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课分组实验记录表
合集下载
学年教科版科学五年级上册教师实验记录

年级
五年级任课教师何良波
小学科学实验记录
2017—2018 学年 第 一 学期
年级
五年级任课教师何良波
小学科学实验记录
2017—2018 学年 第 一 学期
年级
五年级任课教师何良波
小学科学实验记录
2017—2018 学年 第 一 学期
年级
五年级任课教师何良波
小学科学实验记录
2017—2018 学年 第 一 学期
年级
五年级任课教师何良波
小学科学实验记录
2017—2018 学年 第 一 学期
年级
五年级任课教师何良波
小学科学实验记录
2017—2018 学年 第 一 学期
年级
五年级任课教师何良波
小学科学实验记录
2017—2018 学年 第 一 学期
年级
五年级任课教师何良波
小学科学实验记录
2017—2018 学年 第 一 学期。
一年级科学实验登记表

年月日 周次
星期
班别
考勤(对缺勤学生要写
节次 上姓名和缺勤原因,旷 教师签名 2名学生签名确认
课要及时处理)
2018-2019 学年度第 二 学期 一 年级 科学 课实验登记表
本学期应做的演示实验(先列出一个学期需要做
的实验名称)
已做演示实验
数量 1
实验内容 石头的特征
年月日 周次
星期
班别
考勤(对缺勤学生要写
节次 上姓名和缺勤原因,旷 教师签名 2名学生签名确认
课要及时处理)
2
筛泥土
3
比较沙子和黏土的特征
4
观察水质在水中的溶解和不溶解现象
7
袋子里有空气吗
8
敞口的空瓶里有空气吗
9
空气有什么特点
本学期应做的分组实验(先列出一个学期需要做
的实验名称)
已做分组实验
数量 1 2 3 4 5 6 7 8 9 10
实验内容 石头分类 用泥土做一个泥塑物品 做沙子和黏土的渗水实验 观察水是怎样流动的 让小水轮转得更快 面粉在水中会不会溶解 感知空气的存在 这些物品里有空气吗 描述空气的特点 找一找校园里的小动物
小学科学实验记录

实验教学通知单
学生分组实验报告单
实验教学通知单
学生分组实验报告单
实验教学通知单
学生分组实验报告单学校学科科学
实验教学通知单
学生分组实验报告单学校学科科学
实验教学通知单
学生分组实验报告单学校学科科学
实验教学通知单
学生分组实验报告单学校学科科学
实验教学通知单
学生分组实验报告单学校学科科学
实验教学通知单
实验教学通知单
学生分组实验报告单学校学科科学
实验教学通知单
学生分组实验报告单学校学科科学
实验教学通知单
实验教学通知单
学生分组实验报告单学校学科科学
学生分组实验报告单学校学科科学。
小学科学分组实验报告单

我们的推测
Hale Waihona Puke 有关系相同的条件空气、温度
不同的条件
水
实验步骤
把相同的绿豆种子各五颗放到两个盘子里,一个给水,使
绿豆种子保持湿润,另一个不给水。过了几天,有水的这
盆绿豆发芽了。没水的这一盆没有发芽。说明绿豆发芽需
要水。
学生 自评
通过实验使我们了解了 种子发芽的条件。
教师 95 分 评价
二:第二天开始观察,有水的几份种子膨大,而后种皮破裂。 第三至五天第一、第五份种子开始发芽。其它几份种子不能正常发芽。
数据统计、处理及实验结论: 第一份和第五份绿豆能正常发芽,其它几份不能发芽。 说明种子发芽必需水分、温度、空气三个条件。跟有没有阳光和泥土无关。
种子发芽实验设计方案
我们提出的问题 种子发芽跟水有关吗
小学科学学生分组实验报告单
班级 组长
503 班
任课教师 组员
钟斌芳
时间 第 一 周星期 一
课题名称
种子发芽实验(一)
实验内容
种子发芽的条件
实验原理
温度、空气、水分是绿豆种子发芽的必需条件缺一不可
实验器材
绿豆种子、塑料盒、餐巾纸
实验步骤: 一:1.将绿豆种子分 份放到装有餐巾纸的塑料盒中,每盒里有五颗绿豆。
2.第一份在餐巾纸上滴些水,使其保持湿润。放在阴暗处。 3.第二份在餐巾纸上不滴水,使其保持干燥。 4.第三份在餐巾纸上滴些水,使其保持湿润。但包上一层塑料薄膜里面没
有空气。 5. 第四份在餐巾纸上滴些水,使其保持湿润。把它放进冰箱的冷藏室。 6. 第五份在餐巾纸上滴些水,使其保持湿润。每天定时照些同太阳光。
小学三年级科学下册分组实验报告单

普定县城关镇中小学科学分组实验报告单
班级三(2)班姓名
级别
实验时间2014年9月9日
实验课题
拓印树叶
指导教师
实验目的
实验器材 或药品
实验设想
1、了解拓印的方法。2、拓印树叶。 通过拓印树叶使学生了解拓印树的方法并认识树叶。
实验探究过程
现象观察
一、教师 二、仔细观察教师拓印的方法。
三、学生亲自动手拓印树叶。 三、动手操作,拓印树叶。
四、展示学生作品。 四、分组上台展示作品。
五、教师归纳小结。
实验结论 实验小组组员签名 实验小组组长签名
掌握了拓印的方法。
班级三(2)班姓名
级别
实验时间2014年9月9日
实验课题
拓印树叶
指导教师
实验目的
实验器材 或药品
实验设想
1、了解拓印的方法。2、拓印树叶。 通过拓印树叶使学生了解拓印树的方法并认识树叶。
实验探究过程
现象观察
一、教师 二、仔细观察教师拓印的方法。
三、学生亲自动手拓印树叶。 三、动手操作,拓印树叶。
四、展示学生作品。 四、分组上台展示作品。
五、教师归纳小结。
实验结论 实验小组组员签名 实验小组组长签名
掌握了拓印的方法。
冀教版科学三年级(上、下)实验通知单记录单

三年级第一学期实验通知单记录单
完成情况 课题
实验名称
实
验
器
材
分组(演示)
组数
良(差)
任课教师
实验时间
仪器使 处理意见 用情况
亲历科学 吹乒乓球
认识自己
记下现在的 我
蚯蚓
观察蚯蚓
凤仙花
观察凤仙花
观察土壤 观察土壤
土壤的保 水土流失 护
观察水
水与生命
榨果汁
物体的浮沉
浮与沉
改变物体的 沉浮
感受浮力
流动的水
让小水轮转 起来 空气占据空 间
认识空气
风
做风车
制作纸飞翼
纸飞翼
降落伞的研 究
三年级第二学期实验通知单记录单
课题
实验名称
实
验
器
材
分组(演 示)
完成情况 组数 仪器使 处理意见 用情况
塑料杯遇热 水的研究
塑料
比较塑料与 布的性质 观察物体发 声
倾听声音
物体传声 水传声实验
光传播实验
光的传播
光能透过哪 些物体
影子
透明与不 透明
改变光的传 播路线
镜子反射光 的游戏
镜子
制造“彩虹 ” 三色光混合 实验
七色光
让小灯泡亮 起来
让灯亮起 制作开关 来
磁铁的力 磁铁的性质 量
制作小磁 制作小磁针 针
完成情况 课题
实验名称
实
验
器
材
分组(演示)
组数
良(差)
任课教师
实验时间
仪器使 处理意见 用情况
亲历科学 吹乒乓球
认识自己
记下现在的 我
蚯蚓
观察蚯蚓
凤仙花
观察凤仙花
观察土壤 观察土壤
土壤的保 水土流失 护
观察水
水与生命
榨果汁
物体的浮沉
浮与沉
改变物体的 沉浮
感受浮力
流动的水
让小水轮转 起来 空气占据空 间
认识空气
风
做风车
制作纸飞翼
纸飞翼
降落伞的研 究
三年级第二学期实验通知单记录单
课题
实验名称
实
验
器
材
分组(演 示)
完成情况 组数 仪器使 处理意见 用情况
塑料杯遇热 水的研究
塑料
比较塑料与 布的性质 观察物体发 声
倾听声音
物体传声 水传声实验
光传播实验
光的传播
光能透过哪 些物体
影子
透明与不 透明
改变光的传 播路线
镜子反射光 的游戏
镜子
制造“彩虹 ” 三色光混合 实验
七色光
让小灯泡亮 起来
让灯亮起 制作开关 来
磁铁的力 磁铁的性质 量
制作小磁 制作小磁针 针
小学科学实验一览表

实验一览表
所需实验器材
电路暗盒、电池、电池盒、灯座、 小电珠、导线、记录纸 条形磁铁、大头针、水槽、泡沫片 、细线、环形磁铁、塑料棒 电池2节、电磁铁组装材料、回形针 一盒、培养皿、记录纸
听诊器、秒表、记录纸
澄清石灰水1瓶、保鲜袋2个
水槽、塑料瓶、秒表、人体血液循 环图 带刻度的杠杆和支架、细铁丝环、 钩码(每个钩码质量相等) 平板测力计、小车、光滑的长木板 、长方形木块 钩码、组装轮轴的部件、铁架台、 平板测力计、两根粗棉线 滑轮、钩码、铁架台、平板测力计 、两根粗棉线 A4打印纸、双面胶、书、钩码
册 4---1
研究不同桥梁的承受力 认识常见岩石
√√
√√ √√ √√ √√
√√
4---2
认识矿物的性质
√
5---2
研究身体不同部位反应的 快慢
√√
5---3
耳的构造
√
五 年 级 下 册
小学科学实验一览表
学科:科学
册 数
课次
实验名称
实验类型 演示 分组 探究
5---3 体验嗅觉、味觉的重要性
√√
1---1 观察水滴中的生物
小学科学实验一览表
学科:科学
册 数
课次
实验名称
实验类型 演示 分组 探究
1---2
探究纸鹦鹉“站立”的秘 密
√
√
√
2---3
观察蜗牛
√
√
三 3---2 年 级 上 册
3---3
观察水 神奇的水
√ √√
4---2 认识纸和纸的吸水性
4---4
研究金属的性质
√√ √√
1---2
研究土壤的成份
√√
学生分组实验课原始记录表

学生分组实验课原始记录表
科目
实验名称
月 日第 节
实验室
实验
效果
科任教师签名:
学生
代表
意见
签名: 月 日
教务处
常规
检查
意见
签名: 教学常规月查(盖章): 月 日
实验
课及
实验
改进
意见
实验教师: 年 月 日
注:根据不同班级每节实验课的实验情况认真填写记录;学生代表意见栏由不同实验小组轮流发表意见和签名;教务处常规检查栏用于学校教务处实验教学常规月查,由常规检查负责人先下到班级询问签名学生,确认如实开出情况再签意见盖常规检查公章。
科目
实验名称
月 日第 节
实验室
实验
效果
科任教师签名:
学生
代表
意见
签名: 月 日
教务处
常规
检查
意见
签名: 教学常规月查(盖章): 月 日
实验
课及
实验
改进
意见
实验教师: 年 月 日
注:根据不同班级每节实验课的实验情况认真填写记录;学生代表意见栏由不同实验小组轮流发表意见和签名;教务处常规检查栏用于学校教务处实验教学常规月查,由常规检查负责人先下到班级询问签名学生,确认如实开出情况再签意见盖常规检查公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科学课分组实验记录表
年级:四年级实验教师:李斌
实验名称
食物营养成分
实验时间
9、10 9、12
分组数
24组
实验
材料
酒精灯、碘酒、馒头、滴管、瘦肉、花生、白纸、碟子
实
验
过
程
1、把少量米饭放在碟子上,用滴管向米饭上滴2-3滴碘酒,观察发生的现象。
2、把花生放在白纸上用力挤压,观察白纸上留有的痕迹。
3、将切成细条的瘦肉放在酒精灯火焰上灼烧,注意闻一闻,有什么气味?
科学课分组实验记录表
年级:四年级实验教师:李斌
实验名称
水流有力量
实验时间
11、12 11、14
分组数
24组
实验
材料
小水轮、玻璃杯、水槽
实
验
过
程
1、在玻璃杯内盛满水,在小水轮上方半米处对着小水轮的叶片均匀地倒水。
2、观察小水轮的变化,做好记录。
注意:小水轮转动要灵活,要对着小水轮的叶片冲水,水量尽量保持均匀。
实验结论
水流有力量。
科学课分组实验记录表
年级:四年级实验教师:李斌
实验名称
热传导
实验时间
11.19 11.21
分组数
24组
实验
材料
热学实验盒(铜棒、支架、火柴、凡士林)、酒精灯
实
验
过
程
1、将铜棒固定在支架上,在火柴头上抹少许凡士林,依次粘在铜棒的三个凹痕上。
2、用酒精灯回执铜棒的一端,观察有什么现象。
石子高锰酸钾等
实
验
过
程
1、先在烧杯中分别倒入约三分之二的清水。
2、用药匙取取适量的食盐、面粉、粉笔末、高锰酸钾,分别放入烧杯中,用玻璃棒分别搅拌。玻璃棒不要碰触玻璃杯的杯壁。
3、搅拌后,静置一会儿,观察溶解的情况。
实验结论
像食盐、高锰酸钾那样,在水中变成极小的、肉眼看不见的微粒,均匀地分散在水里,不会自行沉降下来,这种现象叫做溶解。像沙子在水中那样,就叫不溶解。
科学课分组实验记录表
年级:四年级实验教师:李斌
实验名称
加快溶解
实验时间
9、24 9、26
分组数
24组
实验
材料
冰糖、肥皂块、筷子
小锤、热水、冷水、烧杯
实
验
过
程
(一)1、在两个烧杯内分别倒入等量的水。2、将颗粒大小相同的冰糖分别同时放入两个烧杯中。3、用玻璃棒搅拌其中一个烧杯中的水,观察比较实验过程所发生的变化。
实
验
过
程
1、在液体对流演示器内装满水,把它固定在铁架台上,放入一点高锰酸钾。
2、用酒精灯加热演示器底部的一角。
3、观察水中高锰酸钾的流动方向。
实验结论
加热烧杯的底部,水受热会变轻上升,周围较冷的水会流过来补充,然后又被加热上升……冷水热水不断相对流动,使整个杯子逐渐变热。
观察到火柴由被加热的一端向另一端逐渐脱落。
实验结论
热可以沿着铜棒传递,从温度高的一端传向温度低的一端。
科学课分组实验记录表
年级:四年级实验教师:李斌
实验名称
热对流
实验时间
11.26 11.28
分组数
24组
实验
材料
液体对流演示器、高锰酸钾、火柴、酒精灯、铁架台、液体对流演示器、高锰酸钾、火柴、酒精灯、铁架台
(二)1、在两个烧杯内分别倒入等量的热水和冷水。2、将颗粒大小相同的冰糖分别同时放入两个烧杯中,同时搅拌十秒钟。观察比较实验过程发生的变化。
(三)1、在两个烧杯内分别倒入等量的冷水。2、取两块大小相同的冰糖,将其中一块研成粉末,然后分别同时放入两个烧杯中。同时搅拌十秒钟。
实验结论
搅拌、用热水、将物体研成粉末可以加快溶解。
实验结论
1、加入碘酒后,米饭变成蓝色,说明大米中含有淀粉。2、在白纸上挤压花生后,会在纸上留下油迹,说明花生中含有脂肪。3、将瘦肉在火上烧后,会闻到一股难闻的、烧焦的气味,说明瘦肉内含有蛋白质。
科学课分组实验记录表
年级:四年级实验教师:李斌
实验名称
溶解
实验时间
9、17 9、19
分组数
24组
实验
材料
烧杯盐白糖、小苏打食用油
年级:四年级实验教师:李斌
实验名称
食物营养成分
实验时间
9、10 9、12
分组数
24组
实验
材料
酒精灯、碘酒、馒头、滴管、瘦肉、花生、白纸、碟子
实
验
过
程
1、把少量米饭放在碟子上,用滴管向米饭上滴2-3滴碘酒,观察发生的现象。
2、把花生放在白纸上用力挤压,观察白纸上留有的痕迹。
3、将切成细条的瘦肉放在酒精灯火焰上灼烧,注意闻一闻,有什么气味?
科学课分组实验记录表
年级:四年级实验教师:李斌
实验名称
水流有力量
实验时间
11、12 11、14
分组数
24组
实验
材料
小水轮、玻璃杯、水槽
实
验
过
程
1、在玻璃杯内盛满水,在小水轮上方半米处对着小水轮的叶片均匀地倒水。
2、观察小水轮的变化,做好记录。
注意:小水轮转动要灵活,要对着小水轮的叶片冲水,水量尽量保持均匀。
实验结论
水流有力量。
科学课分组实验记录表
年级:四年级实验教师:李斌
实验名称
热传导
实验时间
11.19 11.21
分组数
24组
实验
材料
热学实验盒(铜棒、支架、火柴、凡士林)、酒精灯
实
验
过
程
1、将铜棒固定在支架上,在火柴头上抹少许凡士林,依次粘在铜棒的三个凹痕上。
2、用酒精灯回执铜棒的一端,观察有什么现象。
石子高锰酸钾等
实
验
过
程
1、先在烧杯中分别倒入约三分之二的清水。
2、用药匙取取适量的食盐、面粉、粉笔末、高锰酸钾,分别放入烧杯中,用玻璃棒分别搅拌。玻璃棒不要碰触玻璃杯的杯壁。
3、搅拌后,静置一会儿,观察溶解的情况。
实验结论
像食盐、高锰酸钾那样,在水中变成极小的、肉眼看不见的微粒,均匀地分散在水里,不会自行沉降下来,这种现象叫做溶解。像沙子在水中那样,就叫不溶解。
科学课分组实验记录表
年级:四年级实验教师:李斌
实验名称
加快溶解
实验时间
9、24 9、26
分组数
24组
实验
材料
冰糖、肥皂块、筷子
小锤、热水、冷水、烧杯
实
验
过
程
(一)1、在两个烧杯内分别倒入等量的水。2、将颗粒大小相同的冰糖分别同时放入两个烧杯中。3、用玻璃棒搅拌其中一个烧杯中的水,观察比较实验过程所发生的变化。
实
验
过
程
1、在液体对流演示器内装满水,把它固定在铁架台上,放入一点高锰酸钾。
2、用酒精灯加热演示器底部的一角。
3、观察水中高锰酸钾的流动方向。
实验结论
加热烧杯的底部,水受热会变轻上升,周围较冷的水会流过来补充,然后又被加热上升……冷水热水不断相对流动,使整个杯子逐渐变热。
观察到火柴由被加热的一端向另一端逐渐脱落。
实验结论
热可以沿着铜棒传递,从温度高的一端传向温度低的一端。
科学课分组实验记录表
年级:四年级实验教师:李斌
实验名称
热对流
实验时间
11.26 11.28
分组数
24组
实验
材料
液体对流演示器、高锰酸钾、火柴、酒精灯、铁架台、液体对流演示器、高锰酸钾、火柴、酒精灯、铁架台
(二)1、在两个烧杯内分别倒入等量的热水和冷水。2、将颗粒大小相同的冰糖分别同时放入两个烧杯中,同时搅拌十秒钟。观察比较实验过程发生的变化。
(三)1、在两个烧杯内分别倒入等量的冷水。2、取两块大小相同的冰糖,将其中一块研成粉末,然后分别同时放入两个烧杯中。同时搅拌十秒钟。
实验结论
搅拌、用热水、将物体研成粉末可以加快溶解。
实验结论
1、加入碘酒后,米饭变成蓝色,说明大米中含有淀粉。2、在白纸上挤压花生后,会在纸上留下油迹,说明花生中含有脂肪。3、将瘦肉在火上烧后,会闻到一股难闻的、烧焦的气味,说明瘦肉内含有蛋白质。
科学课分组实验记录表
年级:四年级实验教师:李斌
实验名称
溶解
实验时间
9、17 9、19
分组数
24组
实验
材料
烧杯盐白糖、小苏打食用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