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近代史考纲

合集下载

世界近代史复习提纲

世界近代史复习提纲

世界近代史复习提纲第一编:近代世界的曙光识记:教皇子午线,人文主义,《九十五条论纲》,奥格斯堡合约、南特敕令,重商主义,根特协定。

价格革命、商业革命、哥伦布、达·伽马、巴索洛缪·迪亚斯、地理大发现、布鲁诺、笛卡尔、弗兰西斯·培根、哥白、托马斯·莫、莎士比亚、伊拉斯谟、马基雅维里、但丁、文艺复兴、马丁·路德、海尔布琅纲领、斯拜尔会议、加尔文、英国国教会、胡格诺战争、圣巴托罗缪惨案、圈地运动、伊凡四世、威斯特伐利亚和约、理解和运用:1、地理大发现的背景和影响;2、比较地理大发现和郑和下西洋;3、人文主义的特点;4.评价人文主义;5、宗教改革的背景和影响;6、分析英、法、俄、西专制制度的异同。

第二编:革命时代识记:汉萨同盟,《大抗议书》,开明专制,米勒特制,《航海条例》,《独立宣言》,网球场宣誓,八月法令,《人权宣言》、《拿破仑法典》,《俄罗斯真理》,西进运动。

英国国教、清教、《大抗议书》、克伦威尔、、立宪君主制、“人身保护法”、辉格派、托利派、“农奴制第二版” 、彼得一世、北方战争、幕藩体制、尼德兰革命、谢斯起义、萨拉托加大捷、列克星顿枪声、大陆会议、巴士底狱、八月法令、罗伯斯比尔、吉伦特派、巴黎公社、平原派、山岳派、法兰西第一共和国、1793年宪法、热月政变、1795年宪法、拿破仑、执政府、雾月政变、《教务专约》、重商主义、亚眠和约、拿破仑法典、法兰西第一帝国、特拉法加海战、奥斯特利茨战役、提尔西特和约、大陆封锁体系、莱比锡战役、滑铁卢战役、维也纳会议、神圣同盟、希腊民族解放战争、十二月党人起义、杜桑·卢维杜尔、多洛雷斯呼声西蒙·玻利瓦尔何塞·圣马丁、瓜亚基尔会晤、法国二月革命、六月起义、路易·波拿巴、法兰克福议会、青年意大利党、马志尼、加里波第、“西进运动”、德意志关税同盟、“卢德运动”、里昂工人起义西里西亚纺织工人起义、1832年议会改革、宪章运动、新济贫法、“五月流血周”、普法战争、法兰西第三共和国、《资本论》、工联主义、法兰西第二帝国、《共产党宣言》理解和运用:1、英国较早发生资产阶级革命的原因;2、试评价克伦威尔;3、威斯特伐利亚和约的影响;3、三十年战争的影响;4、评价“开明专制”;5、启蒙运动的主要内容和意义;6、穆斯林帝国衰落的原因;7、殖民扩张的后果;8、论述西方形成优势而东方的落后及其原因;9、北美独立战争爆发的原因;10、评价美国《1787年宪法》;11、评价君主立宪派在法国大革命中的作用;12、评价雅各宾派的恐怖统治;13评述法国大革命中的土地法令;14、分析拿破仑战争的性质;15、拿破仑帝国覆灭的原因;16、试析英、法资产阶级革命的彻底性;17、拉丁美洲独立运动的背景;18、1848年欧洲革命的原因和任务;19、工业革命在十八世纪后半期首先发生在英国的原因;20、法国工业革命的特点;21、美国工业革命的有利条件及特点;22、简述国家在德国工业革命中的作用;23、德国工业革命的特点。

世界近代史提纲 整理版

世界近代史提纲 整理版

世界近代史复习提纲:一、名词与简答:1、热月政变1794年7月27日(法国共和历热月9日),敌视雅各宾派专政的资产阶级在国民公会中发动政变,逮捕罗伯斯比尔等雅各宾派首领,次日将他们处死。

随后废除了雅各宾派的激进措施,从而建立了大资产阶级政权,法国资产阶级革命高潮至此结束。

热月政变是结束恐怖统治,恢复和建立资本主义正常秩序的重大转折点。

这是符合历史发展的客观要求的,体现了从封建主义向资本主义过渡的规律。

2、开明专制封建君主专制的一种形式。

出现于18世纪欧洲的一些国家。

封建统治者在资本主义革命的时代潮流冲击下,以不变更封建专制的基本制度为前提,采取一些有限的改革措施,如取缔腐朽的宗教条规,限制等级特权,举办教育,鼓励发展工业等。

封建君主专制实行这种有限的改革,便被称为“开明专制”。

但开明专制存在两种致命缺陷:不触及社会结构与排斥民众参与国家政治,这使得它与此前的君主专制一样无法解决欧洲各国的根本问题。

3、绝对君主制绝对君主制是欧洲大陆由中世纪封建等级君主制向近代立宪君主制过渡的政治形态,是国家由分散走向统一的过渡阶段,也是是最高统治者无需其他机构同意而行使立法、司法、行政、军事等最高权力的一种统治制度。

绝对君主制统治下的国家以王权神授作为其思想武器,把宗教国有化,并实行重商主义等。

4、托马斯 杰斐逊美国民主传统的奠基人、第一次革命的思想旗帜。

他深受启蒙思想的影响,相信理性,热爱知识;反对愚昧,反对迷信。

他在哲学上是一个自然神论者,主张宗教信仰自由。

政治思想上,他又是一位革命民主主义者,竭力维护人的自由和平等权利,主张建立人民广泛参与的民主共和国。

在社会思想上,他极力反对奴隶制度,主张释放奴隶,废除长子继承制。

他还提出天赋人权,认为人人生而平等。

此外,杰斐逊还怀有农业社会理想,主张将教育与民主政治联系在一起。

5、华盛顿(1)、华盛顿是美国历史上著名的资产阶级革命家、领导人。

由于他在美国独立战争和国家初创中的卓越贡献,被誉为“美国国父”。

世界近代史总复习纲要

世界近代史总复习纲要

世界近代史总复习纲要一.一个社会,三个内容:世界近代史从1640午英国资产阶级革争开始到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为止,约277年,这一时期,主要是资本主义社会的历史。

它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①资本主义的发展史:讲的是资本主义的产生、发展,从自由资本主义进入帝国主义。

②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工人运动史):讲的是无产阶级从产生、发展、壮大以及登上政治舞台,进行夺权斗争,最后取得部分胜利的历史。

③民族解放斗争史:讲的是亚、非、拉人民反对殖民主义英勇斗争的情况。

二.两个时期,三个特点:世界近代史以1871年巴黎公社为界分为两个时期:1.从1640年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开始,至l870年普法战争是资本主义上升时期,即自由资本主义发展时期。

其特点是:①资本主义制度代替封建制度,资产阶级专政代替封建专制,在欧、美、亚产生了资本主义国家。

西欧是资本主义发源地,随后资本主义就从西欧发展列美、亚洲。

如:英国通过资产阶级革命,首先建立起君主立宪制的资产阶级专政,随后美、法也建立起资产阶级专政,到19世纪中期资本主义突破了西欧发展到亚洲和东欧。

如:俄国废除农奴制,日本进行明治维新,都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的道路。

②资本主义大机器生产代替工场手工业生产,普遍建立起大机器生产的工厂,使社会生产力得到迅速发展。

如:英国的工业革命从18世纪中期开始.列19世纪上半期完成;其后,法美也进行了工业革命。

资本主义国家通过工业革命,岌展了社会生产力,使资本主义国家力量增强。

③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矛盾逐渐代替了农民阶级与地主阶级的矛盾。

无产阶由形成、发展到壮大,由自发斗争发展到自觉斗争,由捣毁机器发展科独立工人运动,登上政治舞台:以致于产生科学共产主义,建立起国际工人组织。

2.从187l年巴黎公社到“一战”结束,是资本主义衰落时期,由“自由”资本主义过渡到帝国主义时期。

其特点是:①随着资本主义发展逐渐出现银行资本与工业资本的融合,形成金融资本,出现金融寡头,建立起大资产阶级专政,对内镇压工人运动,对外发动侵略战争,如:三国同盟与三国协约的出现,“一战”的爆发。

世界近代史复习提纲

世界近代史复习提纲

世界近代史复习提纲一、世界近代史的起点和背景(150字)1.文艺复兴和大航海时代的兴起2.美洲大陆的探险和殖民3.宗教与宗教战争的兴起二、欧洲的绝对君主制和启蒙时代(300字)1.法国路易十四绝对君主制的建立和维持2.欧洲的启蒙运动和启蒙思想家的影响3.英国的君主立宪制和议会制度的发展三、法国大革命与拿破仑时代(400字)1.法国大革命前的社会状况和不满情绪的积累2.法国大革命爆发以及三大阶段:立宪王政、国民公会和恐怖统治3.拿破仑的崛起和法兰西帝国的建立四、工业革命和资本主义经济体制的形成(400字)1.英国工业革命的起因、过程和影响2.工业革命对社会结构的变化和城市化的加剧3.资本主义经济体制的形成和市场经济的兴起五、19世纪晚期的帝国主义和殖民地扩张(350字)1.帝国主义的意义和特征2.殖民地扩张的重要国家和领土3.殖民地扩张的影响和反抗六、第一次世界大战及其后果(300字)1.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导因和爆发2.军事技术和战争形式的变革3.第一次世界战争对世界秩序的冲击七、俄国革命和苏联的兴起(350字)1.俄国封建制度的衰落和农民不满的加剧2.二月革命和十月革命的爆发3.苏联的建立和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建立八、第二次世界大战及其后果(450字)1.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原因和参战国2.战争过程和军事技术的发展3.第二次世界大战对人类文明的巨大影响九、冷战与后冷战时期的世界格局(400字)1.冷战的起因和两个阵营的形成2.冷战期间的核武器竞赛和战争干涉3.冷战结束后世界格局的变化和多极化的趋势十、全球化和21世纪的世界(200字)1.全球化的定义和特点2.经济全球化和信息全球化的影响3.21世纪世界的挑战和发展趋势以上是一个大致的世界近代史复习提纲,可以根据需要适当调整和扩展每个部分的内容,以全面复习世界近代史的重要事件和发展趋势。

世界近现代史高考复习提纲

世界近现代史高考复习提纲

②对殖民者:源源流入的财富成为欧洲资本原始积累的主要来源之一,加速了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对西、葡:掠夺的财富并没有转化为资本,而是花在封建主的奢侈享乐上,结果两国衰落下去。

)③对世界:新航路开辟的成功和西方殖民时代的开始,改变了世界形势和历史发展进程:欧洲人开始对美洲、亚洲和非洲进行政治控制和渗透;伴随政治霸权而来的是经济的剥削和掠夺,由于西方宗教和文化的渗透,殖民地的文化的生活方式逐渐发生变化;同时各大洲之间相对孤立的状态被打破,世界日益成为一个相互影响、联系紧密的整体。

——最深远的影响【重点难点问题解析】问题一:为什么说西欧封建社会末期是“世界”被发现的时代。

分析:此题只要理解“世界”被发现指的是地理大发现,也就是开辟新航路即可。

该题实际上就是新航路开辟的作用、影响。

问题二:哥伦布《航海日志》:“两位陛下决定派我,……前往印度,以熟悉它的国土,人民和君王,了解他们的风俗习惯并带回如何能使他们归依我们神圣宗教的经验,但不走通常的东行陆路,而走向西的海路,这条路,据我所知,迄今为止尚无人走过”。

问:哥伦布为什么“不走通常的东行陆路,而走向西的海路?”分析:此题是选取直接原因和客观条件中地理知识的进步来考查新航路开辟的原因。

问题三:关于航路开辟的历史作用,史学界观点不一,一是“灾难说”认为给亚非拉各国人民带来了巨大灾难,但也有积极作用,二是“进步说”,认为虽有消极作用,但总体上说促进了人类历史的巨大进步,你比赞同哪一种观点,为什么?分析:此题旨在认识新航路开辟的影响(消极性和进步性),进行客观地评价。

§ 3 文艺复兴1、文艺复兴运动的时间、地区、性质、核心思潮及其评价;2、文艺复兴运动首先发源于意大利的原因;3、意大利文艺复兴最早、早期和鼎盛时期的代表人物及其作品、评价;4、文艺复兴扩展到西欧其他国家的时间;5、英国、法国、德意志、西班牙文艺复兴运动的代表人物及其地位、作品;6、近代自然科学产生的原因及其开始的领域;7、天文学革命的代表人物及其科学成就、意义;8、提倡唯物主义的科学研究方法的思想家。

2022年中考历史总复习世界近代史必考重点知识梳理提纲(精品)

2022年中考历史总复习世界近代史必考重点知识梳理提纲(精品)

2022年中考历史总复习世界近代史必考重点知识梳理提纲(精品)1、14世纪,文艺复兴兴起于意大利,是一场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文化运动。

2、诗人但丁被称为意大利文艺复兴的先驱,代表作品是《神曲》。

3、文艺复兴的巨人画家达·芬奇有名画《蒙娜丽莎》和《最后的晚餐》。

4、1492年,哥伦布开辟了通向美洲的新航路,发现了新大陆美洲。

5、文艺复兴的意义:文艺复兴是一场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冲破了封建教会的精神束缚,焕发了人们的创新精神,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所创造的灿烂文化在世界历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6、新航路开辟的意义:证明了地圆学说的正确性,为西欧国家的殖民掠夺开辟了道路,有利于欧洲资本主义发展,造成了亚非拉地区的灾难和贫穷落后,也对孤立、分散的世界向整体方向发展起了重要作用。

7、1789年,制宪会议颁布《人权宣言》。

它是法国大革命的重要法律文献。

《人权宣言》的内容有:人生来自由平等;自由是指有权从事一切无害于他人的行为;法律是公共意志的表现,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凡权利无保障和分权未确立的社会,就没有宪法;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

《人权宣言》是法国大革命的纲领性文件,核心内容是人权与法治,否定了封建专制和封建等级制度,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

8、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历史影响:推翻了封建君主专制,确立了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为资本主义迅速发展扫清了道路;对欧洲和北美产生了重要影响,开辟了世界资产阶级革命的时代。

9、美国独立战争的历史影响:既是一场民族解放战争,也是一次资产阶级革命;推翻了英国的殖民统治,赢得了国家的独立,为美国资本主义发展开辟了道路;推动了欧洲和拉美的革命运动。

10、法国大革命的历史意义:为资本主义发展开辟了道路,沉重地打击了欧洲封建势力,有力地推动了欧洲资产阶级革命和拉美的民族解放运动。

11、1804年,拿破仑建立了法兰西第一帝国。

12、评价华盛顿:华盛顿担任大陆军总司令,领导独立战争,最终赢得了国家独立。

世界近代史考纲知识点归纳完整版

世界近代史考纲知识点归纳完整版

考纲知识点归纳(世界近代史)第四分册第一单元 15-16世纪西欧社会的演变15-16世纪西欧社会的巨变表现:●总体趋势:资本主义产生,封建制度解体,完成了由西欧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的过渡。

●经济:手工工场出现,标志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萌芽产生新航路开辟殖民掠夺●政治:民族国家形成,等级君主制演变为君主专制●社会:封建社会过渡到资本主义社会●文化:思想意识发生重大变化,进行了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在思想领域开展反封建斗争。

第一课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萌芽的产生知识结构:社会生产力的提高出现剩余产品(根本原因)雇佣劳动力商品经济的发展国内:强制剥削农民土地(eg:圈地运动)资本原始积累(生产者和生产资料分离)15世纪国外:商业战争、贩卖奴隶、殖民掠夺手工工场诞生(资本主义萌芽的标志)[特点:手工劳动、分工协作]第二课民族国家的形成⏹君主专制 B一、民族国家的形成共性:确定的疆土;全民族通用的语言和国民的文化认同统一的国内市场和国民经济全体国民构成民族共同体(民族意识增强)享有国际法意义上的独立主权(政治上的统一)二、君主专制1、封建等级制等级君主制君主专制2、形成背景:民族国家的形成和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发展,推动了英、法两国政治制度的转变,社会各阶层大多支持继续加强王权。

①封建贵族总体上已丧失昔日的权威,不得不依靠王权来维持自己的地位。

②新兴的资产阶级需要王权为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开辟道路。

③部分农民和城市贫民也寄希望于王权,以改善生存环境。

从15世纪下半叶开始,英、法等国的等级君主制逐渐演变为君主专制。

3、历史作用①加强中央集权,大家地方割据势力。

②推行重商主义政策,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国家发展迅速。

第三课开辟新航路和早期殖民活动⏹15世纪东西方的交流 A⏹新航路开辟的简况 A⏹新航路开辟的影响B⏹早期殖民扩张与掠夺 A一、新航路开辟的原因和条件1、原因:①社会根源:寻金热②诱因:《马克波罗行纪》③经济根源:15世纪后,西欧商品经济发扎,资本主义萌芽出现,要求扩大国外市场和获得更多货币。

世界近代史提纲

世界近代史提纲
国民公会中宪章派的分歧
(四)全国宪章协会?第二次请愿书
全国宪章协会的成立
宪章派与反谷物法同盟
第二次请愿书
1842年大罢工
奥康诺的土地计划
(五)1848年宪章运动
宪章运动的复兴
1848年4月10日***示威的失败
1848年以后宪章运动的衰落
(六)宪章运动的最后阶段
教学内容:
第一讲 17世纪英国革命?1689—1742年的英国
(一)典型的封建专制主义国家——法国
(二)分崩离析与经济落后的德意志
(三)封建农奴制的俄国
(四)波兰、瑞典和丹麦
(五)西欧的启蒙运动
(六)17世纪英国文化、思想的发展
(七)1689—1742年的英国
第二讲 欧洲大陆的封建专制制度
2.对外扩张
3.立窝尼亚战争
4.农民处境的恶化和波洛特尼科夫起义
5.罗曼诺夫王朝的建立
(四)西班牙的专制制度
1.工商业的发展
2.农业的落后
3.王权的加强
4.腓力二世的反动统治
(五)尼德兰革命
1.资本主义生产的发展 与阶级关系的变化
2.西班牙的专制统治
3.革命的爆发
识记:汉萨同盟 、玫瑰战争 、英国国教、清教、《大抗议书》、克伦威尔、立宪君主制、蒙克 “人身保护法”、 辉格派、 托利派、 奥伦治?威廉沃尔波、 “农奴制第二版” 、彼得一世、北方战争、开明专制、叶卡特琳娜二世、本杰明?富兰克林、洛克、托马斯?杰斐逊、“文字狱” 、利玛窦、幕藩体制、巴布尔、马穆鲁克、阿拔斯王朝尼德兰革命、郑成功、《航海条例》、奥地利王位继承战争、莱布尼茨联邦宪法、谢斯起义、萨拉托加大捷、独立宣言、乔治?华盛顿、列克星顿枪声、大陆会议、东印度公司、商品经济、第三等级 、三级会议 、网球场宣誓、巴士底狱、八月法令、《人权宣言》、罗伯斯比尔、吉伦特派、巴黎公社、平原派、山岳派、法兰西第一共和国、1793年宪法、热月政变、1795年宪法、、拿破仑、执政府、雾月政变、《教务专约》、重商主义、吕内维尔和约、亚眠和约、拿破仑法典、法兰西第一帝国、特拉法加海战、奥斯特利茨战役、莱茵邦联、耶拿战役、提尔西特和约、大陆封锁体系、 库图佐夫、莱比锡战役、 元老院、滑铁卢战役、维也纳会议、 神圣同盟、 希腊民族解放战争、 十二月党人起义、 杜桑?卢维杜尔、多洛雷斯呼声 西蒙?玻利瓦尔 何塞?圣马丁、瓜亚基尔会晤、阿亚库乔战役、法国二月革命 、六月起义、路易?波拿巴、秩序党德国三月革命、法兰克福议会、维也纳三月革命、青年意大利党、马志尼、加里波第、资本原始积累 工场手工业 专利制度 “西进运动” 农奴 德意志关税同盟、“卢德运动”、里昂工人起义 西里西亚纺织工人起义、1832年议会改革、宪章运动、新济贫法、威灵顿世界工厂、“五月流血周”、普法战争、法兰西第三共和国、梯也尔、《资本论》、工联主义法兰西第二帝国、《***宣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世界近代史》考试大纲
一、考试对象
历史学专业本科插班生
二、考试目的
《世界近代史》课程考试旨在考察学生世界近代史知识的基础上,注重考察学生对于基本历史线索、历史事件、历史人物以及相关理论和历史问题的理解与掌握程度,强调提高学生运用辩证唯物论和历史唯物论原理,根据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分析、认识、解决具体历史问题的能力,以及一定程度的抽象思维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

本门课程考核要求由低到高共分为“了解”、“掌握”、“熟练掌握”三个层次。

其含义为:了解,指学生能懂得所学知识,能在有关问题中认识或再现它们;掌握,指学生清楚地理解所学知识,并且能在面对具体历史问题的分析中能正确地加以运用;熟练掌握,指学生能较为深刻理解、全面把握所学知识,在此基础上能够准确、熟练地使用它们进行有关分析,有自己独立的见解,能得出相应的较为科学的认识。

三、考试方法和考试时间
1、考试方法:闭卷、笔试
2、记分方式:百分制,满分为100分
3、考试时间:120分钟
4、试题总数:24题
5、命题的指导思想和原则
命题的总的指导思想是:全面考查学生对本课程的基本原理、基本概念和主要知识点学习、理解和掌握的情况。

命题的原则是:题目数量多、份量小,覆盖范围广。

最基本的客观性知识一般占50%左右,中等难度的题目占20%左右,难度较大的题目占20%左右。

6、题目类型
(1)填空题(请把你认为正确答案的题号填入题干的括号内。

每题2分,共20分)
(2)词释题(每题4分,共20分)
(3)列举题(每题3分,共12分)
(4)简答题(每题8分,共24分)
(5)论述题(每题12分,共24分)
四、考试内容、要求
第一章绪论
1、了解“世界历史”的内涵
2、宏观掌握世界近代史的发展线索(分期问题)
第二章资本主义曙光和欧洲社会转型
1、了解欧洲资本主义萌芽情况
2、掌握对手工工场和资本主义在工业中发展的三个阶段的理解
第三章文艺复兴——资产阶级意识形态出现
第一节文艺复兴的历史背景
1、了解文艺复兴运动的原因、性质
第二节文艺复兴的成就
第三节文艺复兴的历史意义
1、了解文艺复兴运动成就、历史意义
第四章欧洲宗教改革-基督教的再嬗变
第一节背景
1、了解欧洲宗教改革背景
第二节内容
1、了解新教主要代表人物和诸派的活动及教徒的分布
2、了解新教基本教义、伦理
第三节欧洲宗教改革的性质和意义。

1、掌握欧洲宗教改革的性质和意义
第五章新航路开辟与西欧诸国早期殖民活动
第一节新航路开辟
1、了解新航路开辟原因、条件、历史意义
第二节西欧诸国早期殖民活动
1、了解西欧诸国早期殖民活动
第六章西欧商业革命
1、掌握西欧商业革命的原因、表现、意义;
第七章近代早期欧洲资产阶级革命浪潮
第一节、尼德兰革命
1、掌握尼德兰资产阶级革命的历史背景及经过、历史意义
第二节、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1、掌握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发生的原因、经过、成就、特点、历史意义
第三节法国资产阶级革命和拿破仑帝国
1、掌握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爆发的历史背景、发展阶段和历史意义
2、掌握拿破仑帝国的建立及其政权性质
3、了解拿破仑帝国对外战争的主要战役、帝国崩溃原因
4、了解、比较英、法资产阶级革命的特点
第八章国际社会的诞生—从威斯特伐利亚体系到维也纳体系
第一节欧洲的统一与分裂
1、了解17——18世纪中期欧洲专制王权国家间几次重大战争
2、了解威斯特伐利亚体系的产生和特征
3、掌握若干重要国际关系原则和国际法的创生
第二节维也纳体系
1、掌握维也纳会议、神圣同盟、维也纳体制的性质
第九章美洲的新生
第一节北美独立战争
1、掌握英属北美十三殖民地的社会经济政治状况和北美独立战争爆发的背景原因
2、了解《独立宣言》基本思想及其历史意义
3、了解北美独立战争的进程、胜利原因和历史意义
4、掌握美国《一七八七联邦宪法》的内容、进步意义与局限性
5、了解为什么说北美独立战争是一场资产阶级革命?它同英、法资产阶级革命相比较有何特点?
第二节拉美独立战争
1、了解拉美独立战争的进程及重大事件
2、了解拉丁美洲独立战争的性质和影响
第三节神圣同盟、“门罗宣言”与拉丁美洲
1、掌握神圣同盟、“门罗宣言”与拉丁美洲三者之间的连带关系及其意义
2、了解美洲新生的原因
第十章迄工业革命前的东方——亚非的沉沦
第一节明末到清季前期的中国
第二节德川幕府统治下的日本
第三节印度次大陆的莫卧尔帝国
第四节地跨三大洲的奥斯曼土耳其帝国(东方问题)
第五节东方诸帝国的盛衰与东西方地位的失衡
1、掌握东方诸帝国对外闭关锁国的思想认识、政策措施及其特征
2、解了东方诸帝国面对世界大变局国际地位出现的盛衰变化
3、了解东方诸帝国的盛衰与东西方地位失衡的原因、影响及趋向
第十一章欧洲三大革命(工业革命、马克思主义、48年革命)
第一节英国工业革命及其扩散
1、掌握工业革命的概念、历史条件
2、掌握工业革命为什么在英国最早发生的原因。

3、了解英国工业革命的进程、特征及影响
4、了解工业革命在欧洲各国的进展及其社会影响
第二节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1、掌握马克思主义产生的历史条件、思想来源及其基本内容
2、了解《共产党宣言》的基本内容和历史意义
第三节1848年欧洲革命
1、了解1848年欧洲革命的任务、性质、进程和特点
第十二章欧美革命的新浪潮
第一节英国的改革
第二节德国三次王朝战争与第二帝国
第三节意大利统一
第四节俄国1861年农奴制改革
第五节美国内战
1、掌握欧美各国革命(改革)的原因、内容(经过)、重大人物事件、特点、意义
第十三章 19世纪中后期亚非拉危机的深化与应对
第一节天朝大国的“千年未有之大变局”
第二节日本“脱亚入欧”——明治维新
第三节日不落帝国的皇冠——印度
第四节越南沦为法国殖民地
第五节伊朗的衰落
第六节非洲的沉沦
第七节拉美的停滞
1、了解欧美列强入侵下亚非拉社会所发生的历史变迁、社会反响及发展趋势
2、掌握中、日回应近现代文明的不同方式(成败)及其原因
3、掌握殖民主义的本质和双重历史作用
第十四章第二次工业革命和向帝国主义过渡
第一节第二次工业革命
1、熟练掌握了解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内容、特点和影响
第二节垄断组织
1、了解垄断组织形成、发展的原因和影响
第三节各帝国主义国家的特征
1、掌握各帝国主义国家的特征
第四节 1871-1900年的国际关系
1、了解19世纪后期国际关系演变的基本原因、动态和趋向
五、试题结构(内容、题型、分数分配)
六、考试要求
本课程考试为闭卷考试,考生不得携带任何纸张、教材、笔记本、作业本、参考资料、电子读物、电子器具和工具书等进入考场。

七、指定参考书
《世界近代史》金卫星、刘大明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6 第2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