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资源吸引功能形成的三个要素(精)
旅游目的地的构成及产品分类

一、理论基础最简单的定义就是能够满足旅游者终极目的的地点或主要活动地点。
从效用的角度看,消费者觉得从特定目的地进行闲暇消费能够得到比常住地以及其他备选目的地更多更优效用,从这个意义上也可以说旅游目的地是能够使旅游者产生动机,并追求动机实现的各类空间要素的总和,主要包括三个层次的要素:旅游吸引物、服务要素和环境要素[1]。
1.1.2 旅游目的地空间结构旅游目的地空间结构是指旅游经济客体在空间中相互作用所形成的空间聚集程度及聚集状态,它体现了旅游活动的空间属性和相互关系,是旅游活动在地理空间上的投影,是区域旅游发展状态的重要“指示器”[2]。
其中,旅游活动开展的主要地域,即旅游目的地的空间结构是旅游空间结构中重要的研究对象。
1.1.3 旅游目的地空间结构体系旅游目的地空间结构体系是从系统论的观点出发,全面系统研究旅游目的地空间结构要素、特征和格局的分类体系。
由于旅游目的地空间结构要素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可以从地理特征、关联性、经济实力、旅游规划等不同的角度来划分,本文力求从对旅游目的地多因素的综合考虑,来构建旅游目的地的空间结构体系。
1.2 旅游目的地空间结构的要素空间结构组成要素的划分方法有很多,有些学者划分为点线面(点轴圈)三要素;空间结构的生态学派划分为基质(Matrix)、斑块(Patch)和廊道(Corridor)三要素等,吴必虎教授在旅游吸引物空间结构的分析中借用了该模型[3],他认为城市和旅游区(点)可以抽象为点状要素,它们之间的交通要素可以抽象为线,城市与4A级旅游区(点)之间的交通就是“斑块”与“基质”之间的“通道”。
二、旅游目的地的构成要素:坎恩五要素1.拥有一定距离范围的客源市场2.具有发展的潜力和条件3.对潜在市场具有合理的可进入性4.其社会经济基础具备能够支持旅游业务的最低限度水平5.有一定规模包含多个社区库泊的4A观点1.吸引物:2.康乐设施:住宅设施、餐饮业、娱乐设施、其他服务设施3.进入设施:交通网络、基础设施4.附属设施:地方旅游组织魏小安和历建新的三要素说1.吸引要素:各类旅游吸引物,第一产品概念2.服务要素:各类旅游服务的综合3.环境要素:构成了吸引要素的组成部分三、旅游目的地构成要素的核心内容1.有独特的旅游吸引物2.有足够的市场空间和市场规模支持3.能提供系统、完备旅游设施和旅游服务4.要有目的的当地居民的认同、参与并提供各类支持保障5.旅游目的地须具有一定的可管理性四、主要旅游产品谱系:观光产品:★彩球冠★全天候生态空间(室内)★戴村DNA馆★生态节能普及中心★活水园★微缩节能展示园★古色茶街★三清殿★求索台(三清神像★八卦广场★三清故居★雕塑长廊石牛望江台★神牛问道★天下第一牛★牛文化长廊★牛气冲天★群牛雕像馆文化产品:★三清茶研究中心★茶文化中心★道学院★国学馆★幽谷琴室★养生书吧★棋院★画苑★品茗阁★放商务产品:酒店★避暑天堂★国际山地生态论坛会议中心★三清茶研究中心★山地户外运动服务中心★度假区★军体健康、★森林阳光浴★太极拳馆★幽谷琴室★高温瑜伽★围牛比赛★人牛共舞业务产品:享受产品★高尔夫★度假区★天伦乐园★网球场★娱乐中心刺激产品:★山地户外运动服务中心★丛林滑翔★滑草场★帐篷度假区★丛林狩猎场★拓展中心★云霄飞轮★天旋地★登峰造极★山地自行车★升空电梯★垂钓木屋★水枪战船凌波微步★魔力水屋★登峰造极★山地自行车★升空电梯★垂钓木屋★水枪战船★凌波微步★水上荡桥★魔力水屋★★空中飞人(缆车)替代产品:★茶园★杨梅林★★三清梨园★茶道馆★活水园★石牛望江台★无为顶★三清茶体验基地2)旅游开发方向定位1.观光旅游2.修学、考察游3.生态旅游4、会议旅游5、疗养、康复旅游6、探险旅游7、度假旅游8、其他专项旅游二、空间布局把冯友兰的人生四境界放在旅游规划中,形成旅游的四个境界:休闲境界,自我境界,道德境界,天地境界(1)休闲境界区:生活着的众人,真我状态,看山是山、水是水。
旅游经济要素

(一)旅游资源的分类
自然旅游资源:自然旅游资源是由于自然地理环境的演变而形成的具有旅游 功能的事物和因素。
地貌
如:云南石林
水文
如:尼亚加拉瀑布
气候
如:承德避暑山庄
野生动植物 如:洛阳牡丹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人文旅游资源
24、皖南古村落:西递、宏村 2000.11 文化遗产
25、明清皇家陵寝:明显陵(湖北钟祥市)、清东陵(河北遵化市)、清西陵(河北易县) 2000.11 文化
遗产
明孝陵(江苏)、十三陵(北京) 2003.7、盛京三陵(辽宁)2004.7
26、河南洛阳龙门石窟 2000.11 文化遗产
27、四川青城山和都江堰 2000.11 文化遗产
28、云冈石窟 2001.12 文化遗产
29、云南“三江并流”自然景观 2003.7 自然遗产
30、吉林高句丽王城、王陵及贵族墓葬 2004.7.1 文化遗产
31、澳门历史城区 2005 文化遗产
32、四川大熊猫栖息地 2006.7.12 自然遗产
33、中国安阳殷墟 2006.7.13 文化遗产
34、中国南方喀斯特 2007.6.27 自然遗产
35、开平碉楼与古村落 2007.6.28 文化遗产
36、福建土楼 2008.7.7 文化遗产
37、江西三清山 2008.7.8 自然遗产
38 、山西五台山 2009.6.26 文化景观遗产
世界自然遗产
黄龙风景名胜区 九寨沟风景名胜区 武陵源风景名胜区 三江并流 江西三清山 南方喀斯特 熊猫基地
(三)旅游资源开发的原则
旅游十二要素

旅游目的地发展十二要素及其内涵引题什么是旅游目的地?最简单的定义就是能够满足旅游者终极目的的地点或主要活动地点。
而旅游者之所以到会离开自己常住地到目的地旅游,从效用的角度看,是因为该消费者觉得从特定目的地进行闲暇消费能够得到比常住地以及其他备选目的地更多更优效用。
也就是说,该特定目的地对该消费者具有吸引力。
从这个意义上也可以说旅游目的地是能够使旅游产生动机,并追求动机实现的各类空间要素的总和。
这里的要素至少包括三个层次:首先是吸引要素,即各类旅游吸引物,包括有形的、无形的吸引物,也包括物质性的、非物质性的因素,旅游吸引物产生的是吸引旅游者从客源地到目的地的直接的基本吸引力,以此为基础形成的旅游景区(点)自然是“第一产品( primary products)”;其次是服务要素,即各类旅游服务的综合,旅游地的其他设施及服务虽然不是旅游者访问目的地的主要因素,但是它们作为“第二产品( secondary products)”将会影响旅游者的整个旅游经历,因此当两地旅游吸引物存在替代关系时,服务质量优劣、设施完善程度、交通便捷程度将会对旅游者的目的地决策产生重大影响,从而使交通、旅游设施及服务作为辅助吸引力的依托,与旅游吸引物共同构成旅游地的整体吸引力的来源;第三是环境要素,环境要素既构成了吸引要素的组成部分,同时也是服务要素的组成部分,更重要的是形成了一个旅游目的地的发展条件,这其中的供水系统、供电系统、排污系统、道路系统等公用设施,医院、银行、治安管理等机构以及当地居民的友好态度等将构成“附加产品( additional products)”并与旅游吸引物等共同构成目的地的整体吸引力,因此也是非常重要的。
总体而言,前两个方面可以集中称为吸引要素,而后一个方面可以集中称为发展要素。
一、吸引要素从旅游活动过程来看,对应旅游的全过程,形成了六个要素。
在八十年代,中国旅游业刚刚发展的时候,只被称为五个要素,就是吃、住、行、游、购。
旅游活动的三要素[1]
![旅游活动的三要素[1]](https://img.taocdn.com/s3/m/30b03edcddccda38366baf4a.png)
旅游活动的三要素[1]
美学价值 科学价值 历史文化价值 经济价值
可 多 非 创长 样 凡 造存 性 性 性性
特性
价
长江三峡 分
值 (旅游资源) 类
自然景观 人文景观
地质地貌景观 水文地理景观 气象气候景观 生物景观
建筑景观 文化艺术景观 风土民情
PPT文档演模板
旅游活动的三要素[1]
在旅游中探究地理现象、增长地理知识:
长春
乌鲁木齐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甘
敦煌莫高窟
呼和浩特
吉林
辽 宁 沈阳
河长北城京
故宫
北避暑山庄
太原 天津
青
西藏自治区
布达
拉宫 拉萨
判断: 上述旅游资源 从本质属性上
海 肃 陕 江 西宁
宁 银川
兰州自夏
治区
西安
秦陵兵马西俑安
山 西
石家庄 济济南南
山泰东山
龙门郑石州 窟
西 河南 安 苏 成都
长江三峡
合 苏肥 州南园京林 武汉 黄山
太原 天津
请两旅(同个行1)学景社黄们区西推山在在出藏游旅旅两自布拉游游条达宫治的资旅区拉过源游萨程的线青中本路思质:海考 属西云问 性西双昆丽四南版峨明宁题 上昆江纳嵋成明川: ,山都 分兰黄肃秦州别贵果宁陵阳贵自夏广治重树属银区长兵南川西庆瀑州西江马于宁自西西布桂陕三俑安安凤治什林湖湖峡凰区张山么山西长古河家广广北南龙水沙州州广城景界门郑南石南州观东武石江西昌汉窟黄家?安山合南庄山黄昌济泰徽济苏东庐肥福南福山飞山江南州山州浙苏建南来园杭京杭西江林州石州湖
青
西藏自治区
布达
拉宫 拉萨
海 肃 陕 江 西宁
宁 银川
旅游时有三个主要的成分组成

旅游时有三个主要的成分组成:旅游客源地、旅游目的地和联系客源地与目的地之间的旅游通道国内旅游者:国内旅游者指在本国某目的地旅行超过24h而少于1a的人,其目的是娱乐、度假、运动、上午、会议、学习、探亲访友、健康或宗教国内一日游游客:只在我国大陆居民离开常住地10km以上,出游时间超过6h、不足24h。
其围在境内其他地方的旅游住宿设施内过夜的国内游客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1、基本的胜利需要2、安全的需要3、社会的需要4、尊重感的需要5、自我实现的需要田中喜一对旅游动机的分类:心情的动机、身体的动机、精神的动机和经济的动机;罗伯特·麦金托什的分类:身体健康的动机、文化动机、交际动机和地位与声望的动机影响决策的主要因素:1感知环境:人们的旅游动机是多种多样的,从目前的旅游状况看,观光旅游应该是主要的旅游形式,所以,观光动机可认为是大多数旅游行为的动机。
人们把进行旅游决策时收集到的各种信息摄入脑中,形成对环境的整体印象,这就是感知环境。
直接影响旅游决策的因素是感知环境的差异2、最大效益原则:最大效益原则主要表现一下几个方面:(1)最小的旅游时间比(2)最大的信息收集量A选择最有名的旅游地旅游B选择自然环境和文化环境与居住地差异较大的旅游地旅游3、旅游偏好:旅游者具有一些共同的心理特征和需求,但具体到每个人身上,必然存在着差异。
一次在认知活动、情感和意向活动方面都存在着一定的差异。
旅游者的空间行为:一:大尺度的空间行为:1、力图到级别较高的旅游点旅游2、尽可能游玩更多的高级别旅游点3、力图用环状路线旅游二、中、小尺度的旅游空间行为1、采用节点状路线旅游A在居住地附近旅游B在暂住地附近旅游2、旅行路线影响旅游效果。
大尺度空间旅游对游客的印象是长途跋涉、它只能削弱游客的旅游兴致。
但中、小尺度旅游时,旅游者常常有一定兴趣观看旅行路线附近的景色影响旅游需求的因素:1经济发展水平。
客源地的经济发展水平是影响旅游需求的决定因素2、人口特征。
旅游学概论复习答疑

《旅游学概论》复习答疑一、常识题1、所谓(漫游)指的是古代知识分子出于求学的目的四处旅行。
2、旅游活动是(经济)发展到一定水平的产物,并将随之发展而发展,这是旅游发展的一个最基本的规律。
3、在漫长的历史过程中形成并保留至今的自然与文化遗存被称为(不可再生)性旅游资源。
4、在推动旅游活动的开展方面,(旅游业)是最积极、最活跃的因素。
5、世界上最大的国际旅游接待地是(西欧)。
6、(产业革命)对旅游的发展是一个重要的刺激因素。
7、世界旅行社行业中的最大的公司为美国的(运通)。
8、一个地区的旅游接待量不可超越当地的(承载能力)。
9、(托马斯·库克)在1841年7月5日组织的一次团体旅游被誉为近代旅游业的开端。
10、旅游资源的理论核心是(吸引力因素)。
11、旅游业是为旅游者的活动创造便利条件并提供其所需的(商品和服务)的综合性产业。
12、旅游产品属于(服务)性产品。
13、远程国际旅游客流中,(欧洲、北美、亚太)三地之间的客流构成主要客流。
、14、旅游的消费是比一般的生活更(高级)的消费形式。
15、各种旅游活动的开展都伴有(消费)行为发生,对当地经济产生直接或间接的影响。
16、旅游业以(旅游者)为服务对象。
17、(旅游交通)是旅游者完成旅游活动的技术条件。
18、世界国际旅游客流中占绝大比重的是(近距离的出国旅游)。
19、按照当前的产业划分,旅游业主要属于(第三)产业。
20、世界旅游组织预测,北美在世界旅游格局中的地位将被(亚太地区)取代。
21、在最初的年代中,主要是(商人)开创了旅行的通路。
22、闲暇时间指(可由个人随意支配)的自由时间。
23、超载指的是旅游者超过了目的地(接待能力)的负荷极限24、(旅行社)在客源地与目的地间架起桥梁,并为目的地的旅游产品生产者沟通了销售渠道。
25、远程国际旅游客流中,西欧、北美、(亚太)三地之间的客流构成主要客流。
26、一地旅游资源的(不可移动性)决定了它的垄断性。
旅游目的地管理复习重点

旅游目的地管理复习重点旅游目的地的定义(英国学者布哈里斯):旅游目的地是一个特定的地理区域,被旅游者公认为一个完整的个体,有统一的旅游业管理与规划的政策司法框架,也就是说由统一的目的地管理机构进行管理的区域。
布哈里斯的旅游目的地6“A”构成要素:旅游吸引物、交通、设施和服务、包价服务、活动、辅助性服务。
旅游目的地的形成条件(冈恩):拥有一定距离范围的客源市场;具有发展的潜力与条件;对潜在的市场具有合理的可进入性;其社会经济基础具备支持旅游业发展的最低限度水平;有一定规模并包含多个社区。
国内学者魏小安和厉新建认为旅游目的地要素一般包括三个层次的内容:一是吸引要素,即各类旅游吸引物,是吸引旅游者从客源地到目的地的直接的基本吸引力,以此为基础形成的旅游景区是“第一产品”。
二是服务要素,即各类旅游服务的综合,旅游地的其他设施及服务作为“第二产品”将会影响旅游者的整个旅游经历,与旅游吸引物共同构成旅游地的整体吸引力的来源。
三是环境要素,环境要素既构成了吸引要素的组成部分,又是服务要素的组成部分,形成了一个旅游目的地的发展条件。
旅游目的地的利益主体:当地居民;旅游企业;旅游者;政府部门;其他利益集团。
地方的概念(瑞夫):如果一个地方(空间)充满着具有意义的真实经验或发生过动人的事件,个体就会对它形成一种认同感,安全感或关心等,这样空间就转化为地方。
对一个地方进行识别的三个基本要素:实体环境;功能活动;地方感(意义)。
地方依恋是人与场所之间基于感情、认知、和实践的一种联系。
(知道)威廉姆斯和瓦斯科认为,地方依恋从结构角度有地方依靠和地方认同两个维度构成,哈迈特和斯图尔特从程度上将地方依恋分为地方熟悉度,地方归属感,地方认同感,地方依赖感和地方根深蒂固感五个等级。
地方认同:地方认同是指一种精神性依赖,是指个体与客观环境一种依赖关系。
这种关系依靠一个与该环境有关的个人有意或无意的想法,信仰,偏好,感觉,价值观,目的,行为趋向和技巧综合形成的复合体而形成。
旅游地理学

第一章1、闲暇:是指人们扣除谋生活动时间、睡眠时间、个人和家庭事务活动时间之外剩余的时间。
换句话说,闲暇是指个人不受其他条件限制,完全根据自己的意愿去利用或消磨的时间。
2、游憩:一般是指人们在闲暇时间所进行的各种活动。
游憩可以恢复人的体力和精力,它包含的范围极其广泛,从在家看电视到外出度假都属于游憩。
3、旅游:是在闲暇时间所从事的游憩活动的一部分,它是在一定的社会经济条件下产生的一种社会经济现象,是人类物质文化生活的一个部分。
同时,旅游目的地要提供各种旅游接待设施以满足其需要。
4、旅游地理学:是研究人类旅行游览、休憩疗养、康乐消遣同地理环境以及社会经济发展相互关系的一门学科。
第二章中国旅游地理学的发展趋势:一、要注重学科基本概念的研究和应用。
二、在研究内容上,要从目前的以资源、旅游开发的区域社会经济条件研究为主,扩展到从相互联系的角度对资源、市场、环境的系统研究。
三、在研究方法上,要坚持理论研究与使用研究相结合的宗旨。
四、在研究方式上,应当提倡跨学科性的合作研究,旅游地理学者应主动吸收相邻学科的知识和研究方法三章1、中国对游客的定义:指任何一个因为休闲、娱乐、观光、度假、探亲访友、就医疗养、购物、参加会议或从事经济、文化、体育、宗教活动,离开常往国{或常住地}到其他国家(或地方),连续停留时间不超过12个月,并且在其他国家(或地方)的主要目的不是通过所从事的活动获得报酬的人。
游客不包括因工作或学习在量的有规律往返的人。
2、产生旅游地与客源地的空间相互作用的条件:①互补性②替代性③可达性3、旅游者的旅游活动行为层次:①基本层次:旅游活动最基本的层次是游览观光,也可以说是景观旅游②提高层次:娱乐旅游和购物旅游是旅游的提高层次③专门层次:⑴修养、疗养旅游⑵出席会议⑶宗教朝拜⑷各种科学和社会考察、调查,以及其他专业活动,包括商业、文化交流、大型运动会、登山、探险等活动5、旅游决策过程:一:认识需要阶段;二:信息收集阶段,旅游者从多种渠道收集信息资料,这些渠道包括各种新闻媒介、旅行社、导游手册、亲朋好友、有经验的旅游者等;三:评价对比,旅游者对收集到的信息比较和谈判,对各个旅游目的地、各种旅游路线和旅游方式进行选择并作出决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鲜美食的好去处。
成因分类:
构造湖(青海湖、滇池、洱海) 堰塞湖(镜泊湖、五大连池) 牛轭(河迹)湖(洞庭湖、鄱阳湖) 瀉湖(太湖、杭州西湖) 火口湖(长白山天池)
冰蚀湖(喀纳斯湖)
风蚀湖 溶蚀湖
人工湖
中国最美五大湖
青海湖(青海)
喀纳斯湖(新疆)
纳木错(西藏)
长白山天池(吉林) 西湖(浙江)
天山库车大峡谷(新疆)
水景旅游资源
湖泊旅游
中国重要旅游湖泊
构造湖 火山口湖
堰塞湖
岩溶湖 瀉湖(宁波的东钱湖和杭州的西湖) 河迹湖、风蚀湖、冰川湖、人工湖……
湖泊风景
大湖烟波浩渺,貌似大海,水天合一,
极有天然风貌。
小湖秀丽骄艳,水平如镜,清波涟漪,
空气清新,是荡舟观赏、水上娱乐、湖
旅游资源吸引功能形成的三个要素:
旅游资源的本体因素
旅游资源的外部因素 游客因素
旅游景观的作用
通过对大自然旖旎风光的观赏,使旅游者加深 自然美的感受,促进人们的身心健康,提高人 文素质
通过对祖国山河的赏析,激发和增强民族自尊 心和自豪感
通过旅游景观,观赏同时,联想史迹,发思古 之幽情
……
中国旅游资源
原生岩
岩浆岩
火山岩
岩石 破坏 建设 流纹岩
变质作用
变质岩
次生岩
沉积岩
其他地貌与及其旅游价值
三、其他地质地貌
雅丹地貌 冰川地貌 地震遗迹 陨石及其遗迹
化石点
重要地质剖面
四、关于三山五岳
五岳
东岳泰山之雄
“登泰山而小天下”
西岳华山之险
据清代著名学者章太炎先生考证,“华夏”、“中华” 皆藉华山而得名。“自古华山一条路”,险居五岳之首。 五岳之中,唯独衡山雄踞南方。《述异记》称南岳系盘 古左臂变成的。
中国最美十大海岛
西沙群岛以永兴岛东岛等
为代表(南海) 涠洲岛(广西北海) 南沙群岛以永暑礁太平岛 等为代表(南海)
庙岛列岛(山东长岛)
普陀山岛(浙江)
大嵛山(福建福鼎)
/travel/lywh.htm
山无云则不秀,无水刚不媚
水:风景的血脉
水的造景功能
形
影
“千江有水千江月” ,“水流月不去,月去水还流”
声
甘 奇
娱
色
水域风景的特点
地域性
热带、亚热带、温带、寒带
时间性
日出江花红似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海水朝朝朝朝朝朝朝落,浮云长长长长长长长消。
五岳
南岳衡山之秀
因它位处星度二十八宿的轸星之翼,“度应玑衡”, 像衡器一样,可以称量天地的轻重,能够“铨德钧 物”,所以定名叫“衡山”。又因轸星旁有一小星, 曰“长沙星”,这颗星主管人间寿命。而衡山古属
长沙。借名伸义,所以衡山有“寿岳”之称。后人
祝寿,时常称颂为“寿比南山”,其来源就是从这 儿借喻的。
“浙东唐诗之路”。
它始源自钱塘江,上溯到绍兴镜湖,沿浙东运河、 曹娥江,然后南折入剡溪,经沃洲山、天姥山直抵天 台山石梁飞瀑,这条古老水路全程约190公里。
历尽沧桑,它却仍然依稀可辨。难以言说的山川之 美,诗人放达的人生脚步,熠熠生辉的传世名篇,无 数的历史遗产及其千古传说……
予观雁荡诸峰,皆峭拔险怪,上耸千尺,
四大佛教名山
相传山西五台山曾是文殊菩萨的道场,四川
峨眉山曾是普贤菩萨的道场,浙江普陀山曾
是观音菩萨的道场,安徽九华山曾是地藏菩
萨的道场,故称之为“佛教四大名山”,明 代起就有”金五台、银普陀、铜峨眉、铁九 华”之说。
山地风景
有景则名
有僧则名
有史则名
有宝则名
名山
山神的崇拜
观景览胜
宗教因素
儒家文化 探索科学价值
中国旅游资源形成的地理环境
中国自然景观旅游资源的基本特征
疆域辽阔,复杂多样
中国人文景观旅游资源
地质地貌旅游资源
地质地貌与旅游
地貌是风景的骨架
决定了风景的骨架、气势和纹理的主要特征,
地质地貌对人文现象的 也影响着动植物的生长。 影响 地质地貌对旅游项目的影 响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岩石分类
侵入岩 花岗岩 玄武岩
水景(海域)旅游资源
海域风景
海蚀风景
山地海岸风景
海积风景 海岸风景 平原海岸风景 珊瑚礁海岸风景 生物海岸风景 红树林海岸风景
中国最美八大海岸
亚龙湾(海南三亚)
野柳(台湾基隆) 成山头(山东荣成) 东寨港红树林(海南琼山) 昌黎黄金海岸(河北)
维多利亚海湾(香港)
崇武海岸(福建惠安)
大鹏半岛海滩(广东深圳)
北岳恒山之奇
山势陡峭,沟谷深邃。深山藏宝,如著名的“悬空寺” 便隐匿其中
五岳
中岳嵩山之峻
突出在一个“奥”字上:自然景色奇丽,奥
妙无穷。太室如龙眠,少室似凤舞,三十六
峰雄浑奇秀,更有奇特的地质地貌,太古代、
元古代、古生代、中生代、新生代地层汇聚
一处,成为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地质“五世同 堂”的“天然地质博物馆”
上游:
峡谷
中游:
曲流平湖
下游:
水乡泽国
河口:沙岛洲渚
中国最美十大峡谷
雅鲁藏布大峡谷(西藏)
金沙江虎跳峡(云南) 长江三峡(重庆、湖北) 怒江大峡谷(西藏、云南) 澜沧江梅里大峡谷(云南)
太鲁阁大峡谷(台湾)
黄河晋陕大峡谷 (内蒙古、山西、陕西) 大渡河金口大峡谷(四川) 太行山大峡谷
(北京、河北、河南、山西)
穹崖巨谷,不类他山,皆包在诸谷中。
自岭外望之,都无所见,至谷中则森然
干霄。
原其理,当是为谷中大水冲激,沙土尽
去,唯巨石岿然挺立耳。
中国最美十大名山
南迦巴瓦峰(西藏)
贡嘎山(四川)
稻城三神山(四川)
乔戈里峰(新疆)
珠穆朗玛峰(西藏)
梅里雪山(云南)
冈仁波齐峰(西藏)
泰山(山东)
黄山(安徽)
峨眉山(四川)
三山
《史记》载:“齐人徐福等上书,言海
中有三神山,名曰蓬莱、方丈、瀛洲”。
,广为流传的三山是:安徽黄山、江西
庐山、浙江雁荡山。
四大道教名山
道教发祥于江西省贵溪县西南的龙虎山,传
说第一代天师张道陵,炼九转神丹于此,得
道后入蜀,其孙张鲁在巴蜀传其道。当时道
教有十大洞天、七十二福地,均为道教名山, 其中湖北武当山、江西龙虎山、安徽齐云山、 四川青城山尤为著名。
..\..\旅游音像\山海关对联.MPG
多变性
动:今古长似白练飞,一条界破青山色 静: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协调性
水景旅游资源
水景与旅游
江河旅游:中国是多河川的国家
不同河段形成各具特色的风景
许多江河发生过著名的历史事件、重大战事等
溪涧、地下河往往有特殊的旅游价值
不同河段形成各具特色的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