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能实验 肺水肿

合集下载

机能学设计性实验家兔实验性肺水肿及呋塞米的疗效

机能学设计性实验家兔实验性肺水肿及呋塞米的疗效

机能学设计性实验家兔实验性肺水肿及呋塞米的疗效
实验目的:
本实验旨在通过对家兔进行实验性肺水肿模型的建立,评估呋塞米在
肺水肿治疗中的疗效。

实验方法:
1.实验动物选择:选择健康家兔作为实验对象。

2.动物麻醉:行家兔全身麻醉,可选择以异氟醚为主要麻醉药物。

3.气管造口:在麻醉后,进行气管造口术,连接呼吸机。

4.模型建立:通过给予家兔静脉注射大剂量的肾素和血管紧张素II,模拟肺水肿状态。

5.分组设计:将家兔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6只。

6. 实验组处理:实验组动物给予呋塞米,剂量为每千克体重2mg,
通过静脉注射方式给药。

7.对照组处理:对照组动物给予等体积的生理盐水。

8.实验观察:观察并纪录动物在给予药物前及不同时间点的呼吸频率、呼吸深度、血氧饱和度等生理指标变化。

同时,收集家兔的气体样本以及
血液样本用于检测相关指标。

9.统计分析:应用适当的统计学方法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

实验结果:
观察实验组家兔给药后,生理指标的变化情况。

同时对比实验组与对
照组的指标数据,分析呋塞米在实验性肺水肿治疗中的疗效。

实验讨论:
1.讨论不同时间点的观察结果,探讨呋塞米对实验性肺水肿的影响。

2.探讨呋塞米的作用机制以及对呼吸系统的影响。

3.讨论实验结果与之前研究的一致性,并分析可能的原因。

结论:
通过本实验可以初步验证呋塞米在实验性肺水肿治疗中的疗效。

然而,由于实验设计的限制以及实验动物与人体之间的差异,需要进一步深入的
研究来验证呋塞米在临床治疗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实验性肺水肿的原理

实验性肺水肿的原理

实验性肺水肿的原理
实验性肺水肿是一种由于不同原因引起的肺部血管通透性增加,导致肺泡内液体积聚而引发的疾病。

一般来说,实验性肺水肿的原理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血管内皮细胞通透性增加:实验性肺水肿可能由于血管内皮细胞通透性增加导致。

某些炎症介质、毒素、细菌感染等因素可以刺激内皮细胞分泌炎性因子,使细胞间隙扩大,血管通透性增加。

这样一来,液体和蛋白质等溶质就会从血管内部渗漏到肺泡腔内,导致肺水肿的形成。

2. 淋巴循环障碍:实验性肺水肿可能与淋巴循环障碍有关。

正常情况下,淋巴系统可以清除肺泡内的液体,维持肺部的液体平衡。

而在某些情况下,如淋巴管阻塞或淋巴流量减少,淋巴液的排出受到限制,使得肺泡内液体聚集,引发肺水肿。

3.心脏功能异常:某些实验性肺水肿可能与心脏功能异常有关。

如实验性心脏病模型中,心脏的收缩力减弱、舒张功能受损或心输出量降低,都可能导致肺循环压力升高,血管压力超过肺泡压力,从而引发肺水肿。

4.神经内分泌调节异常:一些实验性肺水肿与神经内分泌调节异常有关。

某些实验模型中,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等交感神经活性物质分泌增加,血管收缩性增强,从而导致肺血管收缩,通透性增加,引发肺水肿。

总的来说,实验性肺水肿的发生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可能涉及到多个机制的相互作用。

这些机制包括血管内皮通透性增加、淋巴循环障碍、心脏功能异常以及神经内分泌调节异常等。

实验设计大纲范例--肺水肿

实验设计大纲范例--肺水肿

机能学实验设计大纲实验名称:外源性PS和内源性PS在肺水肿疗效中的比较课题来源:自选设计班级:2004级临床本科甲班设计人员:林静余英罗萍叶娟胡明娟设计日期:2006年10月8日指导老师:张晓梁楠成都医学院实验技术教研室2006年制二、实验设计方案(实验设计目标,拟解决的主要问题, 实验动物设计,实验专业设计,实验统计设计,实验方法设计,可行性分析,预期结果,实验设计工作时间安排)。

(一)实验设计目标,拟解决的关键问题设计目标:探讨外源性肺表面活性物质和内源性肺表面活性物质对实验性肺水肿治疗作用上所存在的区别,从而探讨外源性PS能否在肺水肿的防治中作为一种较为理想的内源性PS不足的替代药物。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实验模型的制备。

对试验性肺水肿的模型进行分组与实验结果分析。

(二)实验设计1、实验动物设计我们选用家兔作为实验动物,有以下几点理由:1)、家兔易得到,容易饲养,在科研工作中被广泛利用。

2)、家兔肺相对较大,易于得到样品,能在称重过程中减少实验误差。

2、实验专业设计选用家兔作为实验动物,给予外源性肺表面活性物质和内源性肺表面活性物质,观察对实验性肺水肿治疗作用,观察兔子死亡时间(min),肺系数(g/kg),肺湿/干重比(g/g),血管外肺水(g)等实验指标。

3、实验统计设计实验统计设计中应始终贯彻随机、对照、重复三大原则。

(1)随机:选正常成年健康重相近的家兔80只,将80只家兔按体重由小变大编号后,从随机数字表中查取随机数字,依次抄录于家兔编号下。

具体方法:动物编号为1—80号,随机数字从11行第一个数字开始接着抄写80个,按照能被4除的规律:不余到A组,余1到B1组,余2到B2组,余3到B3组,每组20只。

(2)对照:本组实验做了空白对照和实验对照,在前面的专业设计里已经提及。

(3)重复:本实验采用的是每实验小组有20只家兔,具有一定的重复性。

(4)统计数据收集:本实验搜集计量资料,初步确定对各组实验数据的比较分为实验值和基础值比较。

实验性肺水肿

实验性肺水肿

实验性肺水肿篇一:实验性肺水肿实验报告专用纸成绩教师签名实验报告专用纸成绩教师签名篇二:家兔实验性肺水肿家兔急性肺水肿目的:复制家兔过敏性肺水肿模型;了解急性肺水肿表现及其发生机制。

肺水肿是指肺血管内液体渗入肺间质和肺泡,使肺血管外液量增多的而使病理状态。

用生理盐水扩充血容量,静注大剂量肾上腺素复制家兔肺水肿模型,肾上腺素可引起交感活性加强,导致体循环外周阻力增高,大量血液从体循环转移到肺循环,而左心未能及时熟习,引起肺毛细血管静水压明显上升,肺血管内液体渗入肺间质和肺泡,发生肺水肿。

快速滴注生理盐水,使循环血容量急剧增多(静脉回心血量增加,血浆胶体渗透压减缓);大点剂量的给予肾上腺素,一方面可激活肾上腺素α受体,令体循环血管剧烈收缩(A外周阻力增大,V回心血量增多)导致胸腔前后负荷明显增加,而肺血管水解轻收缩弱,肺淤血水肿;另一方面中毒剂量的肾上腺素使心动速度加快,左心室不能把注入的血液充分排出,左心室舒张期末压力递增,可引起左心房的压力增高,以使亦使肺静脉回流受阻会发生淤血。

随快速输液,右心输出量加大,肺血流量增加,一旦超过血浆胶体渗透压,进入肺政府机构肺泡液体增多,引起急性心源性肺水肿。

复制肺水肿模型2.3.1输入37℃生理盐水,输入量100ml/kg,输入速度180-200滴/min。

滴注接近完毕时,立即向输液瓶中加入肾上腺素生理盐水(1:9)10ml/kg继续输液。

当家兔呼吸频率明显变化,用听诊器听到肺部出现湿性罗音,急性肺水肿爆发时(有粉红色泡沫样液体溢出时),立即夹住气管停止输液,快速处死家兔。

2.3.5打开家兔胸腔,微血管分叉处用线结扎,防止水肿液溢出。

在结扎处上方切断气管,将肺清理出(把心脏等清除),置于滤纸上,切勿挤压,准确称肺重量,并计算肺系数。

【肺系数=肺重量(g)/体重(kg)】正常肺系数:4~5,肺系数超过此值,提示肺内有渗出物聚集,肺水肿形成。

2.4观察指标死亡动物记录死亡时间;观察家兔的呼吸频率变化;历史学者兔肺部呼吸音的音变化;熔融气管插管口粉红色泡沫样液体溢出;观察心肺大体及颜色发生改变:切开心脏观察变化;切开肺脏,注意肺切面有无血性泡沫液体流出; 3.实验结果:检测的呼吸变化表呼吸(次/min)呼吸音肺系数正常 120 无显著湿罗音 4~5 肺水肿240 有弥散性湿罗音 9.4肺水肿的发展极为迅速,早期可表现烦躁不安,呼吸急促,肺部仍非显著湿罗音,随着病程发展,约在注射肾上腺素后3~4min时表现出更呼吸困难、粘膜紫绀,两肺有弥散性湿罗音,气管插管内涌出大量粉红色泡沫样粘液。

肺水肿实验报告整理-V1

肺水肿实验报告整理-V1

肺水肿实验报告整理-V1
肺水肿是一种严重的疾病,如果不及时治疗会给患者带来严重的后果。

下面我们来探讨一下肺水肿实验报告整理。

一、实验目的:
了解肺水肿的表现特征和治疗方法,为相关研究提供理论基础。

二、实验流程:
1.实验前,准备相应的实验设备和材料,包括动物模型、呼吸道测压仪、注射泵等。

2.将动物注射特定剂量的葡萄糖、胰岛素或者压力激素,模拟肺水肿
的发生。

3.使用呼吸道测压仪对动物进行呼吸道压力的测量,记录数据。

4.观察动物在不同时间节点下的呼吸速率、呼吸深度等生理指标的变化。

5.通过数据分析和观察结果,得出肺水肿的实验结论。

三、实验结果:
1.实验结果表明,肺水肿与注射剂量和时间呈正相关。

2.肺水肿实验中,出现犬吠样呼吸、呼吸窘迫、浅弱呼吸等症状。

3.通过影像检查,可以发现肺部充血、肺泡着液等肺部病变。

4.一些特定药物如呋塞米可有效改善肺水肿的症状。

四、实验结论:
1.实验结果表明,肺水肿与注射剂量和时间呈正相关。

2.肺水肿实验中,出现犬吠样呼吸、呼吸窘迫、浅弱呼吸等症状。

3.通过影像检查,可以发现肺部充血、肺泡着液等肺部病变。

4.一些特定药物如呋塞米可有效改善肺水肿的症状。

以上就是肺水肿实验报告整理的相关内容。

通过此次实验,我们可以深入了解肺水肿的病因、症状、诊断和治疗方法,为肺水肿的治疗提供了理论基础。

同时,我们也需要深入探究更多的相关实验,为肺水肿的治疗和预防提供更好的支持。

肾上腺素在家兔实验性肺水肿形成过程中的作用

肾上腺素在家兔实验性肺水肿形成过程中的作用

机能学实验设计大纲实验名称:肾上腺素在家兔实验性肺水肿形成过程中的作用课题来源:自选设计班级:设计人员:设计日期:指导老师:一、实验设计的目的意义:实验设计的目的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存在的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

目的与意义:探索肺水肿的发病机制,复制家兔实验性肺水肿动物模型的肾上腺素的合适用量,明确其在肺水肿形成过程中的作用,为肺水肿的治疗提供依据。

国内外研究现状:急性肺水肿是常见的临床危重症,起病急、变化快、病死率高,一直受到临床的关注,其病因多种多样。

传统上将急性肺水肿分为心源性肺水肿和非心源性肺水肿。

两者虽然病因不同,但临床表现相似,不易区别。

急性肺水肿的发病机制;急性肺水肿与肺组织微循环的液体交换关系密切,在正常的肺组织,不断地有少量的液体、溶质及小分子血浆蛋白质通过肺毛细血管内皮细胞间的小间隙从循环中渗出到肺间质,但不会进入到肺泡之中,因为肺泡上皮细胞之间的连接是非常紧密的,而且滤过液一旦进入肺间质,将快速移至邻近的支气管血管周围空间,通过淋巴管回流至循环系统。

在肺毛细血管和肺泡之间存在一定的压力平衡,当肺毛细血管渗透浓度明显升高时,才可能出现失代偿情况,发生肺水肿。

关于肾上腺素在家兔实验性肺水肿形成中的作用,有学者认为是中毒剂量Ad r 使心率增快、心动周期缩短,进而使心排血量减少、肺静脉淤血,从而引起肺水肿。

然而,根据动物用药量换算,在本实验所用Adr 虽已达中毒剂量,但在本实验中没有出现心率增快的现象。

因此根据本实验结果,笔者认为,在0.1 5~O.4 5 m g /k g的范围内,Adr导致家兔肺水肿的机制仍主要在于Adr对血管的作用。

近年来的研究结果表明较小剂量使用肾上腺素亦可引发家兔肺水肿,其病理变化明显,同时实验过程有所延长,便于观察家兔在肺水肿形成过程中的症状和体征变化;同时进一步明确了实验所用剂量肾上腺素在家兔肺水肿形成中所起的作用,对教学中相关问题的解释具有一定的实际意义。

肺水肿的实验报告

肺水肿的实验报告

肺水肿的实验报告1. 研究背景肺水肿是一种严重的呼吸系统疾病,主要表现为肺组织间质和肺泡腔内液体积聚。

肺水肿可由多种原因引起,如心脏病、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等。

本实验旨在通过建立肺水肿模型,探究不同因素对肺水肿的影响,从而加深对肺水肿发病机制的理解。

2. 材料和方法2.1 动物模型本实验使用小鼠作为实验对象,共选取30只雄性小鼠。

将小鼠随机分为三组,每组10只。

2.2模型建立2.2.1 组1:心脏负荷增加组将组1小鼠置于高盐饮食环境,增加心脏负荷。

2.2.2 组2:急性呼吸窘迫组给组2小鼠注射抗胶原抗体,导致肺组织损伤和炎症反应,进一步引起肺水肿。

2.2.3 对照组对照组小鼠不进行任何处理。

2.3 实验数据采集在不同时间点,例如实验开始前、24小时后和48小时后,对所有小鼠进行体重测量和心率测量,并采集动脉血样本和肺组织样本。

2.4 数据分析使用适当的统计学方法分析实验数据,包括体重变化、心率变化、动脉血氧饱和度和肺组织湿重等指标。

3. 结果与讨论3.1 实验数据分析结果3.1.1 组1:心脏负荷增加组在实验开始后的24小时内,组1小鼠的体重和心率均显著增加,体重增加表明心脏负荷增加,而心率增加表明心脏功能受到影响。

此外,动脉血样本分析显示氧饱和度下降,提示心脏负荷增加导致组织缺氧。

3.1.2 组2:急性呼吸窘迫组实验开始后的24小时内,组2小鼠的体重和心率均无显著变化。

然而,动脉血样本显示氧饱和度显著下降,表明急性呼吸窘迫导致组织缺氧。

3.1.3 对照组对照组小鼠在实验期间体重、心率和血氧饱和度均无明显变化。

3.2 结果讨论通过对实验数据的分析,发现了不同因素对肺水肿形成的影响。

心脏负荷增加组小鼠表现出明显的心脏负荷增加和组织缺氧,这与心脏病导致的肺水肿相关。

而急性呼吸窘迫组小鼠虽然没有出现明显的体重和心率变化,但动脉血样本的氧饱和度下降显示了组织缺氧的存在,提示急性呼吸窘迫对肺水肿的形成也有重要作用。

肺水肿实验报告

肺水肿实验报告

肺水肿实验报告肺水肿是一种严重的疾病,常常发生在心力衰竭、肺部感染、中毒等情况下。

为了更深入地了解肺水肿的发病机制和治疗方法,我们进行了一系列的实验研究。

以下是我们的实验报告。

首先,我们通过动物模型建立了肺水肿实验。

我们选取了实验动物,通过给予不同剂量的心脏毒素或者模拟心力衰竭的情况,诱发动物产生肺水肿。

在实验过程中,我们观察到肺水肿动物呼吸困难、肺部充血、肺泡内有大量液体渗出等症状。

通过实验结果,我们初步确认了肺水肿的发病机制与心脏功能不全有关。

其次,我们进行了药物治疗实验。

在肺水肿动物模型中,我们尝试了不同的药物治疗方案,包括利尿剂、血管扩张剂、抗炎药等。

通过观察实验动物的症状缓解情况和肺部病理学变化,我们发现某些药物能够有效减轻肺水肿的症状,减少肺部液体渗出,提高动物的存活率。

这为肺水肿的药物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最后,我们进行了分子生物学实验。

通过检测肺水肿动物模型中相关基因的表达情况,我们发现一些与肺水肿发病相关的基因表达水平发生了显著改变。

这些基因可能参与了肺水肿的发病过程,为我们深入了解肺水肿的分子机制提供了重要线索。

综合以上实验结果,我们对肺水肿的发病机制和治疗方法有了更深入的认识。

肺水肿的发病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可能涉及心脏功能、血管通透性、炎症反应等多方面因素。

因此,未来的研究方向可以从多个角度入手,寻找更有效的治疗方法。

我们希望通过这些实验研究,为肺水肿的临床治疗提供更多的科学依据,为患者带来更好的治疗效果。

总之,通过本次实验研究,我们对肺水肿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但仍需要进一步的研究来揭示其发病机制和寻找更有效的治疗方法。

我们相信,在科学研究的道路上,我们会不断取得新的突破,为人类健康做出更大的贡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验性肺水肿
长沙医学院机能学实验室
【实验目的】
1、复制实验性肺水肿模型 2、观察家兔肺水肿的表现,并讨论其产生机 制
【实验原理】
A
毛细血管 静水压 滤出 组织胶渗压
血浆胶渗压
V
回收(90%)
组织静水压 回收(10%) 淋巴
【实验材料】
气管插管、颈外静脉插管、颈部手术器械、 婴儿秤、兔手术台、丝线、纱布、滤纸、肾 上腺素、生理盐水、1%普鲁卡因、听诊器
【实验方法及步骤】
家兔称重、固定、麻醉、备皮 气管插管、耳缘静脉输液通道建立 快速、大量输注生理盐水(160mL/kg),输 入输液量的2/3时,加注肾上腺素 (0.5mL/kg) 出现肺水肿 剖胸、取肺,计算肺系数
【实验结果】
观察项目 变化结果 呼吸(次/分) 气管插管口 肺部听诊 肺脏外观 肺重量 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