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疫规划概述
免疫规划知识简介

局部反应的治疗
3.2.1 轻度局部反应一般不需任何处理。
3.2.2 较重的局部反应可用干净的毛巾热敷,每 日数次,每次10~15分钟。 3.2.3 卡介苗的局部反应不能热敷。对特殊敏感 的人可考虑给予小量镇痛退热药,一般每天2~3 次,连续1~2天即可。
年(月)龄 疫 苗
8月
乙脑灭活疫苗 第1、2剂
6~18月
18~24月
第3剂*
2岁
3岁
6岁
第4剂*
乙脑减毒活疫苗
第1剂
第2剂
*
*
A群流脑疫苗 (A+C)群
第1、2剂
*
第3剂
第4剂*
甲肝减毒活疫苗
* 为加强免疫。
1剂
2、疫苗的使用规定
国家免疫规划疫苗常规免疫为:卡介苗接 种1剂次;乙肝疫苗接种3剂次;脊灰疫苗口 服4剂次,前3剂次为基础免疫,第4剂次为加 强免疫;百白破疫苗接种5剂次,前3剂次为 基础免疫,第4剂次为加强免疫;第5剂次使 用白破疫苗加强免疫1剂次;麻疹疫苗接种2 剂次,第2剂次为复种。乙脑疫苗接种2剂次, 第2剂次为加强。流脑接种4剂次第1、2剂次 为基础,第3、4剂次为加强。甲肝疫苗接种1 剂次。
接种前告知和健康状况询问
2.3.1 接种工作人员在实施接种前,应当告知受 种者或者其监护人所接种疫苗的品种、作用、 禁忌、不良反应以及注意事项。告知可采取口 头或文字方式。
2.3.2 接种工作人员在实施接种前,应询问受种 者的健康状况以及是否有接种禁忌等情况,并 如实记录告知和询问情况。
接种现场疫苗管理
2.4.1 接种前将疫苗从冷藏容器内取出,尽 量减少开启冷藏容器的次数。 2.4.2 核对接种疫苗的品种,检查疫苗外观 质量。凡过期、变色、污染、发霉、有摇不 散凝块或异物,无标签或标签不清,安瓿有 裂纹的疫苗一律不得使用。
免疫规划总结

免疫规划总结免疫规划是指通过接种疫苗来预防和控制传染病的传播,保护个体和群体的健康。
免疫规划的目标是减少疫苗可预防疾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提高人群的免疫力,从而保障公众的健康和社会的稳定。
一、免疫规划的意义免疫规划的意义在于预防和控制传染病的传播,减少疾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提高人群的免疫力。
通过免疫规划,可以有效地阻断疾病的传播链,保护个体和群体的健康。
免疫规划还可以降低医疗资源的负担,减少疾病对社会经济的影响。
二、免疫规划的原则1.科学性:免疫规划应基于充分的科学研究和证据,确保疫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2.全面性:免疫规划应涵盖常见传染病和流行病,覆盖不同年龄段的人群。
3.公平性:免疫规划应公平地分配疫苗资源,保障每个人的接种权利。
4.可行性:免疫规划应考虑到疫苗的供应和接种的可行性,确保免疫计划的实施。
三、免疫规划的策略1.疫苗接种计划:制定疫苗接种计划,明确接种时间、接种剂量和接种方式,确保接种的及时性和有效性。
2.疫苗供应管理:建立疫苗供应管理体系,确保疫苗的供应和储备充足,保证接种的可行性。
3.免疫监测和评估:建立免疫监测和评估体系,对接种效果进行监测和评估,及时调整免疫策略。
4.宣传教育:加强免疫宣传教育,提高公众对免疫的认识和接种意识,促进免疫规划的顺利实施。
四、免疫规划的实施效果免疫规划的实施可以显著降低疫苗可预防疾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提高人群的免疫力。
根据统计数据显示,免疫规划的实施可以使疫苗可预防疾病的发病率降低80%以上,死亡率降低90%以上。
免疫规划还可以减少医疗资源的负担,降低疾病对社会经济的影响。
五、免疫规划的展望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和疫苗研发的不断完善,免疫规划在预防和控制传染病方面将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
未来,免疫规划将更加注重个体化和精准化,根据不同人群的免疫状态和风险因素,制定个性化的免疫计划。
同时,免疫规划还将加强与其他公共卫生措施的整合,形成多层次、多维度的免疫防控网络。
免疫规划基础知识培训

基因工程疫苗。如乙肝疫苗、人乳头瘤病毒疫苗等。这类疫苗安全性高,
免疫效果好。
疫苗接种程序与注意事项
接种程序
按照国家免疫规划程序,儿童在出生后应接种一系列疫苗,包括卡介苗、乙肝 疫苗、脊髓灰质炎疫苗、百白破疫苗、麻疹疫苗等。接种时间和剂次需严格遵 守规定。
注意事项
接种疫苗前,应了解疫苗相关知识,如禁忌症、不良反应等;接种时,要确保 接种部位清洁,避免局部感染;接种后,要留观30分钟,观察有无异常反应, 并注意保持接种部位干燥、清洁。
05 免疫规划效果评价与质量 控制
免疫规划效果评价指标体系建立
疫苗接种率
评价免疫规划工作覆盖率和接 种率,反映疫苗预防疾病的免
疫屏障水平。
抗体阳转率
评价疫苗接种后机体产生免疫 应答的情况,反映疫苗的保护 效果。
疫苗相关疾病发病率
监测疫苗可预防疾病的发病情 况,评估免疫规划工作的疾病 控制效果。
疫苗接种安全性
特殊人群接种建议
孕妇
孕妇在怀孕期间可以接种灭活疫 苗,但减毒活疫苗需谨慎使用。 接种疫苗前,应咨询专业医生意
见。
老年人
老年人由于免疫力下降,容易感 染疾病。建议老年人按照免疫规 划要求,及时接种相关疫苗,如
流感疫苗、肺炎球菌疫苗等。
慢性疾病患者
慢性疾病患者如糖尿病、心脏病 等,由于病情影响免疫力,容易 感染并发症。在病情稳定的情况 下,可以按照医生建议接种相关
抗体通过其独特型结合抗 原表位,实现对抗原的特 异性识别。
抗原抗体结合
抗体与抗原结合形成免疫 复合物,可介导多种免疫 效应。
免疫应答类型
根据抗体介导的免疫应答 类型,可分为体液免疫和 细胞免疫。
免疫应答过程及调节
免疫规划宣传资料

免疫规划宣传资料一、引言免疫规划是指通过接种疫苗来预防和控制传染病的传播,保障人民群众的健康和生命安全。
为了提高公众对免疫规划的认识和参预度,本文将介绍免疫规划的基本概念、重要性以及常见的疫苗接种计划。
二、免疫规划的概念免疫规划是指根据疾病的流行情况、疫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制定出一套科学合理的疫苗接种计划,以达到预防和控制传染病的目的。
免疫规划的核心是通过接种疫苗,激活人体免疫系统,使其产生特异性抗体,以防止疾病的发生和传播。
三、免疫规划的重要性1. 预防传染病的发生和流行:免疫规划通过接种疫苗,可以有效预防多种传染病的发生和流行,减少疾病的传播风险,保障人民群众的健康和生命安全。
2. 降低疾病的致残率和死亡率:疫苗接种可以有效降低疾病的致残率和死亡率。
通过接种疫苗,人体免疫系统可以产生特异性抗体,提高对疾病的反抗能力,减少疾病的严重程度。
3. 维护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免疫规划的实施可以减少疾病的发生和传播,降低人们就医和治疗的负担,减少社会资源的浪费,维护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
四、常见的疫苗接种计划1. 儿童免疫规划:根据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的要求,我国实施了儿童免疫规划,包括乙肝疫苗、百白破疫苗、脊灰疫苗、麻疹疫苗等。
这些疫苗的接种时间和剂次都有明确的要求,可以有效预防多种传染病。
2. 成人免疫规划:成人免疫规划主要包括流感疫苗、肺炎疫苗、乙肝疫苗等。
成人接种疫苗不仅可以保护自身免受疾病侵害,还可以减少疾病在社会中的传播。
3. 旅行免疫规划:旅行免疫规划主要针对前往疫情流行地区的人群,根据目的地的传染病流行情况,制定相应的疫苗接种计划,以保障旅行者的健康和安全。
五、免疫规划的注意事项1. 接种疫苗前应进行健康评估:在接种疫苗之前,应进行健康评估,了解自身的健康状况,以及是否存在禁忌症或者过敏史。
2. 接种疫苗后应密切观察:接种疫苗后,应密切观察自身的身体反应,如发热、局部红肿等,如有异常反应应及时就医。
免疫规划宣传资料

免疫规划宣传资料一、引言免疫规划是一项重要的公共卫生措施,旨在通过接种疫苗预防和控制传染病的流行。
本宣传资料旨在向公众普及免疫规划的重要性和益处,提供相关的信息和数据,帮助人们更好地了解和参与免疫规划。
二、什么是免疫规划?免疫规划是指通过接种疫苗来预防和控制传染病的传播。
接种疫苗可以让人体产生免疫力,有效地预防疾病的发生和传播。
免疫规划是一项系统的计划,根据不同年龄段和人群的需求,制定相应的接种计划和方案。
三、免疫规划的重要性1. 预防传染病:免疫规划通过接种疫苗预防传染病的发生和传播,有效地降低疾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
2. 保护个体和社区:接种疫苗可以让个体获得免疫力,降低感染疾病的风险,同时也为社区提供了群体免疫的保护。
3. 经济效益:免疫规划可以减少疾病的治疗和控制成本,提高人口的健康水平,促进社会的发展和经济的稳定。
四、免疫规划的常见疫苗1. 百白破疫苗:用于预防百日咳、白喉和破伤风等疾病。
2. 麻疹、腮腺炎和风疹疫苗:用于预防麻疹、腮腺炎和风疹等疾病。
3. 肺炎球菌疫苗:用于预防肺炎球菌感染引起的肺炎和脑膜炎等疾病。
4. 乙肝疫苗:用于预防乙型肝炎病毒感染。
5. A型流感疫苗:用于预防A型流感病毒感染。
6. B型流感疫苗:用于预防B型流感病毒感染。
五、免疫规划的接种原则1. 接种时间:根据接种计划,合理安排接种时间,确保疫苗的效果和免疫力的建立。
2. 接种次数:根据疫苗的类型和接种计划,按时完成所需的接种次数,确保充分的免疫力。
3. 接种间隔:根据疫苗的类型和接种计划,合理安排接种间隔时间,避免疫苗的重复接种或间隔时间过长。
4. 接种地点:选择合格的医疗机构或接种点进行接种,确保疫苗的质量和接种的安全性。
六、免疫规划的常见问题1. 疫苗的安全性:疫苗经过严格的研发和评估,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接种疫苗时,可能会出现一些常见的不良反应,如注射部位的红肿和发热等,但大部分都是轻微和暂时的。
免疫规划总结

免疫规划总结一、引言免疫规划是指通过接种疫苗来预防和控制传染病的传播。
免疫规划的目标是保护个体和群体免受疾病的侵害,降低疾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
本文旨在对免疫规划进行总结,包括免疫规划的意义、免疫规划的原则、免疫规划的实施和免疫规划的效果评估。
二、免疫规划的意义免疫规划的意义在于预防和控制传染病的传播,保护人民的健康。
通过接种疫苗,可以激活人体的免疫系统,提高人体对疾病的反抗力,从而降低感染病毒或者细菌的风险。
免疫规划可以有效地减少疾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提高人民的生活质量。
三、免疫规划的原则1.科学性:免疫规划应基于科学的研究和证据,确保接种疫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2.全面性:免疫规划应包括针对不同年龄段和人群的疫苗接种计划,以实现全民免疫的目标。
3.可行性:免疫规划应考虑到社会、经济和文化因素,确保接种疫苗的可行性和可接受性。
4.公平性:免疫规划应确保所有人都能平等地获得疫苗接种的机会,减少健康不平等现象的发生。
四、免疫规划的实施1.疫苗供应:免疫规划的实施需要保证疫苗的供应充足和质量可靠。
政府应与疫苗生产商合作,建立稳定的疫苗供应链。
2.接种服务:免疫规划的实施需要建立健全的接种服务体系,包括接种点的设立、医务人员的培训和宣传教育工作的开展。
3.信息管理:免疫规划的实施需要建立完善的信息管理系统,记录接种情况和疫苗效果,以便进行监测和评估。
五、免疫规划的效果评估免疫规划的效果评估是对免疫规划实施效果的监测和评价。
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疫苗接种率:评估接种疫苗的覆盖率,了解接种疫苗的情况。
2.疾病发病率:评估接种疫苗后疾病的发病率,了解疫苗的预防效果。
3.副反应监测:评估接种疫苗后的副反应情况,了解疫苗的安全性。
4.疫苗效果评估:评估疫苗的保护效果,了解疫苗的免疫力持续时间和效果。
六、结论免疫规划是预防和控制传染病的重要措施,对保护人民的健康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免疫规划的实施需要科学的研究和证据支持,遵循全面、可行、公平的原则。
第一讲免疫规划概述

接种对象 月(年)龄
接种 剂次
接种部位
接种途径
接种剂量/剂次
备注
乙肝疫苗
0、1、6月龄
3
上臂 三角肌
肌内注射
酵母菌 10ug/0.5ml
出生后24小时内接种第1剂次,第1\2剂次间隔≥28天
卡介苗
出生时
1
上臂三角肌中部略下处
皮内注射
ml
脊灰疫苗
2、3、4月龄 4周岁
4
口服
1粒
第1、2剂次,第2、3剂次间隔均≥28天
免疫规划疫苗补种程序
序贯免疫程序
概念:同一疫苗不同剂型间的交替预防接种程序。 IPV与OPV; DTwP与DTaP; 乙脑灭活疫苗与乙脑减毒活疫苗; 甲肝灭活疫苗与甲肝减毒活疫苗;
特殊状况下的接种
WHO强调EPI疫苗不应该有很多的禁忌症,认为下列情况不应作为接种疫苗的禁忌: 轻微传染病,如体温﹤38.5度的上呼吸道感染或腹泻; 惊厥家族史; 用抗生素治疗; 皮肤病、湿疹或局部皮肤感染; 稳定的神经系统传染病(如大脑瘫痪) 出生后黄疸史; 早产儿和低体重儿; 营养不良; 以前有百日咳、麻疹、流行性腮腺炎或风疹感染史。
接种实施--接种技术操作要点
皮内注射法
皮下注射法
肌内注射法
口服法
各种疫苗进针示意图
预防接种实施 —接种后工作
观察接种反应 接种后观察30分钟,发现不良反应及时处理 记录和预约 及时、完整录入接种信息(疫苗、批号等) 向家长交待接种后可能出现反应及处理办法 向家长预约下次疫苗接种时间、种类
日接种 周(旬)接种 月接种 双月接种 其它形式
预防接种对象的管理
受种者的居住地,属地化管理。 出生1个月内,由居住地接种单位建立接种登记簿(卡)及儿童预防接种信息管理系统电子档案。
免疫规划宣传资料

免疫规划宣传资料一、背景介绍免疫规划是指通过接种疫苗来预防和控制传染病的传播。
免疫规划的目标是保护个体免受疾病侵害,减少疾病的发生和传播,从而维护整个社会的健康。
为了提高公众的免疫意识和参与度,我们制作了这份免疫规划宣传资料,旨在向大众普及免疫规划的重要性和相关知识,帮助大家更好地保护自己和他人的健康。
二、免疫规划的意义1. 预防疾病:免疫规划通过接种疫苗,可以有效预防多种传染病,如百日咳、麻疹、流感等。
接种疫苗可以激活人体的免疫系统,使其产生特异性免疫应答,从而增强对疾病的抵抗力。
2. 保护个体和群体健康:通过广泛接种疫苗,可以形成免疫屏障,减少疾病在社区中的传播,保护个体和群体的健康。
3. 减少医疗负担:接种疫苗可以降低疾病的发生率和严重程度,减少医疗资源的消耗和负担。
三、免疫规划的常见疫苗1. 百日咳疫苗:接种百日咳疫苗可以预防百日咳,这是一种咳嗽剧烈、持续时间长的传染病。
百日咳疫苗通常与其他疫苗合并接种,如百日咳-白喉-破伤风联合疫苗。
2. 麻疹疫苗:接种麻疹疫苗可以预防麻疹,这是一种高度传染的病毒性疾病,可导致发热、皮疹和其他严重并发症。
麻疹疫苗通常与腮腺炎和风疹联合疫苗接种。
3. 流感疫苗:接种流感疫苗可以预防流感,这是一种常见的呼吸道传染病,可导致发热、咳嗽、喉咙痛等症状。
每年流感疫苗都会根据季节性病毒的变化进行更新。
4. 肺炎球菌疫苗:接种肺炎球菌疫苗可以预防肺炎球菌感染,这是一种引起肺炎、脑膜炎等疾病的细菌。
肺炎球菌疫苗通常分为多种类型,不同类型适用于不同年龄段的人群。
四、免疫规划的接种策略1. 接种时间:根据疫苗种类和年龄段的不同,接种时间会有所差异。
一般来说,婴儿在出生后即可开始接种,随后根据接种时间表进行接种。
成人也可以接种疫苗来增强免疫力。
2. 接种剂量:不同疫苗的接种剂量也有所不同,一般分为单剂或多剂接种。
多剂接种可以提高免疫效果,增加免疫持久性。
3. 接种地点:接种疫苗通常在医疗机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等地进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HIV阴性儿童接种程序同健康儿童。
本市免疫程序特别说明
卡介苗:有卡介苗接种史或有卡疤者不再复种。无卡 介苗接种史且无卡疤者中,<3月龄者可以直接接种卡 介苗;≥3月龄者先作PPD试验,阴性者接种1剂次卡介 苗。 乙脑疫苗:乙脑减活疫苗接种2剂。接种过乙脑灭活疫 苗4剂者,不再接种乙脑减活疫苗;接种过乙脑灭活疫 苗2~3剂者,再接种乙脑减活疫苗1剂;接种过乙脑灭 活疫苗1剂者,再接种乙脑减活疫苗2剂。乙脑灭活疫 苗与乙脑减活疫苗之间的接种间隔建议为1个月。 乙肝疫苗:产科机构出生的母亲乙肝抗原/病毒检测阳 性或是未做检测的新生儿,满2000克后应尽早接种乙 肝疫苗,最好在出生后12小时内接种;母亲乙肝抗原/ 病毒检测阴性的新生儿满2500克后方可接种乙肝疫苗。
有关的概念5
计划免疫
是指根据传染病疫情监测和人 群免疫水平分析,按照国家规定的免疫程 序,有计划地利用疫苗进行预防接种,以 提高人群免疫水平,达到控制乃至最终消 灭针对传染病的目的。
--《计划免疫学》
有关的概念6
免疫规划
是计划免疫工作的发展,在预防接种 工作规范化、科学化、法制化管理的基础上, 进一步巩固计划免疫业已取得的成果,提高和 维持接种率,扩大预防接种服务人群,积极推 广新疫苗应用,也有利于在我国预防接种工作 领域与国际接轨。它是随着生物科学技术的发 展、疫苗的不断开发和应用,为更加合理地使 用疫苗和开展预防接种工作,以达到控制乃至 最终消灭针对传染病的需要而发展起来的。 --《理论与实践》
免疫程序说明5 --HIV阳性母亲所生儿童
HIV阳性儿童
不予接种卡介苗、口服脊灰疫苗。 如经医疗机构诊断,未出现了HIV相关症状或免疫 抑制症状,可接种麻腮风疫苗、麻风疫苗、麻腮疫 苗;如出现了HIV相关症状或免疫抑制症状,不可 接种以上疫苗。 乙肝疫苗、A群流脑疫苗和A+C群流脑疫苗可按照 免疫程序接种。 接种免疫规划疫苗时,应使用乙脑灭活疫苗、甲肝 灭活疫苗和无细胞百白破疫苗。 其它疫苗的接种可参考疫苗说明书的规定。
无细胞百白破-b型嗜血流感杆菌-乙肝联合疫苗
1 无细胞百白破--流脑A+C群2价疫苗* 78个国家 17 c型流脑多糖蛋白结合疫苗 麻风腮--109个国家 16 麻疹-流行性腮腺炎疫苗* 11 流脑A+C+Y+W135群4价多糖疫苗
无细胞百白破-b型嗜血流感杆菌-乙肝-灭活脊灰联合疫苗 无细胞百白破-b型嗜血流感杆菌-灭活脊灰联合疫苗 无细胞百白破-灭活脊灰联合疫苗 白破-灭活脊灰联合疫苗 百白破-乙肝联合疫苗 百白破-b型嗜血流感杆菌联合疫苗 百白破-b型嗜血流感杆菌-乙肝联合疫苗 百白破-b型嗜血流感杆菌-灭活脊灰联合疫苗 全细胞百白破疫苗* 全细胞百白破-乙肝联合疫苗 全细胞百白破-b型嗜血流感杆菌联合疫苗 全细胞百白破-b型嗜血流感杆菌-乙肝联合疫苗 全细胞百白破-b型嗜血流感杆菌-灭活脊灰联合疫苗 水痘疫苗*
第1、2剂次,第2、3剂次间隔均 ≥28天 第1、2剂次,第2、3剂次间隔均 ≥28天
麻疹疫苗
8月龄
1
麻腮风疫苗
18月龄、4-6岁
2
上海市免疫规划疫苗免疫程序2
疫 苗
接 种 对 象 月(年)龄
接种 剂次
备 注
乙脑减毒活疫 苗 A群流脑疫苗 A+C流脑疫苗
8月龄,2周岁
2
6月龄,9月龄 3周岁,6周岁 18月龄, 24-30月龄
人类历史的第一支疫苗
1796年5月17日当天花暴发时,英国乡村医生Edward Jenner从一位挤奶女工 身上提取了牛痘疱疹液,再给一个8岁的男孩进行了接种。6周之后他又给这个小 孩注射了天花病毒,幸运的是这个男孩没有感染天花。从此,人类历史上第一支 疫苗诞生了。
如何判断是否要接种疫苗?
住院 昂贵医疗的需求
乙肝疫苗第1、2剂次间隔≥28天。
脊灰疫苗、百白破疫苗基础免疫各剂次
的间隔时间应≥28天。 流脑疫苗
A群流脑疫苗1、2剂次间隔3个月。 第1剂次A+C群与A群流脑疫苗第2剂次间隔
≥12个月。 A+C群流脑疫苗2剂次间隔≥3年。
免疫程序说明4 --不同疫苗接种间隔
如需同时接种≥2种疫苗:
2 麻疹-流行性腮腺炎-风疹疫苗* 流脑--47个国家
乙脑--7个国家 2 腮腺炎疫苗*
6 137 15 22 41 3 18
2
麻疹-风疹疫苗*
甲肝--18个国家 1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炎多糖蛋白结合疫苗
肺炎多糖疫苗* 狂犬病疫苗* 风疹疫苗* 森林脑炎疫苗* 成人用破伤风-白喉类毒素疫苗* 破伤风类毒素疫苗*
口服脊髓灰质炎疫苗*
第二类疫苗 是指由公民自费并且自愿受种的其他疫苗。
--《条例》
有关的概念10
常规接种 接种单位按照国家免疫规划和当地预防接种 工作计划定期为适龄人群提供的预防接种服务。承担 国家免疫规划疫苗接种工作的接种单位每年至少应提 供6次接种服务。 --《规范》 应急接种 在传染病流行开始或有流行趋势时,为控制 疫情蔓延,对易感染人群开展的预防接种活动。传染病 暴发、流行时,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或者其卫生行 政部门需要采取应急接种措施的,依照《传染病防治 法》和《应急条例)的规定执行。 --《规范》 群体性预防接种 是指在特定范围和时间对某种或者 某些传染病的特定人群,有组织地集中实施预防接种 的活动。 --《规范》
劳动力丧失
疫苗对社 会经济发 展的贡献
永久致残
长期疾患的影响
1
疾病爆发
International Federation of Pharmaceutical Manufacturing Associations. May 2003
全球疫苗纳入免疫规划情况
疫苗名称 无细胞百日咳疫苗* 卡介苗* 白喉疫苗* 白破疫苗* 无细胞百白破疫苗* 无细胞百白破-乙肝联合疫苗 无细胞百白破-乙肝-灭活脊灰联合疫苗 无细胞百白破-b型嗜血流感杆菌联合疫苗 无细胞百白破-b型嗜血流感杆菌-乙肝联合疫苗 无细胞百白破-b型嗜血流感杆菌-乙肝-灭活脊灰联合疫苗 无细胞百白破-b型嗜血流感杆菌-灭活脊灰联合疫苗 无细胞百白破-灭活脊灰联合疫苗 白破-灭活脊灰联合疫苗 百白破-乙肝联合疫苗 百白破-b型嗜血流感杆菌联合疫苗 百白破-b型嗜血流感杆菌-乙肝联合疫苗 百白破-b型嗜血流感杆菌-灭活脊灰联合疫苗 全细胞百白破疫苗* 全细胞百白破-乙肝联合疫苗 全细胞百白破-b型嗜血流感杆菌联合疫苗 全细胞百白破-b型嗜血流感杆菌-乙肝联合疫苗 全细胞百白破-b型嗜血流感杆菌-灭活脊灰联合疫苗 水痘疫苗* 国家数 2 170 3 81 19 2 5 7 1 11 17 16 2 2 2 6 1 137 15 22 41 3 18 甲肝疫苗* 乙肝疫苗* b型嗜血流感杆菌疫苗* b型嗜血流感杆菌-乙肝联合疫苗 流感疫苗* 灭活脊髓灰质炎疫苗 乙型脑炎* 麻疹疫苗* 流脑A+C群2价疫苗* 流脑A+C+Y+W135群4价多糖疫苗 c型流脑多糖蛋白结合疫苗 麻疹-流行性腮腺炎疫苗* 麻疹-流行性腮腺炎-风疹疫苗* 麻疹-风疹疫苗* 腮腺炎疫苗* 口服脊髓灰质炎疫苗* 肺炎多糖蛋白结合疫苗 肺炎多糖疫苗* 狂犬病疫苗* 风疹疫苗* 森林脑炎疫苗* 成人用破伤风-白喉类毒素疫苗* 破伤风类毒素疫苗* 疫苗名称 国家数 18 139 34 1 48 37 7 93 8 19 20 2 109 18 7 163 20 21 7 17 2 94 106
每次最多只能接种2种注射疫苗和一种口服
疫苗,注射疫苗应在不同部位接种。 严禁将几种疫苗混合吸入同一支注射器内 接种。 2种减毒活疫苗如未同时接种,应间隔≥28 天。
免疫程序说明5 --HIV阳性母亲所生儿童
无法确定是否感染HIV的儿童
出生后暂缓接种卡介苗、口服脊灰疫苗;当确认儿 童HIV阴性后再予以补种;当确认HIV阳性,不予 接种卡介苗、口服脊灰疫苗。 如经医疗机构诊断,未出现了HIV相关症状,可接 种麻腮风疫苗、麻风疫苗、麻腮疫苗;如出现了 HIV相关症状或免疫抑制症状,不可接种以上疫苗。 乙肝疫苗、A群流脑疫苗和A+C群流脑疫苗可按照 免疫程序接种。 接种免疫规划疫苗时,应使用乙脑灭活疫苗、甲肝 灭活疫苗和无细胞百白破疫苗。 其它疫苗的接种可参考疫苗说明书的规定。
世界免疫预防的发展简史1
预防接种的经验时期
免疫预防的实验时期
琴纳(E. Jenner)和牛痘苗
1801年预言“人类最可怕
“以毒攻毒”—初期 的“免疫”思想 “血清脓汁”—原始 的“免疫”方法 人痘接种法—免疫预 防的先例
灾害—天花的消灭,将是 牛痘接种的最终结果。
列文虎克(Leeuwen Hoek) 和显微镜发明、微生物 的发现 微生物学的奠基人—巴 斯德(L. Pasteur) 科学研究基础的奠定 人—郭霍(R. Koch)
有关的概念7
国家免疫规划 是指按照国家或者省、自治区、直辖市 (以下称省)确定的疫苗品种、免疫程序或者接种方案, 在人群中有计划地进行预防接种,以预防和控制特定传染 病的发生和流行。 第一类疫苗 是指政府免费向公民提供,公民应当依照政 府的规定受种的疫苗,包括国家免疫规划确定的疫苗,省、 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在执行国家免疫规划时增加的疫 苗,以及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或者其卫生主管部门组织的应 急接种或者群体性预防接种所使用的疫苗。
维生素A*
64
伤寒疫苗*
伤寒-甲肝联合疫苗
22
1
上海市免疫规划疫苗免疫程序1
疫 苗 乙肝疫苗 卡介苗 脊灰疫苗 百白破疫苗 白破疫苗
接 种 对 象 月(年)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