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物理作业少学时
少学时大学物理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教学改革

少学时大学物理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教学改革1. 引言1.1 少学时大学物理教学存在的问题在当前大学物理教学中,少学时已经成为了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
少学时大学物理教学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传统课堂教学模式的局限性导致了学生对于物理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有所不足。
传统的课堂教学往往以教师为主导,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缺乏互动和参与的机会,导致学生对物理知识的记忆和应用能力不足。
学生参与度不高也是少学时大学物理教学中的一个问题。
由于课时有限,教师往往无法给予每个学生充分的关注和指导,导致学生对于学习的积极性和投入度不高,学习效果不佳。
大学物理知识点过于繁杂也是一个问题。
由于课时有限,教师往往只能涉及物理知识的表面内容,深层次的理解和探讨往往被忽视,导致学生对物理知识的掌握不够深刻。
实践教学不足也是一个突出的问题。
大学物理课程往往缺乏实践性强的教学环节,导致学生对物理知识的应用能力和实践能力有所欠缺,无法将理论知识与实际问题联系起来,缺乏实践能力。
少学时大学物理教学存在的问题主要集中在传统课堂教学模式的局限性、学生参与度不高、知识点过于繁杂和实践教学不足等方面。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需要进行教学改革,探索更加有效的教学模式和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加强对于实践教学的重视,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2. 正文2.1 传统课堂教学模式的局限性传统课堂教学模式在大学物理教学中存在着许多局限性。
这种模式注重教师的讲解,学生被passively 接受知识,缺乏互动和思辨的机会。
学生们往往只是被动地听课和记笔记,缺乏自主学习和思考的空间。
传统课堂教学模式过多强调知识点的传授,而忽视了学生对物理概念的理解和应用能力的培养。
学生们可能会记住很多公式和定理,但却不懂得如何将它们应用到实际问题中去解决。
传统教学模式的缺点还包括教学内容过于单一、教学方法单一、学生主体性不够等问题。
这些限制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使得大学物理教学的效果大打折扣。
大学物理(少学时)第9章电磁感应与电磁场课后习题答案

9-1两个半径分别为R 和r 的同轴圆形线圈相距x ,且R >>r ,x >>R .若大线圈通有电流I 而小线圈沿x 轴方向以速率v 运动,试求小线圈回路中产生的感应电动势的大小. 解:在轴线上的磁场()()22003322222IR IR B x R x R xμμ=≈>>+32202xr IR BS πμφ==v xr IR dt dx x r IR dt d 422042202332πμπμφε=--=-=9-2如图所示,有一弯成θ 角的金属架COD 放在磁场中,磁感强度B ϖ的方向垂直于金属架COD 所在平面.一导体杆MN 垂直于OD 边,并在金属架上以恒定速度v ϖ向右滑动,v ϖ与MN 垂直.设t =0时,x = 0.求当磁场分布均匀,且B ϖ不随时间改变,框架内的感应电动势i ε.解:12m B S B xy Φ=⋅=⋅,θtg x y ⋅=,vt x =22212/()/i d dt d Bv t tg dt Bv t tg εϕθθ=-=-=⋅,电动势方向:由M 指向N9-3 真空中,一无限长直导线,通有电流I ,一个与之共面的直角三角形线圈ABC 放置在此长直导线右侧。
已知AC 边长为b ,且与长直导线平行,BC 边长为a ,如图所示。
若线圈以垂直于导线方向的速度v 向右平移,当B 点与直导线的距离为d 时,求线圈ABC 内的感应电动势的大小和方向。
解:当线圈ABC 向右平移时,AB 和AC 边中会产生动生电动势。
当C 点与长直导线的距离为d 时,AC 边所在位置磁感应强度大小为:02()IB a d μπ=+AC 中产生的动生电动势大小为:xr IRx vC DOxMθBϖv ϖ02()AC AC IbvBl v a d μεπ==+,方向沿CA 方向如图所示,在AB 边上取微分元dl ,微分元dl 中的动生电动势为,()AB d v B dl ε=⨯⋅v v v其方向沿BA 方向。
高职高专类学生学习《大学物理》的困难原因及对策研究

高职高专类学生学习《大学物理》的困难原因及对策研究【摘要】高职高专类学生学习《大学物理》是一个普遍存在困难的问题。
本文通过对困难原因及对策的研究,分析了学生学习困难的主要原因:课程内容难度大、学生基础薄弱、学习方法不当、缺乏学习时间和精力。
为解决这些问题,提出了针对性的对策:加强课程内容解释和理解、提供个性化辅导和指导、引导学生采用科学有效的学习方法、合理规划学习时间和精力。
通过实施这些对策,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大学物理》课程,提高学习效率和成绩。
展望未来,希望学生们能够积极面对困难,努力克服学习难题,取得更好的学业成就。
【关键词】关键词:高职高专类学生、大学物理、困难原因、对策研究、课程内容、学生基础、学习方法、学习时间、学习精力、个性化辅导、科学有效学习方法、合理规划、总结分析、未来展望。
1. 引言1.1 研究背景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高职高专类学生越来越多地选择学习《大学物理》这门课程。
这些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往往面临着诸多困难和挑战。
为了更好地解决这些问题,有必要对高职高专类学生学习《大学物理》的困难原因及对策进行深入研究和探讨。
高职高专类学生学习《大学物理》的困难主要体现在课程内容难度较大、学生基础薄弱、学习方法不当以及缺乏足够的学习时间和精力等方面。
这些问题导致了学生学习压力增大,学习效果不佳的情况时有发生。
对于高职高专类学生学习《大学物理》的困难原因进行深入分析并提出有效的对策,不仅有助于帮助学生克服困难,提高学习效果,还能进一步促进我国高等教育教学水平的提高。
本研究将针对这些问题展开详细的探讨与研究,以期为高职高专类学生学习《大学物理》提供有益的借鉴和参考。
1.2 目的和意义《大学物理》是高职高专类学生学习的一门重要专业课程,但是许多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会遇到各种困难和挑战。
本文旨在对高职高专类学生学习《大学物理》的困难原因进行深入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研究,旨在帮助学生掌握更有效的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提升学习成绩。
少学时大学物理教学改革的探索

学 、 磁 学 、 学 和 近 代 物 理 等 。 实 际 教 电 光 在 内 容 , 对 现 代 科 技 中广 泛 应 用 的 量 子物 而 理 和 相 对 论 的 内 容 涉 及 很 少 ( 般 只有 4 一 ~
( ) 合 农 业 类 专 业 , 强 物 理 学 前 沿 2结 加 例如 , 农 学 专 业 , 们 在 流 体 力学 部 对 我
展大 有裨益 的。 区 的 学 生 甚 至 高 中 未 学 物 理 , 生 对 物 理 学 概 念 的 理 解 以 及 对 公 式 的 掌 握 都 有 一 定 的
困难 。
象等。 在热 学 部 分 介 绍 了耗 散 结 构 理 论 。 对
部 分 , 部 分 是 生 命 体 本 身 由 于 运 动 等 发 一 热 过程 所 产 生 的 熵 增 加 , 一 项 恒 为正 , 这 另
一
( ) 业 类 学 生 数 理 基 础 一 般 , 分 地 于 一 个 生 命 体 来 说 , 的 变 化 可 以 分 为 两 4农 部 熵
部分 是生 命 体 与外 界 交换 物 质和 能 量 引
( 0 0 版 ) 中的 建议 学 时 数( 2 学时 ) 差 2 1年 》 16 相 较 大…。 当 前 农 业 院 校 、 业 科 学 快 速 发 在 农 展 的 背 景 下 , 学 物 理 却 面 临 前 所 未 有 的 大
学 中 , 大 部 分 课 时 用 来 讲 解 经 典 物 理 的 和 现 代 科 技 应 用 等 方 面 的 内 容 介 绍 。 绝
的 通 识 性 必 修 基 础 课 。 者 所 属 的 华 中农 作
业 大 学 大 部 分 专 业 都 开 设 了 大 学 物 理 课
分 介 绍 了 生 物 大 分 子 的 高 速 离 心 分 离 技
高等院校少学时大学物理教学方法的探讨

高等院校少学时大学物理教学方法的探讨作者:贺健张庆国陈庆东来源:《教育教学论坛》2013年第03期摘要:为了提高少学时大学物理教学的教学质量,根据教师多年来的教学经验,总结了以往教学的优缺点,讨论了在大学物理教学过程中的方法,为真正提高少学时大学物理教学效果提供了参考。
关键词:大学物理;教学方法;教学效果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03-0078-02一、引言大学物理学是一门重要的通识性必修基础课程,力、热、声、光、电等内容在各个学科中都有广泛的应用。
在高等院校中开设大学物理课程,其教学目的是使学生对物理学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有比较系统的认识和理解,增强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探索和创新意识,提高科学素养,树立科学的世界观[1]。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物理学与各学科间相互交叉、相互渗透日益密切,物理学将为学生适应现代科学技术发展在专业领域中有所发现、有所创造、有所前进打好基础。
通过大学物理课程教学,应注重培养学生以下素质:1.求实精神——通过大学物理课程教学,培养学生追求真理的勇气、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和刻苦钻研的作风。
2.创新意识——通过学习物理学的研究方法、物理学的发展历史以及物理学家的成长经历等,引导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激发学生的求知热情、探索精神、创新欲望以及敢于向旧观念挑战的精神。
3.科学美感——引导学生认识物理学所具有的明快简洁、均衡对称、奇异相对、和谐统一等美学特征,培养学生的科学审美观,使学生学会用美学的观点欣赏和发掘科学的内在规律,逐步增强认识和掌握自然科学规律的自主能力。
然而,对于农林类专业的学生(包括农学、林学、食品、动科等),大学物理学时相对较少,我校理论教学48学时,实验教学32学时,共80学时,理论学时和实验学时都不足理工科学生课时的一半。
因此学生对该课程的认识不足,学习兴趣不高;而且这些学生高考录取分数较低,数学物理基础不是特别好;最后是大学物理学用到很多高等数学知识,而很多学生刚学习完一学期高等数学,对高等数学知识的欠缺和不牢固是影响学生学习成绩的另外一个重要因素。
少学时大学物理课程的教学研究

学 中应 采用 启发 式 、互动式 、讨 论式 的教 学方
在 学时安 排上 ,对于 中学早 已接 触过 的物 法 ,采 用课 堂教 学和 自学相 结合 的方式 ,以便
理概念 、定律不 再 花费过 多时 间重复 ,而把 重 激 发学 生学 习兴趣 和求 知 欲望. 如热力 学第 二
点放在对 这些概 念 、规律 的理解 上 ,直接利 用 定 律部 分 的内容 ,布 置给学 生课 后 自学 ,学 习
高等数 学 中的微 积分 、矢 量等方 法来研 究物 理 成 果 以论 文 的形式 提交. 自学过 程 中 ,锻炼 了
问题 .这 样 ,不 仅节 省 了时 间 ,使 得所 学 内容 学 生查 资料 、 学 习 、讨 论 及 撰 写 论 文 的 能力 , 重 点突 出 ,并使 学生对 大 学物理 的分析 研究 方 效 果很好 . 法得 到 了更 加深 刻 的理 解. 例如力 学部 分 ,对 3 改善 考核 模式 于中学 明确 的物 理概念 如参 照系 、坐标 系 、位 考核是 教 学 中的重要 环节 ,考 试成绩 的评
采用专题讲座的形式进行 ,这样既保障了对重 出隐 含其 中 的物理观 念 ,展示 在物理 概 念和规 点内容的详细讲解 ,又使得学生能在专题讲座 律发 现 、发 展 中那些 生动 的 、富有创 造气 息 的 中学 习到 系统 的物 理知识 、物理 前 言及现代 科 思维过 程 ,注重 对学 生物 理思 维方法 培养 ,教
解大 学物理课 程 内容多 、课程 难 、学时 少与 内
大学 物理课 程 自学 时数减 到 6 4学时 以来 ,
容枯 燥等矛盾 .对 于课 程 内容 中重要 的推 导过 课程教 学从 教材 、教 学 内容 、教 学 手段 、教 学 程和 演算过程 ,还 必须采 用传统 板 书的方式 进 方法及 考 试 模 式 进 行 了积 极 的探 索. 实 践 表
唐山学院少学时大学物理教学改革实施方案

物理学是自然科学和工程技术发展的基础,是科技创新的源泉。
大学物理是各工科专业的一门公共基础课,也是一门重要的必修课程。
大学物理的教学目标不仅仅是为学生学习专业课打好必要的物理基础,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现代的、科学的自然观、宇宙观和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培养学生的探索、创新精神,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和科学研究方法。
大学物理由于理论性强,内容抽象,涉及面广,不仅涉及到物理知识,而且涉及到许多大学生刚刚接触到的高等数学知识,使之成为众多课程中学习难度较大的一门课程;另一方面,由于各专业学生物理基础参差不齐,导致教与学陷入困境。
为解决这一矛盾,国内外各高校纷纷进行了教学改革。
有的采用在同一个班级按照学生学习能力的差异实施分层次教学,有的采用将全校同一年级各专业学生按物理基础的不同,分为A、B、C三个层次实施分层次教学。
但是以上两种方法实施难度大。
在同一个班级按照学生学习能力的差异实施分层次教学,课堂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很难兼顾,考核标准不一样对学生也不公平;将同一年级各专业学生打乱原来班级,按物理基础不同分成A、B、C三类分班教学,排课困难,搅乱了教学秩序。
为强化学生实践能力、职业能力和创新意识,培养综合素质高、基础扎实、知识面较宽、实践能力强,具有创新精神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凸显服务一线的应用型人才培养特色,我院修订了本科专业培养方案。
在新的本科专业培养方案下,各专业重新制定了大学物理教学计划,将大学物理的授课学时锐减为94学时或80学时。
那么,如何在这么少学时的基础,使学生掌握这门课程,更好地为学生的后期学习和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就成了每个从事大学物理教学工作的教师需要认真思考和研究的问题,大学物理的教学改革势在必行。
通过走访相关专业教研室,了解不同专业后续课程对物理有关知识点的需求;通过对不同专业、不同年级学生的学习现状、学习内容、学习中的重点难点的调研;通过学习调查国内外高校大学物理课程教学及改革情况;结合本院新的本科专业培养方案和学时安排以及人才培养目标,我们在大学物理的教材、教学大纲、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进行了改革。
少学时大学物理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教学改革

少学时大学物理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教学改革1.学时不足大学物理课程的学时通常比较紧张,相对来说比较短。
学生在有限的学时内需要学习大量的知识和内容,因此往往会导致学习压力大,理解不够深入,甚至出现过度应试的情况。
学时不足也严重制约了老师在课堂上对知识的传授和讲解,无法给予学生足够的时间去消化和吸收所学的内容。
2.教学内容滞后由于物理学的发展日新月异,教学内容也在不断更新和演进。
传统的大学物理教学内容往往滞后于最新的科学发展,导致学生所学的知识与实际应用有一定的脱节。
这不仅影响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也影响了学生对物理学科的理解和认识。
3.教学方式单一传统的大学物理教学往往采用“一刀切”的教学方式,即老师在课堂上大量的讲解知识,学生在课后进行习题练习。
这种教学方式不能满足学生的不同学习需求,也不能引发学生的主动学习兴趣和动力。
需要对教学方式进行改革,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二、教学改革方案针对学时不足的问题,我们可以通过增加学时的方式来解决。
可以对物理课程进行分层设置,把原本压缩在一学期的课程改为两个学期来完成,这样可以有效缓解学时不足的问题,也可以给学生更多的时间来理解和消化所学的知识。
针对教学内容滞后的问题,我们可以通过更新教学内容来解决。
针对物理学科最新的发展,可以及时更新教材和教学大纲,保证所学内容与实际应用的紧密联系。
也可以通过引入最新的科研成果和实验数据来提高教学内容的新颖性和前沿性。
针对教学方式单一的问题,我们可以通过多元化的教学方式来解决。
可以采用讲授、实验、讨论、研讨、案例分析等多种教学手段,让学生在积极参与的过程中学习和掌握物理知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也可以开展与现实生活和实际应用相关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将所学知识与实际问题联系起来,增强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创新能力。
三、教学改革的意义通过对少学时大学物理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教学改革的探讨,我们可以看到教学改革对于大学物理教学的意义和作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安庆师范学院理科非物理专业
大学物理(少学时)作业本
姓 名
学 号
班 级
物理与电气工程学院大学物理教研室编制
2011年8月
习题一
1-6 一艘正在行驶的快艇,在发动机关闭后,有一个与它速度方向相反的加速度,其大小与它的速度平方成正比,即:2kv dt
dv -=,式中k 为常数。
试证明快艇在关闭发动机后又行驶x 距离时的速度为kx e v v -=0,其中v 0是发动机关闭时的速度。
证明:
1-10 在相对于地面静止的坐标系内,A 、B 两船都以12-⋅s m 的速率匀速行驶,A 船沿x 轴正向,B 船沿y 轴正向。
今在A 船上设置与静止坐标系方向相同的坐标系(x 、y 轴的单位矢量分别用i 、j 表示),那么从A 船看B 船,它对A 船的速度为多少?
习题二
2-10 井水水面离地面2m ,一人用质量为1kg 的桶从井中提10kg 的水,但由于水桶漏水,每升高0.5m 要漏去0.2kg 的水。
求水桶匀速地从井中提到地面的过程中人所做的功。
2-21 质量为m 的小球自斜面高度为h 处自由下落到倾角为30°的固定光滑斜面上。
设碰撞是完全弹性的,求小球对斜面的冲量大小和方向。
习题三
3-5 一根长为l ,质量为m 的均匀直棒可绕其一端,且与棒垂直的水平光滑固定轴转动。
抬起另一端使棒向上与水平面成60°,然后无初转速地将棒释放。
已知棒对轴的转动惯量为231ml ,设l =1m ,求:
⑴ 放手时棒的角加速度。
⑵棒转到水平位置时的角速度。
3-10 如题3-10图所示,在光滑水平面上,质量为M 的小木块系在劲度系数为k 的轻弹簧一端,弹簧的另一端固定在O 点,开始时,木块与弹簧静
止在A 点,且弹簧为原长l 0。
一颗质量为m 的子弹以初速度v 0击入木块并嵌在木块内。
当木块到达B 点时,弹簧的长度为L ,且OB ⊥OA 。
求木块到
达B 点时的速度。
题3-10图
习题四
4.4 一个观察者测得沿长度方向匀速运动着的米尺的长度为m
5.0,则此米尺以多大的速度接近观察者?
4.11 设电子静止质量为e m ,将一个电子从静止加速到速率为c 6.0(c 为真空中光速),问需作多少功?
习题五
5.8 如果一瓶氦气和一瓶氧气的温度相同,已知氦气分子的平均平动动能为
J 21108.5-⨯,试求:(1)氧气分子的平均平动动能和均方根速率;(2)氧气的温度。
5.9对于单原子分子理想气体,下面各式分别代表什么物理意义?
(1)
RT 2
3: (2)KT 2
3: (3) R 25: (式中:R 为摩尔气体常数,T 为气体的热力学温度)。
习题六
6.4 在题6-4图中,一定量理想气体从体积1V 膨胀到体积2V 分别经历的过程是:等压过程B A →;等温过程C A →;绝热过程D A →,它们中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