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州文化
潮州非遗介绍简介

潮州非遗介绍简介潮州非遗介绍简介潮州位于广东省东部沿海,是一个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的城市。
潮州非遗是指潮州地区具有文化传承、历史价值、艺术特色、地方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这些非遗项目包括了潮语、木雕、陶瓷、剪纸、歌仔戏、婚礼习俗、饮食文化等多个领域。
以下是对潮州非遗的简要介绍。
一、潮州方言潮州方言是潮州地区的当地语言,它是广东话的一种变种,具有独特的音韵、词汇和语法。
潮州方言有着悠久的历史,是潮州人民的日常用语,也是潮州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木雕潮州木雕是中国南方的一种传统工艺,以其精湛的技艺和独特的风格而著名。
潮州木雕起源于唐代,经过历代工匠的不断发展和创新,形成了独特的技艺体系。
潮州木雕注重在木材上表现出自然的美感,雕刻出各种形态的动物、人物、花卉等,充满生气和灵性。
三、陶瓷潮州陶瓷是广东省南部的一种传统工艺,以其独特的造型和色彩而著名。
潮州陶瓷历史悠久,距今已有数百年的历史,以其艺术价值和文化意义被誉为中国陶瓷的瑰宝之一。
四、剪纸潮州剪纸是中国南方的一种传统工艺,以其精湛的技艺和独特的风格而著名。
潮州剪纸历史悠久,传统技艺要求工匠要具有极高的技术水平和创作灵感,才能制作出各种形态的图案。
五、歌仔戏潮州歌仔戏是潮州地区的一种传统戏曲,以其优美的旋律和深刻的情感描绘而著名。
潮州歌仔戏有着悠久的历史,是潮州人民的重要文化消遣方式之一。
六、婚礼习俗潮州是中国南方的一个重要的婚礼文化中心,潮州的婚礼习俗独具特色。
婚礼习俗包括订婚、过大门、拜堂、接新娘、出嫁等多个环节。
潮州的婚礼习俗体现了潮州人民的传统文化和社会风俗。
七、饮食文化潮州的饮食文化以其独特的味道和精湛的制作技艺而著名。
潮州菜系以海鲜和蔬菜为主要原料,以清淡、鲜美、滋补和健康为特色,深受广大食客的喜爱。
以上是对潮州非遗的简要介绍,这些非遗项目不仅是潮州人民的精神财富,也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非常重要的历史、文化、艺术和社会价值。
潮汕地区市级非遗

潮汕地区市级非遗潮汕地区位于中国广东省东南部,是一个以汕头、潮州和揭阳三座城市为核心的地区。
这里是中国文化的发源地之一,拥有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
本文将介绍潮汕地区市级非遗的特点和保护情况。
一、潮汕地区市级非遗的特点潮汕地区市级非遗包括传统技艺、民间表演、传统音乐、传统舞蹈等多个门类。
这些非遗项目承载着潮汕地区丰富的历史文化和民族精神。
1. 传统技艺潮汕地区的传统技艺十分独特,融合了汉族、客家族和闽南族等多个民族的特色。
例如,潮剧是中国四大戏曲剧种之一,富有激情和戏剧性,以其独特的唱腔和表演方式吸引了众多观众。
潮汕木雕、陶瓷、刺绣等工艺品也是潮汕地区独特的传统技艺,代表了当地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
2. 民间表演潮汕地区的民间表演形式丰富多样,其中以潮州大戏和潮剧最为知名。
潮州大戏是潮州地区独特的地方戏曲,以其细腻的表演和悲壮的音乐而闻名。
潮州大戏常常以历史传说和民间故事为题材,通过歌唱、舞蹈和表演,展示出潮汕地区人民的生活和情感。
3. 传统音乐和舞蹈潮汕地区的传统音乐多以潮剧和潮州大戏为基础,有着独特的音调和节奏。
潮汕舞蹈以其华丽的服饰和舞姿优美而闻名,常常在庆典和节日活动中表演。
二、潮汕地区市级非遗的保护情况为了保护和传承潮汕地区的非遗文化,相关部门和组织采取了多种措施。
1. 制定专门政策潮汕地区制定了一系列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政策,包括资金扶持、重点保护、人才培养等方面的支持措施。
这些政策的出台为非遗项目的传承和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2. 建立非遗传承基地潮汕地区建立了一批非遗传承基地,为非遗项目的传承和培养传人提供场所和资源支持。
这些基地在传授传统技艺、举办展览和演出等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3. 加强宣传和教育潮汕地区加大了对非遗文化的宣传力度,组织举办各类展览、演出和比赛,提高了公众对非遗文化的认知和关注度。
同时,在学校中加入相关的非遗传统教育内容,使年轻一代更加深入了解和热爱自己的文化传统。
潮州古城文化力

潮州古城文化力潮州,位于广东省东部沿海地区,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古城。
作为闽南文化的发源地之一,潮州古城以其独特的文化底蕴著称于世。
古城内保存着丰富多样的历史建筑和传统文化,展示了潮州的独特魅力。
一、古城文化遗产潮州古城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拥有丰富的古代建筑和文化遗产。
其中最著名的是古代建筑群“潮州十大景观”。
这些景观代表了潮州古城独特的文化风貌,如岳阳楼、光禄坊、城隍庙等。
这些建筑体现了潮州人民的智慧和勤劳精神,也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岭南建筑风格潮州古城的建筑风格以岭南建筑为主,具有独特的特点。
岭南建筑注重对自然环境的融合,注重利用和谐的比例和色彩,给人一种宁静和谐的感觉。
潮州的古街巷弄、园林庭院以及传统民居,无不体现了岭南建筑的精髓。
三、文化底蕴传承潮州古城承载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历史悠久的传统文化在这里得到了传承和弘扬。
潮州传统戏曲、南音、潮州音乐等艺术形式在古城中得到广泛传播。
此外,潮州还是中国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保存地之一,潮剧、客家刺绣等各种传统手工艺也在这里得到了保护和发展。
四、潮汕美食文化潮州作为中国四大美食之一的潮汕美食的发源地,其美食文化也是潮州文化不可忽视的一部分。
潮州菜以其独特的烹调技艺和口味而闻名,如功夫茶餐、潮州粉果、潮汕烧腊等。
这些美食代表了潮州人民的生活方式和对美食的热爱,也成为吸引游客的重要因素之一。
五、潮文化的当代发展潮州古城不仅是历史的见证,也是文化的烙印。
如今,潮州古城的文化不断推陈出新,与现代社会相结合,形成了一种独特的潮文化。
潮剧音乐节、潮州国际鼓艺节等传统文化活动吸引了许多文化爱好者的关注。
古城中的民宿、手工艺品店等也成为了当地文化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结语潮州古城以其丰富多样的建筑和传统文化,展示了潮州的深厚历史和独特魅力。
作为中国历史文化名城,潮州古城不仅是宝贵的文化遗产,也是当代社会的重要资源。
保护和传承潮州古城的文化,将对推动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繁荣和发展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关于潮汕的风俗

关于潮汕的风俗潮汕,位于广东省东部,是一个拥有悠久历史和丰富文化遗产的地方。
它的独特风俗和民俗文化,吸引着众多游客前来探索和体验。
本文将从潮汕的传统节日、婚俗、饮食文化和民间艺术等方面,介绍潮汕的风俗。
一、传统节日潮汕的传统节日有很多,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潮汕三月三和潮汕二月初二。
潮汕三月三是潮汕地区最大的传统节日之一,也是全国范围内规模最大的花炮比赛。
每年农历三月初三,来自潮汕各地的花炮队伍聚集在潮州市城区的大众广场上,进行花炮比赛。
比赛期间,花炮声不绝于耳,烟花绽放,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观赏。
潮汕二月初二则是一个传统的祭祖节日。
在这一天,潮汕各地的人们都会前往祖先的坟墓,烧纸、烧香、祭拜祖先。
同时,还有一些传统的活动,如舞狮、舞龙、打太平鼓等,让人们感受到浓厚的传统文化氛围。
二、婚俗潮汕的婚俗也非常独特。
在潮汕,结婚不仅是一件家庭的大事,也是一件社会的大事。
在婚礼上,新娘要穿着传统的红色嫁衣,新郎要穿着黑色礼服。
婚礼当天,新郎新娘都要穿着鞋子,但在进入新房后,要将鞋子脱掉,然后由新娘的姐妹或闺蜜帮助新郎新娘脱鞋子,象征着彼此之间的互相照顾和关爱。
潮汕的婚礼还有一个特别的习俗,就是宴请嘉宾时要用鸡蛋糕。
鸡蛋糕是一种传统的潮汕糕点,由鸡蛋、糯米粉、糖等原料制成,味道鲜美。
在婚礼上,新人要亲手将鸡蛋糕送给宾客,表示对嘉宾的尊重和感谢。
三、饮食文化潮汕的饮食文化也非常丰富多彩。
潮汕的美食以海鲜和糕点为主,其中最有名的就是潮汕牛肉火锅和潮汕蒸粉。
潮汕牛肉火锅是潮汕地区非常有名的特色美食,以新鲜的牛肉和各种蔬菜为主要原料,配以鲜美的汤底和调料,味道鲜美。
潮汕蒸粉则是一种传统的潮汕糕点,由糯米粉、虾米、肉末等原料制成,口感软糯,味道鲜美。
潮汕蒸粉还有一个特别的吃法,就是用生抽、醋、辣椒油等调料拌着吃,味道更加美味。
四、民间艺术潮汕的民间艺术也非常丰富多彩。
潮剧是潮汕地区最有名的民间艺术形式之一,是一种以潮汕话为基础的传统戏曲。
潮汕文化-演讲PPT

如《潮汕民间故事》、《潮汕歌谣》 等,这些作品以潮汕话为载体,传承 了潮汕地区的民间文化和传统艺术。
潮汕话的传承与保护
传承方式
通过家庭、学校和社会多方面的努力,推广潮汕话的学习和使用,让更多人了 解和掌握潮汕话。
保护措施
加大对潮汕话文化的挖掘、整理和研究力度,推动潮汕话的数字化保护和传承, 同时鼓励更多人参与到潮汕话的传承和保护工作中来。
潮汕文化的形成受到了当地自然环境、社会经济等因素的影响,形成了独具特色的 文化形态。
潮汕文化的特点与影响
潮汕文化具有丰富的艺术特色, 如潮剧、潮绣、潮汕建筑等, 这些艺术形式在国内外享有盛 誉。
潮汕文化注重家庭观念和家族 传承,强调孝道、尊老爱幼等 传统美德,对当地社会风俗产 生了深远影响。
潮汕文化在海外华人社会中也 有着广泛的影响,成为维系海 外潮人乡情的重要纽带。
02 潮汕语言与文学
潮汕话的语音与词汇
语音特点
潮汕话的语音系统具有独特的声 母、韵母和声调,发音与普通话 和其他方言有所不同。
词汇特点
潮汕话拥有丰富的词汇,包括独 特的俚语、成语和谚语,反映了 潮汕地区的历史、文化和民俗。
潮汕文学的特色与代表作品
特色
潮汕文学以细腻的情感、浓郁的地方 色彩和独特的美学追求为特点,展现 了潮汕地区的历史变迁和文化传承。
进行修缮和维护等。
02 03
开发利用
在保护的基础上,潮汕传统建筑也得到了合理的开发利用,如将其改造 为酒店、餐厅、茶楼等商业场所,或者作为文化活动场所,如潮剧表演、 民间艺术展示等。
社区参与
在保护和开发过程中,社区居民的参与也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他们通过 参与修缮、维护和经营活动,不仅增加了对传统建筑的了解和认同感, 也为保护和开发工作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广东潮州的中华传统工艺

广东潮州的中华传统工艺
广东潮州是中国著名的文化古城,拥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中华传统工艺。
以下是潮州的一些代表性中华传统工艺:
1. 剪纸:潮州剪纸是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以其精致的剪纸技艺而闻名。
潮州剪纸以红色为主,形式多样,常见的有人物、花鸟、动物等造型,符号着吉祥和福寿。
2. 潮绣:潮绣是潮州的传统手工刺绣艺术,具有悠久的历史和精湛的技艺。
潮绣以其精致的线条和丰富的色彩表现了潮州人的聪明才智和细腻情感,常用于绣花扇、挂屏、衣物等。
3. 潮陶:潮州的陶瓷艺术历史悠久,潮陶被誉为“活化石”。
潮陶以红色、黑色为主,形式多样,工艺精湛,常用于制作瓶、罐、碗、盆等日常生活用品。
4. 珠宝饰品:潮州的珠宝饰品以其细腻精致、富有特色而著名。
潮州人善于以金银丝、珍珠、宝石等材料,制作耳环、项链、手链等各种精美的珠宝饰品。
5. 潮剧戏服:潮州是中国传统戏曲潮剧的发源地之一,潮剧戏服以其华丽的造型和丰富的色彩而备受赞赏。
潮剧戏服通常用丝绸、金线、绣花等材料制作,反映了潮州人的富有创造力和艺术表现力。
这些中华传统工艺代表了潮州的独特文化和艺术才华,通过传承和发展,它们为潮州增添了独特的魅力,也是中国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
潮汕民居文化

五行山墙
人们在谈论潮汕建筑风格特点时,大 都离不开"下山虎"、"四点金"、"驷马拖 车"、"百鸟朝凤"等布局,顶多是旁及 嵌瓷、石雕,殊不知最具潮汕特色的 建筑装饰却是--五行山墙(屋耳)。
.不同的五行山墙
.五行山墙分有五种:金、木、水、火、土
金式屋耳
.金者头圆而足阔
木式屋耳
木者头圆而身直
水式
水者头平而生泥
火式屋耳
火者头尖而足阔
土式屋耳
土者头平而体秀。
说好的头平…
知识总结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潮汕民居形式的名称都与大自然有关系的名 称如“四点金”“金”是风水中自然界的五 行之一、“下山虎”、“爬狮”等有关人 与自然关系的“结合点”在潮汕建筑中俯拾皆 是。 潮汕民居的装饰各有各风格,有五行之分! 潮汕的文化丰富,戏剧,书画,舞蹈等。
.
.
小巧的四点金
驷马拖车
后包指三进后面的一列房子。整个建筑格局 就像一驾由四匹马拉着的车子,故名‘四马 拖车’“。一般是有钱人住的宅院
.
.
规模庞大的四马拖车
.我只想说一句
.
下山虎
.
“下山虎”(“爬狮”)的形状真有点如下山之虎双似爬 行之狮,它以大门为嘴,二个前房为两只前爪,称 “伸手房”,以后厅为肚,厅两旁的二间大房为后爪。
What the fuck?
著 梁狗泽 编著 TAT
寄语
• 各位骚年, 梁文泽
• 你们想了解一下潮汕文化吗? • 今天就让我们学习一下潮汕文化吧!
潮州文化

广济门是七门之中最为壮观的一座,楼置于高大台基 上,台正中辟一高3.62米,宽3.99米的拱门。楼为三层重 檐歇山顶,面宽五间,穿斗式梁架结构。城楼面临韩江, 直对湘子桥,楼上旧有对联:“万峰当户立,一水接天 来”。暮春三月,登楼眺望,韩江水涨,江面开阔,长桥 卧波,烟波浩渺,笔峰如画,行船如梭,别有一番景致, 故潮州内八景有“东楼观潮”之胜。 古城墙是古城最醒目的标志,它写着古城的历史:有 太平盛世的康乐日子;有兵荒马乱,风烟滚滚的战祸年代; 有守城将上浴血奋战的悲歌;有乡亲父老流离颠簸,妻离 子散的苦泪。古城墙是一本记载古城文化的大书。潮州的 古城墙是全国古城墙保存得最完整、最长久之一。
55
11Biblioteka 韩文公祠韩江 牌坊街
湘子桥
广济楼
潮州古城牌坊街
修复的22座牌 坊中,明代从1517 年至1637年建的18 座,清代从1736年 至1785年建的4座, 前后历268年。牌 坊的内容有状元坊、 榜眼坊、尚书坊、 柱史坊、大总制坊、 四进士坊、七俊坊 以及八十八岁中进 士的木天人瑞坊、 父子兄弟俱中进士 的科甲济美坊、金 榜联芳坊等。
广州
潮州
古城· 潮州
潮州是广东省下辖地级市,是海峡西岸经济区城市之一,粤东地区的文化中心,对外开 放旅游城市。旅居海外的潮籍侨胞、华人及港澳台同胞约230万人,是著名侨乡。 潮州市位于广东省最东端,处于韩江中下游。东与福建省的诏安县、平和县相接,西与揭 阳市的揭东区接壤,北接触梅州市的丰顺县、大埔县交界,南通汕头市和澄海区,并濒临南 海。
滨江长廊
公元2001年,潮州古城墙似于一场幻梦之后一洗千年的 风尘,淡淡敛起沧桑,于是,人们心中跳动着的那段融汇凤台 时雨、西湖鱼筏、湘桥春涨……的旋律,又多了这么一个音 符——滨江长廊。 驻足滨江,在宛如长城的灰色与绿色之间,人所想到的, 却绝非铁骑如风,马嘶金鸣的古国悲歌;也不完全是柳绿如烟, 笙歌缭绕的江南情调。或许,那只是关于一个小古城的宁静遐 思,至多再调进一点人生韵致的体味与怀想。 若晴空当阳,天青水碧,和风徐来之时,自韩江大桥头信 步向北走入滨江,穿行于根叶婆娑的古榕树下,则可以欣赏到 一组风与影的和谐奏鸣。榕树荫中,时有奇石妙花,回廊短几。 三两翁妪,或持书,或把扇,悠然笑谈…… 城墙已经褪去了所有时光的旧痕,所幸它依然是素朴的。 绵延八里的城堤上,依旧点缀着四座城楼:下水门城楼、广济 门城楼、竹木门城楼、上水门城楼。崭新的仿古建筑,似乎仍 在顽强地牵挽着一丝老潮州的记忆——正如城墙边偶尔飘出的 一曲弦诗,或者一缕冽然的功夫茶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潮州文化
潮剧俗称潮州戏,是全国十大百种和八个出国剧种之一。 它是由宋元南戏演变而成的,有500多年的历史。潮剧在 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广泛地吸收潮州音乐和民间舞蹈的精 华,同时博取其他剧种的长处,终于形成一种具有独特艺 术风格的戏剧。
潮州工艺琳琅满目,光彩
照人,是优秀的潮州文化的部份, 是潮州人民智慧的结晶。潮州的陶 瓷,自晋以来,已有深厚的根基, 至宋代的笔架山窑,更是名震遐迩 。笔架山宋窑有百窑村之称, 其 瓷器有“白如玉,薄如纸,明如镜 ,声如磬”的美誉。产品源源不断 地远销海外,使潮州成为广东宋代 海上陶瓷之路的重要一环。
游神现场
一、祭神
神庙内外
祭神仪式之赛大猪
二、游神(又称文化踩街)
游神之走蔗巷
游神之花灯展览
游神之千香林
出花园
昔年潮州民俗,孩子(有些地方 仅限于男孩)满十五岁时,要举行“ 出花园”仪式拜别公婆神,表示告 别童年已经成人。
在出花园那一天,要办菜五碗( 计鸭一只,蟹一碗,猪肝一碗,龙 箭鱼一碗,蛋一碗)和香烛银纸食品 等,安放在睡床里拜公婆。那出花 园的儿童,要穿一套蓝色的新衣裳 和一双新的(红皮展?)
潮州这座历史文化名城,文化源远流长,光辉灿烂。出花园的风俗,独具韵味的潮剧、潮州音乐、潮州工夫茶 、潮州菜、潮州锣鼓、潮州曲社、潮绣、抽纱木雕、潮安木偶戏、建筑等处处散发出悠扬的潮风潮韵。潮州 民俗文化独特,无不具有鲜明的地方色彩,蕴涵浓郁的中古遗风,潮州因而被汉学家誉为“中原文化的典橱 ”。
潮州习俗
潮州刺绣历史悠久,与广州
刺绣又合称为粤绣,是我国四大 名绣之一。她工艺精细,风格独 特,老一辈的潮州人统称潮绣品 为顾绣品,而顾绣品则出自明代 顾名世之手,可见潮绣确有其悠 久历史。
潮州茶文化是岭市茶
文化的又一重要系列,而尤 以“工夫茶”为著称。“工 夫”,本为茶名(一种中等 茶),后演化为烹茶方法。 《清朝野史大观· 清代述异 》称:“中国讲求烹茶,以 闽之汀、漳、泉三府,粤之 潮州府工夫茶为最。”
谢谢观看
潮州工夫茶,有广义与狭义两种说法。 广义上说,工夫茶指以乌龙茶类为冲泡 茶种;狭义上说,指讲究水、火、茶叶 、茶具、冲法和品尝的茶艺。从“茶道 ”上考究,潮州有一套独特的小巧工夫 茶具,讲究“高冲低洒”、“刮沫淋盖 ”、“关公巡城”、“韩信点兵”等一 套冲泡手艺和谦恭礼让的茶礼。但这还 是小工夫,大工夫则指那些除此以外的 更加讲究的包含有哲理、宗教、思想修 养和文学艺术等丰富内涵的茶道。因此 ,潮州工夫茶不论从源流,还是对茶道 的研究上,都是具有独特的风味和格调 ,堪称“中国茶道”的集中体现者。
潮州木雕,用于建筑和家具的装饰
木雕,在我国有很久的历史,并且风行各 地,它一向是与广大群众关系最为密切的 美术形式之一。潮州木雕用的是当地出产 的普通的木材;建筑装饰雕刻比较粗大, 一般采用杉木;家具器物的雕饰则多采用 樟木。樟木的质地并不坚密,艺人取其有 一定的韧性和易于奏刀的优点,刻得层层 叠叠、玲珑剔透;刻后再予以髹漆贴金, 不仅辉煌灿烂,且能抗潮避蛀,经久不致 崩裂变形或腐朽。潮州木雕密切联系着群 众实用生活的各个方面,更适应着群众的 思想感情和审美上的需要。
游神
• 游神,并不是世俗眼里的封建迷信活动,而是源于古代劳动人民对上天的敬仰、感恩,祈求新 的一年里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的美好愿望。活动包括祈福仪式、巡福游行、社戏表演等内容, 涵盖民间信仰、民间美术工艺、民间音乐、民间舞蹈等文化形态,表达人们对神灵善良、博爱 精神的尊崇,并借此祈求风调雨顺、六畜兴旺、国泰民安,有着独特的地域性文化特征和丰富 的民俗研究价值。 • 潮州有一句俗语:“游神正二月。”每年的农历十二月初一民间开始“谢神”,在潮州不管乡 村或城镇当每逄民俗节日,甚至初一、十五家家都自觉进行祭祀活动,每个区域、乡村都有自 已的保护神和祭祀日子,这一例俗很有普遍性,这里的人群普遍都有感恩报答与祈祷许愿的心 里存在,对人对神皆如此,那么民俗祭祀形式中使用猪羊、鸡鸭鹅等牲畜家禽祭品带动养殖业 ;使用果品糕点麻豆饼食祭品带旺种植业;民俗祭祀形式中需要的潮剧演出,花灯、铁枝木偶 ,潮州大锣鼓、化装游行、小品、剪纸,舞龙、舞狮英歌舞、擎标旗等都为各相关产业带来就 业和消费市场。 • 由于“感恩报答与祈祷许愿”的心里存在,每逄民俗节日“游神赛会”,乡村一般都有很浓郁 的祥和气氛,每个家庭在忙着自已如何在保护神“面前”表现得更好,乡村中的“乡里老大” 们(有威望的老辈)在这时也就表现特别的权威,就是一些平日里人品不好的小混混也在此“ 神”的日子显得中规中矩,甚至自觉地参与其中,其破坏性荡然不存,故而安全性就显示出来 ,社会变得和谐团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