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文化基因重建文化自信——关于党校干部培训中的传统文化教育思考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党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思考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党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思考摘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财富,具有深厚的思想内涵和丰富的价值观念。
党校作为党的干部教育培训机构,需要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思想政治教育中,以此增强干部的文化自信和思想深度。
基于此,本文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概念和特征入手,探讨了党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概念及文化功能,并提出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党校思想政治教育文化融合的意义。
关键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党校;思想政治教育;文化自信;思想深度引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瑰宝,是中华民族的精神支柱。
作为党的干部教育培训机构,党校需要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思想政治教育中,以此增强干部的文化自信和思想深度。
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概念及特征(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概念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国民族长期积淀和发展的历史文化遗产,包括语言文字、思想文化、科技哲学、文学艺术、宗教信仰等诸多方面,涵盖了几千年来中华民族的智慧和成果。
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丰富的价值体系,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来源之一。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既有内在的哲学思辨,也有外在的文化符号,对于塑造中华民族的独特性和个性特征,提升文化自信,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因此,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党校思想政治教育中,有利于提高党员干部的文化修养和思想素质,增强他们的文化自信和爱国主义精神。
(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特征1.价值性与稀缺性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特征之一是其价值性与稀缺性。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文明的结晶,其文化内涵和思想精髓,历经时间的考验,具有深刻的价值和智慧。
这种价值和智慧的表达方式,包括诗、词、曲、画等艺术形式,以及儒、道、佛等哲学思想,都是对人类文明发展的宝贵贡献。
同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稀缺性也是其价值的体现。
由于中华民族的历史演变和外部影响,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中已经逐渐失传。
其中一些文化元素,如汉字、京剧、书法等,已成为中华民族文化的独特标识。
谈谈你对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自信的认识

谈谈你对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自信的认识
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自信是当今社会的一个重要任务。
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是我们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深厚的历史底蕴和文化内涵。
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不仅可以增强我们的文化自信心,还可以传承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促进中华民族的文化繁荣发展。
在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方面,我们应该注重传统文化的研究和传承。
要通过各种方式和途径,让更多的人了解和认识传统文化,让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中焕发出新的生命力。
同时,我们也应该积极推广传统文化的精髓,让更多的人受益于传统文化的智慧和思想。
在增强文化自信方面,我们应该坚定文化自信的信念。
要认识到中华民族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我们应该为自己的文化感到自豪,同时也要尊重和欣赏其他民族的文化。
同时,我们也应该在文化创新和文化交流中,不断地吸收和借鉴其他民族的优秀文化,为我们的文化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总之,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自信,是我们每个人的责任和使命。
只有通过不断地学习和探索,才能让我们更好地传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为我们的文化自信注入新的力量。
第1页/ 共1页。
对基层党校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思考

教育博览Education Expo目前基层党校在中华传统文化教育方面存在短板,主要是不够重视、形式单一、考核松散,并不能提高党员对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可程度。
本文通过加强对基层党校传统文化教育的考核力度、丰富传统文化教育方法、建设热烈的传统文化学习社会氛围能够有效解决这些问题,能够为基层党员赋能,让他们学好传统优秀文化,并能够转化为产能。
建立文化自信,实现地区振兴,是目前我国基层建设当中的一项重要内容。
鉴于此,各级党校必须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到教学中,力争培养党员干部综合素养,为基层经济、文化、政治发展赋能。
基层党校需要积极呼应中央号召,抓住传统文化教育抓手,来提升党员的文化素质、爱国主义精神。
一、中华传统优秀文化进入基层党校的必要性(一)丰富党校的教学工作党校教学当中主要围绕党的政策、方针、路线、战略部署、大会精神、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等形成专题研讨、进修班、中青年干部培训班等,可以说教学内容都是偏于党政理论的。
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进来,丰富了党校教学工作内容,能够提高党员干部文化修养、道德水准,利于塑造较为全面的全能型人才。
如《中庸》《大学》等经典,对于党员干部了解自身不足、认知客观世界、提升行政能力都有一定的作用。
像关于格物致知、知至而意诚、意诚而心正、心正而身修、身修而家齐,家齐而治国,这种从个人知识水平积累到国家治理的宏微观关系;像“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这样的高洁的情操;像“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这样的情怀,都足可以让党员干部振聋发聩[1]。
(二)提升党员干部自省能力中华传统文化主要有“以德为本”“君子慎独”“修身养性”“见贤思齐”等积极观点,这些观点都是从个人素养出发去谈治国、治民,虽然具有一定的历史局限性,但仍然可以从不同角度作用于党员干部思想,让他们可以自我对照,去发现自己的不足,能够催人奋进让人精神世界有所提升。
而且丰富的传统文化故事,具有一定的趣味性,能够改善党课气氛,既能让党员干部提高党课吸收效率,同时提高了他们的思想情操,可谓是一举多得。
承文化基因,建文化自信——关于党校领导干部文化自信建设工作探讨

承文化基因,建文化自信 —— 关于党校领导干部文化自信建设工作探讨发布时间:2021-05-20T14:15:47.940Z 来源:《中国教工》2020年第20期作者:高荣荣[导读] 发展文化自信是新时期社会所提出的全新发展要求高荣荣新疆阿勒泰地区青河县综合培训中心新疆阿勒泰 836299摘要:发展文化自信是新时期社会所提出的全新发展要求,而党员领导发挥着重要的主导和引领作用,需要形成良好的文化自信。
党校作为重要的教育基地,在针对党员干部在进行培训的过程中,需要从文化自信角度出发规范开展相关的教育工作,从而培养党干群体形成良好的文化意识,坚定民族自信心。
下面,主要针对党干群体在文化建设方面的具体现状表现进行分析,并根据国家在党干群体方面所提出的素质要求,针对具体的建设工作方法进行有效分析。
关键词:党校;领导干部;文化自信前言:在习近平主席的战略思想指导下,文化自信作为重要的战略方针受到了广泛的推广和应用。
党校作为党干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在针对党干群体开展培训活动的过程中,需要分析其在文化建设方面的具体现状表现,了解所存在的实际问题,并结合实际情况提出科学的建设路径和方法,从而全面提高党干群体的综合素养,助力党干群体的素质实现全面发展,从而更好参与到国家的文化建设工作当中。
一、领导干部文化自信现状分析在文化建设的大背景下,针对党干群体重点加强文化自信有效建设十分关键[1]。
然而,就目前来讲,在党干群体的文化意识培育方面仍然存在着一定问题,整体的文化素养有待进一步建设和提升。
首先,在理论方面的知识储备相对来讲比较薄弱。
一些党干群体因为自身所处的工作岗位特殊,工作任务比较繁忙,所以投入到政治理论学习方面的时间与精力整体来讲比较匮乏,而给党干群体的文化储备和素养建设造成了很大的阻碍。
其次,在党性教育方面,还存在着一定的不合理现象。
党干群体自身所呈现的党性修养具有局限性,而严重影响其在岗位上的工作表现。
同时,在传统文化方面党干群体所具有的文化储备也比较片面,这给其民族文化自信的建设造成了十分不良的影响。
对党校干部培训中的传统文化教育的思考

知识文库 第08期20 对党校干部培训中的传统文化教育的思考郝 珊本文围绕传统文化教育所面临的主要问题、传统文化教育在党校干部培训中的应用两个方面展开讨论,对党校干部培训中的传统文化教育进行了全面分析,同时提出了一些笔者自己的见解,希望能够对今后传统文化教育在党校干部培训中的融入带来一些启发。
在经济日益发展的今天,各种新潮思想开始进入人们的视野当中,海量的信息冲击着人们的思想,其中不免存在一些错误的观点,这对于党员干部的正确发展是十分不利的。
接下来,笔者就这一问题提出一些自己的看法。
1 传统文化教育所面临的主要问题 1.1 传统文化的传承逐渐边缘化今年元宵节,我国各地都举办了十分热闹的灯会,这足以证明了传统文化在我国各个地区所得到的高度认可。
然而不得不承认的是,在全球化发展的今天,各种西方节日也正影响着广大的人民,每逢圣诞节、万圣节等,各种宣传活动络绎不绝,而中秋节、端午节等中国传统节日却并没有得到人们较好的重视,可见西方文化在我国实现了非常大规模的渗透,越来越多的青年以及党员干部开始忽略传统文化,甚至对我国传承已久的传统文化具有嘲讽的态度。
除此之外,相关职能部门对于这一现象也并没有采取有效干预措施,而是任由其发展,眼睁睁地看着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逐渐消失在人们的视野当中,出现传承边缘化的局面。
1.2 传统文化宣传教育庸俗化随着社会的不断转型,文化受众的种类也逐渐增加,越来越多的人们试图能够从传统文化中挖掘现代社会发展的依据,为了使这些人的需求得到满足,社会中出现了一些以弘扬中国传统文化为幌子的文人对我国的传统文化进行错误解读,将其与一些庸俗的内容联合在一起,博取人们的眼球,并对其进行大肆消费,逐渐将传统文化一手打造成为毒害人们的心灵鸡汤,除此之外还有一些党员干部以《周易》研读为幌子肆意宣传迷信思想。
2 传统文化教育在党校干部培训中的应用 2.1 完善党校干部培训传统文化教育体系要想使传统文化教育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得到较好地融合,必须不断完善教育体系。
传统文化融入党校教育的路径思考

传统文化融入党校教育的路径思考作者:李志勇孟媛来源:《青年时代》2016年第27期摘要:当前,我国处于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社会主义事业面临巨大机遇与挑战。
优秀传统文化作为本民族的智慧结晶,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重要组成部分。
党校作为党和国家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干部的主阵地,在党校教育中融入传统文化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传统文化;融入;党校教育近年来,由于世情国情的不断变化,党中央在重视党政机关干部政治理论学习的基础上,开始不断加强传统文化教育学习。
通过对传统文化中体现的以人为本、道德修养的优秀教育资源进行深度探索与挖掘,创新党校传统文化教育模式,不断促进党员干部思想道德素质提高,对于丰富党校教育内容也有极其深刻的作用。
一、传统文化融入党校教育的必要性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五千年文明的智慧结晶,不断促进社会进步与发展。
党校作为党的思想引领与宣传的主阵地,是培养党新型干部的重要机构。
在党校教育中融入传统文化教育课程,不仅有利于广大党员干部自身素质的提高,而且有利于更好地继承和发展中华传统文化,实现中华文化的伟大复兴。
(一)增强党员干部爱国主义的需要文化作为国家和民族的一个显著标志,具有特殊性、稳定性的特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为时代精神上的精华,继承和弘扬中华传统文化能够增强人民群众的文化自觉及文化自信,产生强烈的民族认同感。
但是,由于世界的多极化发展,我国当前面临严重的西方自由主义思潮的侵蚀,民族文化危机进一步增强。
在党校教育中融入传统文化教育,有利于领导干部培养优秀传统文化气质,增强对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及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使命感,充分发挥党员干部的领导带头作用,不断促进本民族文化的继承与发展。
(二)促进党员干部党性教育的需要当前,部分党员干部存在伦理道德败坏、金钱主义与享乐主义盛行等重大问题,在很大程度上阻碍社会进步和人民安居乐业,导致人民群众对党和国家的信心不断减弱。
怎么解决这些实际问题,优秀传统文化也给了答案。
传承文化基因,重建文化自信

传承文化基因,重建文化自信作者:杨恋来源:《决策探索·下旬刊》 2017年第4期传承文化基因,重建文化自信——关于党校干部培训中的传统文化教育思考文/ 杨恋中国传统文化,是深深烙印在中华儿女血肉中的文化基因。
学史可以看成败、鉴得失、知兴替;学诗可以清飞扬、志高昂、人灵秀;学伦理可以知廉耻、懂荣辱、辨是非。
古代经典中传递的精神理念是我们的民族之魂,彰显着我们的文化软实力。
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入挖掘与不断创新、广泛传播,不仅是提升国家软实力的重要举措,更是增强文化自信的必经途径。
习近平总书记曾多次提到弘扬传统文化的重要性:“提高文化软实力,要努力展示中华文化独特魅力。
”在干部教育培训中,推进传统文化建设,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文化需求。
党校在宣传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同时,也应该成为宣传、弘扬和发展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阵地,承担起弘扬与传播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责任。
一、党校传统文化教育现状:角色缺失与地位边缘化(一)课程设置少,培训方式单一一直以来党校课程中,有关传统文化方面的课程设置较少。
近几年随着传统文化愈来愈受到关注,这一情况有所改善,新增了不少有关传统文化方面的课程,一些优秀的课程还受到了学员的广泛好评。
就目前来看,有关传统文化的课程以选修课为主,多由外请教师授课,课程安排数量少且内容单一,课程内容仍有待拓宽,传统文化课程以教师讲解为主要方式,学员参与度不够,积极性不高。
(二)师资力量较为薄弱长期以来干部教育系统对传统文化不够重视,相关师资力量也很薄弱。
部分党校虽然开设有传统文化方面的课程,但是相对其他领域而言,专业师资力量薄弱,一些传统文化方面的课程主要由外请教师进行授课,没有建立自己的师资库,师资资源匮乏。
(三)学员存在思想误区目前,各级党政机关对党员干部传统文化的学习没有作出明确的要求,但就学员反馈建议显示,大多数学员对传统文化还是有着浓厚的兴趣,也愿意学习传统文化知识,提升个人文化素质。
传承文化基因,重建文化自信r——关于党校干部培训中的传统文化教育思考

传承文化基因,重建文化自信r——关于党校干部培训中的传
统文化教育思考
杨恋
【期刊名称】《决策探索》
【年(卷),期】2017(000)008
【总页数】2页(P80-81)
【作者】杨恋
【作者单位】中共成都市委党校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对干部培训中参与式教学的思考——基于中共济南市委党校“一校两院”的经验[J], 中共济南市委党校课题组
2.传承文化基因、重建文化自信——关于政法干部培训中传统文化教育的思考 [J], 李姝
3.情景模拟教学在党校干部培训中的实践与思考 [J], 蒋华
4.关于党校图书馆在干部培训中重要作用的思考 [J], 张昭景
5.结构化研讨在国企干部教育培训中的应用与思考——以国投党校青年干部培训班为例 [J], 张磊;李恒伟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三 )学员存在思想误 区
当将 “ 修 身”作 为干部 的必修 之课 。 礼
目前 , 各 级 党 政 机 关 对 党 员 干 部 记 ・大学》 日 :“ ……身修 而后 家齐, 家
的 文 化 软 实 力 。 对 中 国 传 统 文 化 的 深 入 传 统 文 化 的 学 习没 有 作 出明 确 的要 求,
统 文 化愈 未愈 受 到关 注,这 一情 况 有所 化 的 主动 性。 在常规 的调 查评估 分 析 方 继世 长 … ‘ 克勤 克 俭… ‘ 清 廉 从政 ” 等无 改 菩, 新增 了不 少 有关 传统 文化 方 面 的 面涉及 到传统文化知识的也是极少 。 ( 五 )传统 文化现场教学点位少 课 程, 一些 优秀 的课 程 还 受到 了学 员 的 广 泛好 评。就 目前 来 看,有 关 传统 文化
传 统 文 化 , 积 淀 着 中 华 民 族 最 深 层 的 文 化 方 面 的学 习则 未 有硬 性 规 定 与 要 求 ,
贤内 自省 ”决心 、“ 日三省吾 身”的恒 心 化 需求 。党校 在 宣传 马克 思列 宁 主义 的 即 使 有 也 只 是 选 修 课 设 置, 因 此 , 学 和 “ 君子 慎独 、慎微 、慎始 ”的 自觉心。 同 时 , 也 应 该 成 为 宣 传 、 弘 扬 和 发 展 中 员 思 想上 不够 重 视 , 态度 上 不 够 端 正 , ( 二 )学 齐家之略以为本 国 优秀 传统 文 化的 阵地, 承担 起 弘扬 与 实 践行 动 上 不够 踏 实 。
( 四)传统文化学习未纳入考核评估
现 象 近 年 来 屡 有 发 生 , 严 重 损 害 了 党 的 直 以来 党校课 程 中, 有关 传统 文 没 有一 个外 在 的约 束去 促使 学 员加 强文 形象 、政 府 的信 誉 、社 会 的 风气 。 中国 化 方 面 的课程 设置 较 少。近 几年 随 着传 化 知识 学 习,推 动提 高 学 员学 习传 统 文 自古 以 来 重 视 家 风 , “ 忠 厚 传 家 远 , 诗 书
传 播 中 国优 秀传 统 文 化 的 责 任 。
一
礼记 ・ 乐 记 : “ 修 身 及 家 ,平 均 天 下 ,
、
党 校 传统 文 化 教 育 现 状 :
角 色缺 失 与地位 边缘 化
( 一 )课程设置 少 ,培训 方式 单一
一
此古乐 之发也。 ”家风 不正往往 会造 成党 党校 对学 员的考 评 主要 集 中在 思想 员干 部 的工 作作 风 不正 、党 风 不正, 以 素 质、政治理 论水平 、考勤情 况等方 面, 权谋 私 、纵 容放 任 亲属 违 法谋 取私 利 的 对 文 化 素 质 能 力 则没 有 做 出硬 性 要 求,
的 课 程 以 选 修 课 为 主 , 多 由 外 请 教 师 授 数 优 良 家 风 家 训 流 传 至 今 。 但 也 有 着 诸 如 “ 上 梁 不 正 下 梁 歪 ” 的 警 示 世 人 。 经
作 为 干部 教育 培 训 的 “ 第 二课 堂 ” ,
典 中有着 大量的治家格言 、 家训家规。“ 生 的颜之 推著 颜 氏 家训 以教 育后 代 继 承 家业 、扬 名于世 。 曾国藩家 书》在 平
齐而 后国治, 国治而 后天 下平。 ”“ 修身、 挖 掘 与 不 断 创 新 、 广 泛 传 播 , 不 仅 是 提 但 就 学 员 反 馈 建 议 显 示, 大 多 数 学 员 齐 家 、治 国 、平 天 下 ” , 传 统 儒 家 思 想 将 升 国家软 实 力 的重要 举措, 更是 增 强文 对 传 统 文 化 还 是 有 着 浓 厚 的 兴 趣 , 也 修 身置 之首 位, 这也 是 中国 知识 分 子所 化 自信 的 必 经 途 径 。 习 近 平 总 书 记 曾 多 愿 意 学 习 传 统 文 化 知 识 , 提 升 个 人 文 尊 崇的重要 信条 。“ 修其 心,治 其身,而 次 提 到 弘 扬 传 统 文 化 的 重 要 性 :“ 提 高 文 化 素 质 。 由 于 一 直 以 来 的 思 想 误 区 , 后可 以为政 于天下 ” , 欲 达 治 国 、 平 天 下 化 软 实 力 , 要 努 力 展 示 中 华 文 化 独 特 魅 认 为 来 党 校 主 要 是 学 习 马 克 思 主 义 、
的为政 之 才必 先 善其 身。先 贤 们致 力于 力。 ” 在干部 教育培训 中,推进 传统文化 毛 泽 东 思 想 、 邓 小 平 理 论 等 系 列 理 论 “ 修身 ” ,从 经典 中可 以学 习 “ 淡泊 明志, 建设 ,有 着重 要 的现 实意 义。 中 国优秀 知 识 , 提 升 个 人 党 性 思 想 , 对 传 统 文 宁静 致远 ”的初心 、“ 见 贤思齐 焉, 见不
。 文
— —
关于 党校干 部培i J 1 I 中的传统文化教育 思考
◎文 / 杨 恋
中 国传 统文 化,是 深 深烙 印在 中华 但 是相 对其 他领 域 而言 ,专 业 师资 力量
二 、学 习传 统 文 化 ,提 升 千 部
儿女血 肉中 的文化 基 因。学 史可 以 看成 薄 弱 , 一 些 传 统 文 化 方 面 的 课 程 主 要 由 综合 素质 败 、鉴得失 、知兴替 ; 学 诗可 以清飞扬 、 外 请 教 师 进 行 授 课 , 没 有 建 立 自 己 的 师 ( 一)学修身之方以为基 志高 昂、 人灵 秀 ;学伦 理 可 以知 廉 耻 、 资库, 师资资源匮乏。 懂 荣辱 、辨 是 非。古代 经 典 中传 递 的精 神理 念是 我 们的 民族 之魂, 彰 显着 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