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水共生_文化传承_青岛田横岛省级旅游度假区滨水空间设计探析_王红

合集下载

景观设计大师介绍及作品分析教案

景观设计大师介绍及作品分析教案
第17页/共24页
第18页/共24页
第19页/共24页
启发
俞孔坚作为当代中国景观设计行业的领军 人物,其思想理念能够给人很多启发,归 纳如下:
设计是去解决问题,不是再去创造问题。创新是指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思维的 创新。
景观设计行业必须与时俱进,要符合现代人的需求。 随着生态环境的日益恶化,景观设计必须承担起更加重大的责任——协调人
第4页/共24页
留美期间,俞孔坚以“土地为本,顺应生态”的研究思路,继续专研景观设 计学和景观生态学。师从Carl Steinitz等大师,首次接触地理信息系统,并深 受Ian McHarg的影响,使俞孔坚从一般传统意义上的园林走向了大地——完
《 整意义上的景观。期间发表论文 Infinity in bottle ground: understanding th 》 《 Chinese garden 1993 Cultural variations in landscape preference: comparisons 》 《 among Chinese sub-groups and Western design experts 1995 Security patterns 》 in landscape planning with a case in south China 1995
第5页/共24页
北大/土人期间,创办北大景观设计研究院和土人景观设 计公司,跨越学界、商界。俞孔坚尖锐地批判国内轰轰 烈烈的城市化运动、城市化妆运动,通过对当代中国城 市化建设和精神文化缺失的反思,明确定位当代景观设 计学的使命:重建“天地—人—神”和谐,是人类生存 的艺术。提出“反规划策略”,构建EI保障城市生态安 全,重建人与土地的精神联系。发表相关论文《谨防城 市建设中的“小农意识”和“暴发户意识”》《国际城 市美化运动之于中国的教训》《生存的艺术:定位当代 景观设计学》等,并进行了多个项目实践。

城市新区滨水公园景观设计理念探析

城市新区滨水公园景观设计理念探析

摘要:以“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生态"理念为基础,结合生态学、景观生态学、恢复生态学等各学科相关基础理论,深入研究城市新区滨水公园的使用功能和景观规划设计的相关理论,提出了城市新区滨水公园景观设计研究的探讨。

关键词:城市;滨水公园;景观设计1 城市新区关于城市新区的具体概念在学术上没有统一的界定,但就其建设城市新区,已成为现代城市发展的必然趋势.cudi国际城市发展研究院院长王超曾指出,城市新区是指在旧有城市区,规划新建具备相对独立性和完整性的新型城市景观,以某一个或某几个城市功能为主导的新城区.城市新区具有其独立性,但同时又依托于城市整体,这样的形式使城市新区与旧城区之间具有一定的联系,形成相辅相成的状态。

城市新区相对于传统的中心区,在地域空间上有着相对明确的发展界限,无论是在空间上,还是在社会组织管理上,都存在被认同的界线,是城市中的一个分支系统。

城市旧城区往往拥有珍贵的文化、历史、自然资源,而城市新区的发展,往往处于未开发区域,其发展结构还处于模糊化,存在较多的可变因素。

从某种意义上来讲,城市新区的建设是一个城市不断发展过程中的产物,是促进城市化发展,提高城市化水平的一种有效手段。

它与城市旧城相互依托、相互支持,新区的发展离不开旧城对其提供人力、物力及财力上的支持,同时,城市的发展也需通过合理发展城市新区,才能促进旧城经济的发展.2 滨水公园3 城市与滨水的关系水与人类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没有水就没有生命。

从我们祖先开始就傍水而居,直到现在,人们也没有改变这种传统的生活方式,很多城市仍然依水而建,或跨江临河,或傍湖临海,吸收大自然的灵气。

在我国,很多有名的城市都与水有关,如黄浦江,被称为上海的母亲河,在浦江两岸建造了浦东和浦西2块重要的城市商业中心,依水而建的城市构筑了美丽的外滩景观。

海南,一座被水环绕的海岛城市,美丽宜人的海边风景,打造了一个令人向往的海滨城市。

不仅如此,世界各国很多城市建设与水有着密切的联系,如悉尼,澳大利亚著名的海滨城市,它周围环绕着许多海滩,这些临海而建设的城市大力建设滨水区域,已成为澳大利亚人自由自在生活的一种方式。

滨海人居环境设计的探索——以青岛融创红岛湾居住区设计为例

滨海人居环境设计的探索——以青岛融创红岛湾居住区设计为例

侧眺望胶州湾,东侧与大海贴邻,规划打造该区域为高品质居住社区(见图1)。

红岛湾项目共36万 m 2,产品业态丰富,有高层住宅(见图2)、多层住宅、别墅联排(见图3、图4)、商业别墅(见图5)、Loft 公寓产品,可供首次置业、升级置业、终极置业、商业办公业主提供多价位和多方向选择性,增加该区域生活和工作复合活力。

该项目方案设计由AAI 国际建筑师事务所完成,施工图设计由青岛腾远设计事务所有限公司完成。

笔者前期为乙方设计师,图纸绘制完后,后期为融创驻场设计师,经历了2018年开始图纸设计,到2021年项目竣工的整个过程。

2 项目区位作为该区域首个主要项目之一,也是胶州湾大桥红岛门户位置,融创红岛湾将是该区域开发催化剂,通过对该区域城市空间路网及步行系统分析,该区域是城市空间的双路系统延续,是城市设计关键空间组合节点,同时营造一个温馨、舒适、自然、无限感受大海的人居环境。

3 总体布局由于该用地容积率较低,容积率为1.01,如何在原控规基础上做出最合适方案,需要认真思考。

6号地(融创红岛湾项目)用地面积164 776 m 2,总建筑面积240 117 m 2,住宅建筑面积75 572 m 2,商业建筑面积88 967 m 2,配套建筑面积1 884 m 2,地下总建筑面积73 693 m 2,容积率1.01,居住人数483户,居住总人数摘要 随着社会不断发展,人们对人居环境要求越来越高,优美的环境,舒适的空间体验,符合建筑美学的外立面,是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同时利用好滨海特点,打造滨海居住区设计特色。

对于青岛市高新区来说,应吸引更多的人来此置业、就业,提供完善的生活、休闲、工作空间,为该区域增加活力和动力。

文章通过对青岛融创红岛湾项目设计研究,为以后类似项目提供借鉴和参考。

关键词 滨海居住区设计;建筑美学;融创红岛湾中图分类号 TU982文献标识码 ADOI 10.19892/ki.csjz.2024.04.33Abstract With the continuous development of society, thepeople are having higher and higher requirements for the living environment. Beautiful environment, comfortable space experience, and architectural aesthetic façade are people’s yearning for a better life. At the same time, it also requires making good use of the coastal characteristics to create the design characteristics of the coastal residential area. For High-Tech Zone in Qingdao, how to attract more people to buy real estate, to find employment, and to provide perfect living, leisure and working space to add vitality and motivation to the area needs to be considered. Through the study on the design of Qingdao Sunac Hongdao Bay Project, it provides a reference for similar projects in the future.Key words coastal residential area design; architectural aesthetics; Sunac Hongdao B ay1 项目概况滨海建筑,拥有海岸线景观资源,建筑、碧海、蓝天形成美丽天际线,如何利用海景景观资源非常关键。

田横岛综合开发的途径与前景

田横岛综合开发的途径与前景

田横岛综合开发的途径与前景
徐家声
【期刊名称】《海洋科学》
【年(卷),期】1992(000)003
【摘要】田横岛是青岛市第二大岛,已被列为全国重点开发的海岛。

岛上资源丰富,开发环境十分优越,已列为全国首批重点开发的海岛。

1992年田横岛的开发利用工作将全面展开,综合开发利用能否取得良好的效果。

【总页数】4页(P14-17)
【作者】徐家声
【作者单位】无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P74
【相关文献】
1.城水共生·文化传承-青岛田横岛省级旅游度假区滨水空间设计探析 [J], 王红;梅欣;倪有为
2.浅谈田横岛祭海节的文化品牌构建与运转 [J], 金婷
3.田横岛旅游业的发展及其产业化的途径 [J], 徐家声;孔繁荣
4.胶东半岛海岛旅游资源综合评价——以长岛、养马岛、崆峒岛、刘公岛、镆铘岛、田横岛为例 [J], 向亚武; 王永红; 徐杨杨
5.青岛即墨田横岛建山东最大无饵海参养殖基地 [J],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滨水空间城市设计东北林大

滨水空间城市设计东北林大

3 小尺度
• 河道宽度适中,滨水两岸之间 有视觉联系,但没有对话交 流
• 水面的隔离作用不明显
• 河道较窄,滨水两岸不仅有视 觉联系,而且可以进行对话交 流
• 水面为两岸联系的纽带
2|设计要素
设计要素
滨水空间设计要素
• 护岸边坡 • 绿地和广场 • 滨水建筑 • 交通
设计要素 ① 护岸边坡
边坡要求
以步行和自行车等慢行方式为主,将机动车隔离在外围 流线通畅,步行系统与休憩空间、亲水空间和景观节点等 联系 滨水游步道:最能体现步行氛围,分为直线和曲线两种
滨水空间吸引大量人流和车流 交通状况复杂而混乱
交通立体化
道路:高架、隧道 停车:地下停车场、立体停车楼
3|设计原则
设计原则 ① 地域性
地域特征的延续
设计要素 ③ 滨水建筑
建筑布局 | 景观视廊 | 天际轮廓线
建筑 形体 布局 设计
预留视觉廊道 通向水域空间
建筑高度从临水处向陆域方面逐渐增大 建筑形体向水体跌落
靠近水域的建筑不阻挡内部 建筑朝向水域的视线
设计要素 ③ 滨水建筑
建筑布局 | 景观视廊 | 天际轮廓线
天际轮廓线:纵深方向建筑和景观层叠的结果
竖向分析图
案例分析 ③ 金华燕尾洲公园
与洪水为友
洪水淹没时的景观
洪水退去后的景观
THANKS
阶梯型
适用于河流与周边用地高差较大、滨水腹地较宽的区域
• 将堤岸做分层处理,满足水位涨落的要求: 洪水位、丰水位、常水位、枯水位
• 打造多层次立体的景观效果 • 平时低台亲水,洪水期高台防洪
设计要素 ② 绿地和广场
绿地 步道 广场
• 城市滨水活动的主要载体 • 将人们带入水边,增强人与水的互动性 • 体现水体的开放性

望海映月—滨水带景观设计

望海映月—滨水带景观设计

望海映月—滨水带景观设计随着城市化的进程,越来越多的城市河流和湖泊被重新规划和开发,成为了城市的重要景观节点和休闲娱乐场所。

在这些景观规划中,滨水带景观设计极为重要,它不仅要满足人们对自然环境的美好向往和需求,更要巧妙地结合城市的功能需求,提升城市形象和品质。

望海映月—滨水带景观设计,就是一个典型的案例。

本文将从这一设计案例出发,探讨滨水带景观设计的关键要素和设计思路。

1.景观设计的背景望海映月位于某市的城市湿地公园,这里环境优美,有着得天独厚的滨水资源。

由于地势较低,水土保持的难度较大,同时原有的滨水带设计较为简单,没有充分发挥这片区域的优势。

城市规划部门决定对望海映月进行滨水带景观设计,以提升这一区域的吸引力和功能性。

2.设计的核心要素在进行望海映月的滨水带景观设计时,设计团队确定了几个核心要素,以确保设计的可行性和吸引力。

首先是生态保护。

城市湿地公园作为自然生态环境的一部分,必须在滨水带景观设计中保持其原有的生态特色,包括湿地植被、水生动物等。

设计团队在设计中注重了保护现有生态系统的原则,最大限度地减少对生态环境的破坏,采用了生态友好的建材和植物,并设置了生态保护区,以保护该地区的独特生物多样性。

其次是景观体验。

滨水带景观不仅是一个观赏的区域,更应该成为市民休闲娱乐的场所。

设计团队在规划中考虑了各种休闲设施和活动空间,如散步道、亲水平台、户外露天剧场等,以满足不同年龄层次和兴趣爱好的市民需求。

设计团队还特别注意了日常维护和管理工作,确保景观设施的长期运营和使用。

最后是城市融合。

望海映月所在的城市是一个发展较为迅速的现代化城市,因此滨水带景观设计也要与城市的发展需求相结合,成为城市的重要地标和形象窗口。

设计团队在设计中注重了滨水带景观与城市其他节点的连通性和协调性,使其成为城市重要的休闲空间和旅游景点。

3.设计的实施望海映月的滨水带景观设计在一年多的时间内完成了规划和施工,并于今年正式对外开放。

针对摄影行为对滨海空间的优化策略研究——以青岛市八大关沿岸婚纱摄影活动为例

针对摄影行为对滨海空间的优化策略研究——以青岛市八大关沿岸婚纱摄影活动为例

其中,摄影作为一种曾经的奢侈消费行为之一,随着经济、科技与时代的发展,已经变成人们生活中重要的一部分[1]。

在这之中,有一种特殊的行为需求便是婚纱摄影。

由于婚姻摄影这一行为的纪念性与特殊性,成为整个婚姻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也被越来越多的人所重视。

八大关景区是青岛著名的风景胜地,其沿岸区域不仅吸引了城市居民前往此地进行各种活动,越来越多的新人也会选择在此处进行婚纱摄影这一特殊行为。

但随着这一特殊行为频率的增加,婚纱摄影行为与该区域原本的功能环境产生了一系列的矛盾。

1.2 研究目的在分析婚纱摄影行为需求与该区域环境功能的基础上,结合该区域对其他行为的影响,从特殊行为需求者的角度出发,进一步分析八大关沿岸区域的空间特点与优化策略,解决特殊行为需求在该城市空间下所面临的一系列问题,并提出对应的优化建议,为日后对八大关景区沿岸空间的改造提供参考。

2 主要概念及理论2.1 环境行为学环境行为是指人类行为与其所处的物质和文化环境的结合,强调行为与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2]。

环境行为学不仅为人性化设计提供理论支持,而且结合了心理学等因素,更为贴近环境中人的视角,对设计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使研究结果更具有说服力与价值。

2.2 婚纱摄影行为的特殊性与纪念性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越来越多地使用相机记录生活中的瞬间。

而婚姻作为大多数人一生中重要的人生节点之一,往往是值得去记录与纪念的一次特殊活动。

婚纱摄影摘要 八大关作为青岛著名的风景区之一,对城市整体形象、历史文化传承等方面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同时,婚纱摄影活动得益于青岛独特的自然风貌与历史元素,近年来成为不可或缺的城市名片与热门活动。

文章以八大关沿岸的婚纱摄影活动为研究主体,引入环境行为学概念,对该区域的各种行为需求及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并最终针对婚纱摄影这一特殊行为对八大关沿岸空间的优化策略进行研究,为今后该区域乃至青岛其他滨海城市空间的优化建设提供参考。

关键词 城市设计;滨海空间;环境行为学;艺术介入仪式;婚纱摄影中图分类号 TU984.183文献标识码 ADOI 10.19892/ki.csjz.2024.01.32Abstract As one of the famous scenic spots in Qingdao, Badaguan has a very important impact on the overall image of the city and its historical and cultural heritage. At the same time, thanks to the unique natural features and historical background of the city, wedding photography activities have become the dispensable city card and hot activities in Qingdao in recent years. Taking the wedding photography activities along the coast of Badaguan as an example, the paper introduces environmental psychology theories to analyze various needs and influencing factors in this area. Finally, it proposes optimization strategies for the coastal space of Badaguan to adapt to specialized needs of wedding photography, so as to provide a reference for the optimization and construction of Badaguan and other coastal areas in Qingdao in the future.Key words urban design; coastal space; environment behavior; art intervention ceremony; wedding photography1 研究背景与研究目的1.1 研究背景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精神生活的需求越来越迫切,许多活动也逐渐成为承载人们精神需求的主要载体。

浅析城市滨水景观设计

浅析城市滨水景观设计
22要 “ _ 以人 为 本 、 态 优 先 ” 生
1当前 我 国滨 水 景观 设 计存 在 的 问题
11功 能设 置单 一 .
多数 城 市 的滨 水 区 改 造 中,仍 主 要 侧 重 于 水 系 的防 汛 、
航运 、 灌溉 等基 本功 能, 城 市 水 系 多 采 _ 截 弯 取 直 、 化 护 对 } 十 J 硬 坡 、 筑 堤 岸 等 措 施 , 市 民游 憩 的 需 求 和 景 观 生 态 功 能 考 高 对
2. “ 民 公 共 、 能 多样 ” 3要 便 功
量 的 污 水 排 放 . 得 许 多 城 市 的河 道 景 观 火 去 其 应 有 价 值 , 使
自然 形 态 的河 流 被 截 弯 取 直 , 填 埋 、 割 、 盖 , 裹 上 水 被 切 覆 被 泥外 衣 , 使 城 市 水 体 不 再 有 生 态 功 能 。 致
也 是 其 中重 要 的 因素 。
防水 的 铺 装 材 料 和小 品 等 。 当 前 很 多 城 市 南于 T 业 和 生 活
污 水 缺 乏 严 格 管 理 , 接 排 人 城 市 内部 河 道 . 本 来 清 澈 的 直 使 河 水 变 成 “ 水 河 ” 臭 水 沟 。阕 此 , 水 景 观 的 设 计 中 应 包 黑 、 滨 括 改善 水 质 , 除 黑 臭 现 象 , 善 该 区 域 的 生 态 环 境 . 加 滨 消 改 增 水 绿 地 的游 憩 和 景 观 功 能 , 升 周 边 区域 的形 象 等要 求 。 提
重 视 。因此 , 水 区 景 观 设 计 要 坚 持 “ 滨 以人 为 本 , 态 优 先 ” 生 为 前 提 , 顾 社 会 效 益 与 生 态 效 益 。 强 调 自然 生 态 的保 护 和 延 兼 续 , 能 以牺 牲 环 境 质 量 来 达 到 开 发 的 目的 。在 满 足 市 民 的 不 生 活 娱 乐 需 求 的 同时 . 尽 量 减 少 人类 活 动 对 城 市 滨 水 区 自 应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摘 要]田横岛省级旅游度假区是一个自然环境优美、历史文化悠久的滨海小镇,其三面环山,东南抱海,有着丰富的滨海旅游资源。

作为青岛沿滨海公路的高端旅游发展区域,田横岛省级旅游度假区的城市设计应更好地突出滨水空间特性,体现地域文化特色,通过对原有水系的梳理,营造山水共生的城市生态格局和以水为自然分隔的城市空间组团结构,突出城水共生;同时,在沿滨海公路和城市公共活动区结合滨水空间营造田横广场、环湖海鲜街、主题酒店区和田横商贸街等富含传统文化的特色区域,突出文化传承。

[关键词]滨水空间;城水共生;文化传承;田横岛省级旅游度假区[文章编号]1006-0022(2014)06-0058-06 [中图分类号]TU984 [文献标识码]BCity-water Network And Cultural Context: Qingdao Tianheng Island Resort Area Waterfront Space Design/Wang Hong, Mei Xin, Ni Y ouwei[Abstract] Tianheng Island resort area possesses beautiful sceneries. Its waterfront space design highlights spatial character, shows local culture, and creates city-water networking. T ourism facilities such as Public Square, Seafood Street, theme hotel, and Commercial Street are also designed with cultural elements.[Key words] Waterfront space, City water coexistence, Cultural heritage, Tianheng provincial tourism resort城水共生・文化传承—青岛田横岛省级旅游度假区滨水空间设计探析□ 王 红,梅 欣,倪有为0引言城市滨水空间是指城市内河沿岸、湖泊周边的可开发土地资源,具有良好的景观形象、怡人的人居环境和巨大的经济价值。

目前,城市滨水空间已成为我国城市建设中的一个热点,城市滨水区也因具有独特的自然生态景观要素,成为了城市塑造特色景观的重要区域。

田横岛省级旅游度假区(以下简称“田横岛度假区”)是一个自然环境优美、历史文化悠久的滨海小镇,三面环山,东南抱海,有着丰富的滨海旅游资源。

作为青岛沿滨海公路的高端旅游发展区域,其规划建设将带动地区发展。

滨水空间设计是田横岛度假区规划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其设计应突出空间特性,体现地域文化特色。

本文结合青岛田横岛度假区滨水空间设计实践,基于《青岛田横国际生态旅游岛核心城区概念性城市设计及控制性详细规划》项目,从城水共生、文化传承两个方面探讨如何结合水系营造多样化的滨水空间,如何挖掘当地文化并融入设计,以彰显城市个性,使文化记忆成为区域形象的具体体现。

1区域发展机遇与面临的挑战1.1发展机遇(1)青岛城镇空间发展的趋势。

近年来,随着“大青岛战略”的不断优化调整,青岛东北翼地区的地位不断提升,在更大领域扩展城市发展框架成为必然选择。

从即墨市总体规划提出的“中心城区核心引领”战略到后来提出的“滨海新城双城联动”战略可以看出,区域发展中心逐渐东移,即墨半岛逐步浮出水面。

而田横岛度假区作为青岛北部、即墨市的东部门户,对其进行定位将是即墨市实现战略性跨越的关键一步(图1,图2)。

(2)临港产业配套服务区的需求。

2012年,田横岛度假区南部的女岛港升为国家[作者简介]王 红,注册城市规划师,现任职于深圳市城市空间规划建筑设计有限公司。

梅 欣,高级规划师,现任职于深圳市城市空间规划建筑设计有限公司。

倪有为,高级规划师,现任职于深圳市城市空间规划建筑设计有限公司。

目前度假区还停留在原始的观光旅游阶段。

从自然岛屿、海滩、山体到历史文化、民俗风情,度假区内丰富的旅游资源亟待进一步的挖掘与整合。

(2)如何延续和发展原有肌理。

目前,田横岛度假区的建成区周边为农田,自然河涌自笔架山流入横门湖。

田横商贸街为建成区内唯一的商业街,其北侧为集贸市场。

如何延续区域的城市肌理,重塑具有地域特色的山—城—海关系,并提升区域的商业氛围,是区域未来发展的新需求。

(3)如何传承与发扬历史文化。

田横岛度假区之美不仅在于其秀丽的山水,还在于其悠久、丰富的文化与风土人情,包括忠义精神、饮食文化、海洋文化和建筑文化等。

其中,田横祭海节是国内沿海原始仪式保存最完整、渔文化特色最浓郁及规模最宏大的祭海盛典,是当地渔民创造的一种独具地域特色的一类港口,扬帆船厂得到进一步扩建,港口经济发展迅速。

田横岛度假区将在扬帆船厂、鳌山湾港区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女岛湾船舶游艇制造片区、临港保税仓储片区、港口贸易片区和中日韩合作贸易示范片区。

港区经济的发展将进一步促进临港产业与核心城区的经济互动。

(3)高端旅游休闲度假区的带动。

2013年是“中国海洋旅游年”,海洋是青岛旅游的“金字招牌”。

优越的区位交通、丰富的海洋资源和独特的地域文化将使田横岛度假区成功融入青岛滨海旅游的大格局(图3)。

田横岛度假区通过“春季祭海朝拜”“夏季滨海度假”“秋季海产品贸易”“冬季养生度假”四季主题策划,以及游艇休闲和自然生态等多种岸线打造,利用山体田园资源,打造一个集自然风光、民俗风情、历史文化和休闲娱乐于一体的高端度假区形象。

(4)交通环境及区位条件的成熟。

随着滨海公路、疏港大道和丁字湾大桥的建成,田横岛度假区的“滨海大骨架”已经形成。

伴随港口经济的迅速发展,合作贸易示范先行区、船舶制造等重大项目的建设蓄势待发,田横岛度假区已从交通末梢走向枢纽、从后院走向前台。

1.2面临的挑战资源禀赋优势和滨海快速发展的机遇使田横岛度假区成为青岛沿线最具有开发潜力的区域。

但是,在面临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的同时,田横岛度假区还面临如下挑战:(1)如何整合区域旅游资源。

田横岛度假区有着非常优质的滨海旅游资源。

由于对资源缺乏系统性的开发,以及高端旅游综合服务设施的匮乏,图1 青岛市城市空间战略规划图资料来源:青岛市城市空间发展战略研究(2012)。

图2 即墨市城市空间发展规划图资料来源: 即墨市城市发展战略(2012版)。

图3 田横岛现状图海洋文化。

如何保护与传承这些民俗文化及海洋文化,并对文化内涵进行现代演绎,是区域发展面临的一大挑战。

(4)如何营造活力的滨水空间。

滨水地区是城市形象和人文精神的代表。

田横岛度假区作为一个滨海城镇,拥有丰富的滨水资源。

如何将其与城市功能结合,并充分挖掘当地文化特色,形成特色设计主题,为城市居民及游客营造充满活力的滨水空间,是度假区发展面临的又一挑战。

(5)如何塑造区域旅游品牌形象。

田横岛度假区位于青岛沿滨海公路高端旅游发展轴上,是国际生态旅游岛的核心城区和旅游综合服务中心。

如何结合区域特色、民俗风情和历史文化进一步塑造区域旅游品牌形象至关重要,同时这也是空间设计中关注的重要方面。

2规划定位与理念2.1规划定位“三镇一区”(田横镇、丰城镇、金口镇和田横岛度假区)总体规划提出发展“硅谷产业园,国际旅游岛”的理念。

在此基础上,《青岛田横国际生态旅游岛核心城区概念性城市设计及控制性详细规划》又提出依托优越的山海、人文旅游资源,将田横岛度假区发展成为由“岛里三镇”形成的青岛田横国际生态旅游岛上富有地域文化特色的旅游区。

在“三镇一区”层面,规划提出大力发展滨海旅游、适度拓展临港产业和稳步推进新型城镇化三大发展战略,将度假区定位为旅游服务中枢、临港产业配套服务区和生态宜居乐园,最终发展为集“旅、居、业”于一体的滨海生态旅游新城(图4,图5)。

2.2规划理念田横岛度假区滨水空间设计以城水共生、文化传承为理念,结合山—城—海的城市轴线(图6),构建区域发展框架。

其核心城区围绕“扬帆起航”的设计构思,建设滨海生态旅游新城。

设计以经济为“船”,发展服务业,打造沿滨海公路旅游服务带;以文化为“帆”,沿田横大道形成现代城市文化、商业服务的“文化主帆”,以田横商贸街为载体,形成传统商业“文化次帆”,实现由经济与文化共同引领田横国际生态旅游岛“扬帆起航”(图7)。

3规划内容3.1城水共生的城市空间设计3.1.1 营造城水共融的城市生态格局(1)山水交融的城市生态格局。

规划以尊重现状为原则,在自然冲沟的基础上,通过梳理和改造源自笔架山脉的洼里河、仲村河和辛庄河,形成贯通南北的河涌,河涌汇流处形成较大水面后汇入横门湖,通过横门湖再汇入横门湾,从而构筑城市水网空间。

规划沿“水”控制一定宽度的绿化带,山景、海景通过河流和绿化带渗入城市,形成山水交融的绿化网络,从而共筑城水相依的城市生态格局(图8)。

(2)因水而生的城市空间结构。

规划在水网格局的基础上,结合洼里河、仲村河和辛庄河三条自然生态廊道,以及城市重要的滨海公路、田横大道,将城区自然分隔为五个功能组团。

其中,位于东西向沿滨海公路对外旅游服务轴的“旅游商贸服务组团”、位于南北向田横大道公共服务轴的“城市公共服务组团”,以及由生态水廊道分隔而成的三个“生态居住组团”,在核心城区内形成“一心两轴、三带五组团” 的功能结构(图9)。

图4 “三镇一区”发展规划图图5 田横岛度假区统筹规划图3.1.2重塑山—城—海共生的城市轴线田横岛度假区核心城区三面环山,东南抱海,有笔架山、东高山和文山等山体制高点,海面上以田横岛为景观中心。

规划联系山体制高点与田横岛,设置多条视线通廊,形成山体与海岛空间的良好互动。

同时,将笔架山与城市公共服务空间相结合,进一步发展笔架山—田横广场—横门湖—田横岛的城市空间轴线,突显“山海相依、城岛相望”的主题。

3.1.3构筑山城相依的滨海城市天际线规划遵循显山露水、保护自然的原则,根据景观空间设计要求,划分若干高度控制区,重点打造沿河景观及公共服务组团标志性建筑;随山势高低控制滨海公路沿线建筑的高度,建筑群体疏密有间、错落有致,同时注意保护山脊线的完整性;规划在田横广场和田横商贸街处设置新、老两处中心,建筑高度与山体形成良好互动,创造出高低起伏、富有节奏感的滨海城市天际线(图10)。

3.1.4 打造水脉相通的公共服务空间规划把滨水区作为城市公共活动空间,沿仲村滨水区布置市级公共服务设施,沿洼里河和辛庄河布置居住组团级别的公共服务设施,在仲村和洼里河交汇处布置旅游的商业休闲空间,洼里河、仲村河、辛庄河共同串联城市公共服务区,整体形成“山”字形的城市公共服务空间(图1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