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行结转分步法案例
平行结转法例题及讲解

平行结转法例题及讲解
平行结转分步法是一种成本核算方法,它按照生产步骤计算半成品成本,然后将其平行结转到下一步骤,直到最终产品。
这种方法可以更好地反映各个生产步骤的成本情况,有助于更好地控制生产过程和降低成本。
下面是一个简单的平行结转分步法的例题及讲解:
例题:某企业生产甲产品,需要经过两个生产步骤,分别是第一车间和第二车间。
每个车间的生产费用都是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制造费用。
最终产品的总成本是各步骤成本加上各步骤之间的转移费用。
第一车间:直接材料100元,直接人工50元,制造费用30元。
第二车间:直接材料40元,直接人工20元,制造费用10元。
第一车间到第二车间的半成品转移费用为10元。
平行结转分步法的计算步骤如下:
1.计算第一车间的半成品成本:直接材料100元 + 直接人工50元 + 制造费用30元 = 180元。
2.计算第二车间的半成品成本:直接材料40元 + 直接人工20元 + 制造费用10元 = 70元。
3.计算第一车间到第二车间的半成品转移费用:10元。
4.计算最终产品的总成本:第一车间的半成品成本180元 + 第二车间的半成品成本70元 + 第一车间到第二车间的转移费用10元 = 260元。
通过平行结转分步法,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每个生产步骤的成本情况,有助于更好地控制生产过程和降低成本。
同时,这种方法也有助于更好地了解各步骤之间的转移费用,有助于更好地管理生产流程和提高效率。
平行结转分步法通俗举例

平行结转分步法通俗举例在一个阳光明媚的早晨,小张在家里喝着茶,突然脑海里闪过一个问题,哎呀,这个平行结转分步法到底是个啥?于是,他决定找个机会给自己好好普及一下。
想想啊,生活中其实处处都能用到这玩意儿,特别是在处理事情的时候,真是像一剂良药,能让一切变得简单明了。
咱们先来个简单的比喻。
想象一下,小张有一大堆书,书架上已经没有空位了,怎么办呢?他决定把书分成几类,像小说、教材、漫画,各种各样。
然后,他按照每一类,逐个把书摆好。
这样一来,找书的时候就方便多了。
明白了吗?这就是“分步法”的精髓。
小张先把书分门别类,再一一整理,书架上整整齐齐,焕然一新。
是不是很形象?再说说“平行结转”。
这就好比是小张的朋友小李,他也是个爱读书的人。
有一天,小李借了小张几本书。
小张想,哎,书借出去了,总得记得要回来。
这时候,他就可以在自己笔记本上记一记,借书的日期、书名、还有小李的名字。
这样,小张就能一目了然,什么时候该要书,什么时候可以再借。
等到小李把书还回来,小张就可以把这条记下来的一笔划掉,干干净净,心里也觉得舒服。
这样一来,小张的书籍管理就变得条理分明,真是妙极了。
平行结转分步法在生活中的应用可真不少。
比如说,咱们做饭的时候,也可以用这个方法。
先把菜洗干净,再切好,然后开始炒。
这一切就像一部精妙的交响曲,步骤清晰,节奏感十足,不然,等到一切都搞定,可能厨房就成了战场,锅里烧糊的菜加上满地的蔬菜残渣,那画面,真是让人心惊胆战啊。
理财也是个讲究分步法的事情。
你要先制定预算,清楚每个月能花多少钱。
然后,按照这个预算,分配到各个开支上。
比如,吃饭、交通、娱乐,每一项都得有数。
这就像小张买东西,他在超市前先把清单列出来,买的时候看着清单走,能省不少时间和金钱。
结果小张回到家,东西一摆,心里美滋滋的,觉得自己真聪明。
说到这里,或许你会问,这个方法听起来不错,但实际操作会不会太麻烦呢?其实并不会,反而能让你把事情做得更快、更高效。
37.成本计算的分步法—平行结转分步法

第二车间(生产对象为30件产成品)
直接人工:200元 制造费用:100元
应计入产成品完份工额产(品30成件本)(:36075件元):6应7计5+入3产0成0=品9份7额5((元30)件):300元
在平行结转分步法下,各生产步骤的计算是可以不按步骤顺序进行的, 即可以同时进行,所以这种方法能极大地提高核算效率。
本月完工 50件 50件
月末在产品
第一车间(生产对象为50件半成品) 直接材料:500元 直接人工:300元 制造费用:200元
第二车间(生产对象为50件产成品)
直接人工:200元 制造费用:100元
应计入产成品份额(50件):1 000元
应计入产成品份额(50件):300元
完工产品成本(50件):1 000+300=1 300(元)
平行结转分步法
将完工产品成本结转入库:
借:库存商品——甲产品
1 300
贷: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第一车间
——第二车间
1 000 300
平行结转分步法
2
Case
各车间产品产量资料表
项目
本月投产 本月完工
月末在产品
第一车间(甲半成品) 第二车间(甲产成品)
50件 30件
30件 30件
20(完工率50%)
次投入,各车间在产品加工程度为本工序的50%。
生产费用汇总表
金额单位:元
项目
直接材料 直接人工 制造费用 合 计
第一车间(甲半成品)
500
300
200
1 000
第二车间(甲产成品)
200
100
300
平行结转分步法
平行结转分步法的应用实例

例4:某企业经过三个车间生产甲产品,直接材料在第一车间一次投入,采用平行结转分步法计算产品成本,各车间在产品完工率均为50%。
9月份有关生产资料如表4-13、4-14、4-15所示。
表4-13 产量资料表4-14 期初在产品成本例题解答:1.第一车间成本计算。
计算结果如下表4-16所示:表4-16 成本计算单车间:第一车间××年9月完工产量:690件(1)直接材料费用的分配(材料在生产开始时一次投入)方法一:一车间直接材料费用分配的期末广义在产品数量=40×100%+60+10=110(件)一车间直接材料费用的半成品单位阶段成本=8 000÷(690+110)=10(元/件)一车间直接材料费用应计入产成品成本的份额=690×10=6 900(元)一车间期末在产品直接材料成本=8 000-6 900=1 100(元)方法二:一车间直接材料费用分配的期初广义在产品数量=40×100%+50+30=120(件)一车间直接材料费用的半成品单位阶段成本=8 000÷(680+120)=10(元/件)一车间直接材料费用应计入产成品成本的份额=690×10=6 900(元)一车间期末在产品直接材料成本=8 000-6 900=1 100(元)(2)直接人工费用的分配(在产品完工率为50%)方法一:一车间直接人工费用分配的期末广义在产品数量=40×50%+60+10=90(件)一车间直接人工费用的半成品单位阶段成本=4 680÷(690+90)=6(元/件)一车间直接人工费用应计入产成品成本的份额=690×6=4 140(元)一车间期末在产品直接人工成本=4 680-4 140=540(元)方法二:一车间直接人工费用分配的期末广义在产品数量=40×50%+50+30=100(件)一车间直接人工费用的半成品单位阶段成本=4 680÷(680+100)=6(元/件)一车间直接人工费用应计入产成品成本的份额=690×6=4 140(元)一车间期末在产品直接人工成本=4 680-4 140=540(元)(3)制造费用的分配(在产品完工率为50%)计算原理与直接人工费用的分配完全相同(略)2.第二车间成本计算。
平行结转分步法的应用实例

例4:某企业经过三个车间生产甲产品,直接材料在第一车间一次投入,采用平行结转分步法计算产品成本,各车间在产品完工率均为50%。
9月份有关生产资料如表4-13、4-14、4-15所示。
表4-13 产量资料表4-14 期初在产品成本例题解答:1.第一车间成本计算。
计算结果如下表4-16所示:表4-16 成本计算单车间:第一车间××年9月完工产量:690件(1)直接材料费用的分配(材料在生产开始时一次投入)方法一:一车间直接材料费用分配的期末广义在产品数量=40×100%+60+10=110(件)一车间直接材料费用的半成品单位阶段成本=8 000÷(690+110)=10(元/件)一车间直接材料费用应计入产成品成本的份额=690×10=6 900(元)一车间期末在产品直接材料成本=8 000-6 900=1 100(元)方法二:一车间直接材料费用分配的期初广义在产品数量=40×100%+50+30=120(件)一车间直接材料费用的半成品单位阶段成本=8 000÷(680+120)=10(元/件)一车间直接材料费用应计入产成品成本的份额=690×10=6 900(元)一车间期末在产品直接材料成本=8 000-6 900=1 100(元)(2)直接人工费用的分配(在产品完工率为50%)方法一:一车间直接人工费用分配的期末广义在产品数量=40×50%+60+10=90(件)一车间直接人工费用的半成品单位阶段成本=4 680÷(690+90)=6(元/件)一车间直接人工费用应计入产成品成本的份额=690×6=4 140(元)一车间期末在产品直接人工成本=4 680-4 140=540(元)方法二:一车间直接人工费用分配的期末广义在产品数量=40×50%+50+30=100(件)一车间直接人工费用的半成品单位阶段成本=4 680÷(680+100)=6(元/件)一车间直接人工费用应计入产成品成本的份额=690×6=4 140(元)一车间期末在产品直接人工成本=4 680-4 140=540(元)(3)制造费用的分配(在产品完工率为50%)计算原理与直接人工费用的分配完全相同(略)2.第二车间成本计算。
《成本会计学》平行结转分步法案例

《成本会计学》平行结转分步法案例————————————————————————————————作者:————————————————————————————————日期:成本会计实训一(平行结转分步法)一、公司简介天一洗衣机有限公司是一家专业的洗衣机制造公司。
该公司设有三个基本生产车间和两个辅助生产车间,大量生产普通洗衣机和全自动洗衣机两种产品。
三个基本生产车间的职能分别为:毛坯车间负责生产机体的毛坯配件;彩涂车间负责对毛坯配件进行彩涂处理;装配车间负责将经彩涂处理后的各配件组装成完整的洗衣机。
公司生产的半成品均不对外销售。
两个辅助生产车间的职能分别为:供水车间负责为其他部门供水;供电车间负责为其他部门供电。
由于管理上要求提供直接按原始成本项目反映的产成品成本资料,该公司采用平行结转分步法按生产步骤计算产品成本。
该公司的所有存货均采用实际成本进行计价,发出存货的计价方法均采用全月一次加权平均法进行核算。
各步骤生产费用在完工产品与在产品之间的分配采用约当产量法。
各步骤所需的原材料都是一次性投入。
制造费用按定额工时在普通洗衣机和全自动洗衣机间进行分配。
辅助生产成本的分配方法采用直接分配法,辅助生产车间的制造费用通过制造费用科目核算。
固定资产按直线法折旧,本月新增固定资产不提折旧,本月内处置的固定资产照提折旧。
二、初始资料天一洗衣机有限公司201×年11月1日的有关资料如下:(一)各步骤产量资料表11.1 各步骤产品的产量资料产品产品数量毛坯车间彩涂车间装配车间全自动洗衣机月初在产品数量80 100 20 本月投产数量420 400 400 完工并转出产品数量400 400 360 月末在产品数量100 100 60 在产品完工程度50% 50% 40%普通洗衣机月初在产品数量50 150 50 本月投产数量300 250 300 完工并转出产品数量250 300 300 月末在产品数量100 100 50 在产品完工程度50% 60% 60%(二)各产品的定额工时资料表11.2 各产品的定额工时产品毛坯车间彩涂车间装配车间全自动洗衣机2000 1000 1500 普通洗衣机500 500 500 合计2500 1500 2000(三)各产品的期初在产品成本资料表11.3 各产品的期初在产品成本资料项目毛坯车间彩涂车间装配车间全自动普通全自动普通全自动普通直接材料8720 18550 17760 14100 2160 1250直接人工7930 5000 6790 1890 4560 1880制造费用11810 1500 1490 4680 468 270合计28460 25050 26040 20670 7188 3400(四)材料期初存量与金额资料表11.4 材料期初存量与金额材料数量单价金额钢板2000 15 30000油漆500 6 3000电机1500 40 60000劳保用品200 50 10000三、201×年11月业务资料(一)本月从北京物储有限公司购入1000米钢板,单价30元/米,增值税率为17%,货款已经通过银行转账支票付讫,材料已验收入库。
平行结转分步法约当产量例题

平行结转分步法约当产量例题在工业经济中,有时会碰到要求计算约当产量的问题,这就要用到平行结转分步法进行计算。
本文就通过一个实例来说明如何使用平行结转分步法来求解约当产量问题。
某厂计划在明年1月1日至3月31日期间生产煤,产量为每日500吨。
每吨煤成本为200元,其中材料费120元,制造费用80元。
厂方预算原材料在明年1月1日前已经采购完毕,预付费用共计1.5万元。
要求:用平行结转分步法求厂方的约当产量。
解答如下:(1)在明年1月1日前采购完毕的材料费1.5万元,即为厂方准备用于整个生产期(1月1日至3月31日)的材料费,因此可视为首段支出,用平行结转法计算首段生产量时,材料费账项应该结转到下一段。
(2)煤的制造费用按每天的产量每吨80元计算。
(3)要求求厂方的约当产量,可根据平行结转分步法依次进行以下计算:(a)计算1月1日至1月31日的约当产量:厂方在明年1月1日前采购1.5万元的材料,根据材料费120元/吨计算,在该段生产期间可以产出125吨煤,即1月1日至1月31日的约当产量为125吨。
(b)计算2月1日至2月28日的约当产量:前一段1月1日至1月31日的约当产量为125吨,这125吨煤的材料费共15000元,也就是说,该段生产还剩下1.5万元未使用,即每吨煤可以多节约120元,因此,该段生产期内可生产167吨煤,即2月1日至2月28日的约当产量为167吨。
(c)计算3月1日至3月31日的约当产量:前一段2月1日至2月28日的约当产量为167吨,此时材料费还剩余20000元,按120元/吨计算可以多生产167吨煤,因此,在3月1日至3月31日的约当产量为334吨。
(4)总结:根据上面的计算,厂方在明年1月1日至3月31日期间的约当产量共计626吨,即每天平均产量为500吨,总成本为12.52万元。
结论:用平行结转分步法计算,厂方在明年1月1日至3月31日期间的约当产量共计626吨,总成本为12.52万元。
平行结转分步法

平行结转分步法:
某企业大量大批生产甲产品,分三个步骤分别由三个基本生产车间进行生产。
一车间生产A半成品,二车间将A半成品加工成B半成品,三车间将B半成品加工成甲产品。
每件甲产品耗用各步骤狭义半成品均为1件。
原材料在生产开始时一次投入,月末各步骤狭义在产品完工程度均为60%。
该企业某年10月份有关产量和成本资料如下:
直接材料应计入产成品成本的份额=
5200426
4117.47 426403438
⨯
=
+++
直接人工应计入产成品成本的份额=
1228426
1002.16 42634384060%
⨯
=
+++⨯
制造费用应计入产成品成本的份额=
1843426
1504.06 42634384060%
⨯
=
+++⨯
直接人工应计入产成品成本的份额=
6180426
5434.93 426383460%
⨯
=
++⨯
制造费用应计入产成品成本的份额=
5224426
4594.19 426383460%
⨯
=
++⨯
三车间成本明细账
直接人工应计入产成品成本的份额=
3380426
3208.29 4263860%
⨯
=
+⨯
制造费用应计入产成品成本的份额=
2852426
2707.11 4263860%
⨯
=
+⨯
产成品汇总计算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平行结转分步法案例
例1:某工厂设有三个基本生产车间,第一车间生产甲半成品,第二车间将甲半成品加工成乙半成品,第三车间将乙半成品加工成丙产成品。
(假定各车间半成品通过半成品仓库收发,且各仓库期初均无半成品)该企业采用平行结转分步法计算产品成本,原材料在生产开始时一次投入,各车间生产费用在完工产品与在产品之间的分配采用约当产量比例法。
现将第一、第二、第三车间连续加工的产量记录列示如下表所示。
产量记录
(1)第一车间直接材料、工费的约当产量为:
直接材料的约当总产量=240+60+140+60+1100=1600
工费的约当总产量=240*50%+60+140+60+1100=1480
(2)第二车间工费的约当产量为:
工费的约当总产量=60*30%+140+1100=1258
(3)第三车间工费的约当产量为:
工费的约当总产量=140*60%+1100=1184
在平行结转分步法下,半成品成本并不随着半成品实物的转移而
结转,而是在什么步骤发生,就留在该步骤的成本明细账内,直到最后加工成产成品,才将其成本从个步骤的成本明细账里转出来。
这样,各步骤产品成本明细账上反映的月末在产品成本就包括了正在本步骤加工的在产品在本步骤所发生的费用,以及已在本步骤加工完成、移转到以后步骤但尚未最后制成产成品的那些半成品在本步骤发生的费用。
例2:某工厂舍友两个生产车间,第一车间生产A半成品,第二车间将A半成品加工成A产成品。
原材料在生产开始时以此投入,各车间生产费用在完工产品与在产品之间的分配采用约当产量比例法。
该企业2009年5月份各车间有关产量资料如表1所示。
表1 产量记录
(1)根据本月个费用分配表、月初在产品成本资料和产量记录,登记第一车间产品成本计算单,并按约当产量比例划分转入产成
品成本份额和月末在产品成本。
如表2所示。
(2)根据本月个费用分配表、月初在产品成本资料和产量记录,登记第二车间产品成本计算单,并按约当产量比例划分产成品成
本和月末在产品成本。
如表3所示。
表2 产品成本计算单
2009年5月
第一车间产品名称:A产品单位:元
注:直接材料约当总产量=1500+200+400=2100
工费约当总产量=1500+200*60%+400=2020
表3 产品成本计算单
2009年5月
第二车间产品名称:A产品单位:元
注:工费约当总产量=1500+400*50%=1700
从以上计算可以看出,在平行结转分步法下,生产费用按约当产量比例划分完工产品与在产品成本时,最后步骤的在产品与逐步结转分步法一样,也是狭义在产品。
(3)编制产成品成本汇总表。
根据第一、第二车间产品成本计算单中的各该车间的产成品成本份额,平行汇总产成品成本,编制产成品成本汇总表。
如表4所示。
表4 产成品成本汇总表
2009年5月
平行结转分步法与逐步结转分步法的比较
1、半成品成本结转方式不同。
平行结转分步法下,一般不计算半成品成本,只计算各生产步骤生产费用中应计入产成品成本的份额,不能提供各步骤半成品成本资料,半成品实物转移到下一步骤加工,其成本仍然留在发生地的产品成本计算单内,因此不便于半成品成本资金的管理;逐步结转分步法下,每月都要计算半成品成本,各生产步骤半成品的成本随实物转移而逐步结转,因而能够提供各生产步骤的半成品成本资料,便于半成品资金的管理。
2、产成品成本计算方法不同。
平行结转分步法下,产成品成本是由原材料费用和各步骤应计入产成品的加工费用组成,因而没有成本还原问题;逐步结转分步法下,产成品成本是由最后加工步骤耗用上步骤半成品成本和最后步骤加工费用组成,因而需将半成品成本还原,才能取得按规定成本项目反映的产成品成本。
3、在产品的含义不同。
平行结转分步法下,在产品是指广义的,也就是指整个企业尚未完工的半成品和在产品,它不仅包括正在本步骤加工的在产品,还包括经过本步骤加工完毕,但还没有最后制成产成品的一切半成品,它的成本按发生地反映,也就是保留在成本发生地的产品成本计算单内;逐步结转分步法下,在产品是指狭义的,也就是仅指本步骤正在加工的在产品,它的成本是按所在地反映的,也就是各生产步骤产品成本计算单上按成本项目列示的在产品成本即为各该步骤加工中在产品的成本。
4、适用性不同。
平行结转分步法一般使用于半成品种类较多,逐步
结转半成品成本的工作量较大,管理上不要求提供各步骤半成品成本资料的生产企业;逐步结转分步法一般适用于半成品种类不多,逐步结转半成品成本的工作量不大,管理上要求提供各生产步骤半成品成本资料的生产企业。
分步成本法和分批成本法的比较
1、成本计算对象不同。
分步成本法是按产品的生产步骤(分步、不分批)归集生产费用,计算产品成本的一种方法,其成本计算对象是各个生产步骤的各种产品;分批成本法则是按产品的批别(分批、不分步)归集生产费用,计算产品成本的一种方法,其成本计算对象是产品的批别。
2、成本计算期不同。
分不成本法的产品成本计算工作是在每月末定期进行的,其成本计算期与生产周期不一致,而与会计报告期一致;分批成本法的产品成本计算工作则是不定期的,其成本计算期与生产周期一致,而与会计报告期不一致。
3、在产品计价不同。
在分步成本法下,其产品的生产过程较长,但可以间断,月终计算成本时,各步骤内都有在产品,因此需将成本费用在完工产品与月末在产品之间进行分配,也就是有在产品的计价问题。
在分批成本法下,其产品是按批分别投产并计算成本的,批内产品一般都能同时完工,产品完工前,产品计算单上归集的成本费用,就是完工产品与在产品之间的分配问题,也就是没有在产品的计价问题。
4、适用性不同:分步成本法适用于大量大批多步骤生产的企业;分批成本法则适用于单件小批生产的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