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海安县2018届中考语文文言文专题复习四教案

合集下载

江苏省海安县2018届中考语文 文言文专项复习五教案

江苏省海安县2018届中考语文 文言文专项复习五教案

文言文专项复习五教案复习目标:1.复习《陈涉世家》一课。

2.掌握文中重要的实词和虚词。

3.培养迁移能力。

复习重难点:1.掌握文中重要的实词和虚词。

2.培养迁移能力。

复习时数:两课时教学设计:一、导入。

二、检查预习情况。

1.解释加点的字词。

陈涉少.时辍.耕之垄上苟.富贵,无相忘若.为佣耕发闾左..谪戍渔阳九百人屯.大泽乡会.天大雨度.已失期法.皆斩扶苏以数谏故.今或.闻无罪楚人怜.之为天下唱.吴广以为然.足下..事皆成念.鬼此教我先威.众耳乃丹.书帛曰置人所罾.鱼腹中固.已怪之矣夜篝.火卒中往往..语皆指目..陈胜吴广素.爱人忿恚..尉尉果笞.广陈胜佐.之并.杀两尉借.第令毋斩王侯将相宁.有种乎比.至陈与皆来会计..事骑.千余披坚.执锐.诛.暴秦复立楚国之社稷..皆刑.其长吏从.民欲也2.辨析词义。

会.天大雨皆来会.计事道.不通伐无道.扶苏以数.谏故数.言欲亡数.日扶苏以数谏故.广故.数言欲亡吴广以为然.然.足下卜之鬼乎乃丹书.帛曰得鱼腹中书.佣者笑而应.曰杀之以应.陈涉宜多应.者上使外将.兵项燕为楚将.或以为亡.河曲智叟亡.以应举.大计亦死死即举.大名耳管夷吾举.于士陈胜王.功宜为王.车六七百乘.公与之乘.辍耕之.垄上怅恨久之.吴广之.次所旁从祠中二世杀之.扶苏以.数谏故今诚以.吾众诈称公子扶苏、项燕固以.怪之矣以.激怒其众杀之以.应陈涉若为.佣耕为.屯长项燕为.楚将为.天下唱士卒多为.用者为.坛而盟功宜为.王笑而.应曰夺而.杀尉而.戍死者固十六七为坛而.盟三、再读课文并识记重要实词和虚词的词义。

四、课堂迁移训练。

阅读课文并回答问题项籍者,下相人也,字羽。

初起时,年二十四。

其季父项梁,梁父即楚将项燕,为秦将王翦所戮者也。

项氏世世为楚将,封于项,故姓项氏。

项籍少时,学书不成,去;学剑,又不成,项梁怒之。

籍曰:“书足以记名姓而已。

剑一人敌,不足学,学万人敌。

”于是项梁乃教籍兵法,籍大喜,略知其意,又不肯竟学。

江苏省海安县2018届中考语文 文言文专项复习十二学案(无答案)

江苏省海安县2018届中考语文 文言文专项复习十二学案(无答案)

文言文专项复习十二学习目标:1.复习《口技》一课。

2.掌握文中重要的实词和虚词。

3.培养迁移能力。

学习过程:一、在复习的基础上完成预习习题。

1、解释下列加点词。

善.口技:会.宾客:施.八尺屏障:但.闻:少顷..:犬吠.:惊觉.:欠伸..:呓语..:既而..:当是.时:叱:一时..:众妙毕.备:未几..:意.少舒..:俄而..:力拉..崩倒:百千齐作.:曳.屋许许..声:虽.人有百手:不能名.其一处也:奋.袖出臂:两股.战战:几.欲先走.:中间.力拉崩倒之声:2.辨析词义。

妇抚儿乳.儿含乳.啼以为妙绝.群响毕绝.众妙毕.备布衣毕.升吾与汝毕.力平险宾客意.少舒醉翁之意.不在酒中间.力拉崩倒之声又何间.焉时时而间.进有仙则名.3.划分句子的停顿。

不能名.其一处也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皆指.目陈胜高可二黍许.曳屋许许..声众宾团坐.满坐.寂然3.划分句子的停顿会宾客大宴于厅事之东北角满坐寂然,无敢哗者妇抚儿乳儿含乳啼中间力拉崩倒之声2再次朗读课文及记忆文中重要词语的词义。

二、课堂迁移训练阅读课文并回答问题商人白有功言:在泺口河上,见一人荷竹簏,牵巨犬二。

于簏中出木雕美人,高尺余,手目转动,艳妆如生。

又以小锦鞯被犬身,便令跨座。

安置已,叱犬疾奔。

美人自起,学解马作诸剧,镫而腹藏,腰而尾赘,跪拜起立,灵变无讹。

又作昭君出塞:别取一木雕儿,插雉尾,披羊裘,跨犬从之。

昭君频频回顾,羊裘儿扬鞭追逐,真如生者。

注释:泺口:地名竹簏:用竹子编的圆形容器。

学解马作诸剧:学着松开缰绳,扮演种种马戏动作。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

荷.竹簏高尺余.叱.犬疾奔安置已.2.下列选项中有词类活用这一语法现象的一项是()A. 牵巨犬二B. 又以小锦鞯被犬身C. 跪拜起立,灵变无讹D.跨犬从之3.翻译下面文言句子。

美人自起,学解马作诸剧4.本文采用了手法,描写的重点是木雕的和。

5.试比较本文的说明与《核舟记》相异之处。

三、课后提升。

江苏省海安县2018年中考语文文言文专项复习十教案

江苏省海安县2018年中考语文文言文专项复习十教案

文言文专项复习十教案复习目标:1.复习《马说》、《陋室铭》、《山市》一课。

2.掌握文中重要的实词和虚词。

3.培养迁移能力。

复习重难点:1.掌握文中重要的实词和虚词。

2.培养迁移能力。

复习时数:一课时教学设计:一、导入。

二、检查预习情况。

1.解释加点的字词。

只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一食或.尽粟一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执策而临.之有龙则灵.惟吾德馨.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邑.八景之一也然数年恒.不一见与同人..饮楼上高插青冥..相顾.惊疑无何..,见宫殿数十所始.悟为山市未几..高垣.睥睨连亘..六七里既而..风定天清惟危.楼一座直接霄汉..楼五架.窗扉.皆洞开裁.如星点逾时..2.辨析词义。

有仙则名.名.之者谁无丝竹之.乱耳何陋之.有只辱于奴隶人之.手马之.千里者鸣之.而不能通其意安求其.能千里也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食.之不能尽其材谨食.之不以.千里称也策之不以.其道执策.而临之策.之不以其道故虽.有名马虽.有千里之能可以调素.琴吴广素.爱人奂山山市.人烟市.肆然数.年恒不一见层层指数.一行.有五点明处又闻有早行.者然数年恒不一见.见.宫殿数十所三、再读课文并识记重要实词和虚词的词义。

四、课堂迁移训练。

阅读课文并回答问题鹿畏貙,貙畏虎,虎畏罴。

罴之状,被发人立,绝有力而甚害人焉。

楚之南有猎者,能吹竹为百兽之音。

寂寂持弓矢罂火而即之山。

为鹿鸣以感其类,伺其至,发火而射之。

貙闻其鹿也,趋而至,其人恐,因为虎而骇之。

貙走而虎至,愈恐,则又为罴,虎亦亡去。

罴闻而求其类,至则人也,捽捕挽裂而食之。

今夫不善内而恃外者,未有不为罴之食也。

注释:貙:兽名,似狸而比狸大。

罴:猛兽名,熊的一种。

被:通“披”。

楚:今湖南、湖北一带。

寂寂:悄悄地。

罂火:装在瓦罐中的灯火。

江苏省海安县2018届中考语文 文言文专项复习十二教案

江苏省海安县2018届中考语文 文言文专项复习十二教案

文言文专项复习十二教案复习目标:1.复习《口技》一课。

2.掌握文中重要的实词和虚词。

3.培养迁移能力。

复习重难点:1.掌握文中重要的实词和虚词。

2.培养迁移能力。

复习时数:一课时教学设计:一、导入。

二、检查预习情况。

1.解释加点的字词。

善.口技:会.宾客:施.八尺屏障:但.闻:少顷..:犬吠.:惊觉.:欠伸..:呓语..:既而..:当是.时:叱:一时..:众妙毕.备:未几..:意.少舒..:俄而..:力拉..崩倒:百千齐作.:曳.屋许许..声:虽.人有百手:不能名.其一处也:奋.袖出臂:两股.战战:几.欲先走.:中间.力拉崩倒之声:2.辨析词义。

妇抚儿乳.儿含乳.啼以为妙绝.群响毕绝.众妙毕.备布衣毕.升吾与汝毕.力平险宾客意.少舒醉翁之意.不在酒中间.力拉崩倒之声又何间.焉时时而间.进有仙则名.3.划分句子的停顿。

不能名.其一处也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皆指.目陈胜高可二黍许.曳屋许许..声众宾团坐.满坐.寂然会宾客大宴于厅事之东北角满坐寂然,无敢哗者妇抚儿乳儿含乳啼中间力拉崩倒之声三、再读课文并识记重要实词和虚词的词义。

四、课堂迁移训练。

阅读课文并回答问题商人白有功言:在泺口河上,见一人荷竹簏,牵巨犬二。

于簏中出木雕美人,高尺余,手目转动,艳妆如生。

又以小锦鞯被犬身,便令跨座。

安置已,叱犬疾奔。

美人自起,学解马作诸剧,镫而腹藏,腰而尾赘,跪拜起立,灵变无讹。

又作昭君出塞:别取一木雕儿,插雉尾,披羊裘,跨犬从之。

昭君频频回顾,羊裘儿扬鞭追逐,真如生者。

注释:泺口:地名竹簏:用竹子编的圆形容器。

学解马作诸剧:学着松开缰绳,扮演种种马戏动作。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

荷.竹簏高尺余.叱.犬疾奔安置已.2.下列选项中有词类活用这一语法现象的一项是()A. 牵巨犬二B. 又以小锦鞯被犬身C. 跪拜起立,灵变无讹D. 跨犬从之3.翻译下面文言句子。

美人自起,学解马作诸剧4.本文采用了手法,描写的重点是木雕的和。

江苏省海安县2018届中考语文专题复习专题四文言文阅读之句子翻译的技巧学案含答案2

江苏省海安县2018届中考语文专题复习专题四文言文阅读之句子翻译的技巧学案含答案2

专题四文言文阅读之句子翻译的技巧【教学目标】一、明确文言文句子翻译的要求。

二、学习文言文句子翻译的方法。

【教学过程】一、知识梳理文言翻译的基本要求:信+达+雅二、典型例题与方法点津㈠留:凡朝代、年号、人名、地名、书名、器物名、官职等专有名词或现代汉语也通用的词,皆保留不动。

翻译下列句子:1.赵惠文王十六年。

2.庐陵文天祥。

3.谢太傅寒雪日内集。

4.即公大兄无弈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㈡删:把无实义或没必要译出的衬词、虚词、偏义复词中无实意的一方等删去。

翻译下列句子:1.夫赵强而燕弱。

(发语词)2.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

(语气助词)3.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结构助词)4.其闻道也固先乎吾。

(句中停顿助词)5.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偏义复词)6.填然鼓之。

(音节助词)㈢换:翻译时把古代词汇换成现代汉语。

基本模式是把单音节词换成双音节词,通假字换成本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词换成现代汉语。

翻译下列句子:⒈疏屈平而信上官大夫。

(单换双)译:⒉若能以吴越之众与中国抗衡。

(古今异义)译:⒊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

(名作状)译:4.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通假字)译:㈣调:调整语序。

文言文中一些特殊句式:如宾语前置、定语后置、状语后置、主谓倒装等,要按照现代汉语的语法规范调整语序。

翻译下列句子:⒈沛公安在?(宾语前置)译:⒉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定语后置)译:3.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状语后置)译:㈤补:补出文句中省略了的内容(主语、谓语、宾语、介词等)⒈沛公谓张良曰:“度我至军中,公乃入。

”(省略主语)译:⒉夫战,勇气也。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省略谓语)译:⒊竖子,不足与谋。

(省略宾语)译:⒋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

(省略介词)译:㈥贯:指要根据上下文语境,灵活贯通地翻译。

这个“贯”就是“意译”。

1.太史公牛马走,司马迁再拜言:译:2.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

译:3.然陈涉瓮牖绳枢之子,氓隶之人,而迁徙之徒也。

江苏省海安县2018届中考语文文言文专项复习十五教案201808042100

江苏省海安县2018届中考语文文言文专项复习十五教案201808042100

文言文专项复习十五教案复习目标:1. 复习《小石潭记》、《治水必躬亲》两篇课文。

2. 掌握文中重要的实词和虚词。

3. 培养迁移能力。

复习重难点:1.掌握文中重要的实词和虚词。

2.培养迁移能力。

复习时数:一课时教学设计:一、导入。

二、检查预习情况。

1. 解释加点的字词。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不可久居下见小潭水尤清洌蒙络摇缀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彻影布石上怡然不动俶尔远逝斗折蛇行其岸势犬牙差互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隶而从者既不可执一泥于掌故亦不可妄意轻意人信潴有浅深非相度不得其情非咨询不穷其致是以必得躬历山川亲劳胼胝昔海忠介治河而随官人役亦未尝横索一钱必如是而后事可举也计利而忘义则事不举而水利不兴矣2. 辨析词义。

潭西南而望其岸势犬牙差互而乃记之而去其不可知其源隶而从者以其境过清而子敬先亡可潭中鱼可百许头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不可久居从隶而从者水尤清洌全石以为底清以其境过清为为坻、为屿泥于掌故是以必得躬历山川于往来于荒村野水之间以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青出于蓝吾欲辱之,何以也盖竹柏影也不可久居盖盖地有高低居君子居之鲁直居左三、再读课文并识记重要实词和虚词的词义。

四、课堂迁移训练。

阅读课文并回答问题景公之时,雨雪三日而不霁,公被狐白之裘,坐堂侧阶。

晏子入见,立有间。

公曰:“怪哉!雨雪三日而天不寒。

”晏子对曰:“天不寒乎?”公笑。

晏子曰:“婴闻古之贤君,饱而知人之饥,温而知人之寒,逸而知人之劳,今君不知也。

”公曰:“善!寡人闻命矣。

”乃令出裘发粟以与饥寒者。

(选自《晏子春秋·内篇谏上》)1.解释下列句子加点字词的意思。

雨雪三日公被狐白之裘立有间逸而知人之劳善!寡人闻命矣乃令出裘发粟以与饥寒者乃令出裘发粟以与饥寒者2.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婴闻古之贤君,饱而知人之饥,温而知人之寒,逸而知人之劳,今君不知也。

乃令出裘发粟以与饥寒者。

3.下列句子与“雨雪三日而不霁”中的“而”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虽多忌克,而能以天下事为己任B.婴闻古之贤君,饱而知人之饥C.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D.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4.景公觉得“雨雪三日而天不寒”的原因是什么?5.读了本文后,你认为景公是一个怎样的君主?五、课后提升。

江苏省海安县2018届中考语文:文言文专题复习教案(打包19套,含答案)

江苏省海安县2018届中考语文:文言文专题复习教案(打包19套,含答案)

文言文复习专题一教案一、复习目标:1.复习《曹刿论战》和《邹忌讽齐王纳谏》两课。

2.掌握两课重要的实词和虚词。

3.迁移训练。

二、复习重点难点:1.掌握两课重要的实词和虚词。

2.迁移训练。

三、复习时数:一课时四、教学设计:(一)导入(二)检查预习作业。

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齐师.伐我望其旗靡.衣食所安.小惠未徧.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小大之狱.忠之属.也公将鼓.之齐师败绩..下视其辙.既克.再.而衰彼竭.我盈.肉食者鄙.谓.其妻曰徐公何能及.君也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臣诚.知不如徐公美今齐地方.千里王之蔽.甚矣面刺.寡人之过者能谤.讥于市朝邹忌修.八尺余期年..之后朝服.衣冠.宫妇左右..2.辨析词义。

又何间.焉时时而间.进何以.战必以.分人必以.情可以.一战皆以.美于徐公民弗从.也战则请从.客从.外来必以信.小信.未孚虽.不能察虽.欲言,无可进者战于.长勺欲有求于.我也皆以美于.徐公能谤讥于.市朝此所谓战胜于.朝廷肉食者谋之.小大之.狱忠之.属也公将鼓之.公将驰之.公与之.乘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王之.蔽甚矣又何间焉.惧有伏焉.朝.服衣冠于是入朝.见威王皆朝.于齐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孰.视之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闻.寡人之耳者燕、赵、韩、魏闻.之登轼而.望之而.形貌昳丽3.划分停顿(划一处)。

可以一战战于长勺下视其辙惧有伏焉朝服衣冠臣诚知不如徐公美今齐地方千里(三)学生读课文和书下注释,掌握文中重要实词和虚词。

(四)课堂迁移训练。

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伐崇为民文王欲伐崇,先宣言曰:“予闻崇侯虎,蔑侮父兄,不敬长老,听狱不中,分财不均,百姓力尽不得衣食,予将来征之,唯为民乃伐崇,令毋杀人,毋坏室,毋填井,毋伐树木,毋动六畜,有不如令者死无赦。

”崇人闻之,因请降。

注释:崇:又称有崇氏,相传在唐虞之时,为鲧之封国,在今河南嵩县。

崇侯虎:崇侯即崇国国君,虎为名。

父兄:古代君主对同姓臣子的敬称。

江苏省海安县中考语文 文言文专题复习一教案

江苏省海安县中考语文 文言文专题复习一教案

文言文复习专题一教案一、复习目标:1.复习《曹刿论战》和《邹忌讽齐王纳谏》两课。

2.掌握两课重要的实词和虚词。

3.迁移训练。

二、复习重点难点:1.掌握两课重要的实词和虚词。

2.迁移训练。

三、复习时数:一课时四、教学设计:(一)导入(二)检查预习作业。

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齐师.伐我望其旗靡.衣食所安.小惠未徧.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小大之狱.忠之属.也公将鼓.之齐师败绩..下视其辙.既克.再.而衰彼竭.我盈.肉食者鄙.谓.其妻曰徐公何能及.君也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臣诚.知不如徐公美今齐地方.千里王之蔽.甚矣面刺.寡人之过者能谤.讥于市朝邹忌修.八尺余期年..之后朝服.衣冠.宫妇左右..2.辨析词义。

又何间.焉时时而间.进何以.战必以.分人必以.情可以.一战皆以.美于徐公民弗从.也战则请从.客从.外来必以信.小信.未孚虽.不能察虽.欲言,无可进者战于.长勺欲有求于.我也皆以美于.徐公能谤讥于.市朝此所谓战胜于.朝廷肉食者谋之.小大之.狱忠之.属也公将鼓之.公将驰之.公与之.乘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王之.蔽甚矣又何间焉.惧有伏焉.朝.服衣冠于是入朝.见威王皆朝.于齐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孰.视之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闻.寡人之耳者燕、赵、韩、魏闻.之登轼而.望之而.形貌昳丽3.划分停顿(划一处)。

可以一战战于长勺下视其辙惧有伏焉朝服衣冠臣诚知不如徐公美今齐地方千里(三)学生读课文和书下注释,掌握文中重要实词和虚词。

(四)课堂迁移训练。

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伐崇为民文王欲伐崇,先宣言曰:“予闻崇侯虎,蔑侮父兄,不敬长老,听狱不中,分财不均,百姓力尽不得衣食,予将来征之,唯为民乃伐崇,令毋杀人,毋坏室,毋填井,毋伐树木,毋动六畜,有不如令者死无赦。

”崇人闻之,因请降。

注释:崇:又称有崇氏,相传在唐虞之时,为鲧之封国,在今河南嵩县。

崇侯虎:崇侯即崇国国君,虎为名。

父兄:古代君主对同姓臣子的敬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言文专题复习四
教案
一、复习目标:
1.复习课文《出师表》。

2.掌握文中重要的实词和虚词。

3.培养迁移能力。

二、复习重难点:
1.掌握文中重要的实词和虚词。

2.培养迁移能力。

三、复习时数:
一课时
四、教学设计:
一、导入。

二、检查预习情况。

1.解释加点的字词。

中道崩殂
..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盖.追先帝之殊.遇诚宜开张
..圣听
不宜妄.自菲薄
..引喻失义.
陟罚臧否
..作奸犯科.
宜付有司
..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理
是以先帝简拔
..以遗陛下愚.以为
悉以咨.之裨补
..阙漏
行阵
..和睦亲.贤臣远.小人
未尝不叹息痛恨
..于桓灵也愿.陛下亲之信之躬.耕于南阳不求闻达.于诸侯
不以臣卑鄙
..三顾.臣于草庐之中
由是感激
..后值.倾覆夙.夜忧叹庶.竭驽钝
攘除
..奸凶以彰.其咎.
咨诹善.道临表涕.零
2.辨析词义。

此诚.危急存亡之秋
诚.宜开张圣听
帝感其诚.
臣诚.知不如徐公美
以.光先帝遗德
以.塞忠谏之路
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
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
悉以.咨之
先帝不以.臣卑鄙
故临崩寄臣以.大事
临.表涕零
故临.崩寄臣以大事
深追先帝遗.诏
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
曾不能毁山之一毛.
深入不毛.
兵甲已足.
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恐托付不效.
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
闻.寡人之耳者
燕、赵、韩、魏闻.之
不求闻.达于诸侯
3.划分停顿。

今天下三分
此诚危急存亡之秋
盖追先帝之殊遇
此悉贞良死节之臣
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
三、课堂迁移训练。

阅读文段,完成练习。

先帝虑汉、贼不两立,王业不偏安,故托臣以讨贼也。

以先帝之明,量臣之才,故知臣伐贼,才弱敌强也。

然不伐贼,王业亦亡。

惟坐而待亡,孰与伐之?是故托臣而弗疑也。

臣受命之日,寝不安席,食不甘味;思惟北征,宜先入南: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并日而食。

——臣非不自惜也:顾王业不可偏安于蜀都,故冒危难以奉先帝之遗意。

而议者谓为非计。

今贼适疲于西,又务于东,兵法“乘劳”:此进趋之时也。

1.解释下列加点词的意思。

然不伐贼,王业亦亡
故托臣而弗疑也
寝不安席,食不甘味
2.对“惟坐而待亡,孰与伐之”的“孰”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通“熟”,形容词
B.同“谁”,疑问代词
C.同“怎么”,疑问代词
D.同“为什么“,疑问代词
3.文中提出了蜀军北伐的有利条件,请找出有关句子。

(用原文语句回答)
4.这段文字在内容上写到了哪两层意思?请概括回答。

四、课后提升。

阅读《诫子书》,完成练习。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

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韬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

年与时驰,意与岁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

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与现代汉语不同的一项是()
A.卒中往往语
B.非淡泊无以明志
C.先帝知臣谨慎
D.静以修身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3.本文作者就哪几个方面进行了论述?这几个方面又是怎么展开论述的?
4.从信中可见诸葛亮教育子女的特点,请作分析。

5.文中有两句话常被人们用作“志存高远“的座右铭,请写出这两句话。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