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密度、压强、浮力复习

合集下载

初中物理总复习课件第十三单元密度、压强和浮力综合2022年(全国通用)

初中物理总复习课件第十三单元密度、压强和浮力综合2022年(全国通用)

知识清单
1.液体压强的规律:(1)液体对容器底和侧壁都有压强,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2 )在同一深度,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都相等;(3)液体的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4) 相同高度,不同液体的压强与液体的密度有关。 2.液体压强公式:p=ρgh。其中,ρ是液体密度,单位是kg/m3;g=10N/kg;h是液体内部某 位置到液面的高度。从公式中看出:液体的压强只与液体的密度和液体的深度有关,而与液体的 质量、体积、重力、容器的底面积、容器形状均无关。
4
3.在水平桌面上两个相同的烧杯分别装有质量相同的甲和乙两种液体,把质量也相 同的实心小球A和B放入杯中,静止时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 )。 A.甲液体的密度大于乙液体的密度; B.小球A的密度大于小球B的密度; C.甲、乙烧杯底受到的液体压强相等; D.球A受到的浮力比球B大
4
4.水平桌面上两个底面积相同的容器中,分别盛有甲、乙两种液体。将两个完全相 同的小球M、N分别放入两个容器中,静止时两球状态如图所示,两容器内液面相 平。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D )。 A.两小球所受浮力FM<FN; B.两种液体的密度ρ甲<ρ乙; C.两种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p甲=p乙; D.两种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力F甲>F乙
3
一、 密度与液体压强
考向一 液体压强相关计算
典例一:如图所示,一个边长为10cm的正方体竖直悬浮在某液体中,上表面受到液 体的压力F1为5N,下表面受到液体的压力F2为13N。(g取10N/kg)下列说法不正确的 是( D ) 。 A.正方体受到的浮力为8N B.液体的密度为0.8×103kg/m3 C.液体对物体下表面的压强为1.3×105Pa D.正方体上表面到液面的距离h=5cm
3

初中物理专题复习22密度、压强、浮力的综合分析与计算(解析版)

初中物理专题复习22密度、压强、浮力的综合分析与计算(解析版)

专题22 密度、压强、浮力的综合分析与计算(速记手册)考点1 计算浮力方法(1)称重法:F浮=G-F(用弹簧测力计测浮力);(2)压力差法:F浮=F向上-F向下(用浮力产生的原因求浮力);(3)漂浮、悬浮:F浮=G物(二力平衡求浮力);(4)阿基米德原理:F浮=G物或F浮=ρgV排(知道物体排开液体的质量或体积时常用)。

2.浮力计算题方法总结:(1)确定研究对象,认准要研究的物体;(2)分析物体受力情况,判断物体在液体中所处的状态(漂浮、悬浮、下沉、上浮);(3)根据浮沉条件列出等式(一般平衡状态的居多)。

3.必须弄清楚的一些概念:①物重G与视重F;②物重G与物体排开的液重G排;③浸在(浸入)与浸没(没入);④上浮、漂浮、悬浮;⑤物体的密度ρ物与液体的密度ρ液;⑥物体的体积V物、物体排开液体体积V物、物体露出液体的体积V露。

4.解浮力问题经常用到的一些规律和概念:①二力平衡条件(推广到三力平衡);②密度;③液体内部压强规律;④浮力;⑤阿基米德原理;⑥物体浮沉条件。

考点2 漂浮问题“五规律”(历年中考频率较高)规律一:物体漂浮在液体中,所受的浮力等于它受到的重力。

规律二:同一物体漂浮在不同液体里,所受浮力相同。

规律三:同一物体漂浮在不同液体里,在密度大的液体里浸入的体积小。

规律四:漂浮物体浸入液体的体积是它总体积的几分之几,物体密度就是液体密度的几分之几。

规律五:将漂浮物体全部浸入液体里,需加的竖直向下的外力等于液体对物体增大的浮力。

【例1】一艘质量为2 000 t的货轮沉没在主航道60 m深的水底。

相关部门派出满载排水量为4 000 t 的打捞船进行打捞。

经过现场勘探后得知沉船排开水的体积为1 500 m3,决定采用浮筒打捞法(利用充满水的钢制浮筒靠自重下沉,在水下充气将筒内水排出,借助浮力将沉船浮出水面)进行打捞。

若打捞时所用钢制浮筒体积为200 m3,浮筒充气排水后的质量为30 t。

(水的密度为1.0×103 kg/m3,g取10 N/kg)求:(1)60 m深的水底受到水的压强。

高中物理压强,浮力归纳总结

高中物理压强,浮力归纳总结

压强、浮力单元复习一、学习要求:? 压强的基本概念复习? 液体压强的公式及其应用复习? 大气压强的测量及相关复习? 浮力的基本概念复习? 阿基米德原理及浮力的计算复习? 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应用复习二、要点揭密1.压力? (1)定义:垂直作用在物体表面上的力叫做压力。

? (2)方向:与受力物体的支承面相垂直.由于受力物体的受力支承面可能是水平面,也可能是竖直面,还可能是角度不同的倾斜面,因此,压力的方向没有固定的指向,它可能指向任何方面,但始终和受力物体的受力面相垂直.? (3)单位:如重力、摩擦力等其他力的国际单位一样,是N.? (4)作用效果: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压力的大小和受力面积大小有关.? 当受力面积一定时,压力越大,则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显着;当压力一定时,受力面积越小,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显着. ?2.压强? (1)定义:物体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压力叫做压强.? (2)计算公式: p=F/S? 上式为压强的定义公式,可普遍适用于固体、液体以及气体,式中F为压力,单位用N;S为受力面积,单位用m2,p即为压强.? (3)单位:国际单位制中,压强的单位是帕斯卡,简称Pa.????? 1Pa=1N/m2???? 它表示每m2面积上受到的压力是1N.? (4)在生产和生活中,如果要减小压强,可减小压力或增大受力面积;如果要增大压强,则可以增大压力或减小受力面积,但从实际出发,压力大小往往是不可改变的,则减小压强应增大受力面积,增大压强应采用减小受力面积的方法. ?3.液体压强? (1)产生原因? 由于液体受到重力作用,且具有流动性,所以液体对容器底和容器侧壁有压强,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 (2)特点? 液体对容器底和侧壁有压强,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 液体的压强随深度增加而增大;在同一深度,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相等;不同液体的压强还跟密度有关.? (3)计算? 液体压强的计算公式是p=ρgh? 式中ρ为液体密度,单位用kg/m3;g=9.8N/kg;h是液体内某处的深度,单位用m;ρ为液体压强,单位用Pa. ? 由公式p=ρgh可知,液体的压强大小只跟液体的密度ρ、深度h有关,跟液体重、体积、容器形状、底面积大小等其他因素都无关.? 由公式p=ρgh还可归纳出:当ρ一定,即在同一种液体中,液体的压强p与深度h成正比;在不同的液体中,当深度h相同时,液体的压强p与液体密度ρ成正比.? (4)连通器? 上端开口、下部相连通的容器叫连通器.? 连通器里如果只装有一种液体,在液体不流动时,各容器中的液面总保持相平. 船闸、锅炉水位器、马路涵洞等就是连通器原理的应用. ?4.大气压强? (1)产生原因?? 空气受到重力作用,而且空气能流动,因此空气内部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这个压强就叫大气压强.1atm=76cmHg=1.013×105Pa。

2013中考物理一轮专项复习题-专题三密度压强浮力专题.

2013中考物理一轮专项复习题-专题三密度压强浮力专题.

2013中考物理一轮专项复习题--专题三密度压强浮力专题一.中考考点1.理解压强概念能选择合适的公式比较和计算压强的大小.2.记住并理解液体、大气压强的决定因素.3.知道流体的压强与流速的关系.4.知道浮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能选择合适的公式来计算浮力.5.学会有关密度、压强及浮力的计算题的解题方法二.知识储备1、密度的计算公式ρ=变形公式m=v=2、压强的计算公式p=(适用于所有压强)p=(适用于液体压强和密度均匀的柱体对水平面的压强)3、计算浮力的公式有:(1)F浮=G排=(适用于知道液体密度和能知道排开液体的体积时)(2)F浮=(适用于知道物重和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时,探究实验中用得较多)(3)F浮=(适用于漂浮和悬浮的物体)(4)F浮=(适用于知道压力的题目中)三.例题1.某同学在做“用天平测量液体质量”的实验时,砝码盒中共有100克、50克、10克、5克砝码和一个,20克砝码两个。

⑴首先把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并将游码移至标尺左端的______处后,若发现天平的指针偏向刻度盘的右侧,这时他可以调节横梁右侧的平衡螺母向______(选填“右”或“左”)端旋动,使天平横梁水平。

在判断天平横梁是否水平时,眼睛应注意观察_________________。

⑵当调节天平平衡后,使用天平测物体的质量时,被测物体应放在______盘里,按________的顺序在______盘里加减砝码,并调节________在标尺上的位置,直至横梁恢复平衡。

2.有一只广口瓶,它的质量是0.1千克。

⑴当瓶内结满冰时,瓶和冰的总质量是0.37千克。

此瓶的容积是多少?⑵若冰块吸热后,有0.2分米3的冰熔化成水,求水的质量。

⑶若用此瓶来装煤油,最多能装多少千克煤油?⑷若有2千克煤油,用这样的瓶来装,至少需要用几个瓶子?⑸若此瓶内有0.2千克水,若向瓶内投入质量为0.01千克的小石子20颗,水面上升到瓶口,这种小石子的密度是多少?⑹若用此瓶装金属颗粒若干,瓶和金属颗粒的总质量为0.8千克;若在装金属颗粒的瓶中再装满水时,瓶、金属颗粒和水的总质量为0.9千克。

初二物理密度压强浮力知识点

初二物理密度压强浮力知识点

1、密度⒈密度ρ:某种物质单位体积的质量,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

公式: m=ρV 国际单位:千克/米3 ,常用单位:克/厘米3,关系:1克/厘米3=1×103千克/米3;ρ水=1×103千克/米3;读法:103千克每立方米,表示1立方米水的质量为103千克。

⒉密度测定:用托盘天平测质量,量筒测固体或液体的体积。

面积单位换算:1厘米2=1×10-4米2,1毫米2=1×10-6米2。

2、压强⒈压强P:物体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压力叫做压强。

压力F:垂直作用在物体表面上的力,单位:牛(N)。

压力产生的效果用压强大小表示,跟压力大小、受力面积大小有关。

压强单位:牛/米2;专门名称:帕斯卡(Pa)公式: F=PS 【S:受力面积,两物体接触的公共部分;单位:米2。

】改变压强大小方法:①减小压力或增大受力面积,可以减小压强;②增大压力或减小受力面积,可以增大压强。

⒉液体内部压强:【测量液体内部压强:使用液体压强计(U型管压强计)。

】产生原因:由于液体有重力,对容器底产生压强;由于液体流动性,对器壁产生压强。

规律:①同一深度处,各个方向上压强大小相等②深度越大,压强也越大③不同液体同一深度处,液体密度大的,压强也大。

[深度h,液面到液体某点的竖直高度。

]公式:P=ρgh h:单位:米; ρ:千克/米3; g=9.8牛/千克。

⒊大气压强:大气受到重力作用产生压强,证明大气压存在且很大的是马德堡半球实验,测定大气压强数值的是托里拆利(意大利科学家)。

托里拆利管倾斜后,水银柱高度不变,长度变长。

1个标准大气压=76厘米水银柱高=1.01×105帕=10.336米水柱高测定大气压的仪器:气压计(水银气压计、盒式气压计)。

大气压强随高度变化规律:海拔越高,气压越小,即随高度增加而减小,沸点也降低。

3、浮力1.浮力及产生原因:浸在液体(或气体)中的物体受到液体(或气体)对它向上托的力叫浮力。

中考物理总复习课件 精讲篇 教材系统复习 第11讲 浮力 小专题(二) 密度、压强、浮力综合

中考物理总复习课件 精讲篇 教材系统复习 第11讲 浮力 小专题(二) 密度、压强、浮力综合

(1)图中水对容器底的压强? (2)若从阀门放出m1=300 g的水后,木块受到的浮力 多大? (3)若从阀门继续放出m2=200 g的水后,细绳的拉力 多大?
解:(1)水的深度: h=L1+L2=10 cm+20 cm=30 cm=0.3 m, 水对容器底的压强: p=ρ水gh=1×103 kg/m3×10 N/kg×0.3 m=3×103 Pa;
求出木块的密度为0.08.×81×3 kg/m3.(水的密度ρ=1.0×103 kg/m3;g取
10 N/kg)
103
8.(2020·德州)救援队用吊绳打捞沉到水池底部的实心长方体沉箱, 如图甲所示,提升过程中始终以0.15m/s的速度竖直向上匀速提起,图 乙是吊绳的拉力F随时间t变化的图象,整个提起过程用时80s,g取 10N/kg,水的密度为1.0×103kg/m3,不计水的阻力及水面高度的变 化.求:
N=8.1×103
kg,
浸没时的浮力:
F浮=G-F拉=8.1×104 N-5.1×104 N=3×104 N, 则V物=V排=ρF水浮g=1.0×1033×kg1/0m43×N 10 N/kg=3 m3, 沉箱的密度:
ρ物=Vm物=8.1×3 1m033 kg=2.7×103 kg/m3.
9.(2021·恩施州)如图,柱状容器下方装有一阀门,容器底面积为S= 200 cm2,另有一边长为L1=10 cm的正方体木块,表面涂有很薄的一层 蜡,防止木块吸水(蜡的质量可忽略),现将木块用细绳固定在容器底 部,再往容器内倒入一定量的水,使木块上表面刚好与水面相平,绳长 L2=20 cm,木块的密度为ρ木=0.6×103 kg/m3.求:
F浮=ρ水gV=1×103 kg/m3×10 N/kg×7×10-4 m3=7 N;

初四物理《压强、浮力》复习课导学案

初四物理《压强、浮力》复习课导学案

第十二讲压强复习学案一、知识结构:1关于压力,下面说法正确的是:()A、压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B、压力的大小等于物体所受的重力C、压力的作用点在受压物体上D、静止在水平面上的物体,压力和重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同,因此压力就是重力2、平放在水平地面上的砖,沿竖直方向截去一半,则余下的半块与原来的整块相比()A、对地面的压强不变B、对地面的压力不变C、对地面的压强变为原来的一半D、密度为原来的一半3、下列措施中为了增大压强的是()A、书包带尽量做得宽些B、载重汽车的车轮比小汽车的宽些C、拧螺丝时,在螺母下加一个较大的垫片D、用一条细线将松花蛋切开4、一只烧杯中盛满水,若放一只手指入水中,则杯底受到水的压强将:()A、减小B、增加C、不变D、无法判断5、在学习大气压强时,发现大气与液体有相似的性质,因此对照液体压强知识来学习大气压强,这种学习方法叫:()A、比较法B、模型法C、控制变量法D、类比法6、小明要探究“液体压强与温度的关系”时,应选用的器材是:()A、液体压强计、弹簧测力计、酒精灯B、液体压强计、弹簧测力计、天平C、液体压强计、温度计、酒精灯D、热水、弹簧测力计、酒精灯7.浸没于水中的钢球,在继续下沉过程中,它受到的( )A.浮力变大,压强变大B.浮力变小,压强变小C.浮力不变,压强变大D.浮力不变,压强变小8.高压锅能很快煮熟饭菜,最主要的原因是( )A.密封性好,减少了热损失B.增大压强,提高了沸腾温度C.增大压强,降低了沸腾温度D.传热快,缩短了沸腾时间9.三个相同的容器放在水平桌面上,甲盛煤油、乙盛水、丙盛盐水,当三个容器的底部所受的压强相等时,则容器中的液面最高。

(ρρρ)盐水水煤油10.底面积为0.1m2、重300N的铝块,放在面积为3×10-2m2的水平凳面上,铝块对凳面产生的压强是( ) A.30 pa B.3000 pa C.10000 pa D.90000 pa11.(鞍山)同种材料制成的几个圆柱体,它们的质量、粗细、高度各不相同,把它们竖直放在水平桌面上,则A.较高的圆柱体对桌面的压强大B.较粗的圆柱体对桌面的压强大C.质量较大的圆柱体对桌面的压强大D.它们对桌面的压强一样大12.(杭州)如图所示,用两食指同时压铅笔两端,左手指受到的压力为F1,压强为p1,右手指受到的压力为F2,压强为p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F1<F2 B.F l > F2 C.p1<p2 D.p1>p213.(来宾)下列四个事例中不属于利用大气压的是()A.把吸盘式挂衣钩贴到墙上后,可以挂衣服B.护士用针筒把药水推入病人肌肉中C.茶壶的盖上留一个小孔,水才容易倒出来D.用胶头滴管吸取药液14.(宜昌)小华想用空易拉罐来证明大气压强的存在,下列操作能达到目的的是()A.用手捏空易拉罐,易拉罐变瘪B.将空易拉罐密封后置于深水中,易拉罐变瘪C.让空易拉罐从高处下落撞击地面,易拉罐变瘪D.用注射器抽取密封易拉罐中的空气,易拉罐变瘪17.(茂名)如图所示实验,不能用来说明压强与流速关系的是( )A.吹乒乓球B.吸饮料C.简易喷雾器D.吹纸带第十三讲 浮力 复习学案1. 将一块实心物体放入盛水的烧杯中,物体静止时如图所示。

2023年中考物理复习《浮力变化量与压力压强变化量、外力变化量》

2023年中考物理复习《浮力变化量与压力压强变化量、外力变化量》

浮力变化量与压力压强变化量、外力变化量一、浮力变化量与压力压强变化量 将一个小球分别投入不同液体中,物体重力为G ,受到的浮力为F 浮。

①液体对杯底的压力变化 F 浮(G ) F 浮(G -F 拉) F 浮(G -F 支) ②杯底受到的总压力变化 ΔF 液(F 浮)ΔF 液(F 浮)ΔF 液+F 球(G )③杯底对桌面的压力变化(固体压力变化)=+=++F G G G F G G G ⎧⎪⎨⎪⎩原液容现液容 =+=++F G G F F G G G F ⎧⎪⎨-⎪⎩原液容浮现液拉容 G求解容器对水平桌面的压力大小,用整体法进行受力分析。

ΔF 浮=ρ液g ΔV 排=ρ液g S 容Δh 液=Δp 液S 容=ΔF 液ΔV 排=V 排2-V 排1=(Sh 2-V 液)-(Sh 1-V 液)=S (h 2-h 1)=SΔh 液及时训练1.(多选)小昊同学为探究力之间的关系做了如图所示的实验。

将弹簧测力计下端吊着的铝块逐渐浸入台秤上盛有水的烧杯中,直至刚没入水中(不接触容器,无水溢出)。

在该过程中,下列有关弹簧测力计和台秤示数的说法正确的是( )A.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减小,台秤示数不变B.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减小,台秤示数增大C.整个过程中,水对杯底压力的增大量等于铝块所受浮力增大值D.整个过程中,托盘受到压力的变化量等于弹簧测力计示数的变化量2.盛有液体的圆柱形容器置于水平桌面上,如图甲所示,容器对桌面的压强为500Pa ;用细线拴住一个金属球,将金属球浸没在液体中,如图乙所示,容器对桌面的压强为600Pa ;将细线剪断,金属球沉到容器底部,如图丙所示,容器对桌面的压强为1500Pa 。

已知:容器的底面积为100cm 2,金属球的密度为8g/cm 3,g 取10N/kg 。

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h 1V 排1排2h 2SSA.金属球所受浮力是6NB.金属球的体积是100cm3C.液体的密度是0.8g/cm3D.金属球对容器底部的压力是10N3.水平桌面上的薄壁圆柱形容器中盛有某种液体,容器底面积为80cm2,用细线拴着体积为100cm3的金属球沉入容器底,它对容器底的压力为1.9N,这时液体深度为10cm,如图所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分析指出下列各图中压力的大小及方向:
20牛 G
F2
G
F3 F1
G
压强: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压力。 1、公式:P=
F
S 2、单位:1帕=1牛/米2 3、5帕的意义: 每米2面积上受到的压力是5牛
1、质量为60千克的人,他每只脚接触地面的 面积是196厘米2,当他站立在地面上时,人对 地面的压强是多少? 2、向木板上按图钉,钉帽、钉尖的面积分别 是1厘米2和0.05厘米2,现用15牛的力作用在图 钉帽上,则图钉尖对木板的压强是多少?
第一章复习:密度、压强、浮力
密度:
1、定义:单位体积某种物质的质量。 质量 2、公式:密度= —— 体积
3、单位:克/厘米3
千克/米3
4、换算:1000千克/米3 = 1克/厘米3
说明:1、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同种物质
的密度不随物质的体积、质量变化而变化,不 同种物质的密度值一般不相同。 2、三个量的单位必须统一。
淡 水
海 水
装满水
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 瓶对支撑面的压强
不变 变大
半瓶水
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 瓶对支撑面的压强
变大 变大
画一画
F
试回答:压力都是由重力产生的吗?
我能行
已知娃哈哈的瓶盖面积约为1cm2, 瓶底的面积约为5cm2,已知正放时 瓶底对地面的压强为1.02×104Pa 求(1)这瓶水的总重 (2)倒放时,瓶盖对地面的压强
30
11
15
5
6
20
30
13
18
(1)分析比较实验序号1、2与3(或4、5与6)的数据及相关条 件,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析比较实验序号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数据及相 关条件,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在相同的深度处,液体的密度 越大,液体的压强也越大。
1、有一金属块,在空气中用弹簧秤称得重 1.35牛,将它浸没在盛满水的溢水杯中,有 50毫升的水从溢水杯中流入量筒,g取10N/kg 求:
①金属块的体积; ②金属块在水中受到的浮 力; ③金属块在水中时弹簧秤的读数; ④金 属块的密度
1、某氢气球的体积为50米3,气球的外壳总重 为220牛,求这只气球最多能提升多重的物体? (空气的密度为1.29千克/米3;氢气密度为0.09千 克/米3)g=10N/kg 2.有一块体积为1.0分米3的木块浮在水面上, 恰好有五分之二露在水面上,则木块的密度为 _________千克/米3,重力为_________牛.
图1
闯 关 5、某小组同学用U形管压强计研究甲、乙两种液体内部 的压强规律,记录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液体甲的密度小于液 体乙的密度)
液体乙 液体甲
实验 序号
1
金属盒深 度 (厘米)
10
U形管两侧液面 实验 高度差(厘米) 序号
6 4
金属盒深 度 (厘米)
10
U形管两侧液面 高度差(厘米)
7
2
3
20
50g
40
2 3 4
0
1
20
闯 关 某兴趣小组的同学为探究水的密度与温度的关系,
分别取100毫升不同温度的水测量质量,得到如下数据:
温度 状态
0℃ 冰 0℃ 水 2℃ 水 4℃ 水 6℃ 水 8℃ 水 10℃ 水
体积(毫升) 100 质量(克) 90.5
100
99.0
100
99.5
100
100
100
液体的内部存在着压强,液体的压强随 深度的增加而增大。
在同一深度,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相 等。 液体的压强还与液体的密度有关,密度 越大,压强越大。
•a •b 水 酒 精
•c
U型压强计
a•
•b
阿基米德原理:
浸在液体里的物体,受到向上的 浮力,浮力的大小等于物体排开的液 体受到的重力。
即F浮=G排液=ρ液gV排
早上老师到实验室用矿泉水瓶装了满满的一瓶 淡水和一瓶盐水 你有几种方法判断哪瓶中装的是盐水?
ρ
Ρ
A
B
F
闯 关
某同学在实验室中测食盐水的密度: 他用调节后的天平先称了一个空烧杯的质量, 左 空烧杯应放在天平的________盘。这时,所用 砝码和游码的位置如图所示,那么该烧杯的质 51.2 克。然后把液体全部倒入烧杯中, 量是 烧杯和液体的总质量是120.2克,则液体的质量 ml 是——————克。 69 100 2ml (4)如图所示,量筒的最小刻度是____, 80 量筒内液体的体积是66ml 毫升。 3千克/米3。 (5)该食盐水的密度是 1.05×10 60
1.冰的密度是0.9×103kg/m3,合_______g/cm3, 质量为900g的一块冰熔化成水后,质量为 _____kg,体积是_________cm3
2、某实验室需要用盐水,要求盐水的密度是 1.1×103kg/m3,现配制了0.5dm3的盐水,称得 盐水质量是0.6kg,这种盐水是否符合要求?若 不符合要求,应该加盐还是加水?
假设物体漂浮在液面上, V排< V物
F浮 =ρ液gV排 G物 =ρ物gV物
ρ液>ρ物,F浮=G物 ,物体漂浮;
密度计
(1)工作原理:漂浮 F浮=G物 (2)刻度值:等于液体密度与水密度的 比值。 (3)刻度特点:上小下大,且不均匀。
6.有一根表面涂蜡的细木棍的一端绕着质 量适当的铁丝,把它放在三种密度不同的 液体中,木棍浸入液体中的情况如图所示。 这三种液体的密度哪种最大?哪种最小?为 什么?
B
2、小李将这杯水放入冰箱冷 冻室,当水结成冰后, 质量 不变 ,体积 变大 , 密度
变小

B
B A
B
A
通过上面的小实验,你可以得出哪杯 中装的是海水?说说你的理由。 液体压强大小还与什么因素有关?
hA
hB
如右图:容器中盛有水,其 中A、B两点压强哪个大? 为什么?
我能行
如图:在U形管中间放一薄塑料片,在 左右两边同时分别加入等体积的淡水和 海水,塑料片将 。 a.静止不动 b.向左边移动 c.向右边移动
小李通过实验测两杯液体的密度,测得数据如下:
杯 号 A B 烧杯和液体 的质量(克) 烧杯和剩余液体 的质量(克) 量筒中液体 的质量(克) 量筒中液体的 体积(厘米3) 液体的密度 (克/厘米3)
85.2 84.8
54.3 边用
1、小李将B瓶中的水倒入杯子中, 那杯子中水的密度会变小吗?
99.8
100
99.4
100
99.0
1. 0℃冰的密度为0.905g/cm3 ,4℃时水的密度为 1g/cm3 。 2.从0℃到4℃,水的密度变化情况是
逐渐变大

3.猜测15 ℃时,100毫升水的质量应 小于 99.0克。 4.100毫升0℃冰熔化成水后,质量
等于
90.5克。
闯 关
2、某研究小组为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 有关”,设计了如图所示的探究方案。甲图是研究小组 将小木凳放入沙盘中,乙图是在小木凳上增加一个重物, 丙图是将小木凳翻转过来,倒置于沙盘中,并在凳上仍 然放置一个等重的重物。根据甲、乙图的分析,可以得 到的结论是 ;根据乙、 丙图的分析,可以得出的结论 是 。
为什么同一只鸡蛋会出现三种不 同的结果呢?
下沉: F浮<G
悬浮: F浮=G
上浮: F浮>G
漂浮: F浮=G
假设物体浸没在液体中, V排= V物
F浮 =ρ液gV排 G物 =ρ物gV物
1、当ρ液>ρ物时,F浮>G物 ,物体上浮; 2、当ρ液< ρ物时,F浮<G物 ,物体下沉; 3、当ρ液= ρ物时, F浮=G物 ,物体悬浮;



7.下面是张超同学利用量筒和水测量橡皮泥密度的实验过程及分 析,请完成下列填空. (1)在量杯中装适量的水.读出水面对应的刻度值V1; (2)把橡皮泥捏成碗状.小心放入量杯使之漂浮在水面上,读出 此时水面对应的刻度值V2,根据_______原理可求出橡皮泥的质量 (3)再把橡皮泥团成球放入量杯使之沉入水底.读出此时水面对 应的刻度值V3; (4)利用密度计算公式可推导出橡皮泥密度的表达式为: ρ=_______ 下图是整个实验的操作情景.由图中读数可算出橡皮泥的密度是 _______kg/m3
6、有一种砖质量为2千克,大小规格为 长20厘米,宽10厘米,厚5厘米,放置于 水平地面,则: (1)如何放置时,对水平地面压强最大? 压强值多少? (2)如何放置时,对水平地面压强最小? 其压强值是多少? (g取10牛/千克)
密度
定 义 单位体积某种物质的质量叫做这种物质的密度.
3 1 纯水的密度是_ 1×10_千克/米3 = 克/厘米3 , 它的意义是 体积为1立方厘米的水的质量为克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