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恨歌》学习 课件
合集下载
白居易《长恨歌》_PPT课件

名句赏析
“汉皇重色思倾国”
汉皇是汉武帝,实指唐 玄宗,是 以汉代唐 的写法。 值得注意的是它又不仅仅是 一种“习惯”使然,而是有 深刻用意的:唐玄宗宠杨贵 妃与汉武帝宠李夫人实有明 显的映照关系.
此诗用的汉代唐”的写法,后面写“安史之乱” 爆发与“渔阳”、回到长安后的“太液”(池)、 “未央”(宫)、“长生殿”;方士寻觅贵妃的情 节都呼应了“汉”。汉代国力强盛,威震遐迩,所 以外国人多称中国为汉,久之,汉人也以此自称。 唐开元之盛,类于汉时,所以唐人也多以汉人自称。 这是一种自豪感。这样的情况也反映到诗里。杜甫 《兵车行》:“边庭流血成海水,武皇开边犹未 已”,以武皇代汉武帝。高适《燕歌行》序云: “开元二十六年……”,但诗的开头却用:“汉家烟 尘在东北,汉将辞家破残贼”。所以,在唐诗中 “以汉代唐”是一种常见的现象,与避讳无关。
“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
杨贵妃是古代四大美人之一,白居易对杨氏之 美有相当出色的描写。她不仅天生丽质,且有迷人的 风韵。此两句写贵妃的第一次亮相,先从正面作神态 细节的刻画,再用其他宫女作侧面衬托。于正面描写, 作者抓住最能传神的“眸”字及动感十足的“回”字 来落笔,把杨玉环含情脉脉,似羞还顾,笑靥如花, 千娇百媚的神韵活灵活现的呈现在读者面前。“六宫 粉黛无颜色”则以唐玄宗为视角,既以“六宫粉黛无 颜色”衬托出杨玉环倾城倾国之貌,亦写出了玄宗素 愿得偿的惊喜与满足,十分传神。
唐玄宗与汉武帝均是一代英主,不但在事业上有可比 性,在私生活上也有相似之处: ⑴汉武帝因听宫廷歌手李延年唱“北方有佳人……”, 而当真,打听起歌中的“佳人”是谁,后来果真把歌手的 妹妹诏进宫,封为夫人。与唐玄宗派人四出选美有相似之 处。杨玉环是唐玄宗的儿媳妇,李夫人李妍则是妓女出身, 入宫时都不是未婚少女。⑵《传》曰:杨玉环与李夫人比 较:鬓发腻理,纤穠中度,举止闲冶,如汉武帝李夫人。 汉武帝宠李夫人,唐玄宗宠杨贵妃。⑶李延年、李广利兄 弟因李夫人而封侯拜相(前者由宫廷艺人封協律都尉,佩 二千年石印,与上卧起如夫妇;除贰师将军,为汉血马种 遠征大宛。司马迁为李陵辩护,武帝认为是贬低他的妻 舅),杨氏也“姊妹弟兄皆列土”。⑷李夫人死后汉武帝 极思念李夫人;唐玄宗在杨贵妃死后的思念也见于史书。 白居易另有《李夫人》一诗,可参读。
《长恨歌》完整版PPT课件

2024/1/24
主题差异
01
中国爱情诗歌多描写悲欢离合,西方爱情诗歌则更注重对爱情
的热烈追求。
表达方式
02
中国诗歌含蓄内敛,善用比喻、象征等手法;西方诗歌则直率
奔放,情感表达更为直接。
美学观念
03
中国诗歌强调意境美、音韵美,西方诗歌则更注重形式美、结
构美。
19
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女性形象塑造
中国古代女性形象
2024/1/24
意义:《长恨歌》不仅揭示了封建帝 王荒淫无道、沉溺美色的罪恶,同时 也歌颂了忠贞不渝、生死相依的爱情 。这首诗具有深刻的历史意义和文化 内涵,成为了中国文学史上的经典之 作。
艺术特色:《长恨歌》在艺术上取得 了很高的成就。诗人运用丰富的想象 和生动的描绘,将历史人物和传说故 事融为一体,创造了一个充满浪漫主 义色彩的诗歌世界。诗中采用了大量 的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使得诗歌 语言既优美动人又富有感染力。同时 ,《长恨歌》还以其独特的叙事结构 和情节安排,展现了诗人卓越的文学 才华。
10
唐代社会风貌及宫廷生活
唐代盛世背景
经济繁荣,文化昌明,国际交流 频繁。
2024/1/24
宫廷生活描绘
奢侈豪华,礼仪繁琐,娱乐丰富。
唐代女性地位
相对较高,参与政治、文化、经济 活动。
11
女性地位与命运变迁
唐代女性地位提升
武则天称帝,上官婉儿等女官涌现。
女性命运变迁
《长恨歌》中女性形象
杨玉环美貌与智慧并存,成为悲剧人 物。
园林
诗中通过对园林景色的细腻描绘,如“春风桃李 花开日”、“秋雨梧桐叶落时”等,展现了唐代 园林的精巧和雅致。
服饰
3
白居易《长恨歌》ppt课件

04
艺术手法与表现技巧探 讨
对比手法运用
宫廷生活与民间疾苦的对比
01
通过描绘宫廷的繁华与人民的苦难,形成鲜明对比,突出主题
。
人物形象的对比
02
通过塑造不同性格、命运的人物形象,形成对比,增强艺术感
染力。
爱情与权力的对比
03
将爱情的美好与权力的冷酷相对比,表达作者对真挚情感的赞
美。
夸张、比喻等修辞手法
情感表达
诗歌通过丰富的情感表达,展现了唐玄宗对杨贵妃的深情厚意和失去爱情后的 痛苦悔恨。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历史变迁的感慨和对爱情悲剧的同情。
审美特点
诗歌语言优美、意境深远,运用了多种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排比等,增 强了诗歌的艺术表现力。此外,诗歌的叙事性和抒情性相结合,使得整首诗既 具有史诗般的宏伟气势,又具有细腻感人的情感魅力。
02
戏剧《长恨歌》的改编
探讨戏剧表演如何展现诗歌中的意境和人物情感。
03
舞蹈、音乐等艺术形式的呈现
考察不同艺术形式如何诠释《长恨歌》的主题和情感。
当代社会现实意义探讨
爱情与人生价值的思考
通过《长恨歌》中杨玉环和唐明 皇的爱情故事,引导人们思考爱 情在人生中的地位和价值。
历史与现实的观照
以古鉴今,通过历史人物和事件 的反思,探讨现实社会中存在的 问题和挑战。
诗歌主题与意义
《长恨歌》的主题在于表达“长 恨”,即唐玄宗重色误国导致安 史之乱,与杨贵妃的爱情悲剧以
及由此而来的绵绵长恨。
诗人通过这一主题,揭示了封建 帝王的荒淫腐朽和晚唐时期的社 会现实,同时也歌颂了真挚的爱
情和人民的疾苦。
《长恨歌》在文学史上具有重要 地位,它不仅代表了白居易诗歌 创作的最高成就,也是中国古典
《长恨歌》优秀ppt课件

描绘手法与意境营造
描绘手法
运用生动的细节描写和场景描绘,如“宫女如花满春殿”、“君王掩面救不得”等, 使读者仿佛置身于唐朝宫廷之中,亲身感受历史的沧桑和人物的悲欢离合。
意境营造
通过对自然景物和历史事件的描绘,营造出一种苍凉、悲壮的意境,如“黄泉有客 君莫怨”、“宫女如花满春殿”等,使读者在品味诗歌的同时,也能感受到历史的 厚重和文化的底蕴。
分为三大部分,分别叙述唐玄宗与杨贵妃的爱情悲剧、安史之乱及马嵬坡之变、 唐玄宗对杨贵妃的爱恋与追思。三部分之间以时间为序,层层推进,情感逐渐 升华。
写作特点
采用七言歌行体,运用大量的比喻、夸张等修辞手法,语言优美、生动,富有 感染力。同时,通过对历史人物和事件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唐朝盛世的怀念 和对爱情悲剧的同情。
思考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应用一 学习《长恨歌》可以让我们更好地了解唐朝的历史和文化, 这些知识可以在我们的日常生活和工作中得到应用。
应用二 通过学习和欣赏《长恨歌》,我们可以提高自己的文学素 养和审美能力,更好地欣赏和理解其他文学作品。
应用三 《长恨歌》中的人物形象和故事情节也可以为我们的创作 提供灵感和素材,帮助我们创作出更加生动、有趣的作品。
《长恨歌》优秀ppt课件
• 引言 • 文本解读与赏析 • 主题思想探讨与价值体现 • 艺术特色鉴赏与传承意义 • 知识拓展:相关文化现象解读 • 思考题与课堂互动环节
01
引言
《长恨歌》背景介绍
唐代著名长篇叙事诗
反映唐代由盛转衰的 历史进程
描述唐玄宗和杨玉环 的爱情悲剧
诗人白居易简介
唐代著名诗人 与元稹并称“元白”
对后世文学创作影响及启示
对后世文学创作的影响
精品王安忆《长恨歌》ppt课件

细腻心理描写技巧展示
深入女性内心世界
通过主人公王琦瑶的内心世界, 展示女性情感、欲望和挣扎。
细腻刻画人物性格
通过对人物性格的细腻刻画,使 人物形象更加立体、丰满。
精准把握情感变化
精准把握人物情感变化,展现情 感波动和转折,增强作品感染力。
独特女性视角呈现
1 2
以女性为主角 以女性为主角,聚焦女性命运和生存状态。
男性角色
分析小说中出现的男性角色,如 程先生、李主任、康明逊等,探 讨他们与王琦瑶的关系以及对她
的影响。
女性角色
解读小说中的女性角色,如蒋丽莉、 严家师母等,分析她们在王琦瑶生 活中的作用和影响。
社会关系
探讨小说中所呈现的社会关系,如 家庭、邻里、职场等,分析这些关 系对王琦瑶命运的影响。
03
艺术特色与审美价值探 讨
果。
视频平台推广
线上线下结合
探讨视频平台如何通过 推荐算法、弹幕互动等 方式推广《长恨歌》。
分析线上线下活动如何 相互促进,提高《长恨 歌》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06
学术研究现状与未来趋 势展望
《长恨歌》研究现状概述
文本解读与主题研究
对《长恨歌》的文本进行深入解读,探讨其主题、情感和意象等 方面的内涵。
文学与美学
借鉴美学理论,深入剖析《长恨歌》的审美特质及其艺术 成就。
THANKS
感谢观看
04
文化内涵及思想意义挖 掘
上海弄堂文化反映
弄堂建筑特色
01
展现了上海独特的弄堂建筑风貌,体现了中西文化的交融与碰
撞。
弄堂生活气息
02
通过描绘弄堂居民的日常生活,展现了上海弄堂独特的生活气
息和人情味。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长恨歌》 课件(共50张PPT)

李杨爱情悲剧表现得淋漓尽致。
七月七日长生殿,夜半无人私语时。 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
“七月七日”,为牛郎织女一年一 度相会之时,“连理枝”,两棵树 枝干连生在一起。诗人将富有意味 的时间、地点,与古人常用来比喻 情侣相爱、永不分离的两种美好事 物会同在一起,给人以无穷的想象 空间,由“恨”而转入“期盼”, 写得婉转动人,感人至深。
•
—
重墨渲染玉环受到的专宠
• “赐浴”、“侍宴”、“三千宠爱在 一身”——人之常情
• “春宵苦短日高起,从此君王不早朝” ——迷恋美色
• “遂令天下父母心,不重生男重生女” ——艺术夸张
• 批判统治集团因腐朽荒淫而招致祸乱。
杨家显贵
• 父亲→齐国公 • 母亲→凉国夫人 • 哥哥→殿中少监 • 堂哥杨国忠→右丞相 • 大姐→韩国夫人 • 三姐→虢国夫人 • 八姐→秦国夫人
• 诗歌主张: • 文章合为时而著,
歌诗合为事而作。 ——《与元九书》
• 惟歌生民病,愿得天子知。 ——《寄唐生》
• 为君、为臣、为民、为事而 作,不为文而作也。 ——《新乐府序》
唐玄宗李隆基与贵妃杨玉环之间的爱情悲 剧,因与“安史之乱”紧相联系,有着相当严 肃的政治色彩,而其情事本身之离奇、曲折, 又极富传奇色彩,因而倍受历代文士的关注。
玄宗回京后的思念之苦
时间 景物
白天的思念 夜晚的思念 物是人非
物非人亦非
四季的思念 写景抒情
• 归来池苑皆依旧, 太液芙蓉未央柳。 芙蓉如面柳如眉, 对此如何不泪垂。
• 白天,景物依旧, 人却不在
• 夕殿萤飞思悄然, 孤灯挑尽未成眠。 迟迟钟鼓初长夜, 耿耿星河欲曙天。
• 从黄昏到黎明、夜间 被情思萦绕久久不能入 睡
七月七日长生殿,夜半无人私语时。 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
“七月七日”,为牛郎织女一年一 度相会之时,“连理枝”,两棵树 枝干连生在一起。诗人将富有意味 的时间、地点,与古人常用来比喻 情侣相爱、永不分离的两种美好事 物会同在一起,给人以无穷的想象 空间,由“恨”而转入“期盼”, 写得婉转动人,感人至深。
•
—
重墨渲染玉环受到的专宠
• “赐浴”、“侍宴”、“三千宠爱在 一身”——人之常情
• “春宵苦短日高起,从此君王不早朝” ——迷恋美色
• “遂令天下父母心,不重生男重生女” ——艺术夸张
• 批判统治集团因腐朽荒淫而招致祸乱。
杨家显贵
• 父亲→齐国公 • 母亲→凉国夫人 • 哥哥→殿中少监 • 堂哥杨国忠→右丞相 • 大姐→韩国夫人 • 三姐→虢国夫人 • 八姐→秦国夫人
• 诗歌主张: • 文章合为时而著,
歌诗合为事而作。 ——《与元九书》
• 惟歌生民病,愿得天子知。 ——《寄唐生》
• 为君、为臣、为民、为事而 作,不为文而作也。 ——《新乐府序》
唐玄宗李隆基与贵妃杨玉环之间的爱情悲 剧,因与“安史之乱”紧相联系,有着相当严 肃的政治色彩,而其情事本身之离奇、曲折, 又极富传奇色彩,因而倍受历代文士的关注。
玄宗回京后的思念之苦
时间 景物
白天的思念 夜晚的思念 物是人非
物非人亦非
四季的思念 写景抒情
• 归来池苑皆依旧, 太液芙蓉未央柳。 芙蓉如面柳如眉, 对此如何不泪垂。
• 白天,景物依旧, 人却不在
• 夕殿萤飞思悄然, 孤灯挑尽未成眠。 迟迟钟鼓初长夜, 耿耿星河欲曙天。
• 从黄昏到黎明、夜间 被情思萦绕久久不能入 睡
长恨歌——白居易(全图式诗歌全文)ppt课件

32
七月七日 长生殿, 夜半无人 私语时。 在天愿作 比翼鸟, 在地愿为 连理枝。
33
天长 地久 有时 尽, 此恨 绵绵 无绝
期。
34
35
36
37
行宫见 月伤心 色,
15
夜雨闻 铃肠断 声。
16
天旋地 转回龙 驭,到 此踌躇 不能去。
17
马嵬坡 下泥土 中,不 见玉颜 空死处。 君臣相 顾尽沾 衣,东 望都门 信马归 18
归来池 苑皆依 旧,太 液芙蓉 未央柳。 芙蓉如 面柳如 眉,对 此如何 不泪垂?
19
春风桃 李花开 夜,秋 雨梧桐 叶落时。 西宫南 苑多秋 草,落 叶满阶 红不扫。
5
承欢侍 宴无闲 暇,春 从春游 夜专夜。 后宫佳 丽三千 人,三 千宠爱 在一身。 6
金屋妆 成娇侍 夜,玉 楼宴罢 醉和春。
7
姊妹弟兄皆列土, 可怜光彩生门户。 遂令天下父母心, 不重生男重生女。
8
骊宫高 处入青 云,仙 乐风飘 处处闻。 缓歌慢 舞凝丝 竹,尽 日君王 看不足。
9
渔阳鼙 鼓动地 来,惊 破霓裳 羽衣曲。 九重城 阙烟尘 生,千 乘万骑 西南行。10
翠华摇 摇行复 止,西 出都门 百余里
11
六军不 发无奈 何,宛 转蛾眉 马前死。 花钿委 地无人 收,翠泪 相和流。
13
黄埃散漫 风萧索, 云栈萦纡 登剑阁。 峨眉山下 少人行, 旌旗无光 日色薄。 蜀江水碧 蜀山青, 圣主朝朝 暮暮情 14
20
梨园弟 子白发 新,椒 房阿监 青娥老。
21
夕殿萤飞 思悄然, 孤灯挑尽 未成眠。 迟迟钟鼓 初长夜, 耿耿星河 欲曙天。
22
鸳鸯瓦冷 霜华重, 翡翠衾寒 谁与共? 悠悠生死 别经年, 魂魄不曾 来入梦。
七月七日 长生殿, 夜半无人 私语时。 在天愿作 比翼鸟, 在地愿为 连理枝。
33
天长 地久 有时 尽, 此恨 绵绵 无绝
期。
34
35
36
37
行宫见 月伤心 色,
15
夜雨闻 铃肠断 声。
16
天旋地 转回龙 驭,到 此踌躇 不能去。
17
马嵬坡 下泥土 中,不 见玉颜 空死处。 君臣相 顾尽沾 衣,东 望都门 信马归 18
归来池 苑皆依 旧,太 液芙蓉 未央柳。 芙蓉如 面柳如 眉,对 此如何 不泪垂?
19
春风桃 李花开 夜,秋 雨梧桐 叶落时。 西宫南 苑多秋 草,落 叶满阶 红不扫。
5
承欢侍 宴无闲 暇,春 从春游 夜专夜。 后宫佳 丽三千 人,三 千宠爱 在一身。 6
金屋妆 成娇侍 夜,玉 楼宴罢 醉和春。
7
姊妹弟兄皆列土, 可怜光彩生门户。 遂令天下父母心, 不重生男重生女。
8
骊宫高 处入青 云,仙 乐风飘 处处闻。 缓歌慢 舞凝丝 竹,尽 日君王 看不足。
9
渔阳鼙 鼓动地 来,惊 破霓裳 羽衣曲。 九重城 阙烟尘 生,千 乘万骑 西南行。10
翠华摇 摇行复 止,西 出都门 百余里
11
六军不 发无奈 何,宛 转蛾眉 马前死。 花钿委 地无人 收,翠泪 相和流。
13
黄埃散漫 风萧索, 云栈萦纡 登剑阁。 峨眉山下 少人行, 旌旗无光 日色薄。 蜀江水碧 蜀山青, 圣主朝朝 暮暮情 14
20
梨园弟 子白发 新,椒 房阿监 青娥老。
21
夕殿萤飞 思悄然, 孤灯挑尽 未成眠。 迟迟钟鼓 初长夜, 耿耿星河 欲曙天。
22
鸳鸯瓦冷 霜华重, 翡翠衾寒 谁与共? 悠悠生死 别经年, 魂魄不曾 来入梦。
《长恨歌》ppt课件完整版

促进文化交流
推动中华文化与世界其他文化的交流与融合,提升中华文化国际 影响力。
提高人文素养和审美能力
丰富精神世界
《长恨歌》作为一部文学经典,能够丰富人们的 精神世界,提升人文素养。
培养审美情趣
通过欣赏《长恨歌》的艺术魅力,提高人们的审 美能力和艺术修养。
拓展文学视野
引导人们关注更多优秀的文学作品,拓展文学视 野,提升文学素养。
盛世的怀念和对爱情悲剧的感叹。
03
诗歌内容概述
诗中通过大量的人物形象、场景描绘和意象手法,生动地展现了唐玄宗
和杨玉环的爱情故事,以及唐朝盛世的繁荣景象。
意象手法及表达技巧
意象手法
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手法,如“宫女如花满春殿”、“君王掩面救不得”等 ,通过生动的人物形象和场景描绘,使读者产生强烈的视觉和情感体验。
宫廷生活描绘
富丽堂皇的宫殿建筑,丰 富多彩的宫廷娱乐活动, 以及严格的礼仪制度。
社会阶层与等级
唐代社会阶层分明,等级 制度森严,不同阶层的生 活方式和价值观念差异显 著。
女性地位与命运变迁
唐代女性地位
相对较高的社会地位,有一定的 受教育权和参与社会活动的机会
。
宫廷女性角色
作为皇后、妃嫔等角色,在宫廷中 具有重要地位,同时也面临着严格 的礼仪规范和宫廷斗争的压力。
强调缘分、忠贞和责任感,注重家庭和社会的和谐。在《长恨歌》 中,唐玄宗和杨贵妃的爱情被描绘为命中注定、至死不渝的典范。
西方爱情观念
强调个人自由、激情和浪漫。西方经典爱情故事如《罗密欧与朱丽 叶》等,着重表现爱情的纯粹和超越性。
差异与共性
中西方爱情观念在表达方式、价值取向和社会背景等方面存在差异, 但都追求真爱、忠诚和美好。
推动中华文化与世界其他文化的交流与融合,提升中华文化国际 影响力。
提高人文素养和审美能力
丰富精神世界
《长恨歌》作为一部文学经典,能够丰富人们的 精神世界,提升人文素养。
培养审美情趣
通过欣赏《长恨歌》的艺术魅力,提高人们的审 美能力和艺术修养。
拓展文学视野
引导人们关注更多优秀的文学作品,拓展文学视 野,提升文学素养。
盛世的怀念和对爱情悲剧的感叹。
03
诗歌内容概述
诗中通过大量的人物形象、场景描绘和意象手法,生动地展现了唐玄宗
和杨玉环的爱情故事,以及唐朝盛世的繁荣景象。
意象手法及表达技巧
意象手法
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手法,如“宫女如花满春殿”、“君王掩面救不得”等 ,通过生动的人物形象和场景描绘,使读者产生强烈的视觉和情感体验。
宫廷生活描绘
富丽堂皇的宫殿建筑,丰 富多彩的宫廷娱乐活动, 以及严格的礼仪制度。
社会阶层与等级
唐代社会阶层分明,等级 制度森严,不同阶层的生 活方式和价值观念差异显 著。
女性地位与命运变迁
唐代女性地位
相对较高的社会地位,有一定的 受教育权和参与社会活动的机会
。
宫廷女性角色
作为皇后、妃嫔等角色,在宫廷中 具有重要地位,同时也面临着严格 的礼仪规范和宫廷斗争的压力。
强调缘分、忠贞和责任感,注重家庭和社会的和谐。在《长恨歌》 中,唐玄宗和杨贵妃的爱情被描绘为命中注定、至死不渝的典范。
西方爱情观念
强调个人自由、激情和浪漫。西方经典爱情故事如《罗密欧与朱丽 叶》等,着重表现爱情的纯粹和超越性。
差异与共性
中西方爱情观念在表达方式、价值取向和社会背景等方面存在差异, 但都追求真爱、忠诚和美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凄美、寂寞、哀怨…… • ——以形写情,描写见情
• 唯将旧物表深情, 钿合金钗寄将去。
• 托物寄词、重申前誓 • 照应玄宗的思念, • 深化、渲染“长恨”的主题
• 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
• 点明天人永隔之恨, • 点明题旨, • 把李杨爱情悲剧表现得淋漓尽致
听读、正音
nícháng lí
霓裳
骊宫
qióng bò
临邛
钗擘
mèi jīng
仙袂
旌旗
yíng yū bìn
萦 纡 云鬓
pí diàn
鼙鼓
钿合
wéi shèng
马嵬
千乘
jiōng dì
玉扃
凝睇
yǐ lǐ chóu chú
迤逦 踌 躇
概述内容:
• 玉环进宫,隆基宠爱: 汉皇重色思倾国……尽日君王看不足
后为李隆基看中。李欲将杨占为已有,又碍于名分,于
是,让她出宫做女道士,而后再迎归宫中,掩耳盗铃。
李隆基早先励精图治,晚年逐渐松弛。得杨玉环后,更
是沉湎酒色,荒废朝政。杨玉环则不仅自己得宠专房,
身封贵妃,“声焰震天下”,而且满门亲族也跟着沾光
,堂兄杨国忠位居宰相,大姐封韩国夫人,三姐封虢国
夫人,八姐封秦国夫人。
• 逃难途中,玉环被杀: 渔阳鼙鼓动地来……不见玉颜空死处
• 乱后回京,痛思玉环: 君臣相顾尽沾衣……魂魄不曾来入梦
• 道士施法,寻觅玉环: 临邛道士鸿都客……梨花一枝春带雨
• 玉环送钗,天人永隔: 含情凝睇谢君王……此恨绵绵无绝期
•分析文意
第一部分:杨妃入宫受宠,明皇迷色误国。
汉皇重色思倾国,御宇多年求不得。 杨家有女初长成,养在深闺人未识。 天生丽质难自弃,一朝选在君王侧。 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 春寒赐浴华清池,温泉水滑洗凝脂。 侍儿扶起娇无力,始是新承恩泽时 云鬓花颜金步摇,芙蓉帐暖度春宵。 春宵苦短日高起,从此君王不早朝。 承欢侍宴无闲暇,春从春游夜专夜。 后宫佳丽三千人,三千宠爱在一身。 金屋妆成娇侍夜,玉楼宴罢醉和春。 姊妹弟兄皆列土,可怜光彩生门户。 遂令天下父母心,不重生男重生女。 骊宫高处入青云,仙乐风飘处处闻。 缓歌慢舞凝丝竹,尽日君王看不足。
寻天觅地 殷勤接待
第三部分:仙山寻得杨妃,遥寄信物誓词。
玉容寂寞泪阑干,梨花一枝春带雨。 含情凝睇谢君王,一别音容两渺茫。 昭阳殿里恩爱绝,蓬莱宫中日月长。 回头下望人寰处,不见长安见尘雾。 惟将旧物表深情,钿合金钗寄将去。 钗留一股合一扇,钗擘黄金合分钿。 但教心似金钿坚,天上人间会相见。 临别殷勤重寄词,词中有誓两心知。 七月七日长生殿,夜半无人私语时。 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 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
物是人非 触景生情
日思夜想 酸楚凄凉
• 渔阳鼙鼓动地来,惊破霓裳羽衣曲。 九重城阙烟尘生,千乘万骑西南行。
• 描写安史之乱到来情景
花钿委地无人收,翠翘金雀玉搔头。 君王掩面救不得,回看血泪相和流。
• 马嵬坡生离死别的一幕
• 黄埃散漫风萧索, 云栈萦纡登剑阁。
• 以悲凉景色烘托人物悲思
• 蜀江水碧蜀山青,圣主朝朝暮暮情
脉脉含情
托物寄词
重申前誓 终身恨事
• 闻道汉家天子使, 九华帐里梦魂惊。 揽衣推枕起徘徊, 珠箔银屏迤逦开。
• 三个连贯而为的动作, 描摹她得悉汉皇派来使者 后的震惊、激动和惶惑 ——以行写情,叙事见情
• 云鬓半偏新睡觉, 花冠不整下堂来。
• 焦急与迫切
• 风吹仙袂飘飖举,犹似霓裳羽衣舞。 玉容寂寞泪阑干,梨花一枝春带雨。
秋风萧瑟,黄土弥漫,曲折婉转的栈道穿行 山间,如行云间,如汉皇心中缠绵悱恻、揪心裂 肺的“恨”。寂静的山路暗淡的日色,使行程和 内心更显凄凉与落寞。
融情入景:诗人把人物的思想感情注入 景物
,用景物的折光来烘托人物的心境。
以哀景衬哀情
正面衬托
• 归来池苑皆依旧, 太液芙蓉未央柳。 芙蓉如面柳如眉, 对此如何不泪垂。
• 鸳鸯瓦冷霜华重,翡翠衾寒谁与共 • 悠悠生死别经年,魂魄不曾来入梦
•
从黄埃散漫到蜀山青青,从行宫夜雨到凯
旋归来,从白日到黑夜,从春天到秋天,处处
触景生情,时时睹物思人,诗歌从各个角度反
复渲染主人公的苦苦追求和寻觅。现实生活中
找不到,就到梦中去找,梦中找不到,又到仙
境中去找。
玄宗回京后的思念之苦
• 透过美景写哀情。面对青山绿水,朝夕不能忘情。 表现玄宗内心的痛苦。
• 行宫见月伤心色,夜雨闻铃断肠声
• 一见一闻,一色一声,互相交错,表现出人物内心 的愁苦凄清
逃往西南的路上,四处是黄尘、栈道、高山 ,日色暗淡,旌旗无光,秋景凄凉,这是以萧索 、孤凄、暗淡的景物色彩,渲染入蜀路途中的悲 凉气氛。以悲凉的景色来烘托人物的悲思。
•
白居易(772-846),字乐天,晚居
香山,自号香山居士,祖籍山西太原。
• 以四十四岁被贬江州司马为界,一生可分为 前后两个时期。
• 1.前期:二十九岁一举成进士,在仕途上一 帆风顺,主要是“兼济天下”。作品以针砭时弊 、反映民生疾苦的“讽喻诗”为主,如《新乐府 》《秦中吟》,三十五岁写《长恨歌》。
• 天宝十四载(755),手握重兵的范阳节度使安禄山打着 讨伐杨氏、以清君侧的幌子,发动了叛乱,兵临长安。 李隆基偕杨玉环等仓皇出奔,西行四川。至陕西马嵬驿 ,扈从禁军发难,求诛杨氏兄妹以谢天下。迫于情势, 李隆基只得如请,“命高力士缢贵妃于佛堂前梨树下” 。
学习目标:
1、了解白居易生平及其创作成就 2、品味语言,鉴赏诗歌艺术手法 3、把握长恨歌的主题
人和她的千娇百媚在诗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云鬓花颜金步摇,芙蓉帐暖度春宵。
春宵苦短日高起,君王从此不早朝。 • 这一小节再次写出了杨玉环在盛装
之下的无比美丽和李杨之间缠绵悱 恻的宫闱之欢,由于芙蓉帐暖、情 意缠绵,反衬出君王春宵苦短、早 朝之烦的苦恼!语言精练传神,描 写点到为止,把握得恰到好处!
• 杨贵妃:美丽娇媚 • 唐玄宗:迷恋声色,荒废政事
• 2.后期: 815年因造谣中伤被贬(宰相武 元衡),从此过上了“独善其身”的生活。
• 另著有《白氏长庆集》
他16岁时,已经写出不少可以传世 的好诗,其中最有名的是五言律诗《赋 得古原草送别》。
据说,他初到长安,去拜见老诗人 顾况。顾况闻其名,便开玩笑说:“长 安米贵,居恐不易。”及读到这首诗的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时,大为 赞赏,说有这样的文笔,居长安不难。
李隆基对杨贵妃的宠爱表现在哪些方面?
• 从此君王不早朝
夸张
• 三千宠爱在一身
• 姊妹弟兄皆列土
• 不重生男重生女
侧面
作者重墨渲染玉环受到的专宠,意在表达 什么思想感情?
批判统治集团因腐朽荒淫而招致祸乱 ——长恨的内因
第2课时
第二部分:马嵬生离死别,别后绵绵相思。
渔阳鼙鼓动地来,惊破霓裳羽衣曲。 九重城阙烟尘生,千乘万骑西南行。 翠华摇摇行复止,西出都门百余里。 六军不发无奈何,宛转蛾眉马前死。 花钿委地无人收,翠翘金雀玉搔头。 君王掩面救不得,回看血泪相和流。 黄埃散漫风萧索,云栈萦纡登剑阁。 峨嵋山下少人行,旌旗无光日色薄。 蜀江水碧蜀山青,圣主朝朝暮暮情。 行宫见月伤心色,夜雨闻铃肠断声。 天旋地转回龙驭,到此踌躇不能去。 马嵬坡下泥土中,不见玉颜空死处。 君臣相顾尽沾衣,东望都门信马归。
• 诗歌主张:
• 文章合为时而著, 歌诗合为事而作。 ——《与元九书》
最大的艺术成就——倡导新乐府运动
• 中唐诗歌流派 • 形式:即事名篇,采用乐府诗歌的形式而不沿
用古乐府名称 • 内容:多反映现实生活,关心民生疾苦,揭露
社会弊端,力求使诗歌起到干预社会、补救时 政的作用 • 诗人:白居易、元稹等 • 诗风:多平易朴实,语言通俗直切
• “春寒赐浴华清池,温泉水滑洗凝脂。
侍儿扶起娇无力,始是新承恩泽时。”
•
这一小节是美人沐浴的一组镜头。诗人写
这几句,一是为了显示杨玉环得到了皇帝的宠幸
所享受的特殊待遇,另一个方面,也从一个侧面
凸现了杨玉环美丽和妩媚气质。诗人抓住了美人
沐浴的两个典型细节——洗凝脂、娇无力,进行
点染,使诗句的想象空间很大,杨玉环的美丽动
马嵬兵变 贵妃之死
蜀中伤情 (山清水碧衬哀情)
归途追怀
第二部分:马嵬生离死别,别后绵绵相思。
回宫苦思:
归来池苑皆依旧,太液芙蓉未央柳。 芙蓉如面柳如眉,对此如何不泪垂。 春风桃李花开日,秋雨梧桐叶落时。 西宫南内多秋草,落叶满阶红不扫 梨园弟子白发新,椒房阿监青娥老。 夕殿萤飞思悄然,孤灯挑尽未成眠。 迟迟钟鼓初长夜,耿耿星河欲曙天。 鸳鸯瓦冷霜华重,翡翠衾寒谁与共。 悠悠生死别经年,魂魄不曾来入梦。
• 然而谁能想到他亲手创建的这个声名显赫 的伟大帝国,却遭遇了唐代历史上最大的 一次劫难——安史之乱。从此以后大唐王 朝江河日下,一蹶不振。一生前期励精图 治,英明有为,开创开元盛世;后期纵欲 荒政,昏庸误国。历代帝王中颇有争玄瑛的女儿,随叔父杨玄琰入
长安,及笄(jí),嫁与玄宗第十八儿子寿王李瑁妃。
自唐至清,出现了不少以此为题材的文 学作品,著名者如杜牧《过华清宫》、李商 隐《马嵬》、苏轼《荔枝叹》、白朴《梧桐 雨》、洪昇《长生殿》等。
白居易的《长恨歌》则是其中翘楚。
• 唐玄宗(685—762),李隆基,大唐皇帝 (712—756),27岁登基,做了44年皇帝 ,71岁做太上皇,号称50年太平天子。是 中国历史上统治世界最长的皇帝之一。风 流英武,雄才大略,统治中国近半个世纪 ,亲手缔造大唐也是中国古代历史上的黄 金时代——开元盛世。
白天的思念
时间
四季的思念
写景抒情
夜晚的思念
景物
• 唯将旧物表深情, 钿合金钗寄将去。
• 托物寄词、重申前誓 • 照应玄宗的思念, • 深化、渲染“长恨”的主题
• 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
• 点明天人永隔之恨, • 点明题旨, • 把李杨爱情悲剧表现得淋漓尽致
听读、正音
nícháng lí
霓裳
骊宫
qióng bò
临邛
钗擘
mèi jīng
仙袂
旌旗
yíng yū bìn
萦 纡 云鬓
pí diàn
鼙鼓
钿合
wéi shèng
马嵬
千乘
jiōng dì
玉扃
凝睇
yǐ lǐ chóu chú
迤逦 踌 躇
概述内容:
• 玉环进宫,隆基宠爱: 汉皇重色思倾国……尽日君王看不足
后为李隆基看中。李欲将杨占为已有,又碍于名分,于
是,让她出宫做女道士,而后再迎归宫中,掩耳盗铃。
李隆基早先励精图治,晚年逐渐松弛。得杨玉环后,更
是沉湎酒色,荒废朝政。杨玉环则不仅自己得宠专房,
身封贵妃,“声焰震天下”,而且满门亲族也跟着沾光
,堂兄杨国忠位居宰相,大姐封韩国夫人,三姐封虢国
夫人,八姐封秦国夫人。
• 逃难途中,玉环被杀: 渔阳鼙鼓动地来……不见玉颜空死处
• 乱后回京,痛思玉环: 君臣相顾尽沾衣……魂魄不曾来入梦
• 道士施法,寻觅玉环: 临邛道士鸿都客……梨花一枝春带雨
• 玉环送钗,天人永隔: 含情凝睇谢君王……此恨绵绵无绝期
•分析文意
第一部分:杨妃入宫受宠,明皇迷色误国。
汉皇重色思倾国,御宇多年求不得。 杨家有女初长成,养在深闺人未识。 天生丽质难自弃,一朝选在君王侧。 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 春寒赐浴华清池,温泉水滑洗凝脂。 侍儿扶起娇无力,始是新承恩泽时 云鬓花颜金步摇,芙蓉帐暖度春宵。 春宵苦短日高起,从此君王不早朝。 承欢侍宴无闲暇,春从春游夜专夜。 后宫佳丽三千人,三千宠爱在一身。 金屋妆成娇侍夜,玉楼宴罢醉和春。 姊妹弟兄皆列土,可怜光彩生门户。 遂令天下父母心,不重生男重生女。 骊宫高处入青云,仙乐风飘处处闻。 缓歌慢舞凝丝竹,尽日君王看不足。
寻天觅地 殷勤接待
第三部分:仙山寻得杨妃,遥寄信物誓词。
玉容寂寞泪阑干,梨花一枝春带雨。 含情凝睇谢君王,一别音容两渺茫。 昭阳殿里恩爱绝,蓬莱宫中日月长。 回头下望人寰处,不见长安见尘雾。 惟将旧物表深情,钿合金钗寄将去。 钗留一股合一扇,钗擘黄金合分钿。 但教心似金钿坚,天上人间会相见。 临别殷勤重寄词,词中有誓两心知。 七月七日长生殿,夜半无人私语时。 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 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
物是人非 触景生情
日思夜想 酸楚凄凉
• 渔阳鼙鼓动地来,惊破霓裳羽衣曲。 九重城阙烟尘生,千乘万骑西南行。
• 描写安史之乱到来情景
花钿委地无人收,翠翘金雀玉搔头。 君王掩面救不得,回看血泪相和流。
• 马嵬坡生离死别的一幕
• 黄埃散漫风萧索, 云栈萦纡登剑阁。
• 以悲凉景色烘托人物悲思
• 蜀江水碧蜀山青,圣主朝朝暮暮情
脉脉含情
托物寄词
重申前誓 终身恨事
• 闻道汉家天子使, 九华帐里梦魂惊。 揽衣推枕起徘徊, 珠箔银屏迤逦开。
• 三个连贯而为的动作, 描摹她得悉汉皇派来使者 后的震惊、激动和惶惑 ——以行写情,叙事见情
• 云鬓半偏新睡觉, 花冠不整下堂来。
• 焦急与迫切
• 风吹仙袂飘飖举,犹似霓裳羽衣舞。 玉容寂寞泪阑干,梨花一枝春带雨。
秋风萧瑟,黄土弥漫,曲折婉转的栈道穿行 山间,如行云间,如汉皇心中缠绵悱恻、揪心裂 肺的“恨”。寂静的山路暗淡的日色,使行程和 内心更显凄凉与落寞。
融情入景:诗人把人物的思想感情注入 景物
,用景物的折光来烘托人物的心境。
以哀景衬哀情
正面衬托
• 归来池苑皆依旧, 太液芙蓉未央柳。 芙蓉如面柳如眉, 对此如何不泪垂。
• 鸳鸯瓦冷霜华重,翡翠衾寒谁与共 • 悠悠生死别经年,魂魄不曾来入梦
•
从黄埃散漫到蜀山青青,从行宫夜雨到凯
旋归来,从白日到黑夜,从春天到秋天,处处
触景生情,时时睹物思人,诗歌从各个角度反
复渲染主人公的苦苦追求和寻觅。现实生活中
找不到,就到梦中去找,梦中找不到,又到仙
境中去找。
玄宗回京后的思念之苦
• 透过美景写哀情。面对青山绿水,朝夕不能忘情。 表现玄宗内心的痛苦。
• 行宫见月伤心色,夜雨闻铃断肠声
• 一见一闻,一色一声,互相交错,表现出人物内心 的愁苦凄清
逃往西南的路上,四处是黄尘、栈道、高山 ,日色暗淡,旌旗无光,秋景凄凉,这是以萧索 、孤凄、暗淡的景物色彩,渲染入蜀路途中的悲 凉气氛。以悲凉的景色来烘托人物的悲思。
•
白居易(772-846),字乐天,晚居
香山,自号香山居士,祖籍山西太原。
• 以四十四岁被贬江州司马为界,一生可分为 前后两个时期。
• 1.前期:二十九岁一举成进士,在仕途上一 帆风顺,主要是“兼济天下”。作品以针砭时弊 、反映民生疾苦的“讽喻诗”为主,如《新乐府 》《秦中吟》,三十五岁写《长恨歌》。
• 天宝十四载(755),手握重兵的范阳节度使安禄山打着 讨伐杨氏、以清君侧的幌子,发动了叛乱,兵临长安。 李隆基偕杨玉环等仓皇出奔,西行四川。至陕西马嵬驿 ,扈从禁军发难,求诛杨氏兄妹以谢天下。迫于情势, 李隆基只得如请,“命高力士缢贵妃于佛堂前梨树下” 。
学习目标:
1、了解白居易生平及其创作成就 2、品味语言,鉴赏诗歌艺术手法 3、把握长恨歌的主题
人和她的千娇百媚在诗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云鬓花颜金步摇,芙蓉帐暖度春宵。
春宵苦短日高起,君王从此不早朝。 • 这一小节再次写出了杨玉环在盛装
之下的无比美丽和李杨之间缠绵悱 恻的宫闱之欢,由于芙蓉帐暖、情 意缠绵,反衬出君王春宵苦短、早 朝之烦的苦恼!语言精练传神,描 写点到为止,把握得恰到好处!
• 杨贵妃:美丽娇媚 • 唐玄宗:迷恋声色,荒废政事
• 2.后期: 815年因造谣中伤被贬(宰相武 元衡),从此过上了“独善其身”的生活。
• 另著有《白氏长庆集》
他16岁时,已经写出不少可以传世 的好诗,其中最有名的是五言律诗《赋 得古原草送别》。
据说,他初到长安,去拜见老诗人 顾况。顾况闻其名,便开玩笑说:“长 安米贵,居恐不易。”及读到这首诗的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时,大为 赞赏,说有这样的文笔,居长安不难。
李隆基对杨贵妃的宠爱表现在哪些方面?
• 从此君王不早朝
夸张
• 三千宠爱在一身
• 姊妹弟兄皆列土
• 不重生男重生女
侧面
作者重墨渲染玉环受到的专宠,意在表达 什么思想感情?
批判统治集团因腐朽荒淫而招致祸乱 ——长恨的内因
第2课时
第二部分:马嵬生离死别,别后绵绵相思。
渔阳鼙鼓动地来,惊破霓裳羽衣曲。 九重城阙烟尘生,千乘万骑西南行。 翠华摇摇行复止,西出都门百余里。 六军不发无奈何,宛转蛾眉马前死。 花钿委地无人收,翠翘金雀玉搔头。 君王掩面救不得,回看血泪相和流。 黄埃散漫风萧索,云栈萦纡登剑阁。 峨嵋山下少人行,旌旗无光日色薄。 蜀江水碧蜀山青,圣主朝朝暮暮情。 行宫见月伤心色,夜雨闻铃肠断声。 天旋地转回龙驭,到此踌躇不能去。 马嵬坡下泥土中,不见玉颜空死处。 君臣相顾尽沾衣,东望都门信马归。
• 诗歌主张:
• 文章合为时而著, 歌诗合为事而作。 ——《与元九书》
最大的艺术成就——倡导新乐府运动
• 中唐诗歌流派 • 形式:即事名篇,采用乐府诗歌的形式而不沿
用古乐府名称 • 内容:多反映现实生活,关心民生疾苦,揭露
社会弊端,力求使诗歌起到干预社会、补救时 政的作用 • 诗人:白居易、元稹等 • 诗风:多平易朴实,语言通俗直切
• “春寒赐浴华清池,温泉水滑洗凝脂。
侍儿扶起娇无力,始是新承恩泽时。”
•
这一小节是美人沐浴的一组镜头。诗人写
这几句,一是为了显示杨玉环得到了皇帝的宠幸
所享受的特殊待遇,另一个方面,也从一个侧面
凸现了杨玉环美丽和妩媚气质。诗人抓住了美人
沐浴的两个典型细节——洗凝脂、娇无力,进行
点染,使诗句的想象空间很大,杨玉环的美丽动
马嵬兵变 贵妃之死
蜀中伤情 (山清水碧衬哀情)
归途追怀
第二部分:马嵬生离死别,别后绵绵相思。
回宫苦思:
归来池苑皆依旧,太液芙蓉未央柳。 芙蓉如面柳如眉,对此如何不泪垂。 春风桃李花开日,秋雨梧桐叶落时。 西宫南内多秋草,落叶满阶红不扫 梨园弟子白发新,椒房阿监青娥老。 夕殿萤飞思悄然,孤灯挑尽未成眠。 迟迟钟鼓初长夜,耿耿星河欲曙天。 鸳鸯瓦冷霜华重,翡翠衾寒谁与共。 悠悠生死别经年,魂魄不曾来入梦。
• 然而谁能想到他亲手创建的这个声名显赫 的伟大帝国,却遭遇了唐代历史上最大的 一次劫难——安史之乱。从此以后大唐王 朝江河日下,一蹶不振。一生前期励精图 治,英明有为,开创开元盛世;后期纵欲 荒政,昏庸误国。历代帝王中颇有争玄瑛的女儿,随叔父杨玄琰入
长安,及笄(jí),嫁与玄宗第十八儿子寿王李瑁妃。
自唐至清,出现了不少以此为题材的文 学作品,著名者如杜牧《过华清宫》、李商 隐《马嵬》、苏轼《荔枝叹》、白朴《梧桐 雨》、洪昇《长生殿》等。
白居易的《长恨歌》则是其中翘楚。
• 唐玄宗(685—762),李隆基,大唐皇帝 (712—756),27岁登基,做了44年皇帝 ,71岁做太上皇,号称50年太平天子。是 中国历史上统治世界最长的皇帝之一。风 流英武,雄才大略,统治中国近半个世纪 ,亲手缔造大唐也是中国古代历史上的黄 金时代——开元盛世。
白天的思念
时间
四季的思念
写景抒情
夜晚的思念
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