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宋八大家诗-课件
合集下载
唐宋八大家精品PPT课件

王安石
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 号半山,封荆国公。抚州临川人, 北宋杰出的政治家、思想家、文学 家。宋神宗时宰相。创新法,改革 旧政,是一个进步的政治家。文学 上的主要成就在诗文方面。词作不 多,但其特点是能够“一洗五代旧 习”,不受当时绮靡风气的影响。
曾巩
曾巩(1019─1083)北宋散文家。字 子固,建昌南丰(今江西南丰县)人。 少年时曾作《六论》,文辞宏伟。二 十岁上写的文章,曾受到欧阳修的称 赏。嘉祐二年(1057)中进士,历任 司法参军,集贤校理,越州通判,齐、 襄、洪、福、明、毫六州太守等职, 元丰五年(1082)升官中书舍人。在做 地方官时,转徙频繁,不能久于其任, 但曾巩为官清廉,比较关心百姓疾苦, 受到群众的称赞。元丰六年(1083)四 月病故。曾巩自己也以古文自负,常 自比刘向。他的文章重议论,少抒情, 以说理缜密、语言简洁著称,
演讲人:XXXXXX 时 间:XX年XX月XX日
苏洵
苏洵(1009~1066) 北宋散文家。 字明允,号老泉,眉州眉山(今四 川眉山县)人。青少年时不好学习, 相传27岁才发奋读书,考进土不中, 愤而烧掉为应考写的数百篇文章, 而后闭门苦读,遂通六经、百家, 下笔千言,顷刻即成。苏洵是唐宋 八大家之一,与其子苏轼、苏辙并 称“三苏”。他的文章以政论文成 就最高,代表作有《衡论》、《辨 奸论》、《管仲论》、《权书》等。
苏辙
苏辙(1039年-1112年),字子 由,晚年自号颖滨遗老。苏轼之弟, “三苏”之一,人称“小苏”。苏 辙是散文家,为文以策论见长,在 北宋也自成一家,但比不上苏轼的 才华横溢。他在散文上的成就,如 苏轼所说,达到了“汪洋澹泊,有 一唱三叹之声,而其秀杰之气终不 可没”。著有《乐城集》。
欧阳修
部编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上册第17课《古诗三首》优质PPT课件

在诗人又特意让它出没掩映于迷蒙的烟雨之中,这就更增加了一种朦
胧迷离的色彩。这样的画面和色调,与“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
酒旗风”的明朗绚丽相映,就使得这幅“江南春”的图画变得更加丰
富多彩,突出江南山重水复,柳暗花明,色调错综的特点,层次丰富
而有立体感。
这是课后第3题哦!
指导朗读
江南春
【唐】 杜牧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主要作品:《赤壁》《山行》《秋 夕》《江南春》《泊秦淮》等。
学习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古诗《江南春》。 2.小组合作,借助注释,理解重点词语及诗句的意思。 (重点) 3.读中感悟,并能展开想象,体会诗人表达的感情。 (重点) 4.想象古诗描绘的画面,感受古诗语言与意境的美,培养学生对自然
从前两句可以看出主人什么性格?
朴实勤快、爱好洁净、 兴趣高雅、热爱生活。
门前的景物是一条河流,一片农田,两座青山。在诗人眼里, 山水对这位志趣高洁的主人也有情谊。诗人运用拟人手法,将 “一水”“两山”写成富有人情的亲切形象。一条弯弯的河流 环绕着碧绿的农田,正像母亲用双手护着孩子一样。
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
等、结构相同的一对短语或句子来表达相对或相近的意
思。许多诗里都有这样的诗句,如:“两个黄鹂鸣翠柳,
自然美和艺术美的鉴赏能力。(难点)
自读提示
请同学们自由朗读古诗,注意读准字音, 读通句子,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
检查自读情况
指名读课文,同学互评:字音是否正确, 句子是否通顺。
理解词语
【书】 【湖阴先生】 【苔】 【畦】 【排闼】
试着把词语和意思连起来!
唐宋八大家诗歌鉴赏

唐宋八大家诗歌鉴赏嘿,咱今天就来聊聊唐宋八大家的诗歌!那可真是文学世界里的璀璨明珠啊!韩愈,他的诗就像一把犀利的剑,直刺人心!“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哇,你想想,那细雨滋润后的街道,那远看有近看却几乎不见的小草,是多么神奇的画面啊!就好像生活中有些美好,得远观才能发现。
柳宗元呢,他的诗有一种深沉的韵味。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这得多寂静啊,简直让人感到一丝丝孤独和凄凉,就像有时候我们一个人在寂静的夜晚,那种感觉是不是很熟悉?欧阳修,他的诗总是那么自然而亲切。
“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这话说得多妙啊!这不就跟我们有时候做事,真正在意的不是结果,而是过程中的乐趣一样嘛!王安石的诗,充满了思考和智慧。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这是多么有气魄的话语呀,好像在告诉我们,不要被眼前的困难挡住视线,要站得高看得远,不是吗?苏轼,那简直就是个天才!“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这么简单的语句,却能把春天的美好展现得淋漓尽致,这不就像我们生活中那些不经意的小美好,只要用心就能发现。
苏辙呢,他的诗有着一种沉稳。
“江上同舟诗满箧,郑西分马涕垂膺。
”这情感多真挚啊!曾巩的诗,有着一种质朴的美。
“一番桃李花开尽,惟有青青草色齐。
”就像生活中那些默默奉献的人,虽然不耀眼,但却有着自己的价值。
唐宋八大家的诗歌,各有各的魅力,各有各的精彩!它们就像一道道不同口味的美食,等着我们去品味,去感受。
我们能从他们的诗里看到生活的百态,能感受到他们的喜怒哀乐。
我们不应该只是简单地读一读,而要用心去体会,去领悟啊!他们的诗歌就是我们精神世界的宝藏,让我们在其中畅游,感受那无尽的美好和智慧吧!我觉得,唐宋八大家的诗歌,是我们永远的精神财富,值得我们一直去欣赏和学习。
唐宋八大家诗人介绍课程PPT课件演示

称文章唐唐作定这
遂钞,的顺用型为 固》辑编之。和唐
粗
定,为法的以流宋 下唐《选茅后传八
菜
来宋唐了坤不起大 。八宋八根久了家
大八家据,一名
细 做
家大的朱推定称
之家文、崇的的
旁边的高粱也都涨红了小脸,低着 头,像 一个做 了错事 的小姑 娘,害 羞地站 在那儿 。走在 田间的 小路上 ,抬头 望着高 高的天 空,便 体会到 秋高气 爽的含 义;一 阵阵秋 风扑面 而来, 使人感 觉心旷 神怡。 秋天在 广阔的 田野里 。 旁边的高粱也都涨红了小脸,低着 头,像 一个做 了错事 的小姑 娘,害 羞地站 在那儿 。走在 田间的 小路上 ,抬头 望着高 高的天 空,便 体会到 秋高气 爽的含 义;一 阵阵秋 风扑面 而来, 使人感 觉心旷 神怡。 秋天在 广阔的 田野里 。 旁边的高粱也都涨红了小脸,低着 头,像 一个做 了错事 的小姑 娘,害 羞地站 在那儿 。走在 田间的 小路上 ,抬头 望着高 高的天 空,便 体会到 秋高气 爽的含 义;一 阵阵秋 风扑面 而来, 使人感 觉心旷 神怡。 秋天在 广阔的 田野里 。 旁边的高粱也都涨红了小脸,低着 头,像 一个做 了错事 的小姑 娘,害 羞地站 在那儿 。走在 田间的 小路上 ,抬头 望着高 高的天 空,便 体会到 秋高气 爽的含 义;一 阵阵秋 风扑面 而来, 使人感 觉心旷 神怡。 秋天在 广阔的 田野里 。 旁边的高粱也都涨红了小脸,低着 头,像 一个做 了错事 的小姑 娘,害 羞地站 在那儿 。走在 田间的 小路上 ,抬头 望着高 高的天 空,便 体会到 秋高气 爽的含 义;一 阵阵秋 风扑面 而来, 使人感 觉心旷 神怡。 秋天在 广阔的 田野里 。 旁边的高粱也都涨红了小脸,低着 头,像 一个做 了错事 的小姑 娘,害 羞地站 在那儿 。走在 田间的 小路上 ,抬头 望着高 高的天 空,便 体会到 秋高气 爽的含 义;一 阵阵秋 风扑面 而来, 使人感 觉心旷 神怡。 秋天在 广阔的 田野里 。
唐宋八大家诗人介绍动态教育PPT课件

在负温度下构件组装定型后进行焊接 时,应 严格按 焊接工 艺规定 进行, 由于焊 接的起 点和收 尾点比 常温更 易产生 未焊透 和积累 各种缺 陷,因 此,单 条焊缝 的两端 必须设 置引弧 板和熄 弧板, 其材料 应与母 材一致 ,严禁 在母材 上引弧 。 在负温度下构件组装定型后进行焊接 时,应 严格按 焊接工 艺规定 进行, 由于焊 接的起 点和收 尾点比 常温更 易产生 未焊透 和积累 各种缺 陷,因 此,单 条焊缝 的两端 必须设 置引弧 板和熄 弧板, 其材料 应与母 材一致 ,严禁 在母材 上引弧 。 在负温度下构件组装定型后进行焊接 时,应 严格按 焊接工 艺规定 进行, 由于焊 接的起 点和收 尾点比 常温更 易产生 未焊透 和积累 各种缺 陷,因 此,单 条焊缝 的两端 必须设 置引弧 板和熄 弧板, 其材料 应与母 材一致 ,严禁 在母材 上引弧 。 在负温度下构件组装定型后进行焊接 时,应 严格按 焊接工 艺规定 进行, 由于焊 接的起 点和收 尾点比 常温更 易产生 未焊透 和积累 各种缺 陷,因 此,单 条焊缝 的两端 必须设 置引弧 板和熄 弧板, 其材料 应与母 材一致 ,严禁 在母材 上引弧 。 在负温度下构件组装定型后进行焊接 时,应 严格按 焊接工 艺规定 进行, 由于焊 接的起 点和收 尾点比 常温更 易产生 未焊透 和积累 各种缺 陷,因 此,单 条焊缝 的两端 必须设 置引弧 板和熄 弧板, 其材料 应与母 材一致 ,严禁 在母材 上引弧 。 在负温度下构件组装定型后进行焊接 时,应 严格按 焊接工 艺规定 进行, 由于焊 接的起 点和收 尾点比 常温更 易产生 未焊透 和积累 各种缺 陷,因 此,单 条焊缝 的两端 必须设 置引弧 板和熄 弧板, 其材料 应与母 材一致 ,严禁 在母材 上引弧 。
唐宋八大家PPT课件

曾巩
曾巩(1019—1083),字子固,南丰(今属江西)人。世称“南丰先生”, 北宋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宋嘉祐二年(1057年)登进士第, 儿童时代的曾巩,就与兄长曾晔一道,勤学苦读,自幼就表现出良好 的天赋。其弟曾肇在《亡兄行状》中称其“生而警敏,不类童子”, 而且记忆力超群,“读书数万言,脱口辄诵”。嘉祐二年(1057年), 39岁的他才考取了进士,被任命为太平州司法参军,踏上了仕途。 翌年,奉召回京,编校史馆书籍,迁馆阁校勘、集贤校理。熙宁二年 (1069年)先后在齐、襄、洪、福、明、亳等州任知州,颇有政声。元 丰三年(1080年),徙知沧州,过京师,神宗召见时,他提出节约为理 财之要,颇得神宗赏识,留三班院供事。元丰四年,神宗以其精于史 学,委任史馆修撰,编纂五朝史纲,未成。元丰五年,拜中书舍人。 次年卒于江宁府。理宗时追谥“文定”。曾巩在政治舞台上的表现并 不算是很出色,他的更大贡献在于学术思想和文学事业上。
王安石不仅是一位杰出的政治家和思想家,同时也是一位卓越的文学 家。他为了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把文学创作和政治活动密切地联系 起来,强调文学的作用首先在于为社会服务。他反对西昆派杨亿、刘 筠等人空泛的靡弱文风,认为“所谓文者,务为有补于世而已矣。所 谓辞者,犹器之有刻镂绘画也。诚使巧县华,不必适用;诚使适用, 亦不必巧且华。要之以适用为本,以刻镂绘画为之容也。”(《上人 书》)正因为安石以“务为有补于世”的“适用”观点视为文学创作 的根本,他的作品多揭露时弊、反映社会矛盾具有较浓厚的政治色彩。 今存《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临川先生歌曲》等。
苏辙
苏辙(1039~1112)字子由,晚年号颍滨遗老,北宋散文家。与其父苏洵、 兄苏轼合称“三苏”,均在“唐宋八大家”之列。眉州眉山(今属四川) 人。仁宗嘉祐二年(1057)与苏轼一起中进士。不久因母丧,返里服孝。 嘉祐六年,又与苏轼同中制举科。当时因“奏乞养亲”,未任官职,此 后曾任大名府推官。熙宁三年(1070)上书神宗,力陈法不可变,又致书 王安石,激烈指责新法。熙宁五年(1072),出任河南推官。元丰二年 (1079),其兄苏轼以作诗“谤讪朝廷”罪被捕入狱。他上书请求以自己 的官职为兄赎罪,不准,牵连被贬,监筠州盐酒税。元丰八年,旧党当 政,他被召回,任秘书省校书郎、右司谏,进为起居郎,迁中书舍人、 户部侍郎。哲宗元祐四年(1089)权吏部尚书,出使契丹。还朝后任御史 中丞。元祐六年拜尚书右丞,进门下侍郎,执掌朝政。元祐八年,哲宗 亲政,新法派重新得势。绍圣元年(1094),他上书反对时政,被贬官, 出知汝州、袁州,责授化州别驾、雷州安置,后又贬循州等地。崇宁三 年(1104),苏辙在颍川定居,过田园隐逸生活,筑室曰“遗老斋”,自 号“颍滨遗老”,以读书著述、默坐参禅为事。死后追复端明殿学士, 谥文定。
五年级上册《古诗词三首》ppt课件

的“明月何时照我还”的强
单击此处添加小标题
烈思乡情深深的震撼了我们。
泊船瓜洲
钟山/只隔/数重/山。
【宋】王安石
春风/又绿/江南/岸,
京口/瓜洲/一水/间,
明月/何时/照我/还?
A
秋思
——[唐]张籍
B
”
秋 思 [唐]张籍 洛阳城里见秋风, 欲作家书意万重①。 复恐匆匆说不尽, 行人②临发又开封③。
PART ONE
全词共出现几种意象?
山水代表路途的艰辛, 风雪意象思乡之情。
山、水、灯、风、雪、
单击此处添加小标题
02
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
单击此处添加小标题
03
想象一下,你仿佛看见了什么?
单击此处添加小标题
04
将士们跋山涉水,向山海关那边进发。深夜,将士们都住宿帐篷,
单击此处添加小标题
05
每个帐篷里都点起了油灯。
单击此处添加小标题
风一更,雪一更, 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
又是刮风,又是下雪,将士们从睡梦中醒来,再也没睡着,不禁思念起故乡来。因为故乡温暖而又宁静,是没有寒风朔雪之声的。
春风又绿江南岸, 明月何时照我还。
03
不能还
02
思家切
01
此处“绿”字诗人曾想过用“到、过、入、满”,为什么诗人最后选“绿”?
单击此处添加小标题
了国家大事,虽到家门却不
单击此处添加小标题
高境界,他从内心深处发出
单击此处添加小标题
诗人为了改革大计,为
单击此处添加小标题
能还,为大家而舍小家的崇
单击此处添加小标题
添加标题
京口:今江苏镇江。
添加标题
单击此处添加小标题
烈思乡情深深的震撼了我们。
泊船瓜洲
钟山/只隔/数重/山。
【宋】王安石
春风/又绿/江南/岸,
京口/瓜洲/一水/间,
明月/何时/照我/还?
A
秋思
——[唐]张籍
B
”
秋 思 [唐]张籍 洛阳城里见秋风, 欲作家书意万重①。 复恐匆匆说不尽, 行人②临发又开封③。
PART ONE
全词共出现几种意象?
山水代表路途的艰辛, 风雪意象思乡之情。
山、水、灯、风、雪、
单击此处添加小标题
02
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
单击此处添加小标题
03
想象一下,你仿佛看见了什么?
单击此处添加小标题
04
将士们跋山涉水,向山海关那边进发。深夜,将士们都住宿帐篷,
单击此处添加小标题
05
每个帐篷里都点起了油灯。
单击此处添加小标题
风一更,雪一更, 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
又是刮风,又是下雪,将士们从睡梦中醒来,再也没睡着,不禁思念起故乡来。因为故乡温暖而又宁静,是没有寒风朔雪之声的。
春风又绿江南岸, 明月何时照我还。
03
不能还
02
思家切
01
此处“绿”字诗人曾想过用“到、过、入、满”,为什么诗人最后选“绿”?
单击此处添加小标题
了国家大事,虽到家门却不
单击此处添加小标题
高境界,他从内心深处发出
单击此处添加小标题
诗人为了改革大计,为
单击此处添加小标题
能还,为大家而舍小家的崇
单击此处添加小标题
添加标题
京口:今江苏镇江。
添加标题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上册语文PPT课件:13 《诗词三首》(共42张PPT)

• 皎洁的明月何时出现?我端起酒杯问青天。不知道月中宫殿, 今晚该是哪一年?我想驾着长风回到天上,又恐怕经不起那月中宫 殿的高寒。月下起舞,清影随人,清冷的月宫怎么比得上人间。 • 月光转过朱红色的楼阁,贴近雕花的窗户,照着离人不能成眠。 它跟人不应该有什么怨恨,为什么总是在别离时又亮又圆?人间有 离别的痛苦、团聚的欢乐,月亮也会阴天隐藏、晴天出来,团圆残 缺。这些事自古以来难得永久圆全。但愿我们岁岁平安,远隔千里, 共对这明月互相祝福。
欲渡黄河冰塞川 ,将登太行雪满山 。
2019/7/17
1329138109@
18
课堂练习
4.以下对诗歌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 ) A.诗的开头两句以夸张的笔法,营造了欢乐的 宴饮气氛,体现了诗人愉悦的心情。 B.诗中以“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来比喻人生道路中的艰难险阻。 C.诗中运用典故,含蓄地表达了诗人盼望得到朝 廷重用的心理。 D.诗的最后两句写出了诗人坚信远大的抱负必能 实现的豪迈气概。
2019/7/17
19
课堂练习
名句积累
5.收集古诗词中表雄心壮志的句子。
(1)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2)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3)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4)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 (5)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6)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
酬乐答天谢 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刘禹锡
巴山楚水凄凉地, 二十三年弃置身被。抛弃的人 怀怀旧念空老吟朋闻友笛赋,到乡翻似烂反柯而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 病树前头万木春。
枯朽的树
今日听君歌一曲, 暂凭杯酒长精神。
增长、振作
诗
巴山楚水凄凉地, 二十三年弃置身。歌Biblioteka 我在巴山楚水这凄凉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