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恨歌》
白居易《长恨歌》全文

白居易《长恨歌》全文白居易《长恨歌》全文《长恨歌》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一首长篇叙事诗。
全诗形象地叙述了唐玄宗与杨贵妃的爱情悲剧。
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白居易《长恨歌》全文,欢迎大家阅读学习。
长恨歌白居易汉皇重色思倾国,御宇多年求不得。
杨家有女初长成,养在深闺人未识。
天生丽质难自弃,一朝选在君王侧。
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
春寒赐浴华清池,温泉水滑洗凝脂。
侍儿扶起娇无力,始是新承恩泽时。
云鬓花颜金步摇,芙蓉帐暖度春宵。
春宵苦短日高起,从此君王不早朝。
承欢侍宴无闲暇,春从春游夜专夜。
后宫佳丽三千人,三千宠爱在一身。
金屋妆成娇侍夜,玉楼宴罢醉和春。
姊妹弟兄皆列土,可怜光彩生门户。
遂令天下父母心,不重生男重生女。
骊宫高处入青云,仙乐风飘处处闻。
缓歌谩舞凝丝竹,尽日君王看不足。
渔阳鼙鼓动地来,惊破霓裳羽衣曲。
九重城阙烟尘生,千乘万骑西南行。
翠华摇摇行复止,西出都门百余里。
六军不发无奈何,宛转蛾眉马前死。
花钿委地无人收,翠翘金雀玉搔头。
君王掩面救不得,回看血泪相和流。
黄埃散漫风萧索,云栈萦纡登剑阁。
峨嵋山下少人行,旌旗无光日色薄。
蜀江水碧蜀山青,圣主朝朝暮暮情。
行宫见月伤心色,夜雨闻铃肠断声。
天旋地转回龙驭,到此踌躇不能去。
马嵬坡下泥土中,不见玉颜空死处。
君臣相顾尽沾衣,东望都门信马归。
归来池苑皆依旧,太液芙蓉未央柳。
芙蓉如面柳如眉,对此如何不泪垂。
春风桃李花开日,秋雨梧桐叶落时。
西宫南内多秋草,落叶满阶红不扫。
梨园弟子白发新,椒房阿监青娥老。
夕殿萤飞思悄然,孤灯挑尽未成眠。
迟迟钟鼓初长夜,耿耿星河欲曙天。
鸳鸯瓦冷霜华重,翡翠衾寒谁与共。
悠悠生死别经年,魂魄不曾来入梦。
临邛道士鸿都客,能以精诚致魂魄。
为感君王辗转思,遂教方士殷勤觅。
排空驭气奔如电,升天入地求之遍。
上穷碧落下黄泉,两处茫茫皆不见。
忽闻海上有仙山,山在虚无缥渺间。
楼阁玲珑五云起,其中绰约多仙子。
中有一人字太真,雪肤花貌参差是。
金阙西厢叩玉扃,转教小玉报双成。
(完整版)白居易《长恨歌》原文及注释

(28)花钿:用金翠珠宝等制成的花朵形首饰。委地:丢弃在地上。 (29)翠翘:首饰,形如翡翠鸟尾。金雀:金雀钗,钗形似凤(古称朱雀)。 玉搔头:玉簪。《西京杂记》卷二:武帝过李夫人,就取玉簪搔头。自此后宫人 搔头皆用玉。 (30)云栈:高入云霄的栈道。萦纡(yíngyū):萦回盘绕。剑阁:又称剑 门关,在今四川剑阁县北,是由秦入蜀的要 道。此地群山如剑,峭壁中断处,两山对峙如门。诸葛亮相蜀时,凿石驾凌 空栈道以通行。 (31)峨嵋山:在今四川峨眉山市。玄宗奔蜀途中,并未经过峨嵋山,这里 泛指蜀中高山。 (32)行宫:皇帝离京出行在外的临时住所。 (33)夜雨闻铃:《明皇杂录·补遗》:“明皇既幸蜀,西南行。初入斜谷, 霖雨涉旬,于栈道雨中闻 铃音与山相应。上既悼念贵妃,采其声为《雨霖铃曲》以寄恨焉。”这里暗 指此事。后《雨霖铃》成为宋词词牌名。 (34)天旋地转:指时局好转。肃宗至德二年(757),郭子仪军收复长安。 回龙驭:皇帝的车驾归来。 (35)不见玉颜空死处:据《旧唐书·后妃传》载:玄宗自蜀还,令中使祭 奠杨贵妃,密令改葬于他所。初瘗时,以紫褥裹之,肌肤已坏,而香囊仍在,内 官以献,上皇视之凄惋,乃令图其形于别殿,朝夕视焉。 (36)信马:意思是无心鞭马,任马前进。
(17)可怜:可爱,值得羡慕。 (18)不重生男重生女:陈鸿《长恨歌传》云,当时民谣有“生女勿悲酸, 生男勿喜欢”,“男不封侯女作妃,看女却为门上楣”等。 (19)骊宫:骊山华清宫。骊山在今陕西临潼。 (20)凝丝竹:指弦乐器和管乐器伴奏出舒缓的旋律。 (21)渔阳:郡名,辖今北京市平谷县和天津市的蓟县等地,当时属于平卢、 范阳、河东三镇节度史安禄山的辖区。天宝十四载(755)冬,安禄山在范阳起 兵叛乱。鼙鼓:古代骑兵用的小鼓,此借指战争。 (22)霓(ní)裳羽衣曲:舞曲名,据说为唐开元年间西凉节度使杨敬述所 献,经唐玄宗润色并制作歌词,改用此 名。乐曲着意表现虚无缥缈的仙境和仙女形象。 (23)九重城阙:九重门的京城,此指长安。烟尘生:指发生战事。阙,, 意为古代宫殿门前两边的楼,泛指宫殿或帝王的住所。《楚辞·九辩》:君之门 以九重。 (24)千乘万骑西南行:天宝十五载(756)六月,安禄山破潼关,逼近长 安。玄宗带领杨贵妃等出延秋门向西南方向逃走。当时随行护卫并不多,“千乘 万骑”是夸大之词。乘:一人一骑为一乘。 (25)翠华两句:李隆基西奔至距长安百余里的马嵬驿(今陕西兴平),扈
白居易《长恨歌》原文和翻译

白居易《长恨歌》原文和翻译白居易《长恨歌》原文:汉皇重色思倾国,御宇多年求不得。
杨家有女初长成,养在深闺人未识。
天生丽质难自弃,一朝选在君王侧。
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
春寒赐浴华清池,温泉水滑洗凝脂。
侍儿扶起娇无力,始是新承恩泽时。
云鬓花颜金步摇,芙蓉帐暖度春宵。
春宵苦短日高起,从此君王不早朝。
承欢侍宴无闲暇,春从春游夜专夜。
后宫佳丽三千人,三千宠爱在一身。
金屋妆成娇侍夜,玉楼宴罢醉和春。
姊妹弟兄皆列士,可怜光采生门户。
遂令天下父母心,不重生男重生女。
骊宫高处入青云,仙乐风飘处处闻。
缓歌慢舞凝丝竹,尽日君王看不足。
渔阳鼙鼓动地来,惊破霓裳羽衣曲。
九重城阙烟尘生,千乘万骑西南行。
翠华摇摇行复止,西出都门百余里。
六军不发无奈何,宛转蛾眉马前死。
花钿委地无人收,翠翅金雀玉搔头。
君王掩面救不得,回看血泪相和流。
黄埃散漫风萧索,云栈萦纡登剑阁。
峨嵋山下少人行,旌旗无光日色薄。
蜀江水碧蜀山青,圣主朝朝暮暮情。
行宫见月伤心色,夜雨闻铃断肠声。
天旋地转回龙驭,至此踌躇不能去。
马嵬坡下泥土中,不见玉颜空死处。
君臣相顾尽沾衣,东望都门信马归。
归来池苑皆依旧,太液芙蓉未央柳。
芙蓉如面柳如眉,对此如何不泪垂。
春风桃李花开日,秋雨梧桐叶落时。
西宫南内多秋草,落叶满阶红不扫。
梨园弟子白发新,椒房阿监青娥老。
夕殿萤飞思悄然,孤灯挑尽未成眠。
迟迟钟鼓初长夜,耿耿星河欲曙天。
鸳鸯瓦冷霜华重,翡翠衾寒谁与共。
悠悠生死别经年,魂魄不曾来入梦。
临邛道士鸿都客,能以精诚致魂魄。
为感君王辗转思,遂教方士殷勤觅。
排空驭气奔如电,升天入地求之遍。
上穷碧落下黄泉,两处茫茫皆不见。
忽闻海上有仙山,山在虚无缥缈间。
楼阁玲珑五云起,其中绰约多仙子。
中有一人字太真,雪肤花貌参差是。
金阙西厢叩玉扇,转教小玉报双成。
闻道汉家天子使,九华帐里梦魂惊。
揽衣推枕起徘徊,珠箔银屏迤逦开。
云髻半偏新睡觉,花冠不整下堂来。
风吹仙袂飘飘举,犹似霓裳羽衣舞。
玉容寂寞泪阑干,梨花一枝春带雨。
《长恨歌》古诗原文阅读及翻译

《长恨歌》古诗原文阅读及翻译
《长恨歌》古诗原文阅读及翻译
【诗句】悠悠生死别经年,魂魄不曾来入梦。
【出处】唐·白居易《长恨歌》
【翻译】生死相隔过了多少年,她的`魂魄梦中也不曾来到我的心间。
【译注】生死相别已经过漫长的年月,可她的魂魄从没到我的梦中相会过。
悠悠:漫长。
经年:一年又一年。
魂魄:旧时迷信的说法,认为人有三魂七魄,是附在人体内的精神灵气,人死后可脱离人体而存在。
这里指杨贵妃的鬼魂。
【用法例释】用以形容深切怀念死者,梦中也想与之相见。
[例]宝玉在外面听着,细细的想道:“果然也奇! 我知道林妹妹死了,那一日不想几遍,怎么从没梦见? ……”……直到天亮,方才醒来,拭了拭眼,坐着想了一回,并无有梦。
便叹口气道:“正是‘悠悠生死别经年,魂魄不曾来入梦’!”(曹雪芹、高鹗《红楼梦》第一百九回)。
《长恨歌》古诗阅读及翻译

《长恨歌》古诗阅读及翻译【诗句】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
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
【出处】唐·白居易《长恨歌》【意思】在天上愿作比翼双飞的鸟儿,在地上要做连理并生的枝条。
纵然天长地久也有穷尽的时候,这绵绵的长恨却永无消尽的那一朝!【题解1】诗篇名。
唐白居易作。
写玄宗李隆基和贵妃杨玉环的'悲剧故事。
从杨玉环生前专宠后宫,写到缢死马嵬坡后玄宗相思之苦。
前半部对玄宗荒淫误国有所揭露,但仍以同情态度美化李、杨艳史为真挚爱情。
主题思想比较复杂,近人评价不一。
诗为七言古体,共一百二十句。
语言优美,想像丰富,写景、抒情、叙事融合无间,艺术成就甚高,为古代著名的叙事长诗。
后为《梧桐雨》、《长生殿》等戏曲所取材。
【题解2】诗篇名。
唐白居易作。
见《白氏长庆集》。
元和元年(806)冬,作者任盩厔(今陕西周至)县尉,与友人陈鸿、王质夫同游仙游寺,话及唐明皇李隆基与贵妃杨玉环事,有感而作。
诗的前半写杨贵妃之妖媚恃宠及李隆基之淫逸误国,后半写李杨之生离死别及李之寂寞相思。
作品将写实与想像糅合起来,虽为叙事诗,却具有浓郁的抒情色彩。
诗歌语言优美和谐,人物形象鲜明生动,于两人相思之描写,尤为缠绵悱恻,哀怨动人。
吴北江称其“一气舒卷,时复风华掩映,非有绝世才力未易到也”(近代高步瀛《唐宋诗举要》引),不为过誉。
关于此诗之主题,或以为旨在讽谕,所谓“意者不但感其事,亦欲惩尤物,窒乱阶,垂于将来”(唐陈鸿《长恨歌传》);或以为旨在歌颂李杨爱情。
现一般皆主张双重主题说,以为作者对李杨爱情悲剧的同情多于讽刺。
此诗在作者生前已广为流传,作者本人也被誉为“长恨歌主”(白居易《与元九书》)。
此诗不仅是作者的压卷之作,且与其《琵琶行》被后人并称为“古今长歌第一”(明何良俊《四友斋丛说》),后代著名戏曲若元白朴《唐明皇秋夜梧桐雨》、清洪昇《长生殿》等皆取材于此。
【题解3】唐代七言歌行。
白居易作。
编入《白居易集》“感伤”诗类。
长恨歌原文带翻译

道。此地群山如剑,峭壁中断处,两山对峙如门。诸葛亮相蜀时,凿石驾凌空栈道以通行。
25.峨嵋山:在今四川峨眉县。玄宗奔蜀途中,并未经过峨嵋山,这里泛指蜀中高山。
26.行宫:皇帝离京出行在外的临时住所。
27.夜雨闻铃肠断声:《明皇杂录·补遗》:“明皇既幸蜀,西南行。初入斜谷,霖雨涉旬,于栈道雨中闻
30.信马:听任马往前走。
31.太液:汉宫中有太液池。未央:汉有未央宫。此皆借指唐长安皇宫。
32.西宫南内:皇宫之内称为大内。西宫即西内太极宫,南内为兴庆宫。玄宗返京后,初居南内。上元元年(760),权宦李辅国假借肃宗名义,胁迫玄宗迁往西内,并流贬玄宗亲信高力士、陈玄礼等人。
33.梨园弟子:指玄宗当年训练的乐工舞女。梨园:唐玄宗时宫中教习音乐的机构,曾选"坐部伎"三百人教练歌舞,随时应诏表演,号称"皇帝梨园弟子"。
37.耿耿:微明的样子。欲曙天:长夜将晓之时。
38.鸳鸯瓦:屋顶上俯仰相对合在一起的瓦。霜华:霜花。
39.翡翠衾:布面绣有翡翠鸟的被子。谁与共:与谁共。
40.临邛道士鸿都客:意谓有个从临邛来长安的道士。临邛:今四川邛崃县。鸿都:东汉都城洛阳的宫门
名,这里借指长安。
41.致魂魄:招来杨贵妃的亡魂。
42.方士:有法术的人。这里指道士。殷勤:尽力。
使得天下的父母,个个改变了心愿;
谁都看轻生男孩,只图生个小千金。
骊山北麓华清宫,玉宇琼楼耸入云;
清风过处飘仙乐,四面八方都可闻。
轻歌慢舞多合拍,管弦旋律尽传神;
君王终日都观看,欲心难足无止境。
白居易《长恨歌》原文及译文.doc

白居易《长恨歌》原文及译文《长恨歌》是中国唐代诗人白居易的一首长篇叙事诗,形象地叙述了唐玄宗与杨贵妃的爱情悲剧,感染了千百年来的读者。
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白居易《长恨歌》原文及译文”欢迎阅读仅供参考,。
《长恨歌》原文汉皇重色思倾国,御宇多年求不得。
杨家有女初长成,养在深闺人未识。
天生丽质难自弃,一朝选在君王侧。
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
春寒赐浴华清池,温泉水滑洗凝脂。
侍儿扶起娇无力,始是新承恩泽时。
云鬓花颜金步摇,芙蓉帐暖度春宵。
春宵苦短日高起,从此君王不早朝。
承欢侍宴无闲暇,春从春游夜专夜。
后宫佳丽三千人,三千宠爱在一身。
金屋妆成娇侍夜,玉楼宴罢醉和春。
姊妹弟兄皆列土,可怜光彩生门户。
遂令天下父母心,不重生男重生女。
骊宫高处入青云,仙乐风飘处处闻。
缓歌慢舞凝丝竹,尽日君王看不足。
渔阳鼙鼓动地来,惊破《霓裳羽衣曲》。
九重城阙烟尘生,千乘万骑西南行。
翠华摇摇行复止,西出都门百余里。
六军不发无奈何,宛转蛾眉马前死。
花钿委地无人收,翠翘金雀玉搔头。
君王掩面救不得,回看血泪相和流。
黄埃散漫风萧索,云栈萦纡登剑阁。
峨嵋山下少人行,旌旗无光日色薄。
蜀江水碧蜀山青,圣主朝朝暮暮情。
行宫见月伤心色,夜雨闻铃肠断声。
天旋地转回龙驭,到此踌躇不能去。
马嵬坡下泥土中,不见玉颜空死处。
君臣相顾尽沾衣,东望都门信马归。
归来池苑皆依旧,太液芙蓉未央柳。
芙蓉如面柳如眉,对此如何不泪垂? 春风桃李花开日,秋雨梧桐叶落时。
西宫南内多秋草,落叶满阶红不扫。
梨园弟子白发新,椒房阿监青娥老。
夕殿萤飞思悄然,孤灯挑尽未成眠。
迟迟钟鼓初长夜,耿耿星河欲曙天。
鸳鸯瓦冷霜华重,翡翠衾寒谁与共? 悠悠生死别经年,魂魄不曾来入梦。
临邛道士鸿都客,能以精诚致魂魄。
为感君王辗转思,遂教方士殷勤觅。
排空驭气奔如电,升天入地求之偏。
上穷碧落下黄泉,两处茫茫皆不见。
忽闻海上有仙山,山在虚无缥缈间。
楼阁玲珑五云起,其中绰约多仙子。
中有一人字太真,雪肤花貌参差是。
白居易《长恨歌》原文赏析及翻译注释

白居易《长恨歌》原文赏析及翻译注释本文是关于白居易的文学文章,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长恨歌白居易汉皇重色思倾国,御宇多年求不得。
杨家有女初长成,养在深闺人未识。
天生丽质难自弃,一朝选在君王侧。
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
春寒赐浴华清池,温泉水滑洗凝脂。
侍儿扶起娇无力,始是新承恩泽时。
云鬓花颜金步摇,芙蓉帐暖度春宵。
春宵苦短日高起,从此君王不早朝。
承欢侍宴无闲暇,春从春游夜专夜。
后宫佳丽三千人,三千宠爱在一身。
金屋妆成娇侍夜,玉楼宴罢醉和春。
姊妹弟兄皆列土,可怜光彩生门户。
遂令天下父母心,不重生男重生女。
骊宫高处入青云,仙乐风飘处处闻。
缓歌慢舞凝丝竹,尽日君王看不足。
渔阳鼙鼓动地来,惊破霓裳羽衣曲。
九重城阙烟尘生,千乘万骑西南行。
翠华摇摇行复止,西出都门百余里。
六军不发无奈何,宛转蛾眉马前死。
花钿委地无人收,翠翘金雀玉搔头。
君王掩面救不得,回看血泪相和流。
黄埃散漫风萧索,云栈萦纡登剑阁。
峨嵋山下少人行,旌旗无光日色薄。
蜀江水碧蜀山青,圣主朝朝暮暮情。
行宫见月伤心色,夜雨闻铃肠断声。
天旋地转回龙驭,到此踌躇不能去。
马嵬坡下泥土中,不见玉颜空死处。
君臣相顾尽沾衣,东望都门信马归。
归来池苑皆依旧,太液芙蓉未央柳。
芙蓉如面柳如眉,对此如何不泪垂。
春风桃李花开日,秋雨梧桐叶落时。
西宫南内多秋草,落叶满阶红不扫。
梨园弟子白发新,椒房阿监青娥老。
夕殿萤飞思悄然,孤灯挑尽未成眠。
迟迟钟鼓初长夜,耿耿星河欲曙天。
鸳鸯瓦冷霜华重,翡翠衾寒谁与共。
悠悠生死别经年,魂魄不曾来入梦。
临邛道士鸿都客,能以精诚致魂魄。
为感君王展转思,遂教方士殷勤觅。
排云驭气奔如电,升天入地求之遍。
上穷碧落下黄泉,两处茫茫皆不见。
忽闻海上有仙山,山在虚无缥缈间。
楼阁玲珑五云起,其中绰约多仙子。
中有一人字太真,雪肤花貌参差是。
金阙西厢叩玉扃,转教小玉报双成。
闻道汉家天子使,九华帐里梦魂惊。
揽衣推枕起徘徊,珠箔银屏迤逦开。
云髻半偏新睡觉,花冠不整下堂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具体分析
诗人笔下的杨贵妃不仅是一个‚回 眸一笑百媚生‛的倾国美人,而且是一 个重情重义,忠贞不渝的可敬可佩的女 子。诗中的最后一节描写‚闻道汉家天 子使‛,杨的一系列心理活动:惊喜 (梦魂惊)、急切(花冠不整下堂来)、 悲楚(玉容寂寞泪阑干)、委屈(梨花 一枝春带雨)。托物寄情、重申前誓更 刻画了一个对爱情忠贞不渝的可敬女子 形象。
《长恨歌》的艺术特色:
《长恨歌》在叙事中插入多处景物描写,移情入景, 情景交融。 (1)融情于景。如:“黄埃散漫风萧索,支栈萦纡 登剑阁。„„行宫见月伤心色,夜雨闻铃肠断声。” 唐玄宗逃往西南的路上,四处是黄尘、栈道、高山、 日色暗淡,旌旗无光,秋景凄凉,这是以悲凉的秋 景来烘托人物的悲思。 (2)触景伤情。如“芙蓉如面柳如眉”,见到“芙 蓉”、“柳叶”想起杨贵妃。以此表达唐玄宗内心 伤感。 (3)再如第三段对景物的描写,“春风桃季”与 “秋风梧桐”。文中极力铺写美景与萧条相映衬, 通过两者穿插起来形成强烈的反差,以烘托极度的
“惟将旧物表深情,钿合金钗寄将去。钗留一股 合一扇,钗擘黄金合分钿。但令心似金钿坚,天上 人间会相见。‛
——托物寓情
把‚钿合金钗寄将去‛,以表心迹,并表示‚但 令心似金钿坚,天上人间会相见‛。又恐怕唐皇怀疑 不信, ‚殷勤重寄词‛,以两人在七夕之夜于长生 殿立下的密誓作证。
“临别殷勤重寄词,词中有誓两心知 .七月七 日长生殿,夜半无人私语时。在天愿
《长恨歌》首句‚汉皇重色思倾国‛点明了唐明皇 的好色,唐玄宗李隆基从‚求不得‛到‚夜专夜‛,从 ‚不早朝‛到‚看不足‛,这些都表现了他的贪色荒政。 马嵬坡兵变贵妃陨命之后,诗人极力刻画人物内心中揪 心的恨。 赐死贵妃时:欲救不得,眼流泪心流血,矛盾痛苦 逃蜀途中: 见月伤心,闻铃断肠,寂寞悲苦 还都路上: 不见玉颜,踌躇不去,追怀忆旧 还宫之后: 物是人非,睹物思人,触景生情 道士觅魂: 上穷碧落下黄泉,遂教方士殷勤觅 由此可见,诗人笔下的唐明皇虽是一个迷色误国 的荒唐君主,然而作为一个人,他也有着普通人的真情。 这种哀婉缠绵的真情读来颇为动人,令人回肠荡气。
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
——叙事见情
诗歌的艺术手法
A、叙事、抒情、描写熔于一炉 B、刻划人物细腻传神
C、各种修辞手法的运用
D、浪漫主义手法的运用
总 结:
诗作形象地叙述了唐玄宗与杨贵妃 的爱情悲剧。诗人借历史人物和传说, 创造了一个回旋宛转的动人故事,并通 过塑造的艺术形象,再现了现实生活的 真实,感染了千百年来的读者。
触景生情
“ 天旋日转回龙驭,到此踌躇不能去。马嵬坡下 泥土中,不见玉颜空死处。君臣相顾尽沾衣,东望 都门信马归。‛ 于快乐中写悲情,愈见情悲。以行写情,叙事见情
旧地重过,玉颜不见 ,故而踌躇,沾衣,信马 “归来池苑皆依旧,太液芙蓉未央柳。芙蓉如面柳如眉,对 此如何不泪垂。春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桃李花开日,秋雨梧桐叶落时。西宫南内 多秋草,落叶满阶红不扫。梨园弟子白发新,椒房阿监青娥老。 夕殿萤飞思悄然,孤灯挑尽未成眠。迟迟钟鼓初长夜,耿耿星 河欲曙天。鸳鸯瓦冷霜华重,翡翠衾寒谁与共。悠悠生死别经 年,魂魄不曾来入梦。‛
长 恨 歌
白 居 易
背景介绍
杨玉环是蜀州司户杨玄琰的女儿,随叔父杨玄珪入长安,嫁 与玄宗第十八个儿子寿王李瑁为妃,时杨氏年16岁,李瑁也年约 16岁。后为李隆基看中。李欲将杨占为已有,又碍于名分,于是, 让她出宫做女道士,而后再迎归宫中,掩耳盗铃。李隆基早先励 精图治,晚年逐渐松弛。得杨玉环后,更是沉湎酒色,荒废朝政。 杨玉环则不仅自己得宠专房,身封贵妃,而且满门亲族也跟着沾 光,如《长恨歌》所说是“姊妹弟兄皆列土,可怜光彩生门户。” 天宝后期,朝廷内部本已矛盾重重,李隆基对杨家的偏幸,更促 进了矛盾的激化。天宝十四载(755),手握重兵的范阳节度使 安禄山打着讨伐杨氏、以清君侧的幌子,发动了叛乱,兵临长安。 李隆基偕杨玉环等仓皇出奔,西行四川。至陕西马嵬驿(今陕西 省兴平县西),扈从禁军发难,求诛杨氏兄妹以谢天下。迫于情 势,李隆基只得如请,“命高力士缢贵妃于佛堂前梨树下”,杨 时年38岁。
第二部分:具体描述了安史之乱起 后,玄宗的仓皇出逃西蜀,引起了‚六 军‛驻马要求除去祸国殃民的贵妃。 ‚宛转娥眉马前死‛是悲剧的形成, 是故事的关键情节。 贵妃的死,造成唐玄宗的寂寞悲伤 和缠绵悱恻的相思。诗以酸恻动人的语 调,描绘了玄宗这一‚长恨‛的心情, 揪人心痛,催人泪下。
马嵬兵变
天宝十四年 , 安禄山起兵范阳 , 六 郡附之 , 次年长安失守 , 玄宗率 1300 人 和24名宫女出逃 , 大将陈元礼护驾 .西 行至马嵬驿 , 将士们怨恨杨氏兄妹不肯 前进 ,诬说杨国忠通敌谋反而杀之. 陈又对皇帝说‛既然杨国忠通敌 , 杨贵 妃也不宜留下‛李隆基无可奈何 , 用白 绫让其自缢,时38岁,已追随皇帝17年.
相传白居易三岁时就开始念诗,五岁就 写出许多首诗,至九岁时,已经能掌握诗的 韵律,且善于对句了。十岁生日那天,亲朋 好友都来祝贺。饭后,其舅父叫白居易到堂 上对句:‚曹子建七步成诗。‛ 白居易稍一思索,便有了腹稿,但他故 意默然不语。舅父以为他对不上来,取笑他 道:‚神童神童,今日如虫。‛白居易笑着 说:‚我早已对上,只未说出而已。‛众人 大奇,催白居易快说,白居易便说道:‚白 居易一时无对。‛舅父听了颇为高兴。
默读课文,划出自己感受最深的诗 句。想一想白居易用了什么样的写作技 巧使你感动?
问题探究:诗人是如何表现长恨的?
“ 黄埃散漫风萧索,云栈萦纡登剑阁。峨眉山下 少人行,旌旗无光日色薄。” 以悲凉的景色来烘托人物 借景抒情 的悲思。 “蜀江水碧蜀山青,圣主朝朝暮暮情。行宫见 月伤心色,夜雨闻铃断肠声。” 透过美景来写哀情 一见一闻,一色一声,互相交 错,在语言上、声调上也表现出人 物内心的愁苦凄清。
诗人正是通过这样的层层渲染,反复抒情, 回环往复,让人物的 思想感情蕴蓄得更深邃丰
富,使诗歌“肌理细腻”,
更富有艺术的感染力。
“ 闻道汉家天子使,九华帐里梦魂惊。 揽衣推枕起徘徊,珠箔银屏迤逦开。”
三个连贯而为的动作,描摹她得悉汉皇派来 使者后的震惊、激动和惶惑 ——以行写情,叙事见情 “云鬓半偏新睡觉,花冠不整下堂来。 ‛ 焦急与迫切 “风吹仙袂飘飖举,犹似霓裳羽衣舞。玉容寂寞 泪阑干,梨花一枝春带雨。” ——以形写情,描写见情 “回头下望人寰处,不见长安见 尘雾。‛ 悲哀、凄伤、酸楚、痛苦、委屈、 感激……
第一部分:‚长恨‛的原因 诗歌反复渲染唐玄宗的重色、求色, 得到贵妃以后在宫中如何纵欲、如何行 乐、如何终日沉湎于歌舞酒色之中。诗 人通过这一段宫中生活的写实,不无讽 刺地向我们介绍了故事的男女主人公: 一个重色轻国的帝王,一个娇媚恃宠的 妃子。还形象地暗示我们,唐玄宗的迷 色误国,就是这一悲剧的根源。
《长恨歌》主题的三种典型观点: 讽喻主题; 爱情主题; 双重主题。 你认为本诗的主 题是什么?
概括主题
一方面,诗人的长恨是对作为君主的唐玄宗李隆 基和贵妃杨玉环二人爱情造成的客观结果——荒淫祸 国的叹恨。唐玄宗的重色轻国造成了这个无可挽回的 终身憾事,诗人以这个爱情悲剧劝诫后来的封建统治 者要引以为戒,不能再重蹈覆辙,引来千古遗恨,表 达了对作为帝妃身份的李杨二人的爱情造成的客观结 果——安史之乱导致唐王朝衰落的叹恨 。 另一方面,又强烈地表现了李杨二人对美好爱情 生活的向往,表达作者对作为普通情侣身份的李杨二 人爱情凄凉结局的无尽怅恨。 可以说本诗的主题既有 批判,也有歌颂。
第三部分:写玄宗借道士帮助于虚 无缥渺的蓬莱仙山中寻到了杨氏的踪影。 在仙景中再现了杨氏 ‚带雨梨花‛ 的姿容,并以含情脉脉,托物寄词,重 申前誓,表示愿作‚比翼鸟‛、‚连理 枝‛,进一步渲染了‚长恨‛的主题。 结局又以‚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 绵绵无绝期‛ 深化了主题,加重了‚长 恨‛的分量。
层次分析
布置作业:
1、熟读全诗 2、选背喜欢的句子 3、课外阅读《长生殿》或《梧桐雨》
有关李杨爱情的文学作品
杜牧《过华清宫绝句》 李商隐《马嵬》 苏轼《荔枝叹》 白朴《唐明皇秋夜梧桐雨》 洪昇《长生殿》
白居易,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唐德宗贞 元年间(800)中进士,由校书郎累官至左拾遗。 他关心朝政,屡次上书言事,遭权贵忌恨,被 贬为江州司马。后历任苏州、杭州刺史,很得 民心。官终刑部尚书,世称白香山。文学上, 白居易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 作‛,肯定诗歌的教育意义和政治作用。他与 元稹一起倡导‚新乐府运动‛,揭露时弊。他 的诗分为三类:讽喻诗、感伤诗、闲适诗。其 讽喻诗如《新乐府》、《秦中吟》,深刻反映 了时政弊端与民生疾苦。长篇叙事诗《长恨 歌》、《琵琶行》有很高的艺术成就。其诗善 于叙述,语言浅显,流传广泛。
景物依旧,人却不在
触景生情
黄昏黎明,春风秋雨,情思萦绕,久久 不能入睡——苦苦的思恋 以行写情,叙事见情
从黄埃散漫到蜀山青青,从行宫夜雨到凯 旋回归,从白日到黑夜,从春天到秋天,处处 触物伤情,时时睹物思人,从各个方面反复渲 染诗中主人公的苦苦追求和寻觅。现实生活中 找不到,到梦中去找,梦中找不到,又到仙境 中去找。
第一段写李隆基、杨玉环会合经过 及李对杨的宠幸。 第二段写变乱爆发、杨玉环殒命, 李隆基伤痛不已。 第三段写李隆基重回长安后对杨玉 环的无穷思念。 第四段写杨玉环对李隆基忠贞不渝 的感情。
分析叙事诗中的人物形象
思考:本诗中的人物形象与历史人物 能画等号吗? 诗人只是借历史一点影子,据时人传 说蜕化出一个哀婉动人的故事,用缠绵悱 恻的艺术形式歌咏出来,并没有拘泥于历 史。诗中的故事、诗中的人物形象都是艺 术化了的。
白居易长大后,舅父带他到长安向当时年已花甲 的名诗人顾况求教。白居易见到顾况说:‚顾大人, 我是来向您请教的。我写了一卷诗,请大人指教!‛ 顾况一见是乡下来的,很不耐烦。当他看到诗卷 上的名字是‚白居易‛时,更觉得可笑,说:‚长安 米贵,‘白居’不‘易’啊!你还是快回乡下去吧!‛ ‚我是在乡下居住,很快就要回去。只是听说您 是很有学识的人,想请您过过目。要是您重任在身, 来不及看,我可先读一首,请您听一听。‛说罢,白 居易翻出一首诗,读了起来:‚离离原上草,一岁一 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当顾况听到‚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时,不 由自主地站了起来,他伸过手去,把诗卷接了过来, 并收白居易为弟子。顾况对白居易说:‚你能写出这 么好的诗,‘居’天下何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