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各地中考语文试卷分类汇编:非连续性阅读专题学生用无答案
专题三非连续性文本阅读

D.长期疲劳用眼会使近视加重,高度近视者更容易出现视网膜裂孔。 解析:本题考察对内容旳理解能力。视疲劳是“过劳死”旳诱因之一,C项旳说法太绝 对。
答案:C
(3)请你根据【调查统计】及上述其他材料,写出“青 光眼出现年轻化趋势”旳两个原因。(4分)
内 手机 容 QQ等
•百 分 64.1% 比
手机 小说
• 与工作、学 手机报 习
• 有关旳信息
47.3% 41.1% 17.1%
电子 邮件
10.2%
【你说我说】 中国社科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陈福民:科技发达 会改变阅读方式。尽管纸质阅读呈下降趋势,但应该 客观地看待这一现象。纸质书的阅读量下降不会从根 本上动摇纸质书籍的地位。不论是读纸质书,还是读 电子书,最重要的是推动全民阅读,阅读形式其实是 次要的。
作家王蒙:网络阅读、手机阅读等碎片化阅读更 多的是一种浏览,在速度和精力集中的程度上,与读 纸质书是不一样的。这种网络的浏览,有助于信息的 民主化、文化的普及和各种信息的传播,但同时会使 人对信息的摄取变得肤浅、平面、简单的量化,并缺 少深度,缺少思考。所以我尤其希望我们的青年人, 坚持认真阅读,坚持经典阅读,从而使自己的知识更 有系统和深度。
1.(2013·台州)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4)题。 (14 分)
“电脑视疲劳”,不可小视 长时间使用电脑容易造成眼睛过度疲劳,引发视 力及身心问题,包括眼干、头晕、疲倦、恶心等。90% 以上的电脑用户有视疲劳综合征。从广义上讲,电脑 视疲劳的引发并不局限于电脑,还包含其他电子屏幕, 如手机、电视、广告屏幕等。持续的重度视疲劳对身 心的伤害很大。
浙江新中考
语文
钱江潮涌(2023年浙江杭州中考语文试卷非连续性文本阅读题及答案)

【了解大潮成因】【甲】钱塘江大潮是我国最著名的海潮。
钱江潮来时,“声如雷鸣,排山倒海,犹如万马奔腾,蔚为壮观”。
钱江潮是在月球和太阳的引潮力和杭州湾喇叭口河口地形的作用下形成的。
在农历八月十六至十八,日、地、月排列在一条直线上,月球和太阳产生的引潮力达到最大。
当大量潮水从钱塘江口涌进来时,喇叭口的河口形状使江面迅速变窄,潮水来不及均匀上升,就只好后浪推前浪,层层相叠。
(选自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下册)【乙】杭州湾至钱塘江口外宽内窄,口大肚小(如图),外口宽度达100千米;溯江而上,河道越来越窄。
在海宁附近河道急剧收缩,宽度已不足3千米。
涨潮时大量海水涌入狭窄的河道,水体涌积,后浪与前浪层层相叠,水位暴涨。
农历的初一和十五前后,海水上涨势头更猛烈,往往能形成形如立墙、势若冲天的大潮。
每年中秋节前后,钱塘江水量丰富,又逢东南风盛行,江水东流与大潮西进相遇,风助潮涌,潮借风威,于是就发生了“壮观天下无”的钱塘江大潮。
(选自人教版《地理》高中必修第一册)10. 阅读甲、乙两则材料,填空。
钱塘江形成大潮涌,与引潮力、①_____、②_____等因素有关。
11. 一位国际友人希望观赏钱塘江大潮,向你咨询。
根据两则材料,你推荐的最佳观赏时间段和地点是()A. 农历八月十六至十八,镇海一带B. 中秋节前后,金山一带C. 农历八月十六至十八,海宁一带D. 农历初一前后,慈溪一带12. 材料乙画横线语段体现了教科书语言简明准确的特点,请结合词句分析。
【答案】10. ①. 河口地形②. 东南风盛行11. C12. “外宽内窄,口大肚小”简明扼要的说明了江口的特点,体现了简洁性;“100千米”“不足3千米”体现了准确性、科学性;“(如图)”体现了科学性、严谨性;“溯江而上”“水体涌积”“水位暴涨”体现了简洁性,语言通俗易懂。
【解析】【10题详解】本题考查文本概括。
根据甲文“钱江潮是在月球和太阳的引潮力和杭州湾喇叭口河口地形的作用下形成的”可知,大潮的形成和“杭州湾喇叭口河口地形”有关;根据乙文第二段“每年中秋节前后,钱塘江水量丰富,又逢东南风盛行,江水东流与大潮西进相遇,风助潮涌,潮借风威,于是就发生了‘壮观天下无’的钱塘江大潮”可知,大潮的形成和夏季盛行东南风有关。
专题11非连续性阅读-八年级语文下期末备考专题复习(浙江专用)

专题11 非连续性阅读(一)(2022春·浙江杭州·八年级统考期末)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你想看看黄山的日出日落吗?”“你想看看苍山洱海的云卷云舒吗?”疫情期间,“云旅游”成为旅游业的新亮点,带来了全新的观光体验。
云旅以5G、VR等数字技术做支持,通过旅游直播、旅游短视频、旅游Vlog、VR虚拟旅游等,透过手机镜头,祖国的大好河山与游客们“云端”相聚,让不能身临其境的人们隔着屏幕找到旅游的快乐。
游客们一边云游一边评论,“感谢主播让我宅家看到了山顶日出”“兵马俑可以用放大镜看细节,和现场观看有不一样的视角体验呢”……《五一抖音旅行报告》显示,今年“五一”假期,共有2.5亿人次在直播间跟着导游打卡景点;网友宅家观看旅行视频,完成了38.5亿次云旅游。
(摘编自《云旅游,不仅看上去很美》,《经济日报》2022年6月9日)【材料二】(选自《中国青年报》5月调查)【材料三】在“云旅游”受到青睐的同时,也有不少网友认为,“云旅游”不能满足于替代补充的地位。
“过度美化之嫌”“不真实”是“云旅游”存在的主要问题。
国内某平台曾因景点照片过度使用滤镜被质疑,而向用户致歉。
“云旅游”的不真实感主要是源于科技对旅游体验感的还原度不够、脱离了旅游的文化意蕴。
将来,还需加大AR、VR(虚拟现实)、AI(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在文旅景区的深度应用。
此外,不管用什么高科技,旅游内容才是根本,必须找到每个地域、每座城市独特的文化脉搏。
旅游企业、各类平台和管理机构要善于培养更专业的复合型人才,提升旅游从业者互联网技能、地方文化知识水平等。
据了解,通过“云旅游”,不少人希望有机会实地旅行。
将线上流量引入线下,通过线下游反馈提升服务质量与效率,延伸和完善旅游产业链条,重塑旅游价值链,可能是未来旅游业的发展趋势。
(摘编自《“云旅游”带来行业发展新机遇》,《人民日报》2022年6月7日)1.【认识·云旅特征】下列关于云旅游说法正确的是()A.云旅游主要通过手机云端实现,和真正意义上的旅游并无实际上的差别。
浙江省各市中考语文 试卷分类汇编 现代文阅读 专题

现代文阅读2017年浙江省丽水市中考试题现代文阅读。
(25分)(一)(15分)第一个告诉你下雷的人(1)有没有人告诉你,下雪了?(2)大片大片的雪花,像白色的羽毛从天空飘然落下。
霎时间,山峦、田野、村庄、小路都陷入白色的忧郁。
(3)可是对于孩子,这白色永远是快乐的。
那是一场罕见的大雪,一夜之间就把村庄包装成了童话世界。
童话世界里怎么少得了我们这些可爱的小精灵呢!(4)清晨起来,房门已经被大雪封住了,母亲正拿着一把小铁锹从门缝处一点一点把雪挖开,慢慢开辟出一条小路来。
我和妹妹也陆续穿好了棉袄棉鞋,戴上了帽子手套,跑到院子里和母亲一起“扫雪”,那是最谕悦的劳动。
与其说是在帮母亲,不如说是在给母亲添乱,母亲前脚刚扫出来的小道,我们打闹着,又把雪扬得到处都是.可是母亲并不恼,笑呵呵地看着我们,任凭我们在纯洁的雪里“胡作非为”。
(5)树上、房顶、鸡舍、草棚,闪着亮晶晶的银光,在与红目的交相辉映中分外妖娆。
(6)妹妹欢快地跳着,和我一起堆雪人.我们用瓶盖做眼睛,用红辣椒做鼻子,而我总怕小雪人会冷,心疼地把自己脖子上的红围巾摘下来给它围上。
一会儿,我们的新伙伴就伫立在庭院里,真是可爱极了!这时,母亲已经做好了早饭,开个门缝对着我们高嘁:“吃饭啦……吃饭啦……”我和妹妹好像都没有听见,磨磨蹭蹭谁也不愿意回屋。
广阔苍穹,母亲是见证这份快乐的唯一观众,望着她的两个白雪公主,母亲的微笑是甜的。
(7)洁白的雪花舞动着我童年的快乐,也翩飞着我少年的轻狂。
初三那年寒假,我和同学们约好去县城的书店买些参考书,早上临出门时母亲就叮嘱我穿那件厚一点的棉衣,可是少女的我是爱美的,怎么能把自己变成臃肿的面包?没想到从县城回来时就下起了大雪,汽车晚点了两个多小时,当我背着书包又冷又饿走回家时,看见母亲像一座白色的雕像立在门口,睫毛上沾满了霜白,节警一下眼睛似乎都能发出吧嗒吧嗒的声响。
那天我吃饱喝足就有了精神,母亲却病例了,高烧40℃。
2020年浙江省各地中考语文试卷分类汇编:非连续性阅读专题学生用无答案

2020 年浙江省各地中考语文试卷分类汇编:非连续性阅读专题〖金华市〗(一)阅读下边的文本,达成7~ 10 题。
( 11 分)运动——无价良药【健康检查】资料一:跟着经济条件的改良和生活方式的改变,有愈来愈多的人患上了过去只有王公贵族才易得的痛风、糖尿病等荣华病。
据英国糖尿病协会报告, 1935年全世界有 20 亿人口,糖尿病患者有 1500 多万,而此刻人口增添了 2.5 倍,但糖尿病患者却足足增添了 10 多倍。
资料二:一个名为“运动就是良药” 的研究项目发现,假如人们进行适当的运动,达到世界卫生组织介绍的标准,能够预防 50%的乳腺癌以及 60%的大肠癌。
愈来愈多的研究证明,我们自己才是身体最好的医生,运动这剂无价良药我们随时能够服用。
但是,现状其实不乐观。
当前,全世界每年有近 500 万人死于运动缺少,这一数据还在逐年增添。
资料三:美国一项鉴于 54000人的死亡风险要素检查静态生活方式肥胖图 2男性抽烟可能致使的死亡率 (%)女性高胆固醇糖尿病05101520【健康咨询】某社区医生一天的健康咨询记录:1.方××,男, 13 岁,初一学生;身高 1.60 米,体重 163 斤,食欲旺盛,走路易气喘,常常提不起精神。
诊疗:过分饮食、缺少运动致使的肥胖。
建议:合适控制饮食,每日坚拥有必定强度的运动,如跑步、打球、骑自行车等,每次最好运动 45﹋60 分钟,经过出汗来耗费身体热量,排出毒素,减少体重。
2.李××,女, 15 岁,初三学生;神色蜡黄,消瘦,食欲不振。
诊疗:学习紧张、久坐不动惹起的消化不良,慢性肠胃炎。
建议:利用零落的时间运动,如课间做一做蹲立的动作或许跳绳、爬楼梯等,还可以够骑自行车上下学,以日积月累的运动方式,促使新陈代谢,改良人体消化汲取功能,增进食欲,增添摄取人体所必需的营养成分。
3.徐××,男, 62 岁,退歇工人;近期吃得多,喝得多,尿频,易疲备无力,体重有所降落。
2019年浙江省中考语文现代文之非连续性文本阅读5篇

中考语文现代文阅读汇编2019年浙江省非连续性文本阅读5篇关于食品安全的文本材料【材料一】食品安全风险类型我国食品安全风险中新旧风险交替,主要表现为:一方面微生物污染、农兽药残留、添加剂等传统的食品安全风险仍然是主要的风险类型;另一方面随着现代农牧业和食品工业的发展,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的应用以及新的消费方式带来了新型食品安全风险。
2017年我国食品抽检总体不合格率为2.4%。
其中食品添加剂超范围、超限量使用,占不合格样品的23.9%。
特别是粉条粉丝、面制品中铝超标问题尤其突出。
造成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是部分中小食品企业整体素质不高,为了延长食品保存期,强化感官特性,不顾法律法规要求,超限量、超范围地滥用食品添加剂。
此外,以转基因技术为代表的新技术、新产品类风险备受关注。
2016年农业部调研发现,我国部分省份存在转基因作物非法种植现象。
转基因产品的规范化管理与民众的知情权的保护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摘编自《2019年中国社会形势分析与预测》【材料二】(1)▲在工业和医学领域,甲醛是一种应用广泛的有机物,但在食品行业,它是非法添加物。
因此,不允许将甲醛添加到食物中,只要添加就是违法。
尽管有人认为甲醛在食物中的防腐效果并不好,在面条中添加甲醛没有意义,但是面条等食品中检测出甲醛的案例并不少。
比如,2016年陕西榆林一家面店的老板为了延长面条的保质期,从网上购买甲醛,生产面条时添加其中。
警方及时将面店老板抓获,他供认不讳,最后被判刑一年并作罚款处理。
除了直接添加甲醛,食物中的外来甲醛还可能来自甲醛次硫酸氢钠。
甲醛次硫酸氢钠是一种化工原料,俗称“吊白块”,国家已明令禁止将其作为添加剂加入食品,但是由于它可以改善食物的口感和外观,一些不法商贩在食物生产过程中将其掺入,严重损害了消费者的身体健康。
(摘编自《科学画报》2019年第3期) 【材料三】消费者担心食品安全问题调查食品安全已经越来越成为不同类型消费者共同关注的热门话题。
2023年浙江各地语文中考真题(杭州温州金华嘉兴等)汇编专题05非文学作品阅读(含详解)

专题05非文学作品阅读〔一〕〔2023·浙江绍兴·中考真题〕阅读以下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中华人民共和国生态环境部《全国大、中城市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年报》相关数据:2023—2023 年全国大、中城市生活垃圾产生量抽样调查信息年份城市样本数量〔个〕生活垃圾产生量〔万吨〕2023 202 20234.42023 200 21147.32023 196 23560.2材料二:“无废城市”,是以创、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进展理念为引领,通过推动形成绿色进展方式和生活方式,持续推动固体废物源头减量和资源化利用,最大限度削减填埋量,将固体废物环境影响降至最低的城市进展模式。
2023 年,中国工程院院士杜祥豌在国内首次牵头提出创立“无废城市”及“无废社会”的建议。
2023 年 12 月底,国务院办公厅公布《“无废城市”建设试点工作方案》。
2023 年 4 月,生态环境部公布“11+5”个试点城市和地区。
随后,各地政府充分发挥引领作用,进展科学的顶层设计与政策引导,稳步推动“无废城市”建设试点工作。
2023 年,试点工作收官。
2023 年,《“”时期“无废城市”建设工作方案》印发,明确提出将推动 100 个左右地级及以上城市开展“无废城市”建设。
①中国固体废物的历史堆存总量高达 600 亿—700 亿吨,每年增固体废物约 100 亿吨。
假设以传统的堆放或填埋方式处置,直接后果就是挤压和损毁城市用地,并且污染大气、土壤和地下水,造成四周环境的严峻污染,威逼人们的安康。
如何科学合理地处置固体废物?需要多方合力,抓好两大环节:源头减量化,削减固体废物的产生量;末端资源化,在固体废物无害化处理根底上,力求将废物转化成可利用资源。
减量化不等于没有废物产生,它需要政府部门科学规划产业布局,驱动资源产业转型升级,从而削减废物的产生量。
值得留意的是,从源头减量,不仅要引领企业推动绿色生产方式,还要大力提倡公众践行绿色生活方式和消费方式。
野菜(2022年浙江台州中考语文试卷非连续性文本阅读试题及答案)

活动中,同学们制作了三块展板。
请阅读展板上的内容,完成下面的任务。
【展板一:常见的野菜】荠,十字花科植物。
一年生或二年生草本,茎直立,基生叶丛生呈莲座状,茎生叶,叶片边缘带有圆滑缺口,顺生,总状花序顶生及腋生,花瓣白色,4枚,呈卵形。
短角果,倒三角形。
(选自“百度百科”)【展板二:】食用野菜中含有多种生物活性成分,其中,多糖能提高人体的免疫功能,防止感染性疾病与肿瘤;黄酮则能抵制自由基对细胞的损害;皂甙具有显著改善心血管功能的作用。
营养分析测定,许多野菜中均含有丰富的胡萝卜素和多种维生素,其含量一般均高于栽培蔬菜。
如荠菜的蛋白质含量每公斤为42.4克,在叶菜、瓜果类蔬菜中数一数二;胡萝卜素含量与胡萝卜不相上下;维生素C的含量远远高于柑桔,而且它还富含各种无机盐。
因此,正确辨别食用野菜,有一定的保健作用。
(选自《中医宝典》)【展板三:】野菜的“身世”不像人工种植的蔬菜那样可追溯,食用有很大的安全风险。
在重金属含量较高的土壤中生长的野菜,富集了一定量的重金属,大重食用可能会对人体造成严重损伤,长在路边的好菜,可能长期被汽车尾气侵害,含有高含量的致癌物多环芳烃。
许多公园和小区为控制观赏性植物的虫害或清除其周边野草,会定期喷洒杀虫剂、除草剂等,普通市民很难辨别自己采摘的野菜是否浸润过这些有害物质。
专家还指出,采摘,食用野菜其实有较高的植物学门槛,有些有毒植物的长相酷似野菜,没有经验根本看不出来。
希望缺乏相关知识经验的市民不要随意采摘野菜,否则很容易导致腹泻或中毒。
即使清楚野菜的来历和安全性,也不建议市民过多食用野菜。
多数野菜性寒、味苦,吃多之后容易引发肠胃不适。
部分野菜含有可致敏物质,某些体质特殊的人群大量食用后,可能出现皮肤瘙痒、红肿等症状。
一些野菜加工时,如果没有充分用清水浸泡、开水焯烫,本身的天然毒素没有去除干净,也会影响食用者的身体健康。
(选自公众号“生活中的化学”)16.根据展板一的内容,选择荠菜的正确配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5年浙江省各地中考语文试卷分类汇编:非连续性阅读专题〖金华市〗(一)阅读下面的文本,完成710题。
(11分)~运动——无价良药【健康调查】材料一:随着经济条件的改善和生活方式的改变,有越来越多的人患上了过去只有王公贵族才易得的痛风、糖尿病等富贵病。
据英国糖尿病协会报告,1935年全球有20亿人口,糖尿病患者有1500多万,而现在人口增加了2.5倍,但糖尿病患者却足足增加了10多倍。
材料二:一个名为“运动就是良药”的研究项目发现,如果人们进行适量的运动,达到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标准,可以预防50%的乳腺癌以及60%的大肠癌。
越来越多的研究证实,我们自己才是身体最好的医生,运动这剂无价良药我们随时可以服用。
但是,现状并不乐观。
目前,全球每年有近500万人死于运动缺乏,这一数据还在逐年增加。
材料三:美国一项基于54000人的死亡风险因素调查图2可能导致的死亡率(%)【健康咨询】某社区医生一天的健康咨询记录:1.方××,男,13岁,初一学生;身高1.60米,体重163斤,食欲旺盛,走路易气喘,时常提不起精神。
诊断:过度饮食、缺乏运动导致的肥胖。
建议:适当控制饮食,每天坚持有一定强度的运动,如跑步、打球、骑自行车等,每次最好运动45﹋60分钟,通过出汗来消耗身体热量,排出毒素,减轻体重。
2.李××,女, 15岁,初三学生;脸色蜡黄,消瘦,食欲不振。
诊断:学习紧张、久坐不动引起的消化不良,慢性肠胃炎。
建议:利用零散的时间运动,如课间做一做蹲立的动作或者跳绳、爬楼梯等,还可以骑自行车上下学,以积少成多的运动方式,促进新陈代谢,改善人体消化吸收功能,增进食欲,增加摄入人体所必需的营养成分。
3.徐××,男,62岁,退休工人;近期吃得多,喝得多,尿频,易疲乏无力,体重有所下降。
诊断:疑似糖尿病早期症状。
建议:(1)需到大医院作进一步检查。
(2)加强运动,如慢跑、打太极等,在身体无不适的前提下,可以考虑逐步提高运动强度;运动时尽量不要空腹,最好饭后1小时进行。
……【健康知识】●当我们运动时,血液循环加速,血液冲洗血管壁,使原本处于收缩状态的小血管舒张以减少阻力,增加血流量,有利于清除血管壁上的脂类物质沉着,把机体深处的代谢废物最大限度地排出体外,促进新陈代谢,提高人体免疫力。
经常运动对慢性心血管病、肠胃病、糖尿病等都有积极的预防作用。
●当运动达到一定量时,身体会产生一种叫作内啡肽的物质,这种物质可以使人产生愉悦感,调节心理状态,缓解不良情绪。
有些疾病甚至不需要服用药物直接可以通过运动收到疗效,如不少轻度糖尿病患者只需坚持体育运动并注意饮食控制即可康复。
●运动要讲究方式方法。
强度较大的运动如打球、跳舞等不宜空腹,否则容易导致血糖降低、四肢乏力、胃肠痉挛、心律失常甚至猝死。
也不宜饭后马上运动,一般半小时后为宜。
各种运动方式最好交替进行,如今天跑步明天可以游泳。
运动后如果疲惫不堪、肌肉疼痛,休息一两天后不能消失,下次运动就需要减量;如果感到关节、韧带不适,应尽快就医,以防病情变得复杂或出现接连损伤。
初练者要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逐渐增加运动量。
7.下列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和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不运动的瘦子比常运动的胖子,患上慢性心血管病、肠胃病、糖尿病等疾病的几率可能更大。
B.运动时出汗不仅可以排毒,还可以消耗热量,燃烧多余脂肪,达到减轻体重的目的。
C.运动后,人往往会增进食欲,从而增加摄入人体所需要的营养成分,有可能会增加体重。
D.运动后会出现肌肉疼痛、关节不适等症状,休息一两天后会自行消失。
8.围绕文本主题,用简洁的语言表述你从图2中得出的结论。
(不超过20字)(2分)9.阅读【健康咨询】和【健康知识】,有条理地说说为什么运动是无价良药?(3分)10.班主任陈老师工作很忙,平时很少运动,体质不太好,最近老是感冒,医生建议她加强运动。
她制定了第一个星期的运动方案,这个方案还有不够科学的地方,请你帮助陈老师提出修改建议。
(3分)修改建议:(1)。
(2)。
(3)〖衢州卷〗(二)今天,我们还要不要相信寓言故事正方:我们要相信寓言故事①进化论里说,人是猴子变来的。
但猴子特爱干一件事情:丢西瓜捡芝麻。
这是猴子的通病,进化的时候没和尾巴一起消失,最终保留在了人的体内。
寓言故事的本身不需要去怀疑,需要怀疑的是人们在品读寓言后的种种心态。
人不能死于蠢病,但同样不能死于自以为是。
寓言是一种“悟”,不是建立在物理实验、科学求证的基础上。
在寓言故事中寻找现实的根基,本身就是一种愚蠢。
这个病还病得不轻,有点分不清虚实的疯在里面。
②你可以不去相信夸父追日的结局,大可亲自验证,和他一样放弃一切凡尘琐事,去追逐太阳,直到最后死于饥渴,死于绝望。
你更可以带着怀疑一切的思想,用自己薄弱的肉体去验证所有前人写下的寓言的可操作性。
你要是真的练就了一身金刚不坏之身和一具永远不会绝望的五脏,那你还需要验证什么寓言?去验证一下世界吉尼斯世界纪录还能捞个名,何苦和寓言过不去呢?③庄子当年游学,对得起向他提问的人。
因为他的意境在上,而看不清楚的人在他之下,于是,他把自己的哲学寓于树木、小鸟,乃至苍穹之间,指导混沌的人脱离思维的禁锢。
不光是庄子、孔子,甚至是释迦摩尼,也都曾用寓言教化于世人。
研究他们的智慧,其实就是研究一本普渡的寓言书。
④人什么都可以不相信,当然包括寓言。
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聪明的猛士则敢于直面别人惨淡的人生。
有些失败,你没必要尝;有些挫折,你没必要经历。
⑤如果人生是一条曲线,让寓言帮你舍远,你只需要负责求近。
反方:我们不要相信寓言故事①愚公说要挖山,我们却都在迁移;苏秦说:要头悬梁锥刺股,我们却都在玩自恋;李白说:铁棒也能磨成针,我们却学会了眼观八方,耳听六路。
一个美国科学家说:青蛙会被慢慢加热的水烫死。
我们却发现热水一旦加热到一定温度,青蛙会聪明地猛然跳出。
这只特立独行的青蛙,勇敢地用自己敏捷的姿态挑战了寓言对于当下的价值。
②知道这个实验结果,懊悔于自己逝去的青春而拍案起立的人,现在恐怕已经麻木得连抬手的劲都没了。
牺牲掉的一代总是无法接受这一残酷的事实,于是他们继续将寓言散播到下一代身上,以此给自己找点安慰。
这样的举动就好像把盲从分成了很多份,而没有将盲从最终集中转化成智慧。
③今天,已经不是一个人云亦云的时代了。
王小波曾经说过:“这辈子我干什么都可以,就是不能做一个一无所为,就‘明辨是非’的人。
”人人都是独立的个体,谁也不需要依靠谁。
这个依靠不仅仅指身体,还指大脑上的特立独行。
不去调查,就没有发言权,寓言对于今天的我们,就好比在迷失的路上,却拿着一张旧地图。
别说什么豁然开朗,这样的地图只会让人误入歧途。
④人不能死于盲从。
不懂得怀疑一切的人,眼睛里永远都无法流露出睿智的目光。
这样的“人才”就是逆进化论而行,视时代发展而不顾。
连青蛙都在进化,何况是人?⑤这个世界没有适用于所有人的真理,更没有适合于所有人的寓言。
如果一个寓言能“普渡”所有人,那岂不成了一种众人精神上的迷信?(选自《话·口技》,有删改)9.关于“我们还要不要相信寓言故事”的讨论由什么帖子引发的?请简要概括。
10.下列能直接反驳文中画线句的一项是()寓言是一种“悟”,不是建立在物理实验、科学求证的基础上。
A.每个人都是特立独行的个体,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感悟。
B.不去调查就没有发言权,青蛙实验告诉我们求证的重要性。
C.人不能死于盲从,但也没有必要怀疑一切,否则会误入歧途。
11.“正方”材料第②段在语言表达上有独特之处,请分析其作用。
12.文中正反两观点,你赞同哪一方?请结合寓言故事(选文内外都可)阐述理由。
〖嘉兴、舟山卷〗(二)新闻阅读(12分)车窗抛物屡见不鲜记者吕玥通讯员王鹏程于军“车窗抛物”是马路上常见的一种交通陋习。
记者从杭州高速交警二大队获悉,3月18日上午,在安徽黄山做生意的张先生驾驶奔驰E300小轿车,途经杭徽高速到杭州旅游时,被前方行驶的一辆昌河面包车上抛出的矿泉水瓶砸中,顷刻间前挡风玻璃碎成蜘蛛网状,所幸车上人员没有受伤。
据了解,这块挡风玻璃在4S店的报价是1.2万元左右。
一个小小的矿泉水瓶,就这么轻轻一扔,竟然造成这么严重的损失。
也许在面包车司机看来,这最多就是丢了点文明。
然而,“车窗抛物”抛掉的,又何止是文明?探访:难堪的风景3月23日下午4时许,杭州市中河路地面道路的中央隔离带上,身着橙黄色工作服的环卫工黄红梅正在弯腰捡拾垃圾。
近在咫尺的机动车道上,来往车辆川流不息。
短短10余分钟后,只见她左手拿一个大号饮料纸杯和纸团,右手拿一个空可乐瓶,已经腾不出手来捡拾更多垃圾。
“早上,这条路的绿化带上垃圾更多,很多都是从车子里丢出来的。
”黄红梅说,每天上午7时到9时,她都会沿着中河路的凤起路到环城北路段的绿化带,来回走两公里,拾满整整3桶的垃圾。
说话间,一辆牌照为“京GRE×××”的黑色丰田车,在中河路靠近体育场路附近等待绿灯时摇下车窗,扔出一个纸团。
纸团在地上滚了几圈,有点扎眼地停在干净的路面上。
黄红梅无奈地摇了摇头。
不过,更让环卫工人无奈的是,他们有时上前制止时,遇到对方的抢白。
在百井坊路和延安路清扫垃圾的环卫工叶金玉告诉记者,她曾上前对停车扔垃圾的司机提出劝告,没想到对方立即“还击”:“扫你的地,我们不扔,你们都没事情好做了!”调查:隐形的杀手轻轻一抛,破坏的是整洁和文明,更威胁行车安全。
曾有一个实验,在赛车道旁放置一块检验合格的汽车挡风玻璃,赛车手以每小时70公里的速度向这块挡风玻璃驶来,并随手扔出一个苹果,被击中的挡风玻璃瞬间裂花,如果没有防护膜,就成了碎片。
在另一个实验中,仅仅一两重的空矿泉水瓶,在时速约100公里的状态下,可将钢化玻璃砸碎。
在杭州开了11年出租车的司机李洋告诉记者,在开车途中,如果前方突然有异物“飞”过来,他的第一反应就是避让,这样很容易因为多打方向而发生交通事故。
而环卫工人则成了“车窗抛物”的一大受害者。
2014年11月12日,湖北一位环卫工在道路中间捡拾一个烟盒时,先被一辆越野车撞向对向车道,又被对向车道的面包车迎面撞上,不幸身亡。
去世时,环卫工手里还紧紧攥着刚刚捡起的烟盒。
据不完全统计,2014年,温州市撞伤、撞死环卫工的交通事故达117起,每3天就有一起;其中两起为死亡事故,25起为较严重事故。
而车窗抛物是造成这些交通事故的主要诱因。
去年3月的一天,杭州环卫工叶金玉在快车道上清理垃圾时,曾被一辆出租车撞飞,所幸只是皮外伤。
建议:处罚下猛药杭州高速交警二大队副大队长竺春璋告诉记者,在日常巡逻中,车窗抛物及货车抛洒滴漏的情况时有发现。
不过,因为车窗抛物时间、地点不固定,是瞬间发生的违法行为,稍纵即逝,执法取证难度大,导致一些乘客、司机心存侥幸,忽视公德,肆意妄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