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艇基地布置与设计技术研究.硕士论文
游艇设计方案

游艇设计方案1. 引言游艇作为一种豪华的水上交通工具,拥有吸引人的外观和舒适的舱室,是富豪们追求奢华生活的象征。
本文将从游艇的设计目的、市场需求、设计原则、材料选择以及结构设计等方面,细致探讨游艇设计方案。
2. 游艇设计目的游艇的设计目的是为了满足用户在水上的休闲和娱乐需求,为其提供舒适、安全、便捷的船舱环境,同时拥有出色的性能和动力系统。
3. 市场需求分析基于当前市场需求的分析,游艇设计应注重以下几个方面:3.1 舒适性游艇的舱室应提供宽敞、舒适的空间,配备高品质的内饰,为用户带来奢华和舒适的体验。
3.2 安全性游艇设计需考虑到在恶劣天气或复杂海况下的安全性,配置先进的导航系统、防滑设施以及紧急救生设备。
3.3 平稳性游艇的设计应注重减少飘摇和晃动感,提供平稳的航行体验,为用户提供最佳的舒适度。
4. 设计原则基于上述市场需求,游艇设计应遵循以下原则:4.1 创新性游艇设计应融合现代科技和时尚元素,追求创新、独特的外观,满足用户对游艇外观的个性化需求。
4.2 功能性游艇的设计应注重功能与舒适性的平衡,合理布局舱室内部空间,提供便捷的生活和工作设施。
4.3 可持续性游艇设计应注重环保性能和可持续发展,选择环保材料和绿色能源系统,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5. 材料选择游艇设计中的材料选择应考虑到其各种特性,如强度、耐腐蚀性、质量轻等因素。
常用的材料包括:5.1 碳纤维复合材料碳纤维复合材料具有优异的强度和轻量化特性,可以降低船的重量,提高航行性能。
5.2 铝合金铝合金具有良好的耐腐蚀性和刚性,适用于游艇外壳和结构的制造。
5.3 玻璃钢玻璃钢是一种轻质、耐腐蚀的材料,适用于船体外壳和一些部件的制造。
6. 结构设计游艇的结构设计是保障游艇安全性和性能的关键,应考虑以下几个方面:6.1 船体设计船体设计应注重船体的强度和耐波浪性能,并合理布局船体内部空间,以实现良好的航行性能和舒适度。
6.2 室内布局室内布局应合理利用有限的空间,配置船舱、起居室、卧室、卫生间等功能区域,确保用户的舒适感。
基于滨海特色的游艇码头陆域建筑设计分析

基于滨海特色的游艇码头陆域建筑设计分析一、滨海特色对游艇码头陆域建筑的影响滨海地区的地理特点决定了游艇码头陆域建筑设计必须充分考虑水文环境和海岸线地貌。
滨海地区通常具有较为平缓的海岸线和开阔的海域,因此游艇码头的建设需要充分考虑海浪、潮汐等水文条件,以确保码头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滨海地区的建筑设计还需要充分考虑当地的气候特点,尤其是强风、日晒等因素,以确保建筑的舒适性和耐久性。
滨海地区的文化特色也对游艇码头陆域建筑设计产生影响。
有些滨海地区拥有丰富的海洋文化和渔村风情,因此在游艇码头陆域建筑设计中需要充分融入当地文化元素,打造具有地方特色的游艇停靠和服务设施,以吸引游客和游艇爱好者。
滨海地区作为旅游目的地,对游艇码头陆域建筑的功能性和娱乐性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建筑设计需要充分考虑游客的休闲需求和娱乐设施的设置。
二、基于滨海特色的游艇码头陆域建筑设计原则基于滨海特色的游艇码头陆域建筑设计需要遵循一些原则,以确保建筑能够充分体现当地特色并满足游客和游艇爱好者的需求。
1. 充分考虑当地水文环境和地貌特点。
游艇码头的建设必须考虑当地的海浪、潮汐、海底地质等因素,以确保码头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建筑设计还需要充分考虑海岸线的地貌特点,以保护当地生态环境和景观。
2. 融入滨海地区的文化元素。
游艇码头陆域建筑设计需要融入当地的海洋文化、渔村风情等特色元素,打造具有地方特色的建筑和设施。
这不仅能够增加建筑的吸引力,还能够促进当地文化的传承和保护。
3. 提高游艇码头的功能性和娱乐性。
滨海地区作为旅游目的地,游艇码头陆域建筑设计需要充分考虑游客的休闲需求和娱乐设施的设置,为游客提供更多的服务和娱乐选择,提高游艇旅游的吸引力。
4. 保护海洋环境和生态系统。
游艇码头陆域建筑设计需要遵循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充分考虑建筑对当地海洋环境和生态系统的影响,并采取相应的保护措施,减少对海洋环境的影响。
三、基于滨海特色的游艇码头陆域建筑设计案例以下是一些基于滨海特色的游艇码头陆域建筑设计案例,这些设计充分体现了对水文环境和地貌特点的考虑,融入了当地的文化元素,提高了功能性和娱乐性,并且注重对海洋环境和生态系统的保护。
基于滨海特色的游艇码头陆域建筑设计分析

基于滨海特色的游艇码头陆域建筑设计分析滨海地区是指靠近海洋或大湖的地区,拥有丰富的海洋资源和旅游资源。
滨海地区的游艇码头是一个重要的旅游和娱乐设施,为游客提供游艇出行、观海等多种功能。
游艇码头陆域建筑设计对于提升游客体验和增加景区吸引力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以下是基于滨海特色的游艇码头陆域建筑设计的分析。
滨海地区的游艇码头陆域建筑设计应该充分体现海洋元素。
可以选择蓝色作为主色调,与海水、天空进行呼应,给人以宽广、自由的感觉。
建筑的外观可以采用流线型设计,仿佛一艘舒展的游艇,与周围的环境相融合。
滨海地区的游艇码头陆域建筑设计应注重与周围自然环境的融合。
可以采用环保材料,如可再生木材、绿色植物等,以减少对环境的破坏。
建筑的形状和外观也要与周围的自然景观相协调,避免对海洋生态系统造成不良影响。
滨海地区的游艇码头陆域建筑设计应考虑游客的需求。
可以设立观光平台、休闲区、餐饮区等设施,为游客提供全方位的服务。
观光平台可以设置高度适中,可以俯瞰海洋美景;休闲区可以提供休息和放松的场所;餐饮区可以供游客品尝地方美食。
第四,滨海地区的游艇码头陆域建筑设计应注重安全性。
游艇码头需考虑到海浪、风力等自然因素,建筑物要稳固可靠,以确保游客的安全。
应设置合理的逃生通道和应急设备,方便应对突发情况。
第五,滨海地区的游艇码头陆域建筑设计应注重文化和历史元素的体现。
可以结合当地的海洋文化和历史底蕴,设计独特的建筑元素,如雕塑、壁画等,展现地方特色和文化魅力。
基于滨海特色的游艇码头陆域建筑设计需要充分体现海洋元素、与自然环境融合、满足游客需求、注重安全性和体现文化底蕴。
这样的设计能够为游客提供更好的体验,增加景区的吸引力。
游艇码头设计技术研究

PDF created with pdfFactory trial version
中交第四航务工程勘察设计院
游艇码头设计技术研究
1. 游艇基地选址
1.1 总论
游艇娱乐是一种尊贵、高雅的海上休闲方式,它兴起于十八世纪英 国,在二战后得到蓬勃发展。现代豪华游艇以其独体的集休闲与商务交 流为一体的功能,已逐渐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据统计, 西方发达国家中,海滨家庭的游艇拥有率已接近 12%,而美国的东西海 岸更是高达 18%。近在咫尺的香港游艇总数也有将近 2 万艘,具有相当 规模的游艇会就有 8 所之多。 随着国内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生活水平日益提高。人们在努力创 造物质文明之余,也在不断地追求与之相适应的休闲娱乐生活方式。国 内游艇活动最早可追溯到上世纪 80 年代末、90 年代初。90 年代中,游 艇娱乐逐步在经济特区、珠江三角洲、江浙等经济发达地区涌现并成为 一种时尚。计划中的游艇会从北到南均有分布,如大连、天津、青岛、 上海、厦门等海滨城市均有规划,有些已处于付诸实施的议事日程中。 已 建 成 的 较 有 规模 的 游艇码头主要 有 太湖 游艇码头 和深圳浪骑 游艇码 头。 游艇基地是指为游艇提供港外防护、港内系泊、到岸综合服务的一 个特殊港口功能区,它包括水域设施、防护设施、系泊设施、上下岸设 施、游艇陆上保管设施、陆上管理运营(包括游艇俱乐部)设施、码头 服务设施、港区交通设施。 本设计技术研究重点放在水上设施及陆上后勤保障设施上,陆上管 理运营设施不在我们这次技术研究范围内,我们仅在相关章节对管理运 营设施的功能作一概括。 游艇基地选址应依据设计船型、建设规模、预留发展要求并综合考 虑自然条件、社会条件和经济优势来确定。
中交第四航务工程勘察设计院 朱利翔(院长、高工) 卢永昌(总工程师,高工) 刘新求(硕士、高级工程师) 何文钦(副总工程师、高工)
游艇码头规划设计研究——以青岛为例的开题报告

游艇码头规划设计研究——以青岛为例的开题报告一、选题背景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游艇运动逐渐成为一种时尚的生活方式。
作为海滨城市的青岛,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海滨风光优美,港湾条件良好,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游艇爱好者来此游玩和停靠。
然而,目前青岛的游艇码头设施建设相对滞后,无法满足游艇停靠的需求,限制了游艇产业的发展。
如何规划和设计游艇码头,成为当前青岛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
二、研究目的本研究以青岛为例,旨在探究游艇码头规划与设计的重要性,研究游艇码头的需求分析、现状分析与问题,进而提出游艇码头的规划和设计方案,为青岛游艇产业的发展提供理论和实践指导。
三、研究方法本研究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专家访谈法和现场考察法相结合的方法,深入探究游艇码头规划与设计的相关问题。
具体研究方法包括:1.通过文献资料法,搜集国内外游艇码头建设的相关背景、概念、标准、设计原则等方面的资料,总结、分析、归纳出游艇码头规划与设计的主要内容。
2.通过问卷调查法,对游艇码头使用者的需求、满意度、建议等方面进行调查,深入了解游艇码头规划与设计的实际需求和问题。
3.通过专家访谈法,邀请青岛游艇产业的相关企业负责人、设计师、码头管理部门等专家进行访谈,获取游艇码头的实际情况和建议,解决研究中的难点问题。
4.通过现场考察法,实地考察青岛游艇码头的布局、建设情况,分析现有设计存在的不足和问题,提出改进建议,进一步完善游艇码头规划与设计。
四、预期成果本研究预期达到的成果包括:1.探究游艇码头规划与设计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提出符合青岛实际情况的规划与设计原则,为游艇码头建设提供依据。
2.深入了解青岛游艇码头的需求和问题,分析存在的潜在风险,为青岛游艇产业的发展提出建议。
3.结合现有青岛游艇码头的实际情况,提出具有可行性和可实施性的改进建议,以期进一步提高游艇码头的服务质量、用户体验,促进青岛游艇产业的发展。
基于滨海特色的游艇码头陆域建筑设计分析

基于滨海特色的游艇码头陆域建筑设计分析
滨海地区的游艇码头陆域建筑设计需要考虑到滨海地区的特点和游艇码头的功能需求,以及满足人们的观光、休闲、娱乐等需求。
以下是对基于滨海特色的游艇码头陆域建筑设
计的一些分析:
1. 滨海特色的融入:滨海地区具有独特的自然环境和景观,例如海洋、沙滩、海岛等。
设计师可以将这些特色融入到游艇码头的陆域建筑中,例如利用海洋元素进行建筑外
观设计,或者将沙滩和海岛元素融入到码头附近的景观设计中。
2. 观景平台设计:滨海地区的游艇码头通常是一个观赏海景和周围环境的最佳地点。
设计师可以在码头附近设计宽敞的观景平台,供人们观赏海景、观看日出日落等。
观景平
台可以设置坐椅、防晒设施等,提供舒适的观景体验。
4. 环保节能设计:滨海地区需要特别关注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
在游艇码头陆域
建筑设计中,应该考虑到节能环保的设计理念。
可以采用太阳能发电系统,利用太阳能为
码头提供能源;或者利用雨水收集系统,将雨水用于绿化和冲洗设施等。
5. 交通便利设计:滨海地区的游艇码头通常是游客和船主来往的主要地点。
在陆域
建筑设计中,应该考虑到交通的便利性。
可以设置停车场、公共交通站点等,方便人们前
往和离开游艇码头。
基于滨海特色的游艇码头陆域建筑设计需要考虑到自然环境、功能需求、观景体验、
休闲娱乐设施、环保节能以及交通便利等方面的因素。
通过合理的设计,可以为人们提供
一个舒适、美观、绿色、可持续发展的游艇码头环境。
基于仿生学的中型游艇造型设计

《装备维修技术》2021年第6期—103—基于仿生学的中型游艇造型设计苏文学 吴永强 张 磊(山东交通学院,山东 济南 250300)邮轮产业因为其具有的巨大商业价值被誉为“漂浮在黄金水道上的黄金产业”。
据估计我国的游艇产业价值在未来可达400亿至500亿元。
虽然市场前景广阔,但行业里的竞争残酷,打造自己的游艇设计风格和游艇文化才是取胜的关键,由此基于仿生学的游艇造型设计的优势便凸显了出来。
国内进行仿生学与游艇造型设计研究的专家学者[1-7]也有很多,留下了许多可供参考的文献。
国外知名的游艇厂商目前大都沿用传统的船舶结构特点进行游艇的造型设计,但是仍有一些前卫的设计师在探索着游艇的仿生造型设计,如Schopfer 游艇公司,英国的概念游艇,“Penna”、“DNA”、“Conch”等。
这些设计大都是超级豪华游艇,结构复杂,生产工艺要求较高。
本设计基于蓝鲸的仿生学特征,探索了一条中小型游艇设计之路。
2 仿生设计2.1对象选择 在做中型游艇造型仿生设计的选型时,首先要对中型游艇的特征进行大概的了解,同时也要对现代的游艇造型设计风格有所了解[8]。
在总结出其特征之后,带着设计要求去寻找相对应的生物原型,便是蓝鲸。
蓝鲸 作为设计原型的优势巨大。
首先就体型而言,鲸鱼的身形尺寸和中型游艇的尺寸大致相当,具有优越的尺寸优势,这在做仿生设计时减少了计算换算比例的麻烦,降低了设计的复杂度,让设计变的更加简单。
其次蓝鲸的体型大而匀称,游动时流畅优雅,作为仿生设计原型能带给人们更加舒适的视觉感受,同时也拥有更加舒适的乘坐体验。
最后是鲸鱼的意象方面,具有自由与生命力。
这三个方面使得蓝鲸成为该次仿生造型设计的不二之选。
2.2设计过程 蓝鲸结构线提取。
从蓝鲸到游艇的转化过程实则就是一个简化提取的过程,作为仿生设计原型的蓝鲸虽然有很多优越的生物特性,但是在实际的设计过程中设计者不可能全部都用到,有些甚至会影响设计的效果。
我国游艇码头的平面布置及其发展趋势

浅谈我国游艇码头的平面布置及其发展趋势摘要:作为一种新兴、时尚的海上休闲娱乐方式,游艇运动在我国的起步较晚但发展迅速。
要进一步完善游艇行业的建设,使游艇娱乐更加安全、舒适、便捷,就必须对其重要的基础作业区——游艇码头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设计。
本文从游艇码头设计中应注意的选址、规模、船型等问题出发,结合中外游艇码头的设计标准,针对其各功能要素的布置方法进行了分析,为同类设计提供了科学而实用的参考。
关键词:游艇码头平面布置1 概述作为一种新兴、时尚的海上娱乐方式,游艇运动在我国的起步较晚,相较于西方发达国家,我国民众中的大多数都还未体验过游艇娱乐这一休闲方式。
然而,随着经济的飞跃式发展,国人也越来越多地认识到其交流、休闲、商务等多样化的功能,特别是在江浙、珠三角、海南等经济较发达的沿海地区,游艇娱乐已经成为一种十分流行的旅游休闲活动。
鉴于游艇产业巨大的发展潜力,目前其行业的发展情况已经成为沿海地区经济规模的重要衡量指标之一,游艇资源的利用开发,也有向着沿江及内陆地区扩展的趋势。
在这一背景下,游艇码头的设计和建设就成为了人们关注的焦点。
游艇码头主要由船舶、主支通道浮码头、堤岸、固定斜坡、活动梯、定位桩、上下水斜道、以及相关吊升、供水、供电等系统组成,是实现船、岸、旅客之间有效衔接的基础作业区。
由于我国游艇行业的发展时间较短,游艇码头的建设也因缺乏相应的标准规范和实践经验而存在不少质量问题,限制了游艇产业的进一步发展,必须引起相关规划和设计部门的充分重视。
2 游艇码头设计中应注意的问题2.1 选址问题游艇码头的选址应综合考虑其位置的可开发性、自然条件、游艇会所特点、以及港内掩护要求等影响因素,其首要标准是项目所在区域的经济、自然、交通状况是否能为码头的建设和运营提供必要的基础。
只有在经济发展到一定水平时,相关硬件才能满足游艇行业的开发要求,交通条件才会便利,民众也才有能力进行游艇消费。
而自然因素则包括水域面积、地质、气候等条件,海岸游艇码头防波堤的造价成本很高,因此波浪条件也对项目的可行性及成本控制具有重要影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河海大学
硕士学位论文
游艇基地布置与设计技术研究
姓名:何文钦
申请学位级别:硕士
专业:建筑与土木工程
指导教师:张玮;卢永昌
20070601
2.2.1.1社会需求
需求决定于存在。
显然,如果没有适度的需求,游艇基地的建设是毫无意义的,然而必须看到,即使在建设游艇基地时明显需求有限,但这样的开发其本身也能诱发一种需求,只要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这种社会需求是客观存在的。
在欧美这样一些发达地区,当达到合理的人口数量范围时,任何一种水上娱乐设施都能找到既有的客户群。
2.2.1.2环境景观
游艇基地的建设将不可避免的对环境造成影响。
如果在选址和设计时注意与环境景观的相融,就可将影响降到最低,并可能提升环境质量。
因为,游艇基地通常会给单调的海岸或内陆水域沿岸带来生机和色彩,它还给特殊区域的水上娱乐运动提供接入口。
图2.1实景(RiverPlaceMarinaPortland。
Oregon)
2.2.1。
3位置选择
一个地区开发游艇项目的适宜性取决于区域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游艇的服务对象,拟建游艇基地的自然环境及交通条件。
一般说来,只有区域的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的水平,才具备建设游艇基地的基础。
否则,游艇基地只能成为一种亮丽的风景线,难以发挥其效益。
6
此外,只要交通条件便利,私密性强的会员制游艇会宜选在自然景观优美、远离闹市、离开人们视线的区域(如东南亚):普及型、大众化(社会经济高度发展)的游艇会则可选在闹市中一角(如欧美)。
(1).远郊乡野游艇俱乐部实例
图2.2实景
(2).城市中心区游艇俱乐部实例
图2.3实景lCruisingYachtClubofAustralia)
自然环境也是游艇基地选址时必须考虑的因素。
如波浪条件和地质条件,它决定
7
了建设的可行性及建设投资。
基地选址时亦应考虑港内可利用的水域面积是否适宜。
内陆游艇港(包括那些与湖泊、江河相关联的)通常比海岸游艇港造价便宜,因为后者经常需建设昂贵的防波堤;基地选址时还应考虑港外是否有适宜的游艇活动水域。
图2.4实景(游艇港防波堤建设工程实例)
2.2.2建设规模
游艇港的规模从几十个泊位到好几千个泊位不等,在美国的一些设计中就有超过5000艘的,除特殊情况,建议游艇港最好设300.1000个泊位。
低于300个的,投资资金和运营费用可能会受到限制,除非至少有500艘游艇,否则为港口建设昂贵的防波堤防护是不经济的,而超过1000艘游艇聚在一起将会使港口失去其个性。
调查数据显示,约有80%的游艇基地少于500个泊位,10%的游艇基地拥有500个~1000个泊位,另有10%的游艇基地泊位数超过1000个。
船长小于7.5m游艇约占游艇总数的36%,船长在7.5m~12.Om之间占52%,船长12m以上的游艇占12%。
2.3港内掩护要求
对于通常意义下的码头而言,由于码头结构自身的强度及船舶本身抗浪能力(因吨级相对较大),码头前沿允许停泊波高相对较大。
而对于游艇基地内的游艇码头而言,港内必须是平稳的。
这要求控制波浪入射,同时必须要控制波浪在港内的反射,
使之能达到平稳的综合要求。
港内掩护要求源自于波浪作用下浮式码头结构抗浪能力考虑及系泊游艇与码头之间相互碰撞安全考虑(码头靠泊允许波高),但更主要的是源自于在系泊游艇上休闲的人们舒适性考虑(码头泊稳允许波高)。
港内允许波高按不同年限的H4%确定。
从舒适性来看,泊稳允许波高0.1m~O.3m是允许的;从安全性考虑,如系泊系统采用柔性结构,靠泊允许波高为0.2m~0.6m;如系泊系统为刚性结构,则靠泊允许波高为0.3m~0.4m。
法国建筑工程部1975年颁的标准中规定泊位前允许波高为0.4m。
美国学者在1974年12月给美国陆军工程部的报告中指出,港内1~1.5英尺的波高是可以接受的。
如果将港内波高减到最大1英尺,则在港内因波浪引起的摇晃可以忽略。
综上所述,港内泊稳允许波高(2年一遇H4%)应在0.1m~0.3m之间(小型游艇取小值,大型游艇取大值)。
港内靠泊允许波高(25年一遇H4%)应在0.3m~0.5m之间(柔性结构取小值,刚性结构取大值)。
当可能出现大于0.5m的波高时,应考虑采取特殊的结构措施以确保码头及停泊在码头的游艇的安全。
图2.5实景(MarriottMarinaSanDiego,California}
9
图2.6实景(ShilsholeB叫MarinaSeattle,Washington)
2.4小结
本章仅从有限的几个侧面陈述了游艇基地(码头)选址需考虑的因素,并提出了港池泊稳标准和游艇码头建设规模这两个重要参数。
10
图3.1机帆船
图3.2小帆船
图3.3机动艇
统计调查表明,游艇基地中,78%为帆船,22%为机动艇。
工学硕士专业学位论文游艇码头设计技术研究
图4.3固定游艇提升机(叉式)
移动小车起重机一般由电动小车(或电动葫芦)桁粱和固定立柱组成,电动小车(或葫芦)沿桁粱上的钢轨移动,见图4.4。
图4.4移动式起重机
4.1.2.2流动式游艇提升机
流动式提升机包括叉车和起重机两种方
式,采用内燃机驱动。
(1)叉车方式
分为有正面叉车和侧面叉车,不仅作升降
提升作业,还可以进行水平搬运和堆放作业,
适合对小型游艇上下岸后直接搬运至陆上保
管设施堆放的流程,见图4.5。
一般起重量不宜大于10吨。
图4.5叉车方式
(2)起重机方式
工学硕士专业学位论文游艇码头设计技术研究水面保管为了防止船底受蚝、海藻等侵蚀,小型游艇可利用水上气浮装置或水上组装式浮箱装置将游艇托离水面。
见图4.7。
图4.7水上气浮装置
在陆上保管的游艇的保管周期较水面保管长,陆上保管的型式与规模依据设计船舶的种类、船型、艘数等合理确定;陆上保管设施的方式应根据当地的具体情况合理确定,包括游艇存放场、艇库、艇架。
陆上保管设施作业机械采用叉车,行走式起重机、汽车起重机、天车等方式。
4.3.1游艇存放场
游艇堆放场用于游艇的室外临时性保管,采用单层布置。
游艇堆放场建设费用较低,便于设施的维护管理及游艇的搬运和移动,但占地面积大,同时由于游艇存放场布置在室外,故会给游艇保养和保管带来一定的困难。
游艇存放场布置时应根据游艇的种类和船型分区布置,并分别配备相应的上下岸设旌。
布置时宜将大型游艇安排在距上下架设旄最近的位置,并按从大到小的顺序把移动方便的游艇布置在较远处。
同时使艇的艏艉方向与常风向保持一致,在每艘船靠近艏艉位置的两侧各设两个系船环,以使将游艇安全固定。
此外,游艇存放场的面层应考虑游艇的保管、移动的安全和高效,选择适当的型式。
4.3.2艇库
艇库也称为干船仓,对游艇保管均在室内进行,保养和保管状态良好,是大型游
工学硕士专业学位论文游艇码头设计技术研究艇基地必要的建筑物。
在艇库保管的游艇为小型游艇,其船长一般小于7.5m。
游艇堆存方式可采用单层或多层,常见的作业机械为叉车方式,见图4.8。
图4.8艇库及叉车作业
4.3.3艇架
艇架为简易的多层保管设施,与艇库相比其建设费用较低,适用于在狭窄场地大量保管小型游艇等。
图4.9艇架结构
4.3.4游艇陆上保管设施的尺度和规模确定
陆上保管设施的尺寸决定于船只移动情况下设备运转所需的工作区域,此外还需
5.水工建筑物
5.1主要设计参数
5.1.1荷载条件
(1)主栈桥主要是供使用者步行、搬运行李等,宽度一般为2.0-3.0m,人群荷载通常按均布活荷载标准值2.0-3.0Kpa,集中荷载1.6KN考虑;流动机械荷载可考虑总重1.5t的电瓶车行走。
图5.1行人图5.2电瓶车行走
(2)辅助栈桥主要是供游艇系泊用,宽度一般为1.0-1.5m,人群荷载通常按均布活荷载标准值1.0-2.0Kpa,集中荷载1.6KN考虑。
(3)活动引桥一船采用铝、铝镍合金或钢等制造,宽度一般为1.0-1.5m,设计引桥主桁架时人群活荷载标准值取5.0Kpa,栏杆顶部的水平荷载标准值取1.5KN/m。
(4)风荷载取30年一遇10min平均风速。
(5)波浪荷载:在多数情况下,港内水域需设置防波堤来加以掩护,从浮体结构特点及游艇结构安全的角度来看,系泊港池使用的允许波浪高度(H4%)通常为0.3-0.5m。
当可能出现大于0.5m的波高时,应考虑采取特殊的结构措施以确保码头及停泊游艇的安全。
5.1.2浮体干舷高度
浮体栈桥顶面应高出水面0.3-0.5m。
图5.4大艇靠泊
图5.3小艇靠泊
5.1.3引桥坡度
活动引桥的设计坡度应满足使用要求,通常不宜陡于1:4,并需做防滑处理。
当钢引桥设活动踏步时,其坡度可以适当放陡。
5.2浮式栈桥结构型式
圉5.5工程实例
5-2.1浮式栈桥平面布置图5.6主要构造
国5.7浮式栈桥主体结构示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