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篇 第一章 呼吸系统疾病总论zhang bei

合集下载

呼吸系统疾病总论

呼吸系统疾病总论

治疗

对症与一般治疗

抗菌与抗病毒治疗

痰病原学与细胞学检查 白细胞>25个每低倍镜视野


上皮细胞<10个
双套管防污刷取样


环甲膜穿刺
气管导管抽吸
辅助检查(三)
胸腔积液检查 胸膜活检 胸部X线 CT MRI 支气管动脉造影 放射性核素

辅助检查(四)
纤支镜 胸腔镜 超声 呼吸功能测定 血气分析 肺活检

胸腔镜:结核
乳腺癌胸膜转移
阻塞性和限制性通气功能障碍
VC RV TLC RV/TLC FEV1/FVC MMFR 阻塞性 正常和减低 增加 正常和增加 明显增加 减低 减低 限制性 减低 减低 减低 正常或略增 正常或增加 正常或减低
防治展望

预防与宣教 早期诊断:影像学、标志物、功能诊断、 分子生物学 规范治疗
结构与疾病

病因特点:环境因素与吸烟 肺循环系统疾病: 肺水肿、肺栓塞、肺动脉高压
病原体

肺疾病
全身性疾病
呼吸系统疾病的诊断

病史——重要线索

症状与体征——主要定位依据
辅助检查——确诊的客观条件

病史

传染病、毒物、粉尘等接触史 吸烟史 生活史 用药史
症状

发热与中毒症状

一般自然痊愈
病毒性咽炎与喉炎

病毒感染为主 咽喉症状与体征突出 发热与中毒症状
疱疹性咽峡炎

病毒感染 儿童多见 咽部症状突出

口咽部见疱疹与溃疡
咽结膜热

病毒感染 咽部与结膜表现 夏季多发,儿童多见

呼吸系统疾病—呼吸系统疾病总论

呼吸系统疾病—呼吸系统疾病总论

呼吸系统疾病的临床表现
四、胸痛 1.胸膜肺性胸痛 胸膜受刺激引起,局限 性锐痛,吸气时加重,腋前部最明显; 2.其他原因 肺梗塞、气胸、神经肌肉疾 病如带状疱疹、肋间神经炎等,纵隔内脏 疾病如冠心病、食管炎等
呼吸系统疾病的临床表现
五、呼吸困难
供氧不足时产生呼吸困难 常见原因:肺脏原因(慢支,肺气肿,支气 管哮喘,肺不张,过敏性肺炎,间质性肺疾 病);左心衰;呼吸肌功能受损或神经肌肉接 头的各种疾病(重症肌无力等)
呼吸系统疾病的常见病因
呼吸系统疾病的病因与相关因素: 1.病原微生物的感染是主要病因 2.非感染因素 (1)过敏因素 (2)自身免疫性因素 (3)理化因素
呼吸系统疾病的主要临床表现
一、咳嗽 最常见的症状,气管支气管受刺激的反射活动。 1.气管支气管黏膜分泌物或异物的刺激; 2.气管支气管受外压或牵拉; 3.烟雾,冷、热空气的刺激; 4.肺部充血; 5.胸膜受刺激; 6.过敏反应
气道舒张剂: β2肾上腺受体激动剂 茶碱类 M受体阻断剂
呼吸系统疾病的防治进展-研究与展望
环境保护,戒烟,个人卫生习惯 定期体检 发现疾病及早治疗 取得的进展:诊治水平的提高;疾病防治网覆
盖率的扩大;呼吸重症监护;院内感染的重视; 呼吸细胞病理学、临床微生物学、免疫学、分子 生物学的进展 展望未来
呼吸系统疾病的防治进展-治疗方法
(二)抗菌药物的应用原则 明确病原菌 经验治疗前的病原菌判断 经验性治疗抗菌药物的选择 给药途径和疗程的选择 用药的特殊问题:老年人剂量偏小;妊娠期剂 量略大;肝肾功能减退时注意某些药物的不良 反应;免疫功能减退的病人尽早使用广谱、高 效、杀菌、低毒的抗菌药物
呼吸系统疾病的主要临床表现
二、咳痰 1.正常人每日痰量少于10ml; 2.痰量、性质、颜色 肺炎链球菌性肺炎——铁锈痰 克雷伯杆菌肺炎——痰液极黏稠 急性肺水肿——粉红色泡沫痰

内科学:第二篇 第一章 呼吸系统总论及肺部感染性疾病

内科学:第二篇 第一章 呼吸系统总论及肺部感染性疾病

咯血
痰中经常带血是肺结核、支扩、肺癌的常见症状
呼吸困难 •反复发作性呼吸困难-----支气管哮喘 •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急性左心衰 •慢性进行性气促-----慢阻肺 •急性气促伴胸痛-----气胸、胸腔积液、肺炎 •吸气性喘鸣音-----喉头水肿、肿瘤、异物引起上气道阻塞
胸痛 •胸膜炎、肺部炎症、肿瘤和肺梗死是呼吸系统疾病引起胸 痛最常见的病因 •应注意与非呼吸道疾病引起的胸痛鉴别,如心绞痛、食道、 腹腔疾患 • 注意与肋软骨炎、肋神经炎区别
临床治疗发生困难
四、呼吸系统疾病的诊断
1.病史 2.症状
咳嗽 • 发作性干咳----咳嗽变异型哮喘 • 长年咳嗽,冬季加重----慢支 • 急性发作刺激性咳嗽伴发热---急性喉、气管、支气管炎 • 高亢的咳嗽伴呼吸困难----肺癌累及气道
咳痰 • 铁锈色痰-----肺炎链球菌感染 • 大量黄脓痰-----肺脓肿或支扩 • 红棕色胶冻样痰-----肺炎克雷伯菌感染 • 粉红色泡沫痰-----肺水肿 • 咖啡样痰-----肺阿米巴病 • 痰量减少,体温升高-----支气管引流不畅 • 脓痰有恶臭-----厌氧菌感染
试述呼吸系统疾病的常见症状、体 征及常用的实验室检查方法.
第二篇 呼吸系统疾病
第六章 肺部感染性疾病
讲授目的和要求
1.掌握社区获得性肺炎与医院获得性肺炎的定义; 诊断标准;常见致病菌。
2. 掌握重症肺炎诊断标准及治疗原则。 3.掌握常见细菌性肺炎的病原菌;临床表现与治
疗原则;典型的影像学表现。
第一节 肺炎概述
3. 体征
• 肺部体征与病情严重程度不平行,没有阳性体征不表示肺部 没有病变,而出现阳性体征说明肺部存在病变 • 气管、支气管炎病变以干、湿啰音为主 • 大片炎变呈实变体征 • 胸腔积液、气胸、或肺不张可出现相应体征

呼吸系统疾病-第一章总论

呼吸系统疾病-第一章总论
第二篇 呼吸系统疾病
第一章 总论
一、 呼吸系统的解剖与疾病的关系
• 与外环境直接相通
——吸入性疾病
• 与全身各器官的血液及淋巴循环相通
——肺脓肿、肺梗死、转移癌
• 低压、低阻、高容
——肺间质水肿、胸腔漏出液
• 其他疾病累积
• ——自身免疫和代谢的全身疾病
二、呼吸系统疾病的主要病因
(一)社会人口老龄化 (二)大气污染和吸烟的危害 (三)肺部感染病原学的变异及耐药性增加 (四)吸入性变应原增加
5)胸痛 胸膜肺性胸痛 • 胸痛伴高热—肺炎 • 隐痛持续加剧、刀割痛—肺癌累及壁层胸膜、骨 • 注意与非呼吸系统疾病胸痛鉴别
三、呼吸系统疾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
(二)体格检查 • 协助了解病变的性质、范围 • 气管、支气管炎病变以干、湿啰音为主 • 大片炎变呈实变体征 • 肺炎出现吸气相小水泡音 • 胸腔积液、气胸、肺不张相应体征
5.纤维支气管镜
6.肺穿刺活检
7.肺功能测定
8.放射性核素
四、呼吸系统疾病的防治及展望
• 注意环境保护、控烟、注意不良卫生习惯、 管理传染源、预防控制医院内传播
• 疾病早期防治、早期诊断
三、呼吸系统疾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
(一)问诊 2.症状
4)呼吸困难
• 夜间阵发性腔积液、肺炎 • 吸气性喘鸣音—喉头水肿、肿瘤、异物 • 反复发作性呼吸困难—支气管哮喘
三、呼吸系统疾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
(一)问诊 2.症状
三、呼吸系统疾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
(一)问诊 2.症状
2) 咳痰 注意性质、量、气味 • 白色泡沫、粘液痰—慢支 • 大量黄脓痰—肺脓肿或支扩 • 粉红色泡沫痰—肺水肿 • 咖啡样痰—肺阿米巴病 • 脓痰有恶臭—厌氧菌感染

呼吸系统疾病讲稿1

呼吸系统疾病讲稿1

第二章第一节呼吸系统疾病总论(disease of respiratory system)1 呼吸系统基础知识1.1 呼吸系统的组成1.2 呼吸系统的解剖生理要点1.2.1 上呼吸道●鼻(nose ):呼吸道的起始部,也是嗅觉器官,由外鼻、鼻腔和鼻旁窦三部分组成。

●咽(pharynx ):分为鼻咽、口咽和喉咽三部。

咽为消化系及呼吸系所共有的通道。

●喉(larynx ):上连舌骨,下接气管,既是呼吸道,又是发音器官。

1.2.2 下呼吸道●气管(trachea ) :位于食管前方,上端于第6颈椎平面接环状软骨,经颈部正中,下行入胸腔。

气管隆嵴( carina of trachea )是气管镜检查的定位标志。

●主支气管(principal bronchi ):左支细、长、水平。

右支粗、短,垂直。

●支气管树(trachea and bronchial tree)1.2.3 肺(1ung )●肺泡:由单层上皮细胞构成的半球状囊泡。

●肺的血液循环a 肺循环的动静脉(功能血管)b 体循环的支气管动静脉(营养血管)1.3 呼吸系统的主要机能1.3.1 肺通气功能a 肺通气:肺与外界环境之间的气体交换过程呼吸运动(原动力)→胸内压变化(间接动力)→肺内压与大气压差变化(直接动力)b 基本概念每分通气量( Mv ) :静息状态下,每分钟进或出肺的气体总量。

最大通气量(MMV):尽力作深快呼吸时,每分钟所能吸入或呼出的最大气量。

肺泡通气量(V A) =(潮气量- 无效腔气量)* 呼吸频率。

是指吸气时进入肺泡进行气体交换的气量。

1.3.2 肺换气功能a 肺换气:肺泡与毛细血管之间的气体交换过程。

b影响肺部气体交换的因素:气体的分压差、气体的分子量和溶解度、呼吸膜的面积呼吸膜的厚度、通气/血流比值1.3.3防御功能1.3.4 内分泌功能1.4 呼吸系统结构功能与疾病的关系a)与外界沟通,接触最频繁,易受各种有害因素侵袭。

《内科学》第9版-呼吸系统疾病 第一章 呼吸系统疾病总论

《内科学》第9版-呼吸系统疾病 第一章 呼吸系统疾病总论
恶性肿瘤
支气管肺癌 肺转移瘤
感染性肺疾病
肺炎 肺结核 支气管炎 气管炎
新发呼吸道传染病
睡眠呼吸障碍性疾病
*江慈既,溯扫
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
E--.....
呼吸衰竭
急性呼吸衰竭 慢性呼吸衰竭
【呼吸系统疾病的诊断】
详细的病史和体格检查是基础,影像学检查,如普通X线和电子计算机X线体层显像(CT)胸部 检查对肺部疾病的诊断具有特殊的重要意义。同时,还应结合常规化验及其他特殊检查结果,进行全 面综合分析,总结病例特点,去伪存真、由表及里地获得客观准确的结论。
第一章总 论各种病原体(病毒、肺炎支原体、结核杆菌、真菌等)的血清抗体。检测降钙素原(PCT匾提示细菌、真 菌或寄生虫感染。寸干扰素释放试验检测结核杆菌的感染。
(3)非感染的生物标志,包括免疫球蛋白、结缔组织疾病相关自身抗体,肿瘤标志物等。
2.抗原皮肤试验哮喘的变应原皮肤试验阳性有助于变应体质的确定和相应抗原的脱敏治疗。 结核菌素(PPD)试验阳性的皮肤反应仅说明已受感染,但并不能确定患病。
2.咳痰 痰的性状、量及气味对诊断有一定的帮助。痰由白色泡沫或黏液状转为脓性多为细菌 性感染,大量黄脓痰常见于肺脓肿或支气管扩张,铁锈样痰可能是肺炎链球菌感染,红棕色胶冻样痰可能是肺炎克雷伯杆菌感染。大肠埃希菌感染时,脓痰有恶臭,肺阿米巴病呈咖啡样痰,肺吸虫病为 果酱样痰。痰量的增减反映感染的加剧或炎症的缓解,若痰量突然减少且出现体温升高,可能与支气 管引流不畅有关。肺水肿时,则可能咳粉红色稀薄泡沫痰。
【呼吸系统疾病范畴】
按照呼吸系统解剖结构和病理生理特点,呼吸系统疾病主要分为以下三类(表2-1-1):①气流受 限性肺疾病;②限制性通气功能障碍性肺疾病;③肺血管疾病。感染、肿瘤作为两大原因影响呼吸系 统,导致各种病理变化;这些疾病进展可以导致呼吸衰竭。

呼吸系统疾病总论(人卫第九版)

呼吸系统疾病总论(人卫第九版)

呼吸疾病分类
类别 肺血管疾病
恶性肿瘤 呼吸衰竭
举例 肺栓塞 肺动脉高压 肺静脉闭塞症 支气管肺癌 肺转移瘤 急性呼吸衰竭 慢性呼吸衰竭
呼吸疾病分类
类别 感染性肺疾病
睡眠呼吸障碍疾病
举例 肺炎 肺结核 支气管炎 气管炎 新发呼吸道传染病 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
【呼吸系统疾病的诊断】
详细的病史和体格检査是基础,影像学检查,如 普通X线和电子计算机X线体层显像(CT)胸部检 查对肺部疾病的诊断具有特殊的重要意义。同时, 还应结合常规化验及其他特殊检查结果,进行全面 综合分析,总结病例特点,去伪存真、由表及里地获 得客观准确的结论。
2.咳痰
痰的性状、量及气味对诊断有一定的帮助。痰由白色泡沫或黏液 状转为脓性多为细菌性感染,大量黄脓痰常见于肺脓肿或支气管扩 张,铁锈样痰可能是肺炎链球菌感染,红棕色胶冻样痰可能是肺炎 克雷伯杆菌感染。
大肠埃希菌感染时,脓痰有恶臭,肺阿米巴病呈咖啡样痰,肺吸 虫病为果酱样痰。痰量的增减反映感染的加剧或炎症的缓解,若痰 量突然减少且出现体温升高,可能与支气管引流不畅有关。肺水肿 时,则可能咳粉红色稀薄泡沫痰。
呼吸系统的防御功能包括物理防御功能(鼻部加温过滤、喷嚏、咳 嗽、支气管收缩、黏液纤毛运输系统)、化学防御功能(溶菌酶、乳 铁蛋白、蛋白酶抑制剂、抗氧化的谷胱甘肽、超氧化物歧化酶等)、 细胞吞噬(肺泡巨噬细胞、多形核粒细胞)及免疫防御功能(B细胞 分泌IgAIgM等,T细胞免疫反应等)等。
当各种原因引起防御功能下降或外界的刺激过强,均可引起呼吸系 统的损伤或病变。此外,肺对某些生理活性物质、脂质及蛋白质、活 性氧等物质有代谢功能。肺还有神经内分泌功能,起源于肺组织内某种 具有特殊功能细胞的恶性或良性肿瘤常表现为“异位”神经-内分泌 功能,引起肥大性骨关节病、皮质醇增多症等。

1呼吸系统疾病总论PPT课件

1呼吸系统疾病总论PPT课件
(2)咳痰 性状(白色泡沫 粘性 黄脓 铁锈样 红棕色胶冻样 粉红色稀薄泡沫痰) 量 气味(恶臭)
(3)咯血 痰中带血 咯鲜血
(4)呼吸困难 急性 慢性 反复发作性; 吸气性 呼气性 混合性
(5)胸痛 强度 (隐痛 刀割样 针刺样 牵拉样) 发生的速度 部位 伴随症状
10
3.体征
随病变的性质 范围而不同 气管病变以干湿性落音为主 肺部炎症性病变可有呼吸音性质、音调和强度的改变 大面积肺炎呈现肺实变体征 肺纤维化有Velcro啰音 胸膜炎可有胸膜摩擦感和摩擦音 气胸、胸腔积液和肺不张时有气管移位及患侧呼吸音消失 支气管癌可引起杵状指
间质性肺疾病 / 弥漫性肺实质性肺疾病 包括特发性肺纤维化、结节病、过敏性肺炎、尘肺等 肌萎缩侧索硬化症 吉兰-巴雷综合征(Guillain-Barre syndrome) 脊柱后、侧凸 强直性脊柱炎 慢性胸腔积液 / 胸膜肥厚
7
呼吸系统疾病范畴2
类别
举例
肺血管疾病
肺栓塞
肺动脉高压
肺静脉闭塞症
恶性肿瘤
痰涂片 定量培养 环甲膜穿刺气管吸引或经支气管镜防 污染双套管毛刷取样,合格痰的要求,病原生物与细胞学。 (4)胸液检查和胸膜活检
渗出性 漏出性; 结核性 恶性(溶菌酶 ADA CEA 染色体分析 脱落细胞 胸 膜病理活检)
12
(5)影像学检查 X线 CT(CTPA) MRI 肺血管造影
(6)支气管镜和胸腔镜 检查: 直接窥视 黏膜刷检和钳检 肺泡灌洗肺
You Know, The More Powerful You Will Be
谢谢你的到来
学习并没有结束,希望大家继续努力
Learning Is Not Over. I Hope You Will Continue To Work Hard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两组血管供应 肺循环(肺动静脉):气体交换,功能血管 体循环(支气管动静脉):供血,营养血管
全身的病变均可到达肺脏 菌栓、血栓、癌栓 全身疾病可以累及肺脏 结缔组织病、肾脏病、血液病
呼吸系统疾病的诊断
病史 症状 体征 实验室检查及其他检查
病 史
1、接触史 2、职业史及个人史 3、吸烟史 4、饮食史及服药史等
呼吸系统防御功能至关重要 (物理、化 学、细胞吞噬及免疫等) 与体循环相比,肺是一个低电压、低阻 及高容的器官易发生肺水肿 肺有两组血管供应(肺循环、支气管动 静脉) 肺与全身各器官的血液与淋巴循环相通 许多器官及系统疾病易累及肺
影响呼吸系统疾病的主要相关因素
一、大气污染及吸烟 二、吸入性变应原增加:尘螨、真 菌、花粉孢子、食物添加剂、汽车 尾气 三、肺部感染病原学的变异及耐药 的增加
呼吸道与外界相通
各种有害物质进入呼吸道和 肺
引起肺部各种疾病 粉尘
微生物
蛋白变应原
有害气体
肺循环的特点
低压(压力为体循环的1/10)
低阻(阻力为体循环的1/6)
高容量(全部右心的输出量)
肺毛细血管压力增加 — 肺水肿 肺泡毛细血管膜通透性增加 — 渗出 低蛋白血症 — 肺间质水肿、胸水
肺循环的特点
呼吸系统疾病总论
南京市江宁医院 张秀伟
呼吸系统的发病情况
我国死亡病因中呼吸疾病
城市占第四位,14.1%
农村占第一位,24.3%
呼吸系统疾病是我国常见病
呼吸系统疾病再城市的发病率占第四位 ,在 农村则占第一位,居我国总人口死亡率的第 一位。 肺癌、支气管哮喘发病率明显增高,慢阻肺 发病居高不下,肺结核发病又有增高趋势 爱滋病的主要死亡原因为肺部感染,尤卡氏 肺囊虫肺炎,SARS疫情的发生等表明呼吸系 统危害仍很大。
戒烟 — 任重而道远 疾病的早期诊断 发展监测技术
基因诊断和治疗
规范诊治指南
呼吸系统疾病防治展望
Thank you!
思考题
1、呼吸系统的组成 2、呼吸系统疾病常见临床症状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咯血
呼吸困难
急性,慢性,反复发作性 频度、深度、节律改变 吸气性,呼气性,混合性 轻度,中度,重度
胸痛
病变累及胸膜
疼痛性质
与其它非呼吸性胸痛鉴别
体 征
病变的性质、范围不同 伴有不同的体征如呼吸音性质、音调和 强度的变化,干湿性罗音的出现,实变 的体征等
实验室检查及其他检查
一、血液检查 二、抗原皮肤实验 三、痰液检查 四、胸腔积液检查 五、影像学检查 六、支气管镜、胸腔镜、胸膜活检 七、肺活检 八、放射性核素检查 九、肺功能检查 十、超声检查
纤维支气管镜
硬质气管镜
胸腔镜 纵隔镜
放射性核素
通气/血流分布
恶性病变
骨转移 结节病
肺活检
经皮肺活检
经纤支镜肺活检
经胸腔镜肺活检 开胸肺活检
超声检查
肺外周肿块
胸水
肺功能检查
肺活量
肺通气功能
肺换气功能 呼吸肌力量
血气分析
血氧情况
呼吸衰竭的判断
酸碱平衡判断
呼吸系统疾病的防治展望
呼吸系统疾病诊断
病史 — 有时是唯一的诊断线索
症状 — 在不同肺病有不同特点
体会其中的不同和差异
症 状
1、咳嗽 (发作特点、诱因、变化特点 等) 2、咳痰 (性状、量、颜色、气味) 3、咯血 4、呼吸困难 (程度、分类、变化等) 5、胸痛
咳嗽
刺激性干咳 慢性咳嗽 体位性咳嗽 咳嗽伴脓痰 咳嗽伴胸痛 咳嗽伴咯血
呼吸病的检查
血常规 血象 血培养 血清抗体
痰液检查
涂片革兰染色
找抗酸杆菌
细菌和真菌培养 脱落细胞检查
抗原皮试
过敏原皮试 结核菌素皮试 真菌皮试
青霉素皮试
结节病的皮试
胸水检查
常规,培养,抗体, 酶学
胸膜活检
病理:结核,肿瘤
医学影象学检查
胸部透视 普通胸片
胸部CT
DSA
胸部MRI
内窥镜检查
大气污染
吸烟 工业化 人口老龄化
免疫功能低下
呼吸系统结构和基本功能
呼吸系统结构和基本功能
呼吸系统结构和功能
上呼吸道(upper respiratory tract):鼻、 咽、喉 下呼吸道(lower respiratory tract):气 管、主支气管、各级支气管、肺泡
呼吸系统的结构功能与疾病的 关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