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牛削蹄的方法及注意事项
奶牛蹄部修理与保健护理规程

奶牛蹄部修理与保健护理规程蹄是奶牛重要的支撑和运动器官,通过肢蹄运动可以充分发挥心脏供血功能和消化机能,促进血液循环和胃肠运动,蹄的健康直接关系到奶牛的优良性能能否发挥的最重要因素之一,为保证奶牛蹄的健康,降低因肢蹄病给公司造成的巨大损失。
一、蹄的修蹄与护理意义(一)蹄病定义:奶牛在走路时发生跛行的状态即为蹄病。
(二)蹄病是奶牛场损失最大的疾病之一,因蹄病导致大量奶牛被直接或间接淘汰。
(三)蹄病病牛空怀期增加28天。
(四)每年,每100头蹄病牛带来9000美元经济损失。
二、肢蹄保健措施(一)蹄浴1、浴蹄池的规格(1)在挤奶厅回牛通道里设计清水池和浴蹄池,清水池在前浴蹄池在后,清水池和浴蹄池之间距离为10-20cm。
浴蹄池和清水池的宽度为2-2.5m,长2.5m,高15cm。
(2)每个牧场必须要有标准的浴蹄池,不符合要求对场长负激励1000元。
2、浴蹄药物、浓度及液面高度浴蹄药物:硫酸铜、甲醛;浓度:硫酸铜5%,甲醛:没有传染性蹄病的牧场由以前纯甲醛浓度5%调整为甲醛溶液浓度为5%(蹄浴液浓度5%=1升36%的甲醛溶解到20升水中),有传染性蹄病的牧场由以前纯甲醛浓度5%调整为甲醛溶液浓度为8%(蹄浴液浓度8%=1升36%的甲醛溶解到16.5升水中);液面高度以没过蹄冠为宜。
浴蹄液浓度及液面高度不符合标准对挤奶主管负激励200元/次。
3、浴蹄牛群浴蹄牛群:在干奶牛群和青年牛群牛蹄健康的情况下只对泌乳牛群进行浴蹄。
4、常规浴蹄(1)蹄浴频次:连续两天用同一种药物(硫酸铜)蹄浴后隔两天再次连续两天用同一种药物(甲醛)浴蹄,一直循环以上程序。
(2)每一次药浴液最多可供500头牛进行浴蹄,浴蹄牛头数超过500头后要把浴蹄池清理干净,重新更换浓度为5%的药浴液,存放清水的池子同时进行更换。
5、特殊情况(1)泌乳牛群出现传染性蹄病浴蹄频次变为3天甲醛(浓度为8%)两天硫酸铜(浓度为5%),要连续的做蹄浴,中间不停。
奶牛修蹄的方式与方法

保
蹄
期蹄 浴 和进 行 维护 性 修
枣 。 康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际情况的生物安全措施 , 不断提高生产水平。
j
养殖技术顾 问 2 1. 1 0 0 1
个 方 向对 准 , 确保 获得 平滑 的受力表 面 。
失 。除 了加 强饲 养管 理 , 定期 修蹄 是 防治奶 牛蹄 病最
有 效 的方 法 , 可保 护 奶 牛健康 , 高 高 产奶 牛 的 生产 提
性能。
削蹄 时 一般 要 多 削蹄 尖部 , 爱护 蹄壁 、 蹄踵 的后 部, 切勿过 削 。 疏松 的枯 角 , 对 要适 当切 削除掉 。 般 一 牛 前蹄 的 内蹄 踵 、 底 延 长 比较 明显 , 注意 切 削 。 蹄 要 在 去掉 死亡 角 质层 时 ,应将 受力 平 面完 全 移 至 内侧 蹄再 进行 削减 角质 边 缘 ,但 一定 要 注意 不 损伤 软 组 织 。蹄 负缘切 削后 要锉 成钝 圆形 , 防止锐 角损 伤乳 头
产 性 能 ,甚 至导 致奶 牛 被淘 汰 ,造 成 巨大 的经 济损
剪掉外侧蹄的蹄尖赘生部分 ,与内侧蹄长度一 致 。如有可能 , 再修剪外侧蹄蹄底表面 , 使之与内侧 蹄 高度一 致 。有 的 两蹄不 一定 能达到相 同高 度 , 因为 如 果 强求 高度 一 致 , 蹄底 将 会被 削 减得太 薄 , 避 免 要 此 类情况 的发 生 。比较两蹄 时 , 面 的边线必 须 向 同 前
休息 空 问 ,防止 由于地 面过 于 坚硬 以致 奶 牛无 法 正
常
十燥 休 息 余 1 , 样 刁 一 午 这 u
+. - -
”
。
。 “ 。 。
’
奶牛修蹄操作规程与常见错误

奶牛修蹄操作规程与常见错误肢蹄病作为奶牛四大类常见病之一,严重影响奶牛养殖业的发展及牛场的经 济效益。
据报道,奶牛肢蹄病发病率为 5.6%~40% ,其中88%~99% 发生于蹄部,证明蹄病较肢病更为常见。
奶牛蹄病 84%发生于后蹄,其中85%见于 后蹄外侧趾。
因此,蹄病的控制是奶牛肢蹄健康控制的重中之重。
修蹄是奶牛场矫正蹄形、治疗蹄病的常用方法之一。
但修蹄的操作规程在不 同的牛场差异很大,且有部分不正确的做法反而会加重跛行。
本文简要介绍常规 修蹄规程,通过修蹄重建两指/趾的负重平衡,继而减轻底球结合部受力,降低 发生蹄底溃疡的风险。
下面的内容介绍了修蹄的主要步骤, 但修蹄的过程中要根 据实践经验和牛蹄的具体状况进行相应的修整。
健康牛和跛行牛均可按下述步骤 修蹄,确保蹄形正常和重建负重。
根据牛蹄的状况,可将修蹄步骤分为预防性修 蹄和治疗性修蹄。
、修蹄方法矫正蹄长。
正常状态下,后肢内侧趾从蹄冠带至蹄尖长约 7.5cm (约人手四指宽,或一支普通香烟的长度)(参见图1,图2 )。
如不能确定,修剪时允许蹄长稍长,但不能修剪地过短。
将蹄尖处的角质修剪过多,可能引起严重的继发症一一如造成真皮损伤导致 出血或奶牛不适;修整蹄底,使蹄底角质厚度至约5mm 厚。
修整位置主要集中在靠近蹄尖的位置,蹄踵处不修整。
修整后,蹄壁与蹄底间可见清晰的白线部。
修整顺序参见图3,图4。
1. 第一步:确定后肢内侧趾长度。
2. 第二步:修整后肢内侧趾蹄底。
或为确保蹄形美观,将蹄尖处蹄底修剪地过薄。
如果内侧趾趾尖处的角质修剪不到位者, 蹄长过长,可能会修剪蹄踵处角质。
绝大多数牛的内侧趾蹄踵无需修整,如需要修整,对应的外侧趾也应作出相 应修整。
重复第一步和第二步修剪外侧趾(参见图 5,图6,图7)将内外侧趾蹄长修剪一致,然后从趾尖至蹄踵方向将蹄底厚度修整一致。
如蹄踵处角质过厚,可适度削薄。
一般情况下,蹄踵无需修整,修整后的蹄 底位于同一平面。
奶牛修蹄技巧详解

一
什 么 样 才 是 健 康 的 牛 蹄 ?
如 图 .健 康 的 牛 蹄 拥 有 完 好
的 形 状 和 角 度 .满 足 奶 牛 正 确 站
立 的 要 求 ,蹄 底 品 莹 剔 透 .角 质
层 结 实 平 整 .没 有 任 何 腐 蚀 或 者
溃 烂 .这 才 是 我 们 应 该追 求 的 目
如 下 图 所 示 .首 先 是 用 蹄 尺 测 出 长 度 .从 蹄 背 面 正 中 间 有 毛 发 的 地 方 .用 蹄 尺 测 量 到 蹄 尖 7.5cm 的 位 置 .无 论 何 种 品 种 奶 牛 .蹄 长 度 基 本 不 能 少 于 7.5cm。 对 于 地 面 环 境 比 较 坚 硬 和 多 沙 石 的 牧 场 .可 适 当 留 长 一 点 ,比 如 7.8cm 或 以 上
多 于 这 个 测 量 长 度 的 部 分 . 用 蹄 钳 剪 掉 如 果 牛 蹄 测 量 出 来 小 于 这 个 长 度 ,则 不 应 修 剪 。
保 证 蹄 尖 的 角 质 厚 度 在 安 全 范 围 。现 在 的 修 蹄 师 大 部 分 都 使 用 角 磨 机 快 速 打 掉 蹄 底 . 效 率 更 高 .注 意 刀 盘 和 蹄 底 底 面 基 本 垂 直 。
2 第 二 步 ,内 蹄 的 蹄 尖 ,蹄 跟 , 长 度 削 到 基 本 标 准 之 后 .以 内蹄 为 标 ;位削 外蹄 .注 意 保 持 蹄 底 平 整 .使 奶 牛 的 重 量 能 均 匀 分 担
如 下 图 所 示 .不 平 的 地 方 继 续 削 平 。
如 下 图 所 示 .一 定 要 注 意 角 度 .蹄 钳 的 截 面 一 定 要 和 蹄 面 是 90度 的 角 度 关 系 .这 样 是 为 了
最新奶牛去角的好处多【动植物养殖】

奶牛去角的好处多奶牛去角可以避免奶牛之间因打斗而受伤,尤其是乳房部位不致被跟随的牛顶伤。
去角的牛比较安静,易于管理。
去角后所需的牛床及阴棚的面积较小。
尤其是散放饲养和成群饲喂的牛,去角更为重要。
对奶牛进行去角处理必须在幼龄时进行,通常在奶牛出生1周内进行,最迟不能超过两个月。
因为在奶牛幼龄时去角,奶牛易于控制、流血少、痛苦小、不易受到细菌感染。
给奶牛去角的方法较多,通常使用电烙铁去角法或涂抹氢氧化钾去角法。
用电烙铁去角:给奶牛去角所用的电烙铁是特制的,其顶端呈杯状,大小与犊牛角的底部一致。
通电加热后,电烙铁各部分的温度一致,没有过热和过冷的现象。
使用时将电烙铁顶部放在犊牛角部烙15~20秒钟。
用电烙铁去角时奶牛不出血,在全年任何季节都可进行,但此法只适用于35日龄以内的犊牛。
用苛性钾去角:使用苛性钾(氢氧化钾)给奶牛去角效果最好。
这种药品在化学药品商店可购得,要买棒状的,同时还需准备一些医用凡士林。
去角可按以下步骤进行操作:第一,剪去角基部及四周的毛。
第二,将凡士林涂抹在犊牛角基部的四周,以防止涂抹的苛性钾溶液流入眼中。
第三,用苛性钾棒(手拿部分须用布或纸包住,以免烧伤)在犊牛角的基部涂抹、摩擦,直到出血为止。
这样做是为了破坏角的生长点,所以必须仔细操作,如果涂抹不完全,某些角细胞没有遭到破坏,角仍然会长出。
使用苛性钾给奶牛去角,必须在犊牛3~20日龄内进行。
用此法去角的犊牛,在去角初期须与其他犊牛隔离开来,同时避免雨淋,否则涂抹苛性钾的部位被雨水冲刷后,含有苛性钾的液体就会流到眼内及面部,给犊牛造成损伤。
奶牛修蹄的四项措施

况, 根据 处 理后 奶 牛 的饲养 环 境状 况 , 建议 隔 日更 换
一
次绷 带 , 尽 量将 患牛 饲 养在 干净 干燥 的环 境 中 。
3 蹄 检 查 和 修 蹄 的频 率
牛群 中 , 每 头 牛 的蹄 部 每 年应 至少 检 查 两 次 , 以
组织 、 脓汁。白线病的牛要尽可能削掉病灶旁蹄壁 , 以免 内部 有 潜 在 的窦 道 或潜 匿的 污 物 。治 疗 蹄 底 溃
疡病 例 时 ,患 指 的底 球 结合 部 轴侧 的 凹 陷应 尽 可 能 削大 , 使 病 灶处 不再 负 重 。将 病灶 表 面异 常角 质全 部 削掉 , 最好 在健 侧趾 粘 附蹄 垫减 轻 患趾 负重 。进一 步
按需在春秋两季集 中修蹄 , 或干奶前修蹄一次 , 产后 参配 前修 蹄 一 次 , 达 到蹄 保健 的效 果 。
4 疼 痛 控 制
手术 、 创 伤 和 炎症 反应 等均 可 导 致 疼痛 , 奶 牛 发 生 蹄 病 和治 疗 过 程 均可 能伴 有 剧 痛 。疼 痛 反 应 造 成
治疗 , 如局部或全身用药 、 是 否包扎 , 由兽医或修蹄
工 决定 。
的应 激会 增 加奶 牛对 营养 的需 要 量 ,长 期 疼 痛 可 导 致奶 牛虚弱 , 还 可 能使奶 牛易感 其他 疾病 。控 制疼 痛 有 助 于恢 复 健 康 。 有些 镇 痛药 可 用 于控 制 奶 牛 的疼 痛 ,但 需 按 用 药 规 程 使 用 ,如 吗 啡 ,每 千 克 体 重
皮 质类 固醇 类 和非 甾体 抗 炎药 ( N S A I D) 的使 用 尚有 争议 ,但 后 者 对创 伤 或 炎症 反 应 中产 生 的前 列 腺 素 有 颉颃 作 用 。N S A I D对 炎 症 反应 和 关 节病 引起 的疼 痛有 效 , 但 因其不 良反应 应避 免长 期使 用 。常用
奶牛削蹄的方法及注意事项

奶牛削蹄的方法及注意事项
马玉胜
【期刊名称】《北方牧业:奶牛》
【年(卷),期】2007(000)008
【摘要】近年来,随着各地饲养奶牛头数的飞快增长,奶牛蹄变形的发生成为较为普遍的一个严重问题,致使相当数量的奶牛肉蹄变形严重而过早遭淘汰,其淘汰率之高已被确认为奶牛三大疾病(不孕症、蹄病、乳房炎)之一。
针对这一问题,笔者现将奶牛削蹄的作用、方法及注意事项简述如下:
【总页数】1页(P22)
【作者】马玉胜
【作者单位】山东省章丘市畜牧局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S823.91
【相关文献】
1.北方地区规模奶牛场怎样做好奶牛肢蹄护理 [J], 韦人;李峰;杨莉萍;许凤侠;孙红玲;陈玲
2.奶牛削蹄方法及注意事项 [J], 马玉胜
3.奶牛肝蹄病的防治研究三:硫酸铜喷蹄防治趾间皮炎方法探讨 [J], 朱小军;沈德林
4.奶牛的削蹄 [J], 张涛
5.斑马延长蹄削蹄矫正术 [J], 宋继忠;孙大丹;李振武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奶牛去角方法,奶牛去角后感染怎么办?

奶牛去角方法,奶牛去角后感染怎么办?
奶牛去角后,因多方面的原因,导致感染,给生产造成了一定的不利影响,为了减少损失,我们组织技术力量,对感染的奶牛进行了治疗处理,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一、为什么要给奶牛去角
奶牛去角可以避免奶牛之间因打斗而受伤,尤其是乳房部位不致被跟随的牛顶伤。
去角的牛比较安静,易于管理。
去角后所需的牛床及阴棚的面积较小;尤其是散放饲养和成群饲喂的牛,去角更为重要。
二、奶牛去角方法
对奶牛进行去角处理必须在幼龄时进行,通常在奶牛出生1周内进行,最迟不能超过两个月。
因为在奶牛幼龄时去角,奶牛易于控制、流血少、痛苦小、不易受到细菌感染。
奶牛去角的方法:将牛头保定,用手锯离角根部2-3厘米锯断,
然后用高锰酸钾通过药棉挤压、止血。
三、奶牛去角存在的问题
1、当时出现的问题是部分牛只出血严重,止血困难。
2、五月下旬开始,部分牛只出现角根部感染,症状为间歇性出血,神情呆滞,采食量下降,流黄褐色水样物,严重的流脓性分泌物。
四、对问题的处理方法
方法一:采用自然通风止血。
方法二:清除淤血及感染污物,填涂敌百虫粉,此方法效果不理想,感染复发的牛只仍较多。
方法三:清除感染创面的淤血和污物、涂鱼石脂,用药棉将高锰酸钾填压挤实。
感染严重的用绷带外部包扎,角基部周围涂克辽林,防苍蝇叮咬,4-5天观察后疗效显著,无再次出血、出水现象,锯顶断面干透、结痂,牛精神、采食正常。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奶牛削蹄的方法及注意事項
1.奶牛削蹄的注意事項:
奶牛削蹄具有以下作用:其一,能及時矮正蹄形,防止变形蹄的继续恶化,能夠及時恢復蹄的正常生理机能。
其二,通过奶牛削蹄,可大大減少或防止因蹄形改変而導致的肢势改变。
其三,削蹄能够大大减少蹄病的发生率,对以发病的蹄则具有治疗作用。
其四,通过对奶牛采取定期合理的削蹄,能大大降低蹄变形奶牛的淘汰率,延长奶牛生产利用年限。
2.奶牛削蹄的方法与要求
2.1削蹄方法
2.1.1削剪过长角质:奶牛的蹄璧质地比较坚硬,对于过长的蹄尖部或体侧部角质,可先用提钳剪掉,已利用削切。
剪除过长角质时,应当从体侧壁开始,逐渐转向蹄尖部,每前进一次,增加半个钳口,直至将一侧蹄剪完。
切不可每剪一下就掰掉,这样易导致蹄璧剪裂。
在削剪延长蹄时,比正常蹄流的要长一些,以免剪伤蹄的深部组织。
2.1.2削切蹄的负重面:采用廉形蹄刀,或蹄铲进行削切。
若两个蹄的大小不一致时,应当先削大蹄,后削小蹄,开始削切可稍深些,当蹄底湿润,白线清晰应当薄削,防止发生过削。
2.1.3修整蹄间面和蹄璧负缘:蹄间面若有枯或像对策倾斜,可用廉形蹄刀进行削修,由于蹄间面璧较薄,应当避免发生过削。
对蹄间和远轴侧壁体负缘的锐缘,可用廉形蹄刀修成圆形,锉齐边缘,防止崩损和起卧时损伤乳房。
2.2削蹄的要求
2.2.蹄尖璧长度:一般蹄为四指,大蹄四指半,小蹄三指半,削蹄时,除要求蹄尖璧保持适当长度外,内外蹄的长度也要一致。
2.2.2蹄的角度:成年牛前蹄比较竣立,约47℃—48℃,后蹄倾斜度较缓,约43℃—47℃,但无论前后蹄,往往出现蹄与系关节的方向向后坡折。
因此,在进行削蹄时,应注意适当削蹄尖,少削或不削蹄踵,以保持侧望时蹄与系关节的方向基本一致。
2.2.3蹄负面及蹄底:蹄负面要削切平坦,内外蹄高低及蹄角要一致,蹄璧要削出横断面,以防蹄璧压迫内部组织。
蹄底前部可适当削出穹隆形,但不宜过深,蹄底后部及蹄球要注意保护,仅适度消除枝角即可。
2.2.4两蹄尖过于靠近或以交叉,应适当剪修或部分切除,以防相互影响。
3削蹄时的注意事项
3.1应当坚持定期对全牛群进行修蹄制度,每年要对全群奶牛采取普检一次,统一进行集中修蹄。
修蹄时间一般可安排在4月底至6月初为宜。
从北方地区的气候来看,过早修蹄,天气较冷气温低,蹄角质坚硬,修整蹄较困难;若过晚,雨季到来后,修蹄后易于感染和难以保护。
3.2无论修整何种变形蹄,都必须做到要根据各种蹄形的具体变化情况,来决定削除角质部的程度,以防修蹄过度而引起出血。
为了使蹄在负重时两蹄支分开蹄底面负重均匀,蹄正常,蹄叉中不存留污物,一定要将两蹄支之内侧缘稍加多削,使蹄底面呈凹形。
3.3对翻卷蹄应当分次进行修整,一次修整时往往因修整过度而造成出血。
对已确诊因腐蹄而引起的跛行,在削蹄时一时又未发现病变,不可一次深挖,令其病变由深层向外蔓延,隔3—5天后在进行复检一次。
3.4对于凡因蹄病且经修蹄后的病畜,有条件的牛场,应当将病牛放在卫生、干燥的场舍内进行单独喂养。