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结转分步法与成本还原案例

合集下载

综合结转分步法和成本还原案例

综合结转分步法和成本还原案例

综合结转分步法与成本还原案例假设青峰工厂通过三个基本生产车间连续加工的方式大量生产甲产品,其中第一车间生产A半成品,第二车间将A半成品加工成B半成品,第三车间将B半成品加工成甲产成品。

原材料在第一车间生产开始时一次投入。

各步骤在产品完工程度均按50%计算。

完工产品与月末在产品的费用分配采用约当产量法。

为计算方便,将各项数据均列入各产品成本明细账中。

各项费用均已登记入账,并将成本计算单的有关内容合并到产品成本明细账中(实务中也可以这样做)。

费用归集与成本计算情况见表12-3、12-4、12-5:表12-3第一车间产品成本明细账计算完第一步骤完工产品与月末在产品费用后,要将第一步骤完工半成品综合成本95000元转入第二步骤产品成本明细账中,见表12-4。

表12-4第二车间产品成本明细账产品:B半成品计算完第二步骤完工产品与月末在产品费用后,要将第二步骤完工半成品的综合成本165000元直接转入第三步骤产品成本明细账中,见表12-5表12-5第三车间产品成本明细账产品:甲产品借:库存商品一一甲商品258500贷:基本生产成本一一甲产品258500以上结合实例介绍了在综合结转分步法下,按实际成本核算,并且各步骤生产的半成品直接交下步骤使用的情况下,各步骤半成品(最后步骤为产成品)的成本计算和结转的程序。

如果各步骤生产的半成品经半成品库收发,那末各步骤完工半成品入库与过去所讲完工产品入库的程序是一样的,而下一步骤从半成品库领用上步骤生产的半成品与生产领用原材料的程序和处理方法是一样的。

4•综合结转法的成本还原1)什么是成本还原?成本还原就是将最终产成品所耗用的半成品的成本逐步分解还原为按原始成本项目反映的成本。

为什么要进行成本还原?因为在综合结转法下,是将每一步骤完工半成品所发生的材料费、人工费和制造费用综合在一起转入到下一步骤产品成本明细账。

在下一步骤耗用的半成品中包括了以前步骤发生的直接人工费和制造费用。

逐步综合结转分步法及其成本还原

逐步综合结转分步法及其成本还原

逐步综合结转分步法及其成本还原第一步骤:一、生产费用合计:1、直接材料:3 500+28 000=31 500(元)2、直接人工:690+5 800=6 490(元)3、制造费用:1 400+9 810=11 210(元)二、分配率:1、直接材料:31 500/(240+110)=90(元/件)2、其他费用:(6 490+11 210)/(240+110×50%)=60(元/件)三、A半成品应负担的成本费用:(90+60)×240=36 000(元)第二步骤:一、生产费用合计:1、自制半成品:(1)发出自制半成品平均成本:(8 700+36 000)/(60+240)=149(元/件)(2)发出自制半成品成本:149×250=37 250(元)(3)自制半成品成本合计:4 190+37 250=41 440(元)2、直接人工:430+10 850=11 280(元)3、制造费用:1 380+10 620=12 000(元)二、分配率:1、自制半成品:41 440/(200+80)=148(元/件)2、其他费用:(11 280+12 000)/(200+80×50%)=97(元/件)三、B半成品应负担的成本费用:(148+97)×200=49 000(元)第三步骤:一、生产费用合计:1、自制半成品:(1)发出自制半成品成本:49 000/200×190=46 550(元/件)(2)自制半成品成本合计:18 250+46 550=64 800(元)2、直接人工:7 100+21 500=28 600(元)3、制造费用:3 950+19 450=23 400(元)二、分配率:1、自制半成品:64 800/(250+20)=240(元/件)2、其他费用:(28 600+23 400)/(250+20×50%)=200(元/件)三、甲产成品应负担的成本费用:(240+200)×250=110 000(元)※登记各步骤生产成本明细分类账:生产成本——A半成品明细分类账生产车间:一步骤月初在产品50件本月投入300件本月完工240件生产成本——B半成品明细分类账生产车间:二步骤月初在产品30件本月投入250件本月完工200件生产成本——甲产成品明细分类账生产车间:三步骤月初在产品80件本月投入190件本月完工250件※进行成本还原:产成品成本还原计算表产量:250件半成品成本还原计算表产量:200件1、还原前成本计算单:第一次还原:60 000/49 000=1.22449 1.22449×29 600=36 244.90(元)1.22449×9 400=11 510.20(元)60 000-36 244.90-11 510.20=12 244.90(元)第二次还原:36 244.90/36 000=1.006801.00680×21 600=21 746.90(元)1.00680×5 280=5 315.90(元)36 244.90-21 746.90-5 315.90=9 182.10(元)2、还原后成本计算单:。

成本还原计算方法案例浅析

成本还原计算方法案例浅析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8 0 0
4 0 o 0 0 2 0 0 0 0 0 1 2 0 0 0 9 6 0 0 0
表3
项 目 月 初 在 产 品 成 本
本 月 发 生 生 产 费 用
第 三步 骤产 品成 本 计 算 单
2 5 0 0 0 0
2 0 0 0 0 0
5 0 1 0 o o O 2 5 0 0
1 0 0 2 0 O o o 5 0 o o
5 0
4 0 0
1 O 0 o 0 8 0 o o O 2 5 o o 3 0 0 0 0
的完 工 产 品各成 本 项 目的数 据 就越 不准 确 。 基 于上述 原 因 ,
在上 述 成本 还原 的 两种 计算 方 法 中 , 最难 、 最 不 好 理解 的就 是计 算 成本 还 原分 配率 ,如 何将 难 点转 化 为容 易记 忆 的知 识 点 , 笔 者在 讲课 过 程 中总结 出一 种方 法 , 通 过 类举 的 方法 探 讨成 本还 原 。 供 大 家参 考 。 例 1 : 某 企 业 生产 甲产 品 . 经过 三个 生 产 步 骤 。 原 材 料
2 o 0
月 末 在 产 品 约 当 产 量
合计
1 0 0
3 0 0
5 0
2 5 O
5 0
2 5 0
5 0
2 5 O
单 位 成 本 转 出 A 半 成 品 成 本 月 末 在 产 品 成 本
2 0 0 4 0 0 o 0 2 O o 0 0
i 工 作 研 究
GONG ZU0 Y AN 』 l U
成本还原计算方法案侧浅析
口李 争 艳 ( 沈 阳 工 学 院 辽 宁沈 阳 1 1 3 1 2 2 )

《成本会计》综合结转分步法及成本还原的计算

《成本会计》综合结转分步法及成本还原的计算
摘 要 直接材料 3060 5080 8140 5040 月初在产品成本 (定额成本) 本月发生费用 合计 本月产成品 月末在产品成本 (定额成本)
20××年3月
单位:元
直接人工 2700 3010 5710 3110 制造费用 4280 6600 10880 6480 合 计 10040 14690 24730 14630
举例2
1.综合结转分步法的成本计算 产品成本计算单 第二车间:A产品 产量:90件
摘 要
月初在产品成本(定额成本) 本月发生费用
20××年3月
单位:元
半成品
5980 15435
直接人工
1345 2800
制造费用
2805 5925


10130 24160
合计
本月产成品 月末在产品成本(定额成本)
21415
下:
综合结转分步法的成本还原
例3
①计算还原分配率: 还原分配率 = 15335÷14630 = 1.048189(元)
②计算、编制还原分配表 还 原 分 配 表 20××年3月
产量:100件
项 目 行次 还原分配率 半成品 原材料 工资及福利费 制造费用 合计 2900 6015 24250 15335 5040 3110 6480 14630 还原前产 成品成本 ① 本月所产 半成品成本 ②
3100
2600
4400
10100
综合结转分步法的成本计算步骤
3010 14630 加权平均单பைடு நூலகம்成本 147元 件 20 100
本月减少实际成本 105 147 15435元
二车间领用A半成品,会计分录如下: 借: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二车间) 15435 贷:自制半成品——A 15435

【案例6】综合结转分步法下的成本计算

【案例6】综合结转分步法下的成本计算

【案例6】综合结转分步法下的成本计算海西集团下属的东方公司生产的甲产品经过三个基本生产车间连续加工制成,第一车间生产完工的A半成品,不经过仓库收发,直接转入第二车间加工制成B半成品,B半成品通过仓库收发入库,三车间向半成品仓库领用B半成品继续加工成甲产品。

其中,1件甲产品耗用1件B半成品,1件B半成品耗用1件A半成品。

生产甲产品所需的原材料于第一车间生产开始时一次投入,第二、三车间不再投入材料。

此外,该公司由于生产比较均衡,各基本生产车间的月末在产品完工率均为50%。

各车间的生产费用在完工产品和在产品之间的分配,采用约当产量法。

三车间领用的B半成品成本结转,采用后进先出法进行计算。

月初B半成品数量20 件,单位成本135元,共计2 700元。

海西集团下属的东方公司20X 7年9月生产甲产品的有关成本计算资料如下:(1)本月各车间产量资料如下,见表11-1。

表11-1 各车间产量资料表单位:件(2)各车间月初及本月费用资料如下,见表11-2。

表11-2 各车间月初及本月费用表单位:元根据上述资料,编制各步骤成本计算单,采用综合结转法计算各步骤半成品成本及产成品成本。

计算过程如下:(1)编制第一车间的成本计算单,计算第一车间的A半成品的实际生产成本,见表11-3。

表11-3 产品成本计算单产品名称:A半成品车间:第一车间单位:元备注:直接材料的约当产量合计=160+40=200(件);直接人工、制造费用的约当产量合计=160+40X 50%=180(件)(2)编制第二车间的成本计算单,计算第二车间的B半成品的实际成本, 见表11-4。

表11-4产品成本计算单产品名称:B半成品车间:第二车间单位:元备注:自制半成品的约当产量合计=180+30=210(件);直接人工、制造费用的约当产量合计=180+30X 50%=195(件)根据表11-4的计算结果,通过仓库收发的半成品,应编制结转完工入库半成品成本的会计分录,并在半成品明细账中进行登记。

成本还原计算方法案例浅析

成本还原计算方法案例浅析

成本还原计算方法案例浅析作者:李争艳来源:《商业会计》2013年第22期摘要:在成本会计的学习过程中,成本还原的计算方法一直被认为是学习的难点。

笔者在成本会计教学中总结出成本还原计算的简洁方法,希望给成本还原计算方法的学习提供一个思路。

关键词:成本还原成本还原计算方法产品成本一、成本还原概述所谓成本还原,就是将产成品耗用各步骤半成品的综合成本,逐步分解还原为原来的成本项目。

(一)成本还原产生的原因采用综合逐步结转分步法在最后步骤计算出来的完工产品成本中,燃料及动力、直接工资和制造费用等费用只是最后步骤发生的数额,在此之前各步骤发生的这些费用都是以“半成品”综合项目来反映,半成品项目既包括直接材料费用,也包括其他费用。

这样,就不能按原始成本项目反映产品成本的构成。

成本计算的步骤越多,最后一个步骤成本计算单上“半成品”成本在所有成本中的比重越大,提供的完工产品各成本项目的数据就越不准确。

基于上述原因,如果企业在管理过程中需要提供按原始成本项目考核产品成本的构成,就必须进行成本还原。

(二)成本还原的计算方法成本还原的计算方法有两种:一是按半成品各成本项目占全部成本的比重还原,这种方法是根据本月产成品耗用上步骤半成品的成本乘以还原分配率来计算半成品成本的还原方法。

二是按各步骤耗用半成品的总成本占上一步骤完工半成品总成本的比重还原,这种方法是将本月产成品耗用上一步骤半成品的综合成本,按本月所生产这种半成品成本结构进行还原。

二、案例解析在上述成本还原的两种计算方法中,最难、最不好理解的就是计算成本还原分配率,如何将难点转化为容易记忆的知识点,笔者在讲课过程中总结出一种方法,通过类举的方法探讨成本还原,供大家参考。

例1:某企业生产甲产品,经过三个生产步骤,原材料在生产开始时一次投入。

月末在产品完工程度为50%,按照约当产量法计算。

采用综合逐步结转分步法计算完工产品成本,并进行成本还原。

三个步骤的产品成本计算单如表1、表2、表3所示(计算过程省略)。

成本会计例题(2008)

成本会计例题(2008)

成本会计例题(2008)第三章:某企业生产A、B两种产品,这两种产品共同耗用甲材料5850千克,计划单价为5元,单位A、B产品甲材料的消耗定额分别为4千克和5千克;A产品单独耗用乙材料1600千克,计划单价12元。

3月份A、B产品的产量为520件和884件。

辅助生产车间耗用其他材料1500元,基本车间一般耗用其他材料800元,企业管理部门耗其他材料200元。

该企业材料费用按定额消耗量比例分配,材料成本差异率为–2%。

要求:分配3月份的材料费用并编制相关分录。

2职工小张月标准工资882元,10月份事假4天(中间不含节假日),病假1天。

10月份有3天国定节日,8天双休日,小张的病假扣款率为20%。

计算小张10月分实际工资。

3甲零件加工等级为4级,四级工月标准工资672元(按21天计),甲零件单位产品定额工时为30分钟;小张本月完工甲零件的加工400件。

计算小张本月工资额。

企业本月工资结算汇总表如下:应付工资代扣款项实发工资个人所得税代扣电费基本车间生产A 1200100 50 1185045—甲工人工资B 3200250 75 31675管理人员 3600 220 120 326基本车间 —乙生产工人 60000400 200 59400 管理人员8800 150 50 8600 企业管理人员工资 10000150 40 6010 辅助车间人员工资 690013080 10490 合 计1333001400 615 131285其中基本车间甲生产A 、B 产品,采用计件工资;基本车间乙生产C 、D 产品,6采用计时工资,按生产工时的比例分配,本月两产品的生产工时分别为5000、10000小时。

要求编制工资发放及分配的会计分录。

某工厂设供电、机修两个辅助生产车间,某月的辅助生产费用资料如下:项 目 供电车间 机修车间辅助车间直接发生的费用 65000元 117000元供应的劳务数量 26000度 12187.5小时耗用供电车间 ---- 187.57劳务量 机修车间 1000 ---- 基本生产车 间 产品生产用 18000---- 一般性耗用 5000 11200 企业管理部门 2000 800用直接分配法分配辅助生产费用待分配费 用 供应劳务数量 分配率 基本车间产品耗用 基本车间一般耗用 管理部 门耗用 供电 车间 机修车间 合计用顺序分配法分配辅助生产费用8待分配费用劳务 数量 分配率 供电 机修 产品耗用车间耗用 管理部门 合计用交互分配法分配辅助车间生产费用 分配方向 交互分配 对外分配 辅助车间名称 供电 机修 合计 供电 机修 合计辅助车间 待分配费用供应劳务量单位成本(分配率)辅助车间供电耗用数量分配金额机修耗用数量分配金额基本生产车间产品耗用耗用数量分配金额一般耗用耗用数量分配金额企业管理部门耗用数量分配金额9合计用代数分配法分配辅助生产费用分配率供电车间机修车间基本车间产品耗用车间一般耗用管理部门耗用供电车间机修车间合计用计划分配法分配辅助车间生产费用(差异全部计入管理费用)辅助车间名称供电车间机修车间合计10辅助车间待分配费用供应劳务量计划单位成本 3.00 9.00辅助车间供电耗用数量分配金额机修耗用数量分配金额基本生产车间产品耗用耗用数量分配金额一般耗用耗用数量分配金额企业管理部门耗用数量分配金额按计划成本分配合计辅助生产实际成本辅助生产成本差异某企业采用累计分配率法分配制造费用,以直接人工工时为分配标准,3月初制造费用余额为8400元,三月份发生制造费用17600元。

综合结转分步法和成本还原案例

综合结转分步法和成本还原案例

综合结转分步法与成本还原案例假设青峰工厂通过三个基本生产车间连续加工的方式大量生产甲产品,其中第一车间生产A半成品,第二车间将A半成品加工成B半成品,第三车间将B半成品加工成甲产成品。

原材料在第一车间生产开始时一次投入。

各步骤在产品完工程度均按50%计算。

完工产品与月末在产品的费用分配采用约当产量法。

为计算方便,将各项数据均列入各产品成本明细账中。

各项费用均已登记入账,并将成本计算单的有关内容合并到产品成本明细账中(实务中也可以这样做)。

费用归集与成本计算情况见表12-3、12-4、12-5:表12-3第一车间产品成本明细账产品:A半成品计算完第一步骤完工产品与月末在产品费用后,要将第一步骤完工A半成品综合成本95000元转入第二步骤产品成本明细账中,见表12-4。

表12-4第二车间产品成本明细账计算完第二步骤完工产品与月末在产品费用后,要将第二步骤完工B半成品的综合成本165000元直接转入第三步骤产品成本明细账中,见表12-5表12-5第三车间产品成本明细账产品:甲产品借:库存商品——甲商品258500贷:基本生产成本——甲产品258500以上结合实例介绍了在综合结转分步法下,按实际成本核算,并且各步骤生产的半成品直接交下步骤使用的情况下,各步骤半成品(最后步骤为产成品)的成本计算和结转的程序。

如果各步骤生产的半成品经半成品库收发,那末各步骤完工半成品入库与过去所讲完工产品入库的程序是一样的,而下一步骤从半成品库领用上步骤生产的半成品与生产领用原材料的程序和处理方法是一样的。

4.综合结转法的成本还原1)什么是成本还原?成本还原就是将最终产成品所耗用的半成品的成本逐步分解还原为按原始成本项目反映的成本。

为什么要进行成本还原?因为在综合结转法下,是将每一步骤完工半成品所发生的材料费、人工费和制造费用综合在一起转入到下一步骤产品成本明细账。

在下一步骤耗用的半成品中包括了以前步骤发生的直接人工费和制造费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综合结转分步法与成本还原案例
假设青峰工厂通过三个基本生产车间连续加工的方式大量生产甲产品,其中第一车间
生产A半成品,第二车间将A半成品加工成B半成品,第三车间将B半成品加工成甲产成品。

原材料在第一车间生产开始时一次投入。

各步骤在产品完工程度均按50%计算。

完工
产品与月末在产品的费用分配采用约当产量法。

为计算方便,将各项数据均列入各产品成本明细账中。

各项费用均已登记入账,并将成本计算单的有关内容合并到产品成本明细账
中(实务中也可以这样做)。

费用归集与成本计算情况见表12-3、12-4、12-5 :
表12-3第一车间产品成本明细账
产品:A半成品
计算完第一步骤完工产品与月末在产品费用后,要将第一步骤完工半成品综合成本95000元转入第二步骤产品成本明细账中,见表12-4。

表12-4第二车间产品成本明细账
产品:B半成品
计算完第二步骤完工产品与月末在产品费用后,要将第二步骤完工半成品的综合成本165000元直接转入第三步骤产品成本明细账中,见表12-5
表12-5第三车间产品成本明细账
产品:甲产品
借:库存商品——甲商品258500
贷:基本生产成本——甲产品258500
以上结合实例介绍了在综合结转分步法下,按实际成本核算,并且各步骤生产的半成品直接交下步骤使用的情况下,各步骤半成品(最后步骤为产成品)的成本计算和结转的程序。

如果各步骤生产的半成品经半成品库收发,那末各步骤完工半成品入库与过去所讲完工产品入库的程序是一样的,而下一步骤从半成品库领用上步骤生产的半成品与生产领用原材料的程序和处理方法是一样的。

4•综合结转法的成本还原
1)什么是成本还原?
成本还原就是将最终产成品所耗用的半成品的成本逐步分解还原为按原始成本项目反映的成本。

为什么要进行成本还原?因为在综合结转法下,是将每一步骤完工半成品所发生的材料费、人工费和制造费用综合在一起转入到下一步骤产品成本明细账。

在下一步骤耗用的半成品中包括了以前步骤发生的直接人工费和制造费用。

比方说,在第二步骤所耗用的半成品中不仅包含了第一步骤的材料费,还包含了第一步骤发生的直接人工费和制造费用;在第三步骤耗用的半成品中,不仅包含了第一步骤发生的材料费,还包含了第一、第二两个步骤发生的直接人工费和制造费用,但是究竟包含的材料费、人工费和制造费用各是多少,已经难以直接分清。

这样,在最终产成品成本中,已经不能反映成本构成的真实情况,也就无从进行成本分析。

所以按综合结转分步法计算产品成本,计算出最终完工产品的成本后,应该进行成本还原工作。

(当然,如果管理上不要求进行成本还原,就不必进行成本还原)。

2)成本还原的对象
成本还原的对象就是最终产成品成本项目中的半成品”成本项目金额。

因为这部分金
额是综合成本,它既包含了第一步骤发生的材料费,又包含了前两个生产步骤的直接人工费和制造费用,所以需要对它进行成本还原,将它还原为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制造费用等按原始成本项目反映的成本。

在上述表12-5第三车间产品成本明细账中,甲产品完工产品成本各成本项目金额为:“拌成品”项目181500 ;
直接工资”项目44000 ;
制造费用”项目33000,
完工产品成本合计258500。

我们要进行成本还原的对象就是第三步骤生产的甲产品中“B半成品”成本项目的“18150元”。

要将它还原为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制造费用”等原始成本项目。

3)成本还原的程序
成本还原的程序是:从最后步骤完工产品成本项目中的半成品”成本项目中的金额开
始,一步步将产成品耗用的以前各步骤半成品的成本,按上一步骤半成品成本构成的比例进行还原,直到还原为第一步骤的原始成本项目。

然后将还原后的各相同成本项目金额相加,计算出按原始成本项目反映的产成品成本构成。

比如:上述甲产品的生产分三个生产步骤,成本还原从第三步骤完工产品所消耗的由第二步骤生产出来的“泮成品”项目的金额开始,先将它还原为第二步骤的各成本项目金额。

第二步骤的成本项目包括了三部分:即“A半成品”、直接工资”、制造费用”。

所以先要将第三步骤耗用的“B半成品”还原成“A半成品”、直接人工”、制造费用”三个项目。

见图12-1:
图12-1:
但在这三个项目中,“A半成品”项目又包含了第一步骤的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制
造费用”。

所以还要将“A半成品”还原为第一步骤的成本项目金额。

见图12-2 : 图12-2:
最后再将各步骤发生的相同项目的金额相加,便是还原后的按原始成本项目反映的完
工产品成本。

4)成本还原的方法
成本还原有两种方法:
第一种方法是按上步骤所产半成品中,各成本项目占总成本的比例进行还原。

按这种方法进行成本还原主要分为两步:
①计算上一步骤所产半成品中各成本项目占总成本的比例:
如如:上述表12-4第二车间本月所产完工B半成品的成本构成情况是:A半成品95000 元、直接人工40000元、制造费用30000元。

B半成品的总成本是165000元。

各成本项目金额占总成本的比例是:
A半成品所占比例=1二m = 57.576%
30000
制造费用所占的比例=C =18.182%
见图12-3
图12-3:
②将本步骤所耗用上步骤的半成品按上步骤成本构成的比例进行成本还原:
本步骤完工产品所耗用上步骤半成品应还原的某项目金额=本步完工产品所耗用上步
骤半成品的综合成本>上步骤所产半成品本项目所占的比例
如上述表12-5第三步骤生产的甲产品所耗用的第二步骤生产的“B半成品”的综合成本为181500 元。

在B半成品的181500元的综合成本中:
应还原为“A半成品”的金额=181500X 57.576%=104500
应还原为直接人工”的金额=181500X 24.242%=44000
应还原为制造费用”的金额=181500X 18.182% =33000
成本还原情况见图12-4:
图12-4:
直接人工所占的比例=—=24.242%
这样,便将第三步骤耗用的B半成品分解为相当于第二步骤的三个成本项目的金额。

但是,还原后的“拌成品”项目的金额“104500元,还是一个综合成本项目,它本身又包含了第一步骤消耗的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制造费用”所以对这部分综合成本还要按第一步骤本月所产的“A半成品”的成本构成的比例继续还原。

第一步骤本月所产A半成产品成本构成情况为:直接材料50000元、直接人工25000 元、制造费用20000元,A半成品总成本为95000元。

A半成品各成本项目占总成本的比例为:
直接材料所占比例=■- '1■ =52.632%
直接人工所占比例=八II. I.J =26.316%
制造费用所占比例=1 :山匚1=21.052%
将上述从B半成品中还原出来的A半成品104500元的综合成本按第一步各成本项目所占的比例继续还原.
应还原的直接材料”项目金额=104500X 52.632%=55000
应还原的直接人工”项目金额=104500X 26.316%=27500
应还原的制造费用”项目金额=104500X 21.052%=22000
见图12-5:
图12-5
这样将产成品中所耗用的B半成品中包含的A半成品还原成了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制造费用等三个成本项目。

在成本核算实务中,成本还原是通过编制成本还原计算表进行的。

根据上述资料编制成本还原计算表”见12-6
表12-6成本还原计算表
成本还原的第二种方法是用本步骤本月所耗用上步骤半成品占上步骤本月所产该种半成品的比率进行还原。

按这种方法进行成本还原,也经过两步:
①计算还原分配率
产成品本刖拥上步骤半成品的综合成本
成本还原分配率=总71•二仃产;?:后丄,市::]甘£ 丁于
比如:上例第三步骤产成品本月所耗第二步骤生产的B半成品综合成本为181500元,
而第二步骤本月所产的B半成品为165000元,其中各成本项目金额为:A半成品95000, 直接人工40000元,制造费用30000元。

将第三步骤产成品所耗B半成品还原到第二步骤的还原分配率为:
胡1壬00
还原分配率=w兀=1.1
①按还原分配率将本步骤所耗上步骤半成品还原为上步骤成本构成:
产成品所耗上步骤半成品应还原的某成本项目金额=上步骤本月所产半成品该成本项目
金额>还原分配率
按上例:
第三步骤产成品所耗的B半成品181500元应还原到上步骤各成本项目金额为:
还原到“拌成品”成本项目的金额=95000X 1.仁104500
还原到直接人工”项目的金额=40000X 1.仁44000
还原到制造费用”项目的金额=30000X 1.仁33000
这样将产成品所耗的B半成品181500元到上步骤各成本项目金额。

181500=104500+44000+33000
将“拌成品”项目104500元继续向前还原可照此类推。

按这种方法进行成本还原,在成本核算实务中,也是通过编制成本还原计算表进行的。

成本还原计算表见表12-7 表12-7成本还原计算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