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标-绿色建筑施工图审查集成表(设计院专用)

合集下载

附录A绿色建筑一星级施工图审查集成表

附录A绿色建筑一星级施工图审查集成表

附录A 绿色建筑一星级施工图审查集成表
A.1 绿色建筑一星级施工图审查集成表——居住建筑(设计评价)
注:1、本审查标准依据是内蒙古自治区《绿色建筑评价标准》DBJ03-61-2014
2、依据DBJ03-61-2014第3.2.8条规定,3个等级的绿色建筑均应满足标准中所有控制项的要求,且每种指标的评分项得分不应小于40分。

3、依据DBJ03-61-2014第3.2.8条规定,一星级总分为50分。

4、依据DBJ03-61-2014第3.2.7条规定,绿色建筑评价总分按下式进行计算 Q=W1Q1+W2Q2+W3Q3+W4Q4+W5Q5+W6Q6+W7Q7+Q8
5、依据DBJ03-61-2014第3.2.2条规定,设计评价时,不对施工管理和运营管理2种指标进行评价。

6、自评达标项在“□”出填“√”,不达标项的“□”不填,不参评项在“□”处填“■”。

注:1、本审查标准依据是内蒙古自治区《绿色建筑评价标准》DBJ03-61-2014
2、依据DBJ03-61-2014第3.2.8条规定,3个等级的绿色建筑均应满足标准中所有控制项的要求,且每种指标的评分项得分不应小于40分。

3、依据DBJ03-61-2014第3.2.8条规定,一星级总分为50分。

4、依据DBJ03-61-2014第3.2.7条规定,绿色建筑评价总分按下式进行计算 Q=W1Q1+W2Q2+W3Q3+W4Q4+W5Q5+W6Q6+W7Q7+Q8
5、依据DBJ03-61-2014第3.2.2条规定,设计评价时,不对施工管理和运营管理2种指标进行评价。

6、自评达标项在“□”出填“√”,不达标项的“□”不填,不参评项在“□”处填“■”。

节能(绿色建筑)施工图审查资料

节能(绿色建筑)施工图审查资料

节能(绿色建筑)施工图审查资料一、设计说明1、节能设计说明;2、建筑、结构、给排水、电气、暖通、园林景观各专业绿色建筑设计说明。

二、设计图纸1、建筑设计图纸(总平面图及竖向布置图、绿化布置图、平立剖图、门窗表、门窗立面分格图、装修材料表、节点构造图、保温范围及通风采光性能示意图等);2、结构设计图纸(结构总平面图、基础平面布置图及基础大样图、主要结构构件布置及大样图、结构平面布置图、节点图、混凝土结构或钢结构材料强度等级图、既有建筑改造设计图、预制构配件平面布置图及大样图等);3、给排水设计图纸(给水排水总平面图、给排水系统图、节水器具平面图、非传统水源利用图、游泳池系统工艺流程图、循环冷却水系统图及大样图、设备及机房布置图、大样图等);4、电气设计图纸(主要设备材料表、电气总平面图、高低压配电系统图、配电箱系统图、照明平面图、电能监测与计量系统图、可再生能源系统图及平面图等);5、暖通设计图纸(主要设备材料表、各层通风平面图、各层空调风管平面图、各层空调水管平面图、冷热源机组机房平剖面图等)。

6、园林景观专业(绿化平面图、植物设计图、立体绿化分析图、透水铺装平面图、海绵城市平面图、遮阴平面图、节水灌溉平面图、节水灌溉系统图、景观照明平面图、景观照明系统图、土石方平衡图、场地剖面图等)。

7、智能化专项图纸(主要设备材料表、系统图、平面布置图等);8、新风专项图纸(主要设备材料表、系统图、平面布置图、新风机组安装大样图等);9、雨水专项设计图纸(主要设备材料表、工艺流程系统图、设备及机房布置图、大样图等);10、中水专项设计图纸(设置中水系统时提供)(主要设备材料表、工艺流程系统图、设备及机房布置图、大样图等);11、导光筒专项设计图纸(设置导光筒时提供)(主要设备材料表、平面布置图、预留孔洞及设备安装大样图等)。

三、技术支撑文件1、节能计算模型(电子版)及计算书2、节能(绿色建筑)分析报告与计算书2、节能(绿色建筑)分析报告与计算书(1)《室外风环境分析报告》(2)《室内天然采光分析报告》(3)《室内天然采光优化设计分析报告》(4)《建筑日照分析报告》(5)《迎风面积比计算书》(6)《主要功能房间外门窗或玻璃幕墙的可开启面积比例计算书》(7)《西向立面外遮阳系数分析报告》(8)《可调节遮阳面积比例计算表》(9)《绿色建材应用比例核算报告》(10)《建筑内隔墙应用比例计算书》(11)《预制装配式楼板应用面积比例计算书》(12)《中庭自然通风分析报告》(13)《场地热环境计算报告》(14)《装饰性构件分析计算书》(15)《室内背景噪声分析报告》(16)《建筑构件隔声性能计算报告》(17)《步行和自行车交通系统照度计算书》(18)《BIM专项应用技术报告》(19)《建筑围护结构节能率分析报告》(20)《绿色建材应用比例核算技术报告》(21)《污染物浓度预评估分析报告》(22)《构件隔声性能的实验室检验报告(含建筑构件隔声性能计算报告)》(23)《健身场地比例计算书》(24)《栏杆荷载分析报告》(25)《室内采光数值分析报告》(26)《地下空间采光比例计算报告》(27)《自然通风开口面积占房间地板轴线面积比例统计表》(28)《可调节遮阳设施比例计算书》(29)《停车效率指标计算书》(30)《地下空间采光比例计算报告》(31)《机械式停车设施计算书》(32)《工业化内装部品用量比例计算书》(33)《利废建材用量比例计算书》(34)《绿地率计算书》(35)《场地雨水综合利用方案》(36)《乔木遮荫比例计算书》(37)《路面太阳反射系数分析报告》(38)《屋面太阳反射系数分析报告》(39)《墙面绿化比例计算书》(40)《通风架空率比例计算书》(41)《绿容率计算书》(42)《建设工程质量保险产品投保计划》(43)《结构计算书》(44)《管线分离分析报告》(45)《免粉刷混凝土墙体占比计算书》(46)《水资源规划方案》(47)《非传统水源利用计算书》(48)《年径流总量控制率计算书》(49)《非传统水源冲厕比例计算书》(50)《照明功率密度值计算书》(51)《智能化服务系统分析报告》(52)《PM2.5和PM10的年平均浓度预评估报告》(53)《气流组织分析报告》(54)《热舒适比例计算书》(55)《可再生能源利用分析计算报告》(56)《可再生能源区域集中供暖供冷计算分析报告》(57)《燃气冷热电联供计算分析报告》四、基本情况表五、达标判断表六、自审意见书七、其它支撑文件1、《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或《环境影响评价报告表》;2、《岩土工程勘察报告》或《场地选址报告书》;3、相关批文、论证与评价意见。

绿色建筑审查标准表格.doc

绿色建筑审查标准表格.doc

A-0.10 建筑初设 / 施工图绿色设计审查表(公共建筑- 建筑专业)建设单位: xxxxxxxxxxxxxxxxxxxxx设计单位: xxxxxxxxxxxxxxxxxxxxx[ 初步设计□施工图设计√□]设计人员(签字): xxx 设计时间: 2016.03审查单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初步设计审查□施工图设计审查□ ] 审查人员(签字): _______________ 审查时间: __________________项目基本信息:工程名称xxxxxx 建设地址xxxx子项名称xxx 建筑类型公建(功能)用地面积(㎡)xxx 总建筑面积(㎡) xx建筑高度xxx 建筑密度3xx容积率xx 绿地率xx注:初步设计审查阶段须审核以下带星号(※)内容,施工图设计审查阶段须审核以下所有内容。

编号绿色建筑设计要求实施情况简述和证明材料自评结果审查结果场地设计符合各类保护区、文物古迹保护的控制要求。

场地无洪涝灾害、泥石流及满足√合格□1※含氡土壤的威胁。

场地安全不满足□不合格□范围内无电磁辐射危害和火、爆、有毒物质等危险源。

场地内无超标污染物排放。

场地利用和保护资源。

大于满足√合格□2※10 万平方米的的场地应进不满足□不合格□行雨水专项规划设计。

节能设计符合相关规定要满足√合格□3※求。

遮阳措施面积比例符合不满足□不合格□要求。

4※外窗、幕墙气密性和可开启满足√合格□面积的要求。

不满足□不合格□5※建筑无光污染,且不影响周满足√合格□围建筑的日照要求。

不满足□不合格□6※室内卫生间应有良好的通满足√合格□风措施。

不满足□不合格□办公、商场等建筑室内非固满足√合格□7※定使用功能的房间如大办不满足□不合格□公室、商场商铺等是否采用编号绿色建筑设计要求实施情况简述和证明材料自评结果审查结果了灵活隔断。

8※9※10※11※12※13※14※结论围护结构隔声减噪应符合满足√合格□GB50118等规范的要求。

绿色建筑施工图审查集成表

绿色建筑施工图审查集成表

绿色建筑施工图审查集成表———项目名称:规划设计项目填表说明1. 表中项目简介、设计满足项及设计措施由设计单位或绿建咨询单位填写,对设计满足选项,需介绍设计措施、有关数据计算结果,或指向相关证明文件,或附相关计算书等资料,证明文件等相关资料须同步报施工图审查机构备查;2. 表中评价得分为本项目采取相应绿建措施后该条款得分,实际满分为考虑不参评情况后该条款总分,理论满分为《评价标准》中规定的该条款总分;3. 表中控制项满足情况、评分项的评价得分和实际满分由设计单位填写,并在设计措施、计算文件一栏中陈述理由;4. 表中编号和审查结论相关内容由施工图审查机构填写;5. 表中各类别条文如设计阶段不参评或因项目自身特点不参评,需在自评理由中说明不参评原因;6、表中条文如对居住建筑和公共建筑要求分开表述的,自评结果和得分理由中只需按实际建筑类型对其进行描述。

注:本表一式四份,其中建筑节能管理机构、施工图审查机构、建设单位各一份,另一份施工图审查备案时报建设主管部门备案。

项目基本信息表A.1 节地与室外环境4.1.4A.2 节能与能源利用A.3 节水与水资源利用A.4 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A.5 室内环境质量控制项条文编号标准条文分值设定达标情况不参评分值建议最低分所属专业备注满足理由及计算结果简述分值最高分值8.1.1 主要功能房间的室内噪声级应满足现行国家标准《民用建筑隔声设计规范》GB 50118中的低限要求。

——达标——建筑暖通按要求设计。

8.1.2 主要功能房间的外墙、隔墙、楼板和门窗的隔声性能应满足现行国家标准《民用建筑隔声设计规范》GB 50118中的低限要求。

——达标——建筑按要求设计。

8.1.3 建筑照明数量和质量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照明设计标准》GB 50034的规定。

——达标——电气适用于住宅公共部分及土建装修一体化的房间按要求设计。

8.1.4 采用集中供暖空调系统的建筑,房间内的温度、湿度、新风量等设计参数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民用建筑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50736的规定。

绿色建筑施工图审查表(建筑专业)

绿色建筑施工图审查表(建筑专业)
1 建筑节能计算书□;
2 节能审查备案表□;
3 建筑立面图□。
是□
否□
合格□ 不合格□
2.2.14
建筑平面布局是否有利于避开噪声源,减少干扰,如变配电房、水泵房等易产生噪声的设备用房不应放在住宅的正下方。[评分项]
审查建筑平面图中的噪声源位置(如易产生噪音的设备机房),噪声源远离居住空间。
1 建筑平面图□。
1 建筑设计说明□;
2 材料做法表□;
3 建筑平面图□。
是□
否□
合格□ 不合格□
2.2.21
建筑设计说明和建筑节能计算书明确外窗玻璃的做法及遮阳系数,要求外窗加权平均综合遮阳系数Sw比《福建省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DBJ 13-62要求的数值均降低5%。[优选项]
审查建筑设计说明和建筑节能计算书中各朝向外窗加权平均综合遮阳系数Sw比《福建省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DBJ 13-62要求的数值均降低5%。
1建筑总平面图□。
2日照模拟报告□。
3建筑平面日照等时线模拟图□。
是□
否□
合格□ 不合格□
2.2.10
合理的布置建筑物的相对位置,引导风的流动,避免使建筑布置在风影区内和防止在建筑周围形成过大速度的风,场地内风环境有利于室外行走、活动舒适和建筑的自然通风。宜在典型气象条件下进行项目场地风环境的模拟预测。[评分项]
1 建筑和结构设计说明□;
2 外檐详图□;
3 建筑效果图□;
4 工程概预算清单□;
5 装饰性构件造价占工程总造价比例计算书□。
是□
否□
合格□ 不合格□
2.2.13
建筑东、西外窗(包括建筑幕墙)、天窗和透光屋顶采用固定外遮阳设施,东西向窗口的建筑外遮阳系数SD不大于0.8。[评分项]

项目绿色建筑设计施工图审查申报表

项目绿色建筑设计施工图审查申报表
□□
第3.1.5.3条
□□
第3.4.4.1条
□□
第3.154条
□□
第3.4.4.2条
□□
第3.1.5.5条
□□
第3.4.43条
□□
第3.1.7条
□□
第3.4.4.4条
□□
构业结专
第2.2.2.2条
□□
第3.4.4.5条
□□
第2.2.23条
□□
第3.4.5条
□□
第222.4条
□□
第322.2条
□□
第322.3条
□□
第3.2.2.4条
□□
电气专业
第25.2条
□□
给排水专业
第2.3.23条
□□
第2.551条
□□
第2.333条
□□
第2.5.5.2条
□□
第23.3.4条
□□
第2.5.5.3条
□□
第2.335条
□□
第3.5.2条
□□
第2.372条
□□
第3.5.4条
□□
第3.323条
□□
第3.5.6.1条
□□
第333.3条
□□
第2.43.2条
□□
第2.1.6条
□□
第2.4.33条
□□
第2.1.7条
□□
第2.43.4条
□□
第3.1.4.1条
□□
第2.43.5条
□□
第3.1.4.2条
□□
第2.4.4.2条
□□
第3.1.4.3条
□□
第2.4.4.3条
□□
第3.144条
□□

绿色建筑审查表

绿色建筑审查表

绿色建筑审查表文件编码(008-TTIG-UTITD-GKBTT-PUUTI-WYTUI-8256)建筑初设/施工图绿色设计审查表(公共建筑-建筑专业) 建设单位:xxxxxxxxxxxxxxxxxxxxx设计单位:xxxxxxxxxxxxxxxxxxxxx [初步设计□ 施工图设计□√] 设计人员(签字): xxx 设计时间:审查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初步设计审查□ 施工图设计审查□]审查人员(签字):_______________审查时间:__________________ 项目基本信息:注:初步设计审查阶段须审核以下带星号(※)内容,施工图设计审查阶段须审核以下所有内容。

建筑初设/施工图绿色设计审查表(公共建筑-结构专业)建设单位:xxxxxxxxxxxxxxxxxxxxx√]设计单位:xxxxxxxxxxxxxxxxxxxxx [初步设计□施工图设计□设计人员(签字): xx 设计时间:审查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初步设计审查□施工图设计审查□]审查人员(签字):_______________审查时间:__________________注:初步设计审查阶段须审核以下带星号(※)内容,施工图设计审查阶段须审核以下所有内容。

建筑初设/施工图绿色设计审查表(公共建筑-给水排水专业) 建设单位:xxxxxxxxxxxxxxxxxxxxx设计单位:xxxxxxxxxxxxxxxxxxxxx [初步设计□ 施工图设计□√] 设计人员(签字): xx 设计时间:审查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初步设计审查□ 施工图设计审查□]审查人员(签字):_______________审查时间:__________________注:初步设计审查阶段须审核以下带星号(※)内容,施工图设计审查阶段须审核以下所有内容。

(新版)绿色建筑一星级施工图审查集成表

(新版)绿色建筑一星级施工图审查集成表

附录A 绿色建筑一星级施工图审查集成表A.1 绿色建筑一星级施工图审查集成表——住宅建筑2. 本审查标准依据是北京市《绿色建筑评价标准》DB11/T825-2011和《北京市绿色建筑(一星级)施工图审查要点(试行)》。

3. 依据DB11/T825-2011第3.2.2条规定,绿色建筑应满足标准中所有控制项的要求(除不参评项中所列条款)。

4. 依据DB11/T825-2011第3.2.4条规定,当某条款不适于该建筑时,此条款可不参与评价,一般项中参评的总项数相应减少,等级划分时对项数的要求可按原比例调整确定,按计算结果舍尾取整,并按此规定,在表中填写“参评项数”和“参评项折算后需满足项数”。

5. 自评达标项在“□”处填“√”,不达标项的“□”不填,不参评项在“□”处填“■”。

6. 一般项中,项目应选择无灰色背景的条款达标,灰色背景为本审查要点未选择的条款,详见附录B。

当该项目很难满足无灰色背景的条款时,可选择灰色背景的条款,但需说明理由,并按照北京市《绿色建筑评价标准》的要求提供相关证明材料。

12. 本审查标准依据是北京市《绿色建筑评价标准》DB11/T825-2011和《北京市绿色建筑(一星级)施工图审查要点(试行)》。

3. 依据DB11/T825-2011第3.2.2条规定,绿色建筑应满足标准中所有控制项的要求(除不参评项中所列条款)。

4. 依据DB11/T825-2011第3.2.4条规定,当某条款不适于该建筑时,此条款可不参与评价,一般项中参评的总项数相应减少,等级划分时对项数的要求可按原比例调整确定,按计算结果舍尾取整,并按此规定,在表中填写“参评项数”和“参评项折算后需满足项数”。

5.因北京市目前仅要求新建建筑达到一星级,所有审查项目均为5.2.16项不参评,故本表调整为节能与能源利用一节中一般项总项数为9项,满足3项即可。

6. 自评达标项在“□”处填“√”,不达标项的“□”不填,不参评项在“□”处填“■”。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
4.2.3
合理开发利用地下空间。
居住建筑
地下建筑面积与地上建筑面积的比率达到5%
2
6
3
建筑
地下建筑面积与地上建筑面积的比率达到15%
4
地下建筑面积与地上建筑面积的比率达到25%
6
公共建筑
地下建筑面积与总用地面积之比达到0.5
3
6
地下建筑面积与总用地面积之比达到0.7,同时地下一层建筑面积与总用地面积的比率小于70%
1
4.2.7
采取措施降低热岛强度。
红线范围内户外活动场地有乔木、构筑物遮荫措施的面积达到10%
1
2
2
建筑
红线范围内户外活动场地有乔木、构筑物遮荫措施的面积达到20%
2
超过70%的道路路面、建筑屋面的太阳辐射反射系数不小于0.4
2
2
交通设施与公共服务
4.2.8
场地与公共交通设施具有便捷的联系。
场地出入口到达公共汽车站的步行距离不大于500m,或到达轨道交通站的步行距离不大于800m
下凹式绿地、雨水花园等有调蓄雨水功能的绿地和水体的面积之和占绿地面积的比例达到30%
3
9
6
建筑给排水
合理衔接和引导屋面雨水、道路雨水进入地面生态设施,并采取相应的径流污染控制措施
3
硬质铺装地面中透水铺装面积的比例达到50%
3
4.2.14
合理规划地表与屋面雨水径流,对场地雨水实施外排总量控制。
场地年径流总量控制率达到55%
6
室外环境
4.2.4
建筑及照明设计避免产生光污染。
玻璃幕墙可见光反射比不大于0.2
224建筑来自气室外夜景照明光污染的限制符合现行行业标准《城市夜景照明设计规范》JGJ/T 163的规定
2
2
4.2.5
场地内环境噪声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声环境质量标准》GB 3096的有关规定。
4
4

建筑
4.2.6
场地内风环境有利于室外行走、活动舒适和建筑的自然通风。
3
9
6
建筑
场地出入口步行距离800m范围内设有2条及以上线路的公共交通站点(含公共汽车站和轨道交通站)
3
有便捷的人行通道联系公共交通站点
3
4.2.9
场地内人行通道采用无障碍设计。
3
3
3
建筑
4.2.10
合理设置停车场所。
自行车停车设施位置合理、方便出入,且有遮阳防雨措施
3
6
3
建筑
合理设置机动车停车设施,并采取下列措施中至少2项,得3分:
15
15
建筑
3 层及以下,不高于35㎡;4-6 层,不高于23㎡;7-12 层,不高于22㎡;13-18 层,不高于20㎡;19 层及以上,不高于11㎡;
19
公共建筑
达到0.5
5
19
达到0.8
10
达到1.5
15
达到3.5
19
4.2.2
场地内合理设置绿化用地。
居住建筑
居住区绿地新区建设达到30%,旧区改建达到25%
2
2
2
建筑
住区人均公共绿地面积新区建设达到1.0㎡,旧区改建项目达到0.7㎡
3
7
住区人均公共绿地面积新区建设达到1.3㎡,旧区改建项目达到0.9㎡
5
住区人均公共绿地面积新区建设达到1.5㎡,旧区改建项目达到1.0㎡
7
公共建筑
绿地率达到30%
2
7
绿地率达到35%
5
绿地率达到40%
7
绿地向社会公众开放
2
在冬季典型风速和风向条件下,建筑物周围人行区风速小于5m/s,且室外风速放大系数小于2
2
6

建筑
在冬季典型风速和风向条件下,除迎风第一排建筑外,建筑迎风面与背风面表面风压差不大于5Pa
1
过渡季、夏季典型风速和风向条件下,场地内人活动区不出现涡旋或无风区
2
过渡季、夏季典型风速和风向条件下,50%以上可开启外窗室内外表面的风压差大于0.5P
3
6
3
给排水
场地年径流总量控制率达到70%
3
4.2.15
合理选择绿化方式,科学配置绿化植物。
种植适应当地气候和土壤条件的植物,采用乔、灌、草结合的复层绿化,种植区域覆土深度和排水能力满足植物生长需求
3
3
6
建筑
居住建筑
绿地配植乔木不少于3株/100㎡
3
3
公共建筑
采用垂直绿化、屋顶绿化等方式
3
节地与室外环境




建筑
评分项
指标
条文编号
标准条文
分值设定
自评得分
不参评分值
建议最低分
所属专业
备注
分值
最高分值
土地利用
4.2.1
居住建筑
3 层及以下,高于35㎡ 但不高于41㎡;
4-6 层,高于23㎡ 但不高于26㎡;
7-12 层,高于22㎡但不高于24㎡;
13-18 层,高于20㎡但不高于22㎡;
19 层及以上,高于11㎡但不高于13㎡
100
59
得分
A.2 节能与能源利用
控制项
项目选址应符合所在地城乡规划,且应符合各类保护区、文物古迹保护的建设控制要求。




建筑
4.1.2
场地应无洪涝、滑坡、泥石流等自然灾害的威胁,无危险化学品、易燃易爆危险源的威胁,无电磁辐射、含氡土壤等危害。




建筑
4.1.3
场地内不应有排放超标的污染源。




建筑
4.1.4
建筑规划布局应满足日照标准,且不得降低周边建筑的日照标准。
2)场地出入口到达小学的步行距离不大于500m;
3)场地出入口到达商业服务设施的步行距离不大于500m;
4)相关设施集中设置并向周边居民开放;
5)场地1000m范围内设有5种及以上的公共服务设施。
3or6
6
3
建筑
公共建筑
满足下列要求中2项,得3分;满足3项及以上,得6分:
1)2种及以上的公共建筑集中设置,或公共建筑兼容2种及以上的公共服务功能;
2)配套辅助设施设备共同使用、资源共享;
3)建筑向社会公众提供开放的公共空间;
4)室外活动场地错时向周边居民免费开放。
3or6
6
场地设计与场地生态
4.2.12
结合现状地形地貌进行场地设计与建筑布局,保护场地内原有的自然水域、湿地和植被,采取表层土利用等生态补偿措施。
3
3
3
建筑
4.2.13
充分利用场地空间合理设置绿色雨水基础设施,对大于10hm2的场地进行雨水专项规划设计。
附录A施工图审查集成表
下表为依据《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50378-2014的评分表,绿色建筑一星级施工图审查时设计单位应根据项目情况相应填写达标情况、自评得分、不参评分及评分计算表。
A.1 节地与室外环境
控制项
条文编号
标准条文
分值设定
达标情况
不参评分值
建议最低分
所属专业
备注
分值
最高分值
4.1.1
1)采用机械式停车库、地下停车库或停车楼等方式节约集约用地;
2)采用错时停车方式向社会开放,提高停车场(库)使用效率;
3)合理设计地面停车位,不挤占步行空间及活动场所。
3
4.2.11
提供便利的公共服务。
居住建筑
满足下列要求中3项,得3分;满足4项及以上,得6分:
1)场地出入口到达幼儿园的步行距离不大于300m;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