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山东省泰安市新泰八年级政治下册 第十二课 第2框 人与大自然的不和谐之音学案 鲁教版

合集下载

山东省泰安市泰山区泰前中学八年级政治下册12.2人与大自然的不和谐之音课件鲁人版六三制

山东省泰安市泰山区泰前中学八年级政治下册12.2人与大自然的不和谐之音课件鲁人版六三制
日 • 世界环境日:6月5日
第三十七页,共41页。
板书一:
自然物种(wùzhǒng)自然景观遭环境(huánjìng)状况 加速减少 到人为破坏 不容乐观
不和谐(héxié)的表现
第三十八页,共41页。
板书二:
(一)环境问题的含义
环境问题,是指人类不合理地开 发利用 自然资源 所造成的环境 污染
然,保护大自然。
第四页,共41页。
自学(zìxué)问题
• 人与大自然的不和谐(héxié)之音表现在哪些 方面?
第五页,共41页。
表现一:自然物种(wùzhǒng) 加速减少
第六页,共41页。
大 熊 猫
第七页,共41页。
华 南 虎
第八页,共41页。
第九页,共41页。
白 鳍 豚
第十页,共41页。
表现(biǎoxiàn)二:自然景观遭到 人为破坏
第二十页,共41页。
张家界
第二十一页,共41页。
近年来,随着张家界旅 游事业的迅速升温,一 大批供游人食宿、娱乐 、休闲、购物的楼堂馆 蜂拥而起,还修建了耗 资1.2亿的“世界第一户 外观光电梯”———张 家界百龙旅游电梯,号 称“天梯”。这些建筑使 当地人走上了富裕,但 是这些建筑与周围的青 山绿水极不协调,许多 人坚持(jiānchí)要求拆 除它们。
第十七页,共41页。
说一说:
我们能为物种(wùzhǒng)保护 做些什么?
第十八页,共41页。
说一说: 你对漫画含义(hányì)的理解?
人类 动物(dòngwù) 息息相关 保护动物(dòngwù) 就是 保护自己 你愿意伤害自己吗?
第十九页,共41页。
珍爱大自然,保护(bǎohù)大 自然的一切生命!

八年级政治下册 第六单元 与大自然和谐相处 第12课 感受大自然 第2框 人与大自然的不和谐之音教

八年级政治下册 第六单元 与大自然和谐相处 第12课 感受大自然 第2框 人与大自然的不和谐之音教

山东省郯城县八年级政治下册第六单元与大自然和谐相处第12课感受大自然第2框人与大自然的不和谐之音教案鲁教版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山东省郯城县八年级政治下册第六单元与大自然和谐相处第12课感受大自然第2框人与大自然的不和谐之音教案鲁教版)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山东省郯城县八年级政治下册第六单元与大自然和谐相处第12课感受大自然第2框人与大自然的不和谐之音教案鲁教版的全部内容。

人与大自然的不和谐之音时间第周第课时课题人与大自然的不和谐之音课型新授课树立正确的资源环境意识和对自然环境的忧患意识,树立人与教学目标自然和谐共处的人生价值观,有意识地控制人对自然的破坏行为教学重点人与自然不和谐之音的表现教学难点环境问题教学设计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导入:人类的生存和发展都离不开大自然,作为大自然之子,应当对大自然抱感激之心,善待大自然,但是在现实生活中,人类却肆意破坏大自然,致使人类赖以生存的大自然伤痕累累,从而使人类也遭到大自然的惩罚。

下面请同学们观看以下四组图片(大气污染、水污染、乱砍乱伐、滥捕滥杀),提出问题.学生活动:以小组为单位讨论看了以上图片,有什么感想?你还知道大自然面临的威胁有哪些?(一)自然物种在减少原因:①自然因素:不可抗拒的自然历史及自然灾害因素.②人为因素:主要是人类对野生动植物资源的掠夺式开发和利用。

危害:破坏大自然的生态平衡。

②危及人类自身。

设计意图:(二)自然景观遭到人为破坏现状:我国的自然景观遭人为破坏现象日益严重.原因:以牺牲生态、破坏资源为代价发展旅游经济,无异于饮鸩止渴。

八年级政治下册第六单元第十二课第2框人与大自然的不和谐之音同步习题鲁教版

八年级政治下册第六单元第十二课第2框人与大自然的不和谐之音同步习题鲁教版

人与大自然的不和谐之音
一、选择
1、在环境保护中,物种生存及物种灭绝问题已引起了广泛的重视。

以下说法中你认为错误的是
A 中国是一个生物物种特别丰富的国家
B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和巨大的人口压力,给生物物种造成了很大影响,致使中国成为生物物种受到严重威胁的国家。

C 在世界性濒危物种中,中国的濒危物种占了很大份量,形势向相当严峻。

D 中国人口素质较高,保护生物意识特强,所以在这方面根本没什么可担忧的。

2、当修建青藏公路时,对穿越可可西里、楚马尔河等自然保护区的路段,采取了绕道行动,设置野生动物活动通道等措施。

这样做
A 能降低修路成本
B 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C 能有效利用土地资源
D 说明人们对自然资源、生态环境的保护意识不强。

3、近年来,我国有关部门大力提倡使用布袋子、竹篮子代替上塑料带,其目的是
①降低人们的消费需求②节约木材,讲究卫生③减少环境污染④减少个人经济支出
A②③
B①②③
C②④
D①②④
二、问答题
根据新世纪我国社会发展的新要求和出现的新趋势、新问题,党中央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构想,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⑴当前,在我国,人与自然还存在哪些不和谐的表现?(3分)
⑵在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中,我们中学生可以做什么?(至少写两点)(6分)
答案
A卷一、DBA
二、1、自然物种在减少;自然景观遭到人为破坏;环境状况不容乐观。

2、认真学习和宣传有关环保方面的法律法规,提高环保意识;落实环保行动。

或其他言之有理的说法。

八年级政治下册《人与大自然的不和谐之音》教案 鲁教版

八年级政治下册《人与大自然的不和谐之音》教案 鲁教版

山东省滕州市大坞镇大坞中学八年级政治下册《人与大自然的不和谐之音》教案鲁教版一、教案背景1、面向学生:初二学生2、学科:山东人民教育出版社思想品德八年级下册3、课时:1课时4、课题:人与大自然的不和谐之音5、课前准备:教师准备:提前将学案发给学生,指导学生自学。

并对预习情况进行检查,了解学情;收索滥捕滥杀图片及资料、乱砍乱伐图片及资料、大气污染图片及资料、水污染现象及资料学生准备:依据学案导学中的预习新知的要求,运用各种研究方法(收看电视、百度搜索等),搜集与本节内容相关的时事或热点事例,进行整理、分析,形成简洁明了的文字并做相应评述二、学习目标【知识目标】:了解自然物种减少和自然景观遭破坏的现况、出现的原因以及危害,了解目前环境问题的严峻性,体会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重要性。

【能力目标】:从自身做起关爱大自然的一切生命,平等的对待一切生物,提高爱护自然,保护环境的能力。

【情感目标】:树立环境的忧患意识,以保护环境为荣,以破坏环境为耻,树立正确的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价值观。

三、教学重点、难点分析重点:自然物种在减少和自然景观遭人为破坏的原因。

难点:环境状况不容乐观。

四、教学内容分析本课为鲁教版八年级下册第12课感受大自然第二课时,人与大自然的不和谐之音。

内容主要是通过大量的图片来说明自然界面临的威胁,激发学生关爱大自然、保护大自然的情感。

教材从三个层次上介绍了这一内容,首先,让学生了解目前自然界物种减少的状况、减少的原因及危害;其次,让学生了解自然景观遭到人为破坏的情况,培养学生爱护自然景观的意识;最后,让学生了解目前环境形势的严峻性,使学生明白保护环境刻不容缓。

五、教学方法与策略通过图片、文字资料的形式创设情境,让学生深刻认识到人与自然的不和谐之音。

在研究性学习中培养学生的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案例的分析,知道环境问题的危害,并结合实际情况提出解决问题的建议六、教学过程环节一:情景导入自主感悟导入新课:我们通常说“自然界中的动植物是人类的朋友”,问题是人类的一些所作所为够朋友吗?下面我们一起来学习“人与大自然的不和谐之音”。

人与大自然的不和谐之音

人与大自然的不和谐之音
《情癫大圣》剧组在神农架“用水泥浇 筑成蘑菇形状,使原有地貌无法再复原”;
《无极》剧组在云南香格里拉碧沽天池 拍摄,对当地自然景观造成破坏,使美丽的天 池犹如遭遇了一场毁容之灾。
大自然面临的威胁之三
(1)环境问题的含义
环境问题,是指人类不合 理地开发利用 自然资源 所造 成的环境 污染与 破坏 。
自然 物种 在减 少
自然 景观 被破 坏
危害 环境问题
大自然面临的威胁之一
在恐龙时代,每一千年仅有一种生物灭 绝。1600年至1900年的300年间,约每4年间 有一种生物灭绝。可是,20世纪以来,每年 有一种生物灭绝;进入21世纪,预测将在每 13分钟内有一种生物灭绝,每年有4万种以上 的生物从地球上消失。
讨论
结合自己的生活环 境及生活经历,谈谈对环 境问题危害性的认识.
(2)环境问题的危害
①威胁生态平衡
②危害人类健康 ③直接制约着我国经济和社会的 可持续发展
❖面对环境问题的的种种危害,我们 应怎样来解决这个问题呢?
国家采取的措施 ①依法治理环境——制订了一系列保护环境的法律法规; ②坚持保护环境和资源的基本国策。 ③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使经济、社会发展与人口、资源、环 境协调发展。
思想品德(鲁教版) 八年级下册第12课第2课时
陕柴中学 贠红革
观 看 动 画
我是一只小小鸟.swf
思考:
导致小鸟悲惨命运的 元凶是谁?
乱砍滥伐—森林资源
人 类 活 动
乱捕滥猎锐沙漠减化、严土重地、
动植物数量 减少、物种 灭绝速度加 快等
废水污水—水污染
环 境 破 坏 和 污 染
废气尾气—大气污染
学生:(个人方面) ① 树立环保意识,增强环保观念。 ② 增强法制观念, 学法、守法、用法、依法保护环境。 ③ 落实环保行动, 从自身做起,从小事做起,从现在开始为 保护环境做贡献。

八年级政治下册 第十二课 第2框《人与大自然的不和谐之音》课件 鲁教版

八年级政治下册 第十二课 第2框《人与大自然的不和谐之音》课件 鲁教版
(3)危害:是对祖先留下的文化遗产的一种破坏,是 对大自然馈赠给人类的青山秀水的一种破坏,必将危 及人类自身,造成人与大自然的不和谐。
小明所在的家乡有一处风景名胜,当地政府为了发展旅游 经济,在景区附近建了大批的宾馆、酒店和游乐设施,破坏了景 区的原貌。
你如何评价这一做法? 点拨:这一做法是不恰当的。对于一些自然景观、风景名胜我 们要坚持保护性开发的原则,而不能以牺牲生态、破坏资源为 代价发展旅游经济。否则,最终会影响到景区的可持续发展。
查一查
杀鸡取卵、饮鸠止渴、竭泽而渔的本意和寓意是什么?
杀鸡取卵
为了要得到鸡蛋,不惜把鸡杀了。比喻贪图眼前的 好处而不顾长远利益。
饮鸩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渴
鸩 (zhèn) :传说中的毒鸟,用它的羽毛浸的酒喝了 能毒死人。喝毒酒解渴。比喻用错误的办法来解决 眼前的困难而不顾严重后果。
竭泽而鱼

这思


将 不

能如
第2框 人与大自然的 不和谐之音
1.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尊重大自然的情感,树立正确的 资源和环境意识,在生活中与大自然和谐相处。 2.培养学生保护环境,爱护自然的能力。 3.了解目前大自然面临的威胁,懂得与大自然和谐相处的 重要性。
人类与大自然的不和谐之音: 自然物种 在减少;自然景观 遭到 人为破坏; 环境状况 容乐观。 一、自然物种在减少 1.原因 (1)不可抗拒的自然历史及_自__然__灾__害__因素。 (2)_人__为__因素,特别是人类对野生动植物资源的掠夺式开发和 利用。 2.危害 破坏大自然的_生__态__平__衡__,必然会危及_人__类__自__身__。 3.要求:珍爱大自然,保护大自然的一切生命。
当天空不再是蓝色 小鸟不会飞翔 当江河不再有清澈 鱼儿也离开家乡 当空气不再是清晰 花朵也失去芬芳 当乌云遮住了太阳 世界将黑暗无光 当冰山渐渐地融化 地球是一片汪洋 当大地干枯了村庄 眼睛也失去渴望 当城市川流不息的车 从此没有一点安详 当童话失去了森林 仙女也丢了魔棒

八年级政治下册第六单元第十二课第2框人与大自然的不和谐之音情境探究型教案鲁教版

八年级政治下册第六单元第十二课第2框人与大自然的不和谐之音情境探究型教案鲁教版

人与大自然的不和谐之音一、教材分析<一>本框的地位和作用《人与大自然的不和谐之音》是鲁教版八年级上册十二课第二部分的内容。

本单元在初中思想品德教学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既是教学重点,同时也是考试热点。

和上一课时《感受大自然之美》形成鲜明对比,本课时重点讲授人与大自然之间出现的种种不和谐之音,大自然面临种种威胁,如物种减少、自然景观遭破坏等等,对学生进行国情教育,培养学生对自然环境的忧患意识,提高学生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自觉性。

大自然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家园,人与大自然的关系是一个永恒的话题。

如果说上一课时是正面引导学生与大自然友好和谐相处,那么本课时则是从反面警示学生:若是人类肆无忌惮地践踏自然,将会危及人类自身。

唤醒全人类特别是青少年对生态的觉醒,帮助学生树立一种崭新的自然观,正确理解和处理人与大自然的关系,是一个刻不容缓的课题。

<二>教学目标依据课程标准、教材结构和八年级学生的特点,制定如下学习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自然物种减少和自然景观遭破坏的状况、原因、危害,知道目前环境问题的严峻性,懂得人与大自然和谐相处的重要性。

2、过程与方法:通过从自身做起,珍爱和保护大自然的一切生命,提高爱护自然、保护环境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树立正确的资源环境意识和对自然环境的忧患意识,以保护环境为荣,以破坏环境为耻,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人生价值观,有意识地控制人对自然的破坏行为。

<三>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理解自然物种在减少和自然景观遭到人为破坏及其原因。

教学难点:懂得环境状况不容乐观。

二、学情分析八年级学生出生、成长的环境是比较优越的,对自然界的物种,自然环境遭人为破坏的情况了解甚少。

通过本节内容教学帮助学生树立一种崭新的人生观、自然观,养成保护自然环境和生态系统的思想意识、觉悟及相应的道德习惯,正确理解和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与大自然和睦相处,让他们能从我做起,从现在开始做起,从身边小事做起,自觉落实环保行动。

2015山东省泰安市新泰八年级政治下册 第十二课 第2框 人与大自然的不和谐之音学案 鲁教版

2015山东省泰安市新泰八年级政治下册 第十二课 第2框 人与大自然的不和谐之音学案 鲁教版

《人与大自然的不和谐之音》教师寄语:珍爱大自然、保护大自然的一切生命。

一、学习目标:1、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爱护大自然的情感,树立正确的资源和环境意识,在生活中与大自然和谐相处。

2、能力:培养学生保护环境、爱护自然的能力。

3、知识:了解人与大自然的不和谐之音,知道这些不和谐之音带来的危害。

二、学习重难点:1、学习重点:理解自然物种在减少和自然景观遭到人为破坏及其原因.2、学习难点:懂得环境状况不容乐观.三、学习过程:(一)、导入新课展示乱砍乱伐,乱捕乱杀的图片引导学生观看,然后谈感想。

(二)、自主探究自学指导一:浏览课本,回答下面的问题,并快速记忆⑴标题“人与大自然的不和谐之音”,这里的“不和谐之音”怎样理解?⑵人与大自然的不和谐之音表现在哪些方面?自学指导二:仔细阅读三个层次,理解说明⑴阅读课本38页,找出自然物种在减少的原因有哪些?⑵物种的减少会给人类带来什么影响?我们应该如何与动植物相处?⑶结合某某的现实教训,如何认识自然景观遭到破坏这一现象?你的周围还有哪些自然景观遭到破坏?⑷结合我们身边的具体事例,探讨:什么是环境问题?环境问题带来了哪些危害?(三)、解难释疑1.要发展旅游业,必然会破坏自然景观。

()我的理由。

2.人类不是大自然的奴隶,而大自然是人类的奴隶。

()我的理由。

(四)、合作探究1、(引例)中国是生物物种特别丰富的国家,以高等植物为例,中国约有3万种,美国及加拿大共约1.8万种,整个欧洲共1.2万种。

那么,现在的状况如何呢?讨论:捕杀、食用野生动物有什么危害?作为普通公民,我们能为生物物种保护做些什么呢?2、警钟思考如何认识泰山索道的修建和风景区内旅游设施的扩建?请你为保护这些自然景观提几条合理化建议。

3、拓展延伸:结合自己的生活环境及生活经历,交流对环境污染的危害的认识。

(五)、课堂小结:①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________在减少②、危害:破坏了大自然的________,必然会危及__________。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与大自然的不和谐之音》
教师寄语:珍爱大自然、保护大自然的一切生命。

一、学习目标:
1、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爱护大自然的情感,树立正确的资源和环
境意识,在生活中与大自然和谐相处。

2、能力:培养学生保护环境、爱护自然的能力。

3、知识:了解人与大自然的不和谐之音,知道这些不和谐之音带来的危害。

二、学习重难点:
1、学习重点:理解自然物种在减少和自然景观遭到人为破坏及其原因.
2、学习难点:懂得环境状况不容乐观.
三、学习过程:
(一)、导入新课
展示乱砍乱伐,乱捕乱杀的图片引导学生观看,然后谈感想。

(二)、自主探究
自学指导一:浏览课本,回答下面的问题,并快速记忆
⑴标题“人与大自然的不和谐之音”,这里的“不和谐之音”怎样理解?
⑵人与大自然的不和谐之音表现在哪些方面?
自学指导二:仔细阅读三个层次,理解说明
⑴阅读课本38页,找出自然物种在减少的原因有哪些?
⑵物种的减少会给人类带来什么影响?我们应该如何与动植物相处?
⑶结合张家界的现实教训,如何认识自然景观遭到破坏这一现象?你的周围还有哪些自然景观遭到破坏?
⑷结合我们身边的具体事例,探讨:什么是环境问题?环境问题带来了哪些危害?
(三)、解难释疑
1.要发展旅游业,必然会破坏自然景观。

()
我的理由。

2.人类不是大自然的奴隶,而大自然是人类的奴隶。

()
我的理由。

(四)、合作探究
1、(引例)中国是生物物种特别丰富的国家,以高等植物为例,中国约有3万种,美国及加拿大共约1.8万种,整个欧洲共1.2万种。

那么,现在的状况如何呢?
讨论:捕杀、食用野生动物有什么危害?作为普通公民,我们能为生物物种保护做些什么呢?
2、警钟思考
如何认识泰山索道的修建和风景区内旅游设施的扩建?请你为保护这些自然景观提几条合理化建议。

3、拓展延伸:结合自己的生活环境及生活经历,交流对环境污染的危害的认识。

(五)、课堂小结:
①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________在减少
②、危害:破坏了大自然的________,必然会危及
__________。

人与大自然的
2、__________遭到人为破坏
不和谐之音①、环境问题的含义:____________
a、___________
3、__________不容乐观
b、___________
②、环境问题
的危害: c、___________ (六)、达标检测:
◆单项选择题
1. 人与大自然的不和谐之音主要表现在()
①自然物种在减少②自然景观遭到人为破坏③环境状况不容乐观④保护生物多样性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
2.一天李华家的院子里落下了一只受伤的白天鹅,一家人喜出望外,纷纷说出自己的处理意见,你认为最合理的做法是()
A奶奶觉得既然是天上掉下来的,就应该让大家美餐一顿B爷爷坚持到集市上卖掉C爸爸妈妈提出先给白天鹅治好伤,然后放回大自然D李华想在家中养起来,让小朋友们前来观赏
3.在一些自然景区,有人往往在建筑物上刻下“某某人到此一游”的字样,这种行为是()A 风雅有趣的事情B施展艺术才华的行为C破坏自然景观的行为D不遵守公共秩序的行为
4导致大自然物种减少的原因有()
①不可抗拒的自然历史因素②自然因素
③人为因素④人类对野生动植物的掠夺式开发和利用
A、①②④
B、①②④
C、①②③④
D、②③④
◆非选择题
5、下面是一份动物的死亡档案。

有些动物我们永远没有机会再见到了,而另外一些动物正在死亡的边缘挣扎。

1937年巴厘虎灭绝,原生活在印度巴厘岛 1942红鸭灭绝,原生活在印度
1947年普氏野马在中国境内灭绝 1948年袋狼灭绝,原生活于澳洲
1964年冠麻鸭灭绝,原生活在亚洲 1972年爪哇虎灭绝
雪豹:野外生存1000—2000只白暨豚;不超过1000只
扬子鳄:不超过1500只大熊猫:野外生存有1000只左右
滇金丝猴:野外生存1000只左右白眉长臂猿:中国野生量仅50—70只
(1)你认为这里的原因有哪些?请列举几个。

(2)你认为应该要怎么做才能延缓物种灭绝?
项目二人与大自然的不和谐之音
◆单项选择题
1、D
2、C
3、C
4、C
◆非选择题
5、(1)自然历史因素;人为因素等
(2)保护环境、保护大自然,爱护动植物,保护大自然的一切生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