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财产清查

合集下载

基础会计学财产清查

基础会计学财产清查

基础会计学财产清查1. 引言财产清查是会计学中重要的一环,它是对企业的财产进行全面、准确的盘点和核实。

通过财产清查,企业可以了解自己的资产状况,掌握财务情况,为决策提供依据,防范风险。

本文将介绍基础会计学财产清查的概念、步骤和注意事项。

2. 概念财产清查是指对企业的资产和负债进行全面的盘点和核实。

资产包括企业的固定资产、流动资产和其他资产,负债包括企业的短期负债、长期负债和其他负债。

财产清查的目的是保障企业财产的完整性和真实性,确保财务报表的准确性。

3. 财产清查步骤3.1 准备工作在进行财产清查之前,企业需要做一些准备工作。

首先,建立一支财产清查团队,包括会计师、审计师和相关部门的代表。

其次,制定财产清查计划,确定清查的时间、范围和方法。

最后,准备好必要的工具和设备,如计算机、盘点表格、决策支持系统等。

3.2 盘点固定资产固定资产是企业重要的资产组成部分,包括土地、建筑物、设备和车辆等。

在盘点固定资产时,需要核实每个固定资产的名称、数量、原值、累计折旧和净值等信息,与企业的固定资产台账进行对比。

3.3 盘点流动资产流动资产是企业日常经营中的资产,包括现金、应收账款、存货等。

在盘点流动资产时,需要核实每个流动资产的金额、账龄和折旧等信息,与企业的账务记录进行对比。

3.4 核实负债负债是企业的债务和其它经济负担,需要核实每个负债的金额、期限和利率等信息,与企业的负债账户进行对比。

3.5 对账处理在完成盘点和核实后,需要对账户的差异进行处理。

如果差异较大,需要进一步调查原因和采取相应措施,如重新盘点、修正账务记录等。

3.6 编制财产报表在完成财产清查后,需要编制相应的财产报表,如资产负债表、固定资产清单和负债明细表等。

这些报表反映了企业的财产状况和财务情况,是决策和报告的重要依据。

4. 注意事项进行财产清查时,企业需要注意以下事项:•严格遵守会计准则和法规,确保财产清查的合法性和准确性;•做好文件和记录的保管工作,方便盘点和核实;•加强内部控制,防范财产损失和舞弊行为;•定期进行财产清查,掌握企业的财务情况。

财产清查具体方案(3篇)

财产清查具体方案(3篇)

财产清查具体方案(一)盘盈处理(1)流动资产审批处理前借:“库存现金”、“原材料”、“库存商品”等有关财产科目,贷:“待处理财产损溢”科目;批准处理后借:“待处理财产损溢”科目,贷:“管理费用”(即冲减管理费用:存货的盘盈)、“营业外收入”(现金的盘盈)等科目。

(2)固定资产固定资产盘盈作为前期差错处理,审批处理前以其净值借:“固定资产”,(原值-累计折旧)贷:“以前年度损益调整”科目。

(二)盘亏处理审批之前借:“待处理财产损溢”、“累计折旧(固定资产盘亏有折旧额时)”科目,贷:“库存现金”、“原材料”、“库存商品”、“固定资产”科目。

批准处理后:借:有关科目,贷记“待处理财产损溢”科目。

借方科目如下:(1)对于流动资产的盘亏(有关科目如下:)①回收的残料价值——借记“原材料”;②可以收回的保险赔偿和过失人赔偿——借“其他应收款”;③定额内合理损耗等一般经营损失部分——借记“管理费用”;④非常损失部分——借记“营业外支出”。

(2)固定资产的盘亏,借记“营业外支出”科目。

【例___】某中型企业在财产清查中,查明库存现金短款___元(见表8-1)。

(1)报经审批前,应根据“库存现金盘点报告表”编制记账凭证,并据以登记入账,调整账面记录,使之账实相符。

会计分录如下:借:待处理财产损溢22.70贷:库存现金22.70(2)上述现金短款属于无法查明的其他原因,根据管理权限报经审批后,列作管理费用。

应根据批复意见编制会计分录如下:借:管理费用——现金短缺22.70贷:待处理财产损溢22.70【例___】某中型企业在财产清查中,查明盘亏设备一台(见表8-4),其账面原值为___元,已提折旧为___元。

(1)报经审批前,根据“实物清查结果报告表”编制记账凭证,并据以登记入账,调整账面记录,使之账实相符。

会计分录如下:借:待处理财产损溢36000累计折旧___0贷:固定资产56000(2)报经审批后,根据批复意见,盘亏固定资产列作营业外支出,应根据批复意见编制记账凭证,并据以登记入账。

《财产清查》课件

《财产清查》课件

信任和合作
共创企业成功
这个过程需要大家的信任和合作, 只有这样才能取得良好的财产清 查效果。
财产清查需要大家共同努力,共 创企业成功。
财产清查的重要性
保护企业合法权益
财产清查可以保护企业的合法权益,防止资产损失或遭受侵害。
防范经济犯罪
财产清查可以发现企业存在的各种经济犯罪问题,并及时解决。
强化内部控制
财产清查可以加强企业内部控制机制,为企业的持续发展提供保障。
财产清查的程序和流程
1
策划准备阶段
制定清查计划,确定清查的范围和内容,制定清查方案,指定责任人和小组成员。
2
实施阶段
对所有财产进行清点核对,对不符合预期的财产进行调查和核对,提供证据支持清查结果。
3
报告阶段
撰写清查报告 制定详细的财产清查方案 • 保持机密性和保密性 • 建立健全的内部控制机制 • 加强对关键人员的监管
结语
清查顺利完成
严格执行财产清查程序和流程是 企业发展的必要保障。
《财产清查》PPT课件
通过本课件,我们将了解财产清查的定义、程序、流程及注意事项,认识到 财产清查的必要性并学习如何严格执行财产清查程序和流程。
财产清查的定义和目的
财产清查是指对企事业单位的资产进行核实外、核筛内、核定值的过程。其目的是确保资产的所有权、完整性 和准确性,全面掌握企事业单位的财务状况,防范经济犯罪行为。

财产清查制度

财产清查制度

财产清查制度财产清查制度是指对某一单位或个人的财产进行全面、系统地审核和清查的一种制度。

财产清查制度的目的是确保单位或个人的财产真实、完整、无遗失,保障财产的安全和合法性。

以下是财产清查制度的内容和实施步骤。

一、财产清查的内容1. 固定资产的清查:包括建筑物、设备、机械、车辆等固定资产的详细清查,确保固定资产的数量、价值和在位情况准确无误。

2. 存货的清查:包括原材料、半成品、成品等存货的清点和核对,确保存货的数量、质量和价值无遗漏和差错。

3. 资金账户的清查:包括银行存款、现金和其他资金的清点和核对,确保资金的数额和流向准确无误。

4. 债权债务的清查:包括对借贷合同、应收款项、应付账款等进行详细清查,确保债权债务的真实性和合法性。

5. 证照文件的清查:包括各种证照、凭证、合同等文件的审核和整理,确保证照文件的齐全和有效。

二、财产清查的实施步骤1. 组建财产清查小组:由单位负责人和相关部门负责人组成财产清查小组,确定财产清查的任务和责任。

2. 制定财产清查计划:根据单位的实际情况和法律法规的要求,制定财产清查的计划和进度安排,明确可行性和合理性。

3. 开展财产清查工作:按照清查计划、依法依规开展财产清查工作,包括现场勘察、文件审核和数据核对等环节。

4. 编制财产清查报告:根据实际清查情况,编制财产清查报告,详细记录清查的过程、结果和存在的问题,提出整改措施和建议。

5. 整改和复核工作:根据财产清查报告,对存在的问题进行整改,并进行复核和核对工作,确保财产清查的准确性和有效性。

6. 监督和评估工作:建立健全的监督机制,对财产清查工作进行监督和评估,发现问题及时纠正,提高财产清查工作的质量和效果。

三、财产清查制度的意义1. 掌握财产状况:通过财产清查,能够准确掌握单位或个人的财产状况,防止财产的遗失、流失和挪用。

2. 发现问题和隐患:财产清查过程中,可以及时发现财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和隐患,提出整改措施,避免财产损失和法律风险的发生。

财产清查培训资料

财产清查培训资料

财产清查培训资料一、财产清查的概念和意义财产清查是指通过对货币资金、实物资产和往来款项等财产物资进行盘点或核对,确定其实存数,查明账存数与实存数是否相符的一种专门方法。

财产清查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首先,它能够保证会计核算资料的真实可靠。

通过清查,可以发现和纠正账实不符的情况,确保会计信息准确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

其次,有助于保护财产物资的安全完整。

清查可以及时发现财产物资的短缺、损坏或被盗等问题,采取相应措施加以防范和处理。

再者,能够促进企业健全财产物资管理制度。

清查过程中暴露出的管理漏洞和薄弱环节,可以促使企业完善相关制度,提高管理水平。

最后,有利于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通过清查,合理调配闲置资产,加速资金周转,提高经济效益。

二、财产清查的种类(一)按照清查范围分类1、全面清查全面清查是对全部财产进行的盘点和核对。

一般在年终决算前、企业关停并转或改变隶属关系、开展清产核资时进行。

2、局部清查局部清查是根据需要对部分财产进行的清查。

如对库存现金每日清查,对银行存款每月至少同银行核对一次,对贵重物资每月清查盘点一次等。

(二)按照清查时间分类1、定期清查定期清查是按照预先计划安排的时间对财产进行的清查。

一般在年末、季末、月末进行。

2、不定期清查不定期清查是事先未规定清查时间,而是根据特殊需要临时进行的清查。

如更换财产物资保管人员、发生自然灾害或意外损失、有关部门进行的临时性检查等。

三、财产清查的一般程序(一)建立财产清查组织成立由会计、业务、仓库等有关部门人员组成的清查小组,负责财产清查的组织和实施。

(二)学习有关政策规定清查人员应了解和掌握相关的法律法规、财务制度和清查要求,确保清查工作合法合规。

(三)确定清查对象和范围明确需要清查的财产物资种类、存放地点和清查的重点区域。

(四)制定清查方案包括清查的方法、步骤、时间安排、人员分工等。

(五)先清查数量,后认定质量对财产物资的数量进行逐一盘点,确定实存数。

财产清查知识点总结

财产清查知识点总结

一、财产清查的范围1. 财产清查的范围包括了个人和单位的财产,主要包括以下方面:(1)金融资产:包括银行存款、股票、基金、债券等金融工具。

(2)不动产:包括房屋、土地、厂房等不动产资产。

(3)动产:包括汽车、家具、家电、艺术品等动产资产。

(4)知识产权:包括专利、商标、版权等知识产权资产。

(5)无形资产:包括商誉、品牌价值等无形资产。

2. 财产清查的范围还包括了负债的清查,即清查债务的数额和性质,从而确定财产的净值。

3. 财产清查的范围还可能包括对财产收入和支出的清查,从而确定财产的来源和去向。

4. 财产清查的范围还可能包括了对财产可能存在的隐匿、转移、挪用等行为的审查,以确定财产的真实情况。

二、财产清查的方法1. 调取相关资料:包括银行存款证明、金融工具账户清单、不动产登记证明、动产登记证明、知识产权证书等资料。

2. 实地勘察:对不动产、动产等进行实地核查,确认其数量、质量、状况等情况。

3. 财产调查:通过调查、访谈当事人、亲友、业务伙伴等,掌握相关财产情况。

4. 财产检验:对金融工具、收据、发票等进行检验,确认其真实性。

5. 网络查询:对相关财产进行网络查询,确认其真实情况。

6. 财产鉴定:通过专业鉴定机构对财产进行鉴定,确认其价值和真实性。

三、财产清查的注意事项1. 财产清查需要严格依法进行,不得违反法律和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2. 财产清查需要保护财产的安全,避免因清查过程中财产的损失和流失。

3. 财产清查需要保护当事人的隐私,不得侵犯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4. 财产清查需要保持客观公正,对所有财产进行全面核查,不得偏袒任何一方。

1. 对于当事人来说,财产清查可以保障其合法权益,避免因财产未能充分核查而遭受损失。

2. 对于法院来说,财产清查可以为法院做出公正裁决提供重要依据,保障司法公正。

3. 对于社会来说,财产清查可以维护社会秩序,避免因财产纠纷而引发的各种问题。

五、财产清查的现状1. 目前,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财产清查的需求越来越大,财产清查的范围和方法也越来越多样化和复杂化。

财产清查的方法

财产清查的方法

财产清查的方法财产清查是指对个人或者组织的财产进行全面、系统的清点、核对和评估的过程。

财产清查的目的是为了确保财产的安全、完整,防止财产的流失、损坏或者遗失,同时也是为了便于对财产进行管理和规划。

下面将介绍一些财产清查的方法,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首先,要做好财产清查的前期准备工作。

在进行财产清查之前,需要制定清查计划,明确清查的范围、对象和时间节点。

同时,要做好清查工具和材料的准备,如清单、工具、相机等。

还需要做好人员的安排和分工,确保清查工作的顺利进行。

其次,要进行详细的财产清查。

在清查过程中,要对每一项财产进行详细的清点和核对,包括数量、品质、规格等信息。

可以利用清单、标签等工具对财产进行标识和记录,确保不会遗漏或混淆。

同时,要对财产的存放位置和状态进行检查,确保财产的安全和完整。

另外,要进行财产评估和分类。

在清查过程中,可以对财产进行评估和分类,包括价值、用途、状态等方面的评估。

可以将财产按照不同的类别进行分类,便于后续的管理和规划。

同时,也可以对财产的使用情况和维护情况进行评估,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处理。

最后,要做好财产清查的记录和整理工作。

在清查过程中,要及时记录清查的结果和发现的问题,可以用文字、照片等形式进行记录。

清查结束后,要对记录进行整理和归档,便于后续的管理和查阅。

同时,也要及时对发现的问题进行处理和跟踪,确保财产的安全和完整。

综上所述,财产清查是一项重要的工作,对于个人和组织来说都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合理的准备、详细的清查、评估和分类以及记录整理工作,可以有效地确保财产的安全和完整,为后续的管理和规划奠定基础。

希望大家能够重视财产清查工作,做好自己的财产管理和保护工作。

财产清查概述

财产清查概述
4 管理不善或工作人员失职,造成的财产损失、编制或短缺等。
5 不法分子营私舞弊、贪污盗窃等造成财产损失。 6 自然灾害等造成的非常损失。
7 未达账项引起账账、账实不符等。
4
财产清查概述
一、财产清查的原因与意义
财产清查的意义
1.保证账实相符,提高会计资料的准确性
通过财产清查,可 以查明各项财产物资的 实有数量,确定实有数 量与账面数量之间的差 异,查明原因,分清责 任,以便采取有效措施, 消除差异,改进工作, 从而保证账实相符,提 高会计资料的准确性。
1 更换财产物资保管和出纳人员时。
2 发生自然灾害和意外损失时。 3 配合上级主管、财政、税收、审计和银行等部门对本单位进行会计检查或
审计时。 4 单位撤销、合并或改变隶属关系时。
5 按规定进行临时性资产评估和清产核资时。
不定期清查可以是全面清查,也可以是局部清查,应根据实际需要来确定清查的对
象和范围。
6
财产清查概述
一、财产清查的原因与意义
财产清查的意义
3.加速资金周转,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通过财产清查,可以查明各项财产物资的库存 和利用情况,以便采取措施,对储备不足的财产物 资及时设法补充,保持合理的储备,以满足生产经 营活动的需要;对积压、呆滞和不配套的财产物资 及时进行处理,避免损失浪费,充分利用各项财产 物资,加速资金周转,提高资金使用效果。
13
财产清查概述
三、财产清查的一般程序
财产清查既是会计核算的一种专门方法,又是财产物资管理的一项重要制度。 财产清查一般包括以下程序: 1 建立财产清查组织。
2 组织清查人员学习有关政策规定,掌握有关法律、法规和相关业务知识, 以提高财产清查工作的质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银行存款清查
计算错误 银行存款日记账与 银行对账单不一致 记账错漏 未达账项 企收银未收 企付银未付 银收企未收 银付企未付
(一)银行存款清查
某公司月末银行存款日记账 余额507000元,银行对账单 余额 元 余额508000元。 余额 元 1、29日,委托银行收款 、 日 50000元,银行已记账,收 元 银行已记账, 款通知尚未到达。 款通知尚未到达。 2、29日,公司开出一张支 、 日 票16000元,公司已减少银 元 行存款,银行尚未记账。 行存款,银行尚未记账。
(三)财产清查的种类
清 查 对 象 的 范 围
全面清查
清 查 的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定期清查
不定期清查 局部清查
三、财产清查的方法
●现金清查:实地盘点法 现金清查: 现金清查 ●银行存款清查:核对法 银行存款清查 银行存款清查: ●债权债务清查:查询法或核对法 债权债务清查: 债权债务清查 ●存货清查:盘点法或技术推算法 存货清查: 存货清查 ●固定资产清查:盘点法或技术推算法 固定资产清查: 固定资产清查
第五章 财产清查 学习目的与要求 学习重点与难点 学习内容 习题检测
学习内容
主要内容 ●财产清查概述 财产清查概述 ●财产清查的方法 财产清查的方法 ●财产清查结果的账务处理 财产清查结果的账务处理
一、财产清查概述
(一)含义: 含义: 是通过对各项财产物资进行实地盘点和核对, 是通过对各项财产物资进行实地盘点和核对,查明 财产物资、货币资金和结算款项的实有数额, 财产物资、货币资金和结算款项的实有数额,确定 其账面结存数额和实际结存数额是否一致, 其账面结存数额和实际结存数额是否一致,以保证 账实相符的一种专门会计方法。 账实相符的一种专门会计方法。 (二)意义: 意义: (1)确保核算资料的真实可靠 确保核算资料的真实可靠 (2)健全财产物资的管理制度 健全财产物资的管理制度 (3)促进财产物资的安全完整及有效使用 促进财产物资的安全完整及有效使用 (4)保证结算制度的贯彻执行 保证结算制度的贯彻执行
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 项目 余额 项目 余额
银行对账单余额 508000 加:企收银未收 64000 16000 556000
银行存款日记账余额 507000 加:银收企未收 减:银付企未付 调节后余额 50000 1000 556000
3、30日,银行代公司支付 、 日 水电费1000元,银行已入账, 减:企付银未付 水电费 元 银行已入账, 公司尚未入账。 公司尚未入账。 4、30日,公司收到一张转 、 日 账支票64000元,公司已记 账支票 元 银行尚未入账。 账,银行尚未入账。
适用 范围
三、财产清查结果的账务处理
主要内容 ●现金清查结果的账务处理 现金清查结果的账务处理 ●存货清查结果的账务处理 存货清查结果的账务处理 ●固定资产清查结果的账务处理 固定资产清查结果的账务处理
待 处 理
现金、存货和固定资产清查结果的账务处理 现金、存货和固定资产清查结果的账务处理
财 产 损 溢
永续盘存制 期末存货成本=期初存货成本 本期购货 期末存货成本 期初存货成本+本期购货 期初存货成本 成本- 成本-本期发出存货成本 核算手续严密, 核算手续严密,可以通过账簿记录完整 地反映出存货的收入、发出和结存情况。 地反映出存货的收入、发出和结存情况。 存货明细核算的工作量大; 存货明细核算的工作量大; 在记账和存货收发过程中人为或非人为 因素短缺(或溢余)难以避免。 因素短缺(或溢余)难以避免。 适用范围比较广泛。 适用范围比较广泛。
调节后余额
提示
编制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仅仅是核对账实, 编制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仅仅是核对账实, 不能将该表作为记账的依据。 不能将该表作为记账的依据。
(二)存货清查
定期盘存制(实地盘存制) 定期盘存制(实地盘存制) 存货制度 永续盘存制(账面盘存制) 永续盘存制(账面盘存制)
定期盘存制 公式 优点 缺点 本期发出存货成本=期初存货成本 本期购 本期发出存货成本 期初存货成本+本期购 期初存货成本 货成本- 货成本-期末存货成本 平时不登记存货的发出栏, 平时不登记存货的发出栏,简化了日常核算 工作。 工作。 不能随时反映存货收入、发出和结存情况; 不能随时反映存货收入、发出和结存情况; 容易掩盖存货管理中存在的自然和人为的损 失; 不能随时结转成本。 不能随时结转成本。 只适用于自然消耗大、 只适用于自然消耗大、数量不稳定的鲜活商 品等。 品等。
现金短缺 借:其他应收款(责任人或保险公司赔偿) 其他应收款(责任人或保险公司赔偿) • 管理费用(无法查明原因) 管理费用(无法查明原因) • 待处理财产损溢(期末结账前必须处理) 贷:待处理财产损溢(期末结账前必须处理) 存货盘亏 管理费用(定额内损耗或计量收发差错和管理不善等原因造成的净损失) 借:管理费用(定额内损耗或计量收发差错和管理不善等原因造成的净损失) 营业外支出(自然灾害或以外事故造成的净损失) 营业外支出(自然灾害或以外事故造成的净损失) • 贷:待处理财产损溢 固定资产盘亏 借:营业外支出 • 贷:待处理财产损溢 现金溢余 借:待处理财产损溢 • 其他应付款(应支付给有关人员或单位) 贷:其他应付款(应支付给有关人员或单位) • 营业外收入(无法查明原因) 营业外收入(无法查明原因) 存货盘盈 借:待处理财产损溢 • 贷:管理费用 固定资产盘盈 借:待处理财产损溢 • 贷:营业外收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