颈内动脉狭窄和闭塞的脑血流动力学评价及其临床应用
颈动脉血流动力学检测具体步骤和方法-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颈动脉血流动力学检测具体步骤和方法-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概述部分的内容可以着重介绍颈动脉血流动力学检测的重要性和应用背景。
颈动脉血流动力学检测是一种非侵入性的检测方法,主要用于评估颈动脉血流的状态和功能。
颈动脉是人体中最重要的血管之一,它负责向大脑供应血液和氧气。
因此,颈动脉的健康状况对于人体的正常生理功能和脑部健康至关重要。
通过颈动脉血流动力学检测,我们可以了解颈动脉内血流的速度和方向,了解动脉的血管壁的弹性和舒张功能,以及颈动脉中的血栓和狭窄情况。
这些信息对于早期检测和预防心脑血管疾病具有重要作用。
颈动脉血流动力学检测方法多种多样,包括超声多普勒检测、磁共振成像(MRI)和CT血管造影等。
其中,超声多普勒检测是最常用的方法,它可以提供实时和无创的血流动力学信息,具有易操作、费用低廉、无辐射等优点。
颈动脉血流动力学检测在临床上的应用广泛,包括早期发现和预防心脑血管疾病、评估血管手术效果、血管病变的监测等。
通过对颈动脉血流动力学的准确评估,医生可以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提供相应的治疗方案,以改善心脑血管系统的功能。
总之,颈动脉血流动力学检测是一种重要的检测手段,能够帮助医生全面了解颈动脉的健康状况,为心脑血管疾病的早期预防和治疗提供可靠的依据。
在本文中,我们将详细介绍颈动脉血流动力学检测的具体步骤和方法。
1.2 文章结构文章结构部分的内容可以包括以下内容:文章结构的目的是为了向读者清晰地介绍整篇文章的组织和内容安排。
通过合理的文章结构,读者可以迅速了解并理解文章的主题和要点。
本文的结构可分为三个主要部分:引言、正文和结论。
引言(Introduction)部分主要分为三个小节,分别是概述、文章结构和目的。
在概述部分,我们将简要介绍颈动脉血流动力学检测的背景和重要性,引起读者的兴趣。
接着,我们将详细解释文章的整体结构,并说明各个部分的内容和重点。
最后,我们将明确本文的目的,即为读者提供关于颈动脉血流动力学检测具体步骤和方法的详细信息。
TCD适应症及临床意义 -

适应病症
1.颅内动脉狭窄或闭塞、烟雾病、动静脉畸形
2.颈部动脉斑块、狭窄或闭塞、各级侧枝循环建立及评估。 3.颈动脉的起源异常及走形变异、发育异常 4.锁骨下动脉盗血综合征 5.脑血管自动调节功能检测 6.颅内压增高检测 7.脑血管痉挛
血流速度增快和减慢的 不同病理意义
血流速度增快的不同病理意义
迫动脉等
狭窄处不光滑及狭窄与狭窄后正常血管交界处双向血流的涡流造成频谱紊乱
相邻大动脉闭塞后参与侧支循环的血管代偿性血流速度增快
动静脉畸形血管团的低阻力与TCD 高血流低搏动指数频谱
血流速度减慢的不同病理意义
血流速度减慢临床意义
1.血管腔狭窄造成动脉远端血流灌注下降,形成低流 速、低搏动血流。
炎症后的自身免疫性反应可能
导致脑血管的闭塞性病变
临床表现:头昏,头痛,肢体麻木,瘫痪,精神不振,
言语障碍等。
TCD无创便捷重复的优点,作为疑似病例首选检查。
诊断:DSA
各种脑血管检查方法的优缺点
1、磁共振血管成像(MRA):对血液流动非常
敏感,其成像是基于流动血液与静止脑组织信号差
异而得到的。不过弯曲部分的血管由于湍流造成血
烟雾病
定义
烟雾病(moyamoya disease ,MMD) 又称脑底异常血管网, 是一组以颈内动脉虹吸部及大脑前、中动脉起始部(前循 环)狭窄或闭塞,脑底出现异常的小血管网为特点的脑血 管病。因在脑血管造影时呈现许多密集成堆的小血管影似 吸烟吐出的烟雾故名。
烟雾病
病因: 遗传和环境因素
流信号消失,从而难以判断该区域血管是否有狭窄,
但这些区域恰恰是动脉粥样硬化狭窄的好发部位。 而且,狭窄后的湍流及血液流动的缓慢导致MRA对 狭窄的严重程度有过高估计的缺点,因此血流信号
2024慢性颈内动脉闭塞评估及治疗专家共识(全文)

2024慢性颈内动脉闭塞评估及治疗专家共识(全文)摘要:随着医疗诊断技术的进步及我国老年人口的不断增加,慢性颈内动脉闭塞(CICAO)在临床上越来越常见。伴有严重血流动力学障碍的症状性CICAO患者有较高的再发缺血性卒中的风险,与CICAO慢性缺血相关的认知功能障碍也越来越受到重视。但是,目前临床上对于CICAO尚缺乏统一的评估和治疗方案。该专家共识对CICAO相关的最新临床研究进行总结,并结合国内相关领域专家的临床实践经验,对CICAO患者的评估、治疗及围手术期管理提出了针对性意见,以期进一步规范临床诊疗流程,提高国内神经病学医师对CICAO患者的诊治水平。颈内动脉闭塞所引起的脑梗死和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占颅内缺血事件总数的10%~15%[1],是造成缺血性卒中的主要原因之一。临床上通常结合患者的临床症状与影像学资料将病程持续超过4周的颈内动脉闭塞称为慢性颈内动脉闭塞(chronic internal carotid artery occlusion, CICAO)[2],该类患者的自然病史和临床症状与颅内动脉侧支循环的代偿能力密切相关。对于部分症状性CICAO患者,即使通过内科的系统治疗仍有较高再发缺血性卒中的风险[3]。此外,CICAO因慢性缺血导致的认知功能障碍在临床诊疗中也越来越受到重视[4]。随着我国老年人口的不断增加及临床诊疗技术的进步,CICAO在临床上越来越常见。但是国内外对于CICAO的评估和治疗尚缺乏统一的方案。近年来,随着最新研究结果的报道、影像学技术的进步及介入理念的更新,CICAO患者的临床诊疗有了许多新的变化。笔者通过复习近年来最新的文献资料,结合国内相关领域专家的临床实践经验,对CICAO患者的评估、治疗及围手术期管理方案进行归纳总结,并提出针对性意见和建议,以期进一步提高国内神经病学医师对CICAO患者的临床诊治水平。1 方法1.1 共识范围适用人群和目标用户本共识的适用人群为临床上怀疑或确诊为CICAO的患者,目标用户为从事缺血性脑血管病基础和临床研究的医务工作者。1.2 共识工作组共识工作组成员来自中国医师协会神经介入专业委员会缺血性脑血管病学组。
颈内动脉呈双向频谱的原因

颈内动脉呈双向频谱的原因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颈内动脉呈双向频谱是一种在超声心动图检查中常见的现象,其原因可能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在正常情况下,颈内动脉应该呈单向频谱,即血液流向在超声心动图上只能显示一种方向。
在某些情况下,颈内动脉会呈现双向频谱,这可能是由于以下几个原因造成的:1. 血管狭窄或堵塞:颈内动脉狭窄或堵塞会导致血流受阻,从而使血液在动脉内产生逆流现象。
这种情况下,超声心动图检查就会显示颈内动脉呈双向频谱。
2. 动脉瘤:动脉瘤是指动脉血管壁局部膨出,形成囊袋状突出。
当颈内动脉发生动脉瘤时,血液流向就会变得混乱,导致超声心动图检查显示双向频谱。
3. 血管壁异常:颈内动脉壁的异常也可能导致血流方向的混乱。
当动脉壁出现异常现象时,血流在动脉内的流向就会变得不规律,呈双向频谱。
4. 心脏瓣膜病变:心脏瓣膜病变会导致心脏血液流动异常,从而影响到全身循环血流。
当心脏瓣膜病变导致颈内动脉血流方向的改变时,超声心动图检查也会显示双向频谱。
5. 血管壁粥样硬化斑块:颈内动脉血管壁上的粥样硬化斑块会影响到血流的顺畅流动,从而导致血流在动脉内呈现双向频谱。
颈内动脉呈双向频谱可能是由于血管狭窄、动脉瘤、血管壁异常、心脏瓣膜病变以及血管壁粥样硬化斑块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一旦发现颈内动脉呈双向频谱,应及时进行进一步的检查和治疗,以避免可能的严重后果。
【结束】第二篇示例:颈内动脉是人体供应大脑血液的主要动脉之一,它的正常血液流动可以保证大脑血液供应的正常和稳定。
在一些情况下,医生会在超声医学检查中发现颈内动脉呈双向频谱,这可能会引起患者和家属的担忧和困惑。
那么,颈内动脉呈双向频谱的原因究竟是什么呢?我们需要了解一下颈内动脉呈双向频谱的概念。
正常情况下,颈内动脉的血液流动是单向的,即血液从心脏经过颈动脉进入大脑,而不会发生反向流动。
而当颈内动脉呈双向频谱时,意味着在超声波检查中可以观察到血液出现了反向流动的情况。
TCD分析

颈内动脉严重狭窄或闭塞后颅内血流变化的TCD分析作者:白雪,王枫, 刘会玲, 林占峰, 赵冬梅作者单位:承德医学院附属医院,河北承德067000【摘要】目的:应用经颅多普勒超声(TCD)对颅内动脉狭窄≥70%或闭塞的颅内血管血流动力学改变进行分析。
方法:43例CT血管造影(CTA)证实为颈内动脉重度狭窄或闭塞的患者,用TCD对颅内血流动力学改变进行评价。
结果:严重颈动脉狭窄患侧大脑中动脉(MCA)的平均流速和搏动指数均低于对照组的正常人,颈动脉闭塞患者最低(p<0.05)。
侧支循环开放情况,前交通动脉开放占58.14%,后交通动脉开放占48.84%,颈内外动脉开放占44.19%。
结论:严重颈内动脉狭窄或闭塞后同侧半球血流量下降,侧支循环开放。
TCD与CTA从不同角度为本病提供全面客观依据【关键词】经颅多普勒超声;CT血管造影;颈内动脉狭窄或闭塞;侧支循环Analysing the Changes of Intracranial Hemodynamics in Patients with InternalCarotid Artery Stenosis or Occlusion by TCD ExaminationBAI Xue, WANG Feng , LIU Hui-ling, et al(The Affiliated Hospital of Chengde Medical College , Hebei Chengde 067000, China )Abstract:Objective:To analyse the changes of intracranial hemodynamics in patients with intracranial artery stenosis ≥70% or occlusion by TCD examination.Method:We evaluated the changes of 43 cases intracranial hemodynamics examined with TCD, who were diagnosed as internal carotid artery stenosis or occlusion with CTA.Result: The mean velocity and pulsatility index was lower in patients with severe carotid artery stenosis in MCA than those in normal group.While it was lowest in patients with carotid artery occlusion ( P<0.05 ).The opening of anterior and posterior communicating artery , internal and outernal carotid artery was 58.14%,48.84% and 44.19% respectively in collateral circulation.Conclusion:The examination of TCD and CTA proved the relation of collateral circulation with decrease of blood volume in the same side with severe internal carotid artery stenosis or occlusionKey words: TCD; CTA; Internal carotid artery stenosis or occlusion; The secondary collateral circulation颈内动脉狭窄或闭塞好发于颈内动脉分叉以上,因为侧支途径的存在,临床体征表现多样。
大脑中动脉狭窄或闭塞时颅内血流动力学及侧支循环的研究的开题报告

大脑中动脉狭窄或闭塞时颅内血流动力学及侧支循
环的研究的开题报告
一、研究背景
大脑中动脉是脑供血的主要动脉之一,其狭窄或闭塞会引起脑缺血和卒中等严重后果,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命质量和生命安全。
因此,探究大脑中动脉的狭窄或闭塞导致的颅内血流动力学及侧支循环对于预防和治疗脑缺血和卒中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二、研究目的
本研究旨在探究大脑中动脉狭窄或闭塞时颅内血流动力学及侧支循环的变化情况,以及这些变化对于临床治疗的意义,为脑缺血和卒中的预防和治疗提供科学依据和参考。
三、研究内容和方法
通过收集和分析病例资料,运用超声多普勒、磁共振血管成像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等多种医学图像学技术,对患者的大脑中动脉的狭窄程度、血流速度、血流量以及侧支循环的情况进行全面、系统的研究和分析。
四、研究意义和预期结果
本研究的意义在于深入探究大脑中动脉狭窄或闭塞时颅内血流动力学及侧支循环的变化规律,为临床治疗提供科学依据和参考,能够更好地预测脑缺血和卒中的风险,及时采取治疗措施,最大程度地保护患者的脑部组织和功能。
预期结果是通过数据分析和比较,制定出科学、系统的治疗方案,为改善患者预后提供参考。
TCD的临床应用及报告解读

向出现在频谱中 • 尖锐的噼啪声
2) TCD 应用于神经介入
•介入治疗前的血流储备评价:如自动调节功能、血 管舒缩反应性等 •术中的微栓子监测及血流动力学监护 •支架术后的随访观察 •术后血管痉挛的监测,预防术后高灌注并发症。 •术后长期的血流动力学监测
当颅窗,建立了经颅多普勒(TCD),目 前已发展 到第四代,可进行微栓子监测; • 1989国内引进。
1.2 原理
• 经颅多普勒超声(TCD)是应用和B超 一样的物理原理为基础,以发生超声波 的装置为能源的一种检查方法。
• 血流中主要是大量的红细胞,红细胞被 看做散射体,反射回来的散射波是多普 勒频移信号的主要组成部分。
• 受患者颅骨声窗穿透性的影响较大:老年、 女性(>60岁)由于骨质增厚可能颞窗探查 失败;
• 躁动、不能配合的病人不适于TCD检查;
• 房颤、严重心律失常者不适于。
1.5 TCD检查示意图
多普勒探头
• 2MHz:检测颅内动脉环血流动力学 • 4MHz:颅外段颈部血管和四肢血管 • 16-20MHz高频微小型连续波探头:主要用
频谱形态 (血流形态)
正常层流
狭窄下游紊乱的血流
2.2 常规检查: 颅内动脉狭窄和闭塞
动脉狭窄部位典型的涡流紊乱频谱
颅内血管狭窄的TCD诊断标准
轻轻度度狭狭窄窄::狭狭窄窄程率度202-0-303%0%
• Vm 90-120cm/s,或双侧流速不对称大于 30%
• Vp 120-150cm/s(>60岁);140-170cm/s (<60岁)
一份完整的TCD诊断报告:
第一页:图表 第二页:数字 第三气体和血流之间存 在声阻抗的不同而导致 气-血界面有超声散射, 当一个气泡从血流中通 过时可以接收到短暂的 超声增强信号。
TCD对颈内动脉中度及重度狭窄患者脑血流动力学的评估价值

T e D对 颈 内动脉 中度及 重 度狭 窄 患者脑 血 流 动 力学 的评估 价值
王 军 杰
郑 州 市第 一 人 民 医 院 , 河南 要】 目的 应 用 经 颅 多 普 勒 超 声 ( t r a n s c r a n i a l d o p p l e r , T C D ) 评 价 颈 内 动 脉 中度 及 重 度 狭 窄 患 者 的 脑 Ⅱ I L 流 动力学 变化 。 方法 经数字减影血管造影 ( d i g i t a l s u b t r a c t i o n a n g i o g r a p h y , D S A) 确诊单 侧颈 内动脉 中度及 重度 狭窄 的患 者 6 9例 , 采 T e D T C D 显 示 侧 支 循 环 开 放 者 患 侧 收 缩
Wa n g Ju n j i e
Th e Fi r s t Pe o p l e ’ Ho s pi t a l o J ’ Z h e n g z h o u, Z h e n gz h o u 4 5 0 0 0 0, Ch i n a
[ Ab s t r a c t ] Ob j e c t i v e To a s s e s s t h e c h a n g e s o f c e r e b r a l h e mo d y n a mi c s i n p a t i e n t s wi t h mo d e r a t e a n d s e v e r e c a r o t i d a r t e r y
【 中 图 分 类 号 】 R4 4 5 . 1 【 文 献 标 识 码 】 A 【 文章编号】 l 6 7 3 — 5 1 1 0 ( 2 O 1 7 ) l 2 - 0 0 5 0 — 0 2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血流动力学障碍 1 期其他测定指标:血流动力学障碍 1 期时 CBF 通常在正常范围,CBV 升高,OEF 正常。 CBV 和 CBF 比值即血管平均通过时间( mean transit time,MTT),也 许比单纯的 CBV 能更好地定义血流动力学障碍。 现在可以 用 PET、 SPECT、 MRI 定 量 或 半 定 量 脑 组 织 局 部 CBV 和 CBF[2] 。
中华脑科疾病与康复杂志(电子版)2013 年 8 月第 3 卷第 4 期 Chin J Brain Dis Rehabil (Electronic Edition),August 2013,Vol.3,No.4
·257·
小于药物治疗[5] ,该类手术的成本效益备受质疑[6] ;(2) 虽 然有证据表明 CEA 可以显著降低狭窄同侧的卒中风险[4] , 但迄今为止,尚无血管内支架使非症状性颈内动脉狭窄的患 者受益的明确证据。 而且手术或血管造影都是有创操作,有 一定并发症的风险,临床实践中不可能对每例患者都进行手 术;( 3) 目前认为栓塞是颈内动脉狭窄导致卒中的主要机制, 而非血流动力学障碍。 有研究发现,对非症状性颈内动脉狭 窄患者而言,与 CVR 障碍相比,栓子信号是更强的卒中预测 因子[7] 。 对于这部分患者,积极的药物治疗、稳定斑块,也可 以有效地预防卒中的发生,而不一定要采取手术治疗。
(二) 脑血流动力学障碍 2 期的评价方法和观测指标 脑血流动力学障碍 2 期,理论上小动脉已达最大扩张, CBF 开始下降,脑组织只能通过提高 OEF 来摄取更多的氧, 维持脑 功 能。 关 于 OEF 的 测 定 目 前 主 要 通 过 PET 进 行 评价。 三、评估颈内 动 脉 狭 窄 或 闭 塞 患 者 血 流 动 力 学 状 态 的 意义 1.非症状性颈内动脉狭窄 CVR 检测的意义:非症状性 颈内动脉狭窄患者的管理措施,目前争议颇多。 一部分学者 认为应当进行血流重建手术,预防卒中的发生;另一些作者 则认为,该类手术效果并不明显,效益风险比不高,没有必要 实施。 前者强有力的证据为:(1)大量随机对照研究证明,颈 动脉内膜剥脱术(carotid endarterectomy,CEA) 可以显著降低 CAS 患 者 的 卒 中 风 险[4] 。 非 症 状 颈 内 动 脉 手 术 试 验 (asymptomatic carotid surgery trial ,ACST) 证明手术可以使 5 年内卒中的风险下降 5畅4%。 (2) 一些初步研究已经证明血 流动力学评价方法可以区分出颈内动脉狭窄性疾病患者卒 中高风险的亚组患者。 反对者的理由有:(1) 不加任何干预 措施,非症状性颈内动脉狭窄患者继发缺血性脑血管事件的 发生率并不高,仅为 3畅125%。 对此采取手术措施,收益似乎
DOI:10畅3877 /cma.j.issn.2095-123X.2013.04.009
作者单 通讯作
位者万::方5高1数0庆2据6春0 ,E广ma州il:医qc科ga经
内科
勒超声( transcranial Dopplar ,TCD) 测定颅底动脉的血流速 度,代替 CBF。 因为小血管刺激剂的应用对颅底动脉的管径 影响不大,血流速度的变化可反映血流量的改变。
2.CVR 功能检测中小动脉扩张或收缩的刺激因素[3] : (1) 小 动 脉 收 缩 的 刺 激 因 子 为 降 低 动 脉 血 的 CO2 分 压 (PaCO2 ):过度通气,呼出更多的 CO2 ,降低 PaCO2 ,产生低碳 酸血症。 (2)小动脉扩张的刺激因子:①升高 PaCO2 :夹闭鼻 孔、主动屏气或吸入不同浓度(2%、3%、4%、5%和 7%) 的 CO2 混合气体,提高 PaCO2 ,产生高碳酸血症;②静脉注射乙 酰唑胺:乙酰唑胺 1 g 溶于 10 ml 生理盐水,静脉注射,抑制 碳酸酐酶。 该法提高 CBF 程度强于吸入 5%CO2 混合气体。 (3) PaCO2 改变的检测方法:①红外线 CO2 气体分析仪监测 呼气终末呼出气体的 CO2 分压( ETCO2 ),代替 PaCO2 ;②直 接监测动脉血中气体分压( PaCO2 ,PaO2 等);③监测颈静脉 血中 CO2 分压( PjvCO2 ):该种方法最能反映脑织织中的 CO2 分压,结果最为客观。
·256·
中华脑科疾病与康复杂志(电子版)2013 年 8 月第 3 卷第 4 期 Chin J Brain Dis Rehabil (Electronic Edition),August 2013,Vol.3,No.4
· 综述·
颈内动脉狭窄和闭塞的脑血流动力学评价及其临床应用
樊静 张伟劲 高庆春
颈动脉粥样硬化( carotid artery atherosclerosis ,CAS) 是最 常见的动脉粥样硬化,15% ~20%的缺血性卒中的发生与其 有关[1] 。 传统的影像学评估多注重动脉狭窄程度和斑块稳 定 性, 对 狭 窄 下 游 的 血 流 动 力 学 , 尤 其 是 脑 血 管 储 备 (cerebrovascular reserve ,CVR)关注不足。 而脑组织缺血或者 有梗死灶形成,是脑循环灌注不足的直接结果。 因此,在评 价血管狭窄形态学改变的基础上,系统观察狭窄导致的脑血 流动力学改变和 CVR 功能,对缺血性卒中的诊断治疗和有 效预防有重要价值。
另一方面,尽管栓塞被认为是颈内动脉狭窄所致卒中的 主要机制,但研究发现存在栓子信号的患者太少[11] ,颈内动 脉狭窄导致卒中的发生是栓子与血流动力学障碍共同作用 的结果[12] 。 对于这部分非症状性颈内动脉狭窄的患者,进 行相应的血流动力学评估具有十分明显的临床价值。
2.非症万状方性数颈据内动脉闭塞 CVR 检测的意义:同非症状
一、脑血流动力学障碍分期 当脑动脉狭窄在一定范围内,狭窄部位后的脑灌注压无 明显改变,脑血流量(cerebral blood flow,CBF) 和脑组织的氧 摄取分数( oxygen extraction fraction ,OEF) 均在正常范围,此 时认为处于血流动力学障碍 0 期。 若动脉狭窄继续加重,狭 窄后脑组织灌注压开始下降,细小动脉血管扩张,以降低循 环阻力,CBF 尚维持在正常范围。 但由于阻力血管扩张,脑 血容量( cerebral blood volume ,CBV)会增加,平均循环时间也 会延长,此时称为血流动力学障碍 1 期,又称为脑血流自动 调节期。 如果这些代偿措施尚不能代偿脑组织血液供应,脑 灌注压下降严重,阻力血管舒张功能耗竭,CBF 下降明显,此 时 OEF 明显升高,以维持脑氧代谢和脑功能,这称为血流动 力学障碍 2 期。 以此为基础,脑血流动力学检测评价的方法可基本分为 两类:一是检测和评价血流动力学障碍 1 期,脑细小动脉扩 张和收缩的储备能力。 方法学上又可分为两种。 一种是使 用小动脉扩张或收缩的刺激剂,观察使用前后 CBF 的变化, 评价小动脉扩张或收缩的储备能力;另一方法是利用各种脑 血流灌注成像方法,直接观察 CBV 的改变,因为 CBV 一定意 义上可代表脑细小动脉的扩张程度。 第二类则是观察和评 价血流动力学障碍 2 期,局部脑组织 OEF 改变的程度。 二、脑血流动力学障碍的评价方法和指标 (一)脑血流动力学障碍 1 期的评价方法和观测指标 1.CVR 功能检测:CVR 主要根据血管刺激剂应用前后 脑血流的变化,评价脑细小动脉在刺激剂的作用下,继续扩 张或收缩的能 力 和 范 围, 即 细 小 动 脉 扩 张 和 收 缩 的 储 备 能 力。 其中脑血流的测定方法可有两种:一是直接测定脑组织 局部血 流 量, 如 正 电 子 放 射 断 层 造 影 术 ( 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 PET ), Xenon 为 基 础 的 技 术 和 磁 共 振 成 像 (magnatic resonance imaging ,MRI) 技术[2] ;二是用经颅多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