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要素

合集下载

第二章-会计要素和会计等式

第二章-会计要素和会计等式
账。 • 2、医院仓库有一批药品,原入账价值20万元,已经过了药品保质期,小
王心想,都已经入账了,就仍然作为医院的资产吧。 • 3、医院租入一台医疗设备,每年支付租金12万元,连续支付10年,租约
期满后,设备归医院所有。小王认为这台设备是租过来的,医院没有所有 权,不应作为资产。 • 4、医院高价引进了3名研究人员,据说他们正在研究某种独特的治疗方法 ,小王心想这些研究人员是医院的宝贵人才,毫无疑问应作为医院的资产 入账。 • 5、医院为提高医疗水平和知名度,决定为广州中医药大学的附属医院, 为此支付了500万元,取得了5年的附属医院资格。小王认为花了500万买 了个“某某某附属医院”牌子,这500万应算是一笔损失吧。
原材料 库存商品 固定资产
总计
金额 负债及所有者权益 金额
2000 400000 100000 200000 250000 500000 1452000
短期借款 应付票据 应付账款 实收资本
总计
872000 30000 50000
500000
1452000
2024/7/18
20
(1)资产和负债及所有者权益双方同时增加。
净收益(或净损失)是指收入与费用配比的结果。
收入-费用=利润
利润的来源: (1)收入减去费用后的净额(日常活动业绩) (2)直接计入当期利润的利得或损失(非日常
活动业绩) 如房产的溢价、投资的溢价等。
2024/7/18
15
讨论题
• 小王学习会计基础之后来到一家医院实习,以下是他对资产业务的处理: • 1、医院购进医疗器械100万元,小王把这批医疗器械作为医院的资产入
2024/7/18
10
收入的特点:
(1)是从企业的日常活动产生的,而不 是从偶发的交易或事项中产生的。

会计的6大基本要素是什么

会计的6大基本要素是什么

会计的6大基本要素是什么会计的六大基本要素是: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和利润。

1.资产:资产是指企业拥有的具有经济价值的物质或无形的资源。

它可以是现金、股票、债券、房地产、机器设备等。

资产可以分为流动资产和非流动资产。

流动资产是指在一年内可转化为现金或消耗完毕的资产,如现金、存货、应收账款等。

非流动资产是指在未来较长的时间内使用或持有的资产,如房地产、机器设备、专利权等。

2.负债:负债是企业对外承担的债务或欠款。

它是企业借入或拖欠,并将来需要偿还的金额。

负债可以分为流动负债和非流动负债。

流动负债是指在一年内需要偿还的债务,如应付账款、短期借款等。

非流动负债是指在未来较长的时间内需要偿还的债务,如长期借款、应付债券等。

3.所有者权益:所有者权益是企业所有者对企业资产净值的权利。

它是指企业资产减去负债后剩余的部分。

所有者权益可以分为股东权益和留存收益。

股东权益是指股东对企业的投资而获得的权益,如股本、资本公积等。

留存收益是指企业内部留下来的盈余,如未分配利润、留存收益公积等。

4.收入:收入是指企业在正常经营过程中所产生的资源或债权的增加。

它可以是销售产品、提供服务、投资收益等。

收入可以分为营业收入和非营业收入。

营业收入是指企业主要业务活动所产生的收入,如销售商品、提供服务等。

非营业收入是指与企业主要业务活动无直接关系的收入,如投资收益、补贴收入等。

5.费用:费用是企业在正常经营过程中消耗或为了获取收入而发生的支出。

它包括企业的日常运营费用,如工资、租金、材料成本等。

费用可以分为营业费用和非营业费用。

营业费用是指与企业主要业务活动直接相关的费用,如销售费用、管理费用等。

非营业费用是指与企业主要业务活动无直接关系的费用,如财务费用、税金等。

6.利润:利润是企业在一定时期内经营活动所获得的盈余。

它是收入减去费用后的余额。

利润可以分为营业利润和净利润。

营业利润是指企业在主营业务中所获得的利润,净利润是指企业在所有收入和费用计算后的净收益。

会计要素课件ppt

会计要素课件ppt
确认条件
其他业务收入的确认条件与主营业务收入相似,需要满足相关准则规 定。
计量方式
其他业务收入的计量方式可以根据不同业务类型确定,如租金收入可 以根据租赁协议约定的金额和时间确定。
投资收益
定义 来源 确认条件 计量方式
投资收益是指企业通过对外投资所获得的净收益,即投资收益 减去投资损失后的净额。
投资收益主要来源于企业的长期投资和短期投资,如股票、债 券、基金等。
评估风险
会计要素提供的信息有助于利益相关者评估企业 的财务风险和经营风险,如资产质量、负债结构 、盈利能力等。
决策依据
会计要素提供的信息有助于利益相关者做出决策 ,如投资者可据此评估企业的盈利能力、偿债能 力和投资价值;债权人可据此评估企业的偿债能 力和信用风险。
规范市场行为
会计要素的规范和标准有助于规范市场行为,提 高市场交易的透明度和公平性,减少信息不对称 和市场操纵行为。
投资收益的确认需要满足相关会计准则规定的条件,如持有投 资到期、转让投资等。
投资收益的计量根据不同投资类型和投资目的而有所不同,如 长期股权投资收益的计算需要考虑股权比例和持股期限等因素

CHAPTER 06
费用要素
主营业务成本
定义
主营业务成本是指企业销售商品和提供劳务 所发生的直接成本,包括直接材料、直接人 工和其他直接费用。
CHAPTER 03
负债要素
流动负债
短期借款
指企业向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借入的期限在 一年以内的借款。
应交税费
指企业按照税法规定应当缴纳的各种税费。
应付账款
指企业因购买商品、接受服务等经营活动而 应付给供应商的款项。
应付职工薪酬
指企业应付给职工的工资、奖金、福利等款 项。

会计要素、会计核算基础与会计等式

会计要素、会计核算基础与会计等式
(一)会计核算基础 ➢由于会计分期的存在,必然会涉及发生的
交易或事项应确认为哪一个会计期间的问 题。 ➢会计的核算基础分为权责发生制和收付实 现制。
1、权责发生制
➢ 权责发生制是指对于会计主体在一定期间内发生 的交易或事项,凡是符合收入确认标准的本期收 入,不论现金或者银行存款等款项是否收到,均 作为本期的收入处理;凡是符合费用确认标准的 本期费用,不论现金或者银行存款等款项是否支 付,均作为本期的费用处理。
(二)重置成本
➢重置成本(又称现行成本)是指按照现在 形成某项会计要素可能付出的成本计价。
➢资产按照现在购买相同或者相似资产所需 支付的现金或者现金等价物的金额计量。 负债按照现在偿付该项债务所需支付的现 金或者现金等价物的金额计量。
➢现行成本可以反映现在形成某一会计要素 应付出的代价,但这种计价的可操作性比 较差。
2.费用
(1)费用的定义
➢ 费用是指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发生的、会导致所有者权 益减少的、与向所有者分配利润无关的经济利益流出。
(2)费用的特征
➢ 费用是为取得收入而付出的一种代价,因此费用的确 认应与收入配比确定。
➢ 费用表现为企业经济利益的流出,或者说是企业收入 的一种扣除。
(3)费用的分类
3.利润
(3)资产的特征 ➢ 资产必须是企业所拥有或所控制的 ➢ 资产是能为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资源 ➢ 资产是过去交易或事项形成的
2.权益
(1)权益的定义
➢广义的权益,是指对企业全部资产的所 有权,它包括债权人以贷款方式形成的 债权人权益和投资者提供的以投资方式 形成的所有者权益。
➢狭义的权益,是指“资产或资产股权超 过一切债务的净值”。特指所有权净值, 即净资产的所有权。
收入

会计6要素和会计科目

会计6要素和会计科目

会计六大要素: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利润资产资产就是企业所拥有或者控制的,能以货币计量的经济资源。

例如,现金、银行存款等活钱;还有原材料、产成品、半成品、固定资产等东西;而专利权、商标权等摸不着的也是资产,投资也属于资产。

资产需要能够控制,租用别人的东西,不能算做自己的资产,而租给别人的东西,虽不在自己手里,但仍算做自己的资产。

资产必须能够用货币进行计量而且必须是经济资源。

所谓经济资源就是能赚钱的东西。

象报废的机器就不应记作资产。

负债负债是企业承担的能以货币计量,需要以后用资产或劳务偿付的债务。

它又分流动负债和长期负债。

流动负债一般指时间较短的,一般在一年内或者比一年长但是在一个营业周期内偿还的债务,比这个长的就是长期负债。

如短期借款属于流动负债,期限为几年的银行贷款就是长期负债了。

只有目前和过去的业务才会形成当前的债务。

对于预期要发生的业务所产生的债务,不能作为会计上的债务。

负债是将来要支付的经济责任,即使现在没有货币也要作为负债。

比如,借款的利息一般半年支付一次,但每月都要记帐,把应付利息作为一项负债处理。

负债必须可以估价并且是在以后用现金或其它资产或劳务来偿付的确实的债务,需要有凭有据。

所有者权益所有者权益是企业投资人对企业净资产的所有权,是企业全部资产减去全部负债后的余额。

资金来源有两部分,一部分是股东投的钱,即所有者权益,另一部分是借来的钱,也就是债权人的钱。

由于借款是一定要还的,当企业经营不好或亏本时,减少的钱是所有者权益,也就是说,亏只能亏股东的。

当然,当企业盈利是,所有者权益也会增大,所以所有者权益并不一定等于股东初始的投资额,而是随企业经营好坏而增减。

所有者权益不同于负债,所有者权益表明企业归谁所有,不用偿还。

负债表明企业欠谁的钱,是要还的。

所有者权益不需要付利息但可参加分红,负债则需要付利息但不可参加分红。

在企业破产清算时,要先还负债,有剩余才会偿还给投资者。

收入收入是企业业务中产生的收益,是企业卖出产品,提供劳务所发生的和将发生的现金流入,或债务的清偿。

会 计 要 素

会 计 要 素
我国习惯把利润作为考核评价企业经营业绩的主要 指标。
企业一般计算的利润有营业利润、利润总额和净利 润。用公式表示为:
营业利润=主营业务利润+其他业务利润-管理费用 - 财务费用-营业费用
利润总额=营业利润+投资净收益+营业外收支净额 净利润=利润总额-所得税
基础会计
(5) 其他资产,是指除流动资产、长期投资、固 定资产、无形资产以外的其他资产,如长期待摊费
负债是指由于过去的交易、事项形成的现时义务,履 行该义务预期会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负债按其流 动性的不同分为流动负债和长期负债两部分。
(1) 流动负债,是指将在一年(含一年)或超过一 年的一个营业周期内偿还的债务,包括短期借款、应 付票据、应付账款、预收账款、应付工资、应付福利 费、应交税金、应付股利、其他暂收款及应付款、预
二、反映经营成果的会计要素
经营成果是企业在一定时期内从事生产经营活动所取得的最终成果, 是资金运动显著变动状态的主要体现。
所以反映经营成果的会计要素也称为动态要素,包括收入、费用和利 润三项。
收入是指企业在销售商品、提供劳务及让渡资产使 用权等日常活动中形成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入。
销售商品的收入主要指企业销售商品取得的收入; 提供劳务的收入主要有提供各种劳务所取得收入; 让渡资产使用权而发生的收入包括利息收入和使用 费收入等。
基础会计
会计要素
资产、负债及所有者权益构成资产负债表的基本 框架;收入、费用及利润构成利润表的基本框架, 因而这六项会计要素又称为会计报表要素。
下面分别介绍这六个会计要素。 一、反映财务状况的会计要素 二、反映经营成果的会计要素
会计要素
一、反映财务状况的会计要素
一、反映财务状况的会计要素

会计六要素定义及确认条件

会计六要素定义及确认条件

会计六要素定义及确认条件1. 会计六要素概述说到会计,大家可能会觉得有点儿枯燥无味,但其实它就像是一部精彩的电影,有很多角色在里面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这里的“六要素”就像是电影的主角,每个角色都有自己的特定任务和作用。

简单来说,这六个要素分别是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和利润。

它们共同构成了企业的财务状况,就像是家里的大杂烩,每一种食材都不可或缺。

1.1 资产的定义与确认条件先说说资产,资产就是企业拥有的、能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资源。

比如,你的电脑、库存的商品,还有那些流动的现金,都是资产。

确认资产的条件其实也不复杂,只要它是企业控制的、能带来未来的经济利益,而且是以往交易或事项的结果,这些条件都符合,那就可以认定它为资产。

就像你买了个新手机,肯定是想用来打电话、拍照、刷抖音的,这些都是未来的“经济利益”嘛。

1.2 负债的定义与确认条件接下来,负债就是企业需要偿还的债务,比如贷款、应付账款等等。

负债的确认条件也很简单,只要是企业因过去的交易或事项产生的现时义务,并且有可能会导致经济利益流出,那就能算作负债。

比如,你买了个新房子,但还没还清贷款,这笔贷款就是你目前的负债。

想想看,负债就像是你口袋里的一个“黑洞”,不管你多努力赚钱,总是得留出一部分给债主。

2. 所有者权益的定义与确认条件再聊聊所有者权益,简单来说,就是企业的净资产。

它是企业的资产减去负债后的部分,代表了所有者对企业的净投资。

确认所有者权益的条件很简单,只要所有者投资的资金加上企业的留存收益,这些都属于权益。

就像你在家里的“金库”里,放了自己的积蓄和收获,这些都是你的“权益”。

可别小看这部分,拥有权益就等于拥有了家里的“主权”。

2.1 收入的定义与确认条件再来看看收入,收入是企业通过销售商品或提供服务所获得的经济利益。

确认收入的条件也是有讲究的,要看是否已经完成了交易、收到了款项,或者是有合理的依据能让你认为未来会收到款项。

举个例子,你开了一家咖啡店,顾客买了咖啡,钱到账了,这时候你就能确认这笔收入了。

会计要素概念

会计要素概念

会计要素概念
会计要素是根据交易或者事项的经济特征所确定的财务会计对象的基本分类。

会计要素按照其性质分为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利润六个方面。

其中,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侧重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收入、费用和利润侧重反映企业的经营成果。

会计的基本六要素具体定义如下:
1、资产
资产是指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资源,该资源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

资产随处可见,比如房屋、机器设备、运输工具、仓库里的货物等。

2、负债
负债确认必须具备以下条件:负债是企业承担的现时义务;负债预期会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负债是由企业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的。

3、所有者权益
所有者权益就是投资者对企业净资产的所有权,又称为股东权益。

所有者权益是所有者对企业资产的剩余索取权。

4、收入
收入是指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形成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增加的、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入。

5、费用
费用是指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发生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减少的、与向所有者分配利润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出。

6、利润
利润是指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的经营成果,是一种收获。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财务报表要素的形成及基本内容
一、财务报表要素的形成
从财务报表要素发展的过程来看,并不是人类一开始就有财务报表要素的概念,他们只是把那些他们认为对自己财富重要的事项记录下来。

虽然财务报表要素发展到今天有了自己全新的体系和内容,但仍然是在反映所有者(在现代社会因为社会经济关系的日趋复杂,已经是利益相关人了)认为对他们财富或者其他利益(随着人类的发展,人们不仅仅重视物质财富的多少,还有了其他的需求)重要的事项。

但是利益相关人对财务会计(要以财务报告为形式,财务报表要素为基础)提出的主观性目标,无论是受托责任观还是决策有用观,对财务报表要素的影响是倾向性的,而不是决定性的。

比如无论是受托责任观还是决策有用观的提出,都不能在根本上解决财务报告信息的质量问题。

也不能决定财务报表要素的基本分类和内容,只是在反映信息的倾向性上有变化。

从而影响对财务报表要素含义的界定和产生新的财务报表要素以适应新的信息质量要求,比如“全面收益”这个要素的出现。

总之人们对财务报表要素的需求主要随人们对财富的认识而相应变化,环境给予了财务报表要素在高级框架范围内的最广泛和最丰富的可能内容,会计目标则修正这一可能,使财务报表要素成为一个可以实现和有用的、与其他方方面面都相互协调的那种分类组合结果。

但要反映到财务报告中,则除了受会计目标的制约外,还要受到会计确认和计量理论本身的制约。

我国会计学者提出了财务报告要素的概念,认为会计要素就是财务报告要素,“是会计工作的具体对象,是会计用以反映财务状况,确定经营成果的因素。

会计要素分为反映财务状况的要素和反映经营成果的要素”。

我国会计理论界还有一种提法叫做财务会计对象要素,认为“财务会计对象要素是作为财务会计对象的资金运动的必要构成内容,它是依据资金运动规律和财务会计目标要求,社对资金运动具体内容进行科学分类的结果”。

“实际上,财务会计的要素不过是会计对象的具体化”。

从以上对比可以看出,我国的会计理论所提出的会计要素,也就是财务报表要素,给出了财务报表要素的所有可能的范围,无论是“过程论”、“资金运动论”、还是“经济活动论”,其实财务报表要素并没有这么广的范围,所有时期的财务报表要素都是有约束性条件的,这些约束性条件就是货币计量和一定时期的财务报告目标。

中西方在财务报表要素理论方面的差异与各自理论的来源和基础不同有很大关系,西方的会计理论特别是近代会计理论
与实务的关系非常紧密,所以看起来多了实际而少了抽象。

我国的会计理论由于一直是国家主导,所以理论研究缺乏深厚的实践土壤,抽象的东西多,所以会有会计对象这样的概念。

总而言之,西方会计理论对财务报表要素的认识还是“统计”式的,是通过财务报表来认识财务报表要素的,虽然语言表述各有差异,但总体上认为财务报表要素是财务报表的组成部分,是财务报表为了提供交易和事项对企业的影响而形成的按经济特性进行的分类。

我国的会计理论中对财务报表要素的认识是通过财务会计对象来进行的。

而财务会计对象是一个抽象的概念,如何使这个抽象的概念和具体的在财务会计报表中以货币计量的各个要素之间建立起一个合乎逻辑的联系,我国会计理论认为财务报表要素是会计对象的具体化。

无论大家对会计对象有哪些不同的认识,比如“过程论”、“资金运动论”、“经济活动论”等,但在财务报表要素的界定上基本上认识是统一的,那就是财务报表要素是会计对象的具体化。

(其实无论大家对会计对象在概念上有多少不同的看法,但因为它是一个客观存在,而且是一个连接抽象与具体的中介,所以并不会对整个财务报表要素理论产生太大的本质的影响)。

笔者认为财务报表要素是依据会计目标的要求对影响企业价值的交易和事项所做的分类。

二、财务报表要素的涵义
财务报表要素。

被我们称之为会计要素或会计对象要素的东西,为什么在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和国际会计准则中都被称为“财务报表的要素”?这些概念之间是否存在差别?实际上,财务报表要全面反映某一特定主体资金运动的过程和结果,总括揭示特定主体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因此,财务报表应当涵盖全部的会计对象要素及其具体构成,而所有会计对象要素也都必须具体化后进入财务报表系统。

仅此而言,财务报表要素与会计对象要素似乎并无差别。

但是,财务报表是会计人员按照财务会计的假设、原则、程序和方法对原始数据经过一系列加工整理后定期编制的,是向企业内外各类信息用户传输企业财务信息的基本形式,所以,尽管财务报表的基本框架分别构成于会计对象要素之上,但在会计对象具体化进入财务报表并组成财务报表基本框架的过程中,除考虑会计对象自身的性质外,还必须服从财务报表目标的要求以及会计假设和原则的特殊要求,保证提供对各类用户有用的信息。

如此说来,财务报表要素的确立依据和分类标志就比会计对象要素要多。

会计对象要素只是根据会计对象(资金运动)自身的性质分类,财务报表要素的建立则有三项标志,即会计对象性质、财务会计目标要求和财务会计假设原则要求。

分类标志不同,则分类结果就有差别。

以动态要素为例,一般而言,资金运动过程中必然发生所得与所费,依据资金运动的性质,所得与所费构成两项会计对象要素。

但无论是所得还是所费,都由持续再生的正常交易和偶发的、非再生性的事项两类原因引起,前者如所得中的营业收入、所费中的营业成本和费用,后者如所得中的有价证券与固定资产处理收益、所费中的捐赠与不可抗力损失等。

两类起因与性质不同的所得与所费,对信息使用者进行经济决策、经济控制和经济评价的意义是大不相同的,因此,从确保信息有用性考虑,财务报表中应将所得和所费分别一分为二,即把所得分解为收入(具有再生性)和利得(不具有再生性),把所费分解为费用和损失。

这样,财务报表中就有四个要素反映资金运动过程中的所得与所费。

董小渤
注会07401
学号074012021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