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红土镍矿中提取镍钴铁的新工艺研究

合集下载

红土镍矿酸浸液直接萃取提镍新技术

红土镍矿酸浸液直接萃取提镍新技术

中南大学 稀有金属冶金研究所
混合萃取剂协同萃取效应
表1 混合萃取剂的协同效应 编号 1 2 3
萃取剂A浓度(mol/L)
萃取剂B浓度(mol/L) ENi (%) DNi
0.20
0 2.49 0.026
0
1.0 0.33 0.003
0.20
1.0 94.29 16.51
料液:Ni1.836 g/L, Al 33.22 g/L, Fe 0.179g/L,pH=3.02; 相比O/A=1/1;振荡时间 10 min; 萃取温度T=25℃ .
3.1 直接萃镍连续运转扩大试验(混合室 1.2L)
中南大学 稀有金属冶金研究所
图9 连续运转扩大试验现场
5级萃取 , 2级洗涤,3~4级反萃,2~3级反洗,1级皂化; 萃取槽混合室体积:1.2L
3.1 直接萃镍连续运转扩大试验(混合室 1.2L)
中南大学 稀有金属冶金研究所
★堆浸液连续稳定运行5天, 典型的萃余液和反萃液取样分析结果:
[Ni]a (g/L)
6.0 4.0 2.0 0.0 0.0 0.2 0.4 0.6 0.8 1.0 1.2 1.4 [Ni]o (g/L)
图6 Ni2+的反萃等温线
反萃剂:0.5mol/L H2SO4; 有机相:45%HBL110-55%磺化煤油, Ni 4.876g/L; 温度:30℃
2. 直接萃取提镍的技术基础
料液成分 (g/L)
萃余液成分 (g/L) 反萃液成分 (g/L) 萃取率(%) 除杂率(%)
33.39 0.0052 >98.0 ---
0.0065 0.0090 -82.85 -99.99
3.1 直接萃镍连续运转扩大试验(混合室 1.2L)

红土镍矿中回收镍的工艺研究进展

红土镍矿中回收镍的工艺研究进展

引言
随着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需求,资源不断地消耗。人们对 化工产品的需求量越来越大,化工产品更是走入了人们的日常 生活,尤其是不锈钢产品,更是推动了对镍的需求增量。
1 红土矿的分布状况及镍资源的简介
①红土镍矿床的结构分布。红土镍矿床总共有三层,最 上面一层为褐铁矿层,这一层当中铁和钴的含量比较高,镍的 含量比较低,由于上脚面长期受到风化侵蚀,铁元素在此的化 合物氧化以后形成了红褐色的氧化铁,中间层的各类元素含量 分布比较均匀,也称之为过渡层,最底层硅镁的含量特别高, 而镍元素也主要分布在这一层,对镍元素的提取也主要是对这 一层进行开采。②镍金属的应用和分布情况。由于镍这种金属 元素具备了许多良好的化学性质,比如捏金属具有很好的延展 性,较强的化学稳定性,能够适应于高强度的机械作业,有很 好的机械性能。镍金属元素含有两类,主要分布于陆华矿床和 红土镍矿当中,在过去对镍资源的开采过程中,主要是针对锍 化矿进行开采,传统的硫化矿提取工艺具备了成熟的条件,所 以有近60%的镍产量来源于硫化矿,随着人们对这一资源的不 断开采,也使得硫化矿资源日益枯竭,可供人们消耗的硫化矿 资源已经十分有限了。随着人们对红土镍矿资源的进一步认 识,发现这一资源分布广泛,并且镍含量丰富,对其进行开 采,不需要花费太高,现代技术的进步也使得冶炼工艺日趋成 熟,所以许多工业厂商和企业选择利用红土镍矿进行镍的提 取,能获得更高的回收镍[1]。
工业与信息化
TECHNOLOGY AND INFORMATION
红土镍矿中回收镍的工艺研究进展
庞宝龙 吉恩镍业电解厂 吉林 吉林 132311
摘 要 镍作为不锈钢产品的主要材料已经被广泛地应用到我们的日常生活了,随着对硫化矿资源的开采,资源越 来越短缺,因此从红土矿中提取镍将是未来的主要发展方向,采用不同的处理工艺对捏的回收有着重要的影响。本 文通过介绍镍的回收工艺,镍的化学原材料的各类属性,更熟悉方便从红土矿中回收镍,为企业经济效益的提升带 来重要的参考。 关键词 红土镍矿;镍回收;工艺

红土镍矿有机酸浸提取镍钴的研究

红土镍矿有机酸浸提取镍钴的研究

红土镍矿有机酸浸提取镍钴的研究随着世界镍需求的不断上升和硫化镍矿资源的逐渐枯竭,对于红土镍矿的研究要求迫切。

国内对于红土镍矿处理工艺的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

本文针对低品位褐铁矿型红土镍矿研究了有机酸直接浸出新工艺及其机理。

对红土镍矿工艺矿物学、浸出反应理论基础和热力学、浸出体系的选择、浸出过程各工艺参数的优化选择、镍、钴浸出动力学以及有机酸再生循环利用等方面进行了系统的分析和阐述。

原矿工艺矿物特性研究表明:红土镍矿主要矿物成分为针铁矿和三水铝石。

69.92%的镍赋存在针铁矿中,另外有13.53%存在于锰矿中。

镍主要以类质同象形式点状分布于针铁矿中,与铁、铝等金属的赋存矿物紧密相连。

43.08%的钴主要以氧化物形式存在,并有29.23%赋存于高价态的锰矿物中。

有机酸浸出理论研究结果表明:柠檬酸—氟化氢铵联合浸出体系基于两者之间的协同浸出效用。

氟化氢铵的水溶液呈酸性,破坏粘土矿物的层状硅酸盐骨架。

柠檬酸具有较强的酸性和还原性,它能溶解部分针铁矿与碳酸盐,并可还原高价锰矿物,使束缚在里面的镍、钴等的氧化物裸露或游离出来。

此外,柠檬酸具有较强螯合能力,反应时柠檬酸离解出来的酸根配位体能迅速与从矿物晶格中游离出来的Ni<sup>2+</sup>、Co<sup>2+</sup>反应,生成稳定的镍、钴柠檬酸配合物,使镍、钴转移到溶液中。

金属-H<sub>2</sub>O体系Eh-pH图表明:FeOOH在碱性条件下是比较稳定的,只有pH≤6.51,Eh=—0.4402~0.7708V时,才开始溶解,转化为Fe<sup>2+</sup>;当pH≤6.233时NiO在水溶液中转变为Ni<sup>2+</sup>;CoO在pH=7.51时开始转变为Co<sup>2+</sup>。

红土镍矿中有价金属提取工艺研究

红土镍矿中有价金属提取工艺研究

红土镍矿中有价金属提取工艺研究红土镍矿是一种重要的镍资源,其中含有丰富的有价金属。

提取红土镍矿中的有价金属是一项关键的工艺研究,本文将探讨红土镍矿中有价金属的提取工艺。

一、红土镍矿中有价金属的提取意义红土镍矿是一种重要的镍资源,其中含有镍、铜、钴等多种有价金属。

这些金属在现代工业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广泛用于电子、航空航天、化工等领域。

因此,提取红土镍矿中的有价金属具有重要的经济意义和战略意义。

二、红土镍矿中有价金属的提取工艺1.酸浸法酸浸法是目前应用较广泛的红土镍矿提取工艺之一。

该方法利用酸性溶液将红土镍矿中的有价金属溶解出来,再进行沉淀、过滤等工艺步骤,得到目标金属的溶液。

酸浸法具有工艺简单、效率高的特点,但也存在酸耗大、环境污染等问题。

2.氧化铵法氧化铵法是另一种常用的红土镍矿提取工艺。

该方法通过将红土镍矿与氧化铵反应,使有价金属氧化并转化为可溶性化合物,再进行分离、浸出等步骤,最终得到目标金属。

氧化铵法具有反应速度快、废气排放少的特点,但也存在设备复杂、耗能高等问题。

3.电解法电解法是一种高效的红土镍矿提取工艺。

该方法利用电解原理将红土镍矿中的有价金属电解出来,通过电解槽、阳极、阴极等设备进行电解反应,最终得到纯净的目标金属。

电解法具有提纯度高、产品质量好的优点,但也存在设备成本高、工艺复杂等问题。

三、红土镍矿中有价金属提取工艺的优化措施为了提高红土镍矿中有价金属的提取效率和经济效益,可以采取以下优化措施:1.工艺改进:通过改进酸浸法、氧化铵法和电解法等工艺,提高金属的溶解率和回收率,减少资源浪费。

2.环境保护:加强废水处理、废气处理等环境保护工作,减少对周围环境的污染。

3.能源节约:优化工艺流程,减少能源消耗,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4.技术创新:引进新的提取技术和设备,提高提取效率和产品质量。

5.资源综合利用:开展红土镍矿中其他有价金属的综合利用研究,实现资源的最大化利用。

四、结论红土镍矿中的有价金属的提取工艺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

(冶金行业)用红土镍矿提取镍金属三种主要工艺

(冶金行业)用红土镍矿提取镍金属三种主要工艺

(冶金行业)用红土镍矿提取镍金属三种主要工艺我国钢铁年产量已连续多年居世界第壹,成为名副其实的世界钢铁大国。

作为衡量世界钢铁强国标志之壹的高性能、高附加值的我国不锈钢年产量2007年已达到720万吨左右,已连续3年居世界首位,其中含高镍的300系列不锈钢产量约占58%左右我国是壹个镍资源相对贫乏的国家,相当大部分依赖进口。

传统的从硫化镍矿中提取镍金属已有近百年历史,工艺成熟,但经百年开采,地球上硫化镍矿资源日渐枯竭,因此用氧化镍矿(俗称:红土镍矿)提取镍金属正逐步成为世界提取镍金属的主流。

我国作为世界镍矿和镍金属进口的第壹大国,针对从镍矿中提取镍金属不同工艺的特点,研究且探索壹条适合我国国情的镍金属生产发展道路,建议政府有关部门制定相应的战略和策略,对确保我国不锈钢和特钢产业持续健康发展必须的镍资源供应具有重大现实意义。

用红土镍矿提取镍金属有三种主要工艺,即湿法冶炼(电解法),火法冶炼(电炉法),火法冶炼(高炉法)。

目前我国新设工业项目已实行环保评估壹票否决制度,因此首先从环保和循环经济方面进行比较:湿法冶炼:壹般红土镍矿含Ni在0.8~3.0%之间,含Co在0.02~0.3%之间,湿法冶炼仅提取其中的Ni和Co,其余近97%部分包含含量较高的Fe(占总量的10~45%%)和少量的Cr全部作为固体废弃物废弃,需建专门场地堆集;湿法冶炼采用液态酸或氨作为Ni、Co的浸出剂,使用后除部分回收利用外,其余均以液态经处理后排放江河或汇入废液潭;湿法冶炼中仍会产生大量的CO2气体排放。

由于生产中产生的固体、液体、气体废弃物不能被循环利用,从而对环境造成极大危害,属三废全排放,因此,在我国没有发展前途。

火法冶炼:无论是电炉仍是高炉,生产中产生的固体炉渣因已经高温煅烧,经干燥研磨即成为低强度的水泥,是水泥生产厂家生产标准水泥时最佳的填充剂,也是砖瓦厂生产砖瓦的优质原料,可100%得到循环使用;另外,高炉生产中使用的冷却水,可建封闭冷却水池循环使用;高炉冲渣水也可沉淀后循环使用。

红土镍矿的选冶提取工艺研究

红土镍矿的选冶提取工艺研究

红土镍矿的选冶提取工艺研究本文主要采用还原焙烧-磁选工艺和常压硫酸浸出工艺处理红土镍矿矿石,对该矿石进行了工艺矿物学研究,并考察了镍、铁湿法浸出分离生产硫酸镍和氧化铁的方案,以及对镍常压酸浸的动力学进行讨论。

对该矿石进行了化学成分、化学物相、X-射线衍射、扫描电镜及能谱微区等工艺矿物学分析,确定了该矿石为含镍的酸性强氧化铁矿石,其中可供选冶提取的组分为镍和铁,品位分别为1.27%和39.93%。

矿石中以褐铁矿为主的氧化铁矿物占矿石总量的近63%。

未发现有独立的镍矿物存在,镍分散在矿石不同的矿物中。

通过还原焙烧-磁选工艺对该矿石进行选矿实验,考察了煤用量、时间、温度等还原焙烧条件,以及磁场强度对镍铁富集提取的影响。

结果表明,在粉煤用量为矿石质量的20%,焙烧温度为1100℃,焙烧时间为2h,磁场强度为1000Oe等条件下,可以获得镍、铁品位分别为1.62%、47.98%的磁选精矿,磁选精矿产率达到75.73%,镍和铁的回收率分别为87.99%和80.02%。

采用“硫酸常压酸浸-黄钠铁矾法沉铁-溶剂萃取工艺”对该矿石进行湿法冶炼实验研究,考察了浸出的时间、温度、液固比、硫酸浓度等浸出条件,沉铁终点pH值,以及萃取有机相组成、pH值、相比和反萃硫酸浓度等萃取条件。

结果表明,镍的浸出率可达91.95%,萃取率和反萃率分别达到99.04%和97.52%,镍总回收率达到86.34%。

在酸法浸出过程中,铁的浸出率达到67.96%,经黄钠铁矾渣沉淀分离,再通过焙烧能够可得到品位55%Fe的氧化铁产物,铁总回收率达到58.42%。

采用收缩未反应核模型对该红土镍矿常压酸浸过程中镍浸出的动力学方程进行拟合,然而使用Avrami方程能得到更好的拟合结果,其结果表明该矿石中镍的常压浸出过程受界面化学反应及固膜扩散的混合控制,镍浸出反应的表观活化能为29.00kJ/mol。

硫酸化氧化焙烧—水浸法从红土镍矿中提取镍钴

硫酸化氧化焙烧—水浸法从红土镍矿中提取镍钴

doi:10.3969/j.issn.1007-7545.2013.07.002硫酸化氧化焙烧—水浸法从红土镍矿中提取镍钴童伟锋,范兴祥,吴晓峰,赵家春,李博捷,吴跃东(昆明贵金属研究所稀贵金属综合利用新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昆明650106)摘要:采用硫酸化氧化焙烧—水浸工艺从高铁低镁的红土镍矿中提取镍、钴,主要研究了硫酸用量、酸化氧化焙烧温度和时间、水浸时间、水浸液固比等因素对镍、钴浸出率的影响。

结果表明,最佳工艺条件为:矿石粒度-1 mm,按酸料比0.54在300 ℃焙烧1 h再升至800 ℃焙烧2 h,水浸液固比3∶1,水浸温度70 ℃,水浸时间2 h,此时镍、钴浸出率分别达到91.00%和91.51%,铁浸出率仅为2.72%。

关键词:红土镍矿;硫酸化焙烧;氧化焙烧;浸出;镍;钴中图分类号:TF815;TF81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7545(2013)07-0000-00Extraction of Ni and Co from Laterite-Nickel Ores with Sulfating and OxidizingRoasting-Water Leaching ProcessTONG Wei-feng, FAN Xing-xiang, WU Xiao-feng, ZHAO Jia-chun, LI Bo-jie, WU Y ue-dong (Kunming Institute of Precious Metals, State Key Laboratory of Advanced Technologies for ComprehensiveUtilization of Platinum Metals, Kunming 650106, China)Abstract: Nickel and cobalt were extracted from laterite-nickel ores containing high iron and low magnesium by “sulfating roasting-oxidizing roasting-water leaching”process. The effects of sulfuric acid consumption, time and temperature of sulfating roasting and oxidizing roasting, leaching time, ratio of liquid to solid (L/S) were investigated.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leaching rate of Ni, Co and Fe are 91.00%, 91.51%, and 2.72%, respectively, under the following optimum conditions including particle size of -1 mm, acid-ore ratio of 0.54, sulfating roasting at 300 ℃ for 1 hour, oxidizing roasting at 800 ℃ for 2 hours, water leaching at 70 ℃ for 2 hours with L/S of 3∶1.Key words: laterite-nickel ore; sulfating roasting; oxidizing roasting; leaching; nickel; cobalt镍是一种用途广泛的金属,世界上70%的镍储量又为红土镍矿[1-2]。

从红土镍矿中提取镍的技术研究

从红土镍矿中提取镍的技术研究

图 3 高压酸浸法原则流程 高压酸浸法处理红土镍矿是从上世纪 50 年 代发展起来的, 一般流程为: 在 250- 270 ∀ 、45MP 的高温高压条件下, 用稀 硫酸将镍、钻等与 铁、铝矿物一起溶解, 在随后的反应中, 控制一定 的 pH 值等条件, 使铁、铝和硅等杂质元素水解进 入渣中, 镍、钻选择性进入溶液。浸出液用硫化氢 还原中和、沉淀, 得到高质量的镍钻硫化物, 再通 过传统的精炼工艺配套产出最终产品[ 9] 。 高压酸浸法最大的优点是钴的浸出率高, 可 达 90% 以上, 大大高于其他流程[ 9] 。但这种工艺
中图分类号: T F815
文献标识码: A
The Current Situation and Prospects of the Process and Technology of Nickel Extraction from Laterite- nickel ore
ZH OU Xiao- w en1, ZHAN G Jian- chun1, 2, LU O X ian- ping1, 3 ( 1. Jiangx i Uni versi ty of Science and T echnology , Ganz hou 341000, Jiangxi , Chi na 2. Sichuan Research Inst it ut e of Non- f err ous Metal s Metall urgy , Chengdu 610081, Sichuan, Chi na 3. Engi neeri ng research center of high- ef f iciency develop ment and ap p lication technology of tungst en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从红土镍矿中提取镍钴铁的新工艺研究
作者:范兴祥, 汪云华, 董海刚, 吴跃东, 李柏榆, 赵家春, 李博捷, FAN Xing-xiang, WANG Yun-hua , DONG Hai-gang, WU Yue-dong, LI Bai-yu, ZHAO Jia-chun, LI Bo-jie
作者单位:昆明贵金属研究所,稀贵金属综合利用新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昆明650106
刊名:
矿冶
英文刊名:Mining and Metallurgy
年,卷(期):2012,21(3)
1.Whittington B I;Johnson J A Pressure acid leaching of arid-region nickel laterite ore.Part Ⅲ:Effect of process water on nickel losses in the residue 2005(3-4)
2.Johnson J A;McDonald R G;Muir D M Pressure acid leaching of arid-region nickel laterite ore Part Ⅳ:Effect of acid loading and additives with nontronite ores 2005(3-4)
3.Whittington B I;McDonald R G;Johnson J A Pressure acid leaching of arid-region nickel laterite ore Part Ⅰ:effect of water quality 2003(1-3)
4.Whittington B I;Johnson J A;Quan L P Pressure acid leaching of arid-region nickel laterite ore Part Ⅱ.Effect of ore type 2003(1-3)
5.Rubisov D H;Papangelakis V G Sulphuric acid pressure leaching of laterites-a comprehensive model of a continuous autoclave[外文期刊] 2000(02)
6.Rubisov D H;Krowinkel J M;Papangelakis V G Sulphuric acid pressure leaching of laterites-universal kinetics of nickel dissolution for limonites and limoniticr saprolitic blends[外文期刊] 2000(01)
7.Rubisov D H;Papangelakis V G Sulphuric acid pressure leaching of laterites-speciation and prediction of metal solubilities "at temperature” 2000(01)
8.Georgiou D;Papangelakis V G Sulphuric acid pressure leaching of a limonitic laterite:chemistry and kinetics
1998(1-2)
9.Mendesa F D;Martins T A H Selective nickel and cobalt uptake from pressure sulfuric acid leach solutions using column resin sorption[外文期刊] 2005(01)
10.Agatzini-Leonardou S;Zafiratos I G Beneficiation of a Greek serpentinic nickeliferous ore Part Ⅱ.Sulphuric acid heap and agitation leaching 2004(3-4)
11.Agatzini-Leonardou S;Zafiratos I G;Spathis D Beneficiation of a Greek serpentinic nickeliferous ore Part
Ⅰ.Mineral processing 2004(3-4)
12.Le L;Tang J;Ryan D Bioleaching nickel laterite ores using multi-metal tolerant aspergillus foetidus organism[外文期刊] 2006(12)
13.Sla L B;Swamy K M;Narayana K L Bioleaching of Sukinda laterite using ultrasonics 1995(03)
14.Valix M;Usai F;Malik R Fungal bio-leaching of low grade laterite ores[外文期刊] 2001(02)
15.Hwa Y L;Sung G K;Jong K O Electrochemical leaching of nickel from low-grade laterites 2005(3-4)
16.Kar B B;Swamy Y V;Murthy B V R Design of experiments to study the extraction of nickel from lateritic ore by sulphatization using sulphuric acid 2000(03)
17.周全雄氧化镍矿开发工艺技术现状及发展方向[期刊论文]-云南冶金 2005(06)
18.王成彦元江贫氧化镍矿的氯化离析[期刊论文]-矿冶 1997(03)
19.何焕华氧化镍矿处理工艺述评[期刊论文]-中国有色冶金 2004(06)
20.陈景友;谭巨明采用红土镍矿及电炉生产镍铁晶粒技术探讨 2008(03)
21.李建华;程威;肖志海红土镍矿处理工艺综述[期刊论文]-湿法冶金 2004(04)
22.范兴祥;汪云华;顾华祥一种转底炉—电炉联合法处理红土镍矿生产镍铁晶粒方法 2007
23.汪云华;范兴祥;顾华祥不同类型红土镍矿的还原—磨选处理方法 2007
25.汪云华;范兴祥;关晓伟一种从红土镍矿中富集镍及联产铁红的方法 2008
26.Wang Yun-hua;Fan Xing-xiang Departemen hukum dan hak asasi manusia R.I.direktorat jenderal hak kenayaan intelektual 2008
27.Wang Yun-hua;Fan Xing-xiang A process for concentration of nickel and joint production of iron/red from nickel laterite 2008
28.Fan Xing-xiang;Wang Yun-hua;Dong Hai-gang Preparation of active magnesium oxide from magnesium sulfate waste liquor 2011
本文链接:/Periodical_ky201203011.aspx。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