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宏道诗文编年补正
[袁宏道生平简介]袁宏道简介
![[袁宏道生平简介]袁宏道简介](https://img.taocdn.com/s3/m/02f8ff2ae009581b6ad9eb85.png)
[袁宏道生平简介]袁宏道简介【其他范文】一:[袁宏道简介]《晚游六桥待月记》阅读答案参考明神宗万历二十五年(1597),作者袁宏道辞去知县,首次漫游西湖,并写下了系列游记,本文就是其中一篇。
文章表现了作者独特的审美观照,认为西湖之美在春月、在朝烟、在夕岚,而以月夜为最。
作者简介袁宏道(1568~1610)明代文学家,”公安派”的创始者和领袖人物。
袁宏道与其兄袁宗道(1560~1600)、弟袁中道(1570~1623)合称为“公安三袁”。
字中郎,又字无学,号石公,又号六休。
荆州公安(今属湖北)人。
袁宏道始终无意于仕途,万历二十年(1592)就中了进士,但他不愿做官,而去访师求学,游历山川。
他曾辞去吴县县令,在苏杭一带游玩,写下了很多著名的游记,如《虎丘记》《初至西湖记》等。
《晚游六桥待月记》便是他的著作之一。
他生性酷爱自然山水,甚至不惜冒险登临。
他曾说“恋躯惜命,何用游山?”“与其死于床,何若死于一片冷石也。
”(《开先寺至黄岩寺观瀑记》)在登山临水中,他的思想得到了解放,个性得到了张扬,文学创作的激情也格外高涨。
宏道在文学上反对“文必秦汉,诗必盛唐”的风气,提出“独抒性灵,不拘格套”的性灵说。
与其兄袁宗道、弟袁中道并有才名,合称“公安三袁”。
原文西湖最盛,为春为月。
一日之盛为朝烟,为夕岚。
今岁春雪甚盛,梅花为寒所勒。
与杏桃相次开发,尤为奇观。
石篑数为余言:“傅金吾园中梅,张功甫家故物也,急往观之。
”余时为桃花所恋,竟不忍去湖上。
由断桥至苏堤一带,绿烟红雾,弥漫二十余里。
歌吹为风,粉汗为雨,罗纨之盛,多于堤畔之草,艳冶极矣。
然杭人游湖,止午、未、申三时。
其实湖光染翠之工,山岚设色之妙,皆在朝日始出,未下夕舂,始极其浓媚。
月景尤不可言,花态柳情,山容水意,别是一种趣味。
此乐留与山僧游客受用,安可为俗士道哉!8.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2分)A.然杭人游湖烨然若神人B.多于堤畔之草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C.与杏桃相次开发惠子相梁D.石篑数为余言扶苏以数谏故9.用现代汉语翻泽下列句子。
袁中道《石浦先生传》原文及翻译译文

袁中道《石浦先生传》原文及翻译译文1、袁中道《石浦先生传》原文及翻译译文袁中道《石浦先生传》原文及翻译袁中道原文:先生名宗道,字伯修,楚之公安人也。
先生生而慧甚,十岁能诗,十二列校。
二十举于乡,不第归,益喜读先秦、两汉之书。
弱冠,已有集,自谓此生当以文章名世矣。
丙戌,遂举会试第一,年甫二十七耳。
先生官翰院,求道愈切。
己丑,焦公竑首制科,瞿公汝稷官京师,先生就之问学,共引以顿悟之旨。
而僧深有为龙潭高足,数以见性之说启先生,乃遍阅大慧、中峰诸录,得参求之诀。
先生于是研精性命,不复谈长生事矣。
是年,先生以册封归里。
仲兄与予皆知向学,先生语以心性之说,亦各有省,互相商证。
先生精勤之甚,或终夕不寐。
逾年,偶于张子韶与大慧论格物处有所入,始复读孔孟诸书。
七八年间,先生屡悟屡疑。
癸巳,走黄州龙潭问学,归而复自研求。
戊戌,再入燕。
先生官京师,仲兄亦改官,至予入太学,乃于城西崇国寺蒲桃林结社论学。
先生见地愈明,大有开发。
于时益悟阳明先生不肯迳漏之旨,其学方浸浸乎如川之方至。
先生素切归山之志,以东宫讲官不获补,先生曰:“当此危疑之际,而拂衣去,吾不忍也。
”是时,东宫未立,中外每有烦言。
先生闻之,私泣于室,体经病后,遂不堪劳。
自丁酉充东宫讲官,鸡鸣而入,寒暑不辍。
庚子秋,偶有微恙,强起入直,风色甚厉,归而病始甚。
明日,复力疾入讲,竟以惫极而卒。
先生为人修洁,生平不妄取人一钱。
居官十五年,不以一字干有司。
读书中秘,贫甚。
时乡人有主铨者,谓所知曰:“我知伯修贫,幸主铨,可为地、千金无害也。
”所知以语先生,先生笑而谢之。
卒于官,棺木皆门生敛金成之。
检囊中,仅得数金。
及妻孥归,不能具装,乃尽卖生平书画几砚之类,始得归。
归尚无宅可居,其清如此。
然先生为人平恕,亦不以此望人。
先生兴致甚高,慕白乐天、苏子瞻为人,所之以“白苏”名斋。
居官,省交游,简酬应。
诗清润和雅,文尤婉妙,著有《白苏斋集》若干卷。
(选自《珂雪斋集》,有删节)译文:先生名宗道,字伯修,湖北公安人。
中国古代十大散文家袁宏道作品阅读

中国古代十大散文家袁宏道作品阅读袁宏道作品阅读袁宏道简介袁宏道(1568~1610)明代文学家,'公安派'主帅,袁宗道二弟。
字中郎,号石公,又号六休。
荆州公安人。
袁宏道始终无意于仕途,万历二十年(1592)就中了进士,但他不愿做官,而去访师求学,游历山川。
他曾辞去吴县县令,在苏杭一带游玩,写下了很多著名的游记,如《虎丘记》《初至西湖记》等。
他生性酷爱自然山水,甚至不惜冒险登临。
他曾说“恋躯惜命,何用游山?”“与其死于床,何若死于一片冷石也。
”(《开先寺至黄岩寺观瀑记》)在登山临水中,他的思想得到了解放,个性得到了张扬,文学创作的激情也格外高涨。
明神宗万历二十六年(1598),袁宏道收到在京城任职的哥哥袁宗道的信,让他进京。
他只好收敛起游山玩水的兴致,来到北京,被授予顺天府(治所在北京)教授。
第二年,升为国子监助教。
本文(《满井游记》)就写于这一年的春天。
袁宏道生于湖广公安(湖北公安)。
北国的寒冷,多少阻住了他的游兴。
文章的第一段,就写了这种欲游不能的苦恼。
早春二月,乍暖还寒,这对北方人来说本不足为奇,但对一个在江南长大的人来说,却是不可忍受的。
作者从理性上知道“燕地寒”,但“花朝节后,余寒犹厉”则是他亲身的感受和体验了。
一个“余”字,一个“犹”字,两相映衬,把寒流不肯罢去的情状描述无遗。
那么,其具体表现是什么呢?作者用了极其简练的语言来描绘:“冻风时作,作则飞沙走砾。
”不说“寒风”“冷风”而说“冻风”,意在说明寒冷的程度,也表明作者对“燕地寒”的敏感。
这样恶劣的天气,只好“局促一室之内,欲出不得”。
从“每冒风驰行,未百步辄返”来看,作者不知做过多少次尝试,都无奈而归。
明代文学流派。
代表人物为袁宗道(1560—1600)、袁宏道(1568—1610)、袁中道(1570—1623)三兄弟,因其籍贯为湖广公安(今属湖北),故世称“公安派”。
其重要成员还有江盈科、陶望龄、黄辉、雷思霈等人。
袁宏道

袁宏道袁宏道(1568年—1610年),字中郎,又字无学,号石公,又号六休。
汉族,湖广公安(今属湖北省公安县)人。
万历二十年进士,历任吴县知县、礼部主事、吏部验封司主事、稽勋郎中等职、国子博士等职,世人认为是三兄弟中成就最高者。
少敏慧,善诗文,年十六为诸生,结社城南,自为社长。
他是明代文学反对复古运动主将,他既反对前后七子摹拟秦汉古文,亦反对唐顺之、归有光摹拟唐宋古文,认为文章与时代有密切关系。
他说过:“世道既变,文亦因之。
今之不必摹古者,亦势也。
”他亦相信写文要真,认为“古有古之时,今有今之时”(今人称为文学进代论),即“我面不能同君面,而况古人之面貌乎?”袁宏道在文学上反对“文必秦汉,诗必盛唐”的风气,提出“独抒性灵,不拘格套”的性灵说。
与其兄袁宗道、弟袁中道并有才名,由于三袁是荆州公安县人,其文学流派世称“公安派”或“公安体”。
合称“公安三袁”。
袁宏道代表作品:《袁中郎全集》、《徐文长传》、《初至西湖记》、《叙陈正甫会心集》、《虎丘记》、《满井游记》、《西湖游记二则》、《戏题斋壁》、《游虎跑泉》、《东阿道中晚望》、《戏题飞来峰》、《袁中郎集笺校》、《瓶花斋杂录》、《破研斋集》。
流传至今的有《潇碧堂集二十卷》,《潇碧堂续集十卷》,《瓶花斋集十卷》,《锦帆集四卷去吴七牍一卷》,《解脱集四卷》,《瓶史》,《袁中郎先生全集二十三卷》,《梨云馆类定袁中郎全集二十四卷》,《袁中郎全集四十卷》,《广陵集》,《袁中郎文钞一卷》等等。
伤周生溪头曾见浣春纱,珠箔于今天一涯。
紫陌重邀千宝骑,青楼无复七香车。
美人南国空湘水,处子东邻是宋家。
记得西廊香阁里,瓶花长插一枝斜。
袁宏道《与董思白书》 原文及鉴赏

袁宏道《与董思白书》原文及鉴赏(最新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诗歌散文、原文赏析、读书笔记、经典名著、古典文学、网络文学、经典语录、童话故事、心得体会、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poetry and prose, original text appreciation, reading notes, classic works, classical literature, online literature, classic quotations, fairy tales, experience,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if you want to know the difference Please pay attention to the format and writing of the sample essay!袁宏道《与董思白书》原文及鉴赏【导语】:〔明〕袁宏道一月前,石篑见过,剧谭五日。
袁宏道《珊瑚林》《金屑编》校释

袁宏道是我国古代文学家、诗人和文学评论家,他的作品《珊瑚林》和《金屑编》被誉为我国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
这两部作品分别是袁宏道的文学批评和文学理论著作,其中《珊瑚林》是袁宏道的文学评论集,而《金屑编》则是他的文学理论著作和评论集。
在这两部作品中,袁宏道以深刻的思想、丰富的文字和独特的观点,对我国古代文学进行了全面的评析和解读。
他对古代文学作品的解读和评价,不仅仅是对其文字的理解,更是对其文学内涵、历史背景和人文精神的深入挖掘。
正是因为如此,袁宏道的《珊瑚林》和《金屑编》被称为我国文学批评史上的瑰宝,对于我国古代文学的传承和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在《珊瑚林》中,袁宏道以其独特的文学眼光和思想深度,对古代诗词、小说和文学理论进行了全面而深入的阐述。
他既对古代文学作品的意境和艺术表现进行了细致入微的剖析,又对其背后的人文思想和历史文化进行了深刻的挖掘和探讨。
在这些评析中,袁宏道不仅呈现了对古代文学的独到见解,更展现了对我国古代文学的热爱和对文学艺术的敬畏之心。
而在《金屑编》中,袁宏道集中阐述了自己对古代文学理论的独特见解和深刻思考。
他通过对古代文学作品的分类、鉴赏和评价,探讨了文学的起源、形式和内涵,深入分析了文学与社会、文学与历史的关系,并提出了许多新颖而深刻的观点。
在这部作品中,袁宏道不仅仅是对文学作品进行了理论性的解读,更是对文学的价值、意义和影响进行了深入的思考和阐述。
从袁宏道的《珊瑚林》和《金屑编》中,我们可以看到他对古代文学的独到见解和丰富知识,以及对文学艺术的热爱和钻研。
他的著作不仅为后人解读古代文学提供了宝贵的参考和借鉴,更为我国文学批评的发展和文学理论的完善做出了重要贡献。
袁宏道的思想和观点,对于我们理解和传承古代文学、弘扬中华文化,具有深远的指导意义和启迪作用。
在我看来,袁宏道的《珊瑚林》和《金屑编》是我国古代文学批评史上的经典之作,它们不仅是对古代文学的深入评析和解读,更是对我国文化和历史的理解和传承。
袁宗道 袁宏道 袁中道 公安三袁年谱简编

公安三袁合谱五邑大学孟祥荣编例一、三袁清代以前无专谱。
近代及今人则多有撰著。
笔者所见计有:近人葛万里先生之《三袁先生年表》(写本,复旦大学图书馆藏),今人尚学锋先生之《三袁年谱合编》(未刊,打印本),任访秋先生《袁中郎研究》下编之《袁中郎年谱》,李寿和先生《三袁传》附录之《三袁年谱简编》,唐长泰先生《三袁文选》附录之《三袁年表》(王宗道、袁子谦编)。
本谱即在所列诸谱基础上,进一步对谱主事实加以充实和考订而成。
二、本谱所记载的时间为自谱主生年至卒年。
三、本谱所记,分为谱文及时事二项,前详而后略。
谱文一般只引出处,如有说明必要,则加按语。
四、本谱谱文除记载谱主生平事迹外,也间或采入与之相关的重要友人的行实,但不作申论。
五、本谱所采三袁诸集,均为钱伯城先生整理之《白苏斋类集》、《袁宏道集笺校》、《珂雪斋集》。
为节省篇幅,本谱所涉作品均只出篇名。
六、本谱以考订生平仕历为主,对谱主思想及创作均亦不作述论。
七、世系简表有伦暎曦大用大器大化大成大节大杰大儒大夏大鹏余氏丘氏士瑜士玉龚氏刘氏某氏宗道宏道中道安道宁道宗正论道宗孔宗贤年谱袁宗道,字伯修,一字无修。
号石浦,一号玉蟠,公安人;(中道《石浦先生传》、《公安县志本传》、黄辉《明右春坊右庶子兼翰林院侍读袁公圹志》)袁宏道,字中郎,别字孺修,号石公,一号六休,宗道同母弟;(《公安县志本传》、中道《游荷叶山居记》、《答宝庆李二府》)袁中道,字小修,别字冲修,号柴紫居士,晚年曾号凫隐居士,宗道、宏道同母弟。
(《公安县志本传》、中道《珂雪斋集自序》、《游荷叶山居记》)宗道、宏道、中道,并有才名,时称“三袁”。
(明史袁宏道传)其先世江右(江西丰城县元坊村)人,本元姓。
洪武初,徙湖广蕲、黄间。
远祖本初公由廪贡出身,振铎黄之蕲水,后移荆。
(袁遵源《袁氏重修宗谱序》)然此记载与宏道兄弟之说异。
宏道云:“余先世自黄移南郡,盖武胄也。
”中道云:“其上世世为武弁,自蕲黄徙荆,屯田于邑之长安里。
感事 袁宏道诗作

感事袁宏道诗作《明代诗歌·袁宏道·感事》鉴赏袁宏道湖南山色远微清,天天醉在河边。
二关不露,三堂不穿。
自古无中下边防,今有是非。
秋天太阳平,草乱的时候,一对白鸟从人们身边飞走了。
本诗大约写于万历年间,正当明代内忧外患频仍之际。
明朝中叶以来,皇帝往往不临朝听政,只经内监传达旨意。
于是就出现了宦官、后妃擅权干预朝政,并与朝官勾结,形成朋党争斗,使朝廷日无宁时。
这是内忧。
至于外患,当时主要两大祸患;一是历来的东瀛倭寇犯边作乱;同时,又有关外女真满族的频频侵扰。
特别是诗人所处的万历年代,以努尔哈赤为主宰的女真部族进犯朱明王朝的野心日益暴露,成为当时明朝的最大外患。
这就是此诗的历史背景。
****一、疑词诠释:湘山——一名君山,又名洞庭山。
在湖南岳阳之西洞庭湖中。
《史记·秦始皇本记》载:“浮江至湘山祠,……上向博士曰:‘湘君何神?’博士对曰:‘闻之,尧女,舜之妻,死后葬此。
”露布——对不加封的诏书、简牍之类,或军中告捷文书之称谓。
所以名“露布”者,谓不经封检而宣布,使四方速知,亦名“露版。
”据《公文缘起》云:“露布之名,汉已有之,但非专用于军旅耳。
”《汉书》载,“何武为刺史,齐心劾奏属吏,必先露章。
汉官仪,凡制书,皆玺封,惟赦赎,令司徒印,露布州郡。
”此指军事捷报之传递。
三殿——古代称“三殿”者有四:①即指三御殿。
蒋防《望禁苑祥光》诗云:“树摇三殿侧,反映九城傍”;②宋称太皇太后、皇太后和皇后为“三殿”;③清代以宣和殿、中和殿及太和殿为“三殿”;④麟德殿之别称。
此用第一义,泛指朝廷。
垂衣——即“垂裳”。
原是定衣服之制,以辨贵贱,昭示天下以礼也。
后用以称喻盛世之治。
《周易·系传》有注云:“垂衣裳以辨贵贱,乾尊坤卑之义也。
”用此,以说明朝廷已失“乾尊坤卑”之制,礼法不张。
白鸟——可以有三解:一曰泛指白羽之鸟,如鹤、鹭之类;二曰天鹅,亦名鹄,俗称白鸟;三曰,蚊子之别称。
据《本草》附录云:蚊子,一名白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年 进 行 了纠误 补 阙 , 袁 宏 道 “ 吴 ” 游 庐 山 , 玉泉 山 、 和 山 , 试 秦 中的 时空 进 行 了更 为具 体 准确 的定 位 。 ‘ 对 客 , 游 太 主
[ 键 词 ]袁 宏道 ;诗 文 编 年 ; 正 关 补 [ 田分 类 号 ] 2 2 中 l 2 [ 献 标 识 码 ]A 文 [ 章 ̄ 文 ] 6 16 7 (0 6 0—0 20 17— 93 20 }30 7—5
P of ed n n teC let n o h r sb u n Ho g d o a d i e a gqu ST e ro ra igo h olci f te Wo k y Y a n — a n n R n F n —i ’ h o An a s f Y a n — a n f r r cu aep s inn o h i p c n i f n l o u n Ho g d o a dof samo ea c rt oi o ig b t sa ea d i t e t n n meo
Ke r s y wo d :Yu n Ho g d o;a n l fp o ea d p e r a n -a n a s o r s n o t y;a n me t me d n s
袁宏 道 (5 8 1 1) 字 中道 , 安 ( 湖 北 公 安县 ) 。 1 6- 60 , 公 今 人
V0 . No 3 15 .
J1 2 u. 006
【 文学 ・语言学 】
袁宏 道 诗 文 编 年补 正
孙 虹
( 南大 学 文 学院 ,江 苏 无锡 2 4 2 ) 江 1 1 2
[ 摘 要 ]文章 通过 袁 宏道 诗 文 的 排 比 对 勘 , 对钱 伯 城 《 宏道 集 笺校 》 任 访 秋 《 中 郎 研 究 ・ 谱 》 部 分 诗 文 的 袁 、 袁 年 中
奉使河南周. 藩瑞金王府 ( 藩驿在今河南开封)顺道南返家乡 ,
公 安 ( 湖 北 公 安 县 )并 上 《 病 疏 》 求 病 归 。万 历 二 十 九 今 , 告 要 年 ( 6 1 获 准 后 , 家 乡 隐 居 了 7 年 。 万 历 三 十 四 年 10 ) 在
( 6 6 , 补 京 兆 学 官 , 次 人 京 。 万 历 三 十 五 年 ( 67 奉 10 ) 起 再 10)
弟震 中道 为编‘ 中郎先 生全 集 > 并在 序 文 中为其诗 文进 震 ,
行 了 大致 的编 年 ( 下 简 称 《 中 郎 先 生 全 集 ・ 》 小 修 以 裒 序 为 序)。 ‘ t其 敝箧 集 > 为诸 生 、 廉 及 初 登 第 时 作 也 。《 帆 集 》 孝 锦 令 吴 门时 作也 ;解 脱 集 》 病 改 吴 令 。 吴 、 诸 山 水 时 作 《 以 游 越 也 ;广 陵集 > 吴 客 真 州 时 作 也 。《 花 集 》 京 兆 授 为 太 学 ‘ 去 瓶 为
Ab t a t sr c :Th ou e iu o r s a c o Yu n r gh a m tc l us e e r h n a H o — o’S ng da pr s nd oe r o e a p t y, t i p r h s pa e
ma e o ea n me t o t ea n l n s m ep o ea d p er o d ce n Qin B —h n ’ k ss m me d n st h n aso o r s n o ty c n u t d i a o c e g S
维普资讯
第 5卷 第 3 期
20 0 6年 6月
江南 大学 学报 ( 文社会 科 学版 ) 人
J u n lo o t e n Ya g z ie st ( ma i e o r a fS u h r n te Un v r i Hu n t s& S ca c e c s y i o i l in e ) S
年 ( 57 因 病 获 准 解 官 。 万 历 二 十 六 年 ( 5 8 人 都 ( - 19 ) 19) 4 北 京 )授 为 京兆 太 学 博 士 , 礼 部 仪 曹 。 万 历二 十八 年 ( 60 , 迁 10 )
与兄宗道 ( 字伯修)弟 中道 ( 、 字小修) 并有才名 , 世称“ 公安三
Am e m e s t h nd nt o t e Ann l fYu n Ho - a S Pr s n e r a s o a ng d o’ o e a d Po t y
SUN o H ng
( c o lo ie a u e o t e n Ya g z i e st S h o f L t r t r ,S u h r n t eUn v r i y,W u i 1 1 2 x 4 2 ,C i a 2 hn)
Yu n Ho g d o iist h h M o n an,Yu Qu n M o n an,Tah o n an, n i p r a n - a ' vst o LuS a u t i s a u ti i eM u t i a dh s e - f rn n ea h he x mi e n Qi z o g ( r s n h n i o i c ) o ra c st ec ife a n ri n h n p e e tS a x vn e . Pr
寰” 。寰 宏 道 的 诗 文往 往 写 明 日期 , 然 其 中 间有 错 讹 , 大 虽 但 部 分 都 比较 准 确 ; 宏 道 诗 文 又 有 较 强 的 记 事 性 , 件 与事 裒 事 件 之 间 , 时 间先 后 的 线 索 可 以 寻 按 。 裒 宏 道 逝 世 之 后 , 有 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