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组织机构与人力资源配置(报告精选)
组织机构及人力资源配备计划

组织机构及人力资源配备计划(一)、施工组织机构我单位将抽调有丰富经验的施工人员承担本工程的施工任务,成立驻地项目部,实行项目法施工,负责工程管理和组织指挥。
建立矩阵职能型组织机构,现场组织机构见下图。
(二)、各职务或部门职责分工:项目经理:全面履行本合同的第一责任人,对工程质量、安全、工期和成本控制全面负责,负责项目经理部内行政管理工作,包括人员调配、财务管理和对外协调等。
项目副经理:协助项目经理组织各部门做好施工管理、物资供应、质量安全检查和保障、按照制定的措施计划组织施工生产、制定质量保证体系并组织运行,对分管的现场文明施工管理、质量、安全、环境保护等工作负直接责任。
技术负责人:主抓施工技术方案工作和质量控制,并负责与监理单位、设计单位、质检站和建设单位的协调工作。
工程技术科:负责本项目的合同管理、施工进度计划编制、计划统计、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技术措施、施工技术管理及测量等工作。
质量安全科:负责本项目的工程质量工作,并对质量事故进行调查处理;负责本项目的安全生产、文明施工、环境保护工作,对安全事故进行调查处理。
机械物资科:编制物资供应计划,配件采购计划,组织施工机械设备、配件采购和材料供应。
检查施工队伍施工机械设备设备使用情况,对物资仓库的管理。
合同计划科:负责合同管理、成本控制和内部承包核算、资金计划管理。
财务科:负责财务管理、资金分配计划、对外结算、监督控制施工过程的资金流向。
综合办公室:具体负责项目部人员的技术培训、管理教育、对外接待、日常办公、治安警卫、消防队等工作。
(三)、施工技术力量根据本工程的实际情况,我单位将组织有管理过类似工程的优秀项目经理和相关管理人员和作业班组担任本工程的施工和管理工作。
项目部主要负责人职责:项目经理:负责组织编制项目质量保证计划,组织质量保证体系的现场实施,对本经理部的工程质量和工作质量负责认真贯彻落实上级关于质量的政策、制度、法规,正确处理工作进度与质量的关系确保质量达到预定目标。
组织结构与人力资源配置

组织结构与人力资源配置在现代企业中,良好的组织结构和合理的人力资源配置是企业取得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
组织结构是指企业内部各个部门、层级和职责的安排方式,而人力资源配置则是指根据企业目标和业务需求,将人力资源合理地分配到各个岗位上,以达到最佳效益。
本文将探讨组织结构与人力资源配置的重要性,并介绍一些策略和方法来更好地实现这一目标。
一、组织机构与企业绩效良好的组织结构有助于提高企业绩效。
一个合理的组织架构应当能够使企业的各个部门和职能协同工作,减少重复劳动和资源浪费。
例如,在一家制造业企业中,将研发部门、生产部门和销售部门相互联系并设置合适的协调机构,可以加强研发和生产之间的信息交流,提高产品的质量和市场竞争力。
二、人力资源配置原则1.岗位匹配原则人力资源配置应该根据每个员工的能力、经验和专业知识来合理安排岗位。
将具有相应技能的员工分配到相应的职位上,能够提高工作效率和员工满意度。
在招聘过程中,企业应当详细了解求职者的背景和能力,避免将不适合的人放到不合适的岗位上。
2.弹性配置原则企业的人力资源配置应该具备一定的弹性,以应对市场的变化和业务需求的波动。
当企业面临市场需求下降或新业务开展时,可以通过内部调动人员的方式来平衡岗位需求。
这样不仅可以避免员工流失,还能够充分发挥员工的潜力。
3.薪酬激励原则良好的人力资源配置应该充分考虑薪酬激励,激发员工的工作动力和创造力。
根据员工在组织中的价值和贡献程度,合理制定薪酬体系,并设立激励机制,如奖金、股权激励等,以激励员工积极进取,提高工作绩效。
三、实施策略和方法1.流程再造通过流程再造,企业可以重新评估和优化各个工作流程,从而提高工作效率和资源利用率。
例如,引入信息化系统,优化人事管理和员工培训流程,减少繁琐的人力工作和提升培训效果。
2.团队协作鼓励团队协作是实现良好组织结构和人力资源配置的关键之一。
通过建立有效的沟通渠道、促进知识和经验的分享,以及设立团队目标和奖励机制,可以激发员工的合作精神,提高团队的绩效。
组织机构与人力资源配置(报告精选)

北京先略投资咨询有限公司组织机构与人力资源配置(最新版报告请登陆我司官方网站联系)公司网址: 1目录组织机构与人力资源配置 (3)第一节组织机构 (3)一、项目组织管理模式 (3)二、组织机构设计 (3)第二节人员配置 (3)一、生产班制 (3)二、劳动定员 (3)三、职工工资及福利成本分析 (4)第三节人员来源与培训 (5)23组织机构与人力资源配置第一节 组织机构一、项目组织管理模式本项目新设独立法人公司独立经营,经营班子主要负责人由总公司委派,专业管理及技术人对外招聘。
公司设总经理1名、副总经理1名,总工程师1名,设有是生产制造部、整车装配中心、品质保障部、生产技术部、研发实验中心、市场部、采购供应部、销售部、行政管理部、人力资源部、财务部。
本项目实施后,按现有企业组织统一管理,各部门配备相应人员管理该项目。
二、组织机构设计图表- 1:组织结构图第二节 人员配置一、生产班制公司管理机构为日班,每班8小时,部分管理人员为日班兼职值班;生产人员为一班制,每班10小时。
年工作日为300天。
二、劳动定员本项目劳动定员312人,其中管理人员16人、技术人员30人、生产工人220人、后勤人员36人、销售人员10人。
除董事会成员外其他人员分布见下表:图表- 2:劳动定员一览表三、职工工资及福利成本分析根据管理岗位、工种等因素来确定各层次人员的平均工资。
员工工资及福利估算如下表(估算含为员工支付的与工资配套的五险一金等费用):图表- 3:工资及福利估算表4。
项目组织机构与人力资源配置

北京中元智盛市场研究有限公司目录组织机构与人力资源配置 (2)11.1 组织机构 (2)11.1.1 组织机构设置因素分析 (2)11.1.2 项目组织管理模式 (2)11.2 人员配置 (3)11.2.1 人力资源配置因素分析 (3)11.2.2 劳动定员 (3)11.3 人员来源与培训 (4)11.3.1 人员来源 (4)11.3.2 职工培训 (4)组织机构与人力资源配置11.1 组织机构11.1.1 组织机构设置因素分析本项目运营期组织机构设置考虑以下因素:(1)项目运营管理模式选择是否合理,是否符合投资人要求和运营管理实际水平;(2)建设主体单位组织结构设置是否合理,管理层次划分是否符合项目特点,是否体现精简、高效原则;(3)建设主体单位内部机构设计是否合理,各部门是否健全,确定各岗位职责分工是否明确,有无交叉重叠;(4)建设主体单位执行机构是否具备组织、管理和协调能力,尤其是项目主要经营管理者的素质是否适应项目建设和生产运营管理的模式。
11.1.2 项目组织管理模式本项目实施后,按现有企业组织统一管理,各部门配备相应人员管理该项目。
公司治理如下:1、公司严格按照《公司法》等有关法律、法规的相关的要求,不断完善公司的法人治理结构,规范公司运作行为。
实行委托代理制,建立现代企业管理制度,公司实行了经理人主管制度,并不断完善公司的人员结构,规范公司运作行为。
2、加强企业文化的建设,让员工有归宿感,同时制定了公司企业文化制定和设计的原则:企业经营理念:“好技术”是基础,“好服务”才是保证!企业宗旨:诚实守信,以人为本,在满足市场需求的同时,为股东,员工,社会做出贡献。
经营目标:实现盈利目标。
技术目标:紧跟国际先进技术水平,在关键技术、核心技术领域实现突破。
品质目标:做行业全面质量管理领先者。
11.2 人员配置11.2.1 人力资源配置因素分析项目建设单位人力资源配置方案的选择,主要考虑以下因素:1、人力资源配置计划是否符合劳动法律、法规及规章;是否符合有关劳动法、劳动条件、定额、薪金、保险、职业安全、文生保障和社会安全等规定;劳动条件是否符合国家和项目所在地区的要求,职工的社会福利是否给予足够的考虑和安排;2、人力资源配置是否与项目的特点相适应。
项目资源配置总结汇报

项目资源配置总结汇报
尊敬的领导、各位同事:
我很荣幸能够在这里向大家汇报我们项目的资源配置情况。
在过去的一段时间里,我们团队在资源配置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以确保项目的顺利进行和成功完成。
以下是我们的总结汇报:
人力资源,我们团队在项目中的人力资源配置非常合理。
我们根据项目的需求和每位成员的技能和经验,合理分配了工作任务。
通过有效的沟通和协作,我们成功地克服了团队成员之间的协调问题,并保证了项目的进展顺利进行。
物质资源,在项目中,我们充分利用了各种物质资源,包括办公设备、软件工具等。
我们对项目所需的物质资源进行了详细的调查和评估,确保了项目的各项需求得到了满足。
同时,我们也非常注重物质资源的合理使用和节约,以确保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财务资源,在项目的财务资源配置方面,我们严格按照预算进行了支出,并对项目的各项费用进行了详细的核算和管理。
我们通过精细的成本控制和费用分析,确保了项目的财务资源得到了有效
的利用,同时也保证了项目的经济效益。
总体来说,我们团队在项目资源配置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我们的工作得到了领导和同事们的认可和支持,同时也得到了项目的顺利进行和成功完成。
在未来的工作中,我们将继续努力,不断优化资源配置,为项目的顺利进行和成功完成做出更大的贡献。
谢谢大家!。
项目组织机构与人力资源配置

项目组织机构与人力资源配置1项目建设管理区域智慧水务项目规模大、涉及面广、技术含量高,需要多个系统的集成,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实施难度大。
为保证系统建设的质量和工期,协调好建设过程中的各方面关系,对项目建设的整个过程进行有效的监督和管理,应按照《国家电子工程建设项目管理暂行办法》和《水利部信息化建设管理暂行办法》的有关规定组织建设实施,实行项目法人负责制、招标投标制、建设监理制和合同管理制。
该项目法人为区域水务投资有限公司。
项目的建设管理依据现行国家基本建设有关规定、施工规范和质量标准要求,在项目法人统一组织下,按批准的建设规模、建设内容、投资总额、建设工期、工程质量,对建设项目实行全过程管理,对中央投资负责。
在建设管理过程中,核心是实行项目法人制、招标投标制、建设监理制和合同管理制。
并采取有效的质量管理和控制措施,确保系统建设全面建成,按期竣工、验收、交付使用。
设立区域智慧水务项目工程建设办公室,它是系统建设期间的常设管理机构,负责建设的日常工作。
区域公司成立相应的项目建设领导小组及项目建设办公室。
根据信息化建设项目建设管理的原则,履行建设管理的相应职能和职责。
1.1项目管理组织机构1.1.1领导和管理机构为了保质保量尽快完成项目建设,协调好建设过程中的各方面关系,解决建设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对项目建设的整个过程进行有效的监督和管理。
由于本项目建设涉及区域整个饮用水管理业务、涉及的单位多,集成难度大,需要建立项目建设管理体系,建议按照统筹安排,分级负责的原则,实行水行政主管部门分级成立项目建设指挥部,具体领导和管理组织机构图如下图所示。
项目建设管理机构及其职能如下:(1)区域水务投资有限公司是本项目的主管部门,对建设和管理进行宏观指导和监督;将成立的区域水务投资有限公司智慧水务项目建设领导小组(以下简称“领导小组”)负责组织指导项目建设工作,研究并协调解决项目建设中的重大问题;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以下简称“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公司,承担领导小组日常工作,其职责是提议召开领导小组会议,执行领导小组决议,承担项目建设管理组织协调工作,指导协调各市县项目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工作。
组织机构及人力资源配备计划

组织机构及人力资源配备计划6.1组织机构设置根据本工程特点及我公司以往施工组织经验,为了确保工程质量、进度和安全生产,组建某市御龙建筑水利水电工程有限公司某土地整理项目工程(第二年度)十二标段项目部,具体组织整个工程的施工和管理。
项目部设项目经理1人,技术负责人1人,下设工程科、质检科、物机科、财务科、安保科、政办室、试验室和土方平整工区、农田水利工区、田间道路工区、其它工区4个施工工区。
各科室按业务分工和职责范围,各负其责,密切配合,对工程进行有效、全面地监控和管理,承办各项业务工作,全面保证IS09001: 2000质量保证体系的有效运行和本工程建设任务的优质、高效完成。
现场组织机构图6.2 管理职责项目部下设五科二室及4 个施工工区。
其职责如下:项目部:项目部代表我单位对本工程负责实施组织、指导、协调与监控,对业主负全责。
项目部全面履行施工合同协议条款、建设单位的要求和工程监理的指令,依据施工设计文件,组织和指挥工程施工;协调好设计与施工,施工与地方之间的关系,保证工程的顺利进行。
项目经理:代表公司对该项目进行合同管理及项目实施,满足合同要求。
接受公司业务部门的指导、监督、检查和考核。
项目经理负责合同全部内容的履行和实施, 是施工项目全过程所有工作的总负责人。
技术负责人:领导组织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方案、施工计划、质量计划等的编制及实施。
负责工程技术及质量管理工作,解决施工中出现的各种技术问题及质量问题,督促、检查职能部门的工作及其质量。
工程科:负责施工组织设计及施工方案在工程中的实施以及日常施工技术管理工作,负责工程计划编制、施工安排和调度、测量放样、劳动力及机械调配、工程结算、现场协调以及有关资料收集等工程施工管理工作。
质检科:负责工程质量全面管理, 编制工程项目质量计划, 通过检查、试验、监督评定等手段的实施, 保证工程质量达到质量目标要求, 负责试验室管理及竣工资料等工作。
物机科:负责本项目的物资材料及机械设备的调度供应、仓储保管、机械维修并满足使用要求,配合质检科及时做好材料检查、试验工作,做好产品的标识满足可追溯性。
人力资源外包服务采购项目组织机构及人员配备

人力资源外包服务采购项目组织机构及人员配备一、项目组织机构1.项目发起人:负责制定项目的目标和范围,并提供项目的资金支持。
2.项目经理:负责整个项目的策划、管理和执行。
他/她需要具备良好的组织能力、领导能力和沟通协调能力。
3.招标专员:负责编写招标文件、发布采购公告、接受供应商提供的投标文件,并进行评分和选定最终供应商。
4.供应商管理专员:负责与供应商进行沟通协调,确保外包服务的正常供应,并解决与供应商之间的合同和业务问题。
5.财务专员:负责制定项目的预算和成本控制,并进行预算报告和财务审计。
6.人力资源专员:负责与供应商协商并管理外包人员,包括招聘、培训、绩效管理等。
7.合同管理专员:负责与供应商签订合同,并确保合同履行和合同变更的有效管理。
8.风险管理专员:负责识别项目风险,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风险管理和风险控制。
二、人员配备建议1.项目经理:1名,具备项目管理和领导能力,有相关项目经验者优先。
2.招标专员:1名,熟悉招标流程和相关法律法规,有相关经验者优先。
3.供应商管理专员:1名,有供应商管理和业务协调经验,能够与供应商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
4.财务专员:1名,熟悉财务管理和报表分析,有财务审计经验者优先。
5.人力资源专员:1名,熟悉人力资源管理和劳动法律法规,有员工招聘和培训经验者优先。
6.合同管理专员:1名,熟悉合同管理和合同法规定,能够与供应商进行有效的合同管理和变更。
7.风险管理专员:1名,具备风险管理和分析能力,能够及时发现并应对项目风险。
8.项目助理:根据项目规模和需求的大小进行适当的人员配备,协助项目经理和其他专员开展日常工作。
以上是一个典型的人力资源外包服务采购项目组织机构及人员配备的建议,根据具体项目的规模和特点,可以进行适当的调整和补充。
对于项目组织机构和人员配备的选择,需要根据项目的目标、范围以及采购服务的类型和外包服务商的数量来综合考虑。
同时,还要根据项目的预算和时间限制进行评估,并与相关部门进行协调和沟通,确保合理的人员配置和项目顺利的进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北京先略投资咨询有限公司
目录
组织机构与人力资源配置 (2)
11.1 组织机构 (2)
11.1.1 组织机构设置因素分析 (2)
11.1.2 项目组织管理模式 (2)
11.2 人员配置 (3)
11.2.1 人力资源配置因素分析 (3)
11.2.2 劳动定员 (3)
11.3 人员来源与培训 (4)
11.3.1 人员来源 (4)
11.3.2 职工培训 (4)
组织机构与人力资源配置
11.1 组织机构
11.1.1 组织机构设置因素分析
本项目运营期组织机构设置考虑以下因素:
(1)项目运营管理模式选择是否合理,是否符合投资人要求和运营管理实际水平;
(2)建设主体单位组织结构设置是否合理,管理层次划分是否符合项目特点,是否体现精简、高效原则;
(3)建设主体单位内部机构设计是否合理,各部门是否健全,确定各岗位职责分工是否明确,有无交叉重叠;
(4)建设主体单位执行机构是否具备组织、管理和协调能力,尤其是项目主要经营管理者的素质是否适应项目建设和生产运营管理的模式。
11.1.2 项目组织管理模式
本项目实施后,按现有企业组织统一管理,各部门配备相应人员管理该项目。
公司治理如下:
1、公司严格按照《公司法》等有关法律、法规的相关的要求,不断完善公司的法人治理结构,规范公司运作行为。
实行委托代理制,建立现代企业管理制度,公司实行了经理人主管制度,并不断完善公司的人员结构,规范公司运作行为。
2、加强企业文化的建设,让员工有归宿感,同时制定了公司企业文化制定和设计的原则:
企业经营理念:“好技术”是基础,“好服务”才是保证!
企业宗旨:诚实守信,以人为本,在满足市场需求的同时,为股东,员工,社会做出贡献。
经营目标:实现盈利目标。
技术目标:紧跟国际先进技术水平,在关键技术、核心技术领域实现突破。
品质目标:做行业全面质量管理领先者。
11.2 人员配置
11.2.1 人力资源配置因素分析
项目建设单位人力资源配置方案的选择,主要考虑以下因素:
1、人力资源配置计划是否符合劳动法律、法规及规章;是否符合有关劳动法、劳动条件、定额、薪金、保险、职业安全、文生保障和社会安全等规定;劳动条件是否符合国家和项目所在地区的要求,职工的社会福利是否给予足够的考虑和安排;
2、人力资源配置是否与项目的特点相适应。
考虑因素包括:(1)项目建设规模与设备配备数量;(2)项目工艺复杂程度和自动化水平;(3)人员素质;(4)组织机构设置和生产管理制度;(5)国内外同类项目的配置水平;
3、人员配置方法是否合理,依据是否充分,提出的人员配备数量、素质要求是否合理,是否符合项目不同阶段的人力资源要求;符合项目对各种技术、管理人员的需求,包括不同层次的管理监督人员、摄影技术人员、后期制作人员等;
4、工作制度是否合理,是否符合有关劳动法规;
5、人力资源的来源,特别是高层管理人员和重要的专业技术人员的来源是否可靠,招聘计划是否合理;
6、人员培训计划是否合理,能否与项目的建设和运营相衔接,满足项目建设和运营的要求。
11.2.2 劳动定员
本项目具体人员分布见下表:
图表- 1:宁波现代影视城项目员工薪酬及福利预测
11.3 人员来源与培训
11.3.1 人员来源
本项目员工来源主要是从当地待业的初中以上青年中招聘,要求有一定文化基础的业务水平,身体健康,无疾病,符合项目需要的人员。
管理人员有一定的企业管理经验和销售水平。
项目实施后,再增部分专业人员,以公开招聘形式聘录,并选聘一定数量的专业大学毕业生,充实后备技术力量。
11.3.2 职工培训
各岗位人员必须进行专业培训,使职工熟知主营业务的基本知识,掌握项目要求的基本技术,熟悉企业管理制度,熟练掌握使用技能。
管理干部及工程技术人员通过短期学习,掌握管理和技术管理知识,以适应现代化生产管理需要。
企业行政管理干部或技术管理干部要经常参加国内外同行业的技术研讨会和培训。
学习了解世界同类项目发展动向、管理手段、技术进展动态。
如果有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