体和表现,还承载了丰富的历史和文化内涵。
它在社会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能够丰富人们的生活,弘扬传统文化,传递社会价值观念。
二、民间美术的艺术表现形式1. 民间工艺民间工艺是中国传统工艺品的统称,其制作技艺源远流长,具有悠久的历史和文化传统。
在中国的各个地区,都有着不同种类的民间工艺,如剪纸、刺绣、陶瓷、木雕等。
这些工艺品多以日常生活用品和装饰品为主,具有浓郁的地方风格和文化内涵。
2. 装饰艺术装饰艺术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在民间生活中起到了装饰和美化的作用。
中国的传统建筑、家具、服饰、饰品等都融入了丰富多彩的装饰艺术,如雕刻、绘画、图案等。
这些装饰艺术不仅在材料、工艺和造型上具有特色,还弥漫着浓厚的文化氛围和审美价值。
3. 绘画艺术民间绘画艺术在中国历史上有着悠久的传统,它在表现形式、题材和内容上都具有独特的民间特色。
在农村地区和民间庙会上,常常能见到一些以历史传说、民间传统和生活故事为题材的绘画作品。
关于民间美术的造型特征与文化意义解读

关于民间美术的造型特征与文化意义解读民间美术是指民间艺人在生活中通过绘画、雕塑、刺绣等形式创作的艺术作品,它是农村和城市基层群众艺术的一种表现形式。
民间美术的造型特征和文化意义非常丰富多彩,具有浓厚的乡土气息和文化底蕴,承载着民族的历史、宗教、传统习俗等丰富内容,对于传承和弘扬民族文化具有重要意义。
一、造型特征1. 夸张的形式表现民间美术的造型特征之一就是对形式的夸张表现。
在农村和基层群众中,人们往往对事物有着丰富而夸张的表现方式,这种情感在艺术创作中也得到了体现。
比如在木刻画、剪纸艺术中,人物的形象往往具有夸张的面部表情、丰满的身体形态,富有活泼生动的氛围。
这种夸张的表现形式使得民间美术更具有浓厚的民俗气息,也更容易吸引人们的眼球和兴趣。
2. 色彩的鲜艳多样民间美术在色彩运用上也有着独特的特点,鲜艳多样的色彩是其造型特征之一。
在中国的古建筑上常常可以看到各种各样的彩绘艺术,这些色彩鲜艳、夺目,形成了独特的美学风格。
在绘画、刺绣等民间美术形式中,色彩的应用也是极为丰富多彩的,尤其以红色、黄色为主导色调,这与中国传统文化中对于这两种色彩的喜爱有很大关系,也是民间美术的独特魅力所在。
3. 富有装饰性的手法民间美术的创作往往富有装饰性的手法,这种装饰性不但可以使作品更加丰富多彩,更显得生动活泼,同时也具有浓厚的文化底蕴。
在民间建筑、绘画、雕塑等艺术作品中,往往会看到各种各样的花草图案、神话传说等文化符号,这些装饰物都是对当地文化的一种表现和继承,使得作品更具当地特色。
二、文化意义1. 传承民族文化2. 弘扬乡土情怀3. 丰富民众生活。
关于民间美术的造型特征与文化意义解读

关于民间美术的造型特征与文化意义解读1. 引言1.1 民间美术的定义民间美术是指由民间艺术家利用传统技艺和材料,表现民众日常生活、信仰和价值观念的艺术形式。
其表现形式包括绘画、雕塑、刺绣、剪纸等多种形式。
民间美术源自人民群众对生活和世界的感知和表达,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和生活气息。
它不受官方文化规范的约束,更加贴近民众生活,形式多样,内容广泛,具有浓厚的民间色彩和地域特色。
民间美术承载着民间文化的智慧和传统,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反映了人们的审美情趣和生活方式。
通过民间美术,人们可以更好地了解和感受到民众的生活习俗、信仰和情感,传承和弘扬着民族文化的精髓。
民间美术体现了人民群众的审美情趣和创造才能,是民间文化传统的生动表现。
1.2 民间美术与民俗风情的关系在民间美术作品中,常常可以看到各种富有地方特色的元素,如传统的建筑、服饰、节日习俗等。
这些元素不仅是艺术家灵感的来源,更是文化传承的载体,传达着民间文化的丰富内涵和独特魅力。
通过民间美术作品,人们可以感受到民俗风情的深厚底蕴,了解到不同地域、民族的文化特点,进而增进对民俗文化的理解和尊重。
民间美术与民俗风情的关系紧密相连,彼此相辅相成,共同构成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丰富多彩。
民间美术的发展离不开民俗风情的滋养,而民俗风情也因民间美术的表现而得以传承和弘扬。
两者相互依存、相互影响,共同促进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2. 正文2.1 民间美术的造型特征民间美术的造型特征丰富多样,具有浓厚的民俗文化气息。
在民间美术作品中,常常可以看到简洁明了的线条、鲜艳的色彩以及夸张的形式。
这些造型特征反映了民间艺术家对于生活和自然的观察和理解,同时也突出了他们独特的审美观念和创作风格。
在民间美术作品中,常常可以看到各种各样的动物、植物和人物形象。
这些形象并不拘泥于现实主义的表现方式,而是经过了艺术家的加工和夸张处理,具有一种抽象和夸张的风格。
这种形象的处理方式既可以突出作品的主题和情感,又可以增加作品的趣味性和表现力。
关于民间美术的造型特征与文化意义解读

关于民间美术的造型特征与文化意义解读首先,在造型特征上,民间美术以鲜明的生活属性为基础,注重将日常生活中的事物、人物、场景进行再现。
民间美术作品通常呈现出朴素、形象鲜明的特点。
例如,农村壁画常以农场、田地、农民劳作等为主题,通过饱满的色彩和平实的线条,生动地表达出农村生活的愉悦和辛劳。
而城市底层群众常以庙会、庆典等为题材,通过明快的色彩和夸张的形象,展现出城市中热闹繁忙的气氛和人们的喜悦情绪。
民间美术在造型上追求形象的简练和具体,更加贴近普通人的审美需求,展现了民间艺术家对真实生活的独特感悟。
其次,在文化意义上,民间美术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了丰富的文化内涵。
民间美术作品反映了民间信仰和价值观的体现,是当地宗教、民俗等文化的重要表达方式。
比如,在一些民间壁画中,常常可以看到对神仙、神祇、神话传说等的描绘,这些形象和故事反映了人们对超自然力量和神圣存在的追求和崇拜。
同时,民间美术也传递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展现了群众对于幸福、和谐的价值观。
在艺术作品中,人们常常可以看到丰收、合家欢乐、丹顶鹤等象征吉祥和美好寓意的元素,这些象征既是民间美术的审美追求,也是人们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憧憬。
此外,民间美术还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
传统文化中的各种符号、象征等成为民间美术中常见的表现元素。
例如,中国传统的四季、五行和十二生肖等元素常常被融入到墙画、剪纸等作品中,展示了中国传统文化对于人与自然、时间的理解和认知。
此外,中国传统艺术中的特殊技法和工艺,如剪纸、剪红窗花、泥塑等,在民间美术中得到广泛传承和创新,形成了一种别具一格的艺术语言。
综上所述,民间美术的造型特征和文化意义密切相连。
民间美术以其独特的形态和风格,展现了生活的真实与简约,承载了丰富的文化内涵。
通过对民间美术的造型特征与文化意义的解读,可以更好地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同时也体现了民间艺术家对于生活与美的独特见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花 的吉 日, 人们 都会赶 着这天把 门神 、 庆剪纸 、 字斗 方 喜 福 贴起来 , 预示着新年新气象。常见的新春剪纸形式 有 “ 二龙 戏 珠 ”“ 、 凤凰 戏牡丹 ” “ 、 金钟扣 蛤蟆 ” “ 鹤 同春 ” “ 盘 、鹿 、蛇 兔 ”“ 、鹰踏兔 ” “ 、龙生虎养雕 打扇” “ 、 鹿儿衔草 ” “ 、狮子滚 绣
2 节 庆风 俗 中的 民 间美术
四时年节始终是 民间美术 中的重要表现 内容 ,年节 习 俗的主要组成部分 , 可以说是趋吉避邪 的习俗 。正是 由于民 族原 始古老 的驱鬼 、 消灾 、 邪 的文化 心理 作用 , 促成 了 避 才
节 庆 风 俗 中 民间 美 术 形 式 的形 成 与 成 熟 。 21 春 节 .
号的大干世界。
种转折 , 从而在其所属的集团 内获得 了新的身份和权利。我 们所熟 知的满月 、 周 、 抓 命名礼 、 学礼 、 入 冠礼 、 礼 、 笄 婚礼 、 寿礼 、 祭礼等等 , 都是非 常重 要的人生礼仪 。通 过这些礼仪 ,
个 人 完 成 了“ 会 化 ” 过程 。… 社 的
物等。也有其他用以祈福纳祥的年画类型 , 题材 和内容大 多
今天有许多被纳入 民间美术研究领 域的 民俗 物品 以及 行为 中均包含着相 当的仪式 性成分 。例 如 ,小孩满 月的时 候, 妻子 的娘家做 了襁褓送来 。襁褓一般都是 由孩子的姥姥 亲手缝制 的, 这在许多地 区都一样 。可 以说 , 襁褓本 身就是
郁, 民间情 趣强烈 , 有独特的地方 色彩和淳朴古 老的 民族 具
风格。
22 端 午节 .
端 午节 是图腾节 。生生不息的生命意识 , 中国民间美 是
术 作品 中有关端午节 的主题 内涵 ,神祗动植物 与民间约定
俗 成 的 彩 色 Y I 纹 生 命 符 号是 其 艺 术 形 态 。 中 国农 历 五 月 L ̄ I
贴 门神也是春节请福 的重要形式 , 门神古称马子 , 它是
由古代“ 桃符 ” 演变而来。宗法“ 阴阳” 理论 , 承汉唐壁 画的 继
风格 , 吸收历代的艺术精华 孕育而成 。它 的用色 , 以传统 的 中药材做原料精心配制 , 恪守传统 的制作要求 。木刻 画取材 的 内容是 : 三教( 、 、 ) 佛 道 儒 的神仙和圣 贤 ; 十二行业供奉 七 的祖 师 ; 历代英雄 人物 ; 曲人物 ; 戏 也有 寓意 吉祥 的种种事
球 ” “ 衔 鱼 ” “ 咬 天 开 ” “ 石 榴 ” “ 蟆 扣 碗 ” “ 鱼 、鸡 、鼠 、碗 、蛤 、对
1 人生礼 仪 中的 民 间美术
民间美术 中蕴藏着 中华 民族思维 方式 与表达 方式 , 人 生礼仪 主题更 是从 民间美术发源之 日起就有 着与其密不 可 分 的关 系。法国 民俗学家 阿诺 德凡热 纳(8 3 l5 ) 《 17 一 9 7 通 在 过礼仪》一书 中对人生礼 仪的结构 和存 在模式进行 了奠基 性的研究。他把人生礼 仪称作 “ 通过礼仪 ”认 为人生礼仪就 , 是个人从一种社会地位 向另一种社会地 位转移时所举 行 的 礼仪 , 多见 于诞生 、 成年 、 结婚 、 死亡 等人 生重 要转 折 的关
以及 古 老 民族 创 造 和 审 美 最 本 源 的精 神 。
“ 天气下 降 , 地气上 升 , 天地相 交 , 万物 萌动 ” 。天地 阴 阳相 交, 人的繁衍与物 的丰收 , 中国民间美术作 品 中有关春 节 是 的主题 内涵与艺术形态特征 。
贴 花花 是春 节 到 来 的标 志 性 活 动 , 阴 历 二 十 八 是 贴 花
口 。通 过 人 生 的 各 种 礼 仪 , 人 在 一 种 文 化 中顺 利 完 成 了这 个
扣碗 ” “ 虎扣碗 ” “ 、对 、对蛾扣碗 ” “ 、神鱼瓶 ” “ 、 对虎 瓶” “ 、八 卦鱼 ” “ 头花 ” 以及变体 丰富 的几何符 号剪纸 , 蛇盘 、鹿 , 如“ 九颗蛋” “ 、宝葫芦” “ 、双葫芦” “ 、蛤蟆抱砖 ” ,组 成一个五彩 缤纷 、 翔鱼跃 、 鸟 人欢 马 叫、 生生 不息 的神祗 动物和 几何符
£ g 篮 2
£ 耋 i0
民 间美术 中的本 原 文化 解 读
’ 一 张 斌h
平 ( 顶 山学 院 艺术设 计 学院 河 南 ・ 顶 山 平
中 图分 类 号 :5 1 J 0 文献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识码 : A
4 70 ) 6 0 0
文 章 编 号 : 2 7 9 ( 0 2 — 3 0 17 - 8 42 1 5 1 — 2 6 0) 3
另 一 方 面 也 象 征 了儿 童 一 个 崭 新 生 命 阶段 的 开 始 。簪 子 在
今天被当做首饰研究 ,它参 与了女子 的成年礼这一事 实却 常被忽视 。传统社会 中, 少女定 亲时要举行 “ 笄礼 ”其 最核 , 心的仪式 就是把少女时代 的辫子盘到头上 , 上簪子。这小 捕 小的簪子 , 无论其 材质贵重还是廉价 , 它都将 把传统女 性的 幼年和成 年截然分开 。凡此 种种 , 使我们在一些民问美 术品 的背后看 到了许 多传统 社会 中非 常重要的人生礼 仪。它们
一
取 自于历史戏剧 、 演义小说 和 民间传说 。 如麒 麟送 子 、 三娘 教子 、 和合二fI五子登科 、 i、 I 长坂坡 、 刘海 、 和合二仙等 。它构
图饱 满 、 匀 对称 、 型夸 张 、 条粗 犷笨拙 、 福气 息浓 均 造 线 祈
种人生礼仪 , 它一方面规定 了母 亲养育幼小 子女的责任 ,
春节是 中国民间最重要的节 日。《 记 ・ 礼 月令》 : 节 载 春 民间美术是一 种带有 强烈 本 民族 色彩 的美术 形态 , 产 生 于人们 的 日常生活 中, 们 的衣 食住行 息息相 关, 与人 是人 类劳 动生 活最 质朴 的艺术思想 和艺 术语言 的体 现 。民间美 术是传统 文化 的重 要组成部分 ,从 中投射 出时代 人文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