议论文分论点设置法例谈(学案)
议论文提出论点及分解分论点学案

议论文提出论点及分解分论点学案议论文论点提出及设置分论点学案学习目标:1、认识论点、分论点的使用要求。
2、探讨中心论点提出及设置分论点的方法。
3、学会在写作中运用。
导学过程:一、正确认识论点1、论点,是议论文的作者对所论问题的见解和主张。
我们谈论某个话题、评说某种现象,自己心中总得有个观点,这个观点行之于文,就是论点。
论点通常是一个陈述性判断语句。
直接表明作者主张什么,反对什么。
例如,看到同学们课间开玩笑,玩笑开到对骂,吵架,甚至动手动脚打了起来。
对于这种生活现象,作者就提出了论点,发表了自己的看法:“开玩笑要有度。
”这个论点,就是通过判断句的形式提出来的。
2、明确论点的要求。
①观点必须正确、鲜明、简洁,要有新意,有较强的针对性。
②中心论点一般放在文章的开头,可以单独成段,分论点一般在段落的开头或独立成段。
③分论点并列式议论文至少要有两个分论点,最好有三到四个。
分论点的语言要精练,一般控制在10—20字。
④分论点要扣得住(扣住中心、扣住题目),分得开(多角度、多方面),排得顺(要有一定的顺序,如由小到大、由浅入深等),对得齐(字数、句式结构大致相同)。
3、论点提出的形式。
①有的通过解释题目来揭示论点。
②有的通过对举出的两种相反的观点比较,揭示论点。
如梁启超的《少年中国说》就是这样来揭示论点的:“日本人之称我中国也,一则曰老大帝国,再则曰老大帝国。
是语也,盖袭译欧西人之言也。
呜呼,我中国其果老大矣乎?梁启超曰:恶,是何言!是何言!吾心目中有一少年中国在。
”③有的通过引用与论点密切相关的名言,放在文章开头,进而揭示论点。
如顾颉刚《怀疑与学问》,文章开头用程颐的“学者先要会疑”,张载的“在可疑而不疑者,不曾学,学则需疑”的话来揭示做学问需要有怀疑精神这个中心论点。
④有的用形象贴切的比喻来揭示文章的论点。
如《鱼我所欲也》。
⑤分析材料时要抓住关键词,要抓住几件事、几个人共性内容,借助于一些现成语言作为我们的论点。
例谈如何设置议论文的分论点

例谈如何设置议论文的分论点议论文中,深刻的中心论点往往非三言两语可以说得清道得明的。
这时往往会设置分论点来进行深入论证。
追问法不失为一种使中心论点深入展开的良好方法。
所谓追问法,就是以中心论点为出发点,或推断其原因,或预测可能出现的结果,而分析出来的原因或结果,往往就是文章的分论点。
追问往往围绕“为什么”、“是什么”,“怎么样”去设置分论点,展开议论思路。
一、追问“为什么”,就是把中心论点作为结论去追溯其产生的条件和原因。
事物是复杂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我们抓住了其中几个主要原因,也就形成了几个分论点。
这是用得较多的一种方法。
例如“说意气”,可以确定中心论点:人要有意气。
追问原因形成分论点一:舍我其谁的意气,使人奋起;分论点二:献身理想的意气,使人勇敢;分论点三:勇于探索的意气,是人们发挥潜能的金钥匙。
可以看出,通过设置问题来展开分析,不仅思路清晰,而且说理不觉单薄。
不过有一点要注意,就是不宜明显以“设问”修辞格的形式出现,而是“问”在暗处,“答”有明处,行文自然流畅。
二、追问“怎么办”,即就中心论点问一个“怎么办”,也就是提出解决问题的具体措施和途径。
这些具体措施和途径就是文章的分论点。
例如以《学会欣赏别人》为题写一篇议论文。
文题就是中心论点,无须扩展成一个句子。
提出解决问题的具体措施即得三个分论点:分论点一:学会欣赏别人,要求自己有胸怀坦荡、虚怀若谷的作风;分论点二:学会欣赏别人,就是要努力发掘别人身上的闪光点,学习并借鉴,不求全责备,不嫉贤妒能;分论点三:学会欣赏别人就是要互帮互学,取长补短,共同提高。
三、追问“怎么样”,即以中心论点为前提,去推想在这个前提之下会产生怎样的意义、作用、价值或影响。
例如作文《诗意的生活》,它的中心论点可以是人应当诗意地生活。
分论点一:诗意地生活,源自人们内心的和谐。
分论点二:诗意地生活,需要人们从阅读中汲取养料。
分论点三:诗意地生活,人们需要让自然抚慰自己浮躁的心灵。
议论文分论点设置导学案(学生版)

议论文分论点的分解2020.9学习目标:1、认识分解论点的使用要求。
2、探讨分解论点的方法。
3、学会在写作中设置分论点。
导学过程:一、佳作诵读《把握机遇,直面挑战》(《金版》P318)点评其结构特点:二、学法指导议论文确定好中心论点固然重要,但设置好分论点,深入论证则更加重要。
这是因为是对中心论点的展开与证明,是中心论点的具体化。
因此,我们要学会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不同层次去设置分论点的技巧。
(一)、认识使用分论点的三个要求:1、扣得住2、分得开3、排得顺有一个同学以《读书乐》为题列了如下的论述提纲,请同学们思考一下,符合不符合使用分论点的三个要求:1、扣得住(扣住中心,扣住题目)例一:(1)读书是每一个人都可以享有的权利;(2)读书要有明确的目的、良好的阅读方法;(3)读书可以使人掌握足够的本领,服务社会。
点评:2、分得开(多角度、多方面)例二:(1)读书可以增长知识,充实头脑,一乐;(2)读书是一种锻炼思维的活动,二乐;(3)读书可以提高素养,陶冶情操,三乐。
点评:3、排得顺(要有一定的顺序,如由小到大、由浅入深、由下而上等等)例三:(1)读书,乐在它是个人成长的必需;(2)读书,乐在它是人类进步的阶梯;(3)读书,乐在它是民族繁荣的保证。
点评:(二)、设置分论点的方法:第一种方法:并列分解(并列式分解)从不同的侧面横向展开来分解中心论点。
议论文可分为提出问题(是什么)、分析问题(为什么)和解决问题(怎么样)三部分,但是我们不一定要将这三个问题都阐明清楚,可以择其中之一,从不同侧面来展开。
比如:1、并列分解“是什么”2、并列分解“为什么”3、并列分解“怎么样”。
1、并列分解“是什么”:品读例文1《民法典,守护“人民的利益”》(《文学与人生》2020年8月刊第11页。
)找出其分论点。
分析其是从哪个角度设置分论点的?明确:并列分解“是什么”。
“是什么”主要指的是文章中心论点中的关键词语(概念),对这些词语(概念)加以分析,明确其内涵和外延,这样来对中心论点进行分解。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议论文分论点设置(一)》教案

议论文分论点设置中国书法艺术说课教案今天我要说课的题目是中国书法艺术,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教学方法、教学过程、课堂评价四个方面对这堂课进行设计。
一、教材分析:本节课讲的是中国书法艺术主要是为了提高学生对书法基础知识的掌握,让学生开始对书法的入门学习有一定了解。
书法作为中国特有的一门线条艺术,在书写中与笔、墨、纸、砚相得益彰,是中国人民勤劳智慧的结晶,是举世公认的艺术奇葩。
早在5000年以前的甲骨文就初露端倪,书法从文字产生到形成文字的书写体系,几经变革创造了多种体式的书写艺术。
1、教学目标:使学生了解书法的发展史概况和特点及书法的总体情况,通过分析代表作品,获得如何欣赏书法作品的知识,并能作简单的书法练习。
2、教学重点与难点:(一)教学重点了解中国书法的基础知识,掌握其基本特点,进行大量的书法练习。
(二)教学难点:如何感受、认识书法作品中的线条美、结构美、气韵美。
3、教具准备:粉笔,钢笔,书写纸等。
4、课时:一课时二、教学方法:要让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有所收获,并达到一定的教学目标,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将采用欣赏法、讲授法、练习法来设计本节课。
(1)欣赏法:通过幻灯片让学生欣赏大量优秀的书法作品,使学生对书法产生浓厚的兴趣。
(2)讲授法:讲解书法文字的发展简史,和形式特征,让学生对书法作进一步的了解和认识,通过对书法理论的了解,更深刻的认识书法,从而为以后的书法练习作重要铺垫!(3)练习法:为了使学生充分了解、认识书法名家名作的书法功底和技巧,请学生进行局部临摹练习。
三、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让学生准备好上课用的工具,如钢笔,书与纸等;做好上课准备,以便在以下的教学过程中有一个良好的学习气氛。
(二)引入新课,通过对上节课所学知识的总结,让学生认识到学习书法的意义和重要性!(三)讲授新课1、在讲授新课之前,通过大量幻灯片让学生欣赏一些优秀的书法作品,使学生对书法产生浓厚的兴趣。
2、讲解书法文字的发展简史和形式特征,让学生对书法作品进一步的了解和认识通过对书法理论的了解,更深刻的认识书法,从而为以后的书法练习作重要铺垫!A书法文字发展简史:①古文字系统甲古文——钟鼎文——篆书早在5000年以前我们中华民族的祖先就在龟甲、兽骨上刻出了许多用于记载占卜、天文历法、医术的原始文字“甲骨文”;到了夏商周时期,由于生产力的发展,人们掌握了金属的治炼技术,便在金属器皿上铸上当时的一些天文,历法等情况,这就是“钟鼎文”(又名金文);秦统一全国以后为了方便政治、经济、文化的交流,便将各国纷杂的文字统一为“秦篆”,为了有别于以前的大篆又称小篆。
议论文分论点设置技巧例说

议论文分论点设置的技巧考生在确立了论点、选择好论据后,如何围绕论点设置分论点成为写好议论文的关键。
这就如同工人们建房子,有了钢材、水泥、石子等建筑材料还不行,还得先有建筑师设计的图纸,依图纸建房。
一、用“阐释含义”设置分论点遇到比较复杂、比较抽象、涉及面比较广的论题时,学生可从几个不同角度阐释这个论题的含义。
如:话题“和”,就可以阐释成“和是家庭的和睦”、“和是人与人之间和气”、“和是国与国之间的和平相处”。
三个分论点分别从家庭、社会和国家三个角度阐释“和”的基本内涵,层层深入,文章的内容自然全面而充实。
用“阐释含义”法设置分论点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学生构思的难度,阅卷老师也能够快速、清晰地看出整个文章的思路及论述过程。
请看2009年湖南省高分作文《踮起脚尖》:踮起脚尖,是对未来的憧憬。
一个孩子,什么力量能让他踮起脚尖?最基本的,应该是内心的梦想。
……踮起脚尖,是对知识的渴望。
“他们念的是什么,为什么这么好听?”那铿锵的音韵,美妙的词句,像一首歌萦绕在心中。
……踮起脚尖,是对自己的超越。
在每一个具体的人生阶段,人的高度都是有限的。
正如幼时的我,身高还几乎够不到教室的窗台。
……其实,“踮起脚尖”本身是一个比较“实”的命题,但这个“实”里包含着抽象的理念。
该考生能够化实为虚,由“踮起脚尖”分别联想到“憧憬未来”、“渴望知识”和“超越自己”,运用三个判断句,从三个角度阐释话题的含义,从而打开了写作的思路,发掘出论题的思想深度。
考生用“阐释含义”法设置分论点,应注意:1.释义的角度可以是并列的,也可以是递进的,但应该从不同的角度阐释论题,角度之间要防止交叉或从属;2.阐释的角度不宜太多。
千字短文,如果分论点过多,议论起来就会显得琐碎肤浅,一般以两三个为佳。
每部分的篇幅也应大体均衡。
二、用“探明原因”设置分论点过去我们常说议论文的主体就是在回答一个“为什么”问题。
其实,主体部分设置分论点时,学生可以围绕总论点,从几个角度探明论题成立的原因。
高三作文学案4——巧设分论点

高三作文学案4班级:姓名:小组:议论文难点突破——会设分论点:说理深入而丰实审核人:高三语文组2019-11-5考场上绝大多数考生会选择写议论文,而不是记叙文。
可是,面对议论文,考生多不会“分解”与“剖析”,尤其是不会设置分论点和安排分论点,以致文章除了中心论点还是中心论点。
如果能巧妙地设置一些分论点,并很好地安排它们,那么,不仅可以使论证结构更清晰,更可以多角度、多侧面地论述中心论点,使说理更丰实、更深入。
本学案就来教你一些分论点的设置方法及安排技巧。
一、品读佳作,体悟出彩的理由【佳作一】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不少人因为喜欢动物而给它们喂食,某自然保护区的公路边却有如下警示:给野生动物喂食,易使它们丧失觅食能力。
不听警告执意喂食者,将依法惩处。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对生命更完美的诠释动物与生俱来具有生存能力。
生存需要食物,于是它们捕食;生存需要空间,于是它们竞争和攻击。
如果不..再让动物去捕食去竞争,那么它们会逐渐地丧失生存的能力,无法独立,................................任何需要不靠自身的努力就可得来,这样的不劳而获久而久之会使之产生强烈的依赖性,当丧失生存能力的动物失去这种依靠时,那么它们面对的,..............................................就是死亡和毁灭。
........(结合材料,指出危害,从而很自然地强调出生存能力的重要性)曾在假期看电视时看过这样的一篇报道:人工饲养的老虎狮子,在放............................生前,必须经受残酷的训练,重新培养它们的生存能力。
.........因为对于这样的肉食动物来说,没有捕食能力它们就会饿死。
这样的事实是残酷的,可这样的实例在大千社会中应有尽有,曾经在网络上流行过这样的言论:对于长期人工养殖的动物,“放生就等于放死”。
议论文分论点的拟定教案阐述论述模式应用教案

议论文是一种常见的文体,它的组成结构包括引言、主体和结论三个部分。
其中,主体部分又可以分为多个分论点,每个分论点都需要在论文中得到详细的阐述和论述。
因此,对于每个分论点的拟定非常重要,本文将针对阐述论述模式的应用,提供一份教案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议论文分论点的拟定技巧。
一、教学目标1.了解阐述论述模式在议论文分论点拟定中的应用;2.学习如何在分论点拟定中运用论述技巧;3.提高学生写作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二、教学内容1.阐述论述模式的介绍;2.分论点拟定的基本技巧;3.论述技巧的应用。
三、教学步骤1.阐述论述模式的介绍作为一种常见的论证方式,阐述论述模式指的是通过对事实、定义、描述、分类等方式对现象进行描述、解释和分析,从而提出一定的观点并进行论证。
在议论文中,阐述论述模式通常用于引出分论点或在分论点中进行详细的阐述和论证。
2.分论点拟定的基本技巧在提出分论点之前,需要对主题进行全面细致的研究和分析。
一旦找到了合适的分论点,就需要根据论述模式中的阐述技巧进行拟定。
具体来说,有以下几种基本技巧:(1)定义法:对主题进行明确定义,从而引出分论点的论述。
例:在讨论“电视对家庭教育的影响”时,可以首先定义什么是好的家庭教育,再引出分论点,探讨电视如何影响家庭教育。
(2)分类法:基于某种分类标准,将主题分成几个方面,从而引出分论点。
例:在讨论“互联网对青少年成长的影响”时,可以将其分为对思想、人际关系、行为习惯等方面的影响,然后针对每个方面进行详细的阐述和论述。
(3)比较法:对某一现象进行与其他现象的对比,从而引出分论点。
例:在讨论“奥运会对国家形象的影响”时,可以将其与其他国际赛事(如世界杯、亚洲杯等)进行对比,从而阐述奥运会独特的国家形象作用。
3.论述技巧的应用在分论点的阐述和论述过程中,需要运用不同的论述技巧来加强逻辑推理和说服力。
这些技巧包括:(1)举例法:通过举出具体的例子来阐述分论点。
(2)对比法:将两种或多种情况进行对比,以突出分论点的优势或特点。
学生版分论点的设置导学案

巧设妙立缀玉连珠-----“议论文如何设置分论点”导学案学习目标1.通过佳作引路,体会议论文设置分论点的作用。
2.结合写作经历,总结议论文设置分论点的基本要求。
3.通过研读范文,探究议论文设置分论点的基本方法。
4.通过修改作文,熟化议论文设置分论点的基本方法。
一.佳作引路1.(2018年全国卷作文)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2000年农历庚辰龙年,人类迈进新千年,中国千万“世纪宝宝”出生。
2008年汶川大地震。
北京奥运会。
2013年“天宫一号”首次太空授课;公路“村村通”接近完成;“精准扶贫”开始推动。
2017年网民规模达7.72亿,互联网普及率超全球平均水平。
2018年“世纪宝宝”一代长大成人。
……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际遇和机缘、使命和挑战。
你们与新世纪的中国一路同行、成长,和中国的新时代一起追梦、圆梦。
以上材料触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据此写一篇文章,想象它装进“时光瓶”留待2035年开启,给那时18岁的一代人阅读。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以梦想为伴,与时代同行——致十八岁的青年们青年们,当你们读到这篇文章时,我想它也已经十八岁了。
十八年间,时代发生了怎样的变化,现在的我还不得而知。
但我想,正如五千年风霜未曾磨灭中华民族浸润在骨子里的精神,时代的变迁也一定会留下永恒的真理。
于是,深深的凝望我们这个时代,那真理在我脑海中逐渐清晰:以梦想为伴,与时代同行。
我们的时代,是一个痛苦与欢乐并存的时代,我们的一个梦想,叫做前行。
2008年,当突如其来的汶川大地震吞噬了无数的生命,我们默哀生命的消亡,也懂得了在灾难过后去负重前行。
也就是那一年,北京奥运会上,中国健儿们的成绩令世界瞩目,51枚金牌,43项世界纪录,向世界展示了中华民族的坚毅与刚强。
这就是我们的时代,一个历经磨难但砥砺前行的时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议论文分论点设置法例谈(学案)
执教者:傅春生老师
【教学目标】
1、了解模式化作文——奇妙的“3+3+3”式的结构。
2、掌握议论文分论点设置的方法。
【教学重点、难点】
掌握议论文分论点设置的方法。
【教学方法】
讲授法、探究法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准备】制作PowerPoint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二、简介分论点的概念
论证某一方面观点、某一事理,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不同层次展开,这每一层、每一面,就是一个分论点。
三、讲授议论文分论点设置的基本方法
(一)追问对象法——是什么(主要回答类别和性质方面的问题)简称为“类”
1、追问对象法:
2、请看例文一:2004年广东高考作文题
请以“语言与沟通”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语言,架起沟通的桥梁》,第一段提出中心论点——
中间两段围绕中心论点从两方面进行分析论证:分论点一:
分论点二:
3、课堂练习1:以“最美的颜色”为题写一篇作文。
【示例】中心论点:
分论点一:
分论点二:
分论点三:
(二)追问原因法——为什么(就原因而言,要把中心论点作为结论去追溯这个结论产生的条件和原因)简称为“因”
1、追问原因法:
2、请看例文二:2005年北京高考作文题
以“说‘安’”为题作文。
“安”字含有安定、安全、安宁、安逸以及“安于……”等意思。
要求自行选定角度,写一篇议论文,字数不少于800字。
《说“安”》
中心论点:
分论点一:
分论点二:
分论点三:
3、课堂练习2:古训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现代人说,如何创新,就是要打破传统的框框,突破规矩。
请以“规矩”为题写一篇议论文。
【示例】先把题目扩展成一个中心论点(一个句子):
再对这个论点追问原因,就可以得到分论点:
分论点一:
分论点二:
分论点三:
(三)追问结果法——怎么样(主要是回答方法的问题)简称为“法”
1、追问结果法:
2、请看例文三:2007年湖南高考作文题
请联系自己的生活与感受,以“诗意地生活”为题写一篇文章。
《诗意的生活》
中心论点:
分论点一:
分论点二:
分论点三:
3、课堂练习3:以“这山望着那山高”为题作文。
【示例】中心论点:。
用推想结果法提炼分论点如下:分论点一:
分论点二:
分论点三:
(四)追问办法法——怎么办(主要是回答途径的问题)简称为“法”
1、追问办法:
2、请看例文四:《干事业需要激情》
文章的标题是“干事业需要激情”。
文章一开篇就抓住题目中的关键词“激情”作了一番解析。
接着很自然地提出中心论点:
然后追问:怎样才能有高昂的激情呢?于是得到三个分论点:
分论点一:
分论点二:
分论点三:
3、课堂练习4:以《学会欣赏别人》为题作文。
【示例】文题就是中心论点,无须扩展成一个句子。
提出解决问题的具体措施即得三个分论点:
分论点一:
分论点二:
分论点三:
四、设置分论点应注意的问题
1、
2、
3、
4、
五、课堂练习
请以“找准位置”为题,拟写分论点
六、布置作业
以“找准位置”为题目,根据自己拟写好的分论点,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