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家庭房产财富与家庭消费——基于CFPS数据的实证分析

合集下载

住房财富价值与居民家庭消费结构升级r——来自CFPS(2014)数据的证据

住房财富价值与居民家庭消费结构升级r——来自CFPS(2014)数据的证据

住房财富价值与居民家庭消费结构升级r——来自CFPS(2014)数据的证据刘玉飞;周颖洁;杨政宇【期刊名称】《河北经贸大学学报》【年(卷),期】2018(039)004【摘要】从理论上探讨了住房价值影响居民家庭消费结构变动的原因与机制,并以中国家庭追踪调查数据(CFPS2014)为样本进行了实证检验.基准分析发现,总体而言,住房价值对居民家庭发展和享受型消费支出存在挤出效应,即住房价值并不利于消费结构升级,且这种负面效应在有房贷的家庭中表现得更为强烈.进一步考察发现:就城乡差异来看,住房价值对消费结构的负面效应在农村地区表现得更为明显;就房产数量来看,除现有住房外还有2套及以上房产的家庭其住房价值对发展和享受型消费支出的负面影响要更小;就收入水平而言,随着人均收入水平的增加,家庭买房后受到的财富约束越来越小,对消费结构升级的负向影响也逐步降低;就住房类型来看,从单元房、平房、小楼房到别墅,住房价值对发展型和享受型消费支出占比的负向影响逐渐增大.【总页数】13页(P17-29)【作者】刘玉飞;周颖洁;杨政宇【作者单位】上海商学院商务经济学院,上海 200433;上海财经大学人文学院,上海 200433;上海财经大学公共经济与管理学院,上海 200433【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F293.3【相关文献】1.人口老龄化与居民家庭消费结构升级——基于CFPS2012数据的实证研究 [J], 汪伟;刘玉飞2.财富效应还是挤出效应?——基于CFPS数据的住房价值增加对居民家庭消费影响的实证分析 [J], 蔡祖顺; 雷鹏飞; 胡琳琳3.健康冲击对中国农村居民家庭消费的影响与机制——来自CFPS四期的经验证据 [J], 刘松涛;梁颖欣;王林萍4.人情支出、同群攀比与居民家庭消费结构升级——来自CFPS数据的证据 [J], 刘玉飞;汪伟;常晓坤5.住房财富视角下的代际资源传递效应研究——来自CFPS的经验证据 [J], 黄静;崔光灿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数字经济时代的互联网普及与中国消费差异基于CFPS 数据的实证研究

数字经济时代的互联网普及与中国消费差异基于CFPS 数据的实证研究

四、结论和建议
本次演示通过实证分析发现,互联网的使用对农村家庭创业有着积极的影响。 因此,为了进一步促进农村家庭创业的发展,我们建议:
1、提高农村地区的互联网覆盖率和可接入性,让更多的农民能够接触和使 用互联网。
2、加强对农民的互联网教育,提高他们的信息素养和网络技能,使其能够 更好地利用互联网获取信息和开展创业活动。
三、实证分析
本部分主要利用CFPS数据,通过回归分析探究互联网与农村家庭创业之间的 关系。我们选取的因变量是农民是否有创业活动(有创业活动=1,无创业活动 =0),自变量包括互联网使用频率(周均)、互联网使用时间(小时/周)、以 及农民的教育程度、家庭收入等控制变量。
以下是回归分析的主要结果:
3、提高居民的数字素养和技能 水平
除了提高互联网普及率之外,还需要提高居民的数字素养和技能水平。这包 括提高居民的信息获取能力、判断能力和利用网络资源的能力等。政府可以通过 开展数字教育活动,鼓励居民利用互联网获取更多信息和知识,从而更好地利用 互联网进行消费决策。
4、消费结构多元化和消费质量
数字经济时代的互联网普及与 中国消费差异基于CFPS 数据
的实证研究
01 一、研究背景
目录
02 二、研究方法
03 三、研究结果
04 四、结论与建议
05 参考内容
数字经济时代的互联网普及与中国消费差异基于CFPS数据的实证研究
在数字经济时代,互联网的普及已经深刻地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和社会经 济结构。在中国,互联网的普及和发展更是引领了全球的数字化进程。然而,互 联网普及和消费差异之间的关系一直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一个备受的话题。本次演示基于中国家庭 金融调查(CFPS)数据,对数字经济时代的互联网普及与中国消费差异进行了实 证研究。

中国居民家庭投资结构_基于生命周期、财富和住房的实证分析

中国居民家庭投资结构_基于生命周期、财富和住房的实证分析

中国居民家庭投资结构_基于生命周期、财宝和住房的实证分析引言随着中国经济的迅速进步和人民收入水平的不息提高,居民家庭投资结构在过去几十年中发生了显著变化。

家庭投资结构的变化对于理解中国经济的增长和家庭财宝的形成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基于生命周期理论、财宝理论和住房市场的实证分析,探讨中国居民家庭投资结构的特征和影响因素。

一、生命周期理论对家庭投资结构的诠释生命周期理论认为,家庭在不同的生命周期阶段会有不同的投资需求和风险偏好。

在早期阶段,家庭会倾向于投资于人力资本和子女教育,因为这些投资可以提高将来的收入水平。

随着年龄的增长,家庭会逐渐缩减教育投资,转而增加资产投资,以便在退休后能够维持稳定的收入。

对于中国居民家庭来说,生命周期理论的应用也得到了确认。

依据探究,中国家庭在早期阶段更倾向于将财宝投资于子女的教育上。

这是由于中国家庭普遍重视教育,信任子女受到良好教育后能够有更好的将来。

随着孩子逐渐长大成人,家庭的投资重点逐渐从教育转向住房和其他资产。

这与生命周期理论的猜测一致,说明中国居民家庭在投资结构上也受到了生命周期因素的影响。

二、财宝理论对家庭投资结构的诠释财宝理论认为,家庭的投资结构会受到家庭财宝水平的影响。

家庭财宝水平越高,家庭更容易进行更多的资产投资,以得到更高的回报。

反之,家庭财宝水平越低,家庭则更倾向于对风险的回避,并选择将财宝投资于相对安全的住房等资产。

在中国,家庭财宝水平的不对等现象比较显著。

探究表明,富有家庭倾向于将财宝投资于不动产、股票和基金等高风险高回报的资产上,以进一步增加其财宝。

而低收入家庭则较为谨慎,更多地将财宝投资于住房和存款等相对安全的资产上,以保障家庭的生活稳定。

因此,财宝理论能够诠释中国居民家庭投资结构的差异,并说明财宝水平对家庭投资结构的影响。

三、住房市场对家庭投资结构的影响住房作为中国家庭最重要的资产之一,对家庭投资结构起着关键的影响作用。

中国家庭倾向于将大部分财宝投资于住房上,这既与中国人对住房的特殊情感有关,也与中国住房市场的特点相关。

我国城镇居民家庭消费影响因素研究——基于CFPS2016数据

我国城镇居民家庭消费影响因素研究——基于CFPS2016数据

区域发展现代商贸工业2019年第16期10㊀㊀基金项目: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项目 基于MA S 互联网医疗平台的构建与演进 (2016J S D 630008);2018上海高水平大学建设项目 中国家庭资产配置与健康管理研发平台 (A 1-U 18205010304).作者简介:戴佳慧(1993-),女,汉族,中国药科大学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医药供应链管理;侯艳红(1981-),女,博士/副教授,中国药科大学国际医药商学院(通讯作者).我国城镇居民家庭消费影响因素研究基于C F P S2016数据戴佳慧㊀侯艳红(中国药科大学国际医药商学院,江苏南京211198)摘㊀要:选取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 F P S )2016年数据,从家庭特征㊁家庭资产㊁社会资本三方面探讨其对我国城镇居民家庭消费支出的影响.发现户主教育程度㊁家庭人均纯收入㊁金融资产㊁商业保险和社会资本均对家庭人均消费有显著正向影响;家庭规模㊁现金及存款对人均消费影响方向为负.应进一步推进金融领域供给侧改革㊁鼓励居民购买商业保险,重视社会资本对居民消费的促进作用.关键词:居民消费;影响因素;C F P S中图分类号:F 2㊀㊀㊀㊀㊀文献标识码:A㊀㊀㊀㊀㊀㊀d o i :10.19311/j .c n k i .1672G3198.2019.16.0041㊀引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经济不断发展,人们的消费水平也大幅度提高.«中国统计年鉴»显示,自1978年至2017年,我国居民人均消费支出从184元增加到22902元.此外,2018年全国居民人均消费支出19853元,比2017年增长8.4%,其中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26112元,增长6.8%.国务院办公厅近日印发的«完善促进消费体制机制实施方案(2018-2020年)»强调要 全面营造良好消费环境,不断提升居民消费能力,更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居民的消费水平受多种因素影响,对此学者已经做了较多研究.武康平发现收入㊁财产㊁年龄㊁受教育程度等对于居民消费结构有显著影响;史丽媛,孙祁祥认为收入水平㊁文化传统㊁消费习惯,收入差距㊁物价水平㊁人寿保险等都是影响居民有效消费需求的因素;张浩㊁刘晟㊁周广肃等分别从家庭房产价值㊁金融资产㊁社会网络等角度展开研究.本文将从家庭特征㊁家庭资产㊁社会资本多方面展开研究,并基于实证结果提出相应建议.2㊀研究设计2.1㊀数据来源与处理本文数据选自2016年的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 F GP S )全国性微观调查数据.C F P S2016共调查了14019户家庭,其中城镇家庭6917户.删除变量中有空缺值的家庭后,本文最终获得6289份家庭数据.2.2㊀变量选择与定义2.2.1㊀被解释变量家庭人均消费(Y ):指家庭总支出与家庭人口数的比值.总支出指家庭一年中在衣食住行等日常开销㊁教育㊁医疗㊁文化休闲等方面的总和.2.2.2㊀解释变量(1)家庭特征,包括户主年龄(X 1)㊁性别(X 2)㊁教育程度(X 3)㊁家庭规模(X 4)㊁家庭人均纯收入(X 5).C F P S 中没有明确定义家庭户主,本文将家庭问卷中 问卷最合适回答人 指代户主;教育程度用受教育年限表示.(2)家庭资产,包括现金及存款(X 6)㊁金融资产(X 7)㊁房产(X 8)㊁商业保险费用(X 9).商业保险是一项特殊的家庭资产,在本文中指一年内家庭用于购买人寿保险㊁商业医疗保险等险种的总支出.(3)社会资本(X 10),指家庭过去12个月支出的人情礼(实物㊁现金).在中国居民的消费支出中有很大一部分是用于维系社会关系,因此将社会资本纳入变量中是很有必要的.2.3㊀模型设计本文采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探讨城镇居民消费影响因素,模型如下:Y =β0+β1X 1+β2β1X 2+ +βn X n +ε上式中,X i 代表年龄㊁性别㊁教育程度等变量;βi 为系数;ε是随机误差.3㊀实证分析3.1㊀描述性统计表1为变量描述性统计.由表1可知,户主平均年龄为48.8岁,48%的户主为男性;受教育年限平均为8.54年;被调查家庭平均为三口及四口之家;2016年城镇居民人均消费与收入均为三万多;在社会资本方面,城镇居民现金存款㊁金融资产㊁房产的持有比例比较接近,均高于70%,商业保险的持有比例约为31%,相对较低,由此可知居民在资产配置过程中仍偏向于储蓄㊁房产㊁金融资产等确定性资产,商业保险作为一种预防未来不确定性的特殊资产受到的重视程度仍旧有限.城镇居民每年用于人情礼的支出平均现代商贸工业2019年第16期11㊀为4800.表1㊀描述性统计个案数持有家庭数(比例)最小值最大值平均值标准差Y 6289234129230530853.3748077.67X 16289169548.8016.225X 2628901.48.500X 362890228.544.948X 462891143.411.742X 562891205166631674.8765167.84X 662894574(72.7%)0300000067568.51170524.55X 762894821(76.7%)01000000097848.25302259.78X 862895174(81.8%)080000000687978.421859526.91X 962891943(30.9%)02000002139.206714.67X 10628903500004861.039892.03有效个案数6289㊀㊀为避免回归过程中回归系数过大或过小,对家庭人均消费㊁人均纯收入㊁现金存款㊁金融资产㊁房产等变量取对数形式;现金存款㊁金融资产等有0值的变量加1后再取对数.3.2㊀回归结果分析3.2.1㊀回归结果用S P S S23处理,并使用向后消去法建立回归方程,多元线性回归结果如表2所示.表2㊀多元线性回归结果未标准化系数标准化系数B标准误差B e t a t 显著性(常量)5.5570.09161.3000.000X 30.0200.0020.11111.4630.000X 4-0.1250.005-0.242-25.5360.000L nX 50.4220.0090.47145.1660.000L nX 6-0.0220.004-0.116-5.5530.000L nX 70.0210.0040.1105.1360.000L nX 90.0400.0020.17318.1730.000L nX 100.0460.0030.13714.8380.000R20.518F967.809(0.000)㊀㊀根据回归结果,可建立以下方程:L n Y =5.557+0.02X 3-0.125X 4+0.422L nX 5-0.022X 6+0.021L n X 7+0.04L n X 9+0 046L nX 103.2.2㊀结果分析由回归结果可知,显著影响城镇居民家庭消费支出的影响因素有户主教育程度㊁家庭规模㊁家庭人均纯收入㊁现金及存款㊁金融资产㊁商业保险和社会资本.在家庭特征方面,户主年龄和性别对家庭人均消费没有显著影响;户主受教育年限增加一年,人均消费对数增加0.02,人均消费提升为原来的e 0.02=1.02,增加了2%;家庭中每增加一位成员,人均消费降低11 8%,说明家庭存在规模经济效应;家庭人均纯收入对家庭消费支出的影响最大(β=0.422),即人均纯收入对数每增加一个单位(增加e -1=1.72倍),消费支出对数增加0.422倍,人均消费支出增加e 0.422-1=0 525倍.在家庭资产方面,现金及存款对消费支出具有负向影响,金融资产具有正向作用,二者作用大小接近,方向相反.进一步分析可知,持有金融资产的4821户家庭有4574户持有现金和存款,其余1468户未持有金融资产的家庭皆无现金存款.由此可推断家庭通过抑制消费提高储蓄,当储蓄达到一定额度时会寻找其他金融理财方式,同时消费增加.商业保险对家庭消费也有显著正向作用,商业保险通过降低了未来不确定风险可能导致的家庭经济损失,提高了居民的消费意愿;房产对家庭消费无显著影响,原因可能是部分家庭购入房产,但仍处于还房贷阶段,因此无法提高消费.社会资本的提高会增加居民消费支出.有研究表明,社会网络通过非正规金融融资和劳动力流动对消费发挥了正向促进作用.4㊀结论与探讨本文从家庭特征㊁家庭资产㊁社会资本三方面分析了影响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的因素,通过多元线性回归发现户主教育程度㊁家庭规模㊁家庭人均纯收入㊁现金及存款㊁金融资产㊁商业保险和社会资本均对人均消费有显著影响.家庭存在规模经济,随着家庭规模增加,人均消费支出减少;家庭人均纯收入的影响最大,且为正向影响;家庭现金存款和金融资产影响大小接近,方向相反,居民在保证储蓄的基础上配置金融资产;商业保险对家庭消费具有显著促进作用;社会资本增加居民消费.基于以上结论,本文提出以下建议:(1)加快推进金融领域的供给侧改革,降低家庭参与股票㊁债券等资本市场交易的门槛和成本,进一步提升城镇居民理财观念和能力,优化居民资产结构从而提高家庭消费水平;(2)鼓励居民购买商业保险,提升居民保险意识,提高居民商业保险购买意愿,进一步发挥商业保险的补充作用,从而降低家庭未来不确定风险;(3)重视社会网络在促进金融获得性和劳动力流转中所具有的信誉担保㊁技能传授㊁信息共享㊁风险分担等潜在效用,实现家庭社会网络的良性发展,从而正向促进家庭消费水平.参考文献[1]2018年居民收入和消费支出情况[E B /O L ].h t t p ://w w w.go v .c n /x i n w e n /2019-01/21/c o n t e n t _5359647.h t m.[2]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完善促进消费体制机制实施方案(2018-2020年)»[E B /O L ].h t t p ://w w w.go v .c n /x i n w e n /2018-10/11/c o n t e n t _5329597.h t m.[3]武康平,徐豪熠,杨超.老龄化背景下居民消费支出结构的影响因素分析[J ].经济学报,2017,4(01):62G90.[4]史丽媛,孙祁祥.人寿保险与居民消费 来自中国数据研究[J ].保险研究,2014,(04):74G81.[5]张浩,易行健,周聪.房产价值变动㊁城镇居民消费与财富效应异质性 来自微观家庭调查数据的分析[J ].金融研究,2017,(08):50G66.[6]刘晟.我国城镇家庭金融风险资产配置对消费的影响实证分析[J ].中国商论,2016,(26):60G62.[7]周广肃,马光荣.人情支出挤出了正常消费吗? 来自中国家户数据的证据[J ].浙江社会科学,2015,(03):15G26+156.[8]胡俞,韦克难.社会网络对城乡居民消费支出的影响 基于中国西部社会经济变迁调查数据的分析[J ].城市问题,2013,(05):16G20.[9]南永清,臧旭恒,蔡海亚.社会网络影响了农村居民消费吗[J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19,(03):1G15[10]石永珍,王子成.家庭资产对居民消费行为的影响 基于城镇家庭调查数据的分析[J ].城市问题,2017,(11):53G63.。

住房财富的城镇家庭消费效应研究——基于CFPS数据库的证据

住房财富的城镇家庭消费效应研究——基于CFPS数据库的证据

住房财富的城镇家庭消费效应研究——基于CFPS数据库的
证据
张萍;周倩如
【期刊名称】《金融经济学研究》
【年(卷),期】2022(37)3
【摘要】与一些具有高稳定消费率的发达国家相比,中国消费率持续低位。

住房是居民家庭消费品,也是重要家庭资产,如何利用好住房与消费之间的关系促进经济内循环具有重要意义。

基于CFPS 2016年和2018年数据,以拥有住房的城镇居民为研究对象,探讨住房财富对家庭消费的影响和作用机制,研究发现,住房的正向财富效应广泛存在,且对食品衣着、文娱美容和耐用品消费的促进作用更明显,在一、二线城市更是如此。

不同群体中,低收入、中年组、持有2~3套房的城镇居民受住房财富波动影响较大。

住房信贷能够通过缓解流动性约束刺激家庭消费。

因此,丰富住房抵押贷款产品,完善信贷市场,稳健实行差异化房贷、因城制宜的住房相关政策十分必要。

【总页数】14页(P117-130)
【作者】张萍;周倩如
【作者单位】浙江科技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832.45;F063.2;F063.4
【相关文献】
1.住房财富价值与居民家庭消费结构升级r——来自CFPS(2014)数据的证据
2.财富效应还是挤出效应?——基于CFPS数据的住房价值增加对居民家庭消费影响的实证分析
3.农户家庭商业保险决策行为对家庭消费支出的影响
——基于CFPS数据对商业保险财富效应的检验4.房屋财富效应、异质性与城镇居民家庭消费
——基于CFPS数据的实证分析5.住房价格波动对中国城镇家庭消费的影响研究——基于2012-2018年CFPS数据的实证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中国家庭生命周期资产配置的实证分析

中国家庭生命周期资产配置的实证分析

中国家庭生命周期资产配置的实证分析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家庭投资成为了一个越来越普遍的话题。

在金融投资的领域,随着金融机构推广各种金融产品,越来越多的居民家庭销售其移动资产变成了理财时期的关键组成部分。

根据调查,中国家庭的理财产品分布很广,在投资者的位置,保险产品、理财产品为居民选择最多的金融产品;在抵抗通货膨胀的方面,股票、基金、房产为居民压轴选择最多的理财产品。

然而,家庭投资除了单纯的选择理财产品,更应该依据家庭的生命周期来实行资产配置。

这一资产配置是指在不同的生命周期阶段,通过开展不同的投资方案来满足不同的需求,来实现最优化的资产投资收益的目的。

本文将重点围绕着中国家庭生命周期资产配置的实证分析,来探讨家庭应该在不同阶段应该如何分配不同的资产,以及如何充分利用盈余资金来做出一个优化的资产配置。

第一、家庭生命周期资产配置的概念家庭生命周期资产配置的概念是指在家庭生命周期的各个阶段中,对个人家庭的生产成果进行合理的配置,以创造最高的家庭净资产增值。

家庭生命周期投资建议发掘家庭在当前开支预算下的最佳资产配置,利用收养和与任何其他投资路径的时机,都围绕此目标进行。

随着家庭生命周期的变化,家庭的资产配置也会逐渐调整,因此,应根据不同的生命风险阶段,合理配置不同的资产,满足家庭对不同资产的需求,以确保家庭的资产长期增值。

第二、中国家庭生命周期资产配置的特点1.家庭资产配置高度依赖现金资产和住房资产在中国,家庭资产配置的主要特点是依赖现金资产和住房资产。

根据统计数据,现金储蓄是中国家庭财产模型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住房资产是中国家庭拥有的净资产和总资产的最大占比。

这是因为,在中国,人们对现金储蓄和房地产有着比较强的信仰,这也反映了中国金融市场的不健康和不充分,以及缺乏普及和公认的资产配置理论的影响。

2.年轻家庭资产配置比例偏重于风险资产年轻家庭关注资产增值,资产配置比例偏重于风险资产。

此类家庭通常处于生息,事业起步期,家庭收入较低,因此他们通常会把全部收入花费在日常开销,资产减少。

我国居民房地产财富效应的实证研究

我国居民房地产财富效应的实证研究

弗里德 曼 的观点 是 : 消费 者 的 当前 的消 费支
出并 不是 由 当前 的收 入决 定 的 , 而 是 和他 的长 久
收入 相关 , 即持 久 收 入决 定 的。所 谓 的持 久 收 入 指 的是消 费者 可 以预 期 到 的长 期 以 内 的收 入 , 即
他一 生之 中可 以取 得 的所 有 收 入 的一 个 平 均值 。

要包含了居民的房地产资产带来 的收入 , 这与生
命周 期假 说类 似 。
生 的消 费 , 使 其 一生 中的 收人 等 于 其 一 生 的消
费。根据莫迪利安尼的生命周期理论 , 消费者把
综合 以上因素和相关理论 , 影响我国城镇居
7 5
民消费因素有 : 城镇居民的当前收人 、 家庭所拥有 的房 地 产财 富 。根据 这些 因素 构建 房地 产消 费 函
房地产 业作 为 我 国 国 民经 济 的重 要 支 柱 , 其 涉及 的产业 链 较长 , 带 动 相 关行 业 发 展 的 能力 较
强, 吸纳社 会公 众就业 的能 力较 大 , 在推 动我 国 的
社会 经 济增长 过程 中扮演 了重 要 的 角 色 。 【 l 根 据 房地 产行 业 的历史 发 展 数 据来 看 , 房 地 产 业在 国 民经 济 中 占据 着 日益 重要 的地位 。房 地产 开发投 资 和住宅 开发 投资额 在 G D P中的 比重 日益增 高 , 房地 产 开发 投 资 占 G D P的 比重 由 2 0 0 2 年 的 6 . 4 3 %增 长到 2 0 1 2年 的 1 3 . 0 9 %, 住 宅 开 发 投 资 占据 G D P的 比重从 2 0 0 2年 的 4 . 3 8 % 跃 升 至 2 0 1 2年 的 9 . 4 0 %, 增 长 了两 倍 多 。 因此 , 房 地产 市场 的发展 变化情 况将会 影 响我 国经济 的持续健 康发展 。 作 为一 国财 富 重要 组 成 部分 的房 地 产 , 既 是 各类投 资者 重要 的投 资对 象 , 也 是 家庭 财 富 的主 要组成 部分 , 同时 , 房地 产本 身也 可归之 于耐用 消

家庭持有住房、金融负债和金融市场参与——基于CFPS(2018)的实证检验

家庭持有住房、金融负债和金融市场参与——基于CFPS(2018)的实证检验

家庭持有住房、金融负债和金融市场参与——基于
CFPS(2018)的实证检验
秦海林;孙可
【期刊名称】《当代金融研究》
【年(卷),期】2022()6
【摘要】房产具有投资和必需品的双重属性,家庭无论是出于投资需要还是出于生活需要而配置房产,都会占用家庭大量资产与负债,这无疑会对金融市场参与产生挤出效应。

基于2018年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的相关数据,本文利用工具变量法,实证检验了家庭持有住房对金融市场参与的影响。

实证结果表明,家庭持有住房显著降低家庭金融市场参与,异质性检验显示该效应在非农业户口家庭以及购房成本较低的居民家庭中更为显著。

同时,中介效应检验表明,家庭持有住房会通过减少家庭的金融负债降低金融市场参与。

因此,政府应更加关注居民住房问题,缓解居民住房贷款压力,从而促进金融市场繁荣,增强经济活力。

【总页数】16页(P1-16)
【作者】秦海林;孙可
【作者单位】天津工业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832
【相关文献】
1.家庭金融服务获得性、金融市场参与和风险资产投资\r——基于中国家庭金融调查数据的实证研究
2.认知能力、财富积累和家庭金融市场参与行为
——基于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2016)数据的实证分析3.金融素养、家庭金融市场参与行为和微观收入流动性的关系探讨
——基于中介效应的实证检验4.家庭金融文化、社会互动与家庭金融市场参与——基于中国家庭金融调查数据(CHFS)的实证分析5.农村非农就业家庭负债对消费的影响——基于CFPS数据的实证检验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将家庭消费按层次划分为四大类,同时充分考虑家庭异质性,按家庭住房产权
归属、家 庭 拥 有 住 房 套 数 和 家 庭 所 属 地 区 对 样 本 进 行 分 类 ,详 细 对 比 分 析 了 家 庭 消 费 与 家 庭 住 房 资 产 价 值 与 价 格
之 间 关 系 及 其 存 在 的 结 构 性 差 异 。 实 证 结 果 显 示 :家 庭 住 房 资 产 只 存 在 微 弱 的 “资 产 效 应 ”,而 作 为 住 房 “负 资 产 ”
•9 3 •
裴 育 ,徐炜锋:中国家庭房产财富与家庭消费
是 我 国 应 长 期 坚 持 的 经 济 政 策 。本 文 以 微 观 家 庭 房 产 财 富 与 家 庭 消 费 之 间 关 系 为 研 究 视 角 ,利 用 最 新 的 家 庭 微 观 调 查 数 据 ,从 实 证 角 度 对 家 庭 房 产 财 富 影 响 家 庭 消 费 的 作 用 机 理 和 路 径 进 行 检 验 与 分 析 ,以期为规范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增强房地产行业对消费内需拉动提供政策参考。
二 、文 献 回 顾
国内外学者就家庭拥有房产对家庭消费的影响展开了较为丰富的研究,我国学者李亮就曾对房 地产财富与消费关系相关研究进行了系统性梳理和总结[2]。从 研 究 角 度 看 ,现有文献大多集中于探 讨家庭住宅房产的“财富效应”,即家庭房产价格波动对于家庭消费的影响。在 “财富效应”是否存在 这点上,目前学界仍存在争议,有些学者基于国家或地区层面的数据认为,房价上涨具有显著的“财 富效应”[M ],而有些学者则提出不同意见,认 为 “财富效应”可能并不存在[5< 。黄 静和屠 梅 曾 指 出 , 房价上涨的“财富效应”受到房地产市场规模、发育程度以及房产流动性强弱等因素的影响[7]。但总 的来说,国内外学者普遍倾向于房价上涨存在“财富效应”。随着对“财富效应”研究的深化,一些学 者在区分家庭异质性的基础上,对房价上涨与家庭消费之间关系进行探讨。如 C a m p b e ll和 C 〇CC〇将 家庭划分为老年自住房家庭和年轻自有住房家庭[];解 垩 将 家 庭 按 户主年龄是否大于6 0 岁进行分 组 [9];李涛和陈斌开则根据住房产权性质不同对家庭进行区分[1°];况伟大讨论了房东和租客对房价 变动的反应[]。一些学者不仅关注家庭异质性,而且对家庭消费进行层次性划分,以区分房价变动对 不同种类家庭消费的影响[h 〇]。
伴 随 着 我 国 经 济 进 入 新 常 态 ,我 国 经 济 增 速 出 现 明 显 回 落 ,旧 的 增 长 方 式 变 得 难 以 为 继 ,调整经 济 结 构 、促 进 增 长 动 力 多 元 化 势 在 必 行 。挖 掘 我 国 居 民 消 费 潜 力 ,增 强 消 费 内 需 对经济增长的拉动力
经济与管理研究
2017年 第 4期
中国家庭房产财富与家庭消费 — 基 于 C F P S 数据的实证分析
裴 育 ,徐 炜 锋
(南京审计大学公共经济学院,江苏南京211815)
[ 摘 要 ] 选用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数据实证分析家庭房产财富与家庭消费的关系,理论上区分了家庭
房 产 财 富 的 存 量 与 流 量 ,分 别 从 存 量 的 住 房 资 产 价 值 与 流 量 的 住 房 资 产 价 格 两 个 方 面 来 探 讨 它 们 对 家 庭 消 费 的 影
[收稿日期]2017-04-09 [基金项目]江苏省“六大人才高峰”项目(2012DZXX044)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财政转移支付对扶贫地区地方政府收支行为 的激励效应与机制研究)(71603122);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中等收入群体的规模测度和影响机制研究)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项 目(财政转移支付视阈下地方政府收支行为的减贫效应与机制设计)(16YJC790043);《中国家庭房产财富对家庭消费的影响:作用机 理政策与选择》项目的阶段性成果 [作者简介]裴育(967— )男,安徽霍邱人,南京审计大学副校长,南京审计大学公共经济学院教授,从事财税理论与政策、财 政审计研究;徐炜锋(1991一 )男,安徽池州人,南京审计大学公共经济学院硕士研究生,从事财税理论与社会保障研究。
的住房负债则会带来较强的“负债效应” 另 外 ,家庭所在社区商品房价格上涨并不存在“财富效应”,但房价上涨
较 快 地 区 ,房 价 上 涨 会 通 过 “替 代 效 应 ”增 加 非 自 有 住 房 家 庭 的 消 费 。
[关键词]家庭房产财富;家庭消费;资产效应;负债效应;财富效应;房地产市场;房价变动
[中图分类号]F014. 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4 - 4833 (2017)04 - 0093 - 13
― 、弓I 言
住 房 是 家 庭 生 产 、生 活 不 可 或 缺 的 物 质 资 料 ,它 不 仅 是 我 国 家 庭 消 费 的 重 要 对 象 ,而 且 是 家 庭 财 富的主要组成部分。 自2 0 世 纪 9 0 年代末我国开始推进以住房商品化为核心的城镇住房制度改革以 来 ,房地产行业在我国获得了长足发展,我国家庭住房需求不断扩大,家庭房产财富快速增长。家庭 房产财富的快速增长一方面表现为家庭持有住房资产存量的增加,据 《中国经济日报》报 道 称 ,2015 年中国家庭的人均财富为14.4万 ,其中房产占总资产的7 0 % ;另一方面则表现为住房价格的飙升, 根据国家统计局的统计数据,全国平均房价走势(以住宅商品房平均销售价格为例)2 0 0 3 年 为 1948 元/平 方 米 ,2 0 1 5 年这个数字达到6821元/平 方 米 ,十几年间房价平均上涨了 3 0 0 % 以上。经典的消 费理论认为,在控制家庭收入的情况下,家 庭 房 产 财 富 的 增 加 会 显 著 促 进 家 庭 消 费 ,L u d w i n g 和 s lo k 通 过 考 察 1 6 个 O E C D 国家经验证据发现,这些国家家庭住房财富增加均显著促进了家庭消费[1]。但 实 际 情 况 是 ,我 国 居 民 最 终 消 费 率 并 没 有 被 家 庭 快 速 增 长 的 住 房 财 富 拉 动 ,国家统计局的统计数据显 示 ,我国居民最终消费率从2006年 到 2015年几乎保持不变。为什么会出现理论与实际脱节,国内实 际与国际典型经验不符的情况,这是我们迫切需要回答的问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