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张法预应力混凝土管桩

合集下载

先张法预应力混凝土薄壁管桩jc888-2001

先张法预应力混凝土薄壁管桩jc888-2001

先张法预应力混凝土薄壁管桩JC888-20011.引言先张法预应力混凝土薄壁管桩是一种应用广泛的桩基工程技术,其在土木工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先张法预应力混凝土薄壁管桩JC888-2001作为国家标准,对于指导工程实践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浅入深地探讨先张法预应力混凝土薄壁管桩JC888-2001的相关内容,以便读者更深入地理解该标准。

2.先张法预应力混凝土薄壁管桩的概念先张法预应力混凝土薄壁管桩是一种新型的桩基工程技术,它采用混凝土薄壁管作为预制构件,通过先张设备对薄壁管施加预应力,然后将其嵌入地基土中,最终形成稳定的桩基结构。

这种工艺能够有效提高桩基的承载能力和抗拉能力,具有较好的适应性和经济性。

3.先张法预应力混凝土薄壁管桩JC888-2001标准的内容先张法预应力混凝土薄壁管桩JC888-2001标准是我国桩基工程领域的重要标准之一,它规定了先张法预应力混凝土薄壁管桩的技术要求、试验方法、质量评定等内容。

该标准的实施对于规范和提高桩基工程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

4.我对先张法预应力混凝土薄壁管桩的个人观点和理解作为一种新型的桩基工程技术,先张法预应力混凝土薄壁管桩具有很大的发展潜力。

通过对该技术的研究和应用,能够更好地满足工程建设对桩基工程质量和效益的要求,为工程建设提供更加可靠和经济的解决方案。

5.总结和回顾先张法预应力混凝土薄壁管桩JC888-2001标准作为国家标准,对于推动我国桩基工程技术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在实际工程中,要严格按照该标准的要求进行设计、施工和验收,以确保桩基工程质量和安全。

结语通过本文的探讨,相信读者对先张法预应力混凝土薄壁管桩JC888-2001标准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在未来的工程实践中,将更加重视该标准的遵循和应用,促进桩基工程技术的进步与发展。

6. 先张法预应力混凝土薄壁管桩的优势和应用领域先张法预应力混凝土薄壁管桩具有许多优势,使其在土木工程中得到广泛应用。

先张法预应力混凝土管桩结构设计(全文)

先张法预应力混凝土管桩结构设计(全文)

先张法预应力混凝土管桩结构设计(全文)范本一:正文:1. 引言本文档旨在详细介绍先张法预应力混凝土管桩结构的设计方法。

先张法预应力混凝土管桩是一种常用的地基处理方法,广泛应用于土木工程中。

本文将从桩的材料选择、截面设计、桩的布置等多个方面进行详细阐述。

2. 桩的材料选择2.1 钢材选择2.2 混凝土选择3. 桩的截面设计3.1 桩的尺寸计算3.2 桩身的壁厚计算4. 桩的布置4.1 桩的间距计算4.2 桩的纵向布置5. 预应力设计5.1 预应力筋的选择5.2 预应力设计的计算方法6. 桩-土相互作用力的计算6.1 土侧阻力的计算6.2 桩端承载力的计算7. 桩的稳定性分析7.1 水平稳定性的分析7.2 垂直稳定性的分析8. 结构施工要求8.1 施工工艺8.2 施工质量控制9. 结构验收标准9.1 技术要求9.2 验收规范附件:1. 先张法预应力混凝土管桩结构设计计算表2. 先张法预应力混凝土管桩施工工序图法律名词及注释:1. 先张法:一种地基处理方法,在桩施工前施加预应力2. 预应力:施工前对构件施加的力,以提高其承载能力3. 管桩:一种空心的圆筒形桩体,用于地基增强范本二:正文:1. 简介本文档将详细介绍先张法预应力混凝土管桩结构的设计流程。

先张法预应力混凝土管桩是一种常用地基处理方法,可有效提高土基的承载能力。

本文将从桩的选择、截面设计、布置要求等多个方面进行细化的论述。

2. 桩的选择2.1 钢材选择2.2 混凝土选择3. 桩体截面设计3.1 桩的尺寸计算3.2 桩身壁厚的确定4. 桩的布置4.1 桩的间距计算4.2 桩的纵向布置5. 预应力设计5.1 预应力筋的选择5.2 预应力设计的计算方法6. 桩-土相互作用力的计算6.1 土侧阻力的计算6.2 桩端承载力的计算7. 桩的稳定性分析7.1 水平稳定性的分析7.2 垂直稳定性的分析8. 结构施工要求8.1 施工工艺8.2 施工质量控制措施附件:1. 先张法预应力混凝土管桩设计计算表格2. 先张法预应力混凝土管桩施工工序图法律名词及注释:1. 先张法:一种常用地基处理方法,通过施加预应力提高土基承载能力2. 预应力:施工前对构件施加的力,以提高其承载能力3. 混凝土管桩:一种空心的圆柱形桩体,用于地基增强。

先张法预应力混凝土管桩施工工艺技术方案

先张法预应力混凝土管桩施工工艺技术方案

先张法预应力混凝土管桩施工工艺技术方案一、引言先张法预应力混凝土管桩(Prestressed Concrete Pipe Pile,简称PC桩)是一种高效、环保、耐久的建筑基础形式,广泛应用于各类建筑,包括工业厂房、高层建筑、桥梁等。

PC桩的优点在于其承载力高、施工速度快、现场整洁,已经成为一种受欢迎的地基处理方式。

本文将详细介绍PC桩的施工工艺技术方案。

二、施工前准备1、场地平整:施工前需确保场地平整,清除杂物,满足施工要求。

2、桩位放线:根据设计要求,对桩位进行精确放线,并做好标记。

3、桩尖安装:检查桩尖是否完好,确保其与桩身连接牢固。

4、材料准备:检查预应力钢筋、混凝土等材料是否符合设计要求。

三、PC桩制作1、制作钢筋笼:按照设计要求制作钢筋笼,确保其尺寸、规格符合要求。

2、制作桩身:在制作台上放置预应力钢筋,按设计要求铺设波纹管,然后浇筑混凝土。

3、养护:PC桩制作完成后,应进行养护,确保其强度达到设计要求。

四、PC桩施工1、锤击沉桩:采用锤击的方式将PC桩沉入地下预定深度。

锤击过程中应控制锤击力度和角度,避免桩身损坏。

2、张拉预应力筋:在锤击沉桩完成后,对预应力筋进行张拉,以提高PC桩的承载能力。

3、固定桩尖:张拉完成后,将桩尖固定在地下,防止PC桩受到外部荷载的影响。

五、质量控制1、确保PC桩的尺寸、规格、强度等符合设计要求。

2、沉桩过程中应定期检查桩身是否垂直,如发现偏差应及时纠正。

3、张拉预应力筋时,应按照设计要求进行,确保PC桩的承载能力达到设计要求。

4、固定桩尖时,应确保其牢固可靠,防止外部荷载对PC桩产生影响。

5、在整个施工过程中,应定期对施工人员进行技术培训和质量教育,提高施工质量和安全意识。

六、安全措施1、施工前应对施工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培训,提高安全意识。

2、沉桩过程中应注意周围环境的变化,避免因外部因素造成安全事故。

3、张拉预应力筋时,应设置安全警示标志,并配备专业人员进行现场指挥和监督。

先张法预应力混凝土管桩工艺设计与施工技术

先张法预应力混凝土管桩工艺设计与施工技术

先张法预应力混凝土管桩工艺设计与施工技术法预应力混凝土管桩是一种使用预制的混凝土管作为灌注体的桩基施工技术,它由法预应力技术和混凝土管桩技术相结合而成。

法预应力混凝土管桩具有承载能力大、施工周期短、质量易控制等优点,因此在工程中得到广泛应用。

本文将从工艺设计和施工技术两个方面进行详细介绍。

一、工艺设计法预应力混凝土管桩的工艺设计是整个工程实施的基础,它不仅需要根据工地条件和工程要求进行合理的选择,还需要进行详细的计算和设计。

以下是工艺设计的主要内容。

1.桩的类型选择:根据工程要求和地质情况选择适当的桩型,常见的包括常规法预应力管桩、双曲线管桩、多孔管桩等。

2.管桩的尺寸设计:根据承载力要求和土壤条件,确定管桩的直径和壁厚。

3.钢筋布置设计:钢筋的布置要满足桩的受力要求,并考虑施工过程中的操作性和钢筋间的相互干扰。

4.预应力筋的布置设计:预应力筋的布置要根据桩身承载力的需要,且要满足预应力锚固的要求。

5.锚固设计:预应力锚固的位置和长度要经过精确计算和确定,以确保锚固质量和效果。

二、施工技术法预应力混凝土管桩的施工技术是保证工程质量和进展的关键,以下是施工技术的主要内容。

1.准备工作:清理现场,搭建施工设施以及检查和验收资料。

2.桩基验收:对于地下隧道、桥梁等工程,需要进行桩基的验收工作,包括对桩底平整度、垂直度和强度等进行检测。

3.桩身的制作:按照设计要求,预制好的混凝土管进行切割、装配和焊接等工作。

4.钢筋的安装:按照设计要求将钢筋放入混凝土管中,并进行固定。

5.预应力筋的安装:按照设计要求将预应力筋安装在混凝土管中,并连接到锚固系统。

6.灌注混凝土:灌注混凝土时要控制好浇注速度和浇注高度,避免混凝土中的气泡和空隙。

7.锚固系统的张拉:混凝土管灌注完成后,根据设计要求进行预应力筋的张拉工作。

8.桩顶处理:对桩顶进行修整和处理,保证其与上部结构的连接质量。

以上是法预应力混凝土管桩工艺设计与施工技术的一般步骤和内容,实际操作中还需要根据具体工程要求进行调整。

000《先张法预应力混凝土管桩》2002浙G22

000《先张法预应力混凝土管桩》2002浙G22

《先张法预应力混凝土管桩》2002浙G22一、运输与堆放1.管桩混凝土达到100%设计强度,并满足沉桩要求才能出厂。

2.管桩吊装宜采用两支点法或两头勾吊法,两吊点(两支点法)距离桩端宜为0.21L(L为桩段长度),绳索与桩身水平夹角不得小于45°。

装卸时应轻起轻放,严禁抛掷、碰撞、滚落。

3.管桩运输过程中支点应满足两支点法的位置(支点距离桩端0.21L处),并垫以契形掩木防止滚动,严禁层与层之间垫木与桩端的距离不等而造成错位。

水运时的堆放层数应符合下表的规定;铁路运输时应符合《铁路装载加固规则要求》;汽车运输时,应确保安全,并应符合公路运输的规定。

4.管桩堆放场地应压实平整,并有排水措施。

管桩堆放应按两支点法进行,最下层支点宜放在垫木上,且各支点应在同一水平面。

堆放层数应根据管桩强度、地面承载力、垫木及堆垛稳定性等综合分析确定,并应符合下表的规定。

管桩堆放层数二、检验及验收(一)管桩检验管桩的外观质量、尺寸允许偏差、抗弯试验及检验规则等,PC、PHC管桩应按GB13476的规定执行,PTC管桩应按JC888的规定执行。

(二)管桩验收1.管桩验收时应具有下列资料:管桩规格型号委托单;设计变更通知单;管桩出厂检验报告;产品合格证;产品质量问题处理文件。

2.管桩产品合格证应包括:合格证编号、产品等级;标准编号;管桩品种、规格、型号、长度及壁厚;混凝土强度等级;外观质量、尺寸偏差;抗弯性能;管桩编号;制造厂厂名、制造日期、出厂日期;检验员签名及盖章。

3.应将管桩制造厂的厂名或注册商标、制造日期、产品外径和长度,标在桩端1.5m范围内。

三、管桩施工(一)沉桩可采用锤击或静压等沉桩方式。

1.当采用锤击法时,应根据桩径、壁厚、打入深度、工程地质条件及桩密集程度等合理选择桩锤。

2.当采用静压法时,可根据具体工程地质情况及桩基设计要求合理选择配重,压桩设备应有加载反力读数系统。

对预应力混凝土薄壁管桩不宜采用抱压。

先张法预应力管桩监理检查与验收细节

先张法预应力管桩监理检查与验收细节

先张法预应力管桩监理检查与验收细节管桩分为后张法预应力管桩和先张法预应力管桩,预应力混凝土管桩(PC 管桩)和预应力混凝土薄壁管桩(PTC管桩)及高强度预应力混凝土管桩(PHC管桩)。

先张法预应力管桩是采用先张法预应力工艺和离心成型法制成的一种空心筒体细长混凝土预制构件,主要由圆筒形桩身、端头板和钢套箍等组成。

管桩按混凝土强度等级和壁厚分为预应力混凝土管桩(PC管桩)、预应力混凝土薄壁管桩(PTC管桩)和预应力高强混凝土管桩(PHC管桩)。

PC桩的混凝土强度不得低于C50,PTC管桩强度等级不得低于C60,PHC桩的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得低于C80。

PC桩和PTC管桩采用常压蒸汽养护,一般要经过28天才能施打。

而PHC桩,脱模后要进入高压釜蒸养,经10个大气压、180度左右的蒸压养护,混凝土强度等级达C80从成型到使用的最短时间只需三、四天。

一、监理检查细节(一)先张法预应力管桩监理检查(1)桩的规格。

管桩按桩身混凝土强度等级分为预应力混凝土管桩(代号PC 桩)和预应力高强混凝土管桩(代号PHC桩),前者强度等级不低于C60,后者不低于C80。

PC管桩一般采用常压蒸汽养护,脱模后移入水池再泡水养护,一般要经28d才能使用。

PHC桩,一般在成型脱模后,送入高压釜经10个大气压、180℃左右高温高压蒸汽养护,从成型到使用的最短时间为3~4 d。

管桩规格按外径分为300 mm、400 mm、500 mm、550 mm、600 mm、800 mm和1000 mm等,壁厚为60~130 mm。

每节长一般不超过15m,常用节长为8~12 m,有时也生产长达25~30m的管桩。

(2)成品桩质量要求,先张法预应力管桩成品桩的质量检验标准符合规范要求。

(二)先张法预应力管桩施工过程监理(1)施工前应检查进入现场的成品桩、焊接管桩用的电焊条等产品质量。

(2)施工过程中应检查桩的“贯入度”情况、桩顶部完整状况、电焊接桩质量、桩体垂直度、电焊后的停歇时间。

先张法预应力超高强混凝土管桩团体标准

先张法预应力超高强混凝土管桩团体标准

《先张法预应力超高强混凝土管桩团体标准的深度解析》一、引言“先张法预应力超高强混凝土管桩团体标准”是当前土木工程领域备受关注的一个重要主题。

本文将从深度和广度兼具的角度,对该主题进行全面评估,并撰写一篇有价值的文章。

文章将从基础概念、应用范围、相关标准、工程案例等多个方面展开,以期让读者全面、深入地了解该主题。

二、先张法预应力超高强混凝土管桩的概念先张法预应力超高强混凝土管桩是一种新型的地基处理技术,它采用预应力钢筋将混凝土管桩在施工阶段实现预压力,从而提高其承载能力和抗震性能。

先张法预应力超高强混凝土管桩的技术原理和施工工艺需要符合一定的标准和规范,以确保工程质量和安全性。

三、应用范围先张法预应力超高强混凝土管桩适用于各类土质地基和工程,特别是在软土地区和高地震区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其在桥梁、高层建筑、地铁隧道等工程中的应用,能够显著提升基础设施的安全可靠性和使用寿命。

四、相关标准目前关于先张法预应力超高强混凝土管桩的相关标准已经逐步完善,包括设计规范、施工规范、材料规范等,这一系列标准的制定对于规范和推动先张法预应力超高强混凝土管桩技术的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其中,团体标准更是对其进行了深入的规范和要求,为工程实践提供了指导和支持。

五、工程案例分析以某高铁桥梁工程为例,运用先张法预应力超高强混凝土管桩技术,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该工程在设计、施工和验收阶段均严格遵守相关团体标准,保证了工程的质量和安全。

工程案例的成功经验为其他类似工程的应用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六、个人观点和理解先张法预应力超高强混凝土管桩作为一种新型地基处理技术,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和应用前景。

标准化的制定和实施对于推动其在工程实践中的应用至关重要。

我深信,通过更多的研究和实践,先张法预应力超高强混凝土管桩将成为未来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支撑。

七、总结与回顾本文对先张法预应力超高强混凝土管桩团体标准进行了深入的解析,从基础概念到应用范围、相关标准再到工程案例,充分展现了该主题的深度和广度。

先张法预应力混凝土管桩生产制造及技术分析

先张法预应力混凝土管桩生产制造及技术分析

先张法预应力混凝土管桩生产制造及技术分析法预应力混凝土管桩是一种主要用于桥梁、高速公路和建筑物基础中的重要建筑材料。

它采用法预应力技术,通过在混凝土管桩预制过程中引入预应力钢束,提高了管桩的承载能力和抗震能力,同时降低了施工难度和成本。

法预应力混凝土管桩的制造过程包括预制和装配两个主要环节。

预制过程主要包括混凝土的配比、搅拌和浇灌等步骤。

首先,根据工程要求和设计规范,确定混凝土的配比比例,确保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

然后,将水泥、砂子、石子和水等原材料按一定比例进行搅拌,形成均匀的混凝土浆料。

最后,将混凝土浆料倒入预制模具中,进行浇灌,待混凝土充分凝固后,取出模具,形成预制混凝土管桩。

在装配过程中,将预应力钢束布置在管桩的内部,通过张拉和锚固工艺,施加预应力力量,从而提高管桩的承载能力和抗震能力。

法预应力混凝土管桩的技术分析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需要对管桩的承载能力和抗震能力进行分析和计算。

通过采用预应力技术,可以有效增加管桩的承载能力,提高工程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其次,在设计和制造过程中,需要合理选择钢束的布置方式和张拉力的大小,以确保管桩的力学性能满足设计要求。

此外,还需要关注混凝土的配比和浇灌工艺,以确保混凝土管桩的强度和耐久性。

最后,在施工过程中,需要严格控制各项工艺参数,确保管桩的质量和几何尺寸满足设计要求。

总体而言,法预应力混凝土管桩是一种应用广泛且具有良好工程效果的建筑材料。

通过合理的设计和制造,可以提高管桩的承载能力和抗震能力,满足各种工程需求。

但是,在实际应用中仍存在一些问题,如材料的选择、力学性能的分析和施工工艺的控制等方面,需要进一步的研究和改进。

未来,随着科技的发展和工程需求的增加,法预应力混凝土管桩的制造和技术将会进一步完善和发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先张法预应力混凝土管桩一、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先张法预应力混凝土管桩(以下简称管桩)的产品分类、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和标志、产品合格证、贮存、运输等。

本标准适用于工业与民用建筑、铁路、公路、港口、水利等工程使用的离心成型先张法预应力混凝土管桩。

二、引用标准GB 175 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GB 700 普通碳素结构技术条件GB 701 普通低碳钢热轧圆盘条GB 1344 矿渣硅酸盐水泥、火山灰质硅酸盐水泥及粉煤灰硅酸盐水泥GB 1499 钢筋混凝土用钢筋GB 4463 预应力混凝土用热处理钢筋GB 5223 预应力混凝土用钢丝GB 5224 预应力混凝土用钢绞线GB 8076 混凝土外加剂GBJ 81 普通混凝土力学性能试验方法GBJ 107 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GBJ 204 钢筋混凝土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JGJ 52 普通混凝土用砂质量标准及检验方法JGJ 53 普通混凝土用碎石或卵石质量标准及检验方法JGJ 63 混凝土拌合用水标准三、产品分类3 1 产品品种管桩按混凝土强度等级分为预应力混凝土管桩(代号PC)和高强预应力混凝土管桩(代号PHC)。

3 2 产品规格、类型管桩按外径分为300,350,400,450,500,550,600,800和1000mm等规格,按抗裂弯矩的大小分为A型、AB型和B型。

3 3 产品等级管桩按外观质量及尺寸偏差分为优等品、一等品和合格品。

3 4 结构尺寸34 1 管桩的结构形状和基本尺寸应符合图1和表1的规定。

表1 管桩基本尺寸外径D 最小壁厚tmin,mm 类型长度L,mmm PC PHC 7 8 9 10 11 12 13 14 15A ○ ○ ○ ○ ○300 60 60 A B ○ ○ ○ ○ ○B ○ ○ ○ ○ ○A ○ ○ ○ ○ ○350 65 60 A B ○ ○ ○ ○ ○B ○ ○ ○ ○ ○A ○ ○ ○ ○ ○ ○400 75 65 A B ○ ○ ○ ○ ○ ○B ○ ○ ○ ○ ○ ○A ○ ○ ○ ○ ○ ○450 80 70 A B ○ ○ ○ ○ ○ ○B ○ ○ ○ ○ ○ ○A ○ ○ ○ ○ ○ ○500 90 80 A B ○ ○ ○ ○ ○ ○B ○ ○ ○ ○ ○ ○A ○ ○ ○ ○ ○ ○550 90 85 A B ○ ○ ○ ○ ○ ○B ○ ○ ○ ○ ○ ○A ○ ○ ○ ○ ○ ○ ○ ○ ○600 100 90 A B ○ ○ ○ ○ ○ ○ ○ ○ ○B ○ ○ ○ ○ ○ ○ ○ ○ ○A ○ ○ ○ ○ ○ ○ ○ ○ ○800 120 110 A B ○ ○ ○ ○ ○ ○ ○ ○ ○B ○ ○ ○ ○ ○ ○ ○ ○ ○A ○ ○ ○ ○ ○ ○ ○ ○ ○1000 140 130 A B ○ ○ ○ ○ ○ ○ ○ ○ ○B ○ ○ ○ ○ ○ ○ ○ ○ ○注:根据供需双方协议也可生产长度小于7m的管桩。

34 2 管桩的长度应包括桩身及接头,不包括附加配件。

3 5 标记外径500mm、长度10m的预应力混凝土管桩(A型)的标记为:PC500A10 GB 13476四、技术要求4 1 原材料41 1 水泥应采用标号不低于525的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矿渣硅酸盐水泥,其质量要求应分别符合GB 175、GB 1344的规定。

禁止使用火山灰质硅酸盐水泥。

41 2 骨料412 1 细骨料应采用洁净的天然硬质中粗砂,细度模数为23~34,其质量要求应符合JGJ 52的规定。

412 2 粗骨料应采用碎石,其最大粒径不应大于25mm,且不应超过钢筋净距的四分之三,其质量要求应符合JGJ 53的规定。

41 3 钢材413 1 预应力钢筋宜采用预应力混凝土用热处理钢筋(但必须具有良好的可镦性)、预应力混凝土用钢丝或预应力混凝土用钢绞线,亦可采用冷拉热轧变形钢筋,其质量要求应分别符合GB 1499、GB 4463、GB 5223、GB 5224、GBJ 204的规定。

413 2 螺旋筋应采用乙级冷拔低碳钢丝,其质量要求应符合GBJ 204的规定。

413 3 架立圈应采用普通低碳钢热轧圆盘条或热轧变形钢筋,其质量要求应分别符合G701、GB1499的规定。

413 4 端部锚固钢筋应采用普通低碳钢热轧圆盘条或热轧变形钢筋,其质量要求应分别符合GB 701、GB 1499的规定。

413 5 端板、桩套箍和法兰盘所用钢材为A3或AY3钢板,其质量要求应符合GB 700的规定。

41 4 水混凝土拌合用水的质量要求应符合JGJ 63的规定。

41 5 外加剂外加剂的质量要求应符合GB 8076 的规定,但不得采用氯盐类外加剂。

4 2 混凝土强度42 1 预应力混凝土管桩的离心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得低于C50级;高强度预应力混凝土管桩的离心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得低于C80级。

42 2 混凝土脱模强度不得低于35MPa。

4 3 构造要求43 1 混凝土保护层预应力筋的混凝土保护层厚度不得小于25mm。

43 2 钢筋和钢丝的加工432 1 钢筋和钢丝调直前应清除油污,调直下料后,不应有局部弯曲,端面应平整,单根管桩同束钢筋(或钢丝)中,下料长度的相对误差值不应大于L/5000;镦头后有效长度的相对误差值不应大于L/4000。

432 2 钢筋焊接接头的屈服点(屈服强度)与抗拉强度不得低于该材料屈服点(屈服强度)与抗拉强度的95%。

432 3 主筋镦头强度不得低于该材料标准强度的90%。

43 3 钢筋骨架433 1 预应力主筋沿管壁环向均匀配置,最小配筋率不低于截面积的04%,并不得少于6根。

主筋净距不应小于30mm。

433 2 螺旋筋的直径不应小于3mm,最大螺距不超过110mm。

管桩两端螺旋筋应密缠,螺距范围在40~60mm之间。

433 3 架立圈应按设计图纸配置。

433 4 骨架成型后,各部分尺寸应符合如下要求:a. 主筋间距偏差不得超过±5mm。

b. 螺旋筋的螺距偏差不得超过±10mm。

c.架立圈间距偏差不得超过±20mm,垂直度偏差不得超过架立圈直径的1/40。

4 4 接头的技术要求44 1 管桩接头可采用端板焊接、法兰盘螺栓联接或其他接头形状。

44 2 接头极限弯矩不得低于管桩极限弯矩。

44 3 管桩接头端板的设计宽度不得小于管桩设计壁厚。

4 5 外观质量外观质量应符合表2的规定。

表2 管桩外观质量项目产品等级优等品一等品合格品粘皮和麻面局部粘皮和麻面累计面积不大局部粘皮和麻面累计面积不允许于桩总外表面积的02%;每处不大于桩总外表面积的0粘皮和麻面的深度不大于5mm,5%;每桩粘皮和麻面的且应修补深度不大于10mm,且应修补漏浆深度不大于5mm,每处漏浆漏浆深度不大于主筋保护长度不大于100mm,累计长度不层厚度,每处漏浆长度不大于管桩长度长度的5%,且应 300mm,累计长度不大于修补管桩长度的10%,或对称漏浆的搭接长度不大于100mm,且应修补局部磕损不允许磕损深度不大于5mm,每处面积磕损深度不大于10mm,每不大于20cm[2],且应修补处面积不大于50cm[2],且应修补内外表面露筋不允许表面裂缝不得出现环向及纵向裂缝,但龟裂及水纹不在此限桩端面平整度管桩端面混凝土及主筋镦头不得高出端板平面不允许,但预应力筋为断筋、脱头不允许钢丝时,断丝和滑脱钢丝数量不得大于钢丝总数的3%桩套箍凹隐不允许凹陷深度不大于5mm 凹陷深度不大于10mm内表面混凝土坍落不允许接头及桩套箍与桩漏浆不允许漏浆深度不大于5mm,漏浆长度漏浆深度不大于主筋保身结合面不大于周长的1/8,且应修补护层厚度,漏浆长度不大于周长的1/4,且应修补空洞和蜂窝不允许4 6 尺寸允许偏差管桩各部位尺寸允许偏差应符合表3的规定。

表3 管桩尺寸允许偏差 mm项目允许偏差优等品一等品合格品L ±03%L +05%L +07%L-04%L -05%L顶部倾斜≤03%D ≤04%D ≤05%D≤600 ±2 +4 +5-2 -4D >600 +3 +5 +7-2 -2 -4t +10 +15 正偏差不限0 -2 -5保护层厚度 +5 +7 +100 -3 -5桩身弯曲度≤L/1500 ≤L/1200 ≤L/1000内径±2外径 0-1法兰盘螺孔中心距±0 5高度 +2平面度 2外径 0-1内径±2桩端板厚度正偏差不限负偏差为0注:表内尺寸以设计图纸为基准。

47 抗弯性能47 1 管桩应按53条规定进行抗弯试验,当加荷至表4中的抗裂弯矩时,管桩不得出现裂缝。

47 2 当加荷至表4中的极限弯矩时,管桩不得出现下列任何一种情况:a. 受拉区混凝土裂缝宽度达到15mm;b. 受拉钢筋被拉断;c. 受压区混凝土破坏。

表4 管桩抗弯性能kN·m外径,mm 类型抗裂弯矩极限弯矩A 23 34300 AB 28 45B 33 59A 35 52350 AB 42 70B 50 90A 52 77400 AB 63 104B 75 135A 72 107450 AB 88 145B 104 187A 99 148500 AB 121 200B 144 258A 125 188550 AB 154 254B 182 328A 164 246600 AB 201 332B 239 430A 367 550800 AB 451 743B 535 962A 689 10301000 AB 845 1394B 1003 1805注:根据供需双方协议,也可生产其他类型的管桩。

五、试验方法5 1 离心混凝土强度采用与产品同材料、同配合比、同离心制度、同养护方式及制度的离心圆筒试体测定,试验方法见附录A(补充件)。

5 2 外观质量及尺寸检查外观质量及尺寸检查工具和检查方法见表5。

表5 外观质量及尺寸的检查工具和检查方法检查项目检查工具及方法精度,mm外径用卡尺或钢直尺在同一断面测定相互垂直的两直径,取平均值 10壁厚用钢直尺在同一断面相互垂直的两直径上测定四处壁厚,取其平均值 05桩端部倾斜将直角靠尺的一边紧靠桩身,另一边与端板紧靠,测其最大间隙处 05桩身弯曲度将拉线紧靠桩的两端部,用钢直尺测量其弯曲处的最大距离 05保护层厚度用深度游标尺在管桩的中部和两端测量 002 漏浆长度用钢卷尺测量 10 漏浆深度用深度游标尺测量 002裂缝宽度用20倍读数放大镜测量 0015 3 抗弯试验53 1 管桩的抗弯试验采用简支对称集载加荷,如图2所示,其中,P的方向可垂直于地面,也可平行于地面(管桩的轴线均与地面平行)。

53 2 两根管桩焊接头抗弯试验方法与531相同,应使接头位于最大弯矩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