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大班音乐教案:戏说脸谱

合集下载

幼儿园大班音乐教案《戏说脸谱》

幼儿园大班音乐教案《戏说脸谱》

幼儿园大班音乐教案《戏说脸谱》幼儿园大班音乐教案《戏说脸谱》一、活动目标1、在熟悉乐曲旋律的基础上,初步感受京剧《戏说脸谱》。

2、通过京剧脸谱熟悉歌词内容,知道可以用合适的力度与动作来表现人物的性格特征。

3、初步了解中国国粹之一--京剧,并逐步喜爱京剧艺术。

二、活动准备1、欣赏过京剧表演片段,熟悉《戏说脸谱》的旋律。

2、自制的京剧脸谱面具人手1面。

(脸谱面具与幼儿用书中的脸谱图相同)3、教学挂图或幼儿用书:《戏说脸谱》。

4、音乐磁带、录音机。

三、活动过程1、教师引导幼儿学习歌词内容。

师:有一个好听的古代故事,说的是几个英雄的事儿。

现在一起来边看图边听我说一说。

教师出示教学挂图或幼儿用书,带领幼儿认识不同脸谱代表的人物,并简单介绍这些人物的姓名及性格特征。

师:现在你们知道图上的认识谁了吗?(幼儿自由讨论)师:蓝脸的窦尔敦在深夜悄悄地偷走了皇帝的御马;红脸的关公在战场上杀敌人,英勇无比;花脸的孙猴很神气;白脸的曹操很精明;黑脸的张飞脾气很暴躁,发脾气时喳喳乱叫,在很远的地方都能听见。

教师用儿歌的韵律将歌词内容朗诵给幼儿听,朗诵时要注意表情、声调及动作。

师:有一首儿歌说的就是这几个人。

听一听儿歌里是怎么说的。

2、教师帮助幼儿记忆歌词。

师:儿歌里说了什么?你听懂了吗?你会说哪一句?试着和老师说一说。

教师运用动作和表情的暗示帮助幼儿进行进一步记忆歌词。

师:这一次老师和小朋友一起试着念儿歌。

当你们有困难的时候,可以注意看老师的动作和表情。

幼儿学习朗诵儿歌,加深对歌词的印象。

3、教师引导幼儿学唱《戏说脸谱》教师示范表演唱,请幼儿欣赏。

引导幼儿感受刚才的演唱与平时的演唱有什么不一样。

师:你们觉得这首歌与我们平时唱的歌有什么不一样?教师总结:这首歌唱起来很有精神,最后一句"啊……"拖得很长,且声音有高有低不一样。

幼儿跟随教师学唱《戏说脸谱》,重点学习最后一句"啊……"的唱法。

幼儿园大班音乐教案戏说脸谱

幼儿园大班音乐教案戏说脸谱

幼儿园大班音乐教案《戏说脸谱》
教学目标:
1、在熟悉乐曲旋律的基础上,初步学唱歌曲,感受京歌独特的曲调与韵味。

2、借助京剧脸谱课件与教师讲解,熟悉歌词内容。

活动重点:了解京歌和一般歌曲的不同,初步学唱歌曲。

活动难点:感受京歌独特的曲调与韵味,重点练习歌曲啊的唱法。

教学过程:
(一)开始部分1、发声练习:《问好歌》
(二)基本部分1、观看、讨论人物脸谱:
师:你们见过这些面具吗?在哪儿见过呢?
教师简单介绍这些面具的特定名称--京剧脸谱的由来。

2、教师介绍脸谱人物,引出歌词。

3、欣赏京歌:这里有一首歌和我们平时唱的歌曲有点不一样,请你们仔细听一听。

提问:你觉得有什么不一样?
教师小结:原来这首歌曲唱起来很有精神;有很长的拖音,声音有高有低不一样。

4、幼儿学说歌词。

教师带领幼儿认识不同脸谱的代表人物,简单介绍这些人物的性格特征及姓名。

蓝脸的窦尔顿在深夜偷偷的盗走了皇帝的御马;红脸的关公在战场杀敌英勇无比;花脸的孙猴非常的神气、机智;白脸的曹操精明、奸诈;黑脸的张飞侠胆仗义、但脾气暴躁,生气发脾气时喳喳乱叫,很远的地方都能听见。

5、采用分句教的方法学习歌曲。

6、幼儿欣赏教师带动作的歌唱。

7、用动作的形式来表现每个人物的特点。

8、集体跟随教师一起来演唱。

9、教师小结,教育幼儿要尊重我们国家的国粹。

(三)结束部分13、听音乐,随教师一起听京歌学走圆场步,自然结束。

幼儿园大班音乐课教案《戏说脸谱》(通用11篇)

幼儿园大班音乐课教案《戏说脸谱》(通用11篇)

幼儿园大班音乐课教案《戏说脸谱》幼儿园大班音乐课教案《戏说脸谱》(通用11篇)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那么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幼儿园大班音乐课教案《戏说脸谱》,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幼儿园大班音乐课教案《戏说脸谱》篇1【活动目标】1、在熟悉乐曲旋律的基础上,学唱京剧《戏说脸谱》。

2、通过京剧脸谱图案,熟悉歌词内容,学习根据不同的脸谱角色,用合适的力度及动作来表现人物的性格特征。

3、初步了解中国国粹——京剧艺术,并逐步喜爱京剧艺术。

【活动准备】1、京剧碟片欣赏片断<包公断案>。

《戏说脸谱》磁带及录音机。

2、京剧脸谱图片:蓝脸、红脸、黄脸、白脸、黑脸。

3、请家长先帮助幼儿了解关于京剧的知识、收集京剧脸谱、京剧饰品等。

4、提前上一堂语言活动课,话说三国人物。

5、幼儿人手一面空白脸谱面具。

【活动过程】一、引导幼儿自主探索,发现京剧的特点。

师:放京剧碟片《包公断案》,让小朋友欣赏一段京剧。

后提问:刚才小朋友看的是什么?它与我们平时唱的歌曲有什么区别?(唱起来很有精神;有很长的拖音,声音有高有低不一样)二、利用幼儿的好奇和想探究的兴趣,进一步激发幼儿学唱京剧的动力。

师:小朋友们观察的可真仔细,对,刚才小朋友们欣赏的正是京剧,是我们中国独有的一门戏曲艺术,这在国外可是找不到的哟!1、出示课件:认识不同脸谱的代表人物蓝脸的窦尔敦深夜悄悄偷走皇帝的御马;红脸的关公在战场上杀敌英勇无比;黄脸的典韦很聪明,别人都喜欢问他问题,所以他觉得很神气;白脸的曹操,这个人很精明、奸诈;黑脸的张飞,侠胆仗义,但脾气暴躁,生气发脾气时,喳喳乱叫,很远的地方都能听到。

三、幼儿拍节奏朗诵儿歌,加深对歌词的印象。

(怎么拍?)老师把这五个古代人物的故事编成了一首儿歌,请你们听一听我朗诵的儿歌里说了些什么?是怎么说的?还要看看老师做了哪些动作?表情怎么样?1、看课件说歌词2、师幼对接歌词3、加衬词说歌词四、幼儿熟悉旋律,学唱歌曲。

幼儿园大班音乐教案《戏说脸谱》

幼儿园大班音乐教案《戏说脸谱》

幼儿园大班音乐教案《戏说脸谱》前事不忘,后事之师。

《战国策·赵策》圣哲幼儿园蔡雨欣一、活动目标1、在熟悉乐曲旋律的基础上,初步感受京剧《戏说脸谱》。

2、通过京剧脸谱熟悉歌词内容,知道可以用合适的力度与动作来表现人物的性格特征。

3、初步了解中国国粹之一--京剧,并逐步喜爱京剧艺术。

二、活动准备1、欣赏过京剧表演片段,熟悉《戏说脸谱》的旋律。

2、自制的京剧脸谱面具人手1面。

(脸谱面具与幼儿用书中的脸谱图相同)3、教学挂图或幼儿用书:《戏说脸谱》。

4、音乐磁带、录音机。

三、活动过程1、教师引导幼儿学习歌词内容。

师:有一个好听的古代故事,说的是几个英雄的事儿。

现在一起来边看图边听我说一说。

教师出示教学挂图或幼儿用书,带领幼儿认识不同脸谱代表的人物,并简单介绍这些人物的姓名及性格特征。

师:现在你们知道图上的认识谁了吗?(幼儿自由讨论)师:蓝脸的窦尔敦在深夜悄悄地偷走了皇帝的御马;红脸的关公在战场上杀敌人,英勇无比;花脸的孙猴很神气;白脸的曹操很精明;黑脸的张飞脾气很暴躁,发脾气时喳喳乱叫,在很远的地方都能听见。

教师用儿歌的韵律将歌词内容朗诵给幼儿听,朗诵时要注意表情、声调及动作。

师:有一首儿歌说的就是这几个人。

听一听儿歌里是怎么说的。

2、教师帮助幼儿记忆歌词。

师:儿歌里说了什么?你听懂了吗?你会说哪一句?试着和老师说一说。

教师运用动作和表情的暗示帮助幼儿进行进一步记忆歌词。

师:这一次老师和小朋友一起试着念儿歌。

当你们有困难的时候,可以注意看老师的动作和表情。

幼儿学习朗诵儿歌,加深对歌词的印象。

3、教师引导幼儿学唱《戏说脸谱》教师示范表演唱,请幼儿欣赏。

引导幼儿感受刚才的演唱与平时的演唱有什么不一样。

师:你们觉得这首歌与我们平时唱的歌有什么不一样?教师总结:这首歌唱起来很有精神,最后一句啊拖得很长,且声音有高有低不一样。

幼儿跟随教师学唱《戏说脸谱》,重点学习最后一句啊的唱法。

师:最后一句啊怎么唱?我们一起来学一学。

大班音乐教案《戏说脸谱》

大班音乐教案《戏说脸谱》

大班音乐教案《戏说脸谱》教学目标1.认识中国传统艺术形式——脸谱戏。

2.学习脸谱戏的表演技巧,包括面部表情、肢体动作等。

3.通过参与表演,发扬团队精神,锻炼自信心和沟通能力。

4.培养学生的音乐兴趣和审美意识。

教学内容1.脸谱戏的简介和历史背景。

2.脸谱戏常见角色类型和特点。

3.脸谱戏中的音乐元素。

4.脸谱戏的表演技巧。

教学方法1.教师简单介绍脸谱戏的历史背景和特点,引起学生的兴趣。

2.播放脸谱戏视频,让学生看到不同角色的表演和肢体动作。

3.教师带领学生唱脸谱戏中的歌曲,学习曲式和节奏。

4.将学生分为不同小组,每个小组扮演不同的角色,分别练习面部表情和肢体动作。

5.整合小组表演,让学生互相学习交流,完成一次小型脸谱戏表演。

教学流程1.教师简短介绍脸谱戏概况,引起学生兴趣(时间:5分钟)。

2.播放脸谱戏视频,让学生观看不同角色表演和肢体动作(时间:15分钟)。

3.教师带领学生唱脸谱戏中的歌曲,学习歌曲的旋律、曲式和节奏(时间:20分钟)。

4.教师将学生分为若干小组,每组扮演不同脸谱戏中的角色,练习面部表情和肢体动作(时间:30分钟)。

5.整合小组表演,让学生互相学习交流,在班内完成一次脸谱戏表演(时间:30分钟)。

教学总结本次音乐教学活动,通过脸谱戏的学习让学生认识传统艺术形式,掌握一定的表演技巧和音乐知识,同时也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和沟通能力。

教师还应在实施教学过程中注意针对学生兴趣的引导和教学难度的掌控,确保教学效果和学生情感体验的均衡发展。

参考资料1.《中国戏曲音乐史》朱光潜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中国脸谱戏谱系史》贺鸿翔人民文学出版社3.《中国脸谱戏》余松茂浙江文艺出版社。

幼儿园大班音乐课教案《戏说脸谱》通用

幼儿园大班音乐课教案《戏说脸谱》通用

幼儿园大班音乐课教案《戏说脸谱》通用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大班音乐教材第四章《音乐与表演》第三节《戏说脸谱》。

主要内容为:了解京剧脸谱的基本知识,学习唱念做打的基本功,通过唱脸谱歌、画脸谱、表演脸谱,培养幼儿对传统戏曲文化的兴趣。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京剧脸谱的特点及其代表的人物性格。

2. 培养幼儿的节奏感和音乐表现力,提高幼儿的歌唱水平。

3. 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京剧脸谱的识别和表演。

教学重点:学唱《戏说脸谱》歌曲,了解脸谱的基本特点。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黑板、粉笔、音乐播放设备、脸谱道具。

学具:画脸谱材料(彩笔、纸张)、打击乐器。

五、教学过程1. 导入:讲述一个关于京剧的故事,引导幼儿关注京剧脸谱。

2. 歌曲教学:(1)播放《戏说脸谱》歌曲,让幼儿初步感受歌曲。

(2)教唱歌曲,注意纠正幼儿的发音和节奏。

(3)分组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3. 脸谱知识讲解:(1)展示不同类型的脸谱,让幼儿观察并说出其特点。

(2)讲解脸谱的象征意义,让幼儿了解不同脸谱代表的人物性格。

4. 画脸谱:(1)分发画脸谱材料,讲解画脸谱的方法。

(2)幼儿动手画脸谱,教师指导。

(3)展示作品,评价鼓励。

5. 表演环节:(1)分组进行唱念做打练习,教师指导。

(2)每组选取一种脸谱进行表演,其他幼儿评价。

六、板书设计1. 板书歌曲名称《戏说脸谱》。

2. 简要列出京剧脸谱的基本特点。

3. 画出几种典型的脸谱,标注对应的人物性格。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画一幅自己喜欢的脸谱,并为其编写一个小故事。

2. 答案示例: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1)组织幼儿观看京剧表演,深入了解京剧艺术。

(2)开展家庭活动,让家长参与幼儿的画脸谱和表演活动,增进亲子关系。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京剧脸谱的识别和表演。

2. 教学重点:学唱《戏说脸谱》歌曲,了解脸谱的基本特点。

大班音乐教案《戏说脸谱》

大班音乐教案《戏说脸谱》

大班音乐教案《戏说脸谱》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京剧脸谱的基本特点,认识不同颜色脸谱所代表的人物性格。

2.通过唱游活动,培养学生对京剧艺术的兴趣,提高音乐审美能力。

3.培养学生合作意识,提高团队协作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认识不同颜色脸谱所代表的人物性格,学会唱游《戏说脸谱》。

2.教学难点:理解京剧脸谱的艺术内涵,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

三、教学准备1.课件:京剧脸谱图片、视频《戏说脸谱》。

2.乐器:口哨、手鼓。

3.教学环境:宽敞的教室,音响设备。

四、教学过程第一环节:导入1.教师播放《戏说脸谱》视频,让学生初步感受京剧艺术。

2.教师引导学生观察视频中出现的脸谱,询问学生是否认识这些脸谱。

第二环节:认识脸谱1.教师展示不同颜色、不同造型的脸谱,引导学生观察并说出它们的特点。

2.教师讲解不同颜色脸谱所代表的人物性格,如红色代表忠勇,黑色代表刚直,白色代表奸诈等。

3.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了解到的脸谱知识。

第三环节:学唱《戏说脸谱》1.教师教唱《戏说脸谱》,注意指导学生的发音、节奏。

2.学生跟随教师学唱,熟悉歌曲旋律。

3.教师引导学生加入口哨、手鼓等乐器,进行唱游活动。

第四环节:团队合作1.教师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代表一个脸谱颜色。

2.每组学生共同创作一个表演节目,包括唱游、舞蹈、朗诵等。

3.各小组进行表演,其他小组进行评价。

2.教师对本次活动进行点评,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提高团队协作能力。

五、教学延伸1.组织学生参观京剧表演,了解京剧艺术。

2.邀请京剧艺术家到校进行讲座,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京剧。

3.鼓励学生创作自己的脸谱,展示自己的艺术才能。

六、教学反思本次教学活动,学生表现出浓厚的兴趣,积极参与唱游活动,对京剧脸谱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提高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

同时,通过团队合作,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在今后的教学中,教师还需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大班音乐教案《戏说脸谱》含反思

大班音乐教案《戏说脸谱》含反思

大班音乐教案《戏说脸谱》含反思大班音乐教案《戏说脸谱》含反思1教学目标1、学唱歌曲,能尝试用京剧里的表情、动作、声音来表现歌曲中的人物形象。

2、知道京剧是中国的国粹,培养幼儿对京剧艺术的喜爱。

3、鼓励幼儿大胆仿编儿歌,根据儿歌内容用恰当的动作表现。

4、能愉快地参与集体演奏活动。

重点难点:学唱歌曲环境与材料:1、熟悉音乐。

2、窦尔敦、关公、孙悟空、曹操、张飞的脸谱各一张。

幼儿自制脸谱。

3、音乐录音带。

重点指导:知道京剧是中国的国粹一次备课一、欣赏脸谱,理解歌词1、教师出示脸谱,请幼儿说一说在哪里见过这些脸谱。

2、教师简单介绍这些人物:蓝脸的窦尔敦在深夜悄悄盗走了皇帝的御马;红脸的关公在战场上杀敌英雄无比;花脸的孙悟空很神气;白脸的曹操很精明;黑脸的张飞脾气暴躁,生气时喳喳乱叫,很远的地方都能听的见。

二、欣赏脸谱,学歌曲1、教师范唱歌曲,在范唱的过程中唱到哪个人物就出示哪个脸谱。

2、结合歌曲中人物的特点,教师引导幼儿一起创编相应动作,并试着边唱边表演。

3、引导幼儿尝试用京剧的唱腔演唱。

三、佩带脸谱,学表演幼儿戴上自制脸谱,随歌曲音乐边唱边表演。

活动反思:孩子对京剧可以说是比较陌生的,但是京剧中奇特的唱腔、独特的艺术形式和表演风格很吸引孩子们的注意力,而且我们班又是以闽南高甲戏为特色,高甲戏与京剧间或多或少也有些异曲同工之妙,所以孩子们对该活动特别感兴趣。

首先,我让孩子们说一说自己对京剧、京剧脸谱的了解,给孩子们创造一个自由宽松的氛围。

在欣赏歌曲后我利用与歌曲歌词相关的图片来帮助他们理解歌词,让孩子认识不同脸谱的代表人物,并简单介绍这些人物的性格特征。

在幼儿学唱歌曲环节,我采用了听旋律、用儿歌的形式说念歌词、合演唱的形式逐句将歌词唱出来,并配上了一定的表情声调及动作的方法来帮助孩子记忆歌词内容,效果很好。

再次,我让孩子们带着问题“京剧听上去与我们小朋友平时唱的歌有什么不一样?”初次欣赏京剧《戏说脸谱》来了解京剧的唱腔。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幼儿园大班音乐教案:戏说脸谱
活动目标
1.初步学唱京剧《戏说脸谱》,在老师的提示下,探索如何使用图示理解、记忆歌词。

2.学习根据不同的脸谱角色,用合适的力度及动作来表现人物的性格特征。

3.初步了解中国国粹——京剧艺术,并逐步喜爱京剧艺术。

活动准备
1、知识经验:邀请家长共同协助帮助幼儿欣赏有关京剧表演的flash、认识各种不同色彩的京剧脸谱、了解与活动内容有关的各人物特征等,
2、物质准备:京剧脸谱:蓝脸、红脸、花脸、白脸、黑脸。

歌曲内容小图片;幼儿自制京剧脸谱若干。

活动过程
1、说脸谱
(1)师幼共同欣赏京剧脸谱课件,说说各种不同脸谱所代表的人物名称及其性格特征。

(2)教师出示脸谱,简单介绍歌曲内容。

提示语:“蓝脸的窦尔敦有一天夜里,悄悄地偷走了皇帝的御马;红脸的关公在战场上杀起敌人很勇敢、不怕困难;花脸的孙猴很活泼、很淘气;白脸的曹操虽然很狡猾,但是他很聪明;黑脸的张飞脾气暴躁,生气发脾气时喳喳乱叫,很远的地方都能听见呢。


2、学习演唱京剧《戏说脸谱》。

(1)初步学唱歌曲
①教师表演范唱。

②再次欣赏教师范唱,师幼共同讨论歌里有哪些内容,并出示相应的小图片。

③讨论歌曲的其他内容,并选择匹配小图片贴在图谱的相应位置。

(2)幼儿完整学唱,并针对幼儿学唱情况进行重点练唱。

讨论:“老师的演唱和平时小朋友唱的歌有什么不一样?”
3、探索用合适的力度演唱每个乐句。

(“蓝脸的窦尔敦盗御马”最轻;“红脸的关公战场杀”稍用力;“花脸的孙猴”淘气、顽皮;“白脸的曹操”狡猾;“黑脸的张飞叫喳喳……”响亮而浑厚。


4、分角色扮演京剧演员和观众,观众在每个句末叫“好!”(叫好的声音要短而有力。


活动延伸:幼儿带上脸谱面具、穿上脸谱衬衫,边演唱,边表演动作,同时引导幼儿在音乐区继续体验京剧表演的乐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