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中考物理习题分项版解析汇编(第05期)专题01声现象(含解析)
2018年中考物理试题分项版解析汇编(第03期)专题01 声现象(含解析)

专题01 声现象一、单选题1.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二胡演奏出的乐音,是由弦的振动产生的B. 声音和光在空气中传播时,声音传播的较快C. 声音在空气中传播比在水中传播得快D. 跳广场舞时喇叭播放的歌曲都是乐音【来源】四川省自贡市2018年中考物理试题【答案】A点睛:(1)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2)光的传播速度远大于声音的传播速度;(3)声音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一般地,声音在固体中传播的最快,在液体中次之,在空气中传播的最慢;(4)从环保角度,一切影响人们工作、学习和休息的声音,以及对人们想听的声音造成干扰的声音都是噪声。
2.关于声现象的描述,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闻其声而知其人”是根据声音的响度来区分的B. 超声波能粉碎人体内的“结石”说明声波具有能量C. 中考期间建筑工地夜间停止施工,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嗓声D. 将正在发声的手机悬挂在密闭的广口瓶内,抽出瓶内空气的过程中听到声音变大【来源】江苏省2018年南京市中考物理试题【答案】B【解析】A、“闻其声而知其人”是根据声音的音色来区分的。
故A错误;B、超声波能粉碎人体内的“结石”说明声波具有能量;故B正确;C、中考期间建筑工地夜间停止施工,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故C错误;D、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正在发声的手机悬挂在密闭的广口瓶内,抽出瓶内空气的过程中,介质逐渐减少,故听到声音变小;故D错误;故选:B。
点睛:(1)声音的三个特征分别是:音调、响度、音色,是从不同角度描述声音的,音调指声音的高低,由振动频率决定;响度指声音的强弱或大小,与振幅和距离有关;音色是由发声体本身决定的一个特性;(2)声音能够传递信息和能量。
(3)减弱噪声有三条途径,即在三个不同的位置﹣﹣声源处、传播过程中、人耳处;(4)声音的传播靠介质;固体、液体、气体都可作为传播声音的介质。
3.噪声是严重影响我们生活的污染之一。
下列措施中属于在产生环节控制噪声的是()A. 在学校周围植树B. 学校附近禁止汽车鸣笛C. 教室安装隔音玻璃D. 在靠近学校的道路旁安装隔声板【来源】湖北省襄阳市2018年中考物理试题【答案】B点睛:本题考查的是对减弱噪声具体做法的理解,要结合防治噪声的途径方法进行分析解答,难度不大。
2018年中考物理试题分项版解析汇编(第04期)专题01声现象(含解析)

专题01 声现象一、单选题1.如图是2017年第十四届梧州宝石节骑楼城创意水街文化活动中的一个情景,一导游利用扩音器讲解:“装满六堡茶的小船正缓缓前行,演绎着六堡茶茶船古道的历史故事”。
导游用扩音器讲解的主要目的是A.改变声音的音色 B.增大声音的响度C.提高声音的音调 D.改变声音的传播速度【来源】广西梧州2018年中考物理试题【答案】B【解析】【点睛】解决此类问题要结合扬声器的工作原理和作用进行分析解答,扩音器中的扬声器是可以把电流信号转化为声音信号的装置,扩音器是一个能够改变声音大小的设备;2.关于声的知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声音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B.利用超声波清洗精密仪器是利用了声波能传递信息的原理C.我们通常根据音色来分辨不同的人说话的声音D.城市道路旁的隔音板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来源】青海省2018年中考物理试题【答案】C【解析】【详解】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播声音,故A错误;声音可以传递信息和能量,清洗精密仪器是利用了超声波能传递能量的原理,故B错误;不同发声体所发出声音的音色是不同的,所以我们通常根据音色来分辨不同的人说话的声音,故C正确;城市道路旁的隔音板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故D错误,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的知识点较多,考查了真空不能传声、减弱噪声的途径以及声音的三个特性等,属于识记性内容,比较基础。
3.关于声现象,下面说法正确的是A.真空不能传声 B.音调表示声音的大小C.声音不能传递信息 D.响度与振动频率有关【来源】2018年广西河池市中考物理试题【答案】A【解析】【详解】故选A。
【点睛】注意区分清楚音调和响度及其决定因素,即音调由振动频率决定,而响度就是指声音的大小,由振幅决定。
4.下列关于声现象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声音在15℃的空气中传播速度约为340m/sB.吉他依靠琴弦的振动发声C.蝙蝠利用次声波探测飞行中的障碍物和发现昆虫D.“暮鼓晨钟”里的钟声和鼓声是人们依据音色进行分辨的【来源】2018年甘肃省兰州市中考物理试题【答案】C【解析】【详解】A. 声音在不同介质中,以及不同温度下的传播速度是不同的,如声音在15℃的空气中传播速度约为340m/s,故A正确;故选C。
2016-2018年中考物理真题分项解析汇编:专题(01)声现象(含答案)

专题01 声现象一、多选题1.(2017•北京卷)下列问题中,属于可探究的科学问题的是A. 用“仰仪”这种天文观测仪器观测太阳的位置有什么好处?B. 声波的波长越大,声波的传播速度越大吗?C. 编钟发出的声音的音调高低跟编钟的钟体大小有关吗?D. 家庭电路中电流的频率跟哪些因素有关?【来源】2017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北京卷)物理(带解析)【答案】BC考点:科学探究2.如图展示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成果,对其中所涉及的物理知识,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司南利用地磁场对磁体有力的作用来指示南北B. 戥子利用杠杆平衡来称量质量C. 篆刻刀的刀口做得很锋利,是为了减小压强D. 正在发声的编钟一定在振动【来源】2018年北京市中考物理试题【答案】ABD3.随着科技发展,各种现代技术不断得到运用.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 航天器在月球表面利用声呐测绘地貌B. Wi﹣Fi无线上网是利用电磁波传输信号C. 若用超导材料制作远距离输电导线,可大大节约电能D. 未来可能制造出不消耗能量却能不断对外做功的机器【来源】2017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河南卷)物理(带解析)【答案】BC【解析】试题分析:声呐利用的是超声波,超声波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故A错误;Wi﹣Fi无线上网是利用电磁波传递信息的,故B正确;超导材料的特点就是在温度很低时电阻为零,当电阻为零时用超导材料传输电能可以减少电能损耗,用作输电导线,故C正确;能量既不会消灭,也不会产生,能量在转化或转移的过程中,能量的总量保持不变,故不可能制造出不消耗能量却能不断对外做功的机器,故D 错误;故应选BC。
【考点定位】声音的传播条件;超导体的作用;电磁波的传播;永动机二、单选题4.(2017•北京卷)用大小不同的力先后敲击同一个音叉,比较音叉两次发出的声音,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响度不同 B. 音调不同 C. 音色不同 D. 频率不同【来源】2017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北京卷)物理(带解析)【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用大小不同的力先后两次敲击同一个音叉时,音叉振幅不同,发出声音的响度就不同,故A正确为答案,选项BCD错误。
专题01声现象备战2018年中考之三年中考物理真题分省分项解析汇编云南、浙江版原卷

一、单选题1.下列有关声音的情境说法错误的是()A. 诗句“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中的“高”是指声音的音调高B. 两名宇航员在太空中不能直接对话,是因为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C. 在医院里医生通常利用超声波震动打碎人体内的结石,说明声波能传递能量D. 听不同乐器弹奏同一首歌曲时能分辨出所用乐器,是利用了声音的音色不同2.6月1日“东方之星”号游轮在强暴雨和龙卷风的天气中,倒伏沉没在一处水深15米的长江里,社会各界全力实施了救援,对于事件的一些场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当起吊船将沉船吊起不断浮出水面的过程中,沉船受到水的浮力不断减少B. 用两根同为500吨的起吊船同时起吊船头和船尾时,船尾露出水面的速度较慢(如图所示),说明当时沉船重心靠前C. 船内受困人员通过敲击船体发出求救声,敲击发出的声是超声波D. 若江水的密度为1.0×103kg/m3,则沉船处江水对船底的压强为1.5×104Pa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把手机调为静音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B. 用锯条锯木板时,锯条发热,是用做功的方式使锯条的内能增加C. 红墨水滴入水中,过一段时间后整杯水都变红了,这是扩散现象D. 小明长跑时冲过终点不能立即停下来,是因为受到惯性的作用4.下列声现象中,能说明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的是()A. B.C. D.5.以下操作中,不能改变音调的是()A. B.C. D.6.常有这样的情况,人还毫无察觉的时候,猫、狗已竖起耳朵警觉地谛听,这是因为()A.猫、狗比人聪明B.猫、狗能听到人听不到的高频率的声音C.猫、狗比人的发声频率范围广D.人比猫、狗的听声频率范围广二、填空题7.2015年3月1日,南京地铁3号线正式通车.列车车轮上新增了降噪环,有效降低过弯道时轮轨摩擦发出的声响,这是在(选填“声源处”、“传播途中”或“人耳”处”)减弱噪声.手机微信利用电磁波传递信息,电磁波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m/s.8.2015年3月1日,南京地铁3号线正式通车。
2018年中考物理试题分项版解析汇编第02期专题01声现象含解析

专题01 声现象一、单选题1.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声音可以在真空中传播B. 调节手机音量是为了改变声音的音调C. 超声波能粉碎人体内的结石说明声波能传递信息D. 摩托车排气管上安装消声器是为了在声源处减弱噪声【来源】山东省潍坊市2018年中考物理试题【答案】D【解析】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故A错误;调节手机音量是为了改变声音的响度,故B错误;超声波能粉碎人体内的结石说明声波能传递能量,故C错误;摩托车排气管上安装消声器是为了在声源处减弱噪声,故D正确,故选D。
2.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超声波可以在真空中传播B. 吹笛子时,笛管振动发声C. 汽车安装消声器,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D. 用大小不同的力击鼓,鼓发出声音的响度不同【来源】山东省聊城市2018年中考物理试题【答案】D点睛:(1)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
(2)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3)防治噪声的途径有三条:在声源处减弱噪声;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在人耳处减弱噪声;(4)响度与振幅有关。
3.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只要物体振动,人们就能听到声音B. 人们能分辨蛙声和蝉鸣,是因为它们的音调不同C. 学校周边“禁止鸣笛”,是在声源处控制噪声D. 人们利用超声检测锅炉是否有裂纹,说明声音可以传递能量【来源】2018年山东省泰安市中考物理试题【答案】C【解析】A. 声音由物体的振动产生,但物体振动时,其频率可能不在人的听觉范围内,所以人们可能是听不到此声音的,故A错误;B. 音色是发声体特有的特征,可以用来区分声源,所以人们能分辨蛙声和蝉鸣,是因为它们的音色不同,故B错误;C. 学校周边“禁止鸣笛”,是在声源处控制噪声,故C正确;D. 人们利用超声检测锅炉是否有裂纹,说明声音可以传递信息,故D错误;故选C。
点睛:注意能正确区分声音的三个特征,即音调、响度、音色,其中音色是发声体特有的特征,由声源振动的材料、方式等决定,可以用来区分声源。
2018年中考物理试题分项版解析汇编第01期专题01声现象(含解析)

专题1 声现象一、单选题1.吉他上的弦绷紧时发声的音调比它不紧时高,则绷紧的弦发声比它不紧时()A. 振幅一定更大B. 振幅一定更小C. 振动频率一定更低D. 每秒内振动次数一定更多【来源】广东省广州市2018年中考物理试题【答案】D【解析】对于弦乐器来说,弦的松紧影响音调的高低,同样用力的情况下,弦绷紧时振动快,频率快,发声的音调高;反之则弦绷的不紧时振慢,频率低,发声的音调低故答案为D.2.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只要物体振动,人们就能听到声音B. 人们能分辨蛙声和蝉鸣,是因为它们的音调不同C. 学校周边“禁止鸣笛”,是在声源处控制噪声D. 人们利用超声检测锅炉是否有裂纹,说明声音可以传递能量【来源】2018年山东省泰安市中考物理试题【答案】CC. 学校周边“禁止鸣笛”,是在声源处控制噪声,故C正确;D. 人们利用超声检测锅炉是否有裂纹,说明声音可以传递信息,故D错误;故选C。
点睛:注意能正确区分声音的三个特征,即音调、响度、音色,其中音色是发声体特有的特征,由声源振动的材料、方式等决定,可以用来区分声源。
3.关于声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A. 物体振动越快,发出的声音响度越大B. 声音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340m/sC. 人耳可以听到超声,不能听到次声D. “闻其声而知其人”,主要是因为不同的人音色不同【来源】山东省临沂市2018年中考物理试题【答案】DB、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故声音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0m/s。
故B错误;C、超声波和次声波,不在人耳的听觉范围之内,都是人耳听不到的,故C错误;D、不同人说话的特点不同,“闻其声知其人”,说明可以根据音色来判断说话者,故D正确。
故选:D。
【点睛】本题考查声音的三个特征,声音的传播速度及人耳听到的范围等知识,综合性强,但是难度不大,属于基础知识的考查。
4.吉他上的弦绷紧时发声的音调比它不紧时高,则绷紧的弦发声比它不紧时()A. 振幅一定更大B. 振幅一定更小C. 振动频率一定更低D. 每秒内振动次数一定更多【来源】广东省广州市2018年中考物理试题【答案】D【解析】对于弦乐器来说,弦的松紧影响音调的高低,同样用力的情况下,弦绷紧时振动快,频率快,发声的音调高;反之则弦绷的不紧时振慢,频率低,发声的音调低故答案为D.5.清明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期间全国上下要燃放大量鞭炮,气氛甚是热烈!据报道由此引发的大大小小火灾甚多,造成损失很大,国家提倡要改良。
专题01 声现象-备战2018年中考三年中考物理真题分省分项解析汇编(黑龙江、辽宁版)(原卷版)

专题1 声现象一、单项选择题1.【2016〃齐齐哈尔卷】关于声现象的描述,以下说法错误的是()A.深夜跳广场舞时将音响的音量调小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B.发生地震时,有些动物比人提前感觉到,是因为地震时伴有次声波产生C.人在岸上大声说话能惊动水中的鱼,说明水能传声D.声音在固体中的传播速度是340m/s2. 【2016〃哈尔滨卷】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公路旁设置声音屏障,可以减少汽车行驶时噪声带来的影响B.太阳能汽车的开发与推广,可逐步缓解城市“热岛效应”C.人走向由平面镜制成的衣帽镜时,他在镜中的像变大D.用遥控器遥控电视频道时,通常利用了红外传感器3.【2014〃沈阳市】如图1所示,小刚在艺术节上用吉他弹奏优美的乐曲。
对于吉他发出的声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乐曲的声音是通过空气传入人耳的B.变换手指按压弦的位置可以改变声音的响度C.用力拨动吉他弦可以提高声音的音调D.拨动不同的吉他弦可以改变吉他的音色4.【2014〃锦州市】下列与声现象有关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两名宇航员在太空中不能直接对话,是因为真空不能传声B.环保部门在一些主干道旁设置噪声监测设备,是为了减弱噪声C.公路旁安装隔音墙是为了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D.只有主人说出暗语时才能打开“声纹锁”,其辨别声音的主要依据是音色5.【2014〃丹东市】有关声的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的振幅越大音调越高B.声音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3×108m/sC.戴防噪声耳罩可以防止噪声产生D.地震、火山喷发等自然现象都伴有次声波产生6.【2014〃大连市】用大小不同的力击打同一鼓面,鼓面发出的声音的不同点是( )A.响度B.音调C.音色D.频率7.【2014〃鞍山市】下列关于声现象说法正确的是:A.通常情况下声音在空气中传播的最快B.用手按压琴弦的不同部位,用同样的力拨动,响度不同C.相同温度下,在空气中超声波和次声波传播速度相同D.某些路段“禁鸣喇叭”,是在传播过程中防止噪声8.【2014〃牡丹江市】下列有关声现象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发声的音叉在振动B.桌子可以传声C.医生用听诊器诊病是利用声传递能量D.“禁止鸣笛”可以在声源处控制噪声9. 【2014〃哈尔滨市】关于声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声源的振动频率越高,发出声音的响度会越大B.人们利用超声波的反射制成的声呐可以测海底深度C.主要交通道路上设置的噪声强度显示仪可以消除噪声D.声音在真空中传播的速度是3×l08m/s10.【2014〃大庆市】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回音壁利用的是声音的反射B.由于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所以航天员在飞船内或飞船外工作时,他们之间的交流必须要利用电子通信设备,通过无线电波进行C.我们能分辨不同人的讲话,不同乐器的演奏是根据不同物体发出声音的音色是不同的D.超声能破坏细菌结构,从而可以对医疗器械和食物进行杀菌消毒11.【2015〃营口市】下列关于声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A.利用超声波进行金属内部探伤,说明声音能够传递信息B.只要物体在振动,人就一定能听到声音C. 工厂用的防声耳罩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D.“闻其声而知其人”一定是根据响度来判断的[来源:]12.【2015〃锦州市】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闻其声而知其人”主要是根据声音的响度来判断的B.“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中的“高”指声音的音调高C.中考期间学校周围路段禁鸣喇叭,这是在声音传播的过程中减弱噪声D.用超声波能粉碎人体内的“小石头”,说明声波具有能量13.【2015〃大连市】“引吭高歌”中的“高”是指声音的A.音色B.响度C.音调D.频率14.【2015〃绥化市】声音是人们交流信息的重要渠道,下列有关声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一切发声体都在振动 B.摩托车的消音器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的C.声音可以在真空中传播D.我们可以利用响度区分不同人说话的声音15.【2015〃龙东市】下列有关声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声源的振动频率越高,发出声音的响度就越大B.声音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3×108m/sC.主要交通道路上设置的噪声强度显示仪不可以消除噪声D.次声波的频率大于20赫兹16.【2015〃齐齐哈尔市】小明同学在学习了声现象后,总结了以下四点,其中说法错误..的是()A.超声波清洗机清洗眼镜,是利用了声波能传递能量B.在音乐会中,我们能区分出小提琴和钢琴的声音是利用了声音的音色特性C.声音在真空中传播的速度是3.0×108m/sD.摩托车消音器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17. 【2016〃龙东卷】下列声现象中,能说明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的是()A.蝙蝠靠超声波发现昆虫 B.倒车雷达 C.超声波清洗机 D.真空罩中的闹钟二、填空题1.【2016〃绥化卷】为了不影响小晶写作业,客厅里正在看电视的妈妈把音量调得很低,这是在处减弱噪声。
2018年全国中考物理真题专题汇编--声现象(解析版)

2018年全国中考物理真题专题汇编:声现象(选择+填空)一、选择题1.音乐会上小提琴演奏乐曲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演奏前,调节小提琴的琴弦松紧可改变声音的响度B. 演奏时,用力拉紧小提琴的同一琴弦可提高声音的音调C. 小提琴演奏的乐曲通过空气传入听从的耳朵D. 小提琴的音色和二胡的音色相同【答案】C【解析】【解答】演奏前,调节小提琴的琴弦松紧可以改变琴弦的振动快慢,从而改变声音的音调;演奏时,用力拉紧小提琴的同一琴弦,增大了琴弦振动的幅度可提高声音的响度;声音可以通过空气进行传播,因此小提琴演奏的乐曲通过空气传入听众的;小提琴和二胡发声的音色不同。
故答案为:C。
【分析】音调是由发声体的振动频率决定,弦乐器是通过改变弦的粗细、长短和松紧来改变音调;响度跟发声体的振幅有关;气体能传播声音;不同发声体的音色是不同的,辨别乐器的声音靠的是音色。
2.下列关于声音的说法正确的是()A. 声音是电磁波的一种B. 声音的频率越高,响度越大C. 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D. 声音的振幅越大,音调越高【答案】C【解析】【解答】迅速变化的电流会产生电磁波,常见的电磁波有无线电波、微波、红外线、可见光、紫外光、X-射线和伽马射线等等,电磁波的传播不需要介质;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声的传播需要介质,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A不符合题意,C符合题意;声音的音调跟频率有关,频率越高,音调越高;声音的响度跟振幅有关,振幅越大,响度越大,BD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分析】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声的传播需要介质;声音的音调跟频率有关,频率越高,音调越高;声音的响度跟振幅有关,振幅越大,响度越大.本题考查声音的产生、声音的特性,掌握基本知识是解题关键.3.在公共场所“轻声”说话,在课堂上“大声”回答问题,这里的“轻声”和“大声”是指声音的()A. 音调B. 响度C. 音色D. 声速【答案】B【解析】【解答】“轻声”说话和“大声”回答问题都是人耳感觉到的声音的大小或强弱,是指声音的响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题01 声现象一、单选题1.下列关于声音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隔墙有耳”说明固体也能传声B.“震耳欲聋”主要说明明声音的音调高C.北京天坛的丘,加快了声音的传播速度,从而使人听到的声音更加洪亮D.用超声波清洗钟表等精密仪器,说明声波能传递信息【来源】青海省西宁市2018年中考物理试题【答案】A【解析】【详解】【点睛】本题考查的是与声现象相关的知识点,都是基础知识,了解相关知识即可正确解答,难度不大。
2.(题文)如图在飞机旁边的工作人员佩戴有耳罩的头盔,耳罩的作用是()A.防止嗓声的产生 B.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C.在人耳处减弱嗓声 D.防止风吹到头部【来源】2018年秋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第二章声现象单元练习题【答案】C【解析】【详解】在飞机旁边工作人员佩戴有耳罩的头盔可以在人耳处减弱噪声。
故选C.【点睛】减弱噪声的途径有三种:在声源处减弱噪声;阻断噪声的传播;在人耳处减弱噪声.3.随着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人们对生存环境越来越重视。
下列有关声音的认识正确的是()A.“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中的“高声”是指音调高B.声音在真空中传器速度为340m/sC.风吹树枝发出声音,说明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D.汽车安装倒车雷达,是利用声音传递能量【来源】湖北省荆门市2018年中考物理试题【答案】C【解析】【分析】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声音在不同的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不同,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340m/s;响度是指声音的强弱;音调是指声音的高低。
声音能够传递信息,也能传递能量。
【详解】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的是声现象的基础知识,同时在学习物理的时候,中国的古诗词也含有很丰富的物理知识,所以学习物理是一个很综合性的知识。
解决此类问题要结合声音产生的条件、声音的传播是需要介质和传播速度几个方面去分析同时还考查了声音三个特性的区分。
4.下列声现象中与音调有关的是()A.用力击鼓B.水瓶琴C.真空罩实验D.车载GPS导航【来源】安徽省无为县红庙初中2017-2018学年上学期八年级物理同步训练2.2我们怎样区分声音【答案】B【解析】【详解】【点睛】①音调的高低和振动的频率有关,频率越大,音调越高;响度大小与发声体振动的振幅有关,振幅越大,响度越大;②声音的传播是需要介质的,它可以在气体中传播,也可以在固体和液体中传播,但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③车载GPS导航是利用电磁波传递信息。
5.男高音女高音是指声音的()A.音调 B.响度 C.音色 D.以上均不正确【来源】安徽省无为县红庙初中2017-2018学年上学期八年级物理同步训练2.2我们怎样区分声音【答案】A【解析】【详解】“女高音”和“男高音”,这里的“高”和“低”指的是声音的音调不同;故A正确;BCD错误;故选A. 【点睛】声音的三个特征分别是:音调、响度、音色,是从不同角度描述声音的,音调指声音的高低,由振动频率决定;响度指声音的强弱或大小,与振幅和距离有关;音色是由发声体本身决定的一个特性.6.关于下列四幅图的说法,其中正确的是()A.图甲所示,小孔成像是光的折射形成的像B.图乙所示,加油机相对歼击机是静止的,相对地面是运动的C.图丙所示,我们吃饭使用的筷子是省力杠杆D.图丁所示,用抽气机将玻璃钟罩内的空气抽出时,我们听到声音的音调越来越低【来源】2018年四川省内江市中考物理试题【答案】B【解析】【详解】A、小孔成像是光沿由于直线传播形成的现象,故A错误;B、加油机和地面之间发生了位置的改变,所以以地面为参照物,加油机是运动的。
相对歼击机位置的没改变,加油机相对歼击机是静止的,故B正确;C、筷子在使用时动力臂小于阻力臂,所以是费力杠杆,故C错误;D、随着玻璃钟罩内空气的逐渐抽出,可以听到手机的声音越来越小,即响度逐渐变小,故D错误。
故选B。
【点睛】理解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选择不同的参照物来描述同一个物体的运动状态,可能得出不同结论,所以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
7.(题文)如图实验中,是为了探究声音产生原因的是()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来源】2018-2019学年度八年级物理上册同步练习:2.1 我们怎样听见声音【答案】B【解析】【详解】【点睛】声音的产生原因是振动,所以能够体现出发声的物体在振动的选项是正确的.8.关于声现象的描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图中超声波清洗眼镜,说明声可以传递信息B.图中能从不同乐器中分辨出小提琴的声音主要是因为响度不同C.图中敲击鼓面,鼓面上的泡沫颗粒跳动,说明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D.图中逐渐抽出玻璃罩内的空气,闹钟音量减弱,说明声音的传播不需要介质【来源】2018年四川省广元市中考物理试题【答案】C【解析】【详解】A、用超声波清洗眼镜说明声波可以传递能量,而不是传递信息,故A错误。
B、能从不同乐器中分辨出小提琴的声音主要是因为音色不同,故B错误;C、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所以敲击鼓面,鼓面振动时带动其上面的泡沫颗粒跳动,故C正确;D、逐渐抽出玻璃罩内的空气,闹钟音量减弱,说明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故D错误;故选C。
【点睛】注意能正确区分声音的三个特征,即音调、响度、音色,其中音色是发声体特有的特征,由声源振动的材料、方式等决定,可以用来区分声源。
9.大象可以用我们人类听不到的“声音”交流。
关于这种“声音”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这种“声音”是电磁波B.这种“声音”人类听不到,因此没有响度C.每头大象发出的这种“声音”的音色相同D.这种“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来源】湖南省益阳市2018年中考物理试题【答案】D【解析】【详解】A.大象发出的声音是次声波,所以我们人类听不到,故A错误。
B.这种声音是次声波,不在人的听觉范围内,人类听不到,但是有振幅,有响度,故B错误。
C.音色是发声体所特有的声音特色,每头大象发出的这种“声音”的音色不同,故C错误。
D.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这种声音是次声波,次声波的传播需要介质,故D正确。
故答案为D。
【点睛】人耳能听到的声音的频率范围是20~20000Hz,高于20000Hz的叫超声波,低于20Hz的叫次声波;10.我国自行研制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具有定位、导航和通信等功能,它传递信息是利用A.微波 B.次声波 C.超声波 D.红外线【来源】江苏省盐城市2018年初中毕业与升学考试物理试题【答案】A【解析】【详解】故选A。
【点睛】体会电磁波被广泛应用于传递信息的特点,想想我们身边充满了各种电磁波,如;手机信号、广播电视信号、卫星通信等,电磁波的使用方便了人们的通信和信息的获取,要知道远距离的无线通信都是使用的电磁波。
11.在公共场所“轻声”说话,在课堂上“大声”回答问题,这里的“轻声”和“大声”是指声音的A.音调 B.响度 C.音色 D.声速【来源】江苏省盐城市2018年初中毕业与升学考试物理试题【答案】B【解析】【详解】在公共场所“轻声”说话,在课堂上“大声”回答问题,这里的“轻声”和“大声”是指声音的大小,即物理学上指的响度。
响度大小由振幅决定。
故B正确,ACD错误。
【点睛】注意区分清楚音调和响度及其决定因素,即音调由振动频率决定,而响度就是指声音的大小,由振幅决定。
12.下列有关声的说法,正确的是()A.老师讲课的声音是由声带的振动产生的B.学校附近禁止鸣笛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C.“闻其声,知其人”是根据声音的音调判断的D.医生通过听诊器给病人诊病是利用声波传递能量【来源】2018年广西北部湾四市同城中考物理试题【答案】A【详解】A、声音由振动产生,老师讲课的声音是由声带振动产生的,故A正确;B、“禁止鸣笛”,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故B错误;C、不同人的音色不同,因此“闻其声而知其人”是根据声音的音色来判断的,故C错误;D、医生通过听诊器给病人诊病是利用声波可以传递信息,故D错误。
故选A。
【点睛】注意能正确区分声音的三个特征,即音调、响度、音色,其中音色是发声体特有的特征,由声源振动的材料、方式等决定,可以用来区分声源。
13.如图所示,改变试管中的水量,用同样大小的力吹气时会发出不同的声音。
这“不同的声音”主要是指声音的()A.振幅 B.音色 C.响度 D.音调【来源】2018-2019学年度八年级物理上册同步练习:2.3 我们怎样区分声音(续)【答案】D【解析】【详解】用同样大小的力吹,说明发出声音的响度基本相同;而试管中的水量不同,导致试管内空气柱的长度不同,振动快慢不同,振动的快慢影响声音的音调,故发出声音不同是音调不同;故选D.【点睛】解决此题要知道音调的高低与发声物体的振动频率有关,频率越大,音调就越高.14.下列措施中属于在传播途中控制噪声的是A.在摩托车发动机上安装消声器 B.在高速公路两侧安装隔音幕墙C.在学校附近安装喇叭禁鸣标志 D.机场的地勤佩戴有耳罩的头盔【来源】江苏省常州市2018年中考物理试题【答案】B【详解】故答案为B。
【点睛】控制噪声的途径有三:1)在声源处控制噪声;2)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3)在耳朵处控制噪声;15.在日常生活的物理现象中,有关声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A.一切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B.考场外禁止汽车鸣笛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C.分别用相同的力拨动吉他的两根粗细不同的弦可以改变响度D.向人体内的结石发射超声波除去结石,是利用了超声波传递信息【来源】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2018年中考物理试题【答案】A【解析】【详解】A、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所以一切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故A正确;B、考场外禁止汽车鸣笛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故B错误;C、分别用相同的力拨动两根粗细不同的弦可以改变吉他的音调,故C错误;D、向人体内的结石发射超声波除去结石,说明声波能够传递能量,故D错误。
故选A。
【点睛】记防治噪声的三个途径。
即在声源处减弱、在传播过程中阻挡反射或吸收、在人耳处减弱。
且要注意区分清楚音调和响度及其决定因素,即音调由振动频率决定,而响度就是指声音的大小,由振幅决定。
16.中国的两位宇航员曾经在太空通过网络直播平台向同学们传授科普知识。
那么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宇航员讲课发出的声音是由宇航员的声带振动产生B.宇航员讲课发出的声音一定是噪声C.宇航员讲课发出的声音是通过超声波传回地球的D.讲课的宇航员和另一名宇航员只能利用声音来传递信息【来源】2018年贵州省黔东南州、黔南州、黔西南州中考物理试题【答案】A【解析】【详解】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宇航员讲课发出的声音是由宇航员的声带振动产生,故A正确;从物理学的角度来说,发声体做规则振动时发出的声音叫乐音,发声体做无规则振动时发出的声音是噪音;从环境保护的角度来说,凡是妨碍人们正常休息、学习和工作的声音,以及对人们要听的声音起到干扰作用的声音,都属于噪音,显然宇航员讲课发出的声音不属于以上内容,即不是噪音,故B错误;声音的传播是需要介质的,超声波不能在真空中传播,所以宇航员讲课的声音是通过电磁波传回地球的,故C错误;太空中没有空气,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所以的讲课的宇航员和另一名宇航员不能利用声音来传递信息,故D错误,故选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