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FC3D中文讲解例题讲课教案
PFC3d手册命令中文详解72253

PFC3D 学习记录5-COMMAND REFERENCE通用规定和特征命令语法默认情况下,命令行忽略大小写,然而可以通过SET case命令激活区别大小写情况。
斜体字代表数字,以i, j, m n 为开头的字母代表整数,其他情况为实数命令词,关键字和数值可用空格,以及(),=分隔。
在分号(;)后为注释一行最多可包含80个字符。
而& 表示续行Range 语法定义一定限制范围的物体可运用Range的命令:Change/ initial/ property Clump Fix/ Free Group JsetModel Plot ( 运用于不同输出项目) PrintRange( 创建一个命名的范围)一个Range 定义一系列物体。
由许多范围元素构成。
如果使用多个范围元素,最终物体几何为不同元素集合的交集。
但是可通过关键词any改变选择特性。
如果使用关键词any选项,任何包含在范围内的单元可被认为最终物体集合的一部分。
即求合集除此之外,通过在定义范围单元后接关键词not确定所有不在指定范围的单元通常还可以用定义group 方式定义复杂的range。
内置范围单元:Annulus center ( x, y, z) radius = r1, r2球形空心区域中心在(x, y, z )内径r1, 外径r2Color il < iu >球体或墙体在间隔(il, iu )内颜色索引。
若无iu 则iu = il球体颜色索引列表通过property命令建立。
墙体颜色索引列表必须用FISH 内置的w_color设置Cylinder end1( x1, y1, z1 ) end2( x2, y2, z2 ) radius = r圆柱范围。
圆柱中心轴过end1( x1, y1, z1 ) end2( x2, y2, z2 ) 半径为r.Fish fname调用用户定义的范围单元。
通过FISH函数fname 执行。
单相pfc课程设计

单相pfc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让学生理解单相PFC(功率因数校正)电路的基本原理,掌握其工作机理。
2. 使学生掌握单相PFC电路中主要的电路元件及其功能,了解各元件对整个电路性能的影响。
3. 让学生掌握单相PFC电路的数学模型及其分析方法。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设计单相PFC电路的能力,能针对不同应用场景选择合适的PFC电路。
2. 培养学生运用数学模型对单相PFC电路进行仿真分析的能力,提高实际操作技能。
3. 提高学生团队协作能力,通过小组讨论、研究报告等形式,培养学生的表达和沟通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电力电子技术领域的兴趣,激发学生自主学习、深入研究的热情。
2. 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
3. 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认识到单相PFC技术在节能降耗、提高电能质量方面的重要性。
本课程针对高年级电子工程专业学生,结合课程性质、学生特点和教学要求,将目标分解为具体的学习成果,以便后续的教学设计和评估。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掌握单相PFC电路的基本理论、分析方法,具备一定的电路设计能力和实际操作技能,同时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和沟通表达能力,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二、教学内容本章节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1. 单相PFC电路基本原理:讲解单相PFC电路的工作原理,分析电路中主要的电路元件,如电感、电容、二极管和MOSFET等,探讨各元件在电路中的作用及对整体性能的影响。
2. 单相PFC电路分析与设计:引导学生学习单相PFC电路的数学模型,包括平均模型和开关模型,通过教材第3章和第4章的内容,学习PFC电路的控制策略和设计方法。
同时,结合实际案例,教授学生如何针对不同应用场景选择合适的PFC电路。
3. 单相PFC电路仿真与实验:根据教材第5章,教授学生使用相关仿真软件(如MATLAB/Simulink)对单相PFC电路进行仿真分析,使学生掌握电路性能的评估方法。
PFC3d手册命令中文详解

PFC3D 学习记录5-COMMAND REFERENCE通用规定和特征命令语法默认情况下,命令行忽略大小写,然而可以通过SET case命令激活区别大小写情况。
斜体字代表数字,以i, j, m n 为开头的字母代表整数,其他情况为实数命令词,关键字和数值可用空格,以及(),=分隔。
在分号(;)后为注释一行最多可包含80个字符。
而&表示续行Range 语法定义一定限制范围的物体可运用Range的命令:Change/ initial/ property Clump Fix/ Free Group JsetModel Plot ( 运用于不同输出项目)PrintRange( 创建一个命名的范围)一个Range 定义一系列物体。
由许多范围元素构成。
如果使用多个范围元素,最终物体几何为不同元素集合的交集。
但是可通过关键词any改变选择特性。
如果使用关键词any选项,任何包含在范围内的单元可被认为最终物体集合的一部分。
即求合集除此之外,通过在定义范围单元后接关键词not确定所有不在指定范围的单元通常还可以用定义group 方式定义复杂的range。
内置范围单元:Annulus center ( x, y, z) radius = r1, r2球形空心区域中心在(x, y, z )内径r1, 外径r2Color il < iu >球体或墙体在间隔(il, iu )内颜色索引。
若无iu 则iu = il球体颜色索引列表通过property命令建立。
墙体颜色索引列表必须用FISH 内置的w_color设置Cylinder end1( x1, y1, z1 ) end2( x2, y2, z2 ) radius = r圆柱范围。
圆柱中心轴过end1( x1, y1, z1 ) end2( x2, y2, z2 ) 半径为r.Fish fname调用用户定义的范围单元。
通过FISH函数fname 执行。
PFC3D建模流程和代码解释培训讲学

P F C3D建模流程和代码解释本示例表示生成球体在一定的空间内进行运动的部分代码以及代码表示意义。
新建一个PFC3D模型必要部分生成的整体日志。
PFC3D建模需要的部分和代码解释*********************************************** Logging started at 周三八月 30 16:50:55 2017* By pfc3d Version 5.00 Release 025*** Job Title: Pandect example**********************************************pfc3d>pfc3d>; 3-设置模型名称,可有可无。
pfc3d>title 'Pandect example'pfc3d>pfc3d>; 4-设定计算区域(必要条件)pfc3d>; Set the domain extentpfc3d>domain extent -10.0 10.0 -20 20 ; domain当中有两个关键词是condition和extent,condition指的是边界条件 periodic ;destroy ;stop ;reflect;condition默认值是stop。
extent指的是模型区域pfc3d>pfc3d>; 5-指定随机种子(若不指定,种子随机)pfc3d>set random 10001;默认值是一万,且数量级是相同的数量级,也就是该随机数值10000不能过大,不能过小。
设置随机种子以后,生成的颗粒的半径和位置都在范围内随机。
pfc3d>pfc3d>; 6-生成及修改模型组件(必要条件),有三种命令是来生成颗粒的,generate,create,distribute。
pfc3d>; Generate 30 balls in a box,wall就是一个生成颗粒的容器。
PFC3d手册命令中文详细讲解

PFC3D 学习记录5-COMMAND REFERENCE通用规定和特征命令语法默认情况下,命令行忽略大小写,然而可以通过SET case命令激活区别大小写情况。
斜体字代表数字,以i, j, m n 为开头的字母代表整数,其他情况为实数命令词,关键字和数值可用空格,以及(),=分隔。
在分号(;)后为注释一行最多可包含80个字符。
而& 表示续行Range 语法定义一定限制范围的物体可运用Range的命令:Change/ initial/ property Clump Fix/ Free Group JsetModel Plot ( 运用于不同输出项目) PrintRange( 创建一个命名的范围)一个Range 定义一系列物体。
由许多范围元素构成。
如果使用多个范围元素,最终物体几何为不同元素集合的交集。
但是可通过关键词any改变选择特性。
如果使用关键词any选项,任何包含在范围内的单元可被认为最终物体集合的一部分。
即求合集除此之外,通过在定义范围单元后接关键词not确定所有不在指定范围的单元通常还可以用定义group 方式定义复杂的range。
内置范围单元:Annulus center ( x, y, z) radius = r1, r2球形空心区域中心在(x, y, z )内径r1, 外径r2Color il < iu >球体或墙体在间隔(il, iu )内颜色索引。
若无iu 则iu = il球体颜色索引列表通过property命令建立。
墙体颜色索引列表必须用FISH 内置的w_color设置Cylinder end1( x1, y1, z1 ) end2( x2, y2, z2 ) radius = r圆柱范围。
圆柱中心轴过end1( x1, y1, z1 ) end2( x2, y2, z2 ) 半径为r.Fish fname调用用户定义的范围单元。
通过FISH函数fname 执行。
PFC中文详解课件

类似于FLAC,PFC提供了局部无粘性阻尼。这种 阻尼形式有以下优点:
1)对于匀速运动,体力接近于零,只有加速运 动时才有阻尼;
2)阻尼系数是无因次的; 3)因阻尼系数不随频率变化,集合体中具有不 同自然周期的区域被同等阻尼,采用同样的阻尼系 数。 PFC2D可以在半静态模式下运行以保证迅速收敛 到静态解,或者在完全动态模式下运行。 PFC2D包含功能强大的内嵌式程序语言FISH,允 许用户定义新的变量和函数使数值模型适合用户的 特殊需求。例如,用户可以定义特殊材料的模型和 性质、加载方式、实验条件的伺服控制、模拟的顺 序以及绘图和打印用户定义的变量等。
PFC2D可以模拟颗粒间的相互作用问题、大变 形问题、断裂问题等,适用于以下领域:
(1)在槽、管、料斗、筒仓中松散物体的流动问 题;
(2)矿山冒落法开采中的岩体断裂、坍塌、破碎 和岩块的流动问题;
(3)铸模中粉料的压实问题; (4)由粘结粒子组成物体的碰撞及其动态破坏; (5)梁结构的地震响应及垮塌; (6)颗粒材料的基本特性研究,如屈服、流动、 体积变化等; (7)固体的基本特性研究,如累积破坏、断裂。
1.理论背景
作为离散元的一种,二维颗粒流程序(Particle Follow Code PFC2D)数值模拟新技术,其理论基础是 Cundall [1979]提出的离散单元法,用于颗粒材料力 学性态分析,如颗粒团粒体的稳定、变形及本构关系, 专门用于模拟固体力学大变形问题。它通过圆形(或异 型)离散单元来模拟颗粒介质的运动及其相互作用。由 平面内的平动和转动运动方程来确定每一时刻颗粒的 位置和速度。作为研究颗粒介质特性的一种工具,它 采用有代表性的数百个至上万个颗粒单元,通过数值 模拟实验可以得到颗粒介质本构模型。
PFC3D中文讲解例题讲课教案

PFC3D中⽂讲解例题讲课教案P F C3D中⽂讲解例题通过例⼦学习⼏种常见命令例⼆:PFC3D⽬录下的Guide\Start\footing.dat,程序如下(注意:本程序与原程序不同,特加了plot set rotation(24.0,352.0,340.0)这句以使得模型转过⼀定⾓度,让⽤户看的更清楚,另外还将原程序⼀分为⼆,主要是为了更好地学习每个命令的作⽤),以下是程序代码。
;fname: footing.DAT (tutorial example for PFC3D)new ; clear program state to begin new problemset random ; reset random-number generatortitle 'Tutorial Example'wall id=1 face ( 0, 0, 0) (10, 0, 0) (10, 0 -5) ( 0, 0,-5)wall id=2 face ( 0, 0, 0) ( 0, 0,-5) ( 0, 2,-5) ( 0, 2, 0)wall id=3 face (10, 0,-5) (10, 0, 0) (10, 2, 0) (10, 2,-5)wall id=4 face (10, 2,-5) (10, 2, 0) ( 0, 2, 0) ( 0, 2,-5)wall id=5 face ( 0, 0,-5) (10, 0,-5) (10, 2,-5) ( 0, 2,-5)wall id=6 face ( 0, 0, 0) ( 0, 2, 0) (10, 2, 0) (10, 0, 0)gen id=1,750 rad 0.15,0.20 x=0,10 y=0,2 z=-5,0;plot create Footingplot set title text 'Basic collection of particles in a box'plot set rotation (24.0,352.0,340.0)plot add ball yellowplot add wall whiteplot add axes brownplot showpause;wall id=1 kn=1e8 ks=1e8wall id=2 kn=1e8 ks=1e8wall id=3 kn=1e8 ks=1e8wall id=4 kn=1e8 ks=1e8wall id=5 kn=1e8 ks=1e8wall id=6 kn=1e8 ks=1e8;prop density 2000 kn 1e8 ks 1e8ini rad mul 1.47;set hist_rep=5hist ball zvel 3 1 0hist diagnostic mufset dt dscalecycle 3000以下是程序中逐条命令的解释:1、我们⾸先定义了模型的边界,使⽤WALL命令,如下:wall id=1 face ( 0, 0, 0) (10, 0, 0) (10, 0 -5) ( 0, 0,-5)wall id=2 face ( 0, 0, 0) ( 0, 0,-5) ( 0, 2,-5) ( 0, 2, 0)wall id=3 face (10, 0,-5) (10, 0, 0) (10, 2, 0) (10, 2,-5)wall id=4 face (10, 2,-5) (10, 2, 0) ( 0, 2, 0) ( 0, 2,-5)wall id=5 face ( 0, 0,-5) (10, 0,-5) (10, 2,-5) ( 0, 2,-5)wall id=6 face ( 0, 0, 0) ( 0, 2, 0) (10, 2, 0) (10, 0, 0)这些命令创造了⼀个由六个墙⾯围成的箱⼦,每个墙⾯都赋予了⼀个独⼀⽆⼆的ID号。
pfc课程设计

pfc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掌握PFC(Power, Force, and Control)的基本概念,理解其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2. 学生能运用PFC的相关知识,解释并分析简单物理现象。
3. 学生了解PFC在实际工程和科技领域的重要性。
技能目标:1. 学生能运用PFC的基本原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2. 学生通过小组讨论和实验操作,培养团队合作和动手实践的能力。
3. 学生通过完成课后练习,提高自主学习能力和知识运用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对PFC产生兴趣,激发学习物理的积极性,形成主动探究科学问题的习惯。
2.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勇于尝试、不断改进的进取精神。
3. 学生认识到科技发展对社会进步的重要性,增强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物理学科的一节实验课,旨在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帮助学生深入理解PFC知识。
学生特点:五年级学生已具备一定的物理基础和实验操作能力,好奇心强,善于观察和思考。
教学要求:教师应注重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将课程目标分解为具体的学习成果,以便进行有效的教学设计和评估。
二、教学内容1. 引入PFC概念:通过生活实例,让学生理解力量、能量和控制的概念。
- 力的概念:重力、摩擦力等。
- 能量概念:动能、势能等。
- 控制概念:简单机械的控制原理。
2. 理论知识讲解:- PFC的基本原理及其相互关系。
- PFC在实际应用中的案例分析。
3. 实践操作:- 设计简单实验,让学生观察并记录PFC现象。
- 小组合作,探讨并解决与PFC相关的问题。
4. 教学大纲安排:- 第一节课:引入PFC概念,讲解理论知识。
- 第二节课:实践操作,小组合作解决问题。
- 课后作业:布置与PFC相关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5. 教材章节:- 第五章:力的概念及其应用。
- 第六章:能量的转化与守恒。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P F C3D中文讲解例题通过例子学习几种常见命令例二:PFC3D目录下的Guide\Start\footing.dat,程序如下(注意:本程序与原程序不同,特加了plot set rotation (24.0,352.0,340.0)这句以使得模型转过一定角度,让用户看的更清楚,另外还将原程序一分为二,主要是为了更好地学习每个命令的作用),以下是程序代码。
;fname: footing.DAT (tutorial example for PFC3D)new ; clear program state to begin new problemset random ; reset random-number generatortitle 'Tutorial Example'wall id=1 face ( 0, 0, 0) (10, 0, 0) (10, 0 -5) ( 0, 0,-5)wall id=2 face ( 0, 0, 0) ( 0, 0,-5) ( 0, 2,-5) ( 0, 2, 0)wall id=3 face (10, 0,-5) (10, 0, 0) (10, 2, 0) (10, 2,-5)wall id=4 face (10, 2,-5) (10, 2, 0) ( 0, 2, 0) ( 0, 2,-5)wall id=5 face ( 0, 0,-5) (10, 0,-5) (10, 2,-5) ( 0, 2,-5)wall id=6 face ( 0, 0, 0) ( 0, 2, 0) (10, 2, 0) (10, 0, 0)gen id=1,750 rad 0.15,0.20 x=0,10 y=0,2 z=-5,0;plot create Footingplot set title text 'Basic collection of particles in a box'plot set rotation (24.0,352.0,340.0)plot add ball yellowplot add wall whiteplot add axes brownplot showpause;wall id=1 kn=1e8 ks=1e8wall id=2 kn=1e8 ks=1e8wall id=3 kn=1e8 ks=1e8wall id=4 kn=1e8 ks=1e8wall id=5 kn=1e8 ks=1e8wall id=6 kn=1e8 ks=1e8;prop density 2000 kn 1e8 ks 1e8ini rad mul 1.47;set hist_rep=5hist ball zvel 3 1 0hist diagnostic mufset dt dscalecycle 3000以下是程序中逐条命令的解释:1、我们首先定义了模型的边界,使用WALL命令,如下:wall id=1 face ( 0, 0, 0) (10, 0, 0) (10, 0 -5) ( 0, 0,-5)wall id=2 face ( 0, 0, 0) ( 0, 0,-5) ( 0, 2,-5) ( 0, 2, 0)wall id=3 face (10, 0,-5) (10, 0, 0) (10, 2, 0) (10, 2,-5)wall id=4 face (10, 2,-5) (10, 2, 0) ( 0, 2, 0) ( 0, 2,-5)wall id=5 face ( 0, 0,-5) (10, 0,-5) (10, 2,-5) ( 0, 2,-5)wall id=6 face ( 0, 0, 0) ( 0, 2, 0) (10, 2, 0) (10, 0, 0)这些命令创造了一个由六个墙面围成的箱子,每个墙面都赋予了一个独一无二的ID号。
每个墙面四边形通过给出四边形的四个顶点坐标来定义,即四个顶点连成四条线,然后再围成一个四边形墙面。
注意:顶点的顺序决定了墙面是否被激活,激活的墙面可以自动识别与小球的接触,不激活的话就会被小球穿透,2、然后在箱子里填充小球,用Generate命令,也可简写,如下:gen id=1,750 rad 0.15,0.20 x=0,10 y=0,2 z=-5,0这个命令规定了小球填充的空间范围,小球的大小以及填充的总个数。
Id=1,750的含义是:ID号从1到750其实就生成了750个小球,并给每个小球指定了各自的ID号。
Rad 0.15,0.20的含义是:小球半径从0.15m到0.20m随机选择x=0,10 y=0,2 z=-5,0的含义是:小球填充的空间是0<x<10,0<y<2,-5<z<0的一个立方体空间。
如果填充的空间太小或者小球的半径设置的太大,以至于这个空间容不下这么多的小球,那系统会自动减少生成的球的个数,并且系统会提示实际生成的球的个数。
3、模型的显示用命令plot,程序如下:plot create Footingplot set title text 'Basic collection of particles in a box'plot set rotation (24.0,352.0,340.0)plot add ball yellowplot add wall whiteplot add axes brownplot show从上面命令可以看出plot的用法规律,即与plot显示相关的命令的前面都用plot引出,然后后面再加相关的命令,如create Footing的意思就是创建一个名字为Footing的可视化窗口(这个在菜单栏点击“window”,下拉菜单可发现多了一项view 1\Footing,用户可自己看下);set title text是设定标题, set rotation 是设定模型的角度,以方便观察;add ball yellow是设定球的颜色为黄色;add wall white是设定墙面(也就是边界面)为白色;add axes brown是设定坐标轴为棕色; show是显示模型的命令。
4、定义墙面的法向刚度(normal stiffness)和切向刚度(shear stiffness)wall id=1 kn=1e8 ks=1e8wall id=2 kn=1e8 ks=1e8wall id=3 kn=1e8 ks=1e8wall id=4 kn=1e8 ks=1e8wall id=5 kn=1e8 ks=1e8wall id=6 kn=1e8 ks=1e8其中kn表示法向刚度,ks表示切向刚度,单位为N/m5、定义球的密度,法向刚度和切向刚度prop density 2000 kn 1e8 ks 1e8使用命令property,可简写为prop,定义密度density为2000kg/m3,法向刚度和切向刚度均为108N/m6、改变小球半径ini rad mul 1.47ini应该是initial的简写,用于初始化小球半径(有待考证)rad表示半径mul是multiply的简写,是倍数的意思。
1.47是倍数因子,表示现在半径是原来半径的1.47倍。
7、设定监测变量和采样间隔时间set hist_rep=5hist ball zvel 3 1 0hist diagnostic mufhist是history历史记录是简写,set hist_rep=5表示每隔5个运算步记录一次变量的值(默认的是10个运算步记录一次);本程序设定了两个监测对象,一个是hist ball zvel 3 1 0,表示的是中心坐标最接近x=3,y=1,z=0的球的z方向的速度被监测和记录(在这个例子中,282号球最接近这个坐标,因此作为监测球);另一个是hist diagnostic muf,是用来监测系统的不平衡力,主要用于静力学分析,当这个值趋于很小时,表示系统达到稳定状态。
8、设定求解选项set dt dscale因为这是一个静态分析,因此我们开启density-scaling选项(简写为dscale)来优化求解效率,dt应该是这个选项中的某个模式(有待考证)。
9、设定求解步数cycle 3000当写入这句程序后,计算就开始了,计算的步数,时间步,总时间,不平衡力平均值和最大不平衡力这些信息均显示在屏幕上,并且每隔5个计算步更新一次(这是set hist_rep=5的作用),图像动画每隔20个计算步更新一次(默认),这个更新时间可用命令set pinterval来改变。
另外,阻尼已经在运动方程中被默认设定,用于吸收振动能量,更快地达到平衡状态。
10、查看结果求解完毕后,用户可输入命令plot his 1来查看历史记录中第一个变量的数值曲线。
同理可输入命令plot his 2来查看历史记录中第二个变量的数值曲线。
由曲线可知系统在cycle=1000时已趋于稳定,故可以将之前的3000步改为1000步,以减少计算时间(个人愚见,仅供参考)。
先对plot补充点说明:1、plot create ***命令可用于创建多个图像显示窗口,但每次只能看一种结果,可以通过菜单栏里的window选项卡来切换窗口,查看想看的结果2、如只想显示小球,则使用命令plot ball,如只想显示墙面,则使用命令plot wall,如二者都想显示则plot ball wall,如运行完毕后想显示别的结果,如接触力则plot cforce(contact force的简写)。
总而言之,plot后面加你想显示的东东即可,用户需灵活使用。
此外,程序中的注释用英文的分号; ,后面加注释的内容即可。
第二天的讲解中小球都是自由状态,无外力的作用,因此有必要讨论施加外力的情况。
(1)对小球施加重力作用;fname: footing.DAT (tutorial example for PFC3D)new ; clear program state to begin new problemset random ; reset random-number generatortitle 'Tutorial Example'wall id=1 face ( 0, 0, 0) (10, 0, 0) (10, 0 -5) ( 0, 0,-5)wall id=2 face ( 0, 0, 0) ( 0, 0,-5) ( 0, 2,-5) ( 0, 2, 0)wall id=3 face (10, 0,-5) (10, 0, 0) (10, 2, 0) (10, 2,-5)wall id=4 face (10, 2,-5) (10, 2, 0) ( 0, 2, 0) ( 0, 2,-5)wall id=5 face ( 0, 0,-5) (10, 0,-5) (10, 2,-5) ( 0, 2,-5)wall id=6 face ( 0, 0, 0) ( 0, 2, 0) (10, 2, 0) (10, 0, 0)gen id=1,750 rad 0.15,0.20 x=0,10 y=0,2 z=-5,0;plot create Contact_Forceplot set title text 'Model at equilibrium'plot add ball yellowplot add wall whiteplot add cforce blackplot add axes brownplot show;wall id=1 kn=1e8 ks=1e8wall id=2 kn=1e8 ks=1e8wall id=3 kn=1e8 ks=1e8wall id=4 kn=1e8 ks=1e8wall id=5 kn=1e8 ks=1e8wall id=6 kn=1e8 ks=1e8;prop density 2000 kn 1e8 ks 1e8ini rad mul 1.47;set hist_rep=5hist ball zvel 3 1 0hist diagnostic mufset dt dscale;set grav 0 0 -9.81prop fric 1.0;cyc 1000此程序与第二天的程序几乎相同,唯一的不同是多加了两句程序:set grav 0 0 -9.81prop fric 1.0第一句是设定重力加速度为9.81m/s2,方向为Z轴负方向,grav是重力gravity的简写;第二句是设定球与球之间的摩擦系数,fric是friction的简写,在该程序中设定摩擦系数为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