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名称课程与教学论(物理系)
四川师范大学学科教学(物理)829物理教学论与大学物理2019到2012八套考研真题

A。 系统动量守恒,机 械能守恒 ;
B。 系统动量不守恒,机 械能守恒:
C。 系统动量和机械能均不守恒:
D。 系统动量守恒,机械能不守恒 :
7.关 于温度的意义,有下列几种说法,不 正确的是
Λ。气体的温度是分子平均平动动能的量度
B。 气体的温度是大量气体分子热运动的集体表现,具 有统计意义
C‘ 温度的高低反映物质 内部分子运动剧烈程度的不同
ˉ缸 △扔体其有桓 定南速率∴但仍有支化鹊速度
B∶ 一物体具有恒定的速度9但 仍有变化的速率 C。 一物体具有加速度,而其速度可以为零 D。 一物体速率减小,但 其加速度可 以增大。 5.关 于高斯定理的理解有下面几种说法,其 中正确的是 A。 如高斯面上 E处处为零,则 该面 内必无电荷 B。 如高斯面 内无 电荷,则 高斯面上 E处 处为零 C。 如高斯面上 E处处不为零 ,则 高斯面 内必有 电荷 D。 如高斯面 内有净电荷,则 通过高斯面的电通量必不为零 。 6.取 人造地球卫星和地球为一个系统,卫 星绕地球 以椭圆轨道运行,则 卫星在运行过程中
构建新 的图式称 同化 。
三、简答题。每小题 5分 ,共 计 ⒛ 分。
l。 简述中学生在学习物理和前概念之间有冲突的表现。
2.简 述非智力因素在物理学习中的作用。
L唧 3.简 述在物理教学中的提问过程里要注意避免的问题。
L^~~兰
嘤 芰烂堑凵塑巴用巴的堕引入方法。
5.简 述物理教学中的 “心理换位。
7.一 个人的观察、记忆、想象、思维和意志力都属于非智力因素。 8.以 教育理论工作者为评价主体,对课程理论和实践研究方面 问题所进行的评价是课程的
工作性评价 。
91.0在.学时习空者测已试有中的,各时式位图同式定不就适是应在新记的录外时部间刺的激同,时他记能录动运地动物“调体节空”间、位“改置变的实”验旧方的法图式。,
课程与教学论考研的专业介绍

课程与教学论考研的专业介绍课程与教学论是教育学专业中的一门重要课程,考研阶段对该专业的介绍能够帮助考生更好地了解该领域的学术研究和实践应用。
本文将从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职业发展等方面对课程与教学论考研专业进行详细介绍。
一、课程设置1. 课程名称:课程与教学论。
2. 学科门类:教育学。
3. 学习年限:一般为2年全日制研究生学制。
4. 课程类型:理论教育科目。
5. 学分要求:一般为3-4学分。
二、教学内容课程与教学论考研专业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教育理论与研究方法:这一部分主要介绍教育学的基本理论体系,包括教育哲学、教育心理学、教育社会学等内容,同时还注重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和研究方法。
2. 课程与教学设计:该部分探讨课程设计与教学策略,包括课程理论、教学设计模型、课程评价等内容,帮助学生掌握教学设计的基本步骤和方法论。
3. 教学技能与方法:这一部分注重培养学生的教学能力和实践操作技能,包括教学策略、教学评价、教学创新等内容,帮助学生成为具有一定教学实践经验的专业人才。
三、教学方法课程与教学论考研专业采用多种教学方法来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创新思维。
主要的教学方法包括:1. 授课教学:教师通过讲授理论知识,向学生成系统地介绍课程与教学论的相关内容,帮助学生建立基础理论框架。
2. 讨论与案例分析: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进行讨论和案例分析,从实践案例中发现问题,探索解决方案,并逐步形成独立思考和问题解决的能力。
3. 实践教学:学生通过参与实践教学活动,例如教学实习、课堂观摩等,提高教学技能和实践能力,增强对教育实际问题的理解。
四、职业发展通过课程与教学论考研专业的学习,学生将获得以下职业发展机会:1. 教育研究员:可以从事教育理论研究、教育政策研究、教育改革研究等工作,为教育发展和政策制定提供专业建议和解决方案。
2. 教育教学设计师:可以担任教育培训机构的课程设计师、教学设计师,负责设计和改进教育培训课程,提升学习效果和教学质量。
课程与教学论(物理)

课程与教学论(物理)专业(040102)培养方案(学术型硕士研究生)Physics curriculum and instruction一、培养目标和要求1、努力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科学发展观等),坚持党的基本路线,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品德良好,学风严谨,具有较强的事业心和献身精神,积极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2、掌握坚实的物理学理论基础和宽广而系统深入的教育学和物理教学论知识,具有独立从事物理教育科学研究工作的能力和教育管理方面的适应性,在物理教育科学和管理上能作出创造性的研究成果。
3、积极参加体育锻炼,身体健康。
4、硕士应达到的要求:(1)掌握本学科的基础理论和相关学科的基础知识,有较强的自学能力,及时跟踪学科发展动态。
(2)具有项目组织综合能力和团队工作精神,具有一定的公关能力及和谐的人际关系。
(3)具有强烈的责任心和敬业精神。
(4)广泛获取各类相关知识,对科技发展具有敏感性。
(5)有扎实的英语基础知识,能流利阅读专业文献,有较好的听说写译综合技能。
5、主要学习内容:物理课程与教学论、中学物理改革与发展研究、物理教学研究、物理实验教学研究、教育测量与统计、专业英语等。
主要就业去向:大专院校物理教学与科研人员、中学物理教师以及教育相关部门工作人员。
二、学习年限本专业学术型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学制3年,培养年限总长不超过5年。
在完成培养要求的前提下,对少数学业优秀的研究生,可申请提前毕业。
三、研究方向与导师1、大学物理课程与教学研究:该研究方向包括大学普通物理学的力学、热学、电磁学、光学和粒子物理学教学与教学研究,主要导师有冯杰教授、郭长江副教授、方伟副教授和涂泓副教授等。
(1)主要导师冯杰教授长期从事大学物理教学与研究,研究生大学物理专题研究学位课程的教学,对大学物理课程的基本原理、结构和方法以及在普通物理层面上对现代物理学的量子本质、相对论以及熵的统计解释等进行了系统的思考等。
物理课程与教学论于海波(考试答案)

目录第一章1.什么是物理课程与教学论?2.物理课程与教学论的学科性质?3..物理课程与教学论学科发展的历程?4.物理教师的知识结构?5.影响物理教师发展的核心要素是?6.物理教学论的内容是什么?7.你的学习计划是什么?第二章8.简述物理课程的内涵。
9.简析物理课程的价值?10.物理课程有哪些基本类型?11.什么是潜课程,教育价值是?12.什么是物理教学的基础知识?13.学生理想的物理知识结构是?14.物理教学能够培养学生哪些思维能力?15.学生物理学习的兴趣有哪些?16.科学思想及其类型?第三章17.通过文献阅读阐述国外课程改革的基本趋势?18.中国物理新课程改革的主要背景有哪些?19.中国物理新课程改革的主要任务有哪些?20.通过文献、交流等方式,了解物理新课程改革的现状,并提出建议。
第四章21.国际物理课程改革的趋势是什么?22.如何理解从《物理教学大纲》到《物理课程标准》的变化。
23.《物理课程标准》的主要内容。
第五章24.一般教学过程有几个环节,你怎么认识?25.教学存在规律吗?26.什么是教学原则,你认为包括哪些内容?27.试对教学方法进行分类。
28.探究式物理教学应该遵循哪些基本原则?29.例数五种微观教学原则,并说明理由。
第六章30.什么是概念?31.物理概念的特征?32.例举物理概念教学模式并分析有缺点?33.关于物理概念教学研究的热点有哪些?第七章34.什么是规律?35.物理规律的特征?36.例举物理规律教学模式并分析有缺点?37.关于物理规律教学设计应该注意哪些问题?38.视频一39.视频二40.视屏三第一章1.什么是物理课程与教学论?物理课程与教学论是以物理课程与教学领域中的各种现象和问题为研究对象,要对物理教学中的诸多问题做出“为什么”的回答,以揭示物理教学的基本特点、基本规律。
它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理论课,即应用型理论课。
2.物理课程与教学论的学科性质?物理课程与教学论是一门具有综合性和实践性特点的“应用+理论”的交叉学科,从根本来看,物理教学论研究的是人的问题,也是研究世界的问题。
课程与教学论专业培养方案

课程与教学论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本专业为国家和人民的教育事业培养思想上进、功底扎实、具有社会责任感、独立研究能力和创新精神的课程与教学研究领域的高层次专门人才。
其具体要求是:1.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坚持党的基本路线:热爱祖国,遵纪守法,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敬业精神。
2.系统掌握本学科领域的专门知识,打下扎实的理论基础:熟悉本学科国内外理论研究及学校实践的历史、现状及发展趋势;掌握一门外国语;能胜任教学工作并具有独立从事教育理论研究和大中小学学科教学研究的能力。
3.具有健康的体格、良好的心理品质和积极的人生态度。
二、研究方向1.教学原理2.课程原理3.小学学科教学原理(语文、数学)4. 教师教育三、学习年限与学分学习年限为2-3年,总学分为37至39学分。
系统学习时间约占总课时的60%,科学研究和学位论文工作时间约占40%,教学实习和调查研究各占4周。
修满规定学分,完成学位论文并通过答辩者,即可毕业。
四、课程设置(一)学位课程(本专业各方向硕士生公共必修课,计23学分)(三)任意选修课程五、教学实践硕士生进行教学实践必须面向本、专科学生,参加教学第一线的工作。
教学实践的形式是:讲授本、专科生课程若干或某个专题,协助主讲教师辅导或答疑,学科教学论理科方向可安排实验教学。
教学实验一般安排在第二学年,时间为四周左右,应至少完成8个课时的教学工作量,成绩合格者2学分。
六、调查研究调查研究的形式有实地考察、收集资料、参加学术会议等。
一般安排在三、四、五学期,累计时间为四周左右。
调研工作前,导师应指导硕士生拟定调研计划:调研工作结束后,硕士生应写出调查报告,由导师评定成绩。
七、科学研究及学位论文要求1.本专业硕士生在校期间应至少完成5篇课程论文(理科教学论文向2篇),2篇学年论文。
其中应至少有2篇论文在省级或省级以上刊物公开发表。
2.本专业硕士最迟应在第4学期初确定学位论文题目通过学位论文开题报告,并订出学位论文工作计划。
华东师范大学院系所代码名称、学科(类别)专业(领域)名称

华东师范大学2014年招收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院系所代码名称、学科(类别)专业(领域)名称•本文仅显示我校2014年硕士研究生招生的院系所和专业名称,无任何链接内容,之后本文所在栏会刊出:有关事项说明、招生目录、初试范围、复试内容、招生简章、报名办法(含推荐免试)等招生信息,考生均应事先阅知。
101人文社会科学学院中国语言文学系课程与教学论学科教学(语文、专业学位)文艺学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汉语言文字学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102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历史学系课程与教学论中国史世界史103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哲学系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哲学外国哲学逻辑学伦理学宗教学科学技术哲学104人文社会科学学院政治学系政治学理论中外政治制度中共党史国际政治公共关系思想政治教育141国际关系与地区发展研究院国际关系105人文社会科学学院法律系宪法学与行政法学经济法学106人文社会科学学院社会科学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马克思主义发展史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思想政治教育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研究107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古籍研究所中国古典文献学中国古代文学108社会发展学院社会学人口学人类学民俗学社会工作(专业学位)109外语学院学科教学(英语、专业学位) 英语语言文学俄语语言文学法语语言文学德语语言文学日语语言文学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英语笔译(专业学位)英语口译(专业学位)110对外汉语学院文艺学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汉语言文字学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146国际汉语教师研修基地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学位)111教育科学学院教育学系教育学原理教育史教育文化与社会教育政策学少年儿童组织与思想意识教育(专业学位)112教育科学学院教育信息技术学系教育技术学113教育科学学院课程与教学系课程与教学论比较教育学学科教学(语文、专业学位)学科教学(数学、专业学位)学科教学(英语、专业学位)114教育科学学院高等教育研究所高等教育学115教育科学学院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研究所成人教育学职业技术教育学116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发展与教育心理学应用心理学应用心理(专业学位)基础心理学117学前教育与特殊教育学院学前教育学系学前教育学学前教育(专业学位)118学前教育与特殊教育学院特殊教育学系特殊教育学特殊教育(专业学位)119学前教育与特殊教育学院言语听觉康复科学系言语听觉康复科学120体育与健康学院体育人文社会学运动人体科学体育教育训练学民族传统体育学体育教学(专业学位)121公共管理学院行政管理教育经济与管理社会保障公共管理(专业学位)122商学院世界经济产业经济学会计学企业管理旅游管理市场营销情报学旅游管理(专业学位)图书情报(专业学位)123金融与统计学院金融学国际贸易学金融(专业学位)应用统计(专业学位)国际商务(专业学位)保险(专业学位)统计学148工商管理硕士教育中心工商管理硕士(专业学位)124传播学院科学与技术教育(专业学位)新闻学传播学新闻与传播(专业学位)戏剧与影视学广播电视(专业学位)125艺术学院美术学系美术学美术(专业学位)144艺术研究所美术学美术(专业学位)126艺术学院音乐学系音乐与舞蹈学音乐(专业学位)127设计学院设计学艺术设计(专业学位)128理工学院数学系课程与教学论基础数学计算数学应用数学运筹学与控制论129理工学院物理学系课程与教学论理论物理原子与分子物理凝聚态物理光学无线电物理材料与光电子生物物理学材料物理与化学145精密光谱科学与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光学130理工学院化学系课程与教学论无机化学分析化学有机化学物理化学高分子化学与物理应用化学131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地理学系课程与教学论自然地理学人文地理学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气象学生态学环境科学132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环境科学系生态学环境科学环境工程133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城市与区域经济系区域经济学人文地理学142河口海岸科学研究院自然地理学物理海洋学海洋化学海洋生物学海洋地质生态学环境科学港口、海岸及近海工程134生命科学学院课程与教学论植物学动物学生理学神经生物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生态学生物医学工程143科学与技术跨学科高等研究院物理化学生理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药物化学药理学135信息科学技术学院计算机科学技术系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计算机技术(专业学位)136信息科学技术学院电子工程系物理电子学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集成电路工程(专业学位)137信息科学技术学院通信工程系电磁场与微波技术通信与信息系统信号与信息处理电子与通信工程(专业学位)138信息科学技术学院计算中心计算机技术(专业学位)139软件学院软件工程(学术学位)软件工程(专业学位)华东师范大学研究生招生办公室2013年9月2日。
理论物理、物理学、应用物理学、学科教学(物理)、课程与教学论

理论物理、物理学、应用物理学、学科教学(物理)、
课程与教学论
物理课程与教学论和物理学科教学,它是同属于物理教育学下的学硕分类和专硕分类。
一般情况下,物理课程与教学论的学制是三年,而物理学科教学的学制是两年。
随着国家对人才培养要求的提高,教育事业当中需要更高层次的人才规格,可能学科教学的学制会慢慢的演变为三年。
据我所知,近些年来,国内的一些省师范高校已经开始进行了这样的改革。
那么按照“两年”和“三年”的区别,一般人们会选择物理学科教学作为自己的考研目标。
这就造成了一般学生考的方向大都是专硕啊,很少走向学硕。
与之匹配的就是咱们的国家招生规模,更多的是倾向于专硕扩大,而学硕的数量就比较稀少。
物理课程与教学和物理学科教学在就业方向是不存在太大的差别的。
无论是三年制还是二年制,他们的结果都是一样的,就是你的方向与这学校要求匹配,那么对你就业来说就不存在太大的问题。
比如,你的本科是其他方向,最后你要去当物理老师,无论你读的是物理课程与教学和物理学科教学,这都会导致你在就业方向不占优势,因为有的学校要求是去本科,和硕士是一致的。
另外就是,学科教学会有见习和实习的课程安排,物理课程与教学论是没有这样强制的课程安排。
如果未来的就业目标学校要求你去实习的话,那么想就业的学硕方向的学生,最好是先打听好你未来的目标
中学是什么样子的要求,与之形成匹配主动的去参与教学实践活动。
2021年上海师范大学研究生040102课程与教学论

《课程与教学论》学科、专业简介学科、专业简介(导师、研究方向及其特色、学术地位、研究成果、在研项目、课程设置、就业去向等方面):一、概况我校“课程与教学论”硕士点是规模特别大的一个硕士点,其突出的特点主要体现在:一是专业的培养方向数量多,目前有文16个全日制的培养方向(教学论原理、课程论原理、学科课程与教学论、课程与教学比较研究、中学思想政治学科教学论、中学语文学科教学论、历史学科教学论、英语学科教学论、物理学科教学论、数学学科教学论、化学学科教学论、生物学科教学论、科学教育、地理学科教学论、音乐学科教学论、美术学科教学论)在招生,覆盖了学校各个师范教育专业。
二是专业研究生数量多,目前本专业在读全日制硕士研究生规模基本保持在135人以上(不包括教育硕士专业研究生),每年专业的招生数量在45人以上。
三是专业导师数量在各个专业硕士点中也是最多的,目前16个培养方向的硕士导师有40位左右。
四是本专业学校明确为“跨学院专业”,研究生的培养模式采取集中与分学科培养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现代教学论”、“教育心理学”、“学科教育学”等专业公共学位课程统一在教育学院学习,其他课程由各个培养方向设计、组织和实施。
从上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本专业有了比较迅速的发展,至今已经达到一个比较好的发展时期。
上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由当时独立的“上海师范大学学科教育研究所”负责学校这一专业建设与研究生培养工作,并进行了“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专业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实验与实践,取得了很好的工作和研究生培养效果,本专业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实验与实践工作经验和研究论文,正式发表在国务院学位委员会主办的《学位与研究生教育》核心期刊上。
十多年来培养有一大批质量很好的研究生,许多毕业生已经成为高校或中学学科教育和研究领域的骨干,他们当中已有二十多名毕业的硕士研究生考取了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中央民族大学等国内高校以及英国、加拿大等外国高校的博士研究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业名称:课程与教学论(物理系)课程编号:S0106020702001 课程名称:高等量子力学课程英文名称:Advanced Quantum Mechanics学分: 4 周学时 4 总学时:72课程性质:硕士学位基础课适用专业:课程与教学论/理论物理/凝聚态物理/光学/无线电物理/生物物理教学内容及基本要求:教学内容:1、表象理论;2、对称性与守恒律;3、角动量理论;4、形式散射理论;5、二次量子化及其应用;6、路径积分;7、相对论量子力学。
基本要求:学生通过对所学内容的掌握,对量子力学的进一步应用有深入的理解,并具备一定的解决量子力学实际问题的能力。
考核方式及要求:闭卷考试。
学习本课程的前期课程要求:量子力学。
教材及主要参考书目、文献与资料:1.喀兴林,《高等量子力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2.曾谨言,《量子力学》(第三版卷II),科学出版社,2000年;3.徐在新,《高等量子力学》,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年填写人:马雷审核人:刘宗华课程编号:S0106020702002课程名称:计算物理课程英文名称:Computational Physics学分: 3 周学时:3(理论授课2+上机1)总学时:54课程性质:学位基础课适用专业:凝聚态物理教学内容及基本要求:教学内容:1、绪论;2、原子结构和分子结构的计算;3、电磁场计算(有限差分法,有限元法,光栅衍射效率计算);4、物理问题中随机现象的数学模拟方法一蒙特卡罗方法;5、最优化方法。
基本要求:通过理论讲授和上机操作,使学生对计算物理研究的四个过程有一定的理解,注重其中的第一个过程即建立物理模型,数学模型,为以后进一步参加计算物理方面的研究工作打下基础。
考核方式及要求:闭卷考试。
学习本课程的前期课程要求:高等数学,普通物理,数理方法,量子力学,算法语言,数值分析方法。
教材及主要参考书目、文献与资料:1、张开明,顾昌鑫,计算物理学,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872、况蕙孙,蒋伯诚,张树发,计算物理引论,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873、秦元勋,张锁春,计算物理概论,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874、马文淦,张子平,计算物理学,合肥: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25、陈公宁,沈嘉骥,计算方法导引(修订版),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6、赵伊君,张志杰,原子结构的计算,北京:科学出版社,19877、潘毓刚,李俊清,祝继康,Xa方法的理论和应用,北京:科学出版社,19878、孔祥谦,有限单元法在传热学中的应用,北京:科学出版社,19869、徐钟济,蒙特卡罗方法,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1985填写人:沈国土审核人:石旺舟课程编号:S0106020401101课程名称:物理教学论课程英文名称:Physics pedagogy学分: 3 周学时 3 总学时:54学时课程性质:硕士学位专业课适用专业:课程与教学论(物理专业)教学内容及基本要求:教学内容:1、新课程理念解读2、现代教学技术与物理教学整合理论与实践3、中学物理创新教学理论与实践4、物理研究性教学理论与实践基本要求:以现代教学理念为依据,通过对传统教学的反思,结合典型案例的分析,使学生对新课程理念在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上有较为深刻的理解和把握,并在此基础上,使学生初步体验和感悟如何结合教学实际来开展教育教学研究的思路和方法。
考核方式及要求:撰写课程论文(中期和期末各一篇)。
学习本课程的前期课程要求:教育学及学科教学论教材及主要参考书目、文献与资料:教材:物理教育展望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主要参考书目:自然科学学习与教学设计上海教育出版社文献与资料:物理教学、物理教学探讨、教师教育研究、课程教材教法、电化教育研究。
填写人:舒信隆审核人:胡炳元课程编号:S0106020401102课程名称:物理教材分析与研究课程英文名称:Analysis and research of Physics Textbook学分: 3 周学时 3 总学时:54学时课程性质:硕士学位专业课适用专业:课程与教学论(物理专业)教学内容及基本要求:教学内容:1、经典力学的基本假设、理论框架建构。
2.万有引力定律发现以及在经典力学理论框架中地位。
3.参考系问题以及伽俐略变换中经典时空观。
4.惯性质量与引力质量概念。
4.功概念。
5.势能概念以及势能概念在物理理论中地位。
6.引力场理论。
7.流体模型.8.热学理论构建以经典理论局限性.8.理想气体内部压强形成的微观机制.9非平衡过程.基本要求:理解教学内容,结合文献查阅对普通物理相关专题作深入研究。
考核方式及要求:自选普通物理专题研究小论文学习本课程的前期课程要求:普通物理教材及主要参考书目、文献与资料:4.新概念物理教程:力学,赵凯华、罗蔚茵,高等教育出版社,1995.7.5.新概念物理教程:热学,赵凯华、罗蔚茵,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72填写人:王世涛审核人:胡炳元课程编号:S0106020401103课程名称:物理实验设计与研究课程英文名称:Analysis of physics experimentation学分: 3 周学时3总学时:54学时课程性质:硕士学位专业课适用专业:课程与教学论(物理专业)教学内容及基本要求:教学内容:本课程主要分为四个章内容,即:1.物理实验的各种测量方法分析2..物理实验的设计思想和制作3.物理实验竞赛内容的探索和学生的培养4.物理实验的更新和发展趋势基本要求:1.学会物理实验中的基本测量方法 2.探索和分析相同参数下的多种测量手段 3.学会设计与制作一些实验的装置 4.探索培养学生实验能力的多种途径 4.了解国内各高校及一些中学的物理实验的现状及发展的概况.考核方式及要求:开卷考试和实验设计(操作)相结合。
学习本课程的前期课程要求:普通物理实验教材及主要参考书目、文献与资料:1.《大学物理实验》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出版2.《研究性物理实验》讲义资料由任课教师编写填写人:宦强审核人:胡炳元课程编号:S0106020401104课程名称:教育信息处理课程英文名称:Treatment for physics education information学分: 3 周学时3总学时:54学时课程性质:硕士学位专业课适用专业:课程与教学论(物理专业)教学内容及基本要求:教学内容:主要学习概率论语数理统计在教育科学中的应用, 内容包括:1.概率及有关定理2.随机变量的数字特征3.随机抽样与参数估计4.参数的假设检验5.相关与回归分析6.S — P 表的构成、理论分析7.S — P 表在教学评价中的应用8.S — P 表的理论发展研究考核方式及要求:结合教学实际应用教育信息处理理论以论文形式考核。
学习本课程的前期课程要求:高等数学及相关基础知识教材及主要参考书目、文献与资料:1.教育信息处理, 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 1994年2.概率论与数理统计, 浙江大学编,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1年3.教育统计学, 王孝玲, 华东师大出版社,2002年填写人:胡炳元审核人:宦强课程编号:S0106020401105课程名称:高等理论力学课程英文名称:Advenced Classical Mechanics学分: 3 周学时 3 总学时:54学时课程性质:硕士专业选修课适用专业:课程与教学论(物理专业) 教学内容及基本要求:采用英语原版教材教学, 使学生在理论知识与专业外语上得到提高.教学内容:1. 理论力学的基本原理2. 变分原理和拉格朗日方程3. 刚体的动能和运动方程4. 微振动5. 哈密顿运动方程6. 正则变换和哈密顿雅库比理论考核方式及要求:开卷考试。
学习本课程的前期课程要求:普通物理和理论力学教材及主要参考书目、文献与资料:教材采用美国的英语原版教材: Classical Mechanics参考书目: 理论力学教程, 高等教育出版社填写人:胡炳元审核人:宦强课程编号:S0106020401106课程名称:教育测量与评价课程英文名称:Educational measurement and evaluation学分: 3 周学时3总学时:54学时课程性质:硕士专业选修课适用专业:课程与教学论(物理专业)教学内容及基本要求:教学内容:1. 教育测量的基本原理.2测验的性质、种类和功能3.信度的操作定义及其估计方法.4. 信度的理论.5, 效度的操作定义及其估计方法.6. 效度的理论.7. 测题分析.8. 测验量表和常模.9. 测题的种类及其编写原则.10. 测验编制的步骤和方法.11. 标准参照测验及其鉴定.基本要求:通过解析具体案例,理解教育测量与评价理论考核方式及要求:设计测量量表学习本课程的前期课程要求:普通物理、教育学、教学心理学教材及主要参考书目、文献与资料:1.教育测量与评价,黄光扬,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8.2.教育测量,王孝玲,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填写人:王世涛审核人:胡炳元课程编号:S0106020401107课程名称:现代教育理论课程英文名称:Modern education theory学分: 3 周学时 3 总学时:54学时课程性质:硕士专业选修课适用专业:课程与教学论(物理专业)教学内容及基本要求:教学内容:1.学习与学习理论简介;2.早期学习理论(桑代克试误学习理论、巴甫洛夫条件学习理论、斯金纳操作学习理论等);3.认知学习理论(布鲁纳认知结构学习理论、奥苏贝尔同化学习理论、加涅学习条件理论等、布卢姆掌握学习理论);4.信息加工学习理论;5.班杜拉社会学习理论6.学习理论成果在物理教学中应用。
考核方式及要求:撰写课程论文。
学习本课程的前期课程要求:教育心理学、物理教学论教材及主要参考书目、文献与资料:施良方著:《学习论第二版》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年填写人:陈刚审核人:胡炳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