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双向细目表分析与命题设计的四种方法

合集下载

关于考试命题双向细目表

关于考试命题双向细目表

关于考试命题双向细目表考试命题双向细目表是一种考查目标(能力)和考查内容之间的列联表。

制作考试命题双向细目表,是命题工作的一个重要环节。

双向细目表可以使命题工作避免盲目性而具有计划性;使命题者明确测验的目标,把握试题的比例与份量,提高命题的效率和质量。

同时,它对于审查试题的效度也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双向细目表是包括两个维度(双向)的表格,细目表也可以是多维的,一般用双向细目表。

较常见的有四种:(1)反映测验内容与测验目标关系的双向细目表。

(2)反映测验内容与测验目标、题型之间关系的双向细目表。

(3)反映题型与难度、测验内容之间关系的双向细目表。

(4)反映题型与难度、测验目标之间关系的双向细目表。

一般双向细目表纵向为要考查的内容即知识点,横向列出的各项是要考查的能力,或说是在认知行为上要达到的水平,通常采用识记、理解、应用、分析、综合、评价六个等级。

这是按美国教育家布鲁姆(B.Bloom)目标分类划分的,是从最简单的、基本的到复杂的、高级的认知能力。

每前一目标都是后面目标的基础。

即没有识记,就不能有理解,没有识记与理解,就难以应用。

(1)知识(识记):是对知识的回忆。

其中包括对具体事物、普遍原理、方法、过程、模式、结构等方面的回忆。

(2)领会(理解):是最低层次的理解。

它与完全理解并不是同意词,与完全掌握信息也不是一回事。

领会是指对交流内容中所含的文字信息的理解。

(3)运用:是在特定的情况下,对抽象概念的使用。

这些抽象概念可能是一般的观念、程序的规则、概括化的方法,也可能是专门性的原理、观念和理论。

(4)分析:是将交流的内容分解成几个要素或组成部分,以便分清一个事物中各要素或各部分的层次关系。

(5)综合:是将所分解的各个要素或组成部分组合成一个整体。

是对各个要素或各个组成部分进行加工的过程和进行排列组合以构成一个比较清楚的模式或结构的过程。

(6)评价:是为了特定的目的对材料和方法的价值所作出的判断。

考试命题双向细目表

考试命题双向细目表

命题前请仔细阅读考试命题双向细目表的编制考试命题双向细目表编制考试命题双向细目表是一种考查目标(能力)和考查内容之间的列联表。

制作考试命题双向细目表,是命题工作的一个重要环节。

双向细目表可以使命题工作避免盲目性而具有计划性;使命题者明确测验的目标,把握试题的比例与份量,提高命题的效率和质量。

同时,它对于审查试题的效度也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双向细目表是包括两个维度(双向)的表格,细目表也可以是多维的,一般用双向细目表。

较常见的有四种:(1)反映测验内容与测验目标关系的双向细目表。

(2)反映测验内容与测验目标、题型之间关系的双向细目表。

该表是上一个表的改进,增加了题型。

(3)反映题型与难度、测验内容之间关系的双向细目表。

该表可以体现题型数量、难易度、测验内容的分配问题。

优点是试题取样代表性高,试题难易程度也可以作适当控制,表中数据容易分配。

局限性是未能反映测验目标。

(4)反映题型与难度、测验目标之间关系的双向细目表。

难易度:A.较易 B.中等 C.较难 D.难度较大认知度:Ⅰ识记Ⅱ理解Ⅲ简单应用Ⅳ综合运用下面主要说明反映测验内容与测验目标(学习水平)和题型分数的双向细目表。

即把要考查的知识内容与学习水平(能力)、试题的类型和分数呈现在一张表上,这样命题时,一目了然,便于操作。

该表是由一张概括程度比较高的知识内容和分类比较细的学习水平构成,在表中,纵、横两表头双向决定的每个点(交叉的格)为一个考察点,每个考察点要体现题型、题量、得分点三个参数。

这样对试卷结构、对考查的主要内容就具有了明确的指向性。

举例,假设每一个得分点的分数值定为2分,以100分为满分,则整个试卷可以有50个得分点。

再假定每个得分点考生平均能以一分钟时间答完题,并考虑考生复核、检查时间,那么这次测验时间可定为60分钟。

另外,由于实际上不同考查点的重要性与难度不同,在所占分数上它们应当占有不同的比例;由于不同题型的解答难度不同,通常按不同题型给出不同的权重。

命题技术之双向细目表制定与使用

命题技术之双向细目表制定与使用

命题技术之双向细目表制定与使用
尹宗义
有老师在命制试卷时,嫌双向细目表多事,置之不理。

其实,双向细目表又称为“命题规划表”,是确保科学命题的路线图、坐标体系。

使用“双向细目表”命制试卷,可以避免在命制试卷时出现内容覆盖面不到位现象;避免同一内容在不同题型中重复出现。

“双向细目表”不仅指导教师命题,也可以引导学生备考。

在平时的检测前,教师完全可以将“双向细目表”张贴到各班,引导学生自主备考。

制定双向细目表分六个步骤:一是从《考试说明》中统计出题型、题量与分值分布;二是结合近年高考原题对比题型与分值,适当进行调整,稳中求变;三是联系学生备考情况,确定考点、重难点,确定各小题难度系数,综合预测整份试卷的难度系数;四是明确所考检测内容的范围(以哪册课本为主,还是全覆盖);五是根据认知能力目标的权重,确定考查的层次;六是结合检测时间,预算阅读字数、书写量。

最常用的双向细目表是标明考查内容和考查目标之间关联的表,还有的将题型、分值、难度、能力层次(“识记”、“ 理解”、“ 应用”、“分析”、“ 综合”、“评价”)等加入其中。

下面,我们具体呈现由易到难的双向细目表。

第一种是只标明考查内容与考查目标之间关系的双向细目表:。

(参考)如何编制双向细目表

(参考)如何编制双向细目表

如何编制双向细目表?2012-06-21 12:26:57| 分类:默认分类| 标签:|字号大中小订阅双向细目表【网络整理】双向细目表2011-12-26 06:04:09| 分类:教育驿站| 标签:|字号大中小订阅一、什么是双向细目表?简单来说,双向细目表是测验编制的计划书、蓝图和命题的依据。

它是以能力层次和学习内容为两个轴,分别说明各项测评目标。

建立双向细目表可以帮助命题者理清能力层次和学习内容的关系,以确保测验能反映考察的内容,并能够真正评量到预期之学习结果。

新课程命题,根据要求制作多项细目表(包括题型、题号、分值、内容标准、科学探究、能力要求、预估难度、题目来源等)。

二、试题形成的理论上的要求与过程:制定细目表——审阅与答辩——提出修正意见、修改细目表——首命题——调整——形成试题。

由此可以看出,细目表是命制试题的计划书,决定了整套试题能否实现预期目标。

三、命题细目表与教学的关系:看起来,双(多)向细目表离我们一线教师很远,它是命题组的需要考虑的事,再具体一些是命题责任人需要考虑的事。

平时出卷时,几乎也没有老师会去做一个细目表后再命题。

再深入的思考一下,命题细目标离我们又很近。

说“近”的原因之一是:要用在细目表的规划下制作出的试卷来考察我们的学生,检测我们的劳动成果,如果我们能了解命题细目表的制作过程,那我们的教学就会更有的放矢。

其二,虽说我们出卷不做细目表,但是老师在出题的时候总有计划的,想考些什么?练些什么?怎么考(练)?总不会将数学卷子出上作文,高中单元测试考初中的内容,或者是将没学的内容放到单元测试卷中。

出卷人脑子中总有个形,所以出来的卷子才不会出格;只是没有正规出题那么细,那么严格。

四、命题细目表的实践——经历命题过程:想做细目表必须实践,而实践必须是对教师的教学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促进教师研究、改进教学。

试题卷形成过程:明确意图(依据教学要求、学生学习实际、引导教学为主)——老师命题——再研意图(提出改进意见稿,大动结构,更换试题)——修改(教师)——交流再修改(共同修改)——定稿(这样命一套题教师能受到很大的锻炼,但是比教研员自己命题流程长、耗时多、耗精力大。

命题中的双向细目表

命题中的双向细目表

双向细目表详谈双向细目表在命题环节当中的应用一、试卷编制的具体步骤1、进行总体构思,确定试卷的目标要求明确考试的目的(为什么考)和性质:是期前预备性(摸底、预测、分组)的,或者是期中形成性(诊断、激励)的,还是期末总结性(评定)的;根据考试目的确定考试的内容、范围和要求(合格标准)。

2、拟订命题计划,设计多项细目表命题计划包括两项内容:一是编制试题的原则和要求,说明试题类型、编制试题和组配试卷的要求;二是规定试卷中试题的分布,即具体考试内容中各部分试题的数量分布和所占比例。

根据《课程标准》、《考试大纲》、教材、考试目的、性质与要求,设计好试卷多项细目表,这是试卷编制的依据。

3、选择题型,实施编制4、编选和审查试题,组编试卷5、检查、修改、试做、复核、调整、编制标准答案和评分标准二、试卷命题双向细目表(一)为什么在编制试卷时需要制定双向细目表原因之一:命题双向细目表是设计试卷的蓝图。

它使题工作避免盲目性而具有计划性,使命题者明确测验的目标,把握试题的比例与分量,提高命题的效率和质量。

原因之二:它对于审查试题的效度也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命题双向细目表包括两个维度(双向)的表格,反映测验内容、测验目标、题型与难度之间的关系。

(二)什么是双向细目表所谓“双向细目表”,实际上就是教材内容和学习结果两个维度,其中一维反映教学的内容,另一维反映学生的学习水平。

目前在“学习水平”这一维,普遍采用布卢姆等人关于认知领域教育目标的分类,即把学习结果或认知水平分为“知识、理解、应用、分析、综合、评价”六种水平。

教材内容这一维则根据具体学科内容加以确定。

双向细目表是在命题中根据考试的目的和要求制定的测试内容和目标的具体计划,并以图表形式详细、明确地列出各项内容的量化指标,用以规范、指导编题和制卷。

案例1:高考文综Ⅱ卷政治试题双向细目表表格1:试题内容与考查范围、考点双向细目表表格2:知识与能力考核双向细目表案例2:高三月考数学试题双向细目表马鞍山市二十二中学2010届高中教学质量第一次月考数学试卷双向细目表(理科)高三数学第一次月考目的:检查前一阶段复习效果考试范围:第一次月考前已复习完成的内容,必修3和选修2-3中的概率和统计、排列组合、二项式定理、选修4-1极坐标和参数方程。

双向细目表试题和试卷的编制方法

双向细目表试题和试卷的编制方法

确并说明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在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实验中,所用的实验 器材有杠杆、支架、刻度尺、细线、质量相同的钩码若干。
(1)将杠杆装在支架上,发现杠杆右端下沉,如果将 杠杆右侧的平衡螺母向左调到头了,发现杠杆右端仍下沉, 此时应将杠杆左侧的平衡螺母向______调,直到杠杆在水 平位置平衡为止。
时间t/min 温度t/℃
0 2 4 6 8 10 12 14 16 18 20 98 90 83 80 80 80 80 75 71 72 65
(1)实验中有一组错误数据,请指出是哪一组? (2)请根据表中的正确数据,在坐 标纸上画出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 (3)根据图象判断该物质是不是晶体? _______ 。为什么?____________ 。
(1)甲同学连接的部分电路如图12所示。请将电路连接完整。
图12
(2)画出实验用的表格。
(3)乙同学测的是小灯泡的电阻,其他器材和电路与甲同学的
相同。当小灯泡两端电压是3V时,电流表的示数如图12乙所示,则
此时小灯泡的电阻是
Ω 。改变小灯泡两端的电压,又测量
两次,并将三次测得的电阻取平均值。这种取平均值的方法是否正
块划分为小知识块,这是制定双向细目表 的依据。把小知识块再划分为知识点,以 便命题时作为抽样之用,使命题能够保持 相对的稳定性和一定的灵活性。
(2)考查的能力及各能力领域的权重 ①理解能力 ②推理能力 ③应用能力 ④实验探究能力及权重
(3)试卷的题型与题量 首先以答题方式为分类标准确定大题型,然
后确定每一部分知识在大题型中的分布及占多 少个题目,从而确定试卷总题数。 (4)物理方法 (5)情境领域 (6)难度预估

利用命题双向细目表格剖析

利用命题双向细目表格剖析

利用命题双向细目表格促进教师专业能力发展上海市江宁学校王志华众所周知,评价中的命题工作是教育测量的重要环节,是决定教学成败的关键。

命题的导向直接制约着教学的发展,影响着学生的努力。

命题能力也凸现了教师的专业能力。

目前无论是期中还是期末考试,多数学校参加联考。

学校的周周练也是用以前的现成的试卷或剪、拼、贴教辅书资料。

这样只有少数教师在钻研命题,而多数教师的科学命题能力下降,对全体教师的专业发展不利。

因此我们不能忽视评价中的重要环节——命题工作,应该从命题原则、命题方法、命题作用等方面进行思考。

一、命题原则1.科学性原则试卷必须保证内容的正确性,不能出现知识性的错误,不能与所学的概念、原理、法则相违背,忠实于课程体系,否则有碍于学生正确概念的理解掌握。

例如课改之前的中小学数学教材体系指明最小的自然数是1,而新课程教材体系指明最小的自然数是0,我们在命题是不能出现“0不是自然数”。

2.全面性原则试题覆盖面要大,要突出重点,确保试题在所学内容上具有代表性,做到各个知识点所占比例恰当。

例如语文学习,学生学了四篇重要的古文,而试卷中的古文部分的试题全部出自于其中的两篇,这就不符合全面性原则。

3.明确性原则试题语句简明扼要,避免使用拗口的字词句,而且要求答案明确合理,不起争议。

4.整体性原则要求试卷有一个好的结构,由浅入深,起点低终点高,有梯度,方法与能力要求稳定,否则易出偏差。

经常会看到试卷中有过偏、过难、过狭、过深、成绩过低的状况。

这是由于命题者往往凭借个人的兴趣爱好和主观想象编题组卷,违背了整体性原则。

5.独立性原则各个试题应该彼此独立,不可相互牵连。

题与题之间不可相互暗示答案,例如要求学生在选择题四个选项中选取答案,而此内容又出现在简答题中的问题背景,因此两题中应摒弃一题,否则将影响测试效果。

6.合理性原则在编拟试题时,应当合理制定评分标准,力求使评分简便、准确、有效。

对主观题,应慎重确定分布给分标准,避免有一点小错全部扣光的结果。

浅谈初中化学如何命题、双向细目表的制定

浅谈初中化学如何命题、双向细目表的制定
浅谈如何命题
第一部分
原创题的命题原则
一、为什么要命制初中化学原创习题 初中化学习题是化学教学的重要内容。但是,现行各种 版本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化学》课后习题量 少,不足以满足学生的需要;可以选择的教辅资料更新速度 慢, 有些是东拼西凑而成, 少数习题脱离课标、 严谨性不够, 禁不住推敲;为弥补这一不足,我们常常采用“剪+粘”的 方法去组题,又使习题缺少创新性。 各种形式的测试也需要较多的原创习题。 因此,我们化学教师必须学会命制一些原创习题。
(2011 年市调研考试)2011 年 3 月 5 日上午 9 点,第十一届 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在北京人民大会堂胜利召开,如图所示,著 名电影演员濮存昕骑自行车去参加会议,这种做法的目的是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为了让天空更蓝你的一种 做法是(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创造性的原则 原创题应该是在现行教材或其他资料上找不到的,因此 命制原创题贵在创新——内容创新、情境创新、问题创新、 等。富有时代气息、令人耳目一新的题目,能使学生常做常 新,使教师常教常新。
3.基础性的原则 义务教育阶段的化学课程具有突出的基础性,因此原创 题必须立足基础知识、注重基本技能、关注基本方法,从而 促进学生终身学习和发展。 虽然原创题不落俗套、 未曾相识, 但绝不能命成偏题、怪题。
三化学教学双向细目表制定的依据和方法制定的依据?依据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依据哈尔滨市中考化学考试说明?依据人教版化学教材?列出课程标准要求的教学目标?列出教学内容要点?列出能力层次?列出学科结构分值比例?填写双向表制定的步骤四化学教学双向细目表的结构教学目标双向细目表教学评价目标双向细目表指导教学设计五单元教学目标双向细目表的应用化学教学目标双向细目表预设课时教学目标预设教学重难点预设教学方法预设教学过程课时教学方案初中化学人教版溶液课题1溶液的形成教学设计将双向细目表中12个的知识点归类为5个教学问题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双向细目表分析与命题设计的四种方法
白云区教育发展中心王应江
2009-10-31
双向细目表主要用于确定考试内容,对保证考试内容与应考内容的一致性具有明显的作用。

一般而言,双向细目表包含三个要素:(1)考察内容,在期末质量检测或毕业会考的水平性考试中,就是该学期规定完成的模块的单元知识内容;在高考试卷(含高考模拟试卷)的选拔性考试中,就是高考规定的该学科的必考和选考知识内容。

(2)考察目标,在期末质量检测或毕业会考的水平性考试中,一般包括“了解(记忆)、理解、应用”三个不同层次的能力要求;在高考试卷(含高考模拟试卷)的选拔性考试中,一般包括“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论证和探究问题四种能力。

(3)不同题型所占分值或不同考试内容所占分数的比例/权重,如表一是广东高考政治单科按5种题型所占的分值权重,表二是广东高考政治单科按6种考试内容所占满分值的比例权重。

双向细目表的设计方法:一是按不同的题型结构设计,二是按选拔性的考试内容设计,三是按水平性的
考试内容设计,四是按不同模块的研究内容设计。

这种双向细目表以题型结构为主线,在每种题型里对应显示了各个模块内容所要考查的考点内容,以及每个考点的能力立意要求。

其优点是由于每种题型按题号顺序排列,所以细目表能较好地呈现每道题所考试的内容及能力要求;其缺点是每个模块的知识散见于各种题型中,而且同一个题型可能涵盖多个考点,模块的知识没有整体系统性。

二、按选拔性考试的模块内容设计的试卷分析双向细目表(09年高考广东政治单科)
这种双向细目表以不同模块的考试内容为主线,每种模块的内容分别用不同的题型来笔试该模块的考点内容,以及每个考点的能力要求。

其优点是能较好地呈现每个模块考试所涉及的考点,从中可以帮助梳理出各个模块考查的主干知识以及覆盖面,考查的知识范围清晰;但缺点是题型与题号的顺序被打乱,不适合逐题分析。

三、按水平性考试的单元内容设计的期末检测试卷命题双向细目表(08年七区联考上学期高一期末质量检测政治科)
《经济生活》(必修1)
说明:全卷包括单项选择题、简答题和论述题三种题型.选择题36题,每小题2分,共72分;简答题2题,共16分;论述题12分。

试题难度:全卷难度约为0.65~0.70,其中容易题约占70%,中等题约占20%,难题约占10%左右.
这种水平性质量检测的命题细目表虽然也是按考试内容的知识体系设计的,但这种细目表与选拔性考试最大的不同就在于考试的能力要求不同。

高考的选拔性考试通常有“获取和解读信息”等四种能力立意要求,而水平性质量检测通常是“了解、理解、应用“三个能力层次的要求。

因为选拔性的考试讲究区分度,其难度比水平考试高。

命题的细目表不同于试卷质量分析表,不能把考试内容“对号入座”在不同的题型或题号上。

四、按不同模块进行研究分析的双向细目表(本次高三一轮复习用于大校本教研的哲学模块研究样例)
注意:重要的考点可能多个省份在近三年多次考过,每个考点的具体统计请参看“意识能动性的表现”一栏。

生活与哲学
这种双向细目表是以主干知识和高考考点为主线,主要用于研究分析模块的各个考点在各地高考中出现的考试频率,从而梳理出该模块最常考的考点,研究这些最常考的考点命题特点、被常考的原因以及常考考点的答案设计思路。

但这种细目表属于归类研究,有两个局限:一按高考考点查找各地的每道试题,而有些试题的知识立意可能有多个,这样在归类时,某年份某省的某题可能多次被重复统计;二是对考点的能力立意在主观题往往有三到四种,但为了凸显最主要的能力考核,在统计时只统计一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