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行结转分步法例题说课讲解

合集下载

平行结转分步法举例理解

平行结转分步法举例理解

平行结转分步法举例理解平行结转分步法是会计中一种常用的处理方法,用于处理复杂的交易或事件,以确保账务记录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下面我将从多个角度来解释和举例说明平行结转分步法。

首先,平行结转分步法是一种将一个复杂的交易或事件分解成多个简单的步骤进行处理的方法。

通过逐步分解和处理,可以更清晰地理解和记录每个步骤的影响,并确保每个步骤的准确性。

举例来说,假设一个公司购买了一批原材料,并将其用于生产产品。

使用平行结转分步法,可以将这个交易分解为以下几个步骤:1. 首先,记录原材料的购买,在资产账户中增加原材料的价值,同时在负债或现金账户中减少相应的金额。

2. 接下来,记录原材料的使用,在原材料账户中减少相应的金额,同时在生产成本账户中增加相应的金额。

3. 然后,记录产品的生产,在生产成本账户中增加生产过程中产生的直接和间接成本。

4. 最后,记录产品的销售,在销售收入账户中增加销售金额,同时在库存账户中减少产品的成本。

通过以上的步骤,我们可以清晰地记录每个环节的影响,并确保账务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其次,平行结转分步法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分析复杂交易的影响。

通过逐步分解和处理,可以更深入地了解每个步骤对财务状况和业绩的影响,并进行更准确的分析和决策。

举例来说,假设一个公司进行了一项投资,包括购买资产和融资。

使用平行结转分步法,可以将这个投资分解为以下几个步骤:1. 首先,记录资产的购买,在资产账户中增加资产的价值,同时在负债或现金账户中减少相应的金额。

2. 接下来,记录融资,在负债账户中增加融资的金额。

3. 然后,记录资产的折旧,在折旧费用账户中增加资产的折旧金额。

4. 最后,记录利息支出,在利息费用账户中增加融资的利息支出。

通过以上的步骤,我们可以清晰地了解每个环节对财务状况和业绩的影响,并进行更准确的分析和决策。

总结起来,平行结转分步法是一种将复杂的交易或事件分解为多个简单步骤进行处理的方法。

通过逐步分解和处理,可以确保账务的准确性和完整性,并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分析复杂交易的影响。

平行结转分步法演示文稿

平行结转分步法演示文稿
(3)采用这一方法,只是在企业的产成品入库时, 才将各步骤费用中应计入产成品成本的“份额”, 从各步骤基本生产成本明细账中转出,平行结转 汇总计算完工产成品的成本。
(4)各步骤的生产费用要在完工产品与月末在产品之间 进行分配。
完工产品:即最终产成品。
某步骤完工产品费用:指该步骤生产费用中计入产成品成 本的“份额”
4、平行结转分步法计算程序
第一步骤产品明细账
计入产成品成本份额
在产品成本负担部分

第二步骤产品明细账
工 产
计入产成品成本份额


在产品成本负担部分
造 成
第三步骤产品明细账

计入产成品成本份额
在产品成本负担部分
第一步骤成本计算单
生产费用合计7800
应计入产 品成本的 份额
4300
在产品 成本 3500
6、平行结转分步法举例
[例一]某企业甲产品经过三个车间连续加工制成, 一车间生产A半成品,直接转入二车间加工制成B 半成品, B半成品直接转入三车间加工成甲产成 品。其中,1件甲产品耗用1件B半成品,1件B半成 品耗用1件A半成品。原材料于生产开始时一次投 入,各车间月末在产品完工率均为50%。各车间 生产费用在完工产品和在产品之间的分配采用约 当产量法。
第一车间成本计算单
直接材料 1000
18400 19400
290 66.9 13380
直接人工 60
2200 2260
270 8.37 1674
制造费用 100
2400 2500
270 9.26 1852
合计 1160
23000 24160
16906
6020
586

成本计算与管理实训二 平行结转分步法

成本计算与管理实训二 平行结转分步法

实训二平行结转分步法实训目的:检验学生对平行结转分步法计算程序的理解,能运用约当产量比例法进行各步骤生产费用的分配。

实训重点和难点:平行结转分步法下各个生产步骤的期末广义在产品约当产量的计算和完工产品总成本的平行汇总。

一、企业基本情况介绍(一)海华设备制造公司是一家生产机床设备的企业。

该公司设有3个基本生产车间和2个辅助生产车间。

主要生产铣床和刨床两种产品。

产品顺序经过3个车间加工而成,生产工艺流程是:铸造车间根据生产计划浇铸铣床和刨床的各种铸件,经检验合格后送交自制半成品仓库;加工车间分别从仓库领用各种铸件,经不同工序加工制成各种不同的铣床和刨床的零部件,直接送交装配车间;装配车间将收到的零部件连同由仓库领来的外购件等组装成各种机床,经检验合格后送交成品仓库。

该企业还设有机修和供气两个辅助生产车间,为基本生产车间和管理部门提供维修和供气服务。

为简化核算,有一些原始凭证从略,不再给出。

(二)成本核算要求1.产品计算方法采用平行结转分步法。

铸造车间和加工车间的半成品均通过半成品库收发。

2.各个生产步骤的生产费用在完工产品和广义在产品之间的分配均采用约当产量比例法。

各车间在产品的完工率均为本车间的50%3.铸造车间的原材料在生产开始时一次性投入,加工车间和组装车间领用的原材料陆续投入,且与加工进度一致。

4.辅助生产车间只设置辅助生产成本账户,不单独核算制造费用。

机修车间委托天津富华修理厂劳务费用先归集到机修分厂的成本里,月末随机修分厂的费用一起进行分配。

辅助生产费用的分配采用计划成本分配法。

5.制造费用按照生产车间进行归集,月末按照定额工时在各受益对象之间进行分配。

6.产品所耗用的电费和耗用的蒸汽费用都计入基本生产成本的“燃料及动力”二、实训资料1.(一)至(十)与第八章实训一逐步结转分步法资料相同。

2.基本生产成本各账户期初余额情况如表表8-2-1基本生产成本各明细账户期初余额20XX年12月3.各产品产量表表8-97 铣床产量情况表20XX年12月表8-98 刨床产量情况表20XX年12月三、实训要求采用平行结转分步法计算铣床和刨床的成本四、实训用表表8-2--2注:铸造车间的材料是在生产开始时一次性投入的表8-2--3注:加工车间的材料是陆续投入的,且与加工进度基本一致表8-2-4装配车间铣床成本计算表表8-2--5注:铸造车间的材料是在生产开始时一次性投入的表8-2--6注:加工车间的材料是陆续投入的,且与加工进度基本一致表8-2-7装配车间刨床成本计算表表8-2-8铣床完工产品成本汇总表表8-2-9刨床完工产品成本汇总表11。

平行结转分步法例题34327教学教材

平行结转分步法例题34327教学教材

平行结转分步法例题34327〔例题〕某企业生产甲产品,分第一车间和第二车间进行生产,采用平行结转分步法计算产品成本。

直接材料于生产开始时一次投入,各步骤月末在产品完工程度均为40%,生产费用在完工产品与在产品之间的分配采用约当产量法。

相关资料见下表:表1各车间产量记录表2第一车间成本计算单金额单位:元表3第二车间成本计算单金额单位:元表4产品成本汇总计算表金额单位:元要求:(1)计算第一车间的约当总产量(按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制造费用分别计算),并把表2填写完整;(2)计算第二车间的约当总产量,并把表3填写完整;(3)把表4填写完整,并计算单位产品成本。

【答案】(1)第一车间的在产品约当产量计算如下:直接材料:在产品约当产量=40×100%+60=100(件)直接人工:在产品约当产量=40×40%+60=76(件)制造费用:在产品约当产量=40×40%+60=76(件)由于企业最后完工的产品(400件)耗用第一车间的完工产品400件,因此,计算第一车间的约当总产量时,还应该加上企业最后完工的产品数量400件,即:直接材料:约当总产量=400+100=500(件)直接人工:约当总产量=400+76=476(件)制造费用:约当总产量=400+76=476(件)直接材料:计入产成品成本份额=(2800+8000)/500×400=8640(元)月末在产品成本=2800+8000-8640=2160(元)或:月末在产品成本=(2800+8000)/500×100=2160(元)直接人工:计入产成品成本份额=(580+1800)/476×400=2000(元)月末在产品成本=580+1800-2000=380(元)或:月末在产品成本=(580+1800)/476×76=380(元)制造费用:计入产成品成本份额=(1008+2800)/476×400=3200(元)月末在产品成本=1008+2800-3200=608(元)或:月末在产品成本=(1008+2800)/476×76=608(元)表2第一车间成本计算单金额单位:元(2)第二车间的约当总产量如下:直接人工:约当总产量=400+60×40%=424(件)制造费用:约当总产量=400+60×40%=424(件)直接人工:计入产成品成本份额=(4160+12800)/424×400=16000(元)月末在产品成本=4160+12800-16000=960(元)或:月末在产品成本=(4160+12800)/424×24=960(元)制造费用:计入产成品成本份额=(1520+11200)/424×400=12000(元)月末在产品成本=1520+11200-12000=720(元)或:月末在产品成本=(1520+11200)/424×24=720(元)表3第二车间成本计算单金额单位:元(3)表4产品成本汇总计算表金额单位:元单位产品成本=41840/400=104.6(元)。

成本会计10.2平行结转分步法10.2 平行结转分步法

成本会计10.2平行结转分步法10.2 平行结转分步法

28 080 29 644 57 724
162 216 120 960 283 176
426 546 150 624 577 170
各步骤产成品明细账有关数据资料的计算公式及 计算过程如下: 第一车间月末在产品定额原材料费用
=328 000+183 200-225 000=286 200(元) 第一车间月末在产品定额工时
表10-9 第二步骤“生产成本”明细账
产品名称:甲产品
金额单位:元
摘要
定额工时/ 直接人工 h
制造费用
合计
月初在产品成本 本月发生费用 合计 分配率记入成品份额广义在产品成本
5 400 5 200 10 600
7 200 3 400
18 800 24 872 43 672
4.12 29 644
14 008
表10-8 第一步骤“生产成本”明细账
产品名称:甲产品
金额单位:元
摘要
月初在产品成本 本月发生费用 合计 分配率
记入产成品份额
直接材料
定额 328 000 183 200 5 112 000
225 000
实际 356 000 180 760 536 760
1.05 236 250
定额工时 /h
9 600 8 200 17 800
328 000 9 600 183 200 8 200
产量
1 800
本月产成品
单位定额
原材料 定额工时 定额费用 /h
原材料 工时/h
125
6 225 000 10 800
二车间
5 400
5 200
4
7 200
(2)登记账簿。根据各项费用分配表和有关定额资料,登记各步

《成本会计》平行结转分步法的计算

《成本会计》平行结转分步法的计算

计算应计入完工产品成本的份额:
直接材料 = 2800×40 = 112000(元) 直接人工 = 2800×7 = 19600(元) 制造费用 = 2800×8 = 22400(元)
基本生产成本明细账
第二步骤 产量:2800件
年 凭证
月 日 号数
20××年3月
成本
摘要
直接 材料
直接 人工
期初生产成本 本期发生费用 合计 本步骤单位加工费用
量大 不, 是管 很理 大上 情不况要下求;提 供 步 骤2半. 半成成品 的本 种资 类料 较的 多情 但下采管用理。上 要
的又

成品 况,

上资一料步,骤不半必成进品行费成 况 些步下骤,成各本步管骤成理本的要的求结。提 供 各 个 生 产 用本和还本原步,骤因加而工能费够 转工作又比较复杂) 步 骤 半 成 品 成
39200 42000 235200
84
根据“产成品成本汇总计算表”,作产成品入库的会 计分录如下:
借:库存商品 —— D产品
235200
贷:生产成本
—— 基本生产成本(D产品) 235200
六、逐步结转与平行结转方法的比较
方法 要点
优点
缺点
适用范围
l1..能各够步提 骤供 各可 l1..各不生能产提步供骤各的个半步 半l . 半成 成品 品种
第二步骤约当产量=第三步骤完工产量+(第三步骤在产品产量+第 二步骤在产品产量×完工程度(投料程度)
第三步骤约当产量=第三步骤完工产量+(第三步骤在产品产量× 完工程度(投料程度)
1、采用约当产量的计算 • 分配率=生产费用合计(月初+本月)÷ 约当产量 注:每个步骤都要计算三个分配率,材料、人工、

中职会计教师资格证、教师招聘面试平行结转分步法说课稿

中职会计教师资格证、教师招聘面试平行结转分步法说课稿

中职会计教师资格证、教师招聘面试平行结转分步法说课稿各位评委、老师们:大家好!我是号考生,陈俊,我说课的内容是《成本会计》中关于成本计算按平行结转分步法,下面我先简要说明说课设计的教育对象、教材版本及参考书、具体章节和内容:本教学内容是针对会计专业二年级学生开设的,选用的教材是由四川大学出版社出版的李航星等主编的《成本会计》,《平行结转分步法》是属于本教材第七章第三节的内容。

课前对学生的要求:寻找相应的参考教材,提前预习教材内容。

下面我将分别从说教材、说教法、说学法、说程序和说板书等五方面来展开。

一、说教材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本节课选选用的教材是由四川大学出版社出版的李航星等主编的《成本会计》的第七章第三节的内容。

从全书来看,本章是计算完工产品成本和月末在产品成本,也为后续成本计算方法的学习起到了引导的作用,应该说是产品成本计算的“重中之重”。

如果这节课学习能够学透、吃透,就如同打了一场漂亮的先锋仗,后面的许多知识点都将迎刃而解。

基于此,我精研教材后确定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为:知识目标:理解平行结转分步法的具体含义和平行结转分步法的具体程序能力目标:在领会原理的基础上,理解真正的完工产品和广义在产品的含义情感目标:通过学习,培养了学生“举一反三”等良好的学习能力。

本节课的重难点是:广义在产品的确定和平行结转分步法的具体程序二、说教法我的教学方法包括:情境教学法、练习法、讨论法、启发式等。

由于本节课课型为新授综合课,为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我决定以情境教学为主,运用启发式、讨论式,练习式等综合教学方法,结合运用现代多媒体教学手段,完成本节课的教学任务。

1、情境教学法:即充分利用学生对社会潜在认知,和对任何事物都想尝试的心理,采用了情境教学法:即让学生以企业会计的身份,解决实际业务题,并通过转换角色突破教学难点,从而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自信心,使课堂学习气氛更活跃,师生关系更融洽。

此法贯穿于课堂教学的主要环节。

平行结转分步法案例

平行结转分步法案例

平行结转分步法案例【实训目的】通过平行结转分步法的运用,使学习者体验并掌握其成本计算程序。

【企业基本情况】新华工厂是一个小型工业企业,设有三个基本生产车间和一个辅助生产车间。

型铸锻造车间造型、熔炼浇铸成569铁铸件,由加工车间加工成569零部件,再由装配车间装配成569设备。

后车间耗用的前一车间的半成品均为1件。

各车间生产费用的分配均采用约当产量法。

机修车间为基本生产和管理部门提供机修劳务,其费用均通过“辅助生产成本”账户核算,不设置“制造费用”账户,费用按提供的劳务量直接对外分配。

本企业产品成本的计算采用平行结转分步法。

【本月资料】(一)该企业2008年10月1日有关账户月初余额表2-4-1 基本生产成本月初余额表单位:元项目成本项目车间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制造费用合计型铸锻造车间3913 1765.1 1800.5 7478.6 加工车间1396 3196.5 875.5 5467.5 装配车间1952 3122.5 2052 7126.5 PS:“辅助生产成本”、“制造费用”账户月初余额均为零。

(二)2008年10月产量统计表表2-4-2 产量统计表单位:件项目月初在产品数量本月投产量(或收入)本月完工量(或发出)月末在产品数量型铸锻造车间100 800 800 100 加工车间150 800 700 250 装配车间200 700 650 250①在型铸锻造车间,当产品刚开始加工时投入60%的原材料,加工到50%时再投入剩下材料,月末在产品中,加工到40%的在产品有60件,加工到70%的在产品有40件,生产完的569铸件直接转入加工车间继续加工。

月末在产品中都已加工到50%,生产完的569零部件直接转入后车间继续加工。

在装配车间,所需原材料在生产开始时投入,月末在产品中加工程度均为50%。

(三)2008年10月发生的与产品成本有关的经济业务见表2-4-3至2-4-9所示。

表2-4-3 材料费用分配汇总表2008年10月单位:元车间、部门原料及主要材料其他材料合计基本生产车间生产产品型铸锻造车间196 000 54 000 250 000 加工车间51 000 29 000 80 000 装配车间11 600 3 400 15 000基本生产车间组织管理型铸锻造车间51 170 51 170 加工车间15 250 15 250 装配车间16 505 16 505 机修车间26 440 26 440行政管理部门 1 256 1 256合计313 276 142 345 455 621表2-4-4 工资及福利费分配表2008年10月单位:元车间、部门工资福利费合计基本生产车间生产工人型铸锻造车间100 000 14 000 114 000 加工车间50 000 7 000 57 000 装配车间80 000 11 200 91 200基本生产车间管理人员型铸锻造车间50 000 7 000 57 000 加工车间21 800 3 052 24 852 装配车间27 000 3 780 30 780机修车间44 000 6 160 50 160 行政管理部门98 726 13821.64 112547.64 合计471 526 66013.64 537539.64 注:福利费按工资的14%提取。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平行结转分步法例题
〔例题〕某企业生产甲产品,分第一车间和第二车间进行生产,采用平行结转分步法计算产品成本。

直接材料于生产开始时一次投入,各步骤月末在产品完工程度均为40%,生产费用在完工产品与在产品之间的分配采用约当产量法。

相关资料见下表:
表1各车间产量记录
表2第一车间成本计算单
金额单位:元
表3第二车间成本计算单
金额单位:元
表4产品成本汇总计算表
金额单位:元
要求:
(1)计算第一车间的约当总产量(按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制造费用分别计算),并把表2填写完整;
(2)计算第二车间的约当总产量,并把表3填写完整;
(3)把表4填写完整,并计算单位产品成本。

【答案】
(1)第一车间的在产品约当产量计算如下:
直接材料:在产品约当产量=40×100%+60=100(件)
直接人工:在产品约当产量=40×40%+60=76(件)
制造费用:在产品约当产量=40×40%+60=76(件)
由于企业最后完工的产品(400件)耗用第一车间的完工产品400件,因此,计算第一车间的约当总产量时,还应该加上企业最后完工的产品数量400件,即:
直接材料:约当总产量=400+100=500(件)
直接人工:约当总产量=400+76=476(件)
制造费用:约当总产量=400+76=476(件)
直接材料:
计入产成品成本份额=(2800+8000)/500×400=8640(元)
月末在产品成本=2800+8000-8640=2160(元)
或:月末在产品成本=(2800+8000)/500×100=2160(元)
直接人工:
计入产成品成本份额=(580+1800)/476×400=2000(元)
月末在产品成本=580+1800-2000=380(元)
或:月末在产品成本=(580+1800)/476×76=380(元)
制造费用:
计入产成品成本份额=(1008+2800)/476×400=3200(元)
月末在产品成本=1008+2800-3200=608(元)
或:月末在产品成本=(1008+2800)/476×76=608(元)
表2第一车间成本计算单
金额单位:元
(2)第二车间的约当总产量如下:
直接人工:约当总产量=400+60×40%=424(件)
制造费用:约当总产量=400+60×40%=424(件)
直接人工:
计入产成品成本份额=(4160+12800)/424×400=16000(元)
月末在产品成本=4160+12800-16000=960(元)
或:月末在产品成本=(4160+12800)/424×24=960(元)
制造费用:
计入产成品成本份额=(1520+11200)/424×400=12000(元)
月末在产品成本=1520+11200-12000=720(元)
或:月末在产品成本=(1520+11200)/424×24=720(元)
表3第二车间成本计算单
金额单位:元
(3)表4产品成本汇总计算表金额单位:元
单位产品成本=41840/400=104.6(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